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会计电算化教案(教案)

会计电算化教案(教案)

第2章:系统管理与基础档案第一节:系统管理概念:是会计信息系统在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应用模式下,系统为各个功能模块运行提供的一个公共管理平台. 系统管理的功能:1、统一管理账套,如账套的建立、修改、引入、输出和备份2、统一管理操作员功能权限,设立统一安全机制。

3、统一管理年度账,包括:年度账的建立、引入、输出、结转上年数据和清空年度数据功能启动系统管理:用友T3系统只允许以两种身份注册进入系统管理,一是以系统管理员身份,二是以账套主管身份,系统管理员账套主管操作员及其权限设置账套主管、增加或注销操作员,修改操作员权限改变操作员权限账套建立、引入和输出账套,不能修改账套的信息拥有所管辖账套的所有模块操作权限年度账无清空、引入和输出年度账第一次进入系统管理,此时系统内未有任何账套数据,只能使用系统管理员身份注册进入。

建立账套数据后,可以用账套主管身份注册进入系统管理。

用友T3提供的系统管理员名称为:admin,该名称不能被修改或删除,初始密码为空,应该及时更改系统管理员的密码。

操作流程一、双击“系统管理”、、、、、、、、、、系统、、、、、、、、、、注册、、、、、、、、、、输入用户名“admin”,密码为空,确定二、设置操作员:指有权登录并使用用友T3进行操作的人员。

用友系统每次登录都要对操作员身份进行合法性检查,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登录系统。

操作员的增加、修改和删除例1:为金羽公司新增如下用户。

01,办公室,主任,刘达02,财务部、财务主管,王强03,财务部、财力会计、于仁青04,操作员、刘涛新增用户:权限、、、、、、、、、、、操作员、、、、、、、操作员管理、、、、、、、增加三、创建账套:在使用用友T3之前首先需要创建账套,其本质就是为每个独立核算单位准备一套数据库文件以便记录经济活的各种数据.建立账套之后才可启用各个功能模块,进行该账套相关业务处理账套名称天津市金羽商贸有限公司单位简称金羽账套号001企业类型商业行业性质2007年新会计准则本位币人民币(代码:账套启用日期2009年1月1日账套主管王强创建账套的操作方法:1、系统管理、、、、、、、、admin身份注册、、、、、、、、账套、、、、、、、、建立、、、、、、、、、创建账套2、在账套号、、、、、、、、输入账套名称、、、、、、、、账套路径、、、、、、、、启用会计期、、、、、、、下一步3、单位信息、、、、、、、、单位名称、、、、、、、、单位简称、、、、、、、、、下一步4、核算类型、、、、、、、、本币代码、、、、、、、、、、、本币名称、、、、、、、、、、、企业类型、、、、、、、、行业性质、、、、、、、、账套主管5、基础信息、、、、、、、勾选、、、、、存货是否分类、、、、、客户是否分类、、、、、供应商是否分类、、、、、、、、、有无外币核算、、、、、、、下一步6、业务流程信息设置、、、、、、、、采购流程、、、、、、、、、销售流程、、、、、、、、标准流程、、、、、、、、完成7、确定编码方案、、、、、、、、、、可以创建账套了么、、、、、、、、分类编码方案、、、、、、、、确认8、确定数据精度、、、、、、、、、、数据精度定义、、、、、、、、、、确认、、、、、、、、创建账套、、、、、、、确定9、系统启用、、、、、、、、是否产即启用账套、、、、、、、、、是修改账套:例2:以账套主管“02王强”身份登录001账套,将单位地址改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四大街1号”1、打开“系统管理”、、、、、、、、、、系统、、、、、、、、注册、、、、、、、、以001账套账套主管“02王强”身份登录。

会计电算化教案三篇

会计电算化教案三篇

会计电算化教案三篇【篇1】会计电算化教案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理解会计的职能和特点。

掌握会计的目标和概念。

使学生对会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方法归纳讲授法,从会计产生的原因、条件,会计发展的过程,会计发展到现在所具备的特点、职能归纳出会计的概念图示法,以图表示会计的产生及会计概念的归纳。

三、重点难点1、理解会计的目标2、掌握会计的概念四、课时安排一次课(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六、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本节分别阐述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特点、会计的目标和会计的概念(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介绍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习方法、学习要求,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2、以多媒体展示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阶段图,并进行讲授说明。

3、由马克思的资本论引出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并介绍会计多职能论观点,4、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和货币的职能,讲授会计的四大特点和目标。

5、利用归纳法对以上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归纳出会计的概念。

(三)总结扩展。

通过本次课我们学习了会计的重要性、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职能、目标、特点和概念。

陈云同志说:“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你是如何理解的?七、板书设计剩余产品的出现会计产生文字的产生【篇2】会计电算化教案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在非会计专业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的掌握,为后续专业课程及其他经济类专业课程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于《基础会计》学习的需求非常明确:为专业服务,学习《基础会计》的目的是“懂会计”,而不是“做会计”。

对他们而言,不是要成为会计岗位上从事记账、算账、报账的专门会计人员,而是要了解会计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能够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抉择,立足于通过“懂会计”达到为其专业服务的目的。

《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教案

《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教案

《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X学时课程学分:X学分授课对象:专业名称年级二、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会计电算化实务是一门将会计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型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财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使学生熟悉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为今后从事会计及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意义。

(2)掌握财务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流程,如系统初始化、凭证处理、账簿管理、报表生成等。

(3)熟悉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和安全管理。

2、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运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数据的录入、处理和输出。

(2)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财务软件的初始化设置和参数调整。

(3)能够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解决常见的操作问题。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一)课程内容1、会计电算化概述(1)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和趋势。

(2)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和作用。

2、财务软件的应用基础(1)财务软件的安装和启动。

(2)系统管理与基础设置,包括账套管理、用户管理、基础档案设置等。

3、总账系统(1)总账系统的初始化设置,如会计科目设置、凭证类别设置、期初余额录入等。

(2)凭证处理,包括凭证的填制、审核、记账等。

(3)账簿管理,如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查询与打印。

4、报表系统(1)报表格式设计,包括表头、表体、表尾的设置。

(2)报表公式定义与计算。

(3)报表的生成与输出。

5、工资管理系统(1)工资系统的初始化设置,如工资项目设置、人员档案设置等。

(2)工资数据的录入与计算。

(3)工资分摊与凭证生成。

6、固定资产管理系统(1)固定资产系统的初始化设置,如资产类别设置、部门设置等。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会计电算化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3. 学时安排:共计75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5 学时,实践教学30 学时。

4.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会计软件进行日常会计业务处理,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2. 会计软件的分类及其功能3. 会计软件的实施与运行4. 会计科目设置与账户体系5. 日常会计业务处理操作流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会计软件的应用和日常会计业务处理流程。

3. 上机操作法: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会计软件上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1. 授课时间:共计45 学时,每课时45 分钟。

2. 实践教学:安排30 学时,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

3. 考核方式:期末考试(50%)、实践报告(30%)和课堂表现(2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会计电算化教程》2. 教学辅助材料:PPT、案例资料、实践指导书等。

3. 会计软件:财务软件、ERP 软件等。

4. 计算机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上机操作的环境。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讲授:通过PPT展示,详细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会计电算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析会计软件的应用和日常会计业务处理流程。

3. 上机操作:安排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会计软件的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七、教学评价1.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50%。

2.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占总评的30%。

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参与度,占总评的20%。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3. 能够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日常会计核算工作。

4. 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会计电算化的定义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和优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2.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会计软件的安装和启动录入和修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支持3. 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运用初始化设置和参数设置录入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和报表进行期末结算和结账4.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云计算和大数据在会计电算化中的应用移动会计和远程会计的应用智能会计和自动化会计核算的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2.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会计电算化软件,让学生能够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日常会计核算工作。

3.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交流和探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的积极程度。

2. 操作技能:学生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熟练程度。

3.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正确率和质量。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一本适合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材,提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2. 会计电算化软件:选择一款适合教学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供学生实践操作。

3. 课件和教案:准备详细的课件和教案,方便学生理解和教师授课。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4课时: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第5-8课时:学习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第9-12课时:练习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运用。

第13-16课时:探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七、教学实践1. 实践项目:让学生分组进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实践。

会计电算化教学教案

会计电算化教学教案

授课日期班级11 级财会讲次课时授课方法授课为主课题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括教课目标认识电算化的历史及软件的使用教课重点教课难点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简介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究起步二、与其余业务联合的推行发展三、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浸透交融四、与内控相联合成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第二节会计核算软件一、会计核算软件的观点和演进二、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一)通用和专用会计核算软件(二)单用户和多用户会计核算软件三、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教(一)会计核算软件的组成(二)账务办理模块与主要核算模块间的联系学四、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会计核算的异同(一)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会计核算的同样点过1.目标一致2.恪守共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程3.恪守共同的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4.会计数据办理流程大概一致(二)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会计核算的差异1.会计核算工具不一样2.会计信息载体不一样3.记账规则不完好同样4.账务办理流程种类存在差异5.内部控制方式不一样班级11 级财会讲次课时授课方法授课为主课题第二章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教课目标会计电算化的环境教课重点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安全教课难点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安全第一节计算机一般知识一、计算机及其种类二、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三、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第二节计算机硬件一、输入设施二、输出设施三、运算器四、控制器五、储存器第三节计算机软件一、系统软件教二、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三、应用软件学第四节计算机网络一、计算机网络观点及功能过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一)按地理有效范围区分,可分为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程(二)按通讯媒体区分,可分为有线网、无线网(三)按使用范围区分,可分为公用网、专用网(四)按配置区分,可分为同类网、单服务器网、混淆网(五)按对数据的组织方式区分,可分为散布式数据组织网络系统、集中式数据组织网络系统三、因特网(一)因特网协议—— TCP/IP 协议(二)因特网的应用(三)网址第五节计算机安全一、计算机安全隐患(一)影响计算机系统安全的主要要素(二)保证计算机安全的对策二、计算机病毒防备(一)计算机病毒的特色(二)计算机病毒分类(三)防备计算机病毒的有效方法(四)计算机病毒的检测和消除三、计算机黑客及其防备(一)黑客常用手段(二)防备黑客的举措授课日期班级11 级财会讲次课时授课方法授课为主课题第三章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教课目标会计电算化的要求教课重点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的基本要求教课难点会计电算化岗位及其权限设置的基本要求第一节会计电算化法例制度会计电算化有关法例制度有,《会计法》、《会计电算化管理方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方法》。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会计电算化能力和素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种类和功能。

3.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4. 会计电算化实践案例分析。

5. 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比较和优缺点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种类和功能。

2. 演示法:演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电算化实践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电算化的优缺点和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会计电算化课程教材。

2. 课件:制作会计电算化课程的PPT课件。

3. 会计电算化软件:准备会计电算化软件供学生实践操作。

4.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言: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引起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兴趣。

2. 讲解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种类和功能,让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作用。

3. 演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

4. 分发案例材料,让学生分组讨论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会计电算化的优缺点。

5. 总结讲解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比较和优缺点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和局限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操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授:评估学生对会计电算化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程度。

2. 软件操作演示:观察学生在模拟操作中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中的参与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5.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巩固情况。

会计电算化教案|中职会计电算化教案

会计电算化教案|中职会计电算化教案

会计电算化教案|中职会计电算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3.学习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4.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的学习;2.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实践;2.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的电算化处理。

四、教学内容:1.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1会计电算化的定义和特点1.2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1.3会计电算化对会计职业发展的影响2.会计电算化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2.1会计电算化的硬件设备介绍2.2会计电算化的软件工具介绍2.3会计电算化软件的选择和应用原则3.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3.1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介绍3.2电子表格软件的常用函数和公式3.3电子表格软件的数据排序和筛选3.4电子表格软件的图表功能4.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的电算化处理4.1会计科目的电算化处理4.2会计凭证的电算化处理4.3财务报表的电算化处理4.4财务分析指标的电算化处理五、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通过讲授理论知识,解释概念和原理,介绍发展历程等;2.实例演示:运用实际案例进行操作演示,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3.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熟悉和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和应用;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的问题;5.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讨论、实践操作的情况;2.作业和实验报告:学生的作业和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和质量;3.考试成绩: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表现。

七、教学资源:1.教学用电脑和投影仪;2. 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WPS表格等;3.讲义和教材:相关的会计电算化教材和资料。

《会计电算化》电子教案

《会计电算化》电子教案

《会计电算化》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

2、使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和功能。

3、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电算化解决实际会计问题的能力。

4、增强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流程,如账务处理、报表生成等。

(2)会计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的规范与要求。

2、难点(1)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初始化设置和参数配置。

(2)如何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定制会计报表和进行财务分析。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对会计电算化有系统的认识。

2、演示法现场演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过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

3、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1)通过讲述传统手工会计的繁琐和局限性,引出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性和优势。

(2)举例说明会计电算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1)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发展历程解释会计电算化是指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处理中,实现会计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管理。

回顾会计电算化从简单的数值计算到集成化的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

(2)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构成和功能介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硬件、软件、人员和数据等要素。

详细讲解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报表生成等主要功能模块。

(3)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流程以常见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为例,演示从系统初始化、凭证录入、审核记账、期末结账到报表生成的全过程。

强调每个环节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4)会计数据的安全与风险防范分析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可能面临的数据丢失、泄露、篡改等风险。

介绍数据备份、加密、权限管理等安全措施和风险防范方法。

3、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在计算机上安装会计电算化软件,并进行系统初始化设置。

中职会计电算化教案

中职会计电算化教案

中职会计电算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中等职业学校教材《会计电算化》。

本节课主要讲解第五章“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具体内容包括财务报表的概念、分类、编制方法和步骤,以及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会计软件编制和分析财务报表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运用,提升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财务报表的概念、分类、编制方法和步骤,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难点: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运用,会计软件的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会计软件操作演示。

学具:笔记本电脑、会计软件操作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家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为例,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讲解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分类、编制方法和步骤,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3. 软件操作演示:演示如何使用会计软件编制和分析财务报表。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会计软件操作,编制和分析财务报表。

5. 例题讲解:讲解财务报表分析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6.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财务报表分析心得,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财务报表的概念、分类、编制方法和步骤,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列举出财务报表的四大类,并简要说明每类报表的作用。

答案:1. 财务报表四大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作用: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利润表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现金流入流出情况;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

2. 现金流量表(数据略)。

3. 分析报告(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数据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有了基本的掌握,但在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运用上还有待提高。

会计电算化教案1

会计电算化教案1

会计电算化教案1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使学生熟悉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和功能模块。

3、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账务处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流程,包括账套建立、基础设置、凭证录入、账簿查询等。

2、难点(1)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各项参数的设置和理解。

(2)如何根据企业实际业务情况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生成。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要点。

2、演示法:通过实际演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

3、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通过讲述传统手工会计处理方式的繁琐和局限性,引出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论知识讲解(约 30 分钟)(1)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讲解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系统构成和功能模块,如账务处理、报表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

3、软件操作演示(约 40 分钟)(1)打开会计电算化软件,演示账套建立的过程,包括账套信息的设置、会计科目体系的建立等。

(2)进行基础设置的演示,如部门档案、人员档案、往来单位档案等的录入。

(3)详细演示凭证录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凭证的填制、修改、审核等操作。

(4)展示账簿查询和打印的功能,如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的查询和打印设置。

4、学生实践操作(约 60 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实际操作练习。

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进行巡视和答疑,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5、总结与评价(约 20 分钟)(1)邀请学生分享操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遇到的问题。

(2)教师对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强调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教室,配备电脑和会计电算化软件。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 掌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3. 学会使用会计软件进行日常会计业务的处理。

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会计软件的种类和选择。

3. 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

4. 会计软件在日常会计业务中的应用。

5. 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会计软件的种类和选择。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软件在日常会计业务中的应用。

3. 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会计软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四、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配备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网络环境:校园网或互联网,保证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传输。

3. 软件环境:配备必要的会计软件,如金蝶、用友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实践操作考核: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会计软件的操作任务,考察其操作熟练程度。

4. 期末考试:设置会计电算化相关的试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会计电算化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 案例素材:收集和整理实际会计电算化应用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4. 操作指导:提供详细的会计软件操作指导文档和视频教程。

5. 练习题库:编制丰富的练习题,涵盖各个知识点。

七、教学安排1. 第1-2周: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第3-4周:介绍会计软件的种类和选择。

3. 第5-6周:学习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

4. 第7-8周:练习日常会计业务处理。

5. 第9-10周:讨论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6. 第11-12周:课程总结和复习。

会计电算化教学计划教案2

会计电算化教学计划教案2

会计电算化教学计划教案第一部分教学计划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会计电算化》是财会及相关专业必修课程。

该课程主要研究如何把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处理工作中去,应用会计软件指挥计算机代替手工完成,或者是手工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

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程度和工作效率,让广大会计人员可以更多的参与经营管理。

该课程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很强,学员掌握计算机和会计的一些基本知识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基础,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含义,如何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并要能够通过计算机和会计软件进行具体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

2、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与分工本课程最好是在第三学期开设,先修课程为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计算机应用基础、VFP 数据库应用3、本课程适用专业与学时要求财务会计、国际会计、财务与法律(双专科)、会计与文秘(双专科)等财会相关专业共54学时4、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所研究的对象从计算机替代手工进行会计核算向更广泛的领域扩展。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从宏观角度认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

(2)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了解会计实现电算化的意义,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

(3)熟悉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征、结构及有关概念,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两种开发方法。

(4)了解基层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必要工作内容,具备组织实施各项工作的知识和必要技能。

了解我国财政主管部门对会计电算化实施工作的管理内容,以及基层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应进行的组织管理工作。

(5)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工作原理,熟练应用典型会计核算软件(用友u8.11版本)完成会计模拟实习资料的处理,提高手工核算模式与计算机核算模式之间区别的分析能力。

5、建议课程教材与参考教材本课程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孙万军《会计软件使用技术》为文字主教材,结合相关的多媒体辅导材料。

以用友公司“用友企业级财务软件V 8.11版”为上机操作软件。

会计电算化教案

会计电算化教案

会计电算化教案第⼀章会计电算化概述 (3)⼀、基本概念 (3)⼆、会计电算化产⽣及发展的动⼒及条件 (3)三、会计电算化的作⽤(意义) (3)四、会计电算化的⼯作内容 (3)五、会计软件的的概念及内容 (6)第⼆章账务处理软件的基本内容及操作 (10)§2-1 账务软件概述 (10)⼀、账务处理软件的功能 (10)⼆、账务处理流程 (10)§2-2 菜单 (13)§2-3 账务处理系统的操作 (15)⼀、系统初始化 (15)⼆、凭证处理(输⼊、修改与审核) (18)三、凭证过账 (18)四、凭证查询 (19)五、凭证汇总 (20)六、凭证检查 (20)七、总账查询 (20)⼋、明细账查询 (20)§2—4期末处理 (22)§2—5系统维护 (24)第三章报表处理 (25)§3—1⽇报表 (26)§3—2试算平衡表 (27)§3—3 ⾃定义报表 (28)⼀、电⼦表格的主要概念原理 (28)⼆、报表编制(以KINGDEE软件应⽤为例) (29)第四章⼯资核算系统 (35)⼀、特点 (35)⼆、数据处理流程(PPT18) (35)三、⼯资主要功能模块 (35)第五章固定资产核算系统 (37)⼀、固定资产核算系统概述 (37)⼆、固定资产核算系统的功能模块(PPT) (37)三、固定资产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PPT) (37)四、固定资产核算系统的初始化 (37)五、固定资产系统变动输⼊ (37)六、固定资产数据处理 (38)七、固定资产账表输出 (38)第六章其他补充内容 (39)§6-1 核算项⽬设置 (39)§6-2 账套选项设置 (40)第⼀章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教学⽬的及要求:了解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开发⽅式,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含义、特点及传统⼿⼯记账与电算化系统的交接上的办法,了解系统的概念,理解计算机⽹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点,了解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操作⽅式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目录《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1)第一章会计信息系统概述 (1)第二章系统服务 (14)第三章基础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总账 . (29)第五章会计数据综合查询 (48)第六章 UFO表 (51)第七章工资 (56)第八章固定资产 (60)《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本课程性质与教学对象】《会计电算化》课程是我院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为了培养和检验学生运用会计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方法进行各种财务软件操作与维护的一门综合性的技能课程之一。

我院学生在修完《基础会计》、《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以后即可开设此课程。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与要求】使学生系统全面把握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发展,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构成、初步培养学生掌握财务软件的维护方法与技巧,比较熟练地掌握财务软件的应用能力,特别是财务软件各个模块的使用方法与步骤.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全面综合素质。

【本课程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为主,其他手段为辅。

第一章会计信息系统概述【本章的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信息的基本概念、内容及之间关系,了解系统的定义及系统的基本功能与类型,进而认识会计数据、会计信息及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与作用。

使学生了解国内外会计电算化发展概况;电子计算机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掌握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异同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结构;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会计电算化工作内容。

重点掌握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异同点。

【本章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会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特别是掌握了手工会计的账务处理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

2、本章知识包括:会计数据与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系统的处理要求、流程与内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构成,会计电算化产生与发展、会计电算化的结构、手工会计与电算会计的异同、会计电算化的意义等,由此决定本次教学的顺序。

(完整版)会计电算化教案

(完整版)会计电算化教案

(完整版)会计电算化教案固定资产一、教学目标1、掌握固定资产的账套的创立2、掌握固定资产系统初始设置3、掌握固定资产的业务处理4、掌握固定资产和总账系统的核对二、重点难点重难点:1、固定资产的业务处理2、固定资产和总账系统的核对三、教学方法演示、讲授教学、提问、指导练习四、教学时数理论教学4学时,五、教学过程(一)、固定资产系统的特点以及与其他系统的关系1、固定资产核算系统的特点(1)初始化数据量大,数据保留时间长。

(2)日常数据输入量少,数据处理方式单纯。

(3)统计功能要求较高,内容输出较多。

2、固定资产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联系(数据传递联系)(1)账务系统(通过转账凭证)(2)成本系统(折旧费用)3、固定资产的功能(1)管理固定资产卡片(2)处理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功能(3)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净值的功能(二)、固定资产的初始化1、启用固定资产以账套主管身份登录系统管理,在账套选项下进行固定资产的账套启用设置。

2、以账套主管身份进入用友通,进行固定资产账套的创建。

注意事项:(1)、固定资产账套启用日期要在账套启用日期之后(2)、与总账系统的对应科目的设置,设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这两个科目。

(3)折旧方法的设置。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3、部门设置:根据企业实际部门机构情况,进行设置4、对应折旧科目设置(1)选择“设置”/部门对应折旧科目设置,进入部门编码表(2)选择“**部门”,然后单击修改,选择对应的折旧科目,例如管理部门,对应科目为管理费用,单击保存。

5、资产类别设置(1)选择“设置”/“资产类别”,进入资产类别编码表(2)单击增加按钮,输入类别名称、净残值率、选择计提属性“正常计提”,折旧方法“***”,依次设置其他资产注意事项:资产类别编码不能重复,同一级类别名称不能相同,已近使用过的类别不能设置新的下级6、增减方式设置(1)选择“设置”/增减方式,进入增减方式对话框(2)单击“直接购入”,然后点击“修改。

会计电算化教案

会计电算化教案

会计电算化教案第一章: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1.1 会计电算化的定义1.2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1.3 会计电算化的优点和缺点1.4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领域1.5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第二章: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2.1 会计软件的启动与退出2.2 会计软件的用户界面介绍2.3 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2.4 会计软件的资料管理2.5 会计软件的账务处理功能第三章:会计凭证的录入与审核3.1 会计凭证的录入界面及操作步骤3.2 会计凭证的审核流程及要求3.3 会计凭证的修改和删除3.4 会计凭证的查询和打印3.5 会计凭证的导出和导入第四章:会计账簿的管理4.1 会计账簿的概述4.2 会计账簿的创建和修改4.3 会计账簿的查询和打印4.4 会计账簿的期末结账操作4.5 会计账簿的导出和导入第五章: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5.1 财务报表的概述5.2 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5.3 财务报表的公式与模板5.4 财务报表的编辑与打印5.5 财务报表的分析与应用第六章:会计科目设置与管理6.1 会计科目的分类与编码规则6.2 会计科目的设置方法6.3 会计科目的修改和删除6.4 会计科目的查询和打印6.5 会计科目的导出和导入第七章:工资核算与管理7.1 工资核算的基本概念7.2 工资核算的操作流程7.3 工资条的与发放7.4 工资数据的查询和打印7.5 工资数据的导出和导入第八章:固定资产管理8.1 固定资产的基本概念8.2 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和报废8.3 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8.4 固定资产的查询和打印8.5 固定资产的导出和导入第九章:销售与采购管理9.1 销售管理的基本概念9.2 销售订单的创建和处理9.3 采购管理的基本概念9.4 采购订单的创建和处理9.5 销售与采购数据的查询和打印第十章:税务管理10.1 税务管理的基本概念10.2 税务申报的操作流程10.3 税务数据的查询和打印10.4 税务数据的导出和导入10.5 税务管理的注意事项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难点解析: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及其在现代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目录《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2)第一章会计信息系统概述 (2)第二章系统服务 (15)第三章基础设置 (24)第四章总账 (32)第五章会计数据综合查询 (51)第六章 UFO表 (54)第七章工资 (60)第八章固定资产 (63)《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本课程性质与教学对象】《会计电算化》课程是我院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为了培养和检验学生运用会计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方法进行各种财务软件操作与维护的一门综合性的技能课程之一。

我院学生在修完《基础会计》、《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以后即可开设此课程。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与要求】使学生系统全面把握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发展,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构成、初步培养学生掌握财务软件的维护方法与技巧,比较熟练地掌握财务软件的应用能力,特别是财务软件各个模块的使用方法与步骤。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全面综合素质。

【本课程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为主,其他手段为辅。

第一章会计信息系统概述【本章的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信息的基本概念、内容及之间关系,了解系统的定义及系统的基本功能与类型,进而认识会计数据、会计信息及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与作用。

使学生了解国内外会计电算化发展概况;电子计算机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掌握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异同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结构;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会计电算化工作内容。

重点掌握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异同点。

【本章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会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特别是掌握了手工会计的账务处理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

2、本章知识包括:会计数据与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系统的处理要求、流程与内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构成,会计电算化产生与发展、会计电算化的结构、手工会计与电算会计的异同、会计电算化的意义等,由此决定本次教学的顺序。

【本章教材分析】1、本章重点:(1)会计数据与会计信息之间关系(2)会计信息处理的方式和要求(3)手工会计与电算会计的异同(4)电算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5)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与实施2、本章难点:会计数据与会计信息之间的关系手工会计与电算会计的异同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职能结构【本章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法+多媒体形式【课时分配】6~8学时【参考书目】1、《电算化会计》(武汉大学,欧阳电平编)该参考书对于会计信息内容的表述、会计信息处理的方式、要求等内容阐述比较透彻、易懂,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2、《电算化会计与审计》(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崔也光主编)该教材对手工会计与电算会计的异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及其结构的讲解比较清晰,易懂。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内容:分成五小节,前一节组成一个模块,后四节再组成一个模块。

时间:前一模块为1~4 学时;后一模块也为1~4学时。

第一部分复习与新课有关的知识1、回顾手工会计实验基本内容(账务处理流程各环节的利与弊的分析);2、得出手工会计工作量大与繁杂、工作效率低等特点;3、由以上两个问题引出本讲论题,并告诉学生本章教学目标与要求。

第二部分上新课第一节、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一、信息、数据(一)会计数据(Accounting Date)即记录下来的会计事实,是产生会计信息的源泉。

包括两种:数字数据如;原始凭证上有关数字金额非数字数据如:原始资料、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二)会计信息(Accounting Information)即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有用数据。

主要包括:1、会计核算:(1)填制和审核凭证:收集数据,初步确认信息。

(2)设置账户(会计科目):取得某种信息,预先设置好塑造该信息的模型框架,如设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及利润类各会计账户(会计科目)。

(3)复式记账是信息的分类。

(4)登记账簿是进一步确认信息。

(5)财产清查是确认账面信息,如进行各资产盘点(永续盘存和实地盘存)。

(6)成本计算是通过各种分类方法,把有关成本信息从发生总费用中提炼出来,成本只是对象化的费用。

无关直接计入总费用直接成本(本期投入成本+期初在产品=期末完工产品成本)有关间接计入间接成本(期间费用)(7)编制会计报表是汇总信息。

2、会计管理:利用会计核算所得的会计信息加上数学模型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管理(会计信息的使用)。

3、会计检查:审查会计信息。

比率分析4、经济活动分析趋势分析(三)会计数据与会计信息区别与联系1、两个有着本质区别的不同的概念,2、数据加工处理有意义=信息,3、视具体情况而定才有意义。

例如:人事管理信息职工记录数据工资核算会计数据加工、处理会计信息二、会计信息处理(一)对会计信息的要求1、正确:待输入的信息要正确会计人员(1)输入正确:录入人员人机控制录入信息审核人员正确校验程序开发人员处理程序正确设计人员(2)处理正确:计算机性能人机控制处理规程正确开发人员使用人员用户需求(3)输出正确:查询、打印屏幕规格(打印机性能)高级管理人员:要求不高2、及时:中级管理人员:介于中间下级管理人员:要求高物流3、畅通:人流成本信息信息流资金信息利润信息效益4、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成本(二)会计信息的流动保存会计数据和信息输入处理输出中心环节例:现金日记账:各种与现金有关凭证:现金收款凭证、现金付款凭证及银行存款付款凭证(会①输入..计分录为:DR:101 CR:102)。

取上一日余额;②处理:取今日相关凭证:..得出今日收、付、余额,保存信息③输出:现金日记账..(三)会计信息处理方式收集、输入、加工、处理、传递、存储、检索和输出(四)会计信息的处理特点1、对大量的会计数据进行重复处理;2、对原始数据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或逻辑判断;3、由于数据的分类、汇总、合并、整理问题较多,故会计数据结构较为复杂,需要对会计数据进行严密的管理;4、会计数据处理的过程和结果,要有一定的可审计性,要留有一定的审计线索;5、会计数据的安全性、正确性要求高,要通过一定的手段,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可靠、正确;6、会计信息处理的结果往往需要以文档资料方式加以保护,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会计信息保存方式从纸质转为磁性介质,从可视转变为不可视。

三、信息系统物资供应系统生产管理系统1、企业是个产供销系统产品销售系统工艺技术系统会计核算系统财务与会计系统人事劳动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2、系统特征独立性整体性目标性层次性动态性四、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AIS)凭证账簿报表1、会计信息系统内容计账方法账务处理程序2、会计信息的分类资产负债表(1)财务信息:过去的信息利润表外界用现金流量表(2)定向信息:现在、过去的信息管理用(3)决策信息:未来信息五、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事后核算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事中控制电算化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事前决策【本课小结】本课主要讲授了会计数据与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内容,其中,重点讲述了会计数据与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处理的流程、特点与要求、会计电算化信息构成等内容,这些内容为下次课奠定了基础。

【作业】1、复习本课重点与难点内容,包括会计数据与会计信息处理流程、特点与要求;会计电算化信息构成。

(书面作业)2、预习下次课部分内容:会计电算化产生与发展;手工会计与电算会计的异同;实现会计电算化意义等。

【教后记】通过学生所做的作业和课堂提问来看:1、学生学习效果是: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课程的重点内容,达到了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

2、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学生对会计数据与会计信息之间的关系不能全面的理解与掌握,对于谈两者之间关系的这一类型的问题不能从联系与区别去考虑,而只是片面地从区别来分析。

3、改进的地方是:一方面要加强学生自主性学习,学会上完新课要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要培养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

第三部分复习与新课有关的知识1、提问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构成。

2、提问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的要求,并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处理有何区别。

3、有以上两个问题引出本章内容。

第四部分上新课第二节、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1、硬件设备输入设备控制器加工处理设备CPU中央处理器A.运算器存贮设备:(内存与外存)输出设备:(打印机与显示器)B、目前常见的硬件结构单机结构多机松散结构联机结构局域网网络结构城域网广域网Internet2、软件软件..是运行管理应用与维护计算机所编制的各种程序的总和。

操作系统BASIC系统软件COBOL语言系统DBASEⅢFOXPRO2.5A、C语言汉字处理系统通用软件数据输入程序应用软件报表生成程序专用软件:财务软件(会计软件)其它管理软件B、财务软件的取得方式成本小买入商品化财务软件特性少共性多委托开发针对性强系统集成自行设计成本高(二次开发)(定点开发) 自行开发周期长风险大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职能结构包括三大模块:财务模块、购销存模块、管理分析模块工资模块固定资产模块存货(材料)销售模块成本模块账务处理模块转账凭证会计报表模块第三节、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一、会计电算化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电算化概念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将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算账与报账。

(二)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1、第一阶段:手工操作阶段2、第二阶段:机械化操作阶段3、第三阶段:电算化操作阶段特点:(1)电动运算;(2)速度快;(3)具有记忆功能;(4)能连续工作;(5)具有选择、判断以及作出合理决定的逻辑功能;(6)具有多功能输入、输出设备。

(三)会计电算化产生与发展1、产生(1)1946年,美国宾州世界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2)1954年10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第一次在UNIVC-1计算机上计算职工的工资,从而引起了会计处理设备的革命;(3)1981年8月,在我国财政部、机械工业部和中国会计学的支持下,于长春召开财务、会计、成本核算管理中应用计算机专题学术讨论会,正式把计算机在会计中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

2、发展(1)国外:①主要体现在会计软件的发展上,20世纪6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发了许多会计应用软件;②软件开发具有一般特点:A、通用软件开发与定点软件开发并存;B、二次开发与专业会计软件开发合为一体;C、会计软件的功能模块划分渐趋一致;D、对会计软件开发应用进行控制及对用户使用会计软件的行为进行规范。

(2)我国:①尝试阶段(1983年以前):A、1979年在长春一汽试点缺乏设备B、原因:缺乏人才缺乏重视②自发发展阶段(1983—1989)年:A、计算机闲置B、会计软件层次低③有组织、计划发展阶段(1989—1994)年:A、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体系逐渐形成;B、会计电算化管理法规颁布;C、商品化会计软件市场形成;D、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