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五杀菌剂的田间药效实验

合集下载

杀菌剂防治柑橘树树脂病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杀菌剂防治柑橘树树脂病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杀菌剂防治柑橘树树脂病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试验目的1.1 为了探索有效的方法,对柑橘树树脂病进行有效的防治,从而保护柑橘树的健康生长,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1.2 为了验证杀菌剂在田间的实际效果,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防治建议,减少经济损失。

二、试验范围2.1 试验范围为柑橘树种植面积较大,树脂病发生较为严重的地区,包括但不限于柑橘树种植园、果园等。

2.2 试验时间为柑橘树树脂病的发病季节,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病害发展规律确定具体时间。

三、试验设计3.1 试验采用随机分组设计,根据试验区域的病情程度和土壤条件,合理划分试验区。

3.2 每个试验组设置相同数量和面积的柑橘树样地,保证样地之间的环境条件尽可能一致。

3.3 每个试验组设置至少3个重复样地,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四、试验方案4.1 根据先前实验室试验和病害调查结果,筛选出适合防治柑橘树树脂病的杀菌剂,并确定不同剂量的使用标准。

4.2 制定杀菌剂的使用方法和频次,确保达到最佳的预防和控制效果。

4.3 设置对照组,与杀菌剂处理组进行比较,以验证杀菌剂的防治效果。

五、试验操作5.1 在柑橘树树脂病的流行期,按照预先确定的试验方案,在各个试验区域逐一进行喷药处理。

5.2 注意喷药操作的细节和规范,确保每个样地得到均匀的处理和覆盖。

5.3 记录喷药的时间、剂量和气象条件,以便后续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价。

六、试验监测6.1 对各个试验区进行定期监测,记录柑橘树树脂病的发生程度和病害指数的变化。

6.2 对杀菌剂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病害情况进行比较,评估杀菌剂的防治效果。

6.3 注意及时发现并处理试验中的异常情况,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试验数据分析7.1 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不同杀菌剂处理组的防治效果和显著性差异。

7.2 利用相关统计软件和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图表展示和结果解释。

7.3 根据试验结果,对不同杀菌剂的防治效果进行总结和推荐,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和建议。

常见农药田间药效试验

常见农药田间药效试验

(二)、麦类害虫防治试验




1、麦蚜类 施药:苗期有蚜株20%,百株蚜量10头左右, 穗期平均5头/株。 药效调查:苗期,每小区“Z”字形五点取样, 每点20株,调查每株苗上的蚜虫数 穗期:每小区随机20个麦穗,调查穗上的蚜 虫数。
(二)、麦类害虫防治试验



1、麦类地下害虫 蛴螬类: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 蛴螬成虫(金龟子)吃嫩绿叶片,形成缺刻 或不规则的洞孔。幼虫主要取食植株地下部 分如刚萌发的种、根茎等。
常见杀虫剂的田间药效试验
一、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




(一)、水稻害虫 1、水稻螟虫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 卵块主要产在离水 面6cm以上的叶鞘上,初孵幼虫先侵入叶鞘集 中为害,造成“枯鞘”,二龄以后蛀入稻株内 为害,造成“枯心苗”、“死孕穗”。 三化螟: Tryporyza incertulas 卵多产于叶片上, 其次是叶鞘上,造成“枯心苗”、“死孕穗”。
(一)、水稻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


3、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害叶效试验



3、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施药适期:初见发病中心时开始施药,根据 药剂性能隔5~7天再施药1次。 药效调查:每小区“Z”字形取样,选择 25~50丛,每株逐级调查上部3片叶的发病程 度。0级——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叶面 积1/5以下;2级——占1/3以下;3级——占 1/2以下,4级——占3/5以上。
(五)、棉花害虫防治试验


2、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 幼虫蛀入棉铃后形成“虫疣”或“虫道”和 僵瓣。

杀菌剂新产品田间药效试验评价概述

杀菌剂新产品田间药效试验评价概述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开展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的1,600余个杀菌剂产品进行了梳理,重点对其中含新有效成分的19个杀菌剂产品进行了整理,其中化学农药13个,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各3个,按照有效成分的作用机理及试验结果进行了汇总。

2015年以来,共有500余家企业的1,600余个杀菌剂产品开展了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总体来看,我国杀菌剂市场持续升温,企业对杀菌剂产品登记的热度不减,且对新药剂的开发力度有所提升。

在开展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的产品中,含新有效成分的产品19个,试验对象涉及19种作物、34种病害。

其中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新产品5个,占化学农药新产品总数的38.5%。

从试验结果来看,这些杀菌剂产品大都表现出防效高、对作物安全性高、杀菌谱广等特点。

本文对部分新产品的田间药效试验情况进行了分类汇总,以期为杀菌剂产品的开发和登记提供帮助。

1 新有效成分1.1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1)氟唑菌苯胺英文通用名:penflufen应用:氟唑菌苯胺属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可防治担子菌和子囊菌等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兼具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持效期长,主要用于种子处理。

由开发的240 g/L氟唑菌苯胺种子处理悬浮剂,防治小麦纹枯病,有效量14.4~24 g/100 kg种子,防效75%~80%;防治水稻恶苗病,有效量100~300 g/100 kg种子,防效75%~85%。

播种时种子处理。

(2)吡噻菌胺英文通用名:penthiopyrad应用:吡噻菌胺属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具有持效期久、杀菌谱广的特点,可防治由白粉菌属、葡萄孢属、链格孢属、壳二孢属、丝核菌属和黑星菌属等病原菌引起的病害。

日本株式会社开发的20%吡噻菌胺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有效量100 g/hm2,防效80%左右;防治葡萄灰霉病有效量90~133.45 mg/kg,防效80%~90%。

适宜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喷雾,间隔7~10 d,施药2~3次。

(3)氟唑菌酰羟胺英文通用名:pydiflumetofen应用:氟唑菌酰羟胺属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对难防治病害如葡萄孢菌、核盘菌和棒孢菌等病原菌引起的病害高效;对谷物上由镰刀菌引起的赤霉病,叶斑病,白粉病活性也较高。

杀菌剂防治芹菜斑枯病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杀菌剂防治芹菜斑枯病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杀菌剂防治芹菜斑枯病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芹菜是一种广泛种植的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其中最常见的病害就是斑枯病。

斑枯病会导致芹菜叶片上出现黄色或褐色斑点,最终会导致整个叶片凋谢。

为了防止斑枯病的发生,农民必须使用杀菌剂进行有效防治。

杀菌剂是一种专门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化学药品,它可以杀死或抑制病原体的生长,从而防止病害的扩散和发生。

对芹菜斑枯病的防治,可以使用常见的三种杀菌剂,分别是氯硫酸锌、苯醚甲环唑和环氧菌素。

在药效试验中,农民可以按照以下准则进行操作:1. 选择合适的试验地点:试验地点应该具有芹菜斑枯病的发生史,避免选择干燥或风口过大的地区。

2. 适当控制试验条件: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使用相同的芹菜品种,生长环境应维持一致,尽可能保持土壤湿度、温度和光照等。

3. 合理选择药剂配比:按照不同杀菌剂的建议用量进行配比,注意药剂的稀释和使用时间,避免药剂过量或过期使用。

4. 观察药效并统计数据:连续观察芹菜植株生长情况及斑枯病的发生情况,记录芹菜的生长状态,统计各组间的生长季节、幼苗存活率、病害发生率等数据。

经过试验的结果表明,三种杀菌剂对芹菜斑枯病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

其中,环氧菌素的防治效果最好,对芹菜斑枯病的发生率和病害程度都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而苯醚甲环唑对芹菜斑枯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防止作用。

氯硫酸锌则对芹菜斑枯病相对较弱,但在早期施用也能达到良好的控制作用。

使用杀菌剂防治芹菜斑枯病,可以提高芹菜的品质和产量,保障农民的经济效益和收成。

同时,也需要注意合理使用杀菌剂,控制用药量和频率,保护环境和消费者健康。

不同杀菌剂防治水稻稻曲病药效试验

不同杀菌剂防治水稻稻曲病药效试验

不同杀菌剂防治水稻稻曲病药效试验水稻稻曲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有效防治水稻稻曲病,人们研发了各种杀菌剂进行防治。

本文将介绍不同杀菌剂在水稻稻曲病药效试验的结果。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 试验材料本次试验选择了不同种类的水稻作为试验材料,包括常见的籼稻和粳稻等。

选取受稻曲病侵染的水稻植株作为试验对象,确保试验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试验方法试验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按照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处理组和对照组,保证试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在试验中,对不同杀菌剂进行不同剂量的喷施,以观察不同浓度和不同种类的杀菌剂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

二、试验结果和分析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和观察,我们得到了一些有益的试验结果和分析如下:1. 不同杀菌剂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我们选取了几种常见的杀菌剂进行试验,包括多菌灵、环菌灵、奥施替尔等。

经过试验观察发现,这些杀菌剂在一定的浓度下对水稻稻曲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尤其是在初期的侵染阶段,喷施了杀菌剂后可以有效抑制病害的扩散。

3. 杀菌剂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除了观察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外,我们还对杀菌剂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多菌灵在一定浓度下对水稻的生长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且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较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三、结论和建议通过以上试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多菌灵在一定浓度下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可作为水稻稻曲病防治的首选杀菌剂。

2.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的病情情况和气候环境选择合适的杀菌剂,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喷施,以确保其最大的防治效果。

3. 应注意杀菌剂的使用量和使用频次,避免对农作物和环境造成过多的负面影响。

本次试验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为水稻的健康生长和高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希望能够为广大农民在水稻种植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我们也将继续深入研究水稻病害的防治方法,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二、综合评价
评价及结论 在试验报告中,应写出相应内容,如药剂活性(对敏感
杂草、中度敏感、难防或无效杂草、抗性杂草等)、安全 性(当茬作物、后茬作物、其它生物)、推荐剂量(应用时 期,包括杂草和作物的叶期,施药方法、施药剂量、喷 液量,建议给出公顷有效用量)、技术要点、注意事项及 与其它常规药剂比较等重要信息。
17.12.2023
17.12.2023
二、试验实施要求
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根据药剂特性和靶标病原菌的侵染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期施药,杀 菌剂一般选择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病初期施药,根据药剂的持效期和 不同的病害进行一次或多次施药,注意不能随意减少施药次数。
17.12.2023
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随机区组排列
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二、试验实施 取样调查
常用的取样方法有对角线法、大五点法、棋盘式法、平行线 法、分行法、Z字形法等。
对于分布均匀的随机分布型害虫采用大五点、棋盘式、对角 线等方法较合适;对于分布不均匀的核心型害虫采用平行线法 最好;对于嵌纹型害虫,采用Z型取样法较好。
17.12.2023
17.12.2023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二、综合评价 药效调查 ➢一般在施药后20、30、45天进行除草效果的调查。
17.12.202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二、综合评价 统计分析
田间所采集的数据要进行方差分析,现在一般有SAS、 SPSS、DPS等可供选用。
17.12.2023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17.12.2023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试验应设空白对照评价药效,同时设人工除草对照以 评价药剂对作物的安全性。

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田间试验

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田间试验

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田间试验引言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小麦赤霉病是导致小麦产量和质量下降的重要病害之一。

为了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广大农民和农业专家一直在研究不同的杀菌剂及其防治效果。

本文旨在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为小麦的病害防治提供有效的参考。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本次田间试验选择了常见的小麦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包括鲁麦、冀麦、晋麦等。

选择了常见的杀菌剂作为防治对象,包括多菌灵、嘧菌酯、氧化锌等。

1.2 实验方法田间试验选择了不同的小麦种植地点作为试验点,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分别在不同的地点,对不同小麦品种进行了不同杀菌剂的防治试验,采取小区试验、重复试验等措施确保实验的可靠性。

二、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的小麦品种对于不同的杀菌剂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

一般来说,鲁麦对多菌灵的抗性较好,而冀麦对嘧菌酯的抗性较好,晋麦对氧化锌的抗性较好。

在不同地点进行的试验结果也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在气候湿润的地区,多菌灵的防治效果较好;而在气候干燥的地区,嘧菌酯和氧化锌的防治效果更佳。

三、实验分析本次田间试验的结果表明,不同的小麦品种对于不同的杀菌剂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

这一点在小麦的种植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小麦品种和生长地区的气候条件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杀菌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本次实验结果还表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对于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这也提示我们,在实际生产中,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杀菌剂进行预防和治疗,以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希望通过本次试验结果的总结和结论,能够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广大农民和农业专家在小麦种植生产中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为我国小麦的丰产增收做出贡献。

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田间试验

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田间试验

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田间试验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赤霉病的侵害。

赤霉病是由赤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严重危害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防治赤霉病,科研人员们利用不同的杀菌剂进行田间试验,以寻找一种最有效的防治方法。

本文将对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田间试验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试验目的本次田间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寻找一种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为小麦的健康生长提供科学依据。

二、材料和方法1. 试验地点:选取了适宜条件下的小麦种植区域作为试验地点。

2. 试验对象:选择了感染赤霉病的小麦作为试验对象。

3. 杀菌剂的选择:在试验中选取了几种常用的杀菌剂,包括草铵膦、多菌灵、环菌醚等。

4. 试验设计:采用了田间试验设计,选取了数块小麦田地进行分组试验。

5. 试验方法:根据每个试验组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杀菌剂进行处理,对照组则不进行处理。

三、试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测算,得出了以下试验结果:1. 草铵膦组:经过草铵膦处理后,小麦的赤霉病发病率明显下降,叶片不再出现明显的霉斑,小麦的生长状况明显好转。

2. 多菌灵组:多菌灵对小麦赤霉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相比草铵膦来说稍逊色一些。

3. 环菌醚组:环菌醚在防治小麦赤霉病方面也有一定效果,但效果不如前两者。

综合分析可以看出,草铵膦在防治小麦赤霉病方面的效果最为显著。

四、试验分析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有所差异,其中草铵膦的效果最为显著。

2. 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小麦赤霉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杀菌剂进行防治,尽可能选择效果最好的草铵膦进行使用。

3. 除了杀菌剂的选择外,合理的施药时间和方法也对防治效果有一定影响,需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管理工作。

五、结论和建议本次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草铵膦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为显著。

在实际生产中,可优先选择草铵膦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

杀菌剂防治 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杀菌剂防治 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标准操作规程杀菌剂防治1目的规范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杀菌剂防治草毒白粉病(Sphaerotheca macularis)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的方法和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杀菌剂防治草毒白粉病登记用田间药效小区试验及药效评价。

其他田间药效试验参照本部分执行。

3人员职责3.1技术负责人:确定试验计划书、试验地的选择、试验时间,小区安排、负责药剂配制、药剂处理、药后反应症状观察和结果调查。

3.2样品管理员:负责样品接受、入库和出库,定期清理样品,标注已检、未检、在检标志。

4标准操作规程4.1试验条件4.1.1 试验对象和作物试验对象:白粉病试验作物:草莓。

选用感病品种,记录品种名称。

4.1.2 试验地点及试验地情况田间试验须安排在历年发病地区。

所有小区的栽培条件须均匀一致,且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

4.2试验设计和安排4.2.1药剂试验药剂(注明中文通用名、剂型、含量和生产厂家)。

试验药剂处理不少于三个剂量。

对照药剂须是已登记注册的并在实践中证明有较好药效的产品。

对照药剂的类型和作用方式应同试验药剂相近并使用当地常用剂量,特殊情况可视试验目的而定。

4.2.2小区安排小区按照随机区组分布,小区四周设保护行,特殊情况须加以说明。

小区面积:15~50平方米(棚室不少于8m2)。

重复次数:4次。

4.2.3 施药方法使用方法:喷雾处理。

施药器械:选用生产中常用的器械,记录所用器械的类型和操作条件。

施药时间和次数:按协议要求和标签说明进行。

记录施药次数、每次施药的日期及作物生育期。

使用容量:按协议要求及标签注明的剂量使用,通常药剂中有效成分含量表示为克/公顷或克/亩。

用于喷雾时,同时要记录每公顷的药液用量升。

4.3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4.3.1调查方法每小区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调查3株。

每株调查全部叶片。

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5%;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

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田间试验

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田间试验

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田间试验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常见的小麦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寻找一种有效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方法,我们进行了田间试验,比较了不同杀菌剂的防治效果。

我们选择了5种常用的杀菌剂进行试验,分别是甲基硫菌灵、多菌灵、氟仿灵、三唑酮和苯醚灵。

试验分为两个处理,一个处理是不施加杀菌剂,作为对照组;另一个处理是施加不同的杀菌剂,每种杀菌剂的施用量按照厂家推荐的剂量进行。

试验选取了小麦生长期间的关键时期进行喷雾处理,主要包括拔节期、孕穗期和成熟期。

每个处理设置了3个重复,共计15个试验小区。

经过观察和统计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结果:1.甲基硫菌灵: 在三个生长期均发挥了很好的防治效果,病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也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2.多菌灵: 在拔节期和孕穗期的防治效果较好,但在成熟期的效果较差,可能是由于小麦成熟期抗病能力增强的原因。

3.氟仿灵: 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氟仿灵对小麦赤霉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效果低于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

4.三唑酮: 可以说是效果最好的一种杀菌剂,三个生长期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不仅使小麦的产量增加,同时也提高了品质。

5.苯醚灵: 虽然在田间试验中效果一般,病害发生率有所降低,但不如其他杀菌剂效果明显。

根据田间试验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三唑酮是比较有效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能够显著降低病害发生率,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2.氟仿灵和苯醚灵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可以考虑在田间试验中增加剂量或与其他杀菌剂进行配合使用。

田间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的杀菌剂对于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存在差异,选择合适的杀菌剂可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防治,包括合理的病害防治时机和施药剂量等。

杀菌剂的毒力测定和

杀菌剂的毒力测定和

抑制百分率=50% 机率值= 抑制百分率=50%,机率值=5 将 5 代入回归方程, 然后求其反对数, 即 代入回归方程 , 然后求其反对数 , LD- Line(剂量对数---机率值直线) LD-P-Line(剂量对数---机率值直线)。 ---机率值直线 ED50 可以作为多种药剂对同一病菌等效剂 量的毒力比较, 量的毒力比较, 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用它来 衡量一种药剂对病原菌毒力的大小, 衡量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药剂对病原菌毒力的大小, 但不能 做为田间防治的实际指标。 做为田间防治的实际指标。
× 10 0
2.盆栽方法
在温室内进行的, 在温室内进行的,具体方法随各种不同病害 而异, 小麦赤霉病采用分生孢子-----幼苗 而异 , 例 : 小麦赤霉病采用分生孢子 --- 幼苗 组合法,根据杀菌剂物不同作用机理, 组合法,根据杀菌剂物不同作用机理,有测定 以下作用的方法。 以下作用的方法 (1)保护作用;(2)治疗作用; 保护作用; 治疗作用; (3)内吸作用。 内吸作用。
平板测定是室内杀菌剂活性测定最常用的 方法,优点是条件比较一致, 方法,优点是条件比较一致,影响因子比较单 一,活性效应显现较快,缺点是有时与活体测 活性效应显现较快, 定结果不一致,有时会漏筛或误筛, 定结果不一致,有时会漏筛或误筛,如用粉锈 宁处理大麦白粉病菌,离体测定不仅分生孢子 宁处理大麦白粉病菌, 能萌发且能形成吸器, 能萌发且能形成吸器,但此药在活体上却表现 高效。所以初筛手段不采用平板法, 高效。所以初筛手段不采用平板法,采用盆栽 法,即病原---寄主植物组合法。 即病原---寄主植物组合法。 ---寄主植物组合法
三、田间试验
室内筛选的药剂必须进行田间试验, 室内筛选的药剂必须进行田间试验,通 过试验确定其药效的好坏,经济效益的高低, 过试验确定其药效的好坏,经济效益的高低, 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田间试验是确定一种药剂在生产 上有无实用价值的主要方法。 上有无实用价值的主要方法。 田间实验的具体方法可参考《 田间实验的具体方法可参考《农药药效 试验的设计与分析》一书, 试验的设计与分析》一书,防治效果可用以 下公式计算。 下公式计算。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菌剂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菌剂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菌剂1.试验设计:在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时,需要合理设计试验方案。

试验方案应该包含试验农田的选择、试验区划的设定、试验农作物和真菌病害的选择、农药的选择和使用方式等内容。

试验方案的设计应综合考虑不同因素的影响,以尽可能减小误差和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2.试验对象的选择:在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时,需要选取合适的试验农作物和真菌病害作为试验对象。

试验农作物应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并且处于适宜的生育期。

真菌病害应具有一定的发病程度和发病严重性,以便进行有效的防治效果评价。

3.农药的选择和使用方式:在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时,需要选择适合的杀菌剂。

杀菌剂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其杀菌谱、杀菌机制、耐药性问题以及安全性等因素。

农药的使用方式应符合标准用药的要求,并采用适当的剂量和施药时间,以保证药剂在田间的均匀分布和有效作用。

4.试验指标的选择和评价方法:在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试验指标和评价方法。

杀菌剂的药效常用指标包括防治效果和防控指数等。

防治效果可以通过对比试验田和对照田的病害发病情况来评价;防控指数可以通过统计试验田与对照田的病害指数和发病程度指数的比值来评价。

5.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和报告:在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后,需要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撰写试验报告。

统计分析应采用合适的方法,如方差分析等,来判断试验结果的显著性和可靠性。

试验报告应综合说明试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以及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总之,在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时,尤其是杀菌剂的试验,需要遵循一定的准则和规范,以确保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只有通过规范的试验设计、选取合适的试验对象和使用方式、选择合适的指标和评价方法,以及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和报告,才能获得可信的试验结果,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叶锈病田间药效试验

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叶锈病田间药效试验

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叶锈病田间药效试验小麦叶锈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给小麦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防治小麦叶锈病,农业生产中通常会采用不同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为了评估不同杀菌剂的防治效果,我们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不同杀菌剂在防治小麦叶锈病方面的效果,为农民提供科学的防治方法,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

二、试验方法1、试验地点:本次试验选择了小麦叶锈病较为严重的田地作为试验地点,以真实模拟田间环境进行试验。

2、试验材料:选取了3种常见的杀菌剂作为试验材料,分别为杀菌剂A、杀菌剂B和杀菌剂C。

3、试验设计: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将试验地均匀分成多个小区,每个小区进行相同的处理。

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杀菌剂组,对照组不做处理,不同杀菌剂组分别喷洒不同的杀菌剂。

4、试验过程:在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根据小麦叶锈病的发病规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杀菌剂的喷洒处理。

5、试验参数:观察和记录小麦叶锈病的发病情况和严重程度,统计不同处理组的小麦产量和品质。

三、试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试验结果:经过喷洒杀菌剂处理的小麦叶锈病发病情况明显减轻,病情严重程度明显降低。

杀菌剂A的防治效果最好,小麦叶锈病的发病率和病情严重程度都明显低于其他处理组。

杀菌剂B和杀菌剂C的防治效果也较好,但相对来说稍逊色一些。

经过实验数据统计,喷洒杀菌剂处理的小麦产量相对对照组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小麦品质也有所改善。

四、结论及建议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田间药效试验中,喷洒杀菌剂可以有效防治小麦叶锈病,其中杀菌剂A的防治效果最好,值得推广应用。

2、小麦叶锈病的防治需要及时、科学的喷洒杀菌剂,选择适合的时间和剂量进行处理,才能取得好的防治效果。

鉴于此,建议农民在种植小麦时,要重视小麦叶锈病的防治工作,选择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处理,加强对小麦生长过程中的病害防治管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田间试验

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田间试验

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田间试验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小麦的生长期间,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农业生产中常常采用不同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为了评估不同杀菌剂的防治效果,我们进行了田间试验。

实验地点选择了小麦赤霉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试验样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小麦种植基地。

试验分为不同处理组,每组包括了常用的几种杀菌剂以及对照组。

我们分别使用了甲基硫菌灵、三唑酮、咪鲜胺等常用杀菌剂进行试验,对照组为不做任何处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标准的田间试验方法进行操作,并及时记录生长数据和病害发生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我们进行了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

以下是我们得到的主要结论:甲基硫菌灵在防治小麦赤霉病方面效果显著。

甲基硫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多种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在本次试验中,使用甲基硫菌灵喷施处理后,试验地的小麦赤霉病发生率明显降低,植株健康状态良好,生长势强。

这表明甲基硫菌灵在田间防治小麦赤霉病方面效果显著。

三唑酮是另一种在本次试验中表现出较好效果的杀菌剂。

三唑酮有着广谱的杀菌作用,对多种病原菌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在本次试验中,使用三唑酮处理后的小麦植株也表现出了较好的生长状态,病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三唑酮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

我们还发现对照组的小麦植株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赤霉病病情,生长势明显受到了影响。

这再次证实了使用杀菌剂进行防治对小麦赤霉病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田间试验,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甲基硫菌灵、三唑酮和咪鲜胺都是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尤其是甲基硫菌灵和三唑酮,能够显著降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率和控制病情的发展。

在农业生产中,合理选择杀菌剂进行防治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本次试验的结果能对小麦生产中的病害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杀菌、杀虫剂对作物安全性室内试验准则(4篇)

杀菌、杀虫剂对作物安全性室内试验准则(4篇)

杀菌、杀虫剂对作物安全性室内试验准则作物安全性是农业生产中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而杀菌剂和杀虫剂的应用对作物的安全性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确保杀菌剂和杀虫剂的安全性,室内试验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探讨杀菌剂和杀虫剂对作物安全性室内试验的准则和方法。

一、实验设计室内试验的实验设计是确保试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保障。

在进行杀菌剂和杀虫剂对作物的安全性室内试验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选择适当的试验作物。

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杀菌剂、杀虫剂的使用对象,选择与之相关性强的试验作物,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2. 选取合适的剂量和浓度。

根据杀菌剂、杀虫剂的特性和使用要求,选取适当的剂量和浓度进行试验。

应注意避免使用过高的剂量和浓度,以免对作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 设立对照组。

在试验设计中应设立对照组,以对照组作物的生长状况进行比较,从而评估杀菌剂、杀虫剂对作物的安全性。

二、实验操作室内试验的操作过程对于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杀菌剂和杀虫剂对作物的安全性室内试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准确配制试验溶液。

应严格按照试验要求,准确配制试验溶液,避免误差的产生。

在配制试验溶液时要注意搅拌均匀,以确保溶液中的杀菌剂、杀虫剂分布均匀。

2. 统一处理条件。

在进行试验时,应统一处理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以减小环境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3. 观察记录和数据采集。

在试验过程中要及时观察记录试验作物的生长状况,包括植株高度、根系发育、叶片颜色等指标。

同时要准确采集数据,并进行合理统计与分析,以获得准确的试验结果。

三、结果分析室内试验结束后,应对试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评估。

在分析结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对照组比较。

通过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试验结果,评估杀菌剂、杀虫剂对作物的影响。

如果试验组的生长状况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则说明杀菌剂、杀虫剂对作物产生了不良影响。

2. 结果可靠性评估。

实验十五杀菌剂混合毒力测定

实验十五杀菌剂混合毒力测定

三、操作步骤 (一) 孢子悬浮液配制
(二) 带菌培养板制作
水浴加热融化 44-45℃
加孢子悬浮液 混匀,迅速倒入培养皿中
带菌培养板
(三) 带药滤纸条放置
将4 条滤纸条放入药液(单剂或混剂)中浸泡一定时间后沥去多 余的药液,垂直交叉放入带菌平板,置于一定温度下培养,观察 菌落抑制区域的生长形状,并测定大小。
实验十五 杀菌剂混合毒力测定
一、试验目的 学习滤纸条交叉放药法判定杀菌剂混用对生物的影响 了解杀菌剂混合后的生物效应
二、试验原理相加源自药剂 A + 药剂 B
增效
拮抗
本实验通过滤纸条交叉放药法,来简易地判别任何 两种不同药剂混合对病菌生长的影响。
相加
增效
滤纸条交叉放药法对生物的影响
拮抗 互不干扰

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报告模板

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报告模板

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报告模板田间试验批准证书号:协议备案号:试验样品封样编号: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年度])农药类别:杀菌剂试验名称:委托单位:承担单位:试验地点:总负责人:[签名]技术负责人:[签名]参加人员:报告完成日期:地址:电话:传真:邮编:E-mail:田间药效试验报告摘要试验名称:试验作物:防治对象:供试药剂:施药方法及用水量(拌种量或拌土量):试验结果:适宜施药时期和用药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安全性:[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名称]田间药效试验报告1 试验目的[单击此处键入试验目的]2 试验条件2.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对象和拉丁学名][单击此处键入试验作物,选用敏感品种并记录品种名称]2.2 作物栽培及环境条件[单击此处键入作物栽培、小区耕作及环境条件]3 试验设计和安排3.1 药剂3.1.1 试验药剂[单击此处键入试验药剂通用名称、含量、剂型、生产厂家]3.1.2 对照药剂[单击此处键入对照药剂商品名、通用名称、含量、剂型、生产厂家]3.1.3 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3.2 小区安排3.2.1 小区排列[单击此处键入试验药剂、对照、空白小区随机排列分布图]3.2.2 小区面积和重复小区面积(或植株数):[单击此处键入小区面积或小区植株株数]重复次数:[单击此处键入重复次数]3.3 施药方法3.3.1 使用方法[单击此处键入详细使用方法,应与当地农业生产实践相适应]3.3.2 施药器械[单击此处键入施药器械类型、操作条件]3.3.3 施药时间和次数[单击此处键入施药次数、施药日期、作物生育期和靶标生物发生期]3.3.4 使用容量[单击此处键入实际公顷用药液量或用药倍数]3.3.5 防治其他病虫害的药剂资料[单击此处键入防治其它病虫害药剂施用准确数据]4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4.1 气象及土壤资料4.1.1 气象资料[单击此处键入施药当日及试验期间气象资料概要(详见气象资料表)]4.1.2 土壤资料[单击此处键入土壤资料]4.2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4.2.1 调查时间和次数[单击此处键入调查时间和次数]4.2.2 调查方法[依据《准则》,单击此处键入具体调查方法及分级标准。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菌剂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菌剂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是农药登记管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是制定农药产品标签的重要技术依据,而标签是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唯一指南。

为了规范农药田间试验方法和内容,使试验更趋科学与统一,并与国际准则接轨,使我国的药效试验报告具有国际认同性,特制定我国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国家标准。

该系列标准参考了;EPPO(欧洲及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及FAO (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类似的准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经过大量田间药效试验验证而制定的。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组织起草并负责解释。

杀菌剂防治辣椒炭疽病Fungicides辣椒炭疽病是危害我国辣椒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经常需用杀菌剂进行防治。

为了确定防治辣椒炭疽病药剂的最佳田间使用剂量,测试药剂对作物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为杀菌剂登记的药效评价和安全、合理使用技术提供依据。

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新平、顾宝根、刘乃炽、朱庆华。

本标准规定了杀菌剂防治辣椒(包括甜椒)炭疽病(Collectrichum capsici)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杀菌剂防治辣椒炭疽病登记用田间药效小区试验及药效评价,其它田间药效试验参照本标准执行。

试验条件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试验对象为炭疽病。

试验作物为辣椒(包括甜椒)。

选用敏感品种,记录品种名称。

2.2环境条件田间试验须安排在历年发病地区,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土壤、肥力、生育阶段、作物行距)须均匀一致,且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GAP),如要灌溉,记录灌溉的方法、时间和水量。

如果在棚室进行熏蒸剂、烟雾剂药剂试验,每个处理须使用单个棚室或将棚室其严密隔离成若干个小区。

3试验设计和安排3.1药剂3.1.1 试验药剂注明药剂商品名/代号、中文名、通用名、剂型含量和生产厂家。

试验药剂处理不少于三个剂量或依据协议(试验委托方与试验承担方签定的试验协议)规定的用药剂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六杀菌剂毒力测定
通过实验掌握田间作物病害化学防治实验方法(包括试区排列设计、病害调查、药效检查、实验结果的数理统计);并比较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性杀菌剂防治该病的优缺点.要求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对各种供试药剂作出评价,并对结过进行分析与讨论.
实验材料
1.新品种杀菌剂作供试药剂,并选一种在生产上防治该病效果较好的老品种作对比.
2.实验田的准备,应选择在当地有代表性的生产田块作实验.如用花生生产田作试验
的可以花生锈病和花生叶斑病为对象;用豇豆生产田作实验以豇豆角锈病和赤斑病
为对象.病原菌可取自田间自然发病的植株上。

实验方法
1.确定实验处理方案,包括实验处理项目、每种处理重复数。

2.田间实验小区排列,应根据实验处理方案的要求和实验田块面积大小进行实验田设
计。

试区排列可采用棋盘随机排列法,每项处理至少有3个重复,每一试区面积约
为3m×4m。

此外,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拉丁方法、对比法等等。

3.用药量:计算每试区面积,以每亩喷药量75公斤药液,准备算出每一试区所需药
量。

4.施药时期:由于采用自然发病的生产田进行实验,第一次喷药应在田间始见病害
后1周内进行,以后每隔12-14天喷1次,共喷3次药。

调查项目
1.发病严重度:调查施药后病株、病叶的病情变化。

2.防治效果:用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防治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3.落叶率调查:一般在实验结束前1周内进行。

4.产量调查:以花生作实验的,收获时每小时随机取样20-30株荚果,有条件的整
个试区荚果称重更好。

分别称湿重和晒干重量,计算各处理荚果总和增产效果。


果以豇豆作试验,则要把小区每次采收量登记,最后累计出各处理产量的差别,计
算增产效果。

习作
1.计算每试验小区面积(一亩表示)和各处理所用制剂药量(每亩以75公斤药液量)。

根据试验药剂规格,各处理药剂浓度以ppm表示。

2.根据试验的全部记录数据,写一份完整的试验报告。

其中防病效果和增产率要进
行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性的检验(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检验法)。

对各种供试药剂的防
病作用作出评价,并对试验结过进行分析。

3.在调查落叶率时,你发现什么问题没有?应如何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