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产生的原因的探究

合集下载

浮力-受力分析

浮力-受力分析

浮力概念理解一、(浮力产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沉浮条件,轮船、潜艇等生活应用)1. 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同时松开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则他们所受的浮力()A.木块受到的浮力大 B.石块受到的浮力大 C.两者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 重100牛的水可以产生的浮力为()A.一定小于100牛 B.一定大于100牛 C.一定等于100牛 D.可以大于100牛3.一个容器中装有1L水,现将一物体慢慢放入容器中,则物体能排开水的体积( )A.一定小于1L B.一定大于1L C.一定等于1L D.可以大于1L4.有一个梯形物体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水的密度为ρ,深度为H,物块高度为h,体积为V,较小的下底面面积为S,与容器底紧密接触,其间无水.则该物体所受的浮力为()A.ρgVB.ρ(V-hS)gC.ρ(V-HS)gD.ρgV-(p0+ρgH)S5.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B .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6.某容器装满水,轻轻放入一小球后,溢出50g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的质量肯定不小于50gB.小球的质量肯定等于50gC.若小球质量大于50g,则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50cm3D.若小球质量等于50g,则小球的体积一定大于50cm37. 一块马铃薯恰好能悬浮在某一浓度的盐水中,如果将这块马铃薯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仍放到这一盐水中,则( )A . 大的一块下沉,小的一块漂浮 B.两块都下沉 C.两块都上浮 D.两块都悬浮8. 一木块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F,若将它投入到密度为2ρ的另一液体中,稳定后,木块受到浮力F',则F和F'的关系为( )A . F'=2FB . F'=FC . F<F'<2FD . 都有可能9. 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10-1所示,其中标有W 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

小学科学活动探究物体的浮力原理

小学科学活动探究物体的浮力原理

小学科学活动探究物体的浮力原理物体的浮力原理是小学科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实验与探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原理。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的实验活动,以及相关的浮力原理知识。

一、用鸡蛋探究浮力原理材料:鸡蛋、盐步骤:1. 取一个清洁的容器,加满水。

2. 将鸡蛋轻轻放入水中,观察鸡蛋会沉到底部。

3. 慢慢往水中加入盐,观察鸡蛋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结果:随着添加的盐越来越多,鸡蛋逐渐浮起并停留在一定位置,不再下沉。

实验分析:这是因为当我们在水中添加盐时,盐溶解在水中会使水的密度增加,使水的密度变得比鸡蛋的密度大,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浮力可以支撑起鸡蛋,使其浮在水上。

二、用纸张探究浮力原理材料:一张纸,装有水的容器步骤:1. 将纸张放在装有水的容器边缘,稍微贴附在水中。

2. 快速将纸张抽出,观察纸张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结果:在迅速抽出纸张的瞬间,纸张上方的水分会被带走,纸张会被上方水压力所支撑,不会被水湿透。

实验分析:这是因为当我们迅速抽出纸张时,纸张上方的水分没有足够的时间被引力拉下,而是受到上方水的压力支撑,因此纸张不会被湿透。

这个原理也应用在昆虫在水面上行走的情况中。

三、用飘浮的橡皮泥探究浮力原理材料:橡皮泥,水步骤:1. 将橡皮泥塑成一个小球状。

2. 将橡皮泥小球轻轻放入水中。

实验结果:橡皮泥小球会漂浮在水面上,不会下沉。

实验分析:这是因为橡皮泥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浮力原理,密度较小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而浮起。

因此,橡皮泥小球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通过以上实验活动,小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和观察的方式,深入理解物体的浮力原理。

希望以上的实验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浮力产生的原因公式

浮力产生的原因公式

浮力产生的原因公式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下沉时:F浮<G物且ρ物>ρ液
浮力的计算
称量法:F浮=G—F
公式法:F浮=G排=ρ排V排g
漂浮法:F浮=G物(V排<V物)
悬浮法:F浮=G物(V排=V物)
浮力
①F浮= G –F
②漂浮、悬浮:F浮= G
③F浮= G排=ρ液g V排
④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
(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
(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于什么状态(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

第十章 浮力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浮力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浮力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题2023年人教版八年下学期物理巩固基础专项讲义第一部分:考点解读实验1、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 【设计实验 】1.如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2.如何测量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进行实验】照图那样,先在空气中称出石块重,再把石块浸没在溢水杯的水中,求出石块受到的浮力,然后称出从溢水杯排到小桶中的水重。

【注意事项】1.实验选取的石块、木块、弹簧测力计、烧杯的规格一定要恰当,以便测量顺利的进行,比如:石块、木块太大而放不进烧标中;2.测量各种力时,弹簧测力计一定要在装置整体静止时读取结果,并注意量程和分度值;3.操作过程中将石块放入液体中时一定要轻、要小心,以免碰到杯壁将杯打破或将水溢出,造成不应有的失误甚至伤害到人。

空气中石块的重力/N 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N 石块受到的浮力/N 桶和水的总重力/N 空桶的重力/N 石块从溢水杯排到小桶中的水重/N 石块的浮力和从溢水杯排到小桶中的水重的关系实验2、阿基米德原理实验A b c d1.实验更合适的操作顺序是:b、 a 、c 、d。

2.实验中溢水杯倒水必须有水溢出后才能做实验,否则会出现什么结果:答:会出现浮力大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3.此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关系是:Fa-Fc=F d-F b4.实验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数学表达式:F浮=G排=ρ液gV排。

第二部分:真题呈现1.如下图所示是某小组研究浮力问题的装置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面的问题:(1)A、B两图中,B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了物体_____,A、B两图中测力计示数之差等于_____。

(2)比较_____两图能说明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3)C、D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所受浮力大小跟液体_____有关。

(4)比较_____两图可说明物体浸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浮力》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浮力》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浮力》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浮力概念 • 浮力的大小 • 浮力的应用 • 实验探究 • 练习与巩固
01 浮力概念
浮力的定义
浮力
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流体气 Nhomakorabea和液体。
产生条件
物体部分或全部浸在流体中。
浮力的产生原因
01
02
03
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流体中的物体受到的 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所排流 体受到的重力。
详细描述
阿基米德原理是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在公元前245年被发现的。这个原理表明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这一原理对于计 算浮力非常重要,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
物体浮沉的条件
总结词
物体浮沉的条件是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当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会 下沉;当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会上浮;当重力等于浮力时,物体会悬浮在液体 中。
浮力在航海中的应用
船只设计
船只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浮力原 理,以确保船只在水中能够稳定 漂浮,同时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

潜水器设计
潜水器设计时也需要考虑浮力原理 ,以确保潜水器能够在水下稳定漂 浮和移动。
航海安全
了解和掌握浮力原理对于航海安全 至关重要,如船舶沉没事故的预防 和处理等。
浮力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实验结果
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 体积成正比,与物体密度无直接 关系。
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
总结词
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与重力、浮力、密度的关系
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状态,测量相关物理量, 分析沉浮条件。
实验器材
物体、水、天平、量筒等。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报告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报告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后的深度的关系
(改变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其它因素应控制不变)
结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关。

2.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的关系
(改变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其它因素控制不变)
结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关。

且物体浸入水中的
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改变液体的密度,其它因素控制不变)
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关。

当物体浸入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的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实验结果表明: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有关,
跟有关。

浸在液体中的越大、液体的越大,浮力就越大。

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初中物理探究实验大全一.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1器材:溢水杯、小桶、弹簧测力计、水、重物2.猜想与假设:浮力的大小可能等于液体所受的重力。

2.实验步骤分析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物。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的重力G桶。

③溢水杯中放满水,把物体浸没在溢水杯内的水中,用一个空的小桶来接溢出的水(这样,桶中的水就是物体排开的水)。

同时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则F浮=G-F。

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水的总重力G总,则G排=G总-G桶。

⑤比较F浮与G排的大小关系,换用其他形状的物体,重复实验,寻找规律。

实验次数物体所受重力G物(N)物体在水中时测力计的读书F(N)浮力F浮(N)小桶和排开水所受的总重G总(N)小桶所受的重力G桶(N)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N)123(3)实验结论: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4)实验反思①本实验为什么要重复多次?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②如果烧杯中的水没有加满,会造成什么影响?还能得出实验结论吗?如果溢水杯中没有装满水,就会使F浮大于G排,从而无法得出实验结论③阿基米德原理适用于液体和气体。

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原理:称重法测浮力。

2.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圆柱形金属块、分别装有适量的水和酒精的量筒各1个、细线。

3.猜想与假设:浮力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浮力大小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浮力大小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浮力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浮力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4.实验过程:(1)探究浮力是否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①弹簧测力计调零,用细线系好圆柱形金属块。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将圆柱形金属块所受重力G,将数据记录在表格1中。

③沿竖直方向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的大约三分之一的体积浸入量筒的水中,把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记录在表格1中。

学生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实验目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实验原理:称重法F浮=G物-F’
三.实验器材:透明钢化玻璃筒、鸡蛋、食盐、弹簧测力计、金属圆柱体、烧杯
四.实验步骤及现象:
1、把鸡蛋放入盛水的透明玻璃筒中,鸡蛋桶底,这种现象叫,然后向水中撒盐并搅动,发现鸡蛋,不断向水中加盐,最后当鸡蛋静止时,发现鸡蛋在水面上。

2、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金属圆柱体的重力G= ,用弹簧测力计提着金属圆柱体慢慢浸入烧杯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并做好记录。

3、将金属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分别处于不同深度,观察物体所受浮力大小。

五、实验记录:
1、将鸡蛋放入清水中现象:鸡蛋;向清水中加盐搅拌,鸡蛋,直至。

2、物体所受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六、实验结论:
1、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有关,在排开体积一样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

2、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有关,在液体的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探究

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探究

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探究以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为题,本文将探讨浮力的概念、浮力与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浮力对物体的影响。

我们来了解一下浮力的概念。

浮力是指液体对浸泡或浮在其中物体的支持力,是由于液体的压力差所产生的。

当物体浸泡在液体中时,液体会对物体施加一个由下往上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浮力。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重力有关。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大小。

液体的重力是指液体对物体施加的一个向下的力,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中的重量。

因此,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重力相等。

浮力对物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浮力可以使物体浮在液体表面上。

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物体就会浮在液体表面上。

这就是为什么轻木块可以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其次,浮力还可以减轻物体在液体中的有效重量。

由于浮力的存在,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减少了,所以我们在水中会感觉轻松一些。

最后,浮力还可以使物体浸泡在液体中的部分得到支持。

当物体只有一部分浸泡在液体中时,浮力会对浸泡部分施加一个由下往上的支持力,使物体保持平衡。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浮力的原理。

例如,潜水艇的浮沉控制就是利用浮力的原理来实现的。

潜水艇内部有一些可以充气或排气的容器,当充气时,容器内的气体体积增大,密度减小,从而使潜水艇的总密度小于水,浮力大于重力,潜水艇就能浮起来;当排气时,容器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密度增大,使潜水艇的总密度大于水,重力大于浮力,潜水艇就能沉下去。

总结一下,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重力相等。

浮力可以使物体浮在液体表面上,减轻物体在液体中的有效重量,并支持物体浸泡在液体中的一部分。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浮力的原理来实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和实验。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浮力的概念以及浮力与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能够认识到浮力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6.实验六: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6.实验六: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六: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弹簧测力计、烧杯、不同种类的液体、柱形物体若干在同一液体中,二、跳出陷阱看本真作用.平衡;物体下沉的过程中速度方向向下,浮力消失.物体不管是漂浮、悬浮还是下沉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三、针对训练再巩固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1)如图甲所示,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饮料罐浸入水中越深,手会感到越吃力.这个事实可以支持以上的猜想 (选填序号).(2)为了研究猜想1和猜想2,使用了体积相同的A、B、C三个圆柱体,测得重力分别为4 N、4.5 N和5 N.然后进行如图乙所示的实验.①在序号a的实验中圆柱体所受的浮力为 N.②比较序号、、e的三次实验,可初步得出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③进一步分析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 .④比较序号a、b、c的三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关.(3)为了研究猜想3,小明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由此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珍认为该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 .2.(2019阜新)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将一个金属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按如图甲所示组装器材;b.向空烧杯中缓慢注入清水,直到没过金属圆柱体一段距离(烧杯未加满水),如图乙中①~⑤所示,待示数稳定后分别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5;c.如图乙中⑥所示,再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盐,并轻轻搅拌,直至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数为F6.(1)从图乙中 (选填①~⑥序号)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在图⑤中,金属圆柱体所受到的浮力F 浮= (用测量量的字母来表示).(2)从图乙中 (选填①~⑥序号)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金属圆柱体的体积V= (用已知量ρ水、g 和测量量的字母来表示).(3)因为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可知图⑤、⑥中,F 5 F 6(选填“>”“=”或“<”),图⑥中盐水密度ρ盐水= (用已知量ρ水和测量量的字母来表示).参考答案1.(1)4 (2)①1 ②a d ③大 ④无 (3)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合理即可)2.(1)①②③④ F 1-F 5 (2)①④⑤gFF ρ水51- (3)>ρ水FF F F 5161--。

巧用身边的物品设计实验

巧用身边的物品设计实验
2.效果
简单、醒目、直观性强、趣味性强。
二、浮力的方向演示实验设计
设计实验证明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如图丙:用细线将乒乓球固定在烧杯底部,向烧杯中注水,观察细线与水面的关系。将水面倾斜不同角度再观察,发现细线始终处于竖直方向,从而证明了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三、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改进
实验器材:烧杯、注射器、沉体(金属块)、水、浮体(装了沙子的小药瓶)、弹簧测力计、细线、一次性塑料杯(质量可忽略不计)。
3.收集排开水的容器的改进
课本实验中接溢出水的小桶大多用小塑料桶,要先测出小桶的重力,消耗时间较长,并且实验误差较大。
装置改进:将排开的水注射到一次性塑料口杯中,因口杯很轻(用弹簧测力计称,示数几乎为零),这样直接测量即排开水的重力,不仅测得数据准确,并且大大节省了时间。
4.通过实验改进突出的效果
(1)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内容。实验改进前,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结论时,多数学生的回答是“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出水的重力”,或“浮力的大小等于溢出水的重力”,利用改进后的实验方法,“排开”的含义不再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巧用身边的物品设计实验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如果能运用身边的物品去探究验证物理现象和规律,那么学生对物理知识会更易于理解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浮力》一节的教学中,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了如下小实验,并且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实验进行了改进,反馈效果不错。
一、浮力产生原因的实验设计
(2)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3)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因为多数实验器材取自身边的物品,从而使学生真正的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样既符合新课标理念下鼓励学生利用好身边物品进行实验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学生动手创新能力的培养。

物体浮沉的实验探究与结果分析

物体浮沉的实验探究与结果分析

物体浮沉的实验探究与结果分析引言:物体浮沉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通过实验探究和结果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和规律,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指导。

实验一:浮力与物体浮沉的关系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利用简单的装置来研究浮力与物体浮沉的关系。

首先,我们选择一个坚固的容器,将其填满水。

然后,选取不同质量和形状的物体,逐一放入水中,并观察其浮沉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物体的浮沉与其密度有关。

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体会浮在水面上;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物体会沉入水中。

这是因为水会对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当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就会浮起来。

实验二: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在实验一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了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我们选择了一些相同质量但形状不同的物体,将它们逐一放入水中,并观察其浮沉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物体的形状对其浮沉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一个平板形状的物体比一个球形物体更容易浮起来。

这是因为平板形状的物体相对于球形物体来说,其底部受到的浮力更大,从而更容易浮起来。

结果分析: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物体的浮沉与其密度有关,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体会浮在水面上;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物体会沉入水中。

2. 物体的形状对其浮沉有一定的影响,平板形状的物体比球形物体更容易浮起来。

这些结论对我们理解物体浮沉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密度和形状,来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

例如,在设计船只和潜水艇时,我们需要考虑物体的密度和形状,以确保其在水中能够保持平衡。

此外,通过深入研究物体浮沉的原理和规律,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其他相关问题,如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等。

这些研究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物体浮沉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通过实验探究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和规律。

实验14 探究浮力大小影响因素实验(解析版)

实验14 探究浮力大小影响因素实验(解析版)

实验十四、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器材】透明玻璃筒、鸡蛋、食盐、弹簧测力计、金属圆柱体、细线、烧杯、小石块【实验原理】称重法测浮力: F 浮 =G-F【实验步骤】①把鸡蛋放入盛水的透明玻璃筒中,鸡蛋沉入筒底,然后向水中撒盐并搅动,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

②用弹簧测力计提着金属圆柱体慢慢浸入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③用弹簧测力计提着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改变其深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考点方向】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了“称重法”测浮力:=-F G F 浮拉,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利用“控制变量法”,把多因素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问题。

3、注意完全浸没和不完全浸没对实验的影响。

4、实验原理:称重法。

5、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和细线以及盐水的浓度会对实验产生一定的误差。

6、换用不同的物体和液体重复实验目的是:避免实验偶然性,得出影响浮力大小影响的普遍性规律。

7、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不知之处是:读取数据时易受晃动而影响测量结果。

8、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影响浮力大小的根本因素是:排开液体的重力。

9、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其他因素一定时,排开液体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10、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其他因素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11、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创新母题】:为探究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和深度的关系,小明和小华把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台秤上,溢水杯口下方放置一空量筒。

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并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力计示数为G.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且始终不与杯接触,如图。

(1)金属块浸没前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浮力大小逐渐。

浮力实验探究报告

浮力实验探究报告

浮力实验探究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浮力实验,探究浮力的产生原理以及与物体的浸没深度和密度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一个物体完全或部分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以及物体在液体中浸没的深度有关。

三、实验器材和药品1. 密度测量器2. 不同密度的物体(如金属、塑料、木材等)3. 量筒4. 水槽5. 温度计6. 实验笔记本和笔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2. 测量密度:使用密度测量器依次测量不同物体的密度,并记录在实验笔记本上。

3. 准备水槽:将水槽中注满清水,并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4. 实验一:选取一个物体,将其放入水槽中,观察其浸没的深度,并记录在实验笔记本上。

5. 实验二:更换另一个密度较大的物体,重复实验一的步骤,并记录实验结果。

6. 实验三:更换另一个密度较小的物体,重复实验一的步骤,并记录实验结果。

7. 实验四:选取一个物体,改变其浸没的深度,记录实验结果。

8. 实验五:选取一个物体,改变水温,记录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浸没深度与浮力大小成正比。

当物体完全浸没时,浮力等于物体的重量;当物体部分浸没时,浮力会减小。

2. 物体的密度与浮力大小成正比。

密度较大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较小,密度较小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较大。

3. 浸没深度与物体密度的关系:当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将沉入液体底部;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将浮在液体表面;当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将悬浮在液体中。

4. 水温对浮力的影响较小,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明显影响。

六、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条件无法完全控制,可能会产生一些误差。

例如,实际测量的浸没深度可能与实际值有一定差距;物体的表面不光滑或存在气泡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为减小误差,我们可以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与浮力有关的实验

与浮力有关的实验

实验原理
液体表面张力
01
液体表面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使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
浮力
02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向上的力,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重量相等。
实验原理
03
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液体表面的浮沉情况,可以探究液
体表面张力与浮力的关系。
实验步骤与结果
01
02
03
04
05
1. 准备实验材料:水、 金属丝制成的不同形状 的小物体(如圆形、方 形、三角形等)。
5. 将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_{2},计算出F_{浮2}=G-F_{2}。
2. 将金属块(密度大于水)用线挂在铁架台上,用弹 簧测力计测量其重力G。
4. 将金属块(密度小于水)用线挂在铁架台上,用弹 簧测力计测量其重力G。
6.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密度大于水的金属块完 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大于0,说明金属块 受到向上的浮力
3
当物体部分浸没在液体中时,V_{排}=V_{浸没} ,此时F_{浮}=ρ_{液}gV_{浸没}。
实验步骤与结果
1. 准备实验器材: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金属块(密度 大于水)、金属块(密度小于水)、烧杯、水。
3. 将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_{1},计算出F_{浮1}=G-F_{1}。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不同形状、质量的 物体在相同液体中的浮力变化是不同的
实验结果展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物体在液 体中的浮力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密度以及液 体的密度、粘性等因素有关
04
实验四:液体表面张力与浮 力的关系
实验目的
探究液体表面张力与浮力的关 系

科学实验探究物体的浮力

科学实验探究物体的浮力

科学实验探究物体的浮力引言:浮力作为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物体浸没在流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

在平衡状态下,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排挤流体的重力。

通过科学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浮力的原理和特性。

本文将介绍几个实验来探究物体的浮力。

实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力差异材料:- 一个塑料杯- 不同液体,如水、食盐水、植物油等- 不同大小的物体,如塑料球、金属块等- 测量容器(如量杯)- 水平测力计实验步骤:1. 将塑料杯中的水倒入测量容器中,记录水的体积。

2. 将不同液体倒入塑料杯中,每次都记录液体的体积。

3. 确保在每次测量前后,将塑料杯和物体彻底清洁。

4. 将所需测试的物体轻轻放入塑料杯中,使其静止。

5. 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的浮力。

6. 重复以上步骤,使用不同液体和物体进行多组实验。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1. 物体在浸入液体中后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体积有关。

例如,浮力会随着液体的加深而增加。

2. 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金属块在水中的浮力要比在植物油中的浮力大。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实验来了解浮力的概念。

浮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液体会对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以抵消物体受到的向下的重力。

如果物体的体积大于液体所能排挤的体积,物体就会浮起来。

实验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浮力随深度的变化材料:- 一个透明容器(如玻璃容器)- 不同液体,如水、食盐水、植物油等- 一个测深尺- 轻质物体(如塑料球)实验步骤:1. 将透明容器中填满所选的液体,确保液面平滑。

2. 将测深尺放入容器中并记录液体的深度。

3. 将轻质物体轻轻放入液体中,并记录物体的位置。

4. 分别记录物体在不同深度时的位置,并测量液体的深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物体浮起的深度取决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的密度。

当物体与液体的密度相等时,物体会完全浸入液体中;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浮起来;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沉入液体底部。

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①、②、③(或①、②、④)

.分析图1的①、③、⑤三次实验,可知在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应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法.
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变小
变大
相等
BC
图2
命题点精准练
实验1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021.19)
1.(2021安徽19题4分)小华按图示的步骤进行探究浮力的实验:
第1题图
a. 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球,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b. 将金属球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c. 将金属球从水中取出并擦干水分,再将它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由实验可知,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 ,图丙中液体的密度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
大于
大于
向上
(2)公式推导(2016.22、2014.10)由液体压强公式 及压强公式 得:长方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长方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上、下两表面的压力差: ①;长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则长方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②.所以,结合浮力产生的原因有: .
3. 影响因素: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⑤______越大,液体(或气体)的⑥______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⑦____.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形状、密度以及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深度等因素无关.
第4题图
5.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有一个圆柱体,把它从盛水的容器中缓慢提升,直到全部露出水面,该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m></m> 随圆柱体上升高度 <m></m>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圆柱体受到的重力为____ <m></m> ;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为___ <m></m> ;圆柱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 <m></m> .( <m></m> 取 <m>)</m>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力产生的原因
材料矿泉水瓶三个、试管三只(一只长且大,一只短且略小,一只短且比矿泉水瓶口
小很多)、兵乓球一个、小刀一把(注:试管也可以用塑料代替,选用密度比水大的物体更有说服力而已)
演示实验一:如图1所示将一矿泉水瓶从中间切成两半,在里面放一兵乓球,从上往下
快速注满水,兵乓球会停留在水底。

用手堵住瓶口下端,兵乓球会浮到水面。

实验二:往一矿泉水瓶里注满水,将最后一只试管正插到矿泉水瓶中(尽可能插得深一些),迅速将瓶子倒转,试管会爬到顶部,但由于瓶口较试管大,水向下流很快,因此倒转过程中就会有空气进入瓶中。

如果将试管插得很浅,进行同样的操作,会发现试管无法爬到顶部。

实验三:用小刀在一矿泉水瓶底开几个孔,同样将试管放在瓶口,迅速倒转,不管试管插入深度的大小,试管都不可能往上爬。

实验四:如图2所示,在大且长的试管里装满水,把略小的试管底朝下插到大灯管里,并迅速将两管倒置过来。

此时,大试管里的水徐徐流出,同时小试管自动在大灯管里上升,直至上爬到大使管的顶部。

(因为水缓慢往下流,理论上在实验过程中不会有空气进入大使管)
图1 图2
原理解释我们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

实验一的兵乓球
之所以能沉在水底,是因为上方水柱产生的压力和球重力的缘故。

因为上下表面都与大气连通,上下表面的大气压力是相等的,互相抵消。

但此时会出现一个疑问,就是球上大半部分浸在水中,大气压强是否会通过水作用于水下的物体呢?实验三就能很好解决了此问题。

因为瓶底有几个孔,就达到与大气相连通的目的,我们又知道大气压强是很大的,如果上表面不将大气压力算在内,通过计算可以知道,仅仅由水柱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是不可能大于下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的(下表面是在水外的),因此试管必须上升,但与实验结果是相悖的,因此说明大气压强是可以通过水发生作用的,从而使上下表面所受的的大气压力抵消了,
但还有水柱的压力和自身重力,因此就上不去了。

实验二之所以会有深浅的区别,是因为瓶里面有空气,但里面的气压会比下表面所受压力(也就是大气压)略小,因此就会有深浅的区别,因为下表面所受的大气压被抵消了很多,因此水柱的压力就很明显了。

再看实验四,由于大使管里始终没有空气,因此向下只受到水柱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向上只受到很大的大气压力,因此不管里面的试管插到何种深度,强大的大气压强都会使试管往上爬。

当然啦,如果上表面的水柱很高,水柱的压力就会很大,试管就爬不上去了。

结论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而且大气压强是可以通过水作用于水中的物体的,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情形大都被互相抵消了,因此就不考虑大气压力了。

也正如高中解决水中物体的情形时,我们大都不考虑大气压强,因为上下表面抵消了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