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
比较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1、比较教育:是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当代外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找出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发展趋势,以作改革本国教育的借鉴。
2、租赁学校:是一种将学校的经营管理委托给非营利性的民间教育团体、个人或企业,教育当局根据合同进行管理、检查的一种体系。
3、文化联邦主义:是把教育制度有关的立法权和管理权都交给了各州,这种在文化教育领域各州拥有极大权力的现象,叫做文化联邦主义。
4、儿童中心课程:主要是以儿童的能力、兴趣及需要为中心来计划学习的活动,注重在各种社会实际活动中培养儿童的能力和个性。
又称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
5、小队教学:一般是指3-7名不同学科的教师组成一个小队,在小队范围内,协同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6、发现教学法: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对一些事实和问题进行独立探究和思考,自己发现并掌握与此事实或问题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教学方法。
1.萨德勒:萨德勒是比较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时代”的先驱者。
萨德勒明确指出,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国外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来学习别国的教育经验,改进本国的教育工作。
2.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3.各种学校:所谓”各种学校“是实施类似学校教育的各种职业技术学校的总称。
:4.国防教育法:《国防教育法》: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1959—1962年拨款8亿多美元资助教育改革。
内容:联邦政府增拨大量教育经费,加强普通公立学校的数学、科学和外语教学,加强现代技术教育,资助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奖励科学研究,建立“国防奖学金”,培养第一流的科技人才,以增强国防能力。
5.比较四步法:比较教育的系统研究分为区域研究和比较研究。
区域研究包括:描述和解释两个阶段;而比较研究包括并置和比较两个阶段。
上述四个阶段构成了其著名的比较四步法。
1.双轨制: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是说体制的运行有多套制度或方法。
2.公学:公学是新型的寄宿制私立文法学校,是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培养目标以“公职”人员为主,得名公学,设备条件优越,师资水平高,学费昂贵。
比较教育 名词解释
二、名词解释:1、朱利安:法国教育家,1817年出版《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首次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概念。
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
他建议组织一个国际教育协会以问卷方式向各国收集资料,以此提出教育改革建议等。
其目的在于借鉴国外教育经验为本国服务。
他将比较教育定位于实证性科学。
2、康德尔: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
代表作:1933年《比较教育》,比较教育开始跻身于大学的学术探索领域。
基本主张是“比较教育是一种历史的教育,是教育史研究从过去到现在的继续。
”3、学前比较教育:是比较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揭示学前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改进本国学前教育。
4、区域研究:以国家或地区为单位,对学前教育的制度和实践进行研究。
按研究内涵的大小,分为整体研究和局部研究。
5、整体研究: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纵横交错的研究。
既包括学前教育的制度、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师资培训等教育现状,又追溯历史根源,展望发展前景。
6、局部研究: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的某个方面进行个别的、深入的、剖面的研究。
如对日本幼儿园教学大纲的研究。
7、问题研究:对两个或以上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
按比较内容分为专题比较和总体比较。
8、专题比较:把各个国家的同一类教育问题并列在一起进行研究,就这一类问题从比较中找出各国的不同特点和共同趋势。
如中、日、美三国幼儿教育的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一半从专题研究开始。
9、总体比较: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作全面的综合比较研究,揭示各国学前教育制度和实践的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判明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政治;探索近期和远期的发展趋势。
1. 《费舍法案》: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正式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制度中。
把保育学校的设立和援助工作全部委托给地方教育当局,规定除伙食费和医疗费外,对保育学校学生实行免费入学,并对13所政府承认的保育学校实行国库补助。
比较教育名词解释
1.1.朱利安 1.2 .借鉴时代1.3.因素分析时代 1.4 .社会科学方法时代1.5 .比较教育 1.6 .外国教育 1.7 .国际教育1.8.教育依赖理论 1.9 .比拟教育之父2.1 .萨德勒 2.2 .康德尔 2.3 .汉斯2.4.因素分析法 2.5 .构造功能主义 2.6 .世界体系分析理论 2.7 .冲突理论2.8.新殖XX义理论 2.9 .依赖理论3.1 .比拟法 3.2 .调查法 3.3 .文献法 3.4 .分析法3.5 .比拟四步法 3.6 .科学量化法 3.7 .问题法B.?比拟教育评论? 3.9 .贝雷迪3.l0 .诺亚和艾克斯坦 3.11 .霍尔姆斯4.1 .教育国际化 4.2.国际与比拟教育 4.3.“民族主义〞 4.4 .“国际主义〞 4.5 .“普世主义〞 4.6 .“世界主义〞5.1.国防教育法 5.2.恢复根底运动 5.3 .?2061 方案? 5.4 .?美国 2000 年:教育战略?5.5 .?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5.6 .?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6.1 .1988年教育改革法6.2 .中等教育普通证书 6.3 .第六学级 6.4 .第三级学院 6.5 .多科技术学院7.1 .汉堡协定7.2.教育构造方案7.3 .双元制职业教育7.4 .定向阶段7.5 .专科高中7.6 .综合中学7.7 .教育总计划8.1.哈比改革法案 8.2.课时三分制8.3 .高中毕业会考8.4 .大学校8.5.教育优先区8.6 .萨瓦里法8.7.教师培训学院8.8 .高等教育改革指导法9.1 .高等专门学校9.2 .各种学校9.3.企业内职业技术教育 9.4 。
中央教育审议会 9.5 .文部省 9.6 .专修学校 9.7 .?教育根本法?9.8.?学校教育法?10.1.不完全中学10.2 .专用教室制10.3 .特科学校10.4 .教学科研生产综合体名词解释题答案1.1 .朱利安: 19 世纪法国比拟教育学家,比拟教育的创始人。
比较教育的意义
比较教育的意义
比较教育是一种研究和分析不同教育体系、方法和实践的方法。
它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教育的本质和多样性,并提供有益的启示和经验。
首先,比较教育有助于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地区或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实践,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教育体系的长处和短处。
这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的机会,有助于我们发现和推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教育的持续改进。
其次,比较教育有助于培养跨文化和全球意识。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体系,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教育观念、价值观和实践方式的差异。
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跨文化沟通和理解能力,增强我们对多样性和包容性的认知,使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社会和多元文化的环境。
此外,比较教育还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比较教育还可以揭示教育不平等现象,帮助我们认识到教育的公平性和包容性的重要性,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和包容的教育体系。
最后,比较教育有助于拓宽我们的教育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能够看到不同教育体系中的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这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拓展我们的教育思维和方法。
比较教育还可以提供多元的教育观念和理论,让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解决教育问题。
总的来说,比较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培养跨文化和全球意识,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以及拓宽教育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推动教育的发展,为提供更优质、更公平和更具包容性的教育做出贡献。
比较教育试题及答案
比较教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比较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不同国家或地区教育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A. 教育政策B. 教育制度C. 教育实践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在进行教育比较时,以下哪项不是比较教育学常用的方法?A. 历史比较法B. 功能比较法C. 形式比较法D. 内容比较法答案:D二、填空题3. 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不同国家或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和教育效果。
答案:教育制度;教育实践4. 教育比较的目的之一是促进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交流;理解三、简答题5. 简述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答案: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不同国家或地区教育制度、教育实践的比较,发现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促进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四、论述题6. 论述比较教育学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的作用和重要性。
答案:在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教育学的作用和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国际教育交流,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解。
- 通过比较分析,为各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 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了解全球教育发展趋势,制定更加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政策。
- 通过教育比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为全球化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五、案例分析题7. 阅读以下案例,分析不同国家在教育制度上的差异,并讨论这些差异对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案例:A国实行的是12年义务教育制度,B国实行的是10年义务教育制度。
A国的课程设置注重学生全面发展,B国的课程设置更侧重于学术知识的传授。
答案:A国和B国在教育制度上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义务教育的年限和课程设置上。
A国的12年义务教育制度比B国多出两年,这可能意味着A国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接受教育,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A国课程设置注重全面发展,可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B国侧重于学术知识的传授,可能在培养学生的学术竞争力方面更为有效。
论述比较教育的基本特征(一)
论述比较教育的基本特征(一)论述比较教育的基本特征引言比较教育是一种教学方法,以促使学生在多个材料、概念或观点之间进行比较,以扩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探讨比较教育的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比较教育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对比分析:比较教育的核心是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发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通过将不同概念或观点相互对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共同点和差异,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
•广泛应用:比较教育可以应用于各个学科和领域。
从历史到文学,从科学到经济,比较教育都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不同主题的复杂性,并展示事物之间的关联性。
•培养跨学科思维:比较教育鼓励学生跨越学科的边界,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起来。
通过比较学习,学生能够将他们在一个学科中学到的概念和信息与其他学科进行联系,培养出跨学科的思维能力。
•激发创造力:比较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对不同概念的比较,学生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培养出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培养全球意识:比较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出全球意识,理解不同文化、价值观和传统。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系统、社会制度或文化习俗,学生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文化包容性和社会意识。
结论比较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具有对比分析、广泛应用、培养跨学科思维、激发创造力和培养全球意识等基本特征。
通过采用比较教育,学生能够培养出批判性思维、跨学科思维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
比较教育的实施方式比较教育有多种实施方式,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方式。
以下是常见的比较教育实施方式:1.文本对比:通过比较不同文本或文章,学生可以对不同观点和信息有更全面的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并帮助他们分析和解读。
2.事件对比:通过比较不同事件或历史时期,学生可以理解不同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对事件产生的影响。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联系,加深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比较教育的名词解释
比较教育的名词解释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而比较教育则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
比较教育可以被理解为对不同国家、地区或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系统、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的比较研究。
通过比较教育,人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教育体系的特点、优势和问题,为改革和创新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一、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对教育政策、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的比较。
研究者通过收集和整理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相关数据,通过定量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或者通过定性研究方法进行案例分析,从而得出不同教育体系之间的异同点,并提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这些研究方法有助于发现教育领域的共同问题,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二、比较国际教育比较国际教育是比较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教育合作也越来越重要。
比较国际教育旨在研究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比较各国的教育政策、教学方法以及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异,以促进教育合作与交流,提高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比较国际教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国家教育的发展状况和问题,从中借鉴经验,为本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比如,中国教育在改革开放以来借鉴了许多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与创新,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比较国际教育也使我们了解到,教育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领域,而是与国家发展、文化背景紧密相关的。
三、比较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比较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比较教育有助于提高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通过比较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他文化背景下的教育体系与教育理念,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其次,比较教育可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各国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借鉴各国的先进经验,为本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同时,比较教育也可以推动全球教育的均衡与发展。
全球范围内,教育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比较教育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合作与交流,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流动,减少教育的不平等现象。
比较教育与国际化教育的关系分析
比较教育与国际化教育的关系分析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化教育成为了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话题,而相较之下,传统的比较教育显得有些过时。
但是,这两种教育方式之间是否具有对立关系呢?本文将对比较教育与国际化教育的关系展开分析。
一、比较教育比较教育是指以多元文化、不同教育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体系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评估体系等方面,寻求有益的经验并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比较教育的优点在于,通过了解和学习其他国家的教育经验,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体系,提升整体教育水平。
同时,比较教育可以让我们了解其他文化的传统和习惯,增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然而,比较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不同国家的历史、经济、政治等因素影响,教育体系本身也存在差异,难以完全比较。
其次,比较教育容易陷入功利性思维,只注重教育的实用性和行业导向,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质。
二、国际化教育国际化教育是指通过学习和交流,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培养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素养,为全球化时代的就业和生活做出准备。
国际化教育的优点在于,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和联系,培养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思维方式。
国际化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状况和文化变化,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然而,国际化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有些国际化教育项目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是形式上的跨文化交流。
其次,国际化教育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同时对教师和学生的素质要求也很高,教育机构的承担负担也会很大。
三、比较教育与国际化教育的结合虽然比较教育与国际化教育各自有其优点和问题,但是将它们结合起来,可以实现优缺点互补,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进。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如下方式:1.在比较教育中加入跨文化维度,了解不同教育体系的文化特点和背景。
2.在国际化教育中加入比较研究,让学生了解其他教育体系的优缺点,促进自身教育体系的改进。
3.通过国际性比赛、交流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学习和成长,同时比较不同教育体系的差异和联系,拓展视野。
00472比较教育自考知识点
00472比较教育自考知识点摘要:一、比较教育的概念与意义1.比较教育的定义2.比较教育的研究意义二、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1.早期的比较教育2.近现代比较教育的发展3.我国比较教育的研究历程三、比较教育的理论体系1.比较教育的理论基础2.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3.比较教育的理论流派四、比较教育的实践应用1.教育制度与政策的比较2.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比较3.比较教育的实践案例五、比较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挑战1.全球化与比较教育2.信息技术与比较教育3.比较教育的未来挑战与展望正文:比较教育是一门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制度、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探讨其共同规律和差异的学科。
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促进国际间教育经验的交流与借鉴,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在历史发展方面,比较教育起源于18 世纪末19 世纪初的欧洲,经过近现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在我国,比较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比较教育的理论体系包括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理论流派。
其中,理论基础主要涉及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研究方法包括横向比较、纵向比较、跨文化比较等;理论流派则有制度学派、文化学派、社会学派等。
在实践应用方面,比较教育广泛应用于教育制度与政策的研究、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教育等领域。
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实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为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在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比较教育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创新研究方法,以更好地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服务。
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比较教育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和途径。
总之,比较教育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比较教育
名词解释1、朱利安:19十几法国比较教育学家,比较教育的创始人。
他首次正式使用了“比较教育”这一术语,并系统的提出了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主张为改善本国的教育而研究和借鉴别国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后人称他为“比较教育之父”。
2、借鉴时代(1817-19世纪末):比较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当时人们相信把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一直到另一个国家是完全可行的,所以各国都积极从教育先进的国家学习经验,以期为我所用,比较教育因此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
同时也忽视了别国教育与当地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和对别国的教育经验在本国的可行性的深入探究。
3、因素分析时代(1900—二战末):比较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因借鉴时代比较教育研究所采用的研究和方法存在严重的局限和问题,人们并逐步认识到只有联系对象国的社会历史文化和民族特征来研究教育精神和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才能从中获得简洁的启发。
因而,比较教育学家们在这一时期注意密切各国的社会文化和民族特征的等因素来分析研究该国的教育。
4、社会科学方法时代(二战完—现在):【发展期,高原期,反省期)比较教育发展的第三阶段,期间,注重哲学思辨向强调量化分析和重复验证的实证方法的转变,从偏重人文的历史研究方法,逐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证性的科学研究方法为主的方向发展。
呈现相互交叉的倾向即“学科重心暧昧”倾向。
5、比较教育:以比较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当代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地区和国际社会的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探讨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经验的教育研究领域。
6、外国教育:外国教育研究一般是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而“区域”的范围则有较大的伸缩性,大可至跨国的文化圈、地理圈、政治圈等,小也可以是一过内部的州、县等。
7、国际教育:主要是对跨国和跨文化的教育问题,以及这些教育问题对国际社会的作用与影响所做的比较教育研究.国际教育有时也特指国际理解教育活动和计划。
8、萨德勒:英国比较教育学家,“因素分析时代”比较教育发展的先驱者。
《比较教育学》(完善版)
《比较教育学》第一章导论一、比较教育:比较教育学是指以整个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对当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教育发展规律及特定表现形式,借鉴有益经验,推动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一门科学。
二、朱利安:法国人,第一个提出比较教育的人,于1817年发表《比较教育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提出以下建议:组建一个国际教育委员会,聘请常任公务人员承担比较教育资料的收集工作;用问卷的方式向各国收集资料,以便国际委员会能够提出适当教育改革建议;建立师范学校网,用最新的方法培训师资;发行各种语言的教育定期刊物,传播教育改革的建议。
朱利安的其他教育著作:《体育、德育和智育概论》(1808)、《裴斯泰洛齐教育方法的精髓》(1812)。
贡献:提出比较教育;确实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范例;提出了问卷的编制。
三、“理智的框架”:第一,规范模式(normative pattern) :影响各国教育的信仰、宗教、哲学、政治观念、道德价值等意识形态方面的资料。
第二,制度模式(institutional pattern) :有关教育制度及其组织结构,制约教育制度的政治、经济制度,政党,经济、法律组织结构和群众团体等资料。
第三,精神模式(pattern of mental state) :包括传统观念、民族意识和特性等方面的资料。
第四,自然模式(physical pattern) :包括地理、地质、气象、环境、人口等方面的资料。
四、国外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1.学科的倡导阶段,19世纪为比较教育学研究的第一阶段,是学科的倡导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访问与借鉴,本阶段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介绍外国的教育经验,作为改进本国教育制度的借鉴,发展本国教育,但是缺乏严谨的科学方法对外国教育经验的借鉴停留在描述的水平,没有对形成各国教育制度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做深入的分析,也没有揭示出教育规律。
2.学科的形成阶段:20世纪上半叶是比较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是比较教育学科形成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因素分析,这个阶段比较教育学成为高校的课程,在本阶段比较教育开始从教育学分化出来成为教育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规模不够广阔,研究方法还比较单一,成果不丰富。
谈谈你对比较教育的理解
谈谈你对比较教育的理解教育事业是人类永远延续的事业。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强,文化没有国界这一观点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关注。
比较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尽管历史不长,但在国际化日益发展的世纪,各国间的文化教育事业的比较日益突显影响。
在研究国际与比较教育这门课之前,我从未接触过比较教育这个概念。
虽然我经常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文化知识,但从未想过比较教育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通过初步研究,我对比较教育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大概了解了一些比较教育的目的。
在西方,存在着一些观点。
英国的XXX提出比较教育具有三个目的,即提供事实、发展教育思想、了解教育问题在特定民族背景下的原因和借鉴别国经验。
这三个目的之间实际上是一个事实、原因、借鉴的递进关系,最终目的还是借鉴。
与XXX同时代的XXX在明确指出了比较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研究形成教育制度的因素,比较各国解决由这些因素产生的问题的方法。
同时,他也承认了比较教育为本国教育改革的借鉴目的。
二战后,定居美国的波兰人XXX在比较教育的目的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认为比较教育最首要的目的是出于人们智力上的要求,人们之所以研究外国教育制度,就是因为他们想要了解。
这使得对比较教育的研究从一个更高层次的角度来进行,即人类追求知识的角度,而较少带有功利主义色彩。
但是,XXX并没有完全摆脱以往学者对比较教育定位的影响,他也认为比较教育有其实用的目的,即借鉴和评价。
与之相反,英国的XXX和美国的XXX将比较教育密切与教育决策、政策制定等联系在一起。
总的来说,比较教育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包括了解各国教育问题的原因、借鉴别国经验、发展教育思想、评价和改革本国教育制度等。
在全球化的时代,比较教育将会越来越重要,它有助于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教育事业的发展。
比较教育学的概念
比较教育学的概念
咱来说说“比较教育学”是啥玩意儿哈。
有一回我和朋友聊天,聊到孩子的教育问题。
朋友说他在研究比较教育学呢。
我当时就懵了,啥是比较教育学呀?
比较教育学呢,简单来说就是把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教育放在一起比一比。
就像你去超市买东西,得货比三家,看看哪个好。
教育也一样,通过比较不同地方的教育,我们可以发现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比如说,有的国家很重视孩子的创造力培养,课堂上老师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
而有的国家可能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们主要是死记硬背。
通过比较,我们就能知道哪种教育方式可能更适合我们的孩子。
我记得有一次,我看了一个关于国外教育的纪录片。
那里的学校有很多实践活动,学生们可以去农场干活、去博物馆参观。
我就想,我们的教育是不是也可以多一些这样的活动呢?这其实就是比较教育学给我们的启发。
所以啊,比较教育学就是让我们打开眼界,看看别人的教育是怎么做的,然后取长补短,让我们的教育变得更好。
下次你听到比较教
育学这个词,就知道它是在帮我们找到更好的教育方法呢。
名词解释 比较教育
名词解释比较教育
比较教育学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综合利用有关的新科学和新技术,研究当前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教育;在探讨其各自的经济、政治、哲学和民族传统特点的基础上,研究教育的某些共同特点、发展规律及其总的趋势,并进行科学预测。
以便根据本国的民族特点和其他的具体条件,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教育的最佳作用,为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民的文化科学水平服务。
法国著名教育家。
在1817 年发表的《比较教育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文中,第一次提出比较教育的概念。
后人称誉朱利安为“比较教育之父”。
简述比较教育的特征
简述比较教育的特征比较教育是研究不同国家或地区教育制度及其运作方式,旨在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其异同之处,从而为改进和提升本国教育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比较教育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涉及多个教育系统或国家/地区比较教育的核心在于比较,它必然涉及不止一个教育系统或国家/地区。
比较教育需要对各个国家/地区教育制度与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以发现和描述它们的差异和共性。
二、面向多学科视角比较教育跨越了多个领域,需要涵盖不同学科视角的比较分析。
它不仅需要了解教育制度,还需要结合教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学科进行比较研究。
三、注重深度和广度比较教育的研究既要有深度,也要有广度。
它需要关注一些典型的案例,通过具体的比较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要涉及到较多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广度的比较来充实研究内容。
四、强调理论联系实践比较教育是一项理论与实践密接结合的工作。
它不仅要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还要有实践性。
比较研究理论要关注到实践,要关注到现实,要对实际情况进行考量,从而有助于改善本国教育。
五、反映时代潮流比较教育是一项动态的研究,它反映了国际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时代潮流。
比较教育需要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将国际国内的时代背景和教育状况相结合,用新的思路和视野来解决教育发展问题。
六、重视实证和方法比较教育必须建立在实证和方法之上。
因为教育的实证研究是比较教育的重要依据和支撑,所以比较教育重视实证,具有科学性。
它拥有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
七、注重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比较教育不仅需要充分分析研究,还需要将研究结果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
毕竟,他的研究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改进本国教育,为学校和政府的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在研究的基础上,比较教育应该提出可操作性建议,并将其推广到实际工作中。
比较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研究,需要全面、深入的综合研究分析,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
它旨在为提升和改进本国教育提供参考和建议,并为不同国家/地区的教育制度提供宝贵的比较研究成果。
比较教育
第一章概论(适合出填空、名词解释和选择题等)1、比较教育的概念:比较教育是以比较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当代世界上不同国家、名族和地区以及国际社会的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探讨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经验的教育研究领域。
2、比较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答:比较教育产生于19世纪初,在至今180多年的历史中,比较教育的发展进程经历了“借鉴时代”、“因素分析时代”和“社会科学方法时代”三个发展阶段。
比较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或专门的研究领域开始的标志:朱利安1817年《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借鉴时代另外几位比较重要的比较教育学者3、比较教育“因素分析时代”的标志:是以1900年英国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发表论文《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为标志的。
4、“因素分析时代”的其他代表人物:美国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德国的施耐德和英国的汉斯。
5、康德尔是比较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的学者萨德勒和汉斯主要强调教育以外的因素对教育的影响,因此有人将他们的研究方法叫做“外部因素分析法”;而施奈德在强调外部因素的同时,还特别强调教育的内部因素在国民佳偶制度形成中的影响,因此有人将其研究方法称为“辩证法的因素分析法”6、1898年,罗素首次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授比较教育;在我国,1930年燕京大学也开始在文学院教育学系开设比较教育课程。
7、“社会科学方法时代”分为几个发展时期:“发展期”、“高原期”、“反省期”和“扩展期”。
8、关于比较教育学科性质的几种观点答:康德尔认为,“比较教育的研究是教育史研究的继续,它把教育史研究延伸到现在,以阐明教育和多种文化形式之间必然存在的密切联系”,这种教育历史研究是一种“以现行的实况为基础而不以理论为基础来比较各国教育制度的原理”,而“研究外国制度就意味着分析、评价本国的教育制度,从而更清楚地分析对比本国教育制度的背景和基础”。
比较教育的试题及答案
比较教育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育政策B. 教育制度C. 教育方法D. 教育实践答案:B2. 比较教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实验法B. 观察法C. 比较法D. 调查法答案:C3. 以下哪个国家的教育体系被认为是“双轨制”?A. 美国B. 英国C. 中国D. 法国答案:D4. 比较教育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A. 提高教育质量B. 促进教育公平C. 促进教育改革D. 以上都是答案:D5. 比较教育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教育政策B. 教育制度C. 教育方法D. 教育内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文献分析B. 比较研究C. 案例研究D. 调查研究答案:ABCD2. 比较教育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哪些?A. 教育政策比较B. 教育制度比较C. 教育方法比较D. 教育效果评估答案:ABCD3. 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意义包括哪些?A. 促进国际教育交流B. 促进教育改革C. 促进教育公平D. 提高教育质量答案:ABCD4. 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A. 教育政策B. 教育制度C. 教育方法D. 教育内容答案:ABCD5.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比较教育学的研究?A. 社会文化背景B. 经济发展水平C. 政治制度D. 教育历史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答案: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制度、政策和实践,发现教育的普遍规律和特殊性,从而为本国或地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特点?答案: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具有跨文化、跨学科的特点,强调对不同教育现象的系统比较和深入分析,以揭示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
3. 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案: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方面,旨在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实践,探索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
比较教育是对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教育进行比较研究,以促进教育改革和发 展的一门学科。
它旨在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制度、政策和实践进行深入的比较和分析, 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起源和发展
比较教育起源于19世纪中叶, 当时欧洲各国开始对其他国家 的教育制度产生兴趣,以借鉴 其教育经验和模式。
20世纪以后,随着全球化进程 加速,比较教育逐渐成为一门 独立的学科,并得到广泛的应 用和发展。
各国教育制度比较研究
各国教育制度比较研究是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制 度的形成、演变和特点进行比较研究的领域。
研究内容包括各国教育管理体制、教育财政制度、 教育教学制度等,以及这些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 影响。
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访谈、问卷调查等,旨在 深入了解各国教育制度的优缺点,为教育改革和发 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04
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的核心领域
国际教育政策比较研究
国际教育政策比较研究是探究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政策的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教育研究领 域。
研究内容包括各国教育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以及教育政策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相互 关系。
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案例研究、比较分析等,旨在揭示各国教育政策的共性和差异,为国际教育交 流与合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教育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比较研究
教育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比较研究是探究 全球化背景下教育的共性和差异、教育 的本土特色和全球发展趋势的比较教育 研究领域。
研究内容包括全球教育发展趋势、各国教育 改革与创新、国际教育组织与合作等,以及 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国际比较、 实地调查等,旨在促进教育的国际 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的全球化和 本土化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教育2010选择题1.下列著作中,首次明确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概念的是A.《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B.《比较教育》C.《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的研究》D.《教育中的比较法》2.对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实践进行的比较研究是A.区域研究B.整体研究C.局部研究 D.问题研究3.研究人员实地参观访问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是A.现场研究法B.文献法C.参观访问法D.分析法4.1995年,英国政府颁布一项耗资7.3亿英镑、旨在使每一个愿意进入学前教育机构的儿童能够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文件是A.哈多报告B.幼儿凭证计划C.泰勒报告D.教育白皮书5.法律规定在学校管理机构中必须有家长代表的是A.德国B.美国C.法国D.英国6.强调法国学前教育的启蒙教育作用、社会化作用、诊断和治疗作用、与小学衔接四项作用的政策法规是A.1989年《教育方针法》B.《阿比改革法》C.《学校教育法》D.《青少年福利法》7.1844年,设立法国第一所婴儿日间看护中心的是A.柯夏B.马尔波C.德瑞D.奥柏林8.在德国学前课程理论中,旨在运用所编制的程序或练习材料,使儿童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为A.功能论B.学科论C.情境论D.知识论9.“儿童之家”,此名称起源于A.德国B.法国C.英国D.意大利10.1982年,韩国制定并颁布了《幼儿教育振兴法》,该法将“新村合作幼儿园”更名为A.幼儿之家 B.新村幼儿园C.农忙期幼儿园D.示范幼儿园11.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内容主要包括主题教育活动和A.线上主题活动B.社会活动教育活动C.区域教育活动D.圆圈运动12.下列著作中,把蒙台梭利教育法说成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思想”和“世界上一流的学前教育”的是A.《当代学前教育——一项学前教育计划》B.《学习的革命》C.《精神教育》D.《发生认识论原理》13.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根本和核心是A.“有准备的环境”B.“工作”C.“导师”D.“儿童之家”14.在海伊斯科普课程关键经验中,发展逻辑推理的关键经验,包括分类、排序与A.配对B.分辨 C.识记D.数概念15.根据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婴儿期(0~2岁)属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6.20世纪30—40年代在美国开展的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的杰出领导人是A.希尔B.蒙台梭利C.杜威D.霍尔17.美国学前教育直接指导模式创立者是A.皮亚杰B.伯赖特和恩格尔曼C.米歇尔、佩特和约翰逊D.艾萨克斯和埃里克18.1900年,在莫斯科开办了第一所以聋哑儿童为对象的A.托儿所B.特殊幼儿园C.工厂托儿所D.寄宿幼儿园19.1992年,使俄罗斯学前教育发展由市场经济调节的法令是A.《教育法》B《幼儿园规程》C.《幼儿园教育大纲》D《学前教育构想》20.20世纪70年代,苏联为适应小学学制由四年缩短为三年的改革要求,两次修改A.《教育法》B《幼儿园规程》C.《幼儿园教育大纲》D.《幼儿园规则》21.1926年,文部省正式制定了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独立的法令是A.《学制》B.《教育法》C.《幼儿园保育法》D.《幼儿园令》22.日本规定在全国的都道县府或指定城市设有“儿童指导所”的文件是A.《保育大纲》B.《保育所保育指南》C.《儿童福利法》D.《幼儿教育纲要》23.澳大利亚的父母教育计划最常见的形式是A.看护母亲协会B.儿童保育中心C.学步儿童小组D.家庭日托中心24.1975年,巴西教育部设立的下属部门是A.国家安全与卫生部B.学前教育协调局C.国家养育和营养机构D.亲子保护合作组织25.1998年,加德纳提出的第八种智力是A.音乐—节奏智力B.交往—交流智力C.自知—自省智力D.自然观察者智力26.方案教学在瑞吉欧工作者自己看来是一种弹性计划——即所谓的A.预成课程B.生成与预成相结合课程C.生成课D.整合课程27.当今,法国的师范学校招收的学生至少受过A.两年中等教育B.两年高等教育C.三年中等教育D.三年高等教育28.美国许多州规定第一次得到的教师资格证书的过度性有一定的期限,5-10年不等,在此期限内,教师必须继续接受在职教育,取得A.大专学历B.学士学位硕士学位D.博士学位29.印度在贫民区里推行把家园共育作为重要内容的是A.先行计划B.菩提计划C.零点计划D.普及计划30.在澳大利亚影响很大的英国学前教育工作者是A.莉莲B.苏珊C.高丽夫人D玛丽2009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英国,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幼儿教育通常指A.3岁前的儿童教育B.5岁前的儿童教育C.7岁前的儿童教育D.9岁前的儿童教育2.人们所说的“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三根支柱,是指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A.教育评价B.教育过程C.教育策略D.教育方法3.美国幼教机构家长工作的内容不包括A.家长参与B.家园联系C.家长指导D.家长教育4.提出教育民族性原则,对俄国幼教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家是A.乌索娃B.凯洛夫C.叶连娜D.乌申斯基5.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不同历史时期表现的比较,或者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不同历史时期表现的交叉比较,称为A.专题比较B.总体比较C.横向比较D.纵向比较6.日本第一所幼儿园创立的时间是A.1875年B.1876年C.1877年D.1878年7.1985年,日本共有保育所A.15220所B.22904所C.25220所D.32784所8.在澳大利亚最早建立幼儿园的是A.新威尔士幼儿园同盟B.威尔士幼儿园同盟C.新南威尔士幼儿园同盟D.南威尔士幼儿园同盟9.匈牙利允许教会、宗教学校甚至个人开设和管理幼儿园的是A.1990年《教育法》B.《义务教育法》C.《幼儿教育法》D.1985年《教育法》10.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A.布鲁纳B.皮亚杰C.吉尔福特D.加德纳11.皮亚杰认为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经验、社会经验和A.图式B.同化C.顺应D.平衡化12.瑞吉欧幼教体系的主要特色是A.儿童的百种语言B.生成课程C.方案教学D.合作研究13.以下属于行为主义学前课程的是A.拉瓦特里的早期儿童课程B.韦卡特的认知性课程C.恩格尔曼和贝雷特的课程方案D.海伊斯科普早期初等教育方案14.为解决幼小衔接问题,日本专门设置了A.连贯教育B.幼儿学校C.保育学校D.幼年学校15.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儿童权利公约》的时间是A.1988年B.1989年C.1990年D.1991年16.《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的作者是A.萨德勒B.康德尔C.朱利安D.霍姆斯17.以国家或地区为单位,对学前教育的制度和实践进行研究,称为A.整体研究B.局部研究.C区域研究D.问题研究18.在苏联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主要的教学模式是A.教学—训导型模式B.个性—定向型相互作用模式C.教学—定向型相互作用模式D.个性—训导型模式19.在德国学前课程理论中,旨在运用所编制的程序或练习材料,使儿童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为A.功能论B.学科论C.情境论D.知识论20.1972年,英国教育科学大臣撒切尔发表了A.《哈多报告》B.《费舍法案》C.《普洛登报告书》D.《教育白皮书》21.19世纪的最初20年,为解决妇女就业孩子无人看管的问题,德国各地建立了不少私立的、冠以各种名称的学前教育设施,其中最早最负盛名的保育所的开设者是A.巴乌利美B.弗利托娜C.瓦德切克D.福禄贝尔22.1970年,联邦德国教育委员会把学前教育也纳入教育计划的构想之中,此计划是A.《先行计划》B.《教育结构计划》C.《幼儿凭证计划》D.《幼儿教育计划》23.在学前师资培训上有着明显的层次性或等级性特征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24.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两种主要类型之一是A.幼儿园B.学前班C.托儿所D.家庭学校25.蒙台梭利认为感觉教育应注意三个问题:应该重视视、听、触觉的训练,应该注意感觉教育的适宜时期和A.应该使感觉教育的刺激孤立化B.应该使感觉教育针对特定的颜色C.应该使感觉教育针对特定的声D.应该使感觉教育针对特定的事物26.光谱方案的设计者是加德纳和A.西蒙B.费尔德曼C.比奈D.皮亚杰27.根据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论,幼儿时期的智力发展属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8.海伊斯科普课程49条关键经验的提出是针对儿童A.情感领域B.社会领域C.认知领域D.身体领域29.研究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的一个成员,深入其境,进行较长期的观察研究的方法,称为A.参观访问法B.现场研究法C.问卷法D.文献法30.一种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种结构或组织具有概括性的特点,可以从一种情景迁移到另一种相同或类似的情景中去。
皮亚杰称这种结构或组织为A.图式B.同化C.顺应D.平衡2013选择题1.1837年,在德国创办超越以往儿童看护性质的专门学前教育机构(后被命名为幼儿园)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福禄贝尔D.裴斯泰洛齐2.1913年,在英国创立保育学校以确保贫民子女健康的教育家是A.萨德勒B.麦克米伦姐妹C.泰勒D.怀尔德斯平3.法国学前教育承担着四种职能是教育、保育、治疗及A.诊断B.体育C.母育D.身心发展4.美国从1965开始实施、延续了三四十年,先后使2000万幼儿及其教师受益的是A.一个都不能掉队法案B.教育结构计划C.幼儿智力开发运动D.先行计划5.下面哪条不是德国幼儿教育“情境课程论”主要特点?A.编制各种训练程序,以推动幼儿智力发展B.以儿童生活情境为中心编排课程C.社会学习与知识学习相结合D.建立混合组以取代同龄儿童组6.美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学校”是在哪位教育家的影响下出现的?A.裴斯泰洛齐B.福禄贝尔C.欧文D.杜威7.俄罗斯学前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把学前教育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A.扎实的科学研究B.儿童的身心特征C.儿童活动D.儿童兴趣8.在皮亚杰看来,由于外在的环境(新学的认知结构)的介入导致内在的图式(原有的认知结构)变化以适应外在现实,这叫做A.同化B.顺应C.平衡D.成熟9.日本第三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要求到2001年实现A.所有0-6岁儿童都能入园B.所有3-5岁儿童都能入园C.所有3-6岁儿童都能入园D.所有2-5岁儿童都能入园10.《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儿童保育教养法》颁布于哪一年?A.1978B.1980C.1975D.197611.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圣洛凡扎区开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是A.公寓幼儿学校B.母婴中心C.保育学校D.母育学校12为了保障儿童的权利,1989年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的是A《青少年福利法》B.《儿童权利宣言》C.《儿童权利公约》D.《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13.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姚明表现出较为突出的是A音乐—节奏智力B.视觉—空间智力C.身体—动觉智力 D.交往—交流智力14、1975年巴西教育部设立的、为学前教育制定细致国家规划的下属部门是A.学前教育立法局B学前教育规划局C.学前教育发展局D.学前教育协调局15.蒙台梭利认为在设计儿童的活动材料时,应该使每一种“工作材料”都能满足儿童内在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