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进位加法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不进位加法教

学设计

目标

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帮助一年级学生掌握不进位加法运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本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不进位加法的概念介绍和解释;

2. 不进位加法的基本步骤和运算规则;

3. 不进位加法的练和应用。

教学步骤

步骤一:概念介绍

在这一步,教师通过引入“不进位加法”的概念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使用具体的例子和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来解释不进位加

法的意义和用途。

步骤二:基本步骤和规则

在这一步,教师将介绍不进位加法的基本步骤和运算规则。教

师可以通过示范和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不进位加法运算,并强调正确的写法和计算方法。

步骤三:练和应用

在这一步,教师将给予学生一些不进位加法的练题,以巩固他

们对概念和规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练形式,例如口算练、小组竞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

教学评价

为了评价学生的研究效果和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使用以下评价

方式: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

2. 收集学生完成的练作业,检查他们的答案和解题过程;

3. 提供小测验或考试,检验学生对不进位加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

为了辅助教学和学生的研究,可以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1. 小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等;

2. 适合一年级学生的不进位加法练册;

3. 教学课件或投影仪等。

结束语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方法。通过概念介绍、基本步骤和规则的讲解,以及练和应用的实践,学

生将能够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

《100以内数的加法(不进位加)》教学设计

《100以内数的加法(不进位加)》教学设计

《100以内数的加法(不进位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P12---P13例1、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算理,掌握笔算加法的书写格式,能够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笔算的计算顺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引新

1.课件出示 7+9= 5+13= 2+8=

50+20= 40+2= 35+2=

指名口算。

2.导入:35+2怎样口算?

引导学生回答:先算5加2得7,再算30加7得37。教师:这道题我们也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笔算100以内数的加法,首先学习不进位加。(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1.教学例1。

(1)教学竖式的写法.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横式:35+2=_________

教师演示:先在磁力板上摆出3个整捆的和5根单根的小棒表示35,再在5根单根的小棒下面摆2根单根的小棒。

学生讨论: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应该把2根小棒和哪一部分合起来?引导学生得出:2根单根的小棒要和5根单根的小棒合起来。

教师讲解:写竖式时一位数2要与两位数的个位数5对齐,也就是个位和个位对齐。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空出十位的位置写上加号,然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表示等号。

边讲边板书: 3 5

+ 2

教师提问:写竖式时一位数和两位数的哪一位对齐?为什么?

(2)教学计算方法.

教师演示: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一共是7根单根的,3个整捆的。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二:让孩子轻松掌握不进位加法的教学设计和策略2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二:让孩子轻松掌握不进位加法的教学设计和策略2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二:让孩子轻松掌握不进位加法的教学设计和策略2让孩子轻松掌握不进位加法的教学设计和策略

一、教学目标

本次教学旨在让幼儿掌握不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能够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难点:把握加数和被加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规律的理解和抽象思维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以小组活动为主导,结合团体比赛,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并配合课堂互动及示范操作两种方法,让幼儿通过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的教学形式,主动感知、协作学习,培养他们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准备

1.不进位加法的木质数字拼图和计数器具。

2.数字卡片。

3.锤子、木槌、板子、桶等物。

五、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1.引入

介绍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并比较与进位加法的差异,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观看图片,找出不进位加法的特征,巩固幼儿对概念的理解。

2.语音讲解

通过两位数的计算来介绍不进位加法的运用。以具体的例子为基础,让幼儿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和实际运用。

3.实际操作

利用木质数字拼图和计数器具,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理解加数、被加数和和的概念,在操作中通过经验渐进的方式,加深幼儿对计算的理解。并进行小组比赛,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和学习主动性。

4.练习实验

通过数学练习题和实验来巩固知识。提高幼儿的实际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5.语言汇总

对于幼儿不理解的概念和语言进行详细的解释,目的是让幼儿对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范文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探索活动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目标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为学生理解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的算理和算法做好了准备,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学具的操作,经历活动的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境。

今天可真热闹,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参观博物馆,现在他们已经来到博物馆门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教材11页情境图

2、引导学生观察后交流。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出示例1中的问题。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二、探索新知

(一)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尝试列式,体会加法的意义。

要求一共多少人,需要哪些已知条件?怎样列式?想一想,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呢?(板书:加法)

2、交流算法,指名学生说口算的过程。

3、图式结合,探究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1)学生操作摆小棒。

学生有35人,用3捆零5根小棒表示;有两名带队老师,用2根小棒表示。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不进位加法》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不进位加法》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不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能够简单了解加法的含义及运用方法;

2.能进行不进位加法运算,并理解其运算意义;

3.能够通过游戏、绘画等形式进行数学学习;

4.能够从数学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兴趣。

教学背景分析

在幼儿园大班阶段,数学学习是孩子们成长中重要的一步。而加法是数学学习中最基础的一部分,也是将来进行计算的必备技能。

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们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等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也开始逐渐认识到抽象地进行表达和思维是可能的。因此,要引导孩子们进行简单的数学学习,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会有很好的帮助。

在此背景下,为了能够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加法运算方法,本教案旨在通过游戏、绘画等形式进行学习,引导孩子理解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及含义,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及其含义;

2.通过游戏、绘画等形式进行数学学习;

3.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及其含义。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1.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学习不进位加法;

2.让孩子们举例说明日常中的加法运算,在孩子们的实际操

作中,引导他们理解加法运算的含义;

3.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学习环节

1.讲解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当两个相邻的数相加时,如

果结果小于10,那么相加后的结果就是两个数相加的和,否则将

个位数相加,十位数不变,即不进位;

2.通过举例子和实际操作进行讲解,让孩子们对不进位加法

的运算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3.引导孩子们进行计算练习,巩固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不进位加法》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不进位加法》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不进位加法》优质课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不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

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不进位加法的定义、计算法则以及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是,对于不进位加法的理解和计算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指导和培养,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

中来。

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设计有

趣的数学游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配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不

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物品,如小卡片、小动物模型等,用于创设情

境和游戏教学。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西师大版《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在个位上加减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计数器,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口算:

6+10=

5+3=

9-2=

8+10=

9+10=

6+3=

10+3=

2+7=

8-6=

10+7=

10+5=

10+10=

二、探究新知

1.一共多少块积木: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积木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和淘气笑笑来搭积木。(板书课题)

(2)观察情境图,并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谁会说笑笑搭积木时,先怎么样,又怎么样?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一共有多少块积木?

谁能完整的把看到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你会列算式吗?

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板书:一共 13+2=?)

1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表示什么?

(3)解决问题

13加2等于多少呢?

用手中的小棒或者计数器,摆一摆,拨一拨。

你是怎样算的?

数小棒的方法:先拿出12根小棒,再拿出3根小棒,把2根小棒和3根小棒合起来成了5根小棒,再把10根小棒和5跟小棒合起来就成了15根小棒。

(说得真棒,谁再到前面来把这种方法说一遍?)

数积木的方法:在3块上面再放上2块是5块。

计数器拨的方法:在计数器上拨出13,在个位上增加2颗珠子,是15颗珠子。

二年级不进位加法教案

二年级不进位加法教案

二年级不进位加法教案

教案标题:二年级不进位加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

2. 能够进行不进位加法运算;

3. 能够解决简单的不进位加法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难点:理解不进位加法与进位加法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或板书;

2. 数学练习册;

3. 数学教具(如小球、计数棒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不进位加法算式,引出不进位加法的概念,让学生感受不进位加法的特点。

2. 概念讲解:向学生解释不进位加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过程。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不进位加法的练习,可以通过口算、书写算式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确保学生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不进位加法与进位加法的区别,通过比较不同类型的加法算式,加深学生对不进位加法的理解。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不进位加法的重点和要点。

五、教学反思: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相关知识。同时,教师还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帮助。

小学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法教案

小学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法教案

小学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法教案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法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教案频道与你分享!

小学二年级人教版数学

上册不进位加法教案(一)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不进位加教案

第一课时不进位加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1~13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二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

(2)培养学生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情境中提出并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笔算加法中的“对位”问题。

教具、学具以及课件准备:

课本11页主题图,例1、例2主题图,小棒

教学方法:

教法:讲解、引导相结合法。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相结合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暑假刚刚结束,你们在假期里都去过哪些有意义的地方?大家去过博物馆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参观博物馆。出示P11主题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仔细观察后小组内互说)

汇报交流:说出从图中得到的信息。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

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每班有两名老师带队,你们能帮老师解决二(1)班学生和老师一共多少人这个问题吗?(小组交流)汇报不同的方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设计实用十篇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设计实用十篇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设计实

用十篇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1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索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__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清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算理。

2.建立数位的概念,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教学突破:

在教学时,多让学生口述算理算法。

教具准备:

课件、计数器、小棒、口算题卡、习题卡等。

教法学法:

引导探究法,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鼓励学生__完成事先下发的口算题卡。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给其他成员检查结果,统计正确率。

3.奖励正确率高的小组(奖励形式:胜利苹果)。

二、游戏激趣,复习旧知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爱做游戏,于是就想在课前和大家玩一个“问答游戏”,老规矩,我来问你来答,看一看咱班谁的反应快,说的对,大家准备好了吗?

幻灯片出示口算题:

20+20= 20+7= 60+30= 40+5=30+50= 30+8=

我们班的同学反应可真快,口算小能手可真多呀!你们的口算能力这么强,不知道你们的观察能力怎么样?老师在来考考你们(幻灯片出示)仔细观察这两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设计《不进位加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设计《不进位加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设计《不进位加法》

一、前言

不进位加法指的是在两个位数相加时,不改变个位数的情况下进行加法运算,也就是忽略进位。在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教学中,引导幼儿掌握不进位加法,是提高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下面将介绍一个针对幼儿园大班的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能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含义

•能够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算术问题

2.2 能力目标

•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

•发展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情感目标

•培养幼儿的协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过程

3.1 热身活动

3.1.1 数学口号

让幼儿们一起喊出口号“数学好,数学好,学好数学真高兴!”来热身。

3.1.2 数数游戏

老师可以向幼儿们出示各种物品,比如笔、本子、彩笔等等,然后让幼儿们数一数,再快速计算这些物品的总数。

3.1.3 备课环节

老师向幼儿们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3.2 教学重点

让幼儿们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体验,逐渐掌握不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技巧。

3.2.1 数学歌曲

老师可以向幼儿们唱儿歌《不进位加法歌》来引导幼儿了解不进位加法的含义。

《不进位加法歌》

我们来学不进位加

十减一,个位不变

例如: 12+17=()

个位加7是9,十位上加1是2

所以,答案就是29!

3.2.2数学游戏

老师可以安排幼儿们分成小组进行数学游戏,比如一页纸上有许多的数字,让

幼儿们找到所有的十位数加起来,再找到所有的个位数加起来。然后,引导幼儿们通过计算作出正确的答案。

3.2.3 数学练习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进位加》教案(四篇)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进位加》教案(四篇)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进位加》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不进位)。

2、能运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加法笔算的对位方法,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对位”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百以内的不进位加法。首先,我们先来复习我们之前就学过的一个知识,就是十以内的加法。

教师随机说出十以内的加法,同学快速说出答案。这样经过大约五分钟的反复练习,使同学对之前学的十以内的加法进行很好的复习和巩固,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师:大家翻到课本的第11页,看这幅图。

通过观察图画,组织学生讨论从图画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师:大家再翻到课本的第12页,看例题1。

在学生看题的同时,板书:“例1、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教师引导学生审题,分析题意,找出有用的数据。

师:现在谁能告诉我,这个题怎么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35+2=。

师:很好,现在我们已经列出了算式,怎么计算呢,哪位聪明的同学能告诉我?

同学们积极发言,教师点评,总结不同的算法。

师:很好,大家都会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个新的方法,那就是列竖式计算,大家看黑板。

师:我们首先用数小棒的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看书上的图,大家讨论一下怎么用数小棒的方法来算。

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重点突出在数小棒的方法中,将整十的和不足十的零散小棒分开计算。

80以内数的加法(不进位加)教学设计

80以内数的加法(不进位加)教学设计

80以内数的加法(不进位加)教学设计

目标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80以内数的加法,特别是不进位的加法。

教学策略

为了简化教学过程和避免法律复杂性,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 视觉辅助:使用图表、图形和色彩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学概念。

2. 操作互动:通过游戏、小组活动和练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

3. 实际应用:通过与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问题相关联,让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概念

1. 使用视觉辅助工具,如图表或图形,展示80以内数的加法模式。解释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和方法。

2. 引导学生理解在不进位加法中每个位的相对重要性和数值关系。

第二步:示范和练

1. 进行示范演示如何进行不进位加法计算。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步骤,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

2. 给学生分发练册或工作纸,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鼓励学生互相合作,解决问题。

第三步:巩固和应用

1. 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的场景和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的不进位加法技巧应用到解决问题中。

2. 鼓励学生讲述他们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以促进彼此之间的研究和交流。

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旨在确定学生是否掌握不进位加法的技巧和概念。以下是一些评估方法的建议:

1. 形式评估:设计一份题目包括不进位加法的试卷,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分时重点关注他们的计算准确性和步骤。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一些复杂的不进位加法问题。观察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实际应用评估: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景和问题,要求学生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评估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概念。

2.掌握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正确理解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概念。

教学难点:

1.学生自主思考,掌握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解题技巧。

2.引导学生做一些列练习,加深对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理解。教学准备:

1.班级黑板和彩色粉笔。

2.学生练习册和作业本。

3.教学实例及题目。

教学流程:

一、导入(5分钟)

2.让学生思考一会,然后请几位同学回答,导出其中的不进位概念。

二、概念讲解(10分钟)

1.在黑板上写下“不进位加法”的定义:“当两位数相加时,若个位

数相加后不超过10,则不进位加法。”

2.以一个实例来阐述:“例如,我们计算68+27时,个位数8+7=15,而15小于10,所以不进位。”

3.再举几个例子,要求学生自己分析是否进位。

三、解题方法(15分钟)

1.在黑板上写下一题:“请计算89+64,使用不进位加法。”

2.让学生自己计算,并且思考解题的方法,然后请几位学生上来讲解

自己的计算过程。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不进位加法”的规则:“从个位数起,将两

位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相加,如果个位数和不超过10,那么个位数和就

是答案的个位数,而十位数则是两个原数的十位数和。”

4.再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进行计算实践。

四、概念讲解(10分钟)

1.在黑板上写下“不退位减法”的定义:“当两位数相减时,若个位

数减去十位数的结果不小于0,则不退位减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不进位加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不进位加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不进位加法》

1. 教学目标

1.掌握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和方法;

2.能够通过编排加法算式解决简单的不进位加法运算;

3.提高幼儿们感知数字的能力,训练其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4.增强幼儿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热爱数学的

兴趣;

2.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图示、对比归纳等方式讲解数学概念、方法和思路;

2.互动法:在教学中引入互动环节,让幼儿们参与其中,提高吸引幼儿

们学习兴趣;

3.发现法:在实际操作中让幼儿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发现知识;

3. 教学过程

(1)新知输入

通过简单而生动的故事情节,在互动中引出不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

比如,假如小鱼和小蚂蚁分别捡到了苹果和香蕉,小鱼把捡到的苹果拿出来数一数,一共有4个。小蚂蚁也数了一数,它捡到了3个香蕉。她们交换了一下,这么多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

在情境中,教师将数学知识引入到幼儿儿童较为熟悉的情境范围中,使得幼儿儿童能够轻松进入知识的世界。

(2)体验实践

让幼儿拿出学习实物中,如珠子、塑料水果以及简单的银行卡,来模拟幼儿操作,实现操作技能的培养。

(3)技能训练

将幼儿自己编排的不进位加法算式进行讨论,指出幼儿可能存在的错误,以此来培养幼儿的计算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4)拓展练习

教师提供幼儿不进位加法计算题,要求幼儿独立完成,并将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积极表扬和鼓励学习积极进步的幼儿。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和方法;

2.能够通过编排加法算式解决简单的不进位加法运算;

(2)教学难点

幼儿掌握不进位加法的思想,需要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规则。

2.能够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规则。

2.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

1.示范用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式。

2.教学用的PPT课件。

3.相应的教学工具,如白板、彩色粉笔、纸张、铅笔等。

四、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新知识(约10分钟)

1.教师向学生问道:“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吗?”请几位学生回答。

2.教师适当强调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规则,例如:“当个位相加超过9时,我们要进行进位。”

3.教师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是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即个

位数相加不超过9,无需进位。

第二步:引导探究(约15分钟)

1.教师出示一个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式,例如34+58,并

请学生自行计算答案。

2.教师请学生依次列出十位数的和、个位数的和及总和,并将计算过

程记录在黑板上。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进位加法的特点和规律,例如:“为什么在十

位数和个位数相加时,我们不需要进位?”请学生发表观点。

第三步:总结规律(约1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规律,强调个位数

相加时不会出现进位的情况。

2.教师请学生回忆个位数的加法口诀:“个位数相加,保留个位数”。

3.教师出示几个不进位加法的算式,让学生一起解答,并强调个位数

相加时无需进位。

第四步:合作练习(约15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两家子中心小学霍丽霞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课本P11---P12例1

教学目标:

1、联系已有的知识,让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正确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认识到相同数位相加。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谈话法等。

教具:口算卡片,小黑板,捆扎好的练习本,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算。

5+20= 30+6= 60+3= 5+40= 50+20=

30+60= 60+30= 50+40= 3+50= 40+10=

(二)、谈话导入

1、老师:假如我们班一起去参观博物馆。问:我们班学生多少人?答:67人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一共多少人?答:2人

合作探究:

2、根据这些信息大家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你会列式吗?小组讨论一下。

3、如果不会算,可以摆小棒,拨珠,想一想,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看谁的方法好。

(三)、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

2、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4、完成P12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要加在十位上,先从个位算起!

(四)、练习,实践应用

1、堂上练习

2、黑板做题

3、评讲巩固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六)、随堂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