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采区地质说明书2013.11

合集下载

采区地质说明书范本

采区地质说明书范本

2、采区地质说明书2.1文字说明部分2.1.1采区位置、范围、四邻关系、井上下对照关系及已有勘探钻及地震物探情况。

2.1.2相邻采区实见地质、水文地质情况概述。

2.1.3地质构造区的煤岩产状变化,构造特征,分布范围和对照它们的现有控制程度及它们对开拓开采带来的影响。

2.1.4煤层及顶底板:区内各可采煤层的厚度、结构及其可采范围,分煤层的厚度、结构及其可采范围,分煤层叙述煤层顶底板岩性、厚度、含水性及有关物理力学性质。

2.1.5水文地质:阐明本采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有无突水危险性,对防水煤柱和探放水的要求,并预测采区的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

2.1.6储量。

2.1.7针对存在的地质问题,提出注意事项和建议。

2.2附图2.2.1采区煤层底板等高线预测图,比例尺为1:2000。

2.2.2采区地质剖面图,比例尺为1:2000。

3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3.1文字说明部分3.1.1工作面位置、范围、面积以及四邻和地表的关系。

3.1.2本工作面各实见点的地质构造,煤层厚度、结构、煤层顶板的岩性及节理、裂隙发育情况。

3.1.3无线电坑的预测报告。

3.1.4储量。

3.1.5对工作面最大涌水量的预计。

3.1.6工作面尚存在的地质、水文地质问题和对今后地质问题的有关建议。

3.2附图3.2.1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实测图,根据需要填绘探煤厚的等什线图,比例尺为1:2000。

3.2.2与工作面有关的主要地质剖面图,比例尺为1:1000。

3.2.3包括煤层老顶在内的煤层顶底板综合柱状图,比例尺为1:200。

4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4.1文字说明部分4.1.1工作面的范围与邻区及地面的关系。

4.1.2区内煤(岩)层产状和地质构造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工作面的影响,并预测断层落差。

4.1.3煤层顶底板的岩性、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变化情况。

4.1.4本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条件,有无突水危险性,主要含水层和主要导水构造与本工作面的关系,对防水煤柱和探放水提出具体要求,并测计本工作面的最大水量。

采区地质说明书样板

采区地质说明书样板

XX煤矿采区上组煤地质说明书1概况1.1 目的1.2 本地质说明书编制依据(1).《矿井地质规程》(试行) (1984)(2).《煤矿防治水规定》 (2009)(3).《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试行) (1983)(4).《煤矿安全规程》 (2011)1.3 编制本报告的资料来源(1).(2)1.4 编制本说明书的任务(1).系统整理采区地质资料,编制主要地质图件、附表,使之适应和满足矿井生产的需要。

(2).进一步研究地质构造、含煤地层和煤质变化规律,研究矿井水文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在总结规律的基础上,查明影响矿井生产的各种地质因素,为解决采掘工作中出现的地质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3).预计采区涌水量,明确矿井防治水的整体思路。

1.5 采区位置、范围、位置及地表情况1.5.1位置与地表1.5.2本说明书表述范围采区上组煤2、4煤,上下限为-220米到-530米。

1.5.3周边矿井的开采情况。

2 地质工作及水文地质工作2.1.以往地质工作本区共进行三次地质勘探工作:2.1.1找煤阶段2.1.2普查、详查阶段2.1.3生产补充勘探阶段表1 小港煤矿各阶段地质勘探工程量一览表2.2 生产时期的矿井地质及矿井水文地质工作采区自生产以来,为进一步查明矿井地质及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矿井开拓设计、生产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资料,保证矿井生产的正常进行和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地质工程师们补做了较多的基础性工作。

随着采掘生产的进行,及时开展了矿井地质及矿井水文地质观测、编录、资料整理和综合分析。

加强了矿井储量管理及动态分析。

现将矿井生产阶段所开展的矿井地质、矿井水文地质及储量管理工作情况分述如下。

通过矿井地质编录工作,取得了较多的第一手现场资料,从而给矿井采掘设计和正常生产以正确的指导,保证了矿井的正常生产秩序。

按《矿井地质规程》要求,对煤系地层进行了系统的观测及编录。

凡是穿层巷道均进行了逐层观测,对采掘工程中煤层的零星揭露点及煤巷作了系统的观测、编录。

地质资料说明

地质资料说明

丁九采区地质说明一、概况:丁九采区位于丁七采区北部,东与一矿相邻,西为六矿,北部与一矿、六矿相邻,采区东西走向长2200m,南北倾向长约1800 m,地面位于擂鼓台、小擂鼓台以北,采区中部以阳光咀、小擂鼓台组成近南北走向分水岭,地形呈中间高、两边低。

采区开采标高-265m~-515m,地面标高220m~460m,埋深670m~930m,平均770m。

丁九采区分东西两翼开采,采区西翼开采丁5-6煤层,已回采结束;采区东翼主采丁5-6和丁6煤层,该区煤层结构复杂,瓦斯赋存状况也较复杂,现仅剩余3个阶段未布置工作面。

二、煤层赋存情况:丁九采区分东西两翼开采,西翼丁5与丁6煤合层,现已回采结束,东翼丁5与丁6局部合层,大部分区域为分层,现仅剩余3个阶段未回采。

煤层走向77°-104°,倾向347°-14°,倾角6°-12°,平均8°,丁5、丁6及丁5-6煤层情况如下:1、丁5煤层:全区发育,在西翼丁5与丁6煤层合层,东翼大部分分层,主要由半亮型和半暗煤组成,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矸,厚度为0.41~1.75m,平均1.16m,下距丁6煤层0~10.4m,平均4.49m,煤为黑色,条痕为棕黑色,弱玻璃光泽,以亮煤和暗煤为主,有时能见镜煤和丝炭线理和透镜体,丝炭的细胞腔多为矿物所充填,条带状、线理状结构,层状构造。

煤的硬度中等,较易破碎为易燃、焰长、烟浓、膨胀、焦渣疏松。

煤中有机显微组分主要由基质镜质体组成。

惰性组以粗粒体为主,它们胶结其它形态分子,半丝质体和丝质体含量较少,稳定组多为孢子体和角质体,少量树脂体,无机组分粘土类含量高,硫化物含量低,其中粘土类矿物呈条带状、浸染状。

2、丁6煤层:全区发育,在西翼丁5与丁6煤层合层,东翼大部分分层,主要由半亮型和半暗型煤组成,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层位较稳定,厚度1.03m~3.9m,平均2.4m,上距丁5煤层0~10.4m,平均4.49m,下距戊8煤层39.09~81.15m,平均为71.09m,可采系数为94%,变异系数为44%,属较稳定的中厚煤层。

开滦钱家营矿九采区开采地质条件分析

开滦钱家营矿九采区开采地质条件分析
老 顶
褐 灰色 中砂岩 深 灰色粉 砂岩
深 灰色 粉砂岩 深灰色 粉砂 岩 深 灰色 粉砂 岩 深灰 色粉砂 岩 褐灰 色细砂 岩
硅质孔 隙式 胶结 , 坚硬 , 呈 波状层 理。
质均 一 , 性脆, 含植物 碎屑化 石 。 质均 一 , 局部减 细砂 岩薄层 及条 带 , 含植 物碎 屑化石 。 7煤 层直接 底 含植 物根 化石 , 中部 夹有 细砂岩 条带 , 呈水平 层理 。 8煤 层 直接底
生 产衔 接采 区 , 合 理分 析该 采 区 的地 质 和 水 文地 质 条 件 , 对 采 区井巷 布 置和 采掘生 产具 有指 导 意义 。 1 煤层 赋存 状况及 特 征
9 0 m 的地层 中。 煤 层倾 角 8~1 9 。 , 平均 1 4 。 。采 区东翼 浅部 煤层 倾角
层 为极 不稳 定薄 煤层 。
九 采 区煤系 地层 基底 为奥 陶 系马家 沟组 石灰 岩 , 上 至
下二 叠 系古 冶组 的 A 层 铝 土 岩 , 总厚 约 5 0 0 m, 主 要 由厚
层状 砂 岩 、 粘 土岩 、 石灰 岩及 煤 层 组成 。可采 和局 部 可 采
煤层 共 6层 , 5 、 7、 8、 9、 1 1 、 1 2 一 煤层 , 总 厚度 约 1 2 m, 集 中
造 较发 育 , 设计 、 施 工 中均应 弓 l 起重视。 3 工程 地质 条件
同时 , 煤层 间距 变化 较 大 , 尤其 7 、 8煤 层局 部 较 小 甚 至合 区 , 煤 层顶 底 板 破 碎 易 冒落 , 加之构造影响 , 对施 工
影响 很大 。 4 瓦 斯 地 质 特 征
质 均一 , 性脆 , 含植 物碎 屑化 石 , 呈 均匀层 理 。 薄 层状 , 局部 微含 铝土质 成分 。 含植物根 化 石 , 下部 见细 砂岩条 带 , 呈水平 层理 。 具粉砂 岩条带 , 含 植物碎 屑 , 见球状 瘤状菱 铁质 结核 。

水平采区地质说明书

水平采区地质说明书

开江煤矿+840水平采区地质说明书编制:杨正明日期:2008年9月+840水平采区地质说明书一、采区概况:本煤矿+840水平采区上以900水平边界为界,下以井田边界为界,西以矿井边界为界。

该采区走向长约450米,倾斜长约150米。

该矿开采煤层Y3、Y4,煤层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平均倾角20—35度属倾斜煤层。

Y3煤层产状走向240度倾向330倾角26度。

煤层厚度为1.6—2.0米。

平均厚度1.5米属较稳定煤层。

煤层顶、底板:伪顶为黑灰色粘土岩,厚0—0.2米,粘土岩之上为灰黑色页岩,厚0—1.0米,伪顶之上为深灰色岩。

底板为灰色含铁铝土岩,厚2.5—6.0米,老底为灰岩。

二、煤质及用途煤的光亮类型以亮煤、镜煤为主,暗煤次之。

煤的工业指标分析:水分1.21%,灰分54.73%,挥发分8.16%,全硫0.42%,固定碳86.11。

煤的变质程度为气煤阶段,属低硫低磷炼焦配煤,主要用作炼焦配煤和民用煤。

三、采区地质:1、瓦斯该矿2006年12月由泸州市安全技术检测中心进行了瓦斯等级鉴定。

鉴定结果为: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 6.09m3/min,相对涌出量为47.83m3/t,属高瓦斯矿井。

2、煤尘根据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检验站2005年3月对该矿开采煤层的爆炸性鉴定报告,该矿开采煤层爆炸性试验结果:无煤尘爆炸,自燃倾向为三类,不易自燃。

3、矿井水矿井平时无水,6—9月局部地点出现涌水。

涌水量一般为m3/h,最大涌水量为m3/h。

4、地质、地层经查阅有关地质资料和对井田附近煤矿的了解,该矿所采煤层无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无冲击地压和地热灾害。

矿山范围内仅出露宣威组和飞仙关组地层及第四系残坡积层,特征如下:宣威组原称龙潭组,为本区无烟煤含煤地层,一般厚约133米。

常被三叠系地层的滑坡或坡积物掩盖。

上部岩性为深灰色、暗绿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及粘土岩,含无烟煤5—10层,其中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6层,从上至下为Y6、Y5、Y4、Y3、Y2、Y1煤层,其中Y3、Y4局部合层。

地质“三书”编制要求

地质“三书”编制要求

采区、掘进、回采地质说明书的编制开拓开采期间的涌水量高峰值,而不是指突然透水量)和正常涌水量;7、其它影响因素:预测区域可能存在的岩熔侵入体,古河床冲刷,陷落柱等情况;8、储量计算。

9、问题及建议:针对存在的地质问题,提出注意事项和建议。

(二)附图1、采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2、采区储量计算图;3、采区地质剖面图;4、采区煤岩层综合柱状图。

二、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一)岩巷1、文字说明(1)掘进区地质情况:(掘进区域沉积特征,岩石特征,厚度等)(2)构造情况:(构造复杂程度,褶皱情况,断层性质,走向,断距,及透气性)(3)水文地质特征:(预计前方涌水情况,主要涌水来源)(4)其他预计危害矿井的因素:(如老窑,陷落柱,岩溶等)(5)建议。

2、附图(1)预想地质剖面图,横1:1000纵1:100。

(二)煤巷1、文字说明(1)掘进区域概况:掘进工作面区域和与邻区及地面的关系;(2)老空老巷情况:区内老空区位置、范围、积水状况,对掘进的影响。

(3)地质构造:区内煤(岩)层产状,地质构造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掘进的影响,并预测断层落差、褶皱的位置和形态。

(4)煤层:本区域煤厚,煤层结构并预测其变化情况;煤层顶底板(包括伪顶、直接顶)的岩性、厚度、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变化情况;(5)水文地质情况:本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有无突水的危险性,主要含水层和主要导水构造与掘进工作面的关系等。

对防水煤柱、探放水等措施提出具体建议,并预计掘进工作面的最大涌水量;(6)其它影响:岩浆侵入、岩溶陷落柱对煤层可能造成的破坏情况。

(7)问题建议:在地质、水文地质工作中尚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2、附图(1)掘进工作面预想剖面图,横1:1000纵1:100;(2)掘进工作面区域煤层底板等高线预测图,1:1000或1:2000;三、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一)文字说明1、工作面概况:工作面位置、范围、面积以及与四邻和地表的关系;2、地质构造概况:本工作面各实见点地质构造(包括煤层倾向、褶皱、断层)的概况,实见或预测的落差大于三分之二采高的断层向工作面内部发展变化的情况;3、煤层结构:各实见点煤层厚度和结构的情况,及其向工作面内部变化的规律;4、煤层顶底板情况:各实见点煤层顶板(伪顶、直接顶)的厚度,岩性,裂隙组的方向和发育情况;5、陷落柱等影响因素:推测工作面内陷落柱、岩浆侵入体、河流冲刷带等的具体位置及其对正常回采或合理分层的影响;6、储量计算;7、水文情况:区域地层充水性,上、下及同煤层采空积水情况,断层、陷落柱导水性,对工作面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的预计,有无突水危险;8、工作面尚存在的地质、水文地质问题和对今后地质工作的有关建议。

采区地质说明书

采区地质说明书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莲盛煤业有限公司采区地质说明书编制单位:技术科编制:朱岩审核:刘金龙总工程师:高日寛一、地形地貌及地层1、地形地貌井田位于管涔山脉东麓,地表均为黄土覆盖,经长期冲刷切割,呈现为低山丘陵地貌。

纵观井田,沟谷纵横,梁峁绵延,地形比较复杂。

井田总的地势为西高东低,地形最高点为西部边界处山梁,标高+1565.00m,地形最低点为井田东部边界处沟谷,标高+1365.00m,地形最大相对高差200.00m。

主斜井、副立井和回风立井各井口标高分别为:+1425.587m、+1436.876m、+1436.876m。

2、地层井田范围地表均被黄土覆盖,根据钻孔揭露情况并结合详查资料,对井田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为含煤系基底,埋于井田深部,在井田外马营河东侧有零星出露,本组厚180m左右,主要为青灰—深灰色灰岩、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夹有灰黄色泥岩、泥质灰岩和钙质泥岩。

与下伏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

(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在井田范围无揭露资料,根据详查报告资料,本溪组厚度25.00—44.00m,平均30m左右,主要由灰色、灰白色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组成,中部一般有2层石灰岩,其中下部一层比较稳定,定位标志层K1。

底部常见山西式铁矿,呈鸡窝状赋存,在其上发育一层品味较高的铝土泥岩,最大厚度可达7—8m,中上部可见1—2层不稳定的薄煤线。

(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井田主要含煤地层,据钻孔揭露,本组厚度76.00—85.00m,平均厚80.83m,由灰白色、灰色砂岩、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组成,中下部夹1—2层泥灰岩、钙质泥岩。

主要厚煤层赋存于本组顶部及底部,按岩性5特征可分为上、中、下三段。

下段为K2砂岩底至9号煤层顶,主要由煤层、砂岩、粉砂岩夹泥灰岩组成,平均厚32.50m,本段含9号、11号二层主要可采煤层。

中段由9号煤层顶至4号煤层底,为一厚层砂岩带,在其顶部和中部含5号和8号煤层,其中5号煤层极不稳定,不可采,8号煤层层位不稳定,零星可采。

采区地质说明书

采区地质说明书

采区地质说明书一、概况8#、350 水平翼东采区二采区系(组) 三叠系煤层位 14# 置东至东河及西至首采区边界石门范南至 18#煤地板围北至 8#煤地板上限标高 470 下限标高 350 地面标高 535走向长 2000 倾向长 200 面积 398100实见地质及水文地质简述:矿井井口内地表构造简单,本采邻区位于大两会背斜西南翼,褶皱微缓,一般在北西和北东区之间,倾角30?一35?之间,自地表至深部岩层倾角逐情渐减小的趋势。

但减小幅度不大,且无规律可寻。

矿区水况文地质条件简单,区内地下水主要受降雨补给。

在2012年雨季期间实采区的最大涌水置为58m?/n、一般为32.8 m?/n左右。

2、老窑情况:采区范围内无老窑积水。

采掘情况:该采区西翼14#煤层500米(32141采面、32143采面)已经回采完毕,8#煤层(32081采面、32083采面)正在进行回采。

东翼14#煤层1350米(32142运输巷、32142回风巷。

32144运输巷掘进)正在进行布置作业,8#煤层除在+350水平32084运输巷布置掘进了150米外,其余均未布置作业。

自然灾害及其它:该采区的自然灾害包括水、火、瓦斯,顶板等等。

该采区瓦斯涌出量不大,通过平常的检查,该处的瓦斯浓度一般0.08-0.12%,二氧化碳一般 0.05-0.16%。

本煤层无自燃发火倾向性,无爆炸危险性。

地面建筑、设施等:该采区位于地面彭家坡下,表面为深丘地段,地表植被平实,灌木丛森无农田和构造物,无小溪、沟、河等水系地层。

地面情地形(地貌、植被、地层出露情况等):出露地层主要为三叠系须况家河(t3xj),大致呈东西带状分布。

及受生水系及地面积水范围:属于东部盆地东岭谷岩溶水。

裂隙水亚区,特征产为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补给主要为大气降雨,因为大气降雨的影响,影全球气温变暖,降雨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采区内地下水、地表水严格响受降雨补给,故流量随之变化。

采区地质说明书

采区地质说明书

焦硐煤矿采区地质说明书编制单位:生产技术科地质组编制:胡大红审核:张青雄总工程师:胡大红2013年2月7 日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煤(岩)层赋存特征一、煤(岩)层呈单斜构造,走向北1960E,倾角6-100,北陡南缓,无大的断裂、褶皱,构造简单。

煤层结构复杂总厚度1.07m~2m,一般1.8m,由5个分层构成,坚固性系数(f=2~4)。

煤层可采厚度0.95m,倾角6~100,平均倾角80,采区内稳定均可采。

二、瓦斯涌出量经2011年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6.47m3/t,且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8.67m3/min,等级为高瓦斯矿井、无突出危险性、煤层无自然发火倾向。

第二章地质构造2.1 矿井地质一、瓦斯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行管字[2007]54号文《对毕节地区煤矿2006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焦硐煤矿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6.47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8.67m3/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33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3.02m3/t。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33条规定,该矿井瓦斯等级为高瓦斯矿井。

在生产中应严格按高瓦斯矿井的标准进行管理,必须加强通风瓦斯管理,加强采空区瓦斯管理和通风设施管理,提高矿井有效风量率。

二、煤尘根据该矿提供由贵州省地质煤田实验室对5、6、30号煤层所作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表,该矿井5、6、30号煤层煤尘无爆炸性。

三、煤的自燃倾向根据该矿提供由贵州省地质煤田实验室对5、6、30号煤层所作的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结果,5、6、30号煤层自燃倾向为三类,即不易自燃煤层。

四、地温矿区内无地温异常现象,属地温正常矿井。

五、冲击地压地质资料及矿方提供的资料中均没有提及关于冲击地压的资料,本矿区内也无冲击地压的历史记录,矿井暂按无冲击地压矿井考虑。

六、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根据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文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焦硐煤矿矿区为国家划定的突出矿区。

采区地质说明书(编写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采区地质说明书(编写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采区地质说明书
(编写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一、正文部分
1.采区位置、范围、四邻关系,井上下对照关系,勘探工作等;
2.相邻采区实见地质构造、瓦斯地质和水文地质等;
3.区内煤(岩)层产状和煤层厚度变化,断层与褶皱的特征、分布范围和控制程度,对采区开拓、开采的影响等;
4.可采煤层厚度、结构及可采范围,可采煤层的可采性;
5.各煤层顶底板类型、岩性、厚度、富水性及物理力学性质,各煤层群(组)之间的间距和岩性变化;
6.陷落柱、岩浆岩体、冲刷带等情况;
7.煤层瓦斯赋存地质规律,瓦斯(煤层气)资源/储量;
8.水文地质条件,采空区及周边老空区范围,预测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和突水危险性,防隔水煤(岩)柱和探放水等工程技术要求;
9.地温及地热危害,煤自燃危险程度;
10.采区煤炭资源/储量;
11. 工作面回采对地表建(构)筑物的影响;
12.针对存在的地质问题应注意的事项和建议。

二、附图
1.井上下对照图;
2.采掘工程平面图;
3.采区地层综合柱状图;
4.采区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5.采区回风水平和运输水平的地质切面图(煤层倾角大于25°);
6.采区地质剖面图;
7.采区煤层厚度等值线图;
8.采区瓦斯地质图。

采区地质说明书

采区地质说明书
公司矿
采区地质说明书
编制单位:
编制:
审核:
科长:
总工程师:
通知时间:
提交时间:
采区地质说明书
一、概况
采区位置
及范围
水平
采区
系(组)
煤层
上限标高(m)
下限标高(m)
地面标高(m)
走向长(m)
倾向长(m)
斜面积(m2)




采掘情况:
揭露主要地质构造特征:
水文地质情况及对生产影响程度:
地面情况
采动影响范围内主要建(构)筑物、设施:
采区回风水平、运输水平的地质切面图
采区地质剖面图
采区煤岩层综合柱状图
底板等高线图或立面图中标注储量
采区地质说明书审批表
说明书名称
编制单位
送审时间
附件:采区地质说明书文字一份
附 图
图号
图 名
比例尺
矿业公司审批意见:
审批人:
年 月 日
地表水体情况:








孔号
煤层
见煤底板高程
煤厚
终孔层位
封孔质量
备注
二、地层及标志层


简述





三、煤层






煤厚及变化情况:
倾角及变化情况:
煤层层间距及变化:
四、主采煤层顶底板特征
煤层
类别
岩石名称
厚度
主要岩性特征
顶板
伪顶
直接顶
老顶
底板
直接底

采区地质说明书委托书 -上下

采区地质说明书委托书 -上下

委托书
南委字【2014】第1号
地质测量科:
根据生产采掘布置,按照《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请你科室自收到本委托书之日起,在10 个工作日内提供210采区地质说明书,为采掘工作面布置提供参考依据。

特此委托
总工程师审批意见:
委托单位:xxx开拓队
二○一四年一月一日
南委字【2014】第2号
地质测量科:
根据生产采掘布置,按照《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请你科室自收到本委托书之日起,在10 个工作日内提供230采区地质说明书,为采掘工作面布置提供参考依据。

特此委托
总工程师审批意见:
委托单位:xxx开拓队
二○一四年一月一日
南委字【2014】第3号
地质测量科:
根据生产采掘布置,按照《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请你科室自收到本委托书之日起,在10 个工作日内提供110采区地质说明书,为采掘工作面布置提供参考依据。

特此委托
总工程师审批意见:
委托单位:xxx开拓队
二○一四年一月一日。

xx采区地质说明书

xx采区地质说明书
五、地质构造(含陷落柱、岩浆岩等)及古河床冲刷等
主要
特征

影响
范围
采区内有地面钻孔三个,依据地面三维物探资料,本采区煤(岩)层东部为构造盆地。构造盆地的中心位于采区中北部,且盆地中心及边界断层F1附近断层较发育。煤(岩)层倾角较大,5°~34°,平均20°;南侧倾角较小,为5°~10°,平均
7°。断层以SN向及ES—WN向为主,EW走向次之。燕山运动晚期,岩浆岩从井田东部侵入,本采区侵入层位为16煤。根据地面三维物探资料,本采区内发育的断层有60条,如下表。
正断层
0~350
260~270
70
0~30
DF51
正断层
0~35
283~311
70
0~6
DF52
正断层
0
270
70
11
DF53
正断层
0~15
270~285
70
0~11
DF54
正断层
0~30
270~300
70
0~8
DF55
正断层
130
220
70
0~28
DF56
正断层
0
270
70
0~8
DF57
正断层
0~330
60
330
70
0~4
3f3
正断层
15
285
70
0~4
3f4
正断层
160
70
70
0~4
3f5
正断层
170
260
70
0~4
3f6
正断层
180~235
270~325
70
0~4

采区地质说明书

采区地质说明书

一、地质说明书(一)、工作面境界、范围(二)、煤层特征(三)、煤层顶底板特征(四)、工作面储量(五)、简要说明(构造、赋存、水文、煤与瓦斯突出、假顶等)1、采区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本区工作面位于三水平南部3、4区,西自-181.6T~-191.6T标高轨道起,东至-241.9~-246.3T标高为界,北自切眼起,南至设计停采线为界,工作面走向长239米,倾斜长110米,平面积26290平方米。

本工作面西部由综采一队于2005年采完,冒落充分,块度不大,东部未采,北部已由综采一队于2002年采完,南部为F1断层,本层上部18层煤变薄0.8米,未采,下部23层煤尚未开采。

2、地质构造情况:本区构造简单,通过机、轨两道及切眼实见看,只见几条小断层,落差均小于0.8米。

在本区轨道上部有一F14断层,至本区北部已尖灭,本区下部为F13反向正断层,落差大于40米,走向近NS,倾角10°~30°。

3、煤层赋存情况及顶底板岩性:本区21煤层赋存相对稳定,煤层整体走向NW,倾向NE,厚度最大5.05米,最小4.2米,(含夹矸),一般厚度在4.4米左右,结构比较简单,一般有2~3层夹矸,距顶板1米左右有一层厚度为0.2米左右的粉砂岩夹矸,比较稳定,距底板0.8米左右的粉砂岩夹矸,厚度不稳定,煤层倾角为26°~29°,一般为28°,本煤层有0.3~0.8米厚的深灰色粉砂岩伪顶,较破碎,随采堀而下落,直接顶为灰白色细砂岩,局部较破碎,底板为灰色细砂岩,较坚硬。

该层煤距上覆18层煤层间距一般为75米,其间以中细砂岩为主,下覆23煤层间距一般60米,其间以中砂岩为主。

4、水文地质情况本区水文地质情况简单,局部顶板淋水,开采时注意上覆老空积水及顶板淋水。

5、本区煤层无岩浆侵入体及古河床冲刷等现象,亦无陷落柱等。

6、本煤层属局Ⅰ类发火煤层,发火期为10个月。

7、建议:⑴、由于本煤层顶板破碎,所以回采时必须加强顶板管理。

采区地质说明书

采区地质说明书
矿井全称(三号、宋体、加粗) 矿井全称(三号、宋 制: 核: 长:
地 测 副 总: 总 工 程 师:
接到通知书时间: 提交说明书时间:
采区地质说明书
水平 位 置 及 范 围 东至 南至 西至 北至 上限标高 下限标高 地面标高 面积 翼 采区 一、概况 系 (组) 煤层
五、煤层顶底板 煤 层 类别 岩石名称 厚度(m) 主要岩性特征(含水性)
老顶
顶 板
直接顶
伪顶
直接底 底 板 老底
煤 层 顶 底 板 变 化 情 况
六、地质构造(含陷落柱、岩浆岩及古河床冲刷等)
七、水文地质
基 本 特 征
充 水 因 素 及 威 胁 程 度
涌 水 量 预 测 及 依 据
防 治 水 建 议 及 措 施
终孔层位
封孔质量
备注
二、地层及标志层 地 层 主 要 标 志 层
三、煤层
煤 层 赋 存 情 况
煤层名称 特 征 参 数
煤厚 (m) 极值 —— 平均值
倾角 (°) 极值 —— 平均值
结构 层间距
Km
r
稳定性
四、煤质 煤层 颜色 物 理 特 征 煤层 工 业 指 标 M A V FC S P Q Y 工业牌号 光泽 硬度 容重 煤岩类型
八、影响生产的其它地质因素 瓦 斯 、 煤 尘 、 煤 层 自 燃 、 地 温 、 地 压 九、资源储量 估 算 范 围
估 算 参 数 及 方 法
资 源 储 量 估 算 基 础 及 汇 总
块段 平 煤 级别 面积 层 编号 (m2)
斜 平均 资源 回收 可采 容重 备 面积 厚度 储量 率 储量 3 (t/m ) 注 (m2) (m) (万吨) (%) (万吨)

“地质说明书”提交时间和附图对比

“地质说明书”提交时间和附图对比
6.采区地质剖面图
7.采区煤层厚度等值线图
8.采区瓦斯地质图
1.采区煤层底板等高线预测图
2.采区回风水平和运输水平的地质切面图
3.采区地质剖面图ຫໍສະໝຸດ 4.采区煤岩层综合柱状图掘进地质说明书
工作面设计前1个月
提前一个月通知地测部门,工作面设计前15天提交
1.井上下对照图
2.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3.工作面预想地质剖面图或局部地质构造剖面图
“地质说明书”编制新老要求对照表
“三书”
提交时间
附图
煤矿地质
工作规定
煤矿地质测量
工作暂行规定
煤矿地质
工作规定
矿井地质
规程
采区地质说明书
采区设计前3个月
设计前二年通知地测部门,正式设计前3个月提交
1.井上下对照图
2.采掘工程平面图
3.采区地层综合柱状图
4.采区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5.采区回风水平和运输水平的地质切面图(煤层倾角大于25°)
4.地层综合柱状图
1.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预测图
2.有代表性的工作面地质剖面图或局部地质构造剖面图
3.地层综合柱状图
回采地质说明书
工作面形成后10天内
工作面掘出来后5天内
1.井上下对照图
2.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3.煤层厚度等值线图
4.主要地质预想剖面图
5.煤层顶底板综合柱状图
6.其他相关图件
1.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实测图,根据需要填绘煤厚等值线,夹石层厚度等值线或相邻煤层间距变化等值线(图)等
2.工作面、四壁的有关地质素描图
3.与工作忙有关的主要地质剖面图
4.包括老顶在内的煤层顶底板综合柱状图

采区地质说明书

采区地质说明书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煤(岩)层赋存特征一、煤(岩)层呈单斜构造,走向北10~200E,倾角10-500,北陡南缓,无大的断裂、褶皱,构造简单。

煤层结构复杂总厚度1.07m~2m,一般1.8m,由5个分层构成,坚固性系数(f=2~4)。

煤层可采厚度1.0m,倾角23~260,平均倾角240,采区内稳定均可采。

二、瓦斯涌出量经2009年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6.93m3/t,且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1.65m3/min,等级为低瓦斯矿低瓦斯工作面、瓦斯无突出倾向、煤层无自然发火倾向。

第二章地质构造2.1 矿井地质区内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为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L)、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T1ZH)、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J2X)、沙溪庙组(J2S)。

含煤地层为三叠上统须家河组(T3xj)。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本组划分为七个段,其中一、三、五、七段(T3xj1、T3xj3、T3xj5、T3xj7)为含煤段,主要岩性为深灰色泥岩,夹粉砂岩,并有厚度不等的细~中粒砂岩,含煤层、煤线;二、四、六段(T3xj2、T3xj4、T3xj6)为砂岩段,岩性为灰色厚层状细~中粒砂岩,偶夹不稳定的泥岩透镜体,局部见砾石。

矿井开采煤层五大连位于须家河组第五段(T3xj5,俗称中煤组)。

第五段(T3xj5)一般厚75m,该段按岩性组合等特征可细分为五个亚段,即T3xj5-1~T3xj5-5,其中T3xj5-1、T3xj5-3、T3xj5-5三个亚段主要为深灰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与粉砂质泥岩;T3xj5-2、T3xj5-4为灰色中厚层状细~中粒砂岩。

本段上部T3xj5-3含区内可采煤层五大连煤层。

2.1采区地质1、本采区地质构造简单,从南2号和南3号回风上山看无断层,岩层正常,无老塘水,裂隙水,溶洞水。

2、顶,底板岩层情况。

从补3和CK—11钻孔资料及一、二、三水平石门揭穿岩层的实测资料来看,顶板为70—90m粗砂岩,F系数4—6,伪顶是安全管理的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
构造 性质 正 正 正 正 正 逆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采掘影响及破坏程度: 工作面回采后,地面出现塌陷区,对村庄、农田及沟渠造成一定破坏。
-1-
概述: 区内有 60、03、61、04、62 五条勘探线通过、勘探钻孔 10 个。各勘探钻孔情况见下表。 孔号 采 区 内 地 质 勘 探 情 况 0420 0411 62 补 1 二2 二2 二2 -768.45 -741.53 -630.694 2.37 3.15 2.65 三2 三2 三2 -679.20 -630.37 -669.47 6 2.05 0.57 焦 2.19 志 层 6001 03 补 1 0312 6106 61 补 2 0408 0410 二2 二2 二2 二2 二2 二2 -789.534 -864.35 -769.34 -835.458 -720.14 -800.50 2.62 2.45 2.75 1.46 2.10 2.30 三2 三2 三2 三2 三2 三2 -693.47 8 -776.08 冲缺 -754.39 7 -631.50 -711.03 2.21 1.70 1.86 1.81 1.30 煤层 见煤底 板标高 (m) 煤厚 (m) 煤 层 见煤底 板标高 (m) 煤厚 (m) 终 孔 层 位 封孔位置 (m) 备 注 钻孔 无资 料 全封 745.38~ 915.38 405~425, 625~813.66 全封 380~766.45 380~410, 690~845.51 640~823.25 630~786.91 全封 已透 检
P2s C3t,L11 灰下 5.02m 二 2 下 12.15m 二 2 下 10.7m C3t,L7 二 2 下 10.75m 二 2 煤下 9.21m 二 2 煤下 19.75m 二 2 下 10.51m 二 2 煤下 9.75m
二、地 层 及 标
本区钻孔穿见地层自下而上有:石炭系太原组,厚度 93~164m,平均 140.27m;二叠系山西组, 厚度 74~130m,平均 106.63m;二叠系下石盒子组, 厚度 63.17~81.95m,平均 76.87m;二叠系上 石盒子组,厚度 202.25~378.20m, 平均 265.88m; 新生界地层, 厚度 378.25~417.97m, 平均 404.60m。 主要含煤地层有太原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 石炭系太原组地层由深灰色灰岩、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及煤层组成,含煤 3~5 层,均 地 不可采,本组含灰岩 9~11 层,自下而上编号为L1~L11,其中 L2 灰、L8 灰、L11 灰厚度稳定,分别为 11.61m、11.18m、1.89m,可作为本段主要标志层。 层 二叠系山西组地层由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及煤层组成,含煤 2~3 层,其中二 2 煤层为本区主 可采煤层,该煤层赋存于本组地层中部。该组地层与下伏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呈整合接触,二 2 煤下距 L11 灰 48.49 米;与上覆下石盒子组呈整合接触,二 2 煤上距下石盒子组鲕状铝质泥岩 55.55m。 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地层由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浅灰色砂岩、鲕状铝质泥岩及煤层组 成,含煤 5~7 层。该组三 1、三 2、三 4 煤发育,但灰分较高,本区三 1 煤较稳定,平均厚度 1.45m, 三 2 煤多含有夹矸,三 4 煤多被岩浆岩侵入变质为焦。 L11 灰岩(K3 标志层) :位于太原组顶部,距二 2 煤层底板 48.49m,主要为生物碎屑灰岩,全区稳 定,厚度为 1.20~2.53m,平均为 1.89m 左右,以含大量海百合茎、腕足、蜓等海相生物化石为主要 特征。L10 灰岩距二 2 煤层底板 59.61m,厚度为 2.68~5.00m,平均 3.84m,以深灰色、隐晶质、燧石 结核为特征。 L9 灰岩距二 2 煤层底板 73.55m, 厚度 2.53m; L8 灰岩距二 2 煤层底板 78.57m, 厚度 11.18m。 K4 标志层:位于下石盒子组底部,为灰白色鲕状铝质泥岩,含大量菱铁质鲕粒。厚度为 4.92m~ 11.73m,平均 9.07m,层位稳定,易于对比。 K5 标志层:位于上石盒子组底部,为浅灰色中细粒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长石,分选性差, 磨圆度较好,硅质胶结,含泥质团块。厚度为 1.96m~28.11m,平均 5.46m,层位稳定,易于对比。
主 要 标 志 层
-2-
三、 煤

煤 层 赋 存 情 况
根据区内 10 个钻孔资料,二 2 煤层煤厚变化为 1.46~3.15m。根据三维地震勘探资料,本区北部 发育一煤层变薄带。根据 0411 钻孔及 2517 轨道顺槽揭露煤厚情况,本区西北部煤层较厚。另外, 03 补 1 钻孔和 0411 钻孔所穿见二 2 煤层中分别含有 0.17m 和 0.35m 的泥质夹矸。 全区平均煤厚 2.59m, 煤层结构简单,可采性指数 Km=0.98,煤层厚度变异系数 r=24%,属稳定煤层。 本区三 1 煤层较为稳定,煤厚变化 1.15~1.61m,平均煤厚 1.45m,除 03 补 1 孔和 62 补 1 孔穿 见 0.1m 左右的夹矸外,其余钻孔揭露均为单一结构。 本区三 2 煤层整体较为稳定,煤厚变化 1.06~2.21m,平均煤厚 1.77m,煤层多含有夹矸。根据 钻孔资料,在本区西北部 0411 钻孔附近三 2 煤层受岩浆岩顺层侵入,在本区西部 6106 钻孔附近三 2 煤层冲刷缺失。 本区三 4 煤多受岩浆岩侵入影响, 仅在本区北部 0411、 0420 和 62 补 1 钻孔附近未受岩浆岩影响。 煤 层 名 称 煤 厚 倾角 结构 Km r 稳定性
物理 特性
煤层 二2 孔号
颜色 黑色 W Ad (%) (%) 1.91 8.39 1.33 1.50 1.58 10.71 13.61 11.65
光 泽 似金属
Vadf (%) FC(%) Std(%) 7.08 7.32 10.81 8.80 85.13 92.63 91.64 90.35 0.52 0.36 0.43 0.46
CS-JL-167
河南龙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陈四楼煤矿
九采区地质说明书
编制单位:生产科 编 审 科 制: 核: 长:
副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
接到通知书时间:2013-10-21 提 交 时 间:2013-11-01
九 采 区 地 质 说 明 书
一、概 水平 东至 位 置 及 范 围 南至 西至 北至 上限标高 (m) 走向长 (m) -670 2204m 下限标高(m) 倾向长(m) 一 翼 南翼 采区(盘区) 九 况 系组 二叠系 煤层 二2
本区二 2 煤层直接顶板多为泥岩或砂质泥岩,厚度 3.05~10.28m,平均 3.25m,在本区西部 0411 钻孔和 6106 钻孔附近二 2 煤层直接顶板为细粒砂岩或粉砂岩,整体上采区直接顶普遍发育, 厚度较稳定。本区二 2 煤层基本顶中细粒砂岩发育,其中在 0410 钻孔附近煤层顶板发育一层含砾 粗粒砂岩,泥质胶结,分选性差。 三 2 煤层直接顶多为泥岩,厚度 3.04~9.83m,平均 6.64m,在 0410 钻孔和 0420 钻孔附近直 接顶泥岩最为发育,局部直接顶为细砂岩或砂质泥岩。
地面建筑、设施等: 采区范围内对应地表有陈四楼和曹庄两个村庄及城厢中学。 地 面 情 况 及 受 生 产 影 响 程 度
地形(地貌、植被、地层出露情况等) : 区内地形平缓,地面标高为+32.82m~+33.81m,地表均为第四纪黄土层覆盖;除村庄、学校及 沟渠外,其余均为农田。
水系及地面水范围: 区内无较大河流存在,仅有一条人工沟渠自北向南穿过该区,南部对应地表有鱼塘,地表水2 最小~最大
2.59 1.46~3.15
17° 简单 5~25° 四、 煤 质 硬 度 0.92 Ptd (%) 0.002 0.0022 0.005 0.0032 容 重 1.46 煤岩类型 半亮型-光亮型 工业 牌号 WY WY WY 0.98 24% 稳定
工 业 指 标
03 补 1 0408 0411 平均
Qgr.vd Y (mm) (MJ/Kg) 32.46 35.73 35.33 34.64
五、煤 层 顶 底 板 煤层 类 别 顶 板 二2 底 板 区 内 变 化 情 况 直接底 基本底 泥岩 砂质泥岩 基本顶 直接顶 岩石名称 中细粒 砂岩 泥岩 厚 度(m) 平均 6.25~25.65 18.87 3.05~10.28 3.25 0.65~1.90 1.10 2.31~6.84 4.78 主要岩性特征(含水性) 灰白色,厚层状构造,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及 其他岩屑次之,分选差,泥质胶结。 灰黑色,含有少量已炭化的植物化石碎片。后生 裂隙及劈理发育, 裂隙及劈理面有钙质薄膜充填。 黑色,富含植物化石碎片及煤屑。 黑色,含植物化石碎片及黄铁矿薄膜。
-720 辅助水平轨道巷、-720 辅助水平皮带巷和-720 辅助水平回风巷保护煤柱 矿井边界及十五采区边界 矿井边界保护煤柱 五采区边界 -870 494~1563m 地面标高(m) 面 积(万 m )
2
32.82~33.81 186.04
实见地质及水文地质简述: 邻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其北部及东部五采区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揭露断层较多,且 顶底板砂岩富水性强;南部 21301 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揭露一陷落柱,直径约 30m,但不导水;2507 邻 工作面和 21301 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均发生底板突水;另外,2513 工作面以北岩浆岩侵入发育,相 邻的城郊井田六采区和十采区也曾揭露岩浆岩岩墙及天然焦。 区 采掘情况: 北部五采区有正在掘进的 2517 工作面和 2513 工作面,南为已回采结束的 21301 工作面,东有 情 正在掘进的-720 辅助水平轨道巷及已施工结束的-720 辅助水平皮带巷和-720 辅助水平回风巷, 西为 城郊井田已回采结束的四采区、六采区和十采区。 况 自然灾害及其它: 主要受断层、岩浆岩侵入、顶底板砂岩水及二 2 煤层底板灰岩水影响,有突水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