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框架图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框架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唯物论)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构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三大构成: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的三大构成: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
辩证唯物论的知识框架: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知识框架:
两个基本特征(总特征):一个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另一个是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三大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否定观)五对基本范畴: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性、偶然性和必然性。其他辩证范畴:整体和部分,个性和共性,相对和绝对。
辩证唯物认识论的知识框架:实践观真理观认识观
历史观的知识框架: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价值观,人生观的知识框架: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辩证关系个人与社会相统一人生价值的实现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结构图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结构图
【整体结构图】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辩证唯物论物质世界与人的实践存在形式:运动、时间、空间
世界物质统一性与实事求是
普遍联系
基本特征
永恒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马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克原因与结果
思现象与本质
主基本范畴内容与形式
义可能与现实
哲偶然与必然
学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的本质
认识与实践
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的过程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认识论认识的循环性和上升性
认识的真理性
真理观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与谬误
社会存在
社会本质和社会的实践本质
基本结构社会结构
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规律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
和历史创造者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
社会历史进程
社会发展和人的本质和价值
人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和哲学朴素唯物主义
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第一性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
哲学基本问题主观唯心主义
(思维和存在唯心主义
的关系问题)客观唯心主义
可知论
马克第二性问题
思主不可知论
义哲历史根源和阶级基础
学是马哲产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前提
科学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直接理论来源
的世哲学的基本主观条件
界观特征科学性
和方马哲的本质革命性
法论特征实践性
现代西方哲学科学主义
马哲与现代的两大流派人本主义
西方哲学
马哲与现代西本质区别
方哲学的关系相互影响
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框架图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质 − 物质资料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①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资
资本积累的含义、原因和影响因素
本 剩余价值 资本 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及其提高②
主
单个资本增大的方式:资本积聚和集中
义
后果:相对过剩人口形成③
以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
资本原始积累
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形成
以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资产阶级革命 产业革命
使用价值 决定 具体劳动 决定 私人劳动 简单商品经济
二因素
价值
抽象劳动
社会劳动 的基本矛盾①
资
商品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本
价值量 决定商品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四种思维方法 分析与综合 从抽象到具体
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1
认识的发生
认识的发生与本质 认识的本质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和方法论意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认识发展的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的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论
认识发展的规律和意义
真理及其客观性和具体性
真理发展的规律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和谬误
马克思基本原理框架图 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
马克思基本原理框架图马克思主义哲学4 个框架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指路明灯,他以建设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为最终追求,在世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不断证明其正确性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基本原理框架图整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四个部分(一)辩证的唯物论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世界观和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旧唯物主义的成就和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3.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的主观映象,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意识的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和条件。
考研政治马原部分框架图
反映论
能动反映论
认识的结构
认识过程
反复性 无限性
感性认识
实践为中介
条件 第一次飞跃
理性认识
条件 第二次飞跃
直接性、具体性
理性因素
间接性、抽象性
非理性因素
指导、解释、预见作用 动力、诱导、激发作用
主体
中介
客体
人的认识 能力、认 识水平的
标志
物质性认识工具 观念性认识工具
语言工具
实践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 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 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
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政治形态
全面地、具体地、历史地
社会形态 社会制度
社会经济形态
必然性-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
统一性-多样性
前进行-曲折性
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迸步就是 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实践活动
中介
客体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马原理思维导图2023版
马原理思维导图2023版
一、导图概述
本文档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以下简称马原)的思维导图,根据最新的2023年版整理而成。马原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是研究社会历史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通过本文档的思维导图,读者将能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马原的核心内容。
二、哲学
1.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研究的是宇宙和人类认识宇宙的基本问题。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了解到哲学的本质、任务和方法,包括存在论、认识论、辩证法等基本概念。
2.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方法论,是研究事物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规律的方法。思维导图展示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事物的普遍联系和辩证统一、事物的矛盾和发展等重要概念。
三、政治经济学
1. 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
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的理论基础。思维导图展示了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原因、量度方法和分配方式。
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了解到危机的性质、起因和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社会主义制度避免和克服危机。
四、科学社会主义
1.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目标
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论和最终目标。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了解到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和道路。
2. 党的建设和思想建设
党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思维导图展示了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思想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
五、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维导图展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重要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框架体系——最全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专题复习
专题一辩证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归纳
*一个核心:世界是物质的
*三对关系: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四个基本概念:物质、意识、运动、规律
*八个基本原理: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1、【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进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反对】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1、【原理】: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考研政治马原高分记忆框架图
资本运动 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
论
价值的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
资本积累
扩大再生产
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
价值补偿
社会再生产
抽象劳动
实物补偿
经济危机
劳动
具体劳动
剩余价值
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劳动力成为商品
价值规律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工资
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利润
法,体现了唯 物主义、辩 证法、认识论
唯物辩证法
普遍联系
客观性
从事物固有联系中去把 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普遍性(3个方面)
是通过"中介" 来实现的
多样性
事物普遛地以系统 的形态存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 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的统
永恒发展
过程
量变,质变(质;量;度)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理论创新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与方法
2018马原知识点思维导图
2018 马原知识点思维导图
导图内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意识的辩证法
–四、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六、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一、劳动价值论
–二、剩余价值理论
–三、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观点
–一、阶级与阶级斗争理论
–二、社会形态理论
–三、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第四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观点
–一、中国共产党的七大、八大和九大基本观点
–二、农村阶级分析理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五章:当代世界的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发展与演进–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特征与基本条件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性特征与基本经验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
–四、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第六章: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和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认识与应用•第七章: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流派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四、马克思主义与宗教的关系
以上是 2018 年马克思主义学科中的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思维
导图的内容。
思维导图的作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用图形的方式概括、组织和表达知识的工具。通过思维导图,
可以清晰地展示马原中各个知识点的层次关系和逻辑结构,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并帮助他们整理思维,提高学习效果。
【精简考点】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知识框架图
实现理论创新和实 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对于树立科学历史观和指导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在实践 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探索中开拓前进 以自信担当、开拓奋进的姿态走向社会主义光明未来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预见未来社会 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的方法论原则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
资本的原始积累
本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主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义
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特点
的
货币转化为资本
本
资本主义经济 资本主义所有制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含义
质
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规
共 展望未来共产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规律,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框架图[整理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框架图[整理版]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
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辩证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唯物论(辩证唯物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
联系观(联系的观点)
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发展观(发展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
马
克矛盾观(矛盾的观点) 思实践观
主
义主观能动性
哲
学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基
本认识的根本任务
结
构认识的发展
社会实践观
人生观
历史唯物主义
群众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价值观
社会发展规律
注;
自然界客观 1.哲学的基本任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世界人类社会世界 2. 世界观、哲学和方法论人类思维世界——主观世界
世界观:是人们对这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实现
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本质特征)
统一辩证唯物法主义
关于世
界状态关于
的观点世界可以结合
本原对立交织对立的观
点
唯心从属形而
主义上学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
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哲学必备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框架
第一性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
同一性问题: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哲学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具体物质形态:五行说、原子论、始基
唯物:近代形而上学:(即机械唯物主义)
基本派别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观唯心:唯我论、我思故我在、心外无物、存在即被感知
唯心:
客观唯心:上帝、理念、绝对观念、宗教创世说
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
物质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运动是有规律的:
辩证唯物论规律不能被创造、消灭、违抗
(唯物论)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意识观: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三大规律:对立统一(矛盾)、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
唯物辩证法五大范畴:原因和结果;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
(辩证法)三个基本观点:联系、发展、矛盾
形而上学:(否定矛盾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根本原因)孤立、静止、片面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实践与认识是对立统一的实践观
认识论认识过程:实践→认识(感性→理性)→实践
真理观:真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认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社会发展规律
发展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根本动力)、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科技唯物主义历史观:物质财富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精神财富
社会历史主体社会变革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
唯心史观:
客观唯心史观:天命、神、宿命论:君权神授、命中若有终须有、上天主宰人世
马
哲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框架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框架
前言: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产生
★唯物主义近代近些唯物主义★研究对象(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特点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内容(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哲与现代化
世界本原问题马哲在中国的发展
(唯一标准)意义(3点)
主观唯心主义
世界观→哲学→★哲学基本问题客观唯心主义
可知论
同一性问题
不可知论
1
含义
★物质概念的意义
★运动的含义
物质观物质的运动观★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静止的含义及表现形式、意义、运动与静止之间的关系
时间、空间的含义
运动物质的时空观时间、空间的特点
时空与运动的物质之间的关系
意识的产生
一、唯物论意识观★意识的本质
具体内容(四点)规律的含义、特点
★意识的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含义
意识的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
反对两者错误
物质和意识之间的关系→世界统一于物质原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
2
含义
联系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整体和部分(含义、关系、方法论)
联系和发展含义
发展实质(新、旧事物的含义、判断标准、新事物为什么能够代替旧事物)
★两种对立的发展观(三点)
矛盾的含义(与逻辑矛盾的区别)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含义、表现、作用)
矛盾规律★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含义、辨证关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方法论)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含义、辨证关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方法论)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含义、关系、★两点论和重点论)
质、量、度
二、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
★质变、量变(含义、辨证关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框架结构)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
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逻辑结构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逻辑结构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逻辑结构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逻辑结构
实践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的区别
认识的本质和规律认识是主体对客体
的能动反映能动的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的区别
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认识到实践
认识运动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
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和谬误
认识世界和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改造世界真理与价值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价值及其特性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价值评价的功能
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一切从实践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必然走向自由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逻辑结构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和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用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认识人的历史创造活动 用联系和发展观点认识人的历史创造活动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导图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论
物质观
考定义
1.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
2,抽象共性(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的
最高的抽象和科学的概括)
3,共性与个性(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一般
与特殊的关系)
考判断派别
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金木水火土)
近代形而上 /机械唯物主义(牛顿,粒子,静
止)
辩证唯物主义(马,恩,列)
唯心主义
主观(我,感觉,心)
客观(绝对精神,念,道)
其他
辩证法(承认运动的变化与发展)
形而上(否定运动,与之相反的夸大运动是诡辩
论)
可知论(思维存在具有同一性)
不可知论(思维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意识观
考定义
1.是特殊的物质(单独出现不选)人脑的机能,
属性
⼈脑⾃⽣,分泌物,就是特殊物质。都是错的!...
2.来源:物质世界的发展,社会历史的产物
考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1.在世界本源上,区别才有意义
2.两者的关系1)能动反应2)相互转换
接触物质世界,我们的想法只是对物质世界的一种再现(创造性)。
模仿:客观对客观。反映:主观对客观。现象只表现本质,只有正确
的认识才能反映本质
运动观
考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运动方式,物质是运动
的基础和承担者
考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变化的(绝对的)
1.空间位移不变
2.性质暂时不发生改变
静止是不明显的变化,特殊的运动(相对的)
1,相互渗透2.参照物作用
考运动与时空的关系
1,时空:客观实在性(绝对的)具体特性(相
对的)
2,物质运动与时空相互依存
具体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
无限的
时空不是贮藏所!没有物质运动,所也不存在了
(物质的运动总在一定的时空下进行)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框架结构)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
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逻辑结构
总的概括
从不同角度作出回答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狭义上和广义上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阶级马
克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
人
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和人思
主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
展
类解义
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
放的关
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
场
科学无
产
统一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
质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
想
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
马克思主义
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逻辑结构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逻辑结构
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物质世界和实践
实践是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以实践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
事物的普遍联系
世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事物的永恒
发展界
的
物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及在事物发展
中的作用
质
性对立统一规律是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相互关系
及其普遍联系与发展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发展过程中的量变、质变及相
互转化
发
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否定及相
互转化展
规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统一
律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
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辩证的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规律及其客观性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客观规律性与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主观能动性
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逻辑结构
实践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对认识 的决定作用
认识对实践 的指导作用
错误认识—阻碍
感性认识及特点——直接性、具体性
实践——认识
(第一次飞跃)
理性认识及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二者的辨证关系:相互依赖、渗透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认 识 发 展 的 过 程
认识——实践
(第二次飞跃)
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性 理性认识向实 践飞跃的条件 原因 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有一定的物质条件 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价值原则
价 值
评价
与真理 的关系
真理原则和价值 原则的辨证统一
区别
统一
历史观
两个核心:社会、人 两大规律: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规律
辨证唯物:能动反映论
脱离辩证
实践 辩证
思想和感觉—物 唯心主义先验论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主体
认识活动的构成要素
客体 中介
认 识 的 本 质
认识的本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正确认识—促进
区别
实践与认 识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框架图
唯物论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物质 自 然 界 的 物 质 性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运动的类型
运动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时空的客观性
时空
时空的绝对性、相对性
世 界 物 质 统 一 性 原 理
自然界是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是多样性的统一
认识运动的反 复性和无限性
定义 真理的客观性
内容客观
标准客观 绝对性 相对性 辩证关系
对立:相互转化
真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
真理与谬误
谬误 辨证关系
理
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
统一:相互依存、互为前提
真理的本性 实践的特点
原因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定义
特征
客观性 主体性 社会历史性 多维性 真理原则
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对事物肯定理解中包含否定
含义 联系
客观性
唯 物 辩 证 法 的 总 特 征
特点
普遍性 多样性
事物的运 动和发展
发展
运动
发展的实质
发展
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
内容 过程论 意义
反对
不变论 激变论 超阶段论
坚持知识、真理相对性
含义 矛盾的同一性 和斗争性
区别 关系
作用 含义 联系
意识的产生
物 质 意 识 相 互 关 系 原 理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本质
自觉性、目的性、计划性
意识反作用 于物质
创造性
指导实践 调控人
辩证法
二大特征 三大规律 五对范畴 四对方法 一对关系
基本特征——联系、发展、全面
辩证法
辩 内涵 从暂时性方面理解物质 证 总的来说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法 与 形而上学: 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形 而 是否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 上 看待世界 唯物辩证法和形 学 而上学的分歧 分歧的焦点:是否承认事物的内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联系
肯定和否定的含义 肯定和否定的关系——对立、统一 三个特点 辩证的否定 实质
否 定 之 否 定 规 律
辩证否定观
否定之否定: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事物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认识论
哲 学 史 上 两 种 对 立 的 认 识 路 线
脱离实践 旧唯物:直观反映论
物—感觉和思想 唯物主义反映论
对 立 统 百度文库 规 律
矛盾的普遍性 和特殊性 关系
区别 联系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两者相互转化 两点论、重点论 矛盾的主次方面
矛盾的不平 衡性原理
主、次矛盾
质、量的含义及与事物的关系
适度的原则
质 量 互 变 规 律
度的含义
把握关节点 量变的两种形式
量变与质变的含义
质变的两种形式 区别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引起新的量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