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外来手术器械、植入器械消毒灭菌使用管理制度
外来手术器械、植入器械消毒灭菌使用管理制度为规范管理医院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的使用,有效防止医院感染,依据卫计委相关规范、规章,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本管理制度。
1.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定义:外来医疗器械:由器械供应商租借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主要用于与植入物相关手术的器械;植入物: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为30天或以上的可植入性医疗器械。
2.管理措施(1)外来器械必须先经过我院设备科、医务科招标确定资质,并签订租赁合同,双方达成一定的协议并相互约束、登记备案,并将合同复印一份到消毒供应中心,以便核查。
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私自使用未招标未经注册、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或者淘汰的医疗器械。
(2)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的供应厂家应相对固定,便于使用和管理(3)凡是购进的植入物应有三联合格证书,储备库房、医院财务科、手术记录单上各保存一联,以便实现追溯管理。
(4)使用外来手术器械和植入物前,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应接受专业培训,以掌握器械的基本性能和操作方法。
(5)厂家器械商原则上不允许进入手术室,如技术人员必须进行现场指导器械使用时,应事先经过手术室护士长同意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后方可进入,每次限一人。
(6)凡在我院手术中使用的植入物及租借手术器械,必须经过消毒供应中心统一进行清洗、包装及灭菌处理。
(7)手术前,由使用科室主刀医生依据手术所需与器械商联系,应保证足够的处置时间,择期手术最晚应于术前日15时钱将器械送达CSSD,急诊手术应及时送达,同时将植入物和配套工具并附产品清单一式2份送消毒供应中心,并与该科的污物回收护士共同清点后,核对数目及性能,填写外来手术器械交接登记本(包括日期、使用患者所在科室、床号、患者姓名、租借公司的名称、器械名称数量),双方签字,记录完善。
(8)厂家必须明确提供再处理方法。
包括如何清洗、灭菌参数、延长灭菌时间、干燥参数、延长干燥时间、超重的处理等,消毒供应中心按规定流程清洗消毒灭菌处理。
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一、医院应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行业标准的要求对外来医疗器械实施严格监控管理,实行招标准入。
二、医学装备部门负责查验外来医疗器械供应商及所供器械的相关证件,并将器械供应商名单告知消毒供应中心。
三、所有外来医疗器械和植入物均有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器械商应提供植入物与外来医疗器械说明书,包括清洗、消毒、包装、灭菌方法与参数等。
四、器械供应商应在手术前一天将器械及清单送到消毒供应中心,急诊手术应及时送达,以保证有足够的处理时间。
五、消毒供应中心应加强对植入物与外来医疗器械处置的培训,实行专岗负责制,制定规范的处理流程,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及追溯机制。
六、灭菌外来器械及植入物时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监测记录留存四年以上。
七、紧急情况急需使用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时,由手术医生签字确认;灭菌时在进行生物监测的同时加用5类化学指示物,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提前放行,作好记录;及时将生物监测结果通报使用科室。
八、使用后的外来器械返回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消毒后,由器械公司人员取回。
消毒供应中心外来手术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外来手术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根据《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3项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和XX省立医院X省医院办发〔2010〕2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医疗器械集中清洗、消毒、灭菌管理的通知》,为有效防范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利益,制定植入物及其手术器械到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消毒灭菌管理工作制度如下:
一、对进入我院的外来手术医疗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规范化的清洗消毒、灭菌,保证清洗消毒、灭菌质量。
二、使用外来手术医疗器械的科室安排手术后→通知器械供应商→供应商将器械于手术前一天15:00前送达消毒供应中心→与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共同清点器械并登记相关信息:使用科室、使用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等。
三、器械供应商应按规定提供器械托盘或器械盒,器械包体积≤30cm×30cm×50cm,器械包重量≤7Kg/包,明显超重的必须分包包装。
消毒供应中心不接收无器械托盘、生锈或有缺损的器械。
四、为保证手术按时进行,器械供应商必须按时将器械送到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供应商应负责提供器械消毒灭菌方式、参数和注意事项。
五、对外来手术医疗器械应严格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
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的规定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使用(监测结果存档备查)。
生物监测不合格应按照应急预案处理。
六、紧急情况需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以在生物PCD中加用5类化学指示物,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
七、使用后的外来手术医疗器械应回到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消毒,然后带离医院。
外来器械清洗管理制度
外来器械清洗管理制度
外来手术器械是指非本院采购而带到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器械,是在普通手术器械的基础上增加的局部专项操作器械,这类器械,流动性大,其清洗消毒质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有效防范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维护患者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1所有外来手术器械必须在本院供应室清洗、消毒、灭菌后方可使用。
2、采供科负责查验器械供应商及其所供器械的合格资质证件,审验合格后方可进入本院使用。
对使用频率高的医疗器械要求厂商固定配置一定数量长期存放,使用频率低的手术器械、特殊耗材和植入性器械及耗材必须在术前48小时送达医院手术室。
3、手术室在接到外来手术器械后由手术器械护士和手术科室医生对器械进行检查核对后方可准入,并建立清点签收制度。
4、供应室按《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洗、消毒、灭菌,灭菌后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发放使用。
5、外来手术器械使用科室应认真履行各自职责,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医院工作制度。
手术科室应于术前3日将特殊耗材申购单送采供科,由采供科通知器械商。
6、手术室和手术科室都不得直接使用外来手术器械,所有手术器械必须在我院清洗、消毒、灭菌后方可使用。
任何科室和个人如擅自使用外来手术器械,一经发现医院将严肃处理。
7、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履行职责,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考核。
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管理制度外来医疗器械是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它是在普通手术器械基础上增加的局部专项操作器械。
由于这类器械大多是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械,因此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
所有外来医疗器械必须由消毒供应室集中接收进行清点、清洗、消毒、包装及灭菌等处理,确保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的灭菌效果,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一、接收器械除急诊手术外,手术科室应根据手术安排,联系器械公司将手术器械于术前一日送至消毒供应室去污区,未经本院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灭菌的外来医疗器械手术室不得使用。
紧急情况下的夜间急诊手术器械可使用手术室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但不可选择快速灭菌程序。
二、清点签收消毒供应室和器械供应者双方共同清点核对器械相关信息无误后,共同在“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清点签收单”上签名,核对信息包括:使用科室、使用医生;手术名称;器械的品牌、名称和数量及完好性;植入物种类、规格、数量。
三、清洗和消毒1、器械供应者应提供详细的清洗消毒流程和注意事项。
2、消毒供应室专职人员应对所有外来医疗器械进行清洗和消毒。
3、清洗和消毒流程应严格遵循卫生部消毒供应室相关规范要求。
3.1应将每台手术的器械分类清洗,勿遗漏,勿混放。
3.2可拆卸的器械必须拆卸。
3.3裸露的植入物必须装于专用清洗筐内。
3.4器械盒应清洗和消毒。
四、检查和包装1、按照“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清点签收单”整理器械。
2、检查清洗效果和器械功能。
3、根据器械的材质和灭菌方式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
4、灭菌包的体积和质量应严格遵循卫生部消毒供应室相关规范要求。
5、在灭菌包内最难灭菌处放置包内化学指示卡,硬质容器应将包内化学指示卡放于两对角。
包外粘贴化学指示胶带。
6、包装标识应注明使用该器械的手术患者床号、手术名称、器械品牌及名称、包装者等内容。
灭菌前注明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及失效日期。
标识应有可追溯性。
消毒供应室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消毒供应室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一、为确保医疗安全,消除安全隐患,应严格规范的管理植入物与外来医疗器械。
二、审批:外来器械进入医院之前,必须经医院医学装备部审查相关资料,证件齐全,不使用证件不全、未经注册、过期失效或淘汰的医疗器械,消毒供应室人员在接收器械时应查看该器械质量。
三、培训:应定期由专业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外来医疗器械拆卸、清洗、消毒、灭菌、包装等知识的培训,以保证外来器械清洗灭菌质量。
四、管理:平诊外来器械时应于术前一日15:30前送至消毒供应室进行处理。
急诊器械应及时送达,如因其他原因未按规定时间送达的器械按急诊器械处理收费。
五、交接:器械交接时应提供器械使用说明书、器械配置清单、外来医疗器械交接单,以便消毒供应室人员清点、正确的拆卸、清洗和灭菌处理,查对无误后登记,双方签字。
对无器械说明书、外来医疗器械交接单、装配清单、未完成验收流程及器械有锈迹、缺损、血迹、功能不全等不予接收。
六、监测:消毒供应室接到器械后按照清洗消毒流程进行处理,对植入物和急诊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
急诊手术器械用第五类化学指示卡监测合格提前放行,发放前应再次检查器械包的完整性,包外指示卡的变色符合灭菌要求,方可发放并记录,待生物培养结果出来后应立即告知使用科室。
七、追溯: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和追溯机制,记录信息(器械名称、手术名称、病人姓名、床号、手术日期、手术医生、灭菌日期以及各种监测结果)存档。
发现问题立即启动追溯,消毒供应室人员及外来医疗器械供应商应严格遵守本制度。
八、器械供应人员在现场指导器械装配时,应先了解消毒供应室环境和无菌要求后方可申请并征得消毒供应室护士长同意后进入,每次限一人。
九、使用后的外来医疗器械应返回消毒供应室进行清洗、消毒后方可带离医院,器械应于清洗后4小时内取走,若因自行滞留导致器材丢失,消毒供应中心不予负责。
十、每年应与外来医疗器械商签订《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消毒供应协议》并遵循该协议。
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一、引言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是保证医疗设备安全使用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操作流程,确保医疗器械清洁、安全,特制定本标准操作规程。
二、术语解释1. 医疗器械: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和康复人员的疾病、损伤和残疾,以及对人体结构和功能进行生理性控制的产品。
2. 清洗:指将医疗器械表面的有机和无机污物洗净,去除附着在器械上的物质。
3. 消毒:指杀灭或去除医疗器械表面及内部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过程。
4. 灭菌:指杀灭或去除医疗器械表面及内部的所有微生物的过程。
三、清洗操作规程1. 确保清洗环境的洁净,避免空气中尘埃和细菌的污染。
2. 清洗前应对医疗器械进行初步分类,按照器械的材质和污染程度,采用不同的清洗方式。
3. 清洗过程中,使用无菌手套和洁净器皿,以避免二次污染。
4. 涂抹适量专用清洗剂,使用软毛刷轻柔刷洗器械表面,注意不可刮伤器械外壁。
5. 清洗后,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确保洗涤剂及污物全部去除。
6. 对难以清洗的器械,可采用超声波清洗器进行清洗,增强清洁效果。
7. 清洗结束后,将器械进行分类存放,并及时向下一步消毒灭菌环节交接。
四、消毒操作规程1. 根据医疗器械的使用特点和材质,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
2. 严格按照消毒药剂的说明书,控制浓度和接触时间,以确保消毒效果。
3. 使用消毒剂前,应检查消毒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消毒液的有效期。
4. 将经过洗净的器械放入消毒液中,确保全部浸没,避免器械重叠。
5. 执行消毒时间后,将器械从消毒液中取出,充分沥干,避免二次污染。
6. 部分需经高温消毒的器械,在操作时应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7. 对于一次性使用的器械,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处理,不得重复使用。
五、灭菌操作规程1. 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高温高压灭菌、化学气体灭菌和等离子灭菌等。
2. 根据不同的灭菌器械,设置合适的灭菌参数,包括温度、压力和时间等。
供应室对外来器械清洗灭菌的管理
供应室对外来器械清洗灭菌的管理外来器械指的是来自医院外部、同一医院其他科室或外来患者的医疗器械,这些器械可能携带各种病原微生物,进行清洗灭菌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涉及到的供应室对外来器械清洗灭菌的管理。
一、清洗外来器械在清洗前应先进行分类,根据增量或种类进行洗涤。
使用专用清洗剂,按照指示添加适量清洗剂到清洗机中,使用超声波加速清洗剂的入渗。
对于是可重复使用的器械,最好使用清洗机,重要器械最好靠人工进行清洗。
清洗后及时冲洗干净,避免残留清洗剂对消毒灭菌的影响。
非常规物件的清洗不能涉及消毒灭菌,必须用洗剂进行物理去除,防止残留分类。
二、消毒清洗后的器械应立即进行消毒。
在灭菌前对器械进行高浓度消毒,可有效降低器械上微生物的数量,保证消毒灭菌效果。
建议在消毒时使用专用的消毒剂,并按照标准密度添加消毒剂。
预分装和包装消毒剂中提供了使用建议。
三、包装对已经完成消毒的器械进行包装,以维护器械的完整性和无菌性。
常见的包装形式包括枕套式、自封口式和扣式。
使用自封口或扣式包装时,应注意自封或扣紧过程中器械是否受到挤压变形或断裂。
使用自封或扣式包装时,必须先将包装好的器械进行干燥。
四、灭菌包装完好的器械应进行灭菌。
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和设备可以有效保证器械的无菌性。
常用的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和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不同器械选择合适的灭菌方式,根据不同器械的热力学特性和容积确定灭菌的条件。
对于不能进行高温高压蒸汽灭菌的器械,可以采用丙烯腈灭菌。
五、质量控制器械清洗灭菌是卫生保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
建议开展监测工作,检查器械清洗灭菌后的质量水平。
此外,应注意进行干燥,避免酝酿新的病原菌或细菌。
对于已经找到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整改,并建立对应的纠错机制。
六、安全防护在进行器械清洗灭菌工作时,需要注意安全防护。
操作人员必须正确穿戴防护衣、口罩、手套等物品,防止感染。
所有操作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指南进行,减少操作员与消毒剂接触。
外来器械消毒灭菌管理制度及流程
外来手术器械使用管理制度
为加强外来手术器械使用管理,规范清洗消毒灭菌操作流程,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发生,依据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制定本制度。
一、外来器械主要是指单位(厂家)带到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器械,它是在普通手术器械基础上增加的局部专项操作器械。
包括特殊器械、动力工具、植入物。
二、外来手术器械的使用和管理与本院所用手术器械相同。
三、手术外来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按照《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要求,必须经清洗、消毒、灭菌处理,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灭菌植入型器械及物品,应严格遵照《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使用。
紧急情况下应用灭菌植入型器械及物品时,可在生物PCD中加用5类化学指示物,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监测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
四、临床使用科室应将手术外来器械于术前1-2天交消毒供应中心清点验收,验收后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使用科室主任、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等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核对,无异议情况下进行分类清洗消毒、包装、有效灭菌,并进行本院标注。
五、手术室使用前必须对外来器械外包装进行检查核对,无本院CSSD清洗灭菌标识,不得使用。
外来手术器械使用流程
共同进行。
消毒供应中心外来手术器械管理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外来手术器械、植入物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医疗安全,消除医疗隐患,对外来手术器械和植入物严格规范管理。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WS310—2016)的要求制定以下制度:
一、外来医疗器械进入医院之前,必须经过设备科查看相关资料,证件齐全,不得使用未经注册、过期失效或淘汰的医疗器械。
二、加强手术科室的管理,当需要使用外来手术器械及植入物时,应在手术前1天下午3点前送达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处理,并经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急诊手术应及时送达,并经第五类化学指示卡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手术室使用,待生物监测合格后及时通报使用科室。
三、应要求器械供应商送达的外来医疗器械、植入物及盛装容器清洁。
四、消毒供应中心应根据手术通知单接收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依据器械供应商提供的器械清单,双方共同清点核查、确认、签名,记录应保存备查。
五、应遵循器械供应商提供的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方法和参数进行处理。
急诊手术器械应及时处理。
六、消毒供应中心接到器械后,按照清洗消毒的流程进行处理,并进行生
物监测,待监测结果合格后方可发放手术室使用,记录完整。
七、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和追溯机制,发现问题立即启动追溯程序。
八、使用后的外来医疗器械、应由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后方可交器械供应商。
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管理规范
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管理规范
第一条接收器械
除急诊手术外,根据手术安排,联系器械公司将手术器械术前1日送至手术室。
第二条清点签收
器械护士和器械公司双方共同清点核对器械相关信息无误后,共同在“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清点签收单”上签名。
核对信息包括:手术名称;手术患者姓名、床号;器械的品牌、名称和数量;植入物种类、规格、数量。
第三条清洗、消毒、检查和包装
手术室护士应负责对所有外来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并保证质量。
包装标识应注明使用该器械的手术患者床号、手术名称、器械品牌及名称、包装者等内容。
灭菌前注明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及失效日期。
标识应可有追溯性。
第四条质量追溯
所有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应采用跟踪追溯管理系统,接收护士记录每套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的清洗、消毒、灭菌、监测及应用等相关信息,以便随时跟踪和查询。
外来器械消毒管理制度
外来器械消毒管理制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为了规范外来器械的消毒管理工作,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根据有关法规和卫生标准,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的外来器械的消毒管理工作。
二、基本原则1.严格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执行消毒管理工作;2.确保外来器械的消毒质量和安全性;3.提高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水平,预防交叉感染;4.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消毒知识培训,提高其消毒管理能力;5.建立健全消毒记录,便于日常查阅和监督。
三、外来器械消毒管理流程1.外来器械接收(1)对接收的外来器械进行清点登记,确认器械种类、数量等信息无误;(2)外来器械检查,确认外观是否完好,无破损、污染等情况;(3)外来器械标识:在器械上贴上标签,标明接收日期、编号等信息。
2.外来器械清洗处理(1)使用专用清洗剂对外来器械进行清洗,去除污垢和残留物;(2)清洗后进行冲洗,确保外来器械表面干净;(3)清洗器械后进行消毒处理。
3.外来器械消毒处理(1)根据器械类型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比如蒸汽消毒、化学消毒等;(2)设定消毒温度、时间等参数,按照要求进行消毒处理;(3)消毒后的器械存放在专用干燥清洁的器械箱内,避免二次污染。
4.外来器械使用(1)消毒后的器械在使用前进行检查,确认外观无破损、干燥干净;(2)使用时注意手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3)使用后的器械及时清洗消毒,存放整齐。
四、外来器械消毒管理记录1.外来器械接收记录:记录接收的器械种类、数量、接收日期等信息;2.清洗、消毒记录:记录器械的清洗、消毒情况,包括清洗剂、消毒方法、时间等参数;3.器械使用记录:记录器械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时间、使用科室等信息;4.异常处理记录:记录出现的异常情况,包括外来器械污染、损坏等情况及处理措施。
五、外来器械消毒管理责任1.医务人员要认真遵守消毒管理制度,加强对外来器械消毒工作的监督和检查;2.消毒管理部门要负责制定和执行外来器械消毒管理制度,保证外来器械的消毒质量;3.对消毒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消毒管理能力,确保消毒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外来器械管理制度
医院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管理制度外来医疗器械是指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
植入物是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为30d或者以上的可植入型物品。
依据国家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2016年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技术监测规范》和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2012年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的管理,确保医疗安全,保证患者生命健康,现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管理制度。
本规定为医院各手术科室、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及相关职能部门在诊疗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管理规定。
一、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的准入、验证要求(一) 植入物的准入要求。
植入物必须经在采供科备案,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26条规定:“从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的医疗器械,并验明产品合格证、进口注册证、准销证等卫生权威机构的认可证明,不得使用未经注册、过期失效或淘汰的医疗器械。
”(二) 植入物的验证。
由采供科负责查验供货商的资质证件。
证件过期的供货厂商提供的医疗器械一律不得使用。
(三) 植入物的使用通知。
患者手术前1天,下达手术通知书的同时,由使用科室主刀医生依据手术所需与器械厂商联系,由器械厂商按照规定的时间将植入物和配套外来医疗器械送达消毒供应中心。
(四) 对器械厂商的要求。
医院与器械供应商应签定《植入物及外来医疗器械供应合同》。
器械厂商应严格遵守《植入物及外来医疗器械供应合同》要求。
器械供应商不得以器械周转基数不足为由,延误送器械时间,从而影响后续的清洗消毒灭菌及监测。
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由器械供应商负责。
二、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的接收、清洗消毒灭菌及监测要求。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负责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接收、清洗消毒灭菌及监测的全程处理。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制度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制度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制度为了遵守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管理要求,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我们特制定了本制度,以确保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的质量和安全。
一、消毒灭菌应遵循的原则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2.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3.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选化学方法。
4.禁止用消毒液保存物品,消毒灭菌后应及时取出,用清洁或灭菌水冲洗干净后,控干保存。
5.用于消毒灭菌处理的及器具在使用前必须先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6.在进行消毒清洁处理时,如擦拭门窗、桌椅等时应备两桶,一桶装放清洁抹布、一桶装放使用后的脏抹布,脏污时随时更换,用后终末消毒。
禁止一桶水一抹布的清洁方式。
7.连续使用的消毒灭菌物品必须有明显的消毒灭菌标识。
二、各类物品的消毒灭菌方法1.高压蒸汽灭菌: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压舌板、舌钳、开口器、引流管、引流瓶等(一用一灭菌)、三联瓶(一周灭菌二次)。
2.煮沸消毒法:暖水瓶塞(终末消毒)、奶瓶、塑胶奶头、毛巾、配奶器等(一用一消毒)、擦手巾(一日一消毒)。
3.干热消毒:油、粉、膏等首选,玻璃、搪瓷等耐高热物品也可选用。
4.清洗:这些物品为低度危险性物品,虽然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
只有在受到一定量致病菌污染时才会造成危害。
这些物品和器材仅直接或间接地和健康无损的皮肤粘膜相接触,一般可用低效消毒方法,或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
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作特殊的消毒要求。
如:口罩、隔离衣(一用一消毒,浸湿或脏污时随时更换消毒;如有特殊要求可送供应室灭菌处理)、工作服、床单、被套、枕套、帽子、血压计袖带等(一周一消毒,脏污时随时更换消毒或清洗)、擦手巾(一日一消毒)。
医院外来器械管理制度
医院外来器械管理制度一、植入物管理制度1、植入物必须经医院设备科招标备案,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第26条规定“从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的医疗器械,并验明产品的合格证,进口注册证,准销证等卫生权威机构的认可证明,不得使用未经注册、过期失效或淘汰的医疗器械”2、手术前两天,由使用科室主刀医生依据手术需与器械商联系,及时将植入物和配套工具并附产品清单一式二份送消毒供应中心,由消毒供应中心专人接收,检查合格证,清点数量无误后进行器械登记,双方签字并建立器械核对卡片。
3、消毒供应中心按《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对植入物进行分类、清洗、干燥、包装、灭菌处理。
4、灭菌监测:在植入物容器内蒸气最难穿透的角落,放入包内化学指示卡包外粘贴化学指示胶贴,标识齐全清晰。
每锅次必须进行生物监测,待重生物培养合格后方可发放,使用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的,可先放行,再进行生物培养,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
5、手术中使用植入物,需填室入物登记单,登记植入物名称、规格型号、生产编号、使用数量、生产商、证供应商,粘贴植入合格证。
一份存手术室,一份随病历保存。
6、发现问题,立即启动追溯系统。
7、取出植入物,手术室登记名称、数量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二、外来器械管理制度外来器械分两类进行管理:1、在医院长期存放的外来器械,该类器械完全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工作规程。
从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存储、发放、使用、日常保养,均按《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规范》严格管理。
2、择期手术临时外送的外来器械,于手术前一天上午11:00时之前送达消毒供应中心,由消毒供应中心专人接收、检查、清点数量,无误后进行登记,双方签字并建立器械核对卡。
消毒供应中心按《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规范》要求对器械进行核对后,双方签字,交消毒供应中文清洗,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后与器械商再次核对,无误后再由器械商收回。
若器械商跟台手术的,手术室巡回护士与器械商清点无误后,直接由器械商收回。
12月外来器械消毒灭菌管理
14
管理优势
规范流程,简化操作 保证质量,降低感染 各尽职责,专业提高 缩短手术等待时间
15
16
6
管理依据
现在国内基本采用棉布包装,由于包装 材料和灭菌设备的限制,外来器械必须在 医院内进行清洗,检查包装和灭菌,这样 才能保证患者真正使用灭菌合格的器械。
7
管理依据
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手术器械是手术相 关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对外来器械 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参与管理相关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科、消 毒供应中心、手术室、骨外科、设备管理 科
外来器械消毒灭菌管理
外来器械
定义 外来器械主要是指由医疗器械生产厂 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的可重复 使用的医疗器械。 它是在普通手术器械基础上增加的局 部专项操作器械,接触最多的是骨科器械。 特殊器械 动力工具 植入物
2
植入物
定义: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 体腔中,存留时间为30天或者以上的可植入型 物品。如: 人工关节 骨折固定器材 其他:人工心脏瓣膜、胸腔或腹腔导管、一次 性吻合器、一次性闭合器等。
10
管理对策
接收流程:手术前一天由器械公司将手术器 械送至消毒供应中心,与去污区人员进行认 真交接,核对无误后填写植入物,器械清洗 包装灭菌监
分类清洗:先消毒(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 泡30分钟)再进入一般器械清洗流程 包装选择:棉布双层包装,电动工具单独包 装并将电池取出。
12
管理对策
器械清点:双人核对器械数量、清洗质量、检 查功能后在登记表签名。过重器械分包包装, 包内放爬行卡,包外贴双胶贴。 分类灭菌: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不耐热者 低温灭菌。跟锅做生物监测及爬行卡监测,爬 行卡及快速阅读器生物监测结果合格后(3小 时判读)方可放行。
清洗消毒灭菌制度
清洗消毒灭菌制度篇一:62物品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管理制度物品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管理制度一、管理要求1、内镜、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可以依据卫生部有关的规定科室自行规范处理。
2、外来医疗器械应按照《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制度》的规定由科室统一清洗、消毒、灭菌。
3、有进行物品器械清洗和/或消毒、和/或灭菌的科室应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以下相应的制度。
(1)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监测、设备管理、器械管理(包括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2)建立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完善质量控制过程的相关记录,保证供应的物品安全。
(3)应督促设备科派专人负责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修,并建立设备档案;定期对所使用的各类数字仪表如压力表、温度表等进行校验,并记录备查。
二、人员要求1、工作人员应当接受与其岗位职责相应的岗位培训,正确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1)各类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的知识与技能。
(2)相关清洗、消毒、灭菌设备的操作规程。
(3)职业安全防护原则和方法。
(4)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知识。
(5)科室有压力蒸汽灭菌器者应具备特种设备的压力容器作业人员证。
2、应建立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根据专业进展,开展培训,更新知识。
三、建筑要求工作区域划分应遵循“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的原则。
工作区域分为去污染区、检查包装灭菌区(含独立的敷料制备或包装间)和灭菌物品存放区。
去污染区与检查包装灭菌区之间应设实际屏障。
四、设备、设施1、清洗消毒设备及设施:应配有分类台、手工清洗池、干燥设备及相应清洗用品等,有清洗管腔的科室应配备压力水枪、压力气枪。
有条件可配备机械清洗消毒设备。
2、检查、包装设备:应配有带光源放大镜的器械检查台、包装台、器械柜、敷料柜及清洁物品装载设备,有使用密封包装材料的,应配备包装材料切割机、医用热封机。
3、灭菌设备及设施:各类灭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设有配套的辅助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外来医疗器械是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它是在普通手术器械基础上增加的局部专项操作器械。
由于这类器械大多是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械,因此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
所有外来医疗器械必须由消毒供应室集中接收进行清点、清洗、消毒、包装及灭菌等处理,确保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的灭菌效果,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一、接收器械
除急诊手术外,手术科室应根据手术安排,联系器械公司将手术器械于术前一日送至消毒供应室去污区,未经本院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灭菌的外来医疗器械手术室不得使用。
紧急情况下的夜间急诊手术器械可使用手术室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但不可选择快速灭菌程序。
二、清点签收
消毒供应室和器械供应者双方共同清点核对器械相关信息无误后,共同在“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清点签收单”上签名,核对信息包括:使用科室、使用医生;手术名称;器械的品牌、名称和数量及完好性;植入物种类、规格、数量。
三、清洗和消毒
1、器械供应者应提供详细的清洗消毒流程和注意事项。
2、消毒供应室专职人员应对所有外来医疗器械进行清洗和
消毒。
3、清洗和消毒流程应严格遵循卫生部消毒供应室相关规范要求。
3.1应将每台手术的器械分类清洗,勿遗漏,勿混放。
3.2可拆卸的器械必须拆卸。
3.3裸露的植入物必须装于专用清洗筐内。
3.4器械盒应清洗和消毒。
四、检查和包装
1、按照“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清点签收单”整理器械。
2、检查清洗效果和器械功能。
3、根据器械的材质和灭菌方式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
4、灭菌包的体积和质量应严格遵循卫生部消毒供应室相关规范要求。
5、在灭菌包内最难灭菌处放置包内化学指示卡,硬质容器应将包内化学指示卡放于两对角。
包外粘贴化学指示胶带。
6、包装标识应注明使用该器械的手术患者床号、手术名称、器械品牌及名称、包装者等内容。
灭菌前注明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及失效日期。
标识应有可追溯性。
五、灭菌
1、器械公司应提供器械的灭菌方式和灭菌循环参数。
2、根据器械材质进行分类灭菌,耐高温的器械应采用压力蒸汽灭菌。
3、应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监测以证实灭菌效果和避免湿包。
4、对于超重和超大包裹应采用延长的灭菌循环参数。
六、发放
1、发放前应确认无菌包灭菌合格,并无潮湿、无污染、无松散、包装密封或闭合完好。
2、植入物应在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并对相应的信息进行记录、存档。
七、回收
1、手术结束后,器械应及时返还至消毒供应室去污区。
2、清点核对后,按规范进行清洗、消毒和整理。
3、通知器械公司,双方共同清点、核对,确认无误后在“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清点签收单”上签名,器械公司即可取回器械。
八、质量追溯
所有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均应做好跟踪追溯管理,记录每套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的清洗、消毒、灭菌、监测及应用等相关信息,以便随时跟踪和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