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习题
专题 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1.下列哪一观点缺乏科学依据()A.由于存在生殖隔离,转基因植物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B.许多农作物花粉的传播距离有限,绝对不会造成其他生物的安全问题C.植物花粉的存活时间有限,一般不会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D.转基因农作物若缺乏配套的种植技术,也会造成减产【解析】B中可能有许多生物以这些农作物为食,仍可危及其他生物。
【答案】 B2.(2010年靖江模拟)所谓“实质性等同”是指()A.转基因农作物中的成分完全没有发生改变B.转基因农作物中的部分成分没有发生改变C.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D.“实质性等同”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最终评价【答案】 C3.设计试管婴儿利用了下列哪些技术手段()①体外受精技术②胚胎移植技术③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④克隆技术⑤转基因技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 B4.生物武器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
通常包括致病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和毒素等。
根据它们的类型,预测下列不是生物武器危害性特点的是()A.传染性强B.传染范围广C.传播途径多D.传播不受气候影响【答案】 D5.炭疽杆菌造成感染者死亡率极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能产生两种成分为蛋白质的肉毒素。
有科学家将该菌的大型环状DNA分子破坏,该菌仍能产生肉毒素。
据此下列对炭疽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炭疽杆菌合成的肉毒素属于次级代谢产物B.控制肉毒素合成的基因位于炭疽杆菌的拟核中C.如将炭疽杆菌用于军事用途或恐怖活动,则属于生物武器D.将蜡状杆菌改造成像炭疽杆菌一样的致病菌需要通过转基因技术【答案】 B6.(2010年济宁模拟)严重冲击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伦理道德观念的技术是() A.基因检测B.设计试管婴儿性别C.克隆人D.对植入前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解析】严重冲击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伦理道德观念的技术是克隆人,基因检测可应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设计试管婴儿的性别只是对性别比例有影响,不会冲击伦理道德。
【课后集训】第4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含答案详解)

2019版生物选择性必修3 课后集训第4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第1节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题组一转基因成果1.下列不属于转基因食品优点的是()A.解决粮食短缺问题B.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避免环境污染C.增加食品营养,提高食品附加值D.可产生人体的抗原性物质2.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与推广给社会带来的巨大效益包括()①在一定程度上使作物摆脱了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限制②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畜的危害③减少了化肥的制造和使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④使得作物在不良环境下更好地生长,提高产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题组二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3.下列有关转基因产品引发的安全性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转基因产品引发的安全性问题包括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B.转基因产品引发安全性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C.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指转移的基因对接受基因的生物是否安全D.转基因产品有可能引发安全性问题,但不能一概而论4.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有密切关系。
下面关于基因的相关知识中,不可能是争论原因的是()A.对基因的结构和调控机制等的了解仍相当有限B.所转移的基因有不少是异种生物的基因C.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D.DNA重组技术需要有精心设计的“分子工具”题组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5.生物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引发了许多关于科技与伦理的争论,有人惊呼,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一切;有人惊呼,它将引发道德危机。
对此,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①摒弃现有的道德规范,推动科技发展②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限制负面效应③科技的发展必须以现有道德规范为准绳④调整现有道德规范,适应科技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6.目前科学家已成功培养出遗传性稳定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类种群,这在脊椎动物中是首例。
虽然四倍体鱼生长快、肉质好、抗病力强,但研究人员并不直接把它投入生产,而是将它与二倍体鱼杂交的后代投入生产。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一、选择题:1、“转基因动物”是指()A.含有可利用基因的动物B. 基因组中插入外源基因的动物C.本身具有抗体蛋白类的动物 D. 能表达基因信息的动物2、想要获得既高产又抗病毒、抗寒、抗旱、抗除草剂等多重优点的农作物,以下哪种方法能做到()A.细胞融合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组织培养技术 D.人工诱变3、(04北京理综)转基因抗虫棉可以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的防治。
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
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 维持棉田物种多样性B.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C. 使食虫鸟有虫可食D. 维持棉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4、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可以将抗病虫害、抗除草剂等基因转入农作物使其具有相应的抗性B. 可以使用DNA重组的微生物,生产稀缺的基因药物C. 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奶牛变成生物反应器,使它们的奶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珍贵药材或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D.将不同生物的DNA进行转移和重组,可以创造出新物种5、科学家运用转基因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DXT转移到大白菜细胞中,培育出抗虫效果很好的优质大白菜,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XT基因的编码区由内合子和外显子组成B.DXT基因能在大白菜细胞中正常表达C.转基因大白菜培育的过程中,可以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运载体D.转基因大白菜能抵抗各种病害虫6、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那么预测该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为()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 B.儿子、女儿中各一半正常C.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 D.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患病7、“实质性等同”是指()A.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种重要成分没有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B.转基因农作物和天然品种没有区别C.转基因农作物和天然品种只有细微区别,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没有差别”D.转基因农作物和天然品种虽然有区别,但并没有改变其物种的任何特性,所以“没有差别”8、在转基因生物或其产品研究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研究道德,其中不正确的是()A.把重组DNA的转移仅限制在遗传上具有特定缺陷的生物上B.对用大肠杆菌作为转基因受体的菌株,限定必须使用在42℃便会死去的菌株C.对外源DNA要进行认真选择,避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或过敏的蛋白质D.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要马上停止试验,并销毁重组生物9、20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陈章良教授成功地将固氮基因整合到了小麦的DNA分子中。
第4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过关检测(学生版含答案详解)

单元过关检测卷第4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不属于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的是()A.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B.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C.某些转基因生物可以合成干扰素,进入人体增强相应细胞的免疫力D.某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于存在生殖隔离,转基因植物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B.转基因农作物一定能够表现出转入基因控制的性状C.植物花粉的存活时间有限,一般不会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D.转基因农作物若缺乏配套的种植技术,也会造成减产3.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B.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注明了可能的危害C.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D.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等方面4.科学家研究生长在某地的野生玉米后发现,这种玉米含有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抗虫毒蛋白基因在内的转基因作物的基因,这一现象说明()①转基因作物的基因可传播到野生植物中②转基因作物可对生物的多样性构成威胁③为防止基因污染,应当禁止转基因作物的研究④自然杂交过程实质上是一个长期的转基因过程,两者没有任何区别A.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③5.转基因作物一方面在产量、抗逆性及品质等方面有显著改进,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转基因作物可能对人类健康存在着危害。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转基因作物是转基因技术的一种产物B.如果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健康及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就应该坚决抵制转基因作物C.科学家必须在现有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尽量考虑转基因作物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D.国家必须对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进行严格管理与有效控制6.人们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关注,随着转基因成果的不断涌现而与日俱增。
2023《微专题小练习》生物新教材XL-7专练10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专练10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1.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可能会与野生物种杂交而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B.反对克隆人的原因之一是克隆人是在人为地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C.设计试管婴儿需在植入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D.因为向受体转入自然界不存在的基因,所以转基因产品是有害的2.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安全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克隆的动物在遗传上是基本相同的,一种特定病毒或其他病原体的感染,可能带来严重灾难B.拥有生物武器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各国均应加强研究和制造C.转基因植物有可能造成安全危害,但不能一概而论D.高致病性基因重组到高传染性的病毒基因组中,就可能在人或动物群体中迅速蔓延3.如同发明炸药时没有想把炸药用于人类互相残杀的战争中一样,科学家在创造DNA 重组技术时,也不是为了用于战争,但却无法抵挡新技术在军事方面的运用,生物武器就这样出现了。
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武器难以检测,用其进行杀伤时可能并不会被马上察觉B.生物武器没有明确的标识,潜在危害大C.依靠科学力量和人类的文明合作,生物武器会受到限制D.生物武器适应能力强,不受气候影响4.新冠肺炎在全世界的大流行,使我们对病毒的威力有了深刻感受,所以生物武器更是人类要严格禁止的。
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B.利用炭疽杆菌制成的生物武器,具有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C.中美两国发布联合声明,重申在一般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D.彻底销毁生物武器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识5.[2022·江苏启东质检](不定项)八氢番茄红素合酶(其基因用psy表示)和胡萝卜素脱饱和酶(其基因用crt I表示)参与β胡萝卜素的合成。
pmi为磷酸甘露醇异构酶基因,它编码的蛋白质可使细胞在特殊培养基上生长。
生物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生物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现代生物科技所依据的原理不正确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细胞全能性B.基因工程技术——基因重组C.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细胞核移植D.生态工程——物质循环再生【答案】C【解析】高等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是指分离一个或数个体细胞或植物体的一部分在下培养的技术。
通常我们所说的广义的组织培养,是指通过无菌操作分离植物体的一部分,接种到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条件进行培养,使其生成完整的植株,原理是细胞全能性。
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植物体细胞杂交,又称原生质体融合是指将植物不同种、属,甚至科间的原生质体通过人工方法诱导融合,然后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再生杂种植株的技术,利用的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生态工程是指应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其目的是将生物群落内不同物种共生、物质与能量多级利用、环境自净和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与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相结合,达到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
2.如图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草莓品系的过程。
(1)图中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根据已知的胰岛素基因序列,采用________方法获得了胰岛素基因。
Ⅰ过程中通常用________法将胰岛素基因转入草莓细胞中,使其随草莓细胞基因组进行表达。
(3)图中A是________,获得该细胞需要用__ ______酶处理凤梨草莓和绿色草莓的细胞。
A培育至具有凤梨风味的绿草莓幼苗需经过_____ ___过程,在培养过程中,除了在培养基中添加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添加____ ____。
2021-2023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末生物汇编: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章节综合

2021-2023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末生物汇编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章节综合一、单选题1.(2023春·北京朝阳·高二统考期末)生物武器散布隐匿,危害极大,对生物武器的威胁,不能掉以轻心,下列应对生物武器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B.大力发展生物技术,提升应对未知病原体的能力C.多储存危害大的病原微生物,全面了解其特性D.号召各国共同签署并遵守《禁止生物武器公约》2.(2023春·北京朝阳·高二统考期末)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需要建立在完备的科学知识基础之上。
下列观点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A.外源基因随机插入宿主基因组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B.转基因食品中的基因组可能会整合进入人体基因组C.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某些蛋白可能成为新的过敏原D.转基因植物对当地生态安全的影响可能是长远的3.(2023春·北京东城·高二统考期末)我国科研人员经人工培育获得的四倍体鱼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好、抗病力强的优点。
研究者将这种四倍体鱼与正常二倍体鱼杂交,所得后代具备与四倍体相似的优点。
选择将此种后代投入市场而非直接将四倍体鱼投入市场,主要目的是()A.有效保护知识产权B.避免带来生物安全问题C.充分利用杂种优势D.人为控制生物进化的速度4.(2023春·北京东城·高二统考期末)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Bt)与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 I)杀虫机理不同。
在转基因作物种植区,发现棉铃虫种群抗性基因频率显著上升。
科学家尝试用转双基因烟草对棉铃虫幼虫进行多代抗性筛选。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PCR或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可对植株的抗虫性状进行检测B.单基因抗性筛选与双基因抗性筛选导致棉铃虫种群基因库不同C.种植转双基因的烟草可减缓棉铃虫种群抗性基因频率上升速度D.转基因植物的培育和种植应考虑可能造成的生态风险5.(2023春·北京石景山·高二统考期末)转基因工程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安全性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练习题(含答案)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一、单选题1.下列哪种生物不能作为生物武器()A.伤寒杆菌B.炭疽杆菌C.乳酸菌D.天花病毒2.下列不是转基因食物安全的反对者的观点的是()A.担心营养成分改变B.担心侵犯了宗教信仰者的权利C.所谓“实质性等同”概念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评价的起点,而不是终点D.认为转基因农作物表达的某些蛋白质,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免疫系统3.生物武器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
通常包括致病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和毒素等六大类。
根据它们的类型,预测下列不是生物武器危害性特点的是()A.传染性强B.传染范围广C.传播途径多D.传播不受气候影响4.有人担心重组微生物会对环境甚至人体构成威胁,下面哪项不是他们担心的原因()A.重组DNA微生物杂交,会产生对植物和人类有害的病原微生物B.重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时会形成有害的中间产物C.重组微生物一旦进入自然界,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重组微生物只含有一两种外源基因,原来的分类地位不会改变5.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对待生物武器的态度应明确而坚定,绝对禁止研制生物武器B.生物武器是利用致病菌、病毒或毒剂等形成杀伤力C.为了国家安全,可以进行必要地小范围的生物武器研究D.生物武器不只对敌方人员有伤害6.关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安全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待生物武器的态度应明确而坚定,即坚决禁止生物武器B.中国对于克隆人的态度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可以有限制的进行克隆人的实验C.对转基因植物外源DNA要进行认真选择,避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或过敏的蛋白质D.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要马上停止试验,并销毁重组生物7.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侵华日军中的731部队大量培养引起鼠疫、霍乱、伤寒、炭疽和菌痢等一系列疾病的传染性病菌,进行人体实验和用于战争,这是利用病菌的哪种特性()A.需氧性B.厌氧性C.传染性并引起宿主死亡D.能形成芽孢,容易保存8.下列关于生物安全性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食物安全是指公众担心转基因生物会产生出毒性蛋白或过敏蛋白B.生物安全是指担心转基因生物一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C.环境安全是指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环境造成新污染或破坏D.生物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食物安全、环境安全和生物安全三个方面9.自从1983年第一株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已有数十种乃至上百种转基因植物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中诞生,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关于基因污染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基因植物的果实或其他部分作为食物可能会引起食用者产生不良反应B.转基因植物可能与它们的近缘野生种发生自然杂交,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以增殖的污染D.为了防止转基因的扩散,在大面积种植时,必须在周围设置缓冲带作物10.草甘膦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能不加选择地杀死各种杂草和农作物,将抗草甘膦基因转入油菜中,使油菜能抗草甘膦。
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题目

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题目1.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涉及伦理问题?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2. 基因编辑技术最可能引起的伦理问题是:a) 环境污染b) 生物安全c) 遗传歧视d) 生物多样性减少3.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遗传歧视?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4.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5.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6.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安全问题?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7.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武器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8.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恐怖主义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9.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资源的滥用?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10.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垃圾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11.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污染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12.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伦理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13.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安全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14.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武器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15.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恐怖主义的产生?a) 基因编辑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16.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资源的滥用?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17.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垃圾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18.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污染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19.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伦理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20.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安全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21.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武器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22.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恐怖主义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23.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资源的滥用?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24.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垃圾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25.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污染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26.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伦理的产生?a) 基因编辑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27.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安全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28.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武器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29.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恐怖主义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30.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资源的滥用?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31.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垃圾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32.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污染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33.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伦理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34.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安全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35.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武器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36.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恐怖主义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37.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资源的滥用?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38.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垃圾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39.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污染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40.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伦理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41.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安全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42.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武器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43.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恐怖主义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44.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资源的滥用?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45.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垃圾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46.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污染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47.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伦理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48.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安全的产生?a) 基因编辑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49.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武器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50.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生物恐怖主义的产生?a) 基因编辑b) 基因治疗c) 基因合成d) 基因检测。
16-17版:专题整合提升: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步步高)

专题检测卷(四)(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1.对转基因生物引起安全性争论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B.转移的基因一般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且往往属于同种生物的基因C.科学家对基因的结构不太清楚D.科学家对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基因的调控机制了解有限2.下列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科学家应科学地认识、评估和利用转基因生物B.社会公众在购买相关产品时应享有知情权C.转基因生物有可能被用于制造“生物武器”D.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和利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刚兴起的时候,都以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且必须在“负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的实验室里操作。
这里“负压”的作用主要是()A.防止重组基因的生物进入人体或逃逸到外界,从而对环境造成基因污染B.提高微生物的基因突变频率C.加快微生物的繁殖速度D.避免其他微生物对实验材料的污染4.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安全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制订相应的法规、条例规范生物技术的应用B.拥有生物武器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各国均应加强研究和制造C.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D.高致病性的基因重组到高传染性的病毒基因组中,就可能在人或动物群体中迅速蔓延5.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他的依据是()A.转入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杂交,形成新的病原体B.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超级杂草”C.科学家赋予了转基因生物某些特殊性状,增强了它们在该地区生存条件下的竞争能力D.转基因植物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只能在种植区以内繁殖6.转基因技术就是对某一物种具有特殊性状的基因进行分离,并把它转移到另一物种中去,从而使这一物种具有组合基因。
达标检测卷4:第4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含答案详解)

第4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达标检测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转基因植物可能引起营养成分发生改变的根据是()A.部分DNA发生了重组B.某一基因可以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C.重组DNA控制一种蛋白质的合成D.有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2.科学家研究生长在墨西哥某地的野生玉米后发现,这种玉米含有包括苏云金杆菌抗虫蛋白基因在内的转基因作物的基因,这一现象说明()①转基因作物的基因可传播到野生植物中②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生物的多样性构成威胁③为防止基因污染,应当禁止转基因作物的研究④自然杂交过程实质是一个长期的转基因过程,两者没有任何区别A.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③3.“设计试管婴儿”利用了下列哪些技术手段?()①体外受精技术②胚胎移植技术③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④转基因技术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④4.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及伦理问题的观点,错误的是()A.应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B.生殖性克隆人问题带来了巨大的伦理挑战C.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试管婴儿技术属于无性繁殖方式D.生物武器具有传染性强、作用范围广等特点,应严格禁止5.据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世界包括基因制药在内的生物技术药物的销售额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生物制药已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们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使哺乳动物本身变成“批量生产药物的工厂”B.对于基因制药,我们应该科学地认识和评估,保障公众的知情权C.利用转基因技术还可以进行基因治疗,现在技术已经完全成熟D.由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国家应建立相应的评估及预警机制6.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和伦理问题的观点,不合理的是()A.对于转基因技术,我们应该趋利避害,理性看待B.可以随意“设计试管婴儿”C.我国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其扩散D.对于基因检测应该保护个人遗传信息的隐私权7.下列有关生物伦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命科学的发展必须接受生物伦理的规范和制约B.实施生命科学研究必须遵循:自主、不伤害、善行和公正的原则C.关注生物伦理问题,就是完全限制生命科学的发展D.对于生物技术应科学地控制,合理地使用,使它的发展对人类最有益8.关于下列两个观点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杂交②由于存在生殖隔离,转基因植物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A.观点①正确,已有例子出现B.观点②正确,符合进化论的观点C.两种观点都不正确D.两种观点都有科学依据9.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中,对人类不利的是()A.制造工程菌用于药品生产B.创造“超级菌”分解石油、DDTC.重组DNA诱发受体细胞基因突变D.导入外源基因替换缺陷基因10.接种过疫苗的人,在遇到同样的生物战剂(用于战争的病原微生物或毒素)时,仍然要再次接种疫苗,原因是()A.这些人已丧失免疫力B.这些人体内没形成记忆细胞C.原来的接种不成功D.这些病原微生物突变快、变异性强11.神经毒气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神经毒气一旦释放出来,很容易进入人的神经细胞,造成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杀死神经细胞。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阶段综合测评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阶段综合测评(四)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B.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C.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D.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能转入根际微生物B[种植转基因作物(如抗虫棉)应与传统农业(普通棉花)种植区隔离,否则转基因作物中的基因可能扩散到普通作物中,使传统农业种植区的产量受到很大的影响,A正确;目的基因为DNA分子,动物食用后会被消化成小分子脱氧核苷酸,所以目的基因不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B错误;种植转基因作物,可能通过花粉扩散而使野生植物获得新基因,从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C正确;导入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植物的某些根际微生物杂交,从而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D正确。
]2.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他的依据是( )A.转入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杂交,形成新的病原体B.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超级杂草”C.科学家赋予了转基因生物某些特殊性状,增强了它们在该地区生存条件下的竞争能力D.转基因技术打破物种原有的界限,改变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C[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由于被科学家赋予了某些特殊性状,增强了它们在该地区生存条件下的竞争能力,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 3.随着基因工程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公众应科学理性地对待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B.基因工程在医、农、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C.目前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和实验尚未作出具体规定D.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的营养物质种类基本相同C[公众应科学理性地对待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A正确;基因工程在医、农、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B正确;为了加强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标识管理,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我国农业部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C错误;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的营养物质种类差别不大,D正确。
2023年高考复习专项练习一轮生物课时规范练4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课时规范练4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一、基础练1.下列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可以将抗病虫害、抗除草剂等基因转入农作物体内使其具有相应的抗性B.可以使用DNA重组的微生物,生产稀缺的基因药物C.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奶牛变成生物反应器,使它们的奶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珍贵药材或人类所需的特定蛋白质D.将不同生物的DNA进行转移和重组,可以创造出新物种2.下列有关“基因污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外来物种”,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本身来源于自然界,故不存在“基因污染”的问题C.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进入杂草,从而产生“超级杂草”D.“基因污染”有可能会从一种生物扩散到其他多种生物物种3.(2020北京)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组成部分。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我国生物安全防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引起了全社会对生物安全形势的高度关注。
以下选项中不会给我国带来生物安全风险的是()A.人类及动植物中可能爆发的重大疫病B.保护沿海滩涂红树林中的生物多样性C.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生态环境发生改变D.收集我国公民及生物资源的遗传信息4.据报道,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医院的医生利用基因诊断和胚胎筛选技术,使得一对拥有乳腺癌家族病史的英国夫妇顺利孕育一名排除乳腺癌隐患的“设计婴儿”。
这是英国政府放宽对人体胚胎筛选方面的限制后,首例防止乳腺癌遗传的“设计婴儿”。
“设计婴儿”与试管婴儿相比,特有的技术环节是()A.体外受精B.胚胎移植C.基因检测D.细胞核移植5.2003年7月,我国卫生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规范》中规定,“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必须获得卫生部的批准证书”。
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我国不允许进行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B.我国不赞成进行试管婴儿C.进行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必须得到国家批准D.我国不支持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研究6.下列有关克隆人的说法,错误的是()A.克隆人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B.克隆人证明了人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C.在现有克隆技术条件下,成功率为100%D.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人7.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比一般生物武器的危害性更大,其原因是()①人类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致病菌②无药可医③具有某种易感基因的民族容易感染,而施放国的人却不易感染A.①B.②C.②③D.①②8.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武器是造价昂贵,却具有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B.生物武器是致病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总称C.生物武器可以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途径扩散D.生物武器一旦使用,将对军队和平民造成大规模的杀伤后果9.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
高中生物《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理论问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理论问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些国家通过的生物伦理法案,从立法上禁止进行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明文禁止从事治疗性克隆研究的原因()A.治疗性克隆带来严重后果B.治疗性克隆的研究很可能会过渡到生殖性克隆C.治疗性克隆严重违反伦理道德观念D.治疗性克隆就是生殖性克隆2.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势必会打破自然界物种的原有界限,改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
下列哪项是对上述观点的完全反驳()A.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B.种植抗除草剂农作物,可以保护农田土壤环境C.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D.转基因生物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充其量只能说是具有某种新特征的同一物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关于设计试管婴儿的问题,下列不合乎道德规范的是()A.利用试管婴儿提供骨髓造血干细胞,救治病人B.设计试管婴儿,不一定非考虑其性别C.利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设计畸形胎儿,以供研究D.利用试管婴儿的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4.生物技术正越来越多的影响普通人的生活,下列人们对生物技术应用相关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应用试管动物技术产下新个体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B.我国禁止生殖性人克隆实验,允许治疗性克隆研究C.食用转基因食品会导致外源基因整合入人的基因组D.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变异的流感病毒感染一定无效5.下列关于用转基因动物作器官移植供体的研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器官短缺和免疫排斥是目前制约人体器官移植的两大难题B.猪的内脏构造、大小和血管分布与人极为相似C.灵长类动物体内隐藏的、可导致人类疾病的病毒少于猪D.无论以哪种动物作为供体,都需要在其基因组中导入某种调节因子以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或设法除去抗原决定基因6.下列属于反对克隆人的生物学家的观点的是()A.克隆技术尚不成熟,克隆人很可能孕育出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孩子B.可以通过胚胎分级、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查等方法弥补技术的不足C.克隆人研究是一项科学研究,应该被允许D.不能迁就于个人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可以改变的7.英国Pusztai利用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的土豆喂大鼠,发现大鼠的体重和器官重量减轻,于是得出转基因食品有害这一结论。
2015届高三生物第一轮细致复习典型题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试题(含解析)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1.安全性问题。
(1)食物安全:滞后效应、________、营养成分改变等。
(2)生物安全:对________的影响等。
(3)环境安全:对________的影响等。
答案:1.(1)过敏原(2)生物多样性(3)生态系统稳定性2.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需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________,不能因噎废食。
(2)制定________,最大程度保证转基因技术和产品的安全性。
答案:2.(1)趋利避害(2)政策和法规二、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答案:1.伦理道德观念胚胎分级、基因诊断、染色体检查骨髓造血干细胞遗传性歧视2.克隆人(填空)。
(1)分类: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我国态度:禁止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反对________________。
对前者一再重申的“四不”原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1)生殖性克隆治疗性克隆(2)生殖性克隆人治疗性克隆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三、禁止生物武器(判断正误)1.生物武器种类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
() 2.我国政府在任何情况不发展、不产生、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答案:1.√ 2.√1.(2012·江苏卷,13)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B.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C.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D.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能转入根际微生物解析:种植转基因作物应防止对别的植物产生基因污染,所以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A正确;目的基因为DNA分子,动物食用后会被消化成小分子脱氧核昔酸,所以目的基因不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B错;转基因植物可能与野生植物发生杂交而出现基因交流,影响野生植物的多样性,C正确;目的基因被微生物摄入细胞内后,可能进入这些微生物中,D 正确。
2020届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一、选择题(15小题)1 •下列关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不发展、不生产生物武器B. 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C. 不储存生物武器D. 可储存少量的生物武器,以备急用【答案】D【解析蔡止生物武器公约》中明确提岀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徉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歆。
2 •中国政府的“四不原则”是针对()A. 生殖性克隆人B. 设计试管婴儿C.转基因动物D. 治疗性克隆【答案】A【解析】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不允许、不赞成、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3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和利用不会对人类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B. 科学家应科学的认识、评估和利用转基因生物C. 社会公众在购买相关产品时享有知情权D. 转基因生物有可能被用于制造“生物武器”【答案】A【解析】由于人们对基因活动方式的了解还不够透彻,仍没有十足的把握控制基因调整后的结果,故基因的突然改变可能会导致某些有毒物质的产生。
食物可能会由于基因转移而诱发某些人的过敏反应。
转基因产品还可能降低动物乃至人的免疫能力,从而对其健康乃至生存产生影响。
故A项错误;科学家应科学地认识、评估和利用转基因生物,B项正确;社会公众在购买相关产品时享有知情权,C项正确;转基因生物有可能被用于制造“生物武器”,例如可用基因重组技术制造全新的、人类没有接触过的致病菌,D项正确。
4 .生物武器的危害有传染性强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下列哪项不是防护生物武器的有效措施?()A. 提前接种和个人防护B. 发现病人,立即报告,及时隔离C. 注意切断传播途径D. 只注意环境消毒,不注意动植物灭菌【答案】D【解析】防止生物武器的危害,不但要进行环境消毒,也要对可能成为传播途径的动植物进行灭菌消毒。
5•目前一部分人对“转基因微生物”的产生有激烈的争论,如果正方认为对人类是有利的,反方认为转基因微生物的产生是有潜在风险的。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4小题每题3分共计72分)1.中国政府的“四不原则”是针对()A. 转基因动物B. 设计试管婴儿C. 生殖性克隆人D. 治疗性克隆【答案】C【解析】解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坚持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人.故选 C.2.关于生物技术安全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 制订相应的法规、条例规范生物技术的应用B. 拥有生物武器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各国均应加强研究和制造C. 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D. 高致病性的基因重组到高传染性的病毒基因组中就可能在人或动物群体中迅速蔓延【答案】B【解析】解 A.制订相应的法规、条例规范生物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生物技术的正确运用A正确B.生物武器的生产、储运和使用都将对受害国的民众以及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们造成极度恐慌和致命危害我们应坚决禁止生物武器 B错误C.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 C正确D.高致病性的基因重组到高传染性的病毒基因组中就可能在人或动物群体中迅速蔓延D正确故选 B3.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分析合理的观点是()A. 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不会与野生物种杂交而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B. 运用重组基因技术可以将致病菌或病毒改造成威力巨大的生物武器C. 所有的转基因食品都不会危害人类的健康D. 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不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源或者引起中毒【答案】B【解析】解 A、转基因生物有可能会在近缘物种之间通过花粉杂交造成基因库的污染A错误B、转基因技术如果被用于军事制造出生物武器那将是对人类社会极大的毁灭 B正确C 、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危害人类的健康 C错误D、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或者引起中毒 D错误.故选 B.4.基因工程产物可能存在着一些安全性问题但\underset\cdot不\underset\cdot必担心的是()A. 目的基因被应用于生物武器B. 目的基因(如杀虫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C. 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杂交进而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D. 运载体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答案】C【解析】A、目的基因可能被应用于生物武器而对人类造成重大危害需要担心 A不符合题意B、目的基因(如杀虫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如杀虫基因可能对细胞造成毒杀作用需要担心 B不符合题意C、一般而言三倍体转基因鲤鱼因联会紊乱而不能产生可育配子不能与正常鲤鱼杂交所以不必担心自然种群被淘汰 C符合题意D、运载体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如抗除草剂的杂草需要担心 D不符合题意故选C.5.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应做到多环节.下面哪些属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环节()①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②转基因农作物的农田试种③转基因农作物的大面积种植④转基因食品的商品化.A. ①②B. ①②③C. ②③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解①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属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环节①正确②转基因农作物的农田试种属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环节②正确③转基因农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属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环节③正确④转基因食品的商品化属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环节④正确.故选 D.6.人们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关注随着转基因成果的不断涌现而与日俱增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有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B. 应该严格地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以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C. 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应该马上停止实验并销毁重组生物D. 转基因生物不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也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D【解析】解 A.在导入外源基因时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一定要慎重 A正确B.应严格的选择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确保表达产物无毒、无害以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 B正确C.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就必须停止并销毁重组生物 C正确D.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错误故选 D7.下列生物技术中最不容易出现技术安全问题的是()A. 利用农杆菌的T-DNA给农作物转基因B.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让新生儿抵抗艾滋病C.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获得无籽葡萄D. 使用核移植技术对人类进行生殖性克隆【答案】C【解析】解 A.利用农杆菌的T-DNA给农作物转基因可能造成基因污染 A不符合题意B.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让新生儿抵抗艾滋病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 B不符合题意C.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获得无籽葡萄葡萄本身的遗传物质没变不容易出现技术安全问题 C符合题意D.使用核移植技术对人类进行生殖性克隆不符合人类的伦理道德观念 D不符合题意故选 C8.随着基因工程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公众应科学理性地对待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B. 基因工程在医、农、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C. 在我国生产及销售转基因食品的行为都是违法的D. 国家应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科学管理转基因生物【答案】C【解析】解 A、公众应科学理性地对待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A正确B、基因工程由于能定向改造生物在医、农、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B正确C 、在我国生产及销售转基因食品的行为是合法的但需要标明转基因食品 C错误D、我国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十分重视采取了许多必要的措施以保证其安全性还应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科学管理转基因生物 D正确.故选 C.9.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利用转基因工程菌生产的药物有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等②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的抗虫植物也能够抗病毒③可利用转基因细菌吸收环境中的重金属进行环境保护④目前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并未达成共识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D【解析】解①利用转基因工程菌生产的药物有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等①正确②用基因工程培育出的抗虫植物(如抗虫棉)不能抗病毒②错误③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细菌对环境中某些重金属具有吸收性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③正确④目前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并未达成共识④正确故选 D10.下列哪些说法已得到了证实()A. 一些转基因植物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 威胁着生态系统中其他的生物的生存B. 转基因抗除草剂植物已使杂草成了抗除草剂的“超级杂草”C. 转Bt基因玉米的花粉可使某种班蝶幼虫死亡D. 已发现因食用转基因食物而死亡的病例【答案】C【解析】从理论上说一些转基因植物可能会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 威胁着生态系统中其他的生物的生存但没有被证实故A错误转基因抗除草剂植物可能使杂草成为抗除草剂的“超级杂草” 没有得到证实故B错误抗虫棉和抗虫玉米已经成功故C正确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因食用转基因食物而死亡的病例故D错误11.基因治疗是指()A. 对全身所有的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以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B. 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使其表达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C. 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缺陷的基因突变回正常基因D.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答案】B【解析】通过分析可知基因治疗是指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 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我国科学家把生长激素基因转入鲤鱼的受精卵内培育成胖鲤鱼这一过程中科学家利用的生物技术是()A. 组织培养技术B. 转基因技术C. 发酵技术D. 克隆技术【答案】B【解析】我国科学家把生长激素基因通过生物技术转入鲤鱼的受精卵里该鱼卵发育成特大的胖鲤鱼胖鲤鱼的培育主要应用了转基因技术故选B13.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关于基因污染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转基因作物可通过花粉扩散到它的近亲作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B. 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 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以增殖的污染D. 基因污染难以清除【答案】C【解析】解 A.基因污染是可以随着自然界中的生物扩散的如转基因作物可通过花粉散落到它的近亲作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 A正确B.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具有新的性状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正确C.基因污染指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转移到生物体内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和威胁而且会随着生物的繁殖过程不断增殖 C错误D.基因污染随遗传物质复制而复制难以清除 D正确故选 C14.1993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培育成的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其抗虫基因来源于()A. 普通棉的突变基因B. 棉铃虫变异形成的致死基因C. 寄生在棉铃虫体内的线虫基因D. 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答案】D【解析】培育抗虫棉的目的基因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综上所述 ABC不符合题意 D符合题意故选D.15.与常规武器相比生物武器具有()①传染性强②污染面积广③有一定的潜伏期④像核武器一样破坏建筑物⑤自然条件绝对不影响其杀伤力.A. ①②③B. 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解①生物武器中所用病原体传染性强①正确②病原体传染性强污染面积广②正确③病原体有一定的潜伏期③正确④生物武器为病原体不会像核武器一样破坏建筑物④错误⑤自然条件会由于坏境因素影响其杀伤力⑤错误.故选 A.16.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和伦理问题的观点合理的是()A. 若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会存在安全性问题B. 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C. 转基因生物带来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食物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D. 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答案】C【解析】A、转基因植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 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A错误B、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被消化不会直接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B错误C、转基因生物带来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食物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 C正确D、由于植物与害虫间是相互选择的转抗虫基因植物可使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D 错误17.转基因技术就是对某一物种具有特殊性状的基因进行分离并把它转移到另一物种中去从而使这一物种具有组合基因.然而转基因技术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下列选项中不是转基因生物可能带来弊端的是()A.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如抗除草剂作物的产生会破坏农田生物多样性B. 使近亲野生物种具有抗性基因可能会变成“超级杂草”C. 转基因生物的食品加工带来食品污染D. 转基因生物的大规模繁殖导致生态入侵【答案】C【解析】A、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如抗除草剂作物的产生会破坏农田生物多样性属于转基因生物带来弊端 A错误B、使近亲野生物种具有抗性基因可能会变成“超级杂草”属于转基因生物带来弊端 B错误C、“食品加工”带来食品污染应属“加工”过程而非转基因技术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 C正确D、转基因生物的大规模繁殖导致生态入侵属于转基因生物带来弊端 D错误18.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B. 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集中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C. 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D.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答案】D【解析】A、为了加强对业转基因生物的标识管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了标识制度 A正确B、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是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另外还有生物安全问题 B正确C、为了保障现代生物技术的安全性需要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等措施 C正确D、转基因食品上只标明原料来自转基因生物并未标明其危害 D错误19.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有关工具说法正确的是()A. 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能特异性地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B. 限制酶也可以识别和切割RNAC.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三种工具酶D. 载体的作用是将携带的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使之稳定存在并表达【答案】D【解析】20.如果转基因植物的花粉中含有毒蛋白将引起的安全性问题应包括()①生物安全②环境安全③食物安全④伦理道德问题.A. ①②③B. ①②C. ②③D. 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①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的风险和威胁将引起生物安全问题①正确②转基因生物会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和人类生活环境造成破坏将引起环境安全问题②正确③转基因生物会出现新的过敏源等将引起食物安全问题③正确④转基因植物的花粉中含有毒蛋白不会引起伦理道德问题④错误21.基因工程产物可能存在着一些安全性问题但下列叙述不必担心的是()A. 转基因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危害B. 载体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C. 目的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D. 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杂交会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答案】D【解析】A、转基因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危害 A正确B、载体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 B正确C、目的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 C正确D、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不能产生可育配子不能与正常鲤鱼杂交 D错误22.中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主要原因是()A. 克隆人不是正常的个体B. 大多数人对克隆人的研究持否定态度C. 克隆人的技术性问题无法得到解决D. 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答案】D【解析】解中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原因是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并很可能孕育出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孩子.故选 D.23.基因工程产物可能存在着一些安全性问题但下列叙述不必担心的是()A. 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的杂交会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B. 运载体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C. 目的基因(如杀虫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D. 转基因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危害【答案】A【解析】解 A.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不能产生可育配子不能与正常鲤鱼杂交不可能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 A符合题意B.载体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 B不符合题意C.目的基因如杀虫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 C不符合题意D.转基因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危害 D不符合题意故选 A24.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B. 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C. 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D. 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能转入根际微生物【答案】B【解析】解 A.种植转基因作物以防止对不得植物产生基因污染所以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 A正确B.动物取食转基因作物后要经过消化吸收才进入身体目的基因不可能直接进入动物细胞 B错误C.转基因植物可能与野生植物发生杂交而出现基因交流影响野生植物的多样性 C正确D.目的基因被微生物摄入细胞内后可能进入这些微生物中 D正确故选 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25.(1)薄荷利用EβF驱散蚜虫并吸引蚜虫的天敌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 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功能25.(2)若利用PCR技术获取EβF合成酶基因在PCR反应体系中需加入________、模板序列、原料及两种________ 如果提取到薄荷细胞中EβF合成酶的mRNA 则可用________方法获取目的基因25.(3)研究者利用4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图所示酶切后的产物连接时目的基因上SalⅠ切割产生的末端应与质粒上________切割产生的末端相连接连接完成后该连接点________(能/不能)被这两种限制酶中的某一种切割25.(4)欲从个体水平上检测转基因抗蚜麦是否培育成功在小麦叶片上接种蚜虫后通过观察叶片上蚜虫的________或________作为判定的依据25.(5)下列属于转基因抗蚜麦推广种植后引发的安全性问题的是()【答案】(1)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解析】解(1)薄荷利用EβF驱散蚜虫并吸引蚜虫的天敌说明EβF属于化学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功能【答案】(2)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引物, 反转录法【解析】(2)若利用PCR技术获取EβF合成酶基因在PCR反应体系中需加入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即Taq酶、模板序列、原料及两种引物如果提取到薄荷细胞中EβF合成酶的mRNA 则可用反转录法方法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获取目的基因【答案】(3)XhoⅠ, 不能【解析】(3)根据图中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可知限制酶NatⅠ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与限制酶PstⅠ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相同而限制酶SalⅠ与限制酶XhoⅠ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相同因此将酶切后的产物连接时目的基因上SalⅠ切割产生的末端应与质粒上XhoⅠ切割产生的末端相连接连接完成后该连接点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与原来的不同所以不能被这两种限制酶中的某一种切割【答案】(4)停留时间, 天敌数量【解析】(4)如果从个体水平上检测转基因抗蚜麦是否培育成功在小麦叶片上接种蚜虫后通过观察叶片上蚜虫的停留时间或天敌数量作为判定的依据【答案】B, D【解析】(5)A.转基因抗蚜麦能抗蚜虫感染从而正常生长不会引发安全性问题 A错误B.转基因植物上的目的基因向其他生物扩散导致基因污染 B正确C.薄荷可产生蚜虫报警信息素EβF用于驱散蚜虫并吸引蚜虫的天敌这样可以减少杀虫剂对环境的破坏这是转基因植物的优点 C错误D.转基因植物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 进而改变现有生态结构 D正确故选 BD。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练习题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练习题【基础达标】1.针对生物武器的传染性强这一特点,下列哪项不是防治生物武器危害的有效措施()A.提前接种和个人的防护B.发现病人,立即报告,及时隔离C.注意切断传播途径D.只注意环境消毒,不注意动植物灭菌【答案】D【解析】动植物也可能成为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因此,防治生物武器也应该注意动植物的灭菌。
2.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有可能产生二次污染B.种植抗虫棉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C. 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有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D.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逐步解决的【答案】B【解析】重组的微生物有可能产生新的对环境有污染的代谢产物。
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但抗虫基因有可能通过杂交的方式传播到其他植物体内,造成基因污染。
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者过敏蛋白可能通过蜂蜜等食品进入人体。
随着人们对生物知识的了解,一些现在不能掌握的技术将被开发研究,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逐步解决的。
3.肉毒杆菌毒素能作用于人体神经系统而使肌肉麻痹,甚至使人死亡。
这种毒素的具体作用是()A.阻滞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B.促进神经末梢释放过量的乙酰胆碱C.直接作用于肌细胞,破坏细胞结构D.影响肌细胞的呼吸,引起供能不足【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肉毒杆菌毒素能作用于人体神经系统而使肌肉麻痹,甚至使人死亡,因此其具体作用应为阻滞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4.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其依据是()A.转入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杂交,形成新的病原体B.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超级杂草”C.科学家赋予了转基因生物某些特殊性状,增强了它们在该地区生存条件下的竞争能力D.转基因植物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只能在种植区以内繁殖【答案】C【解析】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因某些特殊性状而增强它们的竞争能力,从而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设计试管婴儿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适合的胚胎的处理问题是设计试管婴儿所引发的主要问题B.设计试管婴儿利用了体外受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和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C.设计试管婴儿必须得到政府的审批而试管婴儿则不需要,这是因为前者技术复杂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后者技术上已经很成熟D.若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用于设计婴儿性别也是该技术引发争议的来源之一2. “治疗性克隆”可用胚胎干细胞克隆出人体不同组织细胞,以用于医学研究和治疗。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技术解决了临床上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B.人类治疗性克隆的核心技术是胚胎干细胞培养技术C.胚胎干细胞可克隆出不同组织细胞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中国政府既反对克隆人或动物,又反对治疗性克隆3.基因工程产物可能存在着一些安全性问题,但不必担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杂交,进而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B.运载标记基因(如抗生素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C.目的基因如杀虫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D.目的基因通过花粉的散布转移到其他植物体内,造成基因污染4.所谓“设计试管婴儿”,实际上就是指体外受精形成的胚胎(几个细胞期)在植入母体孕育前,根据人们的需要,将胚胎的一个细胞取出,进行某些基因检测。
当检测结果符合人们需要时,再把胚胎植入母体孕育。
设计试管婴儿不同于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出现的试管婴儿。
下列关于设计试管婴儿的问题,哪项不合乎道德规范( )A.利用设计试管婴儿的脐带血 B.设计试管婴儿,不一定非考虑他的性别C.利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设计畸形胎儿,以供展览D.利用设计试管婴儿提供骨髓造血干细胞,救治病人5.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6.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产生二次污染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含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D.转基因生物有可能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破坏7.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
关于“基因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基因作物的外源基因可以通过花粉扩散到它的近亲作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B.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的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增殖不扩散的污染D.基因污染的危害在于引起了遗传物质的改变,难以一下子消除8.治疗性克隆有希望最终解决供体器官的短缺和器官移植出现的排异反应。
如图表示治疗性克隆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过程利用了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体细胞融合技术B.图示过程实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其优点是用上述方式获得的各种脏器组织细胞、神经细胞等进行移植降低了免疫排斥C.①、②过程需要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同时还需要在培养液中不断补充细胞所需要的ATPD.①过程的细胞学基础是细胞的增殖和分化9. 华南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采用试管动物技术进行人工繁殖,该技术包括的环节有( )①转基因②核移植③体外受精④体细胞克隆⑤胚胎移植A.①③B.①④ C.②⑤ D.③⑤10.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和伦理问题的观点不合理的是( )A.对于转基因技术,我们应该趋利避害,理性看待B.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C.我国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其扩散D.对于基因检测应该保护个人遗传信息的隐私权11.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包括( )。
①直接传播②食物传播③生活必需品传播④施用者人体传播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2.生物武器有传染性强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下列哪项不是防治生物武器的有效措施( ) A.提前接种和个人的防护 B.发现病人,立即报告,及时隔离C.注意切断传播途径D.只注意环境消毒,不注意动植物灭菌13.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B. 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C. 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D. 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能转入根系微生物14.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可以实现良种牛的快速繁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对供体和受体母牛都要进行相同激素处理B. 受精和胚胎的早期培养都需要在体外进行C. 对冲卵获得的原肠胚检查合格后方可移植D. 胚胎分割移植实现同卵多胎的成功率较低15.下列哪种生物不能作为生物武器( )。
A.伤寒杆菌 B.炭疽杆菌 C.乳酸菌 D.天花病毒16.下列关于高等哺乳动物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绝大多数精卵细胞的识别具有物种特异性B. 卵裂球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大C. 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D. 原肠胚发育分化形成内外两个胚层17.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外受精是指获能的精子和成熟的卵子在相应溶液中受精B.受精卵发育到原肠胚阶段才能进行胚胎移植C.早期胚胎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通常都需加入血清D.试管婴儿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二、填空题18.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美国科学家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批转基因婴儿。
他们从年轻的健康妇女的卵细胞中提取出细胞质,然后注入年纪较大的不育妇女的卵细胞中,主要是为卵细胞注入健康的线粒体,以增加不育妇女的受孕机会。
”请分析回答:(1)为什么在卵细胞内注入健康的线粒体,会增加年龄较大的不育妇女的受孕机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培育的婴儿的核遗传物质来自一父二母。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00年9月,美国有一位名叫玛尼的女孩患上了一种致命的贫血病,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这个女孩的父母也通过设计试管婴儿的办法,生下了一个名叫安蒂姆的男婴,医生用其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了玛尼的生命。
设计试管婴儿技术的问世,引起了全球各界的激烈争论。
你是支持还是反对?试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供体器官的短缺和排斥反应是制约器官移植的两个重要问题。
而治疗性克隆能最终解决这些问题。
下图是治疗性克隆的过程图解。
(1)正常情况下,去核的卵细胞取自于女性卵巢排卵后在输卵管中________________期的卵细胞。
(2)重组细胞发育的过程中,细胞开始分化发生在______期。
(3)治疗性克隆所用到的技术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要想获得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胚胎,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技术。
(4)已知患者是红绿色盲的女性,图中提供卵细胞的为完全正常的年轻女性。
移植器官后,该患者所生育子代红绿色盲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克隆羊“多利”的问世,很快在全世界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其中关于“治疗性克隆”的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下图所示为人类“治疗性克隆”的大概过程,请据图作答。
(1)过程A表示________,是目前实现体细胞克隆的关键技术,该技术的主要操作是应用患者的体细胞作为核供体,由①________细胞提供细胞质,进行人工重组。
(2)经过程B得到的结构中,④是未分化的细胞,因而这些细胞被认为是胚胎干细胞。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胚胎干细胞具有增殖能力并保持________状态。
(3)对于“治疗性克隆”仍然存在许多争论,有一男子患有白血病,后经医生利用其出生时保留的脐带血进行治疗后康复,你认为这种做法符合伦理道德吗?为什么?21.“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将不孕夫妇的精子和卵细胞取出在试管中完成受精,并在试管中培养使其发育到如图所示的时期,再将胚胎移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胎儿。
它不仅使一部分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也为人类的优生开辟了新的途径。
据此回答:(1)“试管婴儿”技术在生物学上所依据的原理是( )A.有性生殖B.组织培养 C.克隆技术D.基因工程(2)人的受精卵通过卵裂,逐渐形成大量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组织,并进而形成器官和系统。
从细胞水平看,卵裂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3)该图示时期是胚胎发育的________期。
(4)在该图下一时期,b细胞最可能成为________胚层的一部分。
(5)“试管婴儿”的形成用到下列哪些技术?________。
(填序号)①体外培养②人工授精③胚胎移植④核移植(6)要得到“同卵双胞胎”,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双胞胎的性别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__。
(7)“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二者在对人类作用上的区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炭疽热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发的急性传染病,炭疽杆菌主要以孢子形式存在,孢囊具有保护功能,能使细菌不受阳光、热和消毒剂的破坏而在自然界中长期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