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前沿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经贸前沿论文
-------光伏产业
光伏产业面临困境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摘要:据报道,当地时间11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6名委员全票通过此前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厂商在美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的裁定,将对这些企业征收惩罚性关税,根据此前美国商务部作出的裁定结果,将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18.32%~249.96%的反倾销税,且针对中国政府的补贴征收14.78%~15.97%的反补贴税。
然而,当地时间11月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即日起将对自中国进口的光伏电池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欧盟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将对进口的原产于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其关键零部件发起反补贴调查。公告还称,欧盟委员会将调查我国光伏产业是否存在补贴行为以是否对其国内光伏产业造成伤害,将在明年8月5日之前发布初步调查结果,并于明年12月5日之前公布最后的调查结果。
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所处的国内外贸易环境,指出光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重解决如下问题:光伏企业如何应对美国的“双反”政策和欧盟的调查;我国应出台怎样的政策来扶持太阳能产业的良性发展。同时,本文将为光伏企业良性出口提供对策。
第一章、光伏产业概况
一、光伏产业
1.简介
太阳能光伏技术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力的技术,其核心是可释放电子的半导体物质。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是硅。地壳硅储量丰富,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阳能光伏电池有两层半导体,一层为正极,一层为负极。阳光照射在半导体上时,两极交界处产生电流。阳光强度越大,电池就越强。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
2.产业优势
太阳能光伏系统不仅只在强烈阳光下运作,在阴天也能发电而且永不枯竭;采集太阳能的地点的地理位置要求不高,相对而言,水电站或风电站对地理位置要求则比较高;建立太阳能发电站所需的时间和成本都比水电站要低;使用太阳能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是理想的绿色能源。但原料开采和生产光伏产品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能源和造成污染;适用范围广,就算一般家庭也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
3.浙江的光伏产业
国际市场和国内政策的拉动下,中国的光伏产业逐渐兴起,并迅速成为后起之秀,涌现了无锡尚德、浙江正泰等一批优秀的光伏企业,带动了上下游企业的发展,中国光伏发电产业链正在形成。
浙江是经济大省,又是能源消耗大省,96.7%以上的化石能源依赖省部调入,能源问题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大力推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新能源使用比例,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与生活环境,有利于培育形成新的优势产业,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光伏产业已成为浙江最有发展潜力的高技术新兴产业之一,加快新能源推广应用和产业发展已成为浙江经济发展坚定不移的目标。2009年,浙江省关于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式出台:到2012年,全省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力争达350兆瓦,实现光伏等新能源消费量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1%以上,成为国内重要的光伏等新能源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
浙江省光伏产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但企业数量和生产规模很小。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光伏市场日趋成熟和高额回报,敏锐的浙江企业家纷纷投资光伏产业,代表有2004年的浙江向日葵、2005年的浙江昱辉,2006年的正泰太阳能,2007年的龙柏光伏等。目前,浙江省已经初步形成从工业硅生产到光伏系统开发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的重点骨干企业,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浙江正泰集团投资12亿元建设90兆瓦产能薄膜电池生产线,其中试线薄膜硅电池转换效率达9%,成本低于第一代30%。
2006-2010年世界太阳能电池产量的变化
年度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世界太阳电池产
量(MW
P )
2516 4000 7900 10660 16000
年度增长% 42.9 56.2 97.5 34.9 50.1
第二章、光伏产业的困境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最大的十家光伏企业债务累记高达175亿美元,包括江西赛维LDK、无锡尚德等大型光伏企业。几大巨头都接近资不抵债。另有数据表明,2012年1至6月,多晶硅价格已从30.55美元/kg下降至23.6美元/kg,而且国内多晶硅企业的生产成本为33美元至40美元/kg,销售价已经远低于成本价,多晶硅企业80%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在中国光伏产业原本不容乐观的形式下,美国的“双反”政策更是雪上加霜。11月7日,历时一年多的中美光伏贸易纠纷终于尘埃落定。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作出终裁,认定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实质性损害了美国相关产业,美国商务部未来五年对中国产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关税。据了解,美国将对中国产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18.32%至249.96%的反倾销税,以及14.78%至15.97%的反补贴税。路透社称,两税合计,美国商务部对尚德电力征收约36%的关税,天合光能面临约23.75%的关税。另外,逾100家中国生产商和出口商面临约31%的关税,其他中国企业则会面临逾250%的关税。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在美国对中国光伏行业的双反判定最终落地的同一时间里,欧盟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追加反补贴调查。欧盟委员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其主要部件启动反补贴调查。2011年中国对欧洲光伏产品出口高达204亿美元,直接从业人口超过30万人。继9月6日对华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立案之后,欧洲太阳能企业协会9月26日向欧盟委员会提出申诉,指控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其主要部件得利于不公平的政府补贴。
第三章、光伏产业困境形成的原因
一、外部因素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前者主要是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后者则包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欧美国家在债务危机频仍的情况下,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以缓解债务危机,还有关于一些欧美国家提出的中国崛起威胁论,限制从我国进口光伏产品,抑制我国对外经济的重头——光伏产业的发展。
二、自身因素
1.结构性产能过剩
欧美国家的贸易壁垒只是我国光伏产业困境的诱因,我国光伏产业面临的根本问题是调控确实盲目发展造成的结构性产能过剩,行业标准不完善,进入门槛低,也是造成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此外,行业自身缺乏规范管理,企业随意扩张,无序竞争等也是重要的原因。我国光伏企业严重依赖于国外市场,九成以上的产品靠国际市场销售,而国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