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大一统的汉朝》习题1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课课练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课课练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课课练人教新课标版选择题实现西汉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的大一统,西汉王朝进人鼎盛时期的皇帝是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参考答案]C[2006年福州质量检查]第3题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灭亡,它实际存在A.211年 B.210年 C.212年 D.193年[参考答案]B[2007年芜湖中考] 第1题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A.管仲 B.商鞅 C.张骞 D.董仲舒[参考答案]D[2007年重庆中考] 第7题汉武帝时期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采纳了哪一位思想家的建议?A.王充 B.张骞 C.司马迁 D.董仲舒[参考答案]D[2007年成都中考] 第2题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始于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清朝[参考答案]B[2007年温州中考] 第13题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侯之”于是上从其计。

文中的“上”指的是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唐太宗[参考答案]C[2007年临沂中考] 第11题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A.国家统一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 C.中央集权问题 D.儒家思想问题[参考答案]D[2007年宜昌中考] 第4题为了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制 D.文字狱[参考答案]B[2008宜昌毕业]第3题“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A.创立中央集权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C.稳固大一统局面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参考答案]C[2008潍坊学业]第2题观察右边的“讲经图”(汉代画像砖),这是哪一位皇帝时期兴办太学的实证?A.汉高祖刘邦 B.汉武帝刘彻C.汉光武帝刘秀 D.蜀汉皇帝刘备[参考答案]B[2008成都学业]第1题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始于A.炎黄部落联盟的组成 B.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C.儒家思想的影响 D.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参考答案]D[2008汕头学业]第3题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试题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一、文景之治1.原因(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

(2)汉高祖和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

2.措施: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提倡节俭,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

3.结果: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史称“文景之治”。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1.措施(1)政治: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无力与中央抗衡。

(2)思想: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3)文化上: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这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

2.大一统的出现:汉武帝时候,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三、东汉的统治1.西汉灭亡: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西汉灭亡。

2.东汉的建立:公元 25年,X秀称帝,定都某某,史称东汉。

3.光武中兴:光武帝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惩处贪官污吏,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光武中兴。

4.东汉的衰落:东某某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东汉末年,爆发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问题1】汉武帝为什么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X?探究:(1)汉初,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不利于中央集权,无法适应汉武帝时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核心是把儒家学说提升到“独尊”的地位,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3)汉武帝推行的“儒术”,与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有所不同,它经董仲舒的改造、发挥,吸收了法家、道家学派的一些思想。

(4)这种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这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问题2】汉武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大一统”的局面?探究:(1)汉武帝时,西汉王朝进入全盛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推行和巩固大一统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七年级上册历史大一统的汉代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大一统的汉代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大一统的汉代》课后练习题及答案七年级上册历史《大一统的汉代》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第12课大一统的汉代命题人:孙文杰审题人:宋树桐命题单位:德胜镇二中一、单项选择题1.西汉的第一个皇帝是()。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武帝D.汉景帝2.西汉初年,以注意俭仆而著称的皇帝是()。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3.向汉武帝提出“免除百家,独尊儒术”的闻名学者是()。

A.陆贾B.董仲舒C.主父偃D.姚崇4.以下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是()。

A.汉高祖B.汉景帝C.汉武帝D.光武帝5.我国古代最高学府是()。

A.大学B.儒学C.郡国学D.太学6.西汉时期显现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局面的皇帝是()。

A.汉文帝B.汉景帝C.汉武帝D.汉高祖7. 阅读以下材料:“到那个时期(西汉),国家的粮仓饱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连年不用,穿钱的绳索烂了。

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请回答:(1)这段话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形?(2)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什么缘故?(3)你以为显现这一治世局面的缘故有哪些?8.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请回答:(1)材料一是谁向哪位皇帝提出的建议?(2)材料二又是谁的建议?请你用一句话来归纳材料二的观点。

(3)材料二中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是指哪家学说?为了推行此学说采取了哪些方法?(4)两那么材料反映的史实有什么一起的目的?七年级上册历史《大一统的汉代》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第12课大一统的汉代命题人:孙文杰审题人:宋树桐命题单位:德胜镇二中一、单项选择题1.西汉的第一个皇帝是()。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武帝D.汉景帝2.西汉初年,以注意俭仆而著称的皇帝是()。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3.向汉武帝提出“免除百家,独尊儒术”的闻名学者是()。

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试题

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试题

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试题1.西汉初期“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①吸取秦亡的教训,轻徭薄赋②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劝诫百官关心农桑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安定A.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景之治的相关内容。

西汉初期“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吸取秦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社会安定。

所以答案选D。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大一统的秦汉帝国·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文景之治2.太学是我国古代的大学,它开设于A.汉高祖时B.汉武帝时C.汉文帝时D.汉景帝时【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采纳儒家代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任用精通儒学的人为官,大力发展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官学,改革了选拔官员的制度。

故选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3.汉武帝采纳大臣董仲舒的什么建议?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D.仁政治国,轻徭薄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西汉到汉武帝时期,国力强大,为巩固统治,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采纳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的建议,任用精通儒家学问的人为官,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以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巩固中央集权。

B项属于道家的主张,C项属于兵家的主张,D项“轻徭薄赋”主要推行于西汉初期。

故选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4.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

你认为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有哪些()①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②政府减轻人民的各种负担③注重农业的发展④重视“以德化民” ⑤推行儒学教育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景之治的相关内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要义、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他们还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北行富裕起来,历史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据此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

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试题

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试题

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试题1.近段时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等高官频频参拜靖国神社,再次激起了中韩人民的强烈反抗,同时也使得中日关系再次陷入恶化。

回顾历史,下列可以作为古代中日友好交往见证的历史文物是【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日友好交往的史实。

古代汉朝政府曾经册封日本国王,B项反映的文物就是“汉委奴国王印”,这是古代中日友好交往的见证,所以答案选B。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大一统的秦汉帝国·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汉朝的对外交往2.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下列属于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是()①实行“推恩令”②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设立军机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学生可以用排除法进行选择。

设立军机处是清朝雍正时设立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可以排除。

再进一步分析选项,故选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3.历史剧《汉武大帝》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我们知道,汉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那么,下列不属于其大统一措施的是()A.平定“七国之乱”B.颁布“推恩令”C.设刺史监督地方官员D.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

汉武帝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接受主父堰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为了强化监察,在中央设司隶校尉,监察百官,地方设刺史,监督地方官员;为了控制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平定“七国之乱”的是汉景帝,不是汉武帝,所以答案选A。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大一统的秦汉帝国·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4.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为了长治久安,都制定了相应的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控制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⑴夏朝时期,形成了完备的国家机构。

请问夏朝国家机构的性质怎样?(1分)⑵西周时期,开创了建邦封卫制度。

初三历史大一统的汉朝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历史大一统的汉朝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历史大一统的汉朝试题答案及解析1.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大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今后学者有所统一。

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

更钱造币以赡用。

征匈奴四十馀,匈奴远遁,日以削弱。

——《古代历史史料汇编》材料二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

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

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加强统一的主要措施。

(4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汉武帝的主要功绩。

(2分)【答案】(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铸造钱币;征讨匈奴(4分) 4(2)使国家统一得到空气巩固;对汉文化主流形态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使西汉进入了全盛时期(任意两点得2分);【解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汉武帝的大一统。

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国力逐渐增强,年轻的汉武帝立志要有所作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在思想上,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解除了地方的王国问题;在经济上实行盐铁专卖、铸造五铢钱;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征讨匈奴,解除了匈奴对北方边境的威胁。

(2)本小题考查的是评价汉武帝的统治。

汉武帝作为一个雄才伟略的皇帝,彻底解决了汉初以来的王国问题,扫除了北方边境的威胁,极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国家统一得到空气巩固;思想上独尊儒术的推行,重视儒学教育,对汉文化及中华主流形态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他的统治下使西汉进入了全盛时期。

历史上常把他与秦始皇并列,称为秦皇汉武。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2.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西汉建立的时间是()A公元前221年B公元前209年C公元前202年D公元202年2、下列各项,不属于“文景之治”的内容的是()A释放奴婢B薄赋劝农C提倡节俭D“以德化民”3、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的皇帝是()A秦始皇B汉文帝C汉武帝D汉景帝4、把儒家的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始于( )A.西周B.秦C.西汉D.东汉5.儒家学说之所以成为我国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主要是由于:()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挥B.儒家学说是西汉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C.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学的人D.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6.汉武帝为了提高儒家学说地位采取的措施是()A.巩固中央集权B.建立了明确的人才举荐制度C.颁布了推恩令D.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兴办太学7.下列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是()A.汉高祖B.光武帝C.周文王D.汉武帝8.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实质是()A.剥夺王国的封地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C.分割王国的封地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9.我国古代最高学府是()A.太学B.郡学C.国学D.府学10.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A.诸子百家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C.法家和墨家D.道家和兵家11.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是接受了谁的建议()A.董仲舒B.刘濞C.晁错D.主父偃12.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出现于()A.孔子创办私学时B.秦朝统一后C.汉武帝时期D.隋朝13.“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相似的是()A.根本目的B.实施背景C.实施过程D.实施结果14、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其治国核心思想源于()A.法家思想B.道家思想C.儒家思想D.墨家思想15、汉武帝雄才大略,颁布“推恩令”,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排斥异己C.放权于侯国D.平定叛乱16、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A.直接任免地方官员B.让地方举荐人才选用官员C.以人为镜,重用官员D.采用科学制度选拔官员17、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之大一统的汉朝卷(有答案)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之大一统的汉朝卷(有答案)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之大一统的汉朝卷(有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1. ( 2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者是()A. 张良B. 主父偃C. 董仲舒D. 张骞2. ( 2分) 有人说秦朝是“过把瘾就死”,只存住了15年,但后继的汉朝却存在(400多年)。

使西汉达到鼎盛的帝下是()A. 汉高祖B. 汉文帝C. 汉景帝D. 汉武帝3. ( 2分) 今天的北大和清华是我国的最高学府,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A. 大学B. 太学C. 儒学D. 郡国学4. ( 2分) 刘细君嫁给乌孙国王,成为“万里和亲第一人”。

这件事发生在()A. 汉武帝时期B. 唐太宗时期C. 元世祖时期D. 明太祖时期5. ( 2分) 为了巩固“大一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A. “推恩”B. “无为”C. “焚书坑儒”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6. ( 2分) 汉武帝时,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下令废半两钱,改铸()A. 半两钱B. 五铢钱C. 蚁鼻钱D. 铲形币7. ( 2分) 《汉书·武帝纪》中记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

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

”这一措施导致()A. 土地兼并严重B. 王国问题逐渐得到解决C. 七国之乱爆发D. 宗法原则被彻底地放弃8. ( 2分) (2017·襄阳)出自襄阳的一代明君是()A. 刘邦B. 诸葛亮C. 刘秀D. 米芾9. ( 2分) 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是()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10. ( 2分) 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是在()A. 汉高祖时候B. 汉文帝时候C. 汉景帝时候D. 汉武帝时候11. ( 2分) “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文中“推恩之令”在当时最大的作用是()A. 推行了新儒学教育B. 促成了“文景之治”C. 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D. 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12. ( 2分) 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试题

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试题

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试题1.看下边三副图,回答后面的几个问题。

(6分)仔细看图文后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的人物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大臣,你知道他是谁吗?(1分)(2)汉武帝接受他的建议推行了什么政策?(1分)其目的是什么?(2分)(3)结合图3说明汉武帝为强化这一政策还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2分)【答案】(1)董仲舒(1分)(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其目的是加强思想统治,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或加强中央集权)。

(2分)(3)推行儒学教育,举办太学,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

(2分)【解析】(1)图一中“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的话是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时,董仲舒的对策,结果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长达2000多年。

董仲舒指出的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思想统治政策,很受武帝赏识。

汉武帝接受他的建议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这样做不利于学术文化的发展,但在当时却有益于专制制度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其目的是加强思想统治,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或加强中央集权)。

(3)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接受后,针对董仲舒的三项建议,汉武帝先后采取了三项措施:.立五经博士;开设太学,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确立察举制。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2.“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高祖建的政权称西汉。

高祖指的是()A.陈胜B.吴广C.项羽D.刘邦【答案】D【解析】结合题干中“高祖建的政权是西汉”,可知高祖指的是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2年于荥阳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

3.西汉的大一统出现于哪个皇帝时期?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武帝统治的相关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汉高祖刘邦、汉朝的开国皇帝,汉文帝、汉景帝是汉高祖的继承者,他们在位期间提倡节俭、注重发展生产、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出现过“文景之治”的盛况。

初三历史大一统的汉朝试题

初三历史大一统的汉朝试题

初三历史大一统的汉朝试题1.汉代经学大师郑玄游学十余年,回到家乡设坛讲学,造福桑梓。

他的主要贡献是A.宣传道家思想B.注释《墨子》C.传播儒家学说D.编辑《郑志》【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代时儒家思想的准确识记。

郑玄(公元127-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

游学归里之后,复客耕东莱,聚徒授课,弟子达数千人,家贫好学,终为大儒,故选C。

【考点】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大一统的汉朝·汉代经学·郑玄(课标外)2.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位时期,颁布“推恩令”,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排斥异己C.放权于侯国D.平定叛乱【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的知识,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3.为实现国家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颁布“推恩令”C.盐铁官营D.张骞出使西域【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为实现国家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四个选项都是汉武帝为实现国家大一统而采取的措施,A选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B选项颁布“推恩令”为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C选项盐铁官营为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D选项张骞出使西域为在民族关系方面采取的措施。

故答案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4.贾谊在《治安策》中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这一思想启发了西汉政府实施A.分封制B.郡县制C.推恩令D.科举制【答案】C.【解析】材料中引文的大意为要想天下的长治久安,就必须分割王国封地以削弱其实力,联系所学可知,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来王国问题逐渐突出,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于是贾谊提出对此一削弱王国的实力,汉武帝推行了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

大一统的汉朝 习题(含答案)

大一统的汉朝 习题(含答案)

大一统的汉朝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1. 下列有关东汉末年局势的叙述,错误的是()A. 政局混乱B. 军阀混战C. 分裂割据D. 中央集权2. 下列关于儒家学说演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元朝统一后,为选拔人才,规定考试只许在儒家经典“四书”范围内命题,儒家学说达到顶峰B. 春秋时期孔子确立的儒家学说其核心思想是“法治”C. 五四运动中,儒家学说在“打倒孔家店”的攻击中动摇了统治地位D. 西汉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经儒生董仲舒的完善,被确立为正统思想3. 《后汉书》记载:“张角所有能兴兵作乱……其源皆由十常侍……”,这说明东汉时期()A. 皇帝统治残暴B. 地方豪强兴起C. 宦官乱政D. 外戚专权4. 如果汉代有微信,那么在汉武帝的微信朋友圈,下列人物最不应该出现()A. 卫青B. 主父偃C. 霍去病D. 晁错5.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A. 创立中央集权制B. 巩固大一统局面C. 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D. 推行“休养生息”政策6. 西汉初期,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下列不属于其中的措施的是()A. 下令“兵皆罢归家”,返乡务农B. 释放奴婢为平民C. 大建露台陵墓D. 重视“以德化民”7. 某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A. 秦朝B. 新朝C. 西汉D. 东汉8. 《沁园春•雪》中词句“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秦皇汉武”指的是()A. 秦始皇汉高祖B. 秦二世汉武帝C. 秦二世汉高祖D. 秦始皇汉武帝9. 下列表述中,不是出现在东汉后期的是()A. 土地兼并严重B. 外戚和宦官替专权C. 农民起义的爆发D. 社会安定,经济繁荣10. 公元9年,辅政大臣外戚王莽夺取政权,改国号为()A. 新B. 鲁C. 周D. 吴11. 西汉时期举办的我国古代最高学府是()A. 郡学B. 太学C. 国学D. 县学12.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练习题 大一统的汉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练习题 大一统的汉朝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知识梳理一.文景之治1原因:①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②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

2表现: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1在政治上,经济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①政治: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②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

2大一统的出现:汉武帝时候,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三.东汉的统治1东汉的建立: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西汉灭亡。

不久,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

公元25年,参加过农民起义的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刘秀就是光武帝,襄樊枣阳人。

2“光武中兴”:为了使社会安定下来,光武帝多次下令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惩处贪官污吏,任用清廉官史。

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

3东汉的衰落: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十分黑暗。

整治黑暗的局面持续到东汉末年,最终导致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

东汉名存实亡。

课堂预习知识点一文景之治1西汉文帝、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知识点二汉武帝的大一统2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3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

知识点三东汉的统治4公元25年,参加过农民起义的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互动课堂知识点一文景之治1.西汉初,提倡节俭,重视农业生产,社会比较安定,开始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A )A.文景之治B.高祖之治C.武帝强盛D.贞观之治2.汉初统治者减轻农民负担的最终目的是(A )A.巩固封建统治B.发展农业生产C.使百姓生活富裕D.提高综合国力知识点二汉武帝的大一统3.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是( D )A.卫青B.主父偃C.王莾D.董仲舒4.汉王朝进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鼎盛时期是在下列哪一个帝王时期(C )A.汉文帝时期B.汉景帝时期C.汉武帝时期D.汉元帝时期知识点三东汉的统治5建立东汉王朝的帝王是(D )A汉武帝 B汉文帝 C汉景帝 D光武帝课堂演练一单项选择题1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B )A诸子百家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C法家和墨家D道家和兵家2.为了实现在思想上的高度统一,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B )A.引入佛教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设立太学D.削弱王国势力3.为了宣扬封建正统思想,西汉时期出现了国家举办的学校,并成为我国古代最高学府的太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大一统的汉朝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大一统的汉朝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大一统的汉朝同步练习1.汉朝建立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21年B.公元前209年C.公元前207年D.公元前202年2.西汉的都城是 ( )A.咸阳B.镐京C.长安D.洛邑3.公元前200年,在白登山被匈奴围困7天7夜的皇帝是 ( )A.汉武帝B.刘邦C.汉文帝D.汉景帝4.在汉武帝时期出击匈奴的将领是 ( )①卫青②蒙恬③霍去病④王莽A.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③④5.下列皇帝中,从匈奴手中收复河套地区的有 ( )①秦始皇②汉高祖③汉文帝④汉武帝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6.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A.李斯B.孟子C.董仲舒D.商鞅7.儒家思想开始成为我国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在( )A.汉武帝时B.光武帝时C.汉文帝时D.秦始皇时8.东汉的建立者是 ( )A.光武帝B.刘邦C.汉文帝D.王莽9.下列皇帝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汉景帝②汉高祖③汉武帝④汉文帝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②④①③D.③②④①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西汉初年,牲畜奇缺,连皇帝要配齐4匹一色的马来拉车也办不到,丞相和将军只好坐牛车。

(1)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2)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3)为解决这一问题,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4)这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果(5)这种成果对西汉的发展有什么作用?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令人仿照六国宫殿样式,在咸阳修建了许多宫殿。

后来,他又令人建起在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阿房宫。

材料二汉文帝宠爱的夫人,也不能穿拖地的长裙。

帏帐上面不得绣花。

有一次,文帝想建筑一座高台,经过计算,要花费相当于10户中等水平人家的家产那样多的钱,汉文帝就放弃了。

(1)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秦始皇和汉文帝的不同做法,带来了什么不同后果?(3)通过材料和问题的回答,你受到什么启示?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七年级上册历史大一统的汉朝同步练习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一统的汉朝
一、单项选择题:
1.文景之治是指()
A.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局面
B.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
C.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
D.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
2.汉武帝为了提高儒家学说地位采取的措施是()
A.巩固中央集权
B.建立了明确的人才举荐制度
C.颁布了推恩令
D.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兴办太学
3.下列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是()
A.汉高祖
B.光武帝
C.周文王
D.汉武帝
4.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实质是()
A.剥夺王国的封地
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C.分割王国的封地
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5.我国古代最高学府是()
A.太学
B.郡学
C.国学
D.府学
6.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
7.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是接受了谁的建议()
A.董仲舒
B.刘濞
C.晁错
D.主父偃
8.按先后顺序排列汉初的几代皇帝应是()
①汉景帝②汉武帝③汉高祖④汉文帝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9.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
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
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D.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人做了大官
10.“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大一统”的关系是()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C.董仲舒的学说适应实现政治统一的需要
D.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思想
11.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于是上从其计。

”文中“上”指()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2.关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吸取秦亡教训
B.儒家治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C.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
D.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
二、材料分析题:
1.(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郡国务劝农桑。

”阅读材料回答:
①这段话反映了汉景帝的什么思想?
②汉景帝的哪些措施体现了这种思想?
③历史上把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称之为什么?
2.“民失作业,而大饱饥馑。

……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相同颜色的马驾车),而将相或乘牛车。

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
阅读材料回答:
①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
②汉初这样荒凉的景象是怎样造成的?
③材料中的“上”是谁?他和汉初的其他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变这种景象?出现了什么结果?
三、问答题:
1.试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点。

2.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

后来把他的墓叫做“下马陵”。

武帝在那儿下马说明了什么?
3.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D
4.B
5.A
6.B
7.D
8.D
9.B10.B 11.D 12.B
二、材料分析题
1.①农本思想
②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

③文景之治
2.①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

②是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造成的。

③汉高祖,他和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

三、问答题
1.两个事件的目的和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是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

两个事件的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的思想文化进行极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并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

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促进了大一统的形成与巩固。

2.说明武帝对董仲舒的怀念和敬重。

3.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是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的客观条件;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是他能够完成大一统的主观因素。

汉武帝通过两项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一是削弱封国势力,使其越分越小,再也无力与中央政权对抗,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二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使儒家思想成为法定的封建统治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这样,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