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导学案3

合集下载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学案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学案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2、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3、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教学重点】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教学难点】热力环流【教学方式】讲练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热源:(1)________是大气最重要(根本)的能量来源;(2)________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大气受热过程的三个过程:(1)写出下列代号代表的含义: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c.大气吸收,d._____________(2)描述大气的受热过程:过程一:太阳暖大地,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______,即图中的______。

过程二:大地暖大气,地面以长波辐射的方式向________传递热量,使大气________,即图中的________。

过程三:大气还大地,大气以________的形式将热量返还给大地,从而起到______作用,即图中的______(3)大气的作用: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②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课堂反馈:1、下图相同纬度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2017年学测真题)图5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表1为“拉萨和广州相关地理信息表"。

读图表回答2~3题。

2.与广州相比,拉萨 ( )A.①较大B.②较大C.③较大D.④较大3.拉萨成为“日光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离太阳较近B.旅游业发达,大气污染小C.纬度较高,夏半年白昼时间较长D.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2016年学测真题)4.大气逆辐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 ) (2015年学测真题)5.近地面大气能量主要、直接来源于地面辐射。

( ) (学测模拟)图3为某地10月4日—15日气温变化,图4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6—7题。

6.最可能为降水天气的日期是 ( )A .4—5日B .6—8日C .12—13日D .14—15日7.据图4判断,14日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 ( )A .白天①强,夜晚④弱B .白天②强,夜晚③弱C .白天②弱,夜晚③弱D .白天②强,夜晚④弱气温℃图3 图4二、热力环流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__________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________差异。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__(导学案)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__(导学案)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学案)姓名:班级:高考考点:1.理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2.了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根本原因3.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基础知识梳理:(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受热过程(结合教材P28 1~4自然段,完善下列知识点)能量来源:(1)太阳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大气或,大部分到达,基本过程:并被地面和。

(2)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以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给。

最后结果:是近地面大要直接的热源。

作用:大气的受热状况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2、读辐射转换图,完成下列要求:(1)标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2)标出吸收作用、反射和散射作用3、你知道吗?(反射、折射、散射、大气逆辐射对应下填)雨后彩虹,是由于大气中小水滴的()作用而成的晴朗的天空是蔚蓝色的,主要是因为大气的()作用(交通等警示信号多选用波长较长的红灯或红色标志;旭日、夕阳、朝霞、晚霞呈桔红色;日出前、日落后,天空仍是明亮的)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是云层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天上的白云)夏季多云的夜晚,比晴天的夜晚气温高是由于大气的()(塑料大棚;玻璃温室;秋末冬初用烟幕保护田地中的农作物)(二)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结合教材P29 1自然段,P30 1~2自然段,完善下列知识点)大气上界作用:(1)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2)各种天气的变化大气运动能量来源: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概念:由于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形成: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引起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导致空气的水平运动.1、规律小结近地面,冷高压,热低压同一垂直面,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相反同一垂直面,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同一水平面,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同一等压面,气压值相等,凸起为高压,凹下为低压技巧点拨:一知气温高低(近地面)二判气流升降(垂直)三推气压高低(垂直)四定气流流向(水平)3、给下列各热力环流加上适当的箭头(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水平气压梯度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与等压线的关系(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下面四图比例尺相同,风力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③②①④D.③④②①(2)下面四图中风力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归纳:等压线图上如何比较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气的水平运动:(1)读课文,理解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绘制南半球这两中力作用下的风(2)读课文,理解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檫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指出左下图中各个字母的含义。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学案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学案

第二章大气环境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由图可知,大气的受热和保温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①“”→④“”→③“【练习1】读“大气对地面的EA热压FGB冷压C冷压丙丁气压从高到低,气温从高到低(2 ) 山谷风:白天山坡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气压,暖空气沿着山坡上升,形成山风。

夜晚,山坡空气稀薄,辐射弱,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气沿着山坡下滑,形成谷风。

故白天山风,夜晚谷风。

于等压线,并由 气压区指向 气压区,是形成风的力,其方向是与风向 ,可 风速。

力,其特征只改变 ,不改变 。

是始终与风向 ,北半球在风的风向在北半球向偏,南半球在风的 侧,使风向向 偏。

于等压线,由 气压区指向 气压区。

的作用,风向最终与等压线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 。

三力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之间 ,(风 等压线)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图一F风向B(1)假设本图是近地面等压线图,A处吹东北风,则A.甲点气压低于乙点B.丁点气压低于甲点C.丙点气压高于丁点D.丙点气压低于乙点(2)如果此图代表地球表面的话(假设地球不自转),则丁点相当于3、下图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南半球风向的是第5题4、(2009·广东文基,43)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

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5、(2008·北京文综,3改编) 下图为“大气环流模式图”。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学案.doc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学案.doc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导教学设计学编写人:车子文、徐仰理审察人:鞠玉明审批人:【使用说明】1、先认真阅读课本,用双色笔做好预习笔录,认真填写预习部分的内容并记忆。

2、经过小组合作部分,互相商议,答疑解惑,进一步深入所学知识。

3、五分钟完成【训练应用】题目。

[ 学习目标 ]案装订1、理解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讲解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的形成3、讲解三个力作用下风的形成细风向变化[ 导学大纲 ]问题一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本源。

1、太阳暖大地: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一部分能量被大气、、而削弱,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量到达地面。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取拥有选择性:平流层中的臭氧可强烈吸取紫外线;对流层中的水汽、CO2、和尘埃,主要吸取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集中的可见光部分吸取较少)2、大地暖大气:地面吸取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以的形式把热量传达给大气。

线思虑:为什么说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3、大气返大地:大气吸取了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同时向外放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除极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绝大部分又以的形式射向地面,对地面拥有作用.完成课本29 页活动题目思想拓展:1、夏季白天多云时,气温不太会高;冬季夜晚多云时,气温不会很低。

为什么?2、青藏高原太阳辐射特别强,而气温为什么比同纬度地区低?补充:大气的热力作用问题二热力环流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取、反射、散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1、大气运动的能量本源于,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源因是。

2、由于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的形式。

3、形成过程垂直方向上:地面,近地面空气就会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小,形成,上空空气聚积起来,密度增大,形成;地面,近地面空气就会冷却缩短下沉,近地面空气聚集起来,密度增大,形成,上空空气流出,密度减小,形成。

水平方向上: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导学案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导学案

课题: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学习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效应。

2、了解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并能解释相关现象。

3、掌握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方法能力目标:教会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识图、绘图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使学生亲身经历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通过对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等问题的探讨,使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学习难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自主学习】知识连接: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吸收作用:特点:有选择性O3:选择吸收紫外线CO2和H2O:吸收红外线2、反射作用:特点:无选择性(1)反射主体:云和较大的颗粒尘埃。

其中云的反射作用最为明显。

(2)规律: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作用越明显。

3、散射作用:特点:有选择性二、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的重量。

据P=F/S=G/S=mg/S=ρvg/S,得出气压与空气分子的密度有关系。

同一水平面上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

同时,同一垂直方向上,气压随海拔的增加而减小。

【学习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一、大气的受热过程(结合教材P281~4自然段,完善下列知识点)1.能量来源:2.基本过程:(1)太阳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大气或,大部分到达,并被地面和。

(2)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以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给。

3.结论:是近地面大气直接的热源。

(合作探究)1、大气受热过程2大气的“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

3阴天比晴天温差小的原因?4.为什么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太阳辐射强而气温低?知识拓展:影响大气受热的因素?二、热力环流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大气的垂直运动:气流上升或下沉,由造成。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学案(含答案)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的能量来源和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2.掌握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形成过程。

3.掌握风的形成过程,并能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判断某地风向。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①__________。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部分被大气②________或③________,大部分到达地面。

3.大气保温作用⎩⎪⎨⎪⎧地面增温:地面吸收④ 而增温大气增温:近地面大气吸收⑤ 而增温大气保温效应:⑥ 将大部分热量返还地面二、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热力环流:由于⑧________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3.形成: (1)受热―→气流⑨________―→近地面气压⑩____―→高空气压⑪____。

(2)冷却―→气流⑫________―→近地面气压⑬____―→高空气压⑭____。

(3)水平运动:⑮________的地方流向⑯________的地方。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地面⑰____________不均,导致空气 ⑱________和⑲________运动,进而使同一水平面上产生了⑳________差异,产生了 ○21__________力,从而引起空气的○22________运动,形成○23____。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24________原因,方向○25________等压线,由○26____压区指向○27____压区。

(2)地转偏向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28________,北半球向○29____偏,南半球向○30____偏,赤道上不偏转。

(3)摩擦力:方向与风向○31________,高空可忽略不计。

3.风向(1)赤道:受水平气压梯度力(近地面有摩擦)作用―→风向○32________等压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学案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板书)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推进(新知识传授)师:地球上的能量主要是从哪儿获得的?生:太阳。

师:我们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说明了太阳光热的重要性,而且太阳辐射能也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那么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投影)教材30页图2.1——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有一半左右的太阳辐射能够穿透大气层到达地面。

师:很好。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使地面增温,所以,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同时地面向外释放能量。

(板书)太阳暖地面(学生读书)教材30页页脚处的说明师:根据教材30页页脚处的说明可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物体温度越低,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长。

太阳表面温度达到6000 K,所以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而地面温度远远低于太阳表面温度,所以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

同样,大气辐射、人体辐射等也属于长波辐射。

那么地面辐射被谁吸收了呢?生:大气层。

师:正确。

近地面大气中的CO2和H2O,能够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吸收率75%~95%,近地面大气又以对流、传导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热量、贮存能量。

所以,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请问大气这种受热的过程有什么意义呢?生:大气受热的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运动状态。

师:刚才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谁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生:地面。

(板书)地面暖大气(活动)教材P31活动1(投影图片)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大气增温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大家一起做一个活动。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习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知识,实现由地面辐射到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知识迁移)生: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释放红外线长波辐射。

大气辐射的一小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外,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正好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

所以,大气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还给了地面,从而完成了大气的保温作用。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案导学案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案导学案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08)第二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等压面的判读自主学习过程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形成风的直接原因:——促使大气由流向的力,这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这个力的方向与等压线并指向,这个力的大小与等压线疏密有关,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密集的地方风速就,等压线稀疏的地方风速就。

2、风向与受力的关系:受一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与等压线并指向。

受两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风向最终与等压线。

这种风主要分布在。

受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近地面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这种风主要分布在(一力垂直、二力平行、三力斜交)(合作探究)画出受一种力,两种力,三种力影响的风向(以北半球为例)一种力两种力三种力四.热力环流与等压面1.读课本图2.3,图中等压面发生了什么变化?等压面的形状与气压高低有什么关系吗?2.归纳提升:(齐读识记)在热力环流中:①高压与低压都是指同一水平面上不同的地方相比较而言。

②近地面的气压总是高于高空的气压。

③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分布状况正好相反。

④大气的垂直运动:近地面冷——气流下沉——气压高近地面热——气流上升——气压低⑤大气的水平运动: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

⑥等压面凸向高空,表明该地的气压高于同一水平面上其它地区;等压面凹向低空,表明该地的气压低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其它地区。

⑦凡气压低的地区以上升气流为主,多产生阴雨天气;凡气压高的地区,以下沉气流为主,多产生晴朗天气。

(合作探究)完成课本32页活动题【课外链接】1.判断风向(1)先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等压线比较平直的,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如E处虚线箭头);等压线弯曲的,在等压线图上画出该点的切线,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如F处虚线箭头)。

(2)确定南北半球,画出偏转方向,偏转角度为30°~45°。

2.判读风力大小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也大;等压线稀疏处风力小。

(市级公开课)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学案

(市级公开课)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学案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并完整阐述大气的受热过程,能够解释相关大气现象。

2.我能够利用大气受热的原理解释相关自然现象,并能够运用于实际的生产生活。

3. 我能理解和解释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学会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4. 我能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并且会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力及风向等。

5. 我会判读等压线与等压面图。

【问题导入】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 山顶和山麓气温差异的原因是?2、 中午的气温为什么高于早晨?3、 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三种辐射及其性质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吸收特点:有选择性CO 2和H 2O :吸收 O 3:选择吸收(2)反射—无选择性: 云层多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3)散射: 蔚蓝色的天空是因为灰色的天空是因为【游戏互动】:宇宙太阳地面大气3、大气对地面辐射的保温作用(1)地面吸收而增温,向外释放能量,所以,是地球大气最重要、最根本的能量来源。

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远远低于太阳表面温度,因此地面辐射是辐射,太阳辐射是辐射2、大气中的CO2和H2O,强烈吸收辐射而增温,贮存能量,吸收率:75%~95%。

所以,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3、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释放红外线长波辐射。

大气辐射中的一小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外,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正好相反,称为。

大气逆辐射在____________天气状况时比较强,在__________天气状况时比较弱。

4、通常情况下,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太阳辐射最强在________时;地面温度最高在_________时;大气逆辐射最强(气温最高在)_____________时。

【活动探究】地月表面温度差异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应用生活】1、山地温差为什么山顶的气温比山麓低?2、早晨和中午的温差中午的气温为什么高于早晨?3、两小儿辩日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较大?为什么朝霞和晚霞都是红色的?4、交通灯为什么用红灯和绿灯?【应用生产】大棚种植、温室栽培、地膜覆盖二、热力环流“太阳热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气温低、气压高、等压面凸向高空同一高度气温高、气压低、等压面凸向低空越往高空、气压越低、气温也越低不同高度近地面气压的高低与高空相反【游戏互动】将下列四组词语填到对应的圆圈大气的水平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的垂直运动地面的冷热不均1、大气运动的热量来源:太阳辐射 .大气运动的直接热源地面辐射2、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下导学案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下导学案

池州市千秋学校人本大课堂地理登山型创感学道高一(1 )班姓名:日期:2013—10—11 审核: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课题: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下)课型设置【自研·互动55分钟+表现35分钟】一、【学习主题】(1分钟)1、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2、会在等压线图上表示实际大气中的风向3、掌握大气环境保护的类型和措施二、【定向导学·互动表现·当堂反馈】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表现提升质疑评价环节总结归纳环节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 35分钟)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时间20分钟)表现方案(内容·方式·时间 35分钟)随堂笔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同步演练)【导学1】大气水平运动《西游记》中铁扇公主有一把芭蕉扇,可谓要风得风,而现实中,风是如何形成的,你想了解吗?精读:精读课本P31的文本内容,结合图示2.6,了解大气的水平运动。

标注:近地面的风和高空大气中的风分别受哪些力的作用。

归纳:依据所学,完成自研自探环节的表格。

①两人小对子:检查自研笔记,分享自研成果,相互等级评定,并相互提问一个相关问题。

(3分钟)②五人互助组:1、相互交流学习所得和经验,以促进知识的提升;2、重点讨论: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这三种大气问题的形成原因和解决方法。

(7分钟)③十人共同体:A、教师主持,大组长抽签;B、组长组织,确定表现方案,参照表现议题,分派好任务;C、组内预演,准备精彩表现!(10分钟)表现主题一:大气水平运动表格问题:小组代表板演并由推举小组代表口头汇报自研自探成果。

(要求:板书整洁,三色笔使用正确)自研自探成果呈现一作用在大气上的力力的方向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一个力作用时,水平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二个力平衡时,摩擦力三个力共同作用时,自研自探成果呈现二画出四类风的图示,并加以讲解。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学案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学案

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一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学习目标】1、利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理解应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重点难点】区分大气受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能加以应用。

【学习方法】本节课的概念较多,课本内容偏于梗概性质,具体细节尤其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体现较少,一定要结合学案的补充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预备知识】a、大气的作用:提供了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而且还是地球上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

大气中的各种物理过程和现象,对于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深刻影响,对人类生产生活也具有重大作用。

b、大气的垂直分层:读左图,其读图方法与“地震波传播速度图”相类似,大气自下而上可分为层、层、层、层等。

其中的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和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的层,也就是我们生活所在的层是。

【知识梳理】1、太阳辐射是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波辐射。

大气对于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大部分到达,吸收热量并产生辐射,该辐射的绝大部分又被吸收并增温,所以说,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

在对流层中,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

最主干的过程为:太阳热量→热量→热量3、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一般来说,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那么全球气温分布的规律是。

4、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

大气辐射的方向中,即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向下的部分因与地面辐射方向,称为,它的存在,对地面具有作用。

现象:天空有云,特别是浓密的低云时,大气逆辐射更强,所以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5、(补充)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要穿过厚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球表面。

由于以下几种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被削弱了。

①反射: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具有反光镜的作用,把投射在其上的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又反射回宇宙空间。

人教版必修一2.1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一2.1导学案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学案【使用说明】1.认真阅读课本及插图,把课本上的重难点勾画出来并进行记忆。

2.用准确科学的学科语言独立、认真完成问题导学和合作探究部分。

3.独立完成【自主检测】题目。

【学习目标】1.准确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能正确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因;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用图分析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的形成和大气运动过程的受力分析;3.激情投入,享受成功,培养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重难点】1. 大气的受热过程2. 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原因3. 大气运动过程的受力分析预习案【导学提纲】【教材助读】(自主预习课本P28-32的相关内容。

要求:①规范标注出下列知识,划出关键词;②写出思考题的要点;③用红笔标注不明白的问题或提出你的疑问)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2.太阳怎样暖大地?3.大地怎样暖大气?4.为什么说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5.大气怎样对大地保温的?二 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什么?及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什么是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 的形式?3.画图并简要叙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画出等压面的凹凸)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叙述风是怎么形成的?2.大气水平运动受到的作用力(画图表示)3. 不同状态下风的受力和风向【重难点突破】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意义(结合课本p30图 2.1 理解“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返大地”三种现象)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削弱作用强弱取决于云层厚薄,尘埃多少、大气稀薄程度,夜晚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的强弱取决于大气中水汽、二氧化碳含量多少。

二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原因气体受热上升,在高空形成高压,地面低压;气体冷却下沉,地面高压,高空低压。

高低压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

★注意:①理清温度高低与空气运动、气压高低的关系 ②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的气压高低状况 ③同一地点,垂直方向总是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④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组成 的面,凸起的地方为高气压,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 ⑤同一水平面,空气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常见的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

高中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3篇

高中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3篇

高中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3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送大家阅读.下面是小编Wie大家准备收集了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供你参考,高中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教案3篇一本节教材主要由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三局部组成.第一课时中主要介绍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本课>的课程标准旨在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根本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根底.因此本节内容是本单元学习的根底.〝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②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使地面增温,又以长波辐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④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⑤大气受热过程的重要性.核心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活动〞说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利用大气保温和削弱原理解释自然现象.由于大气的受热过程复杂,环节多,涉及到许多专业的术语和名词,需补充大气的根本组成及影响,强调三种辐射的性质,理顺太阳.地面.大气和宇宙四者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新课程改革中高中地理教材比拟强调知识的应用,这与初中地理学习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相关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比拟多的问题,人教版的高中地理3本必修教材中,必修1是最难的,教材的重难点也教多,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处理好这些重难点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但是学生对学习这些内容有很大的兴趣,求知欲也较高.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理事实的根底上,逐步学会运用根本的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选用联系学生实际的素材来实现教学目的,包括选择学生熟悉的地理事象,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符合学生兴趣和年龄特征的地理问题等.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心理开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①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原理,并能解释相关实际现象.②掌握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分析具体的地理现象,解释具体地理问题等.①列表比拟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通过读图.画图来分析解释大气热力过程.②运用大气热力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①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充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逐步的展开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②培养学生运用大气热力性质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难点: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理解.情景设问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新课导入:(板书)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师:同学们,请观察一下地球和月球两幅图片,注意地球与月球便面的温度有什么不同?生:月球外表温度的昼夜变化很大,地球却很小.递进:大家都知道太阳辐射既能到达地球外表,也能到达月球外表,为什么地球外表温度的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强烈?同学们知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师:这是因为地球上有厚厚的大气层而月球没有.那么大气层是怎么影响地球外表的温度的呢?今天我们就先从大气的受热过程学起.(板书)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师:有请第一小组同学为大家展示他们的成果,大气的受热过程.(此过程主要是学生讲解,可采用板书.多媒体.挂图等方式.)四个小组展示完毕,大家就根本了解了大气的受热过程的根本阶段,但教师要做总结,总结过程中将难点和重点再加以强调,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也要剖析清楚.师:同学们知道地球上的能量主要是从哪儿获得的吗?生:太阳.递进:我们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说明太阳光热的重要性,而且太阳辐射能也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那么太阳辐射能够完全穿透大气层到达地面吗?太阳辐射进入厚厚的大气层受到什么作用的影响呢?要答复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先看一下课本28页图2.1.递进:好现在请同学说一下,太阳辐射进入厚厚的大气层受到什么作用影响?递进: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球外表.太阳辐射在传播的过程中一局部被大气吸收.反射和散射,大局部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所以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这个过程我们把它概括为太阳暖地面.(板书)太阳暖地面学生活动:在探究以下问题的根底上,画图说明地面辐射的形成过程.?问题探究:?3.地面辐射的能量是不是全部射向宇宙空间呢?师:从这里我们可以得知一个规律但凡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会以辐射的形式把热量散发出来.师:下面请同学们读一下教材28页页脚处的说明.太阳外表温度到达6_0K,所以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而地面温度和大气温度远远低于太阳外表温度,所以地面辐射.大气辐射都属于长波辐射.从太阳暖大地这个过程看,我们知道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比拟少,大局部太阳短波辐射能够穿透大气射到地面,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比拟多,地面长波辐射只有一小局部能穿透大气层射向宇宙空间,绝大局部能够被大气截留下来,近地面大气中的CO2和H2O,能够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吸收率75%~95%,近地面大气又以对流.传导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热量.所以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用五个字把大气受热过程的这个环节概括一下.(板书)地面暖大气学生活动:在探究以下问题的根底上,画图说明大气辐射的能量去向.?问题探究:1.大气具有能量之后,会将能量如何处理师:大气增温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释放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的一小局部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外,大局部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正好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将热量还给了地面,下面我请同学说一下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生:保温作用.递进:非常好.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我们可以用五个字概括为大气还地面.(板书)大气还地面师: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气的受热过程.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刚刚提出的这个问题.同学们谁能具体答复一下.生:地球上有大气层.生递进: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地球的白昼温度不高;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地球的夜晚温度不会过低.师:有大气的地球,白天一局部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被大气反射.散射和吸收,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能全部到达地面,使地面温度不会上升太高.夜间大局部地面辐射被近地面大气吸收,然后以辐射和对流的方式层层上传,使大气温度不至于降得太低.更重要的是大气在吸收热量的同时,又以逆辐射的方式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热量的损失,使地表夜间的降温速度减慢.正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得地表温度变化比拟缓和.没有大气的月球,白天,太阳辐射全部到达月面,使月面温度迅速升高.夜晚,月球外表辐射强烈,没有大气对月球的保温作用,温度下降速度很快.所以月面温度昼夜变化比地球剧烈得多.高中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教案3篇二【教学内容分析】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是本单元的知识根底;在学习过程中,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依据,寻找本课的最正确切入点,拓宽学生的思维是该教学内容的关键.所以本人采取了透析探究法教学,将教材的知识情景化.直观化,并以各节知识点为线索,通过设计问题将知识逐步联系和展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局部内容对学生而言在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训练上都是特别重要的,故应该重点讲解,注重探究.【学生情况分析】从知识储藏来看,由于初中地理的学习不是很系统,导致初中与高中地理的学习就缺少了连贯性,因此高中学生地理根底知识较差,加之这局部内容理论难度较大,故进一步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从学习热情来看,学生比拟关注与这局部知识有关的地理现象,大多数学生能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故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根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过程,并且能够用事实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现象.2.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3.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分析上下气压的分布,判断某地风向.方法与能力1.教会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的学习方法.2.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问题的探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效劳于社会.【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过程.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山谷风.海陆风.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3.大气的水平运动.难点:1.热力环流的形成引起的等压面的凹凸变化及上下压分布规律.2.影响风向的几种作用力.【教学方法与策略】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并因此获得开展2.多媒体展示教学法: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具.教学媒体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同学们,你我相聚在白银,实属一种缘分,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中书写一段见证你我一面师生缘的契约,翻开日报(幻灯片开始放映>)一起走进属于你我的世界.请读报!(待学生读完报纸的最后一句话——〝那就让我们一起期待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后用迫切的语态衔接)而那一刻的恍然大悟就在今天这节课(板书课题)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二课时) 齐声朗读>头版头条——>全文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29页正文局部,思考并答复屏幕上的三个问题(板书) 一.大气运动?(一)概况(过渡)通过刚刚的阅读我们已经知道大气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到底是什么呢?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热力环流的形成(板书)(二)热力环流在地面受热均匀的情况下,空气没有上升和下降运动(幻灯片演示),但是如果当A.B两地冷却,C地受热时,即当地面受热不均时,到底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为了更直观的了解这个问题,我们观看下面的这个热力环流的实验视频(播放实验视频)(提问)1.通过观看这个实验视频大家发现了什么有趣的地理现象?2.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3.这种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4.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当地面受热不均时,近地面受热多的地方空气会膨胀上升,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受热少的地方空气就会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近地面形成高气压.由于上下气压不同,于是形成一个由高压流向低压的空气环流圈.我们把这种简单的.由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形式就叫做热力环流(边讲解,边动画演示)(合作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刚刚的动画演示与讲解我们根本上了解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接下来我们分组完成一个探究活动:每四人一组,每人拿一本书充当一个等压面,依据我们得出的结论,相互配合,设计出热力环流的等压面模型(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并邀请其中一组到讲台上做示范)(承转)看来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很强,接下来检验大家的理论分析能力,看大家能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板书)(三) 常见的热力环流(探究活动)1.让学生在波涛的轻音乐中愉快的完成课本30_31页〝活动内容〞观看实验视频?,探讨原因?高中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教案3篇三大气的热力作用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温室效应,它们是一个连贯的能量转换过程,因此要运用综合图表法学习这局部内容,抓住主干,化繁为简.例1(_?连云港调研)_年6月_日早,连云港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很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以下图为城区海棠立交在浓雾中假设隐假设现.答复⑴~⑶题.⑴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答案:⑴C⑵D⑶A探究点二:热力环流的形成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可采用因果联系法学习.复习时抓住气温上下→上升或下沉→密度差异→气压上下→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这条线索,分析气温.密度和气压三者关系,层层推进.由因及果.注意:①上下压的理解:所谓上下气压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而言.在垂直方向上,由于大气密度降低,气压逐渐降低.②等压面的凸向与气压上下的关系: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探究点三:常见的热力环流要学会解释生活中相关的问题.现象,并绘制相关的热力环流图.如: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的形成和特点,并能根据热力环流的成因(受热不均)绘制热力环流图.1.山谷风:由于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热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称〝谷风〞;到夜晚,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底,风从山坡吹向山谷称〝山风〞.山风和谷风总称为山谷风.2.海陆风: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在根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学生自绘示意图)3.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兴旺,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弱时,市区中心空气受热不断上升,四周郊区相对较冷的空气向城区辐合补充,而在城市热岛中心上升的空气又在一定高度向四周郊区辐散下沉以补偿郊区低空的空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局地环流,称为城市热岛环流,又叫城市风.城市上空气流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所以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例2(_年高考广东卷文科根底)以下对风向描述正确的选项是①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②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③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④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A.①③B.①④C.②③C.②④命题意图:此题考查了对热力环流原理的理解,只有对原理深入理解的根底上才能对此题正确的作答.解析:晚上陆地由于热容量小,降温快,气温低,气压较高,而海洋降温慢,气温较高,气压低,所以风从陆地吹向海洋,②正确;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气压低,极地地区终年寒冷,气压高,所以近地面风应由两极向赤道吹,即使没有地球白转也是这样,故③正确,选C.答案:C【变式训练】(_届杭州市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山谷风是由于山地热力原因形成的.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比同高度自由大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成为谷风;夜间由于山坡上辐射冷却,使邻近地面的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变大,因而流入谷底,成为山风.据此答复⑴—⑵题.减弱呼吸作用,有利于植物养分的积累,C正确;白天的谷风使坡面温度升高,夜晚的山风使坡面温度降低,故山谷风能扩大坡面温差,有利于作物的生长,D错误.答案:⑴B⑵D语文励志作文优秀范文5篇人生得意,可歌可贺;人生失意,亦需善待.人生难免不如意,要每个人的一生中,随最新幼儿园中班说课稿范文五篇说课稿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 ,说课稿那么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小学四年级科幻作文优秀范文五篇科幻作文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还能激发学生对未来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创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导学案3
编写人: 蔡安运审核:高一地理组编制时间
班级编号:_______ 组名:_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习目标】
1..会绘图并说明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
2.会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自然地理现象。

【重点难点】
绘图并说明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
【学法指导】
1.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反思”处。

2.用准确科学的学科语言独立、认真完成问题导学部分
【知识链接】
地球被厚厚的大气包裹着,空气分子会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上的物体产生压力,称为大气压强气压高低与空气密度有关。

如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运动:膨胀上升-溢出—气压降低;收缩下沉—流入—气压降低。

【基础梳理】
一.热力环流
请阅读课本P29-30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图1中绘出热力环流示意图(A级)
(2)在画好的热力环流图上画出近地面和高空的两条等压面(B级)。

高空
地面
热冷热
(图1)
(3)简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B级)。

结合所学热力环流过程完成下列问题:(B 级)
城市风(又叫城市热岛环流):
(1)形成原因:城市中由于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产
生大量的废热,所以城区温度比周围郊区的温度高,形
成“城市热岛”。

请画出城市热岛环流图
(2)在城市布局中的应用:工业区和卫星城布局在
_______________之外,并且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布局
_______________,以净化空气。

山谷风:白天,山坡的坡面上比山谷中热得快,同样夜晚降温也快,画出山坡和山谷中白天和黑夜的热力环流。

总结:白天吹_____风,夜晚吹______风(填山风、谷风)
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容量不同,白天,陆地增温快,海上增温慢;夜间,陆地降温快,海上降温慢。

海陆风就是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完成如下任务。

(1)在下图中分别画出白天与夜晚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使之构成一个环流圈。

(A 级)
(2)在图中画出白天和夜间海洋和陆地等压线。

(B 级)
(3)分析海陆风对滨海还地区的气温的影响?(B 级)
【归纳小结】
热力环流过程
太阳辐射
读右图4,回答1-3题。

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b>c>d>a
B.气压:a>c>b>d
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2.若此图是城市风环流侧视图,①处为绿地,
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
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
C.增温、增湿
D.减温、减湿
3.若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b表示海洋,a表示陆地,则此图所示情形①为
A.白天的海风 B.夜晚的海风
C.白天的陆风 D.夜晚的陆风
4.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

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据此回答6~7题。

6.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C.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D.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7.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时间约为
A.18时—次日7时
B.8时—当日16时
C.16时—次日8时
D.6时—次日18时
下图为某城市(300N
,1200E)附近地区大气的水平运动俯视示意图。

据此回答8-9 题。

8.该地区大气运动系统属于
A
.三圈环流 B.季风环流C.热力环流D.反气旋
9.影响该环流强弱变化的主要因素
A.气温差异
B.植被状况
C.地形地势
D.洋流分布

a b
c d
图4
10.a 、b 、c 、d 四地中,适宜布局钢铁厂的是
A .a
B .b
C .c
D .d
11. 在水库及其周围,由于地面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气候的产生。

回答1—2题若该水库旁建有一度假村,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造成该地进地面风向日夜变化的主要原因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下垫面状况
D.人
为原因
13. 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
面问题。

(1)图中表示气压相等的数码是____________。

(2)表示气压最高的数码是____________。

(3)表示气压最低的数码是____________。

(4)A 、B 两处受热的是____________,空气作
_______运动(上升或下沉),冷却的是_____,空气作
__________运动(上升或下沉)。

(5)A 、B 两地中易出现阴雨天气的是_______,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_。

【学习反思】
1.你的收获:
2.你的努力方向:
2000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