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完整版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假如你也有像孙悟空那样的能力,你想变成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她叫英英,拥有超能力的她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识字解词1.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标注自然段序号,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预习。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2)汇报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相机正误、补充,并小结。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受1.学生默读课文,观察课文插图。
2.小组交流,自己通过默读课文和观察课文插图都了解到了什么。
(英英厌烦妈妈的唠叨,想变成一棵大树,当她梦想成真时,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她邀请了许多小动物住进来。
这时,妈妈也住了进来,还和大家分享美食,英英却饿得流口水,最后英英明白了原来妈妈早就发现她就是这棵大树。
)3.小组派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
4.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5.问题导学,探究交流。
(1)“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①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厌烦妈妈的唠叨。
②课件出示第1—4自然段。
(指导朗读:读出不耐烦的语气。
学生练习朗读。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2)“我”想变成一棵树的愿望实现了吗?①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课件出示句子)②指导朗读:读出惊喜的语气。
③学生练习朗读。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3)“我”变成了一棵什么样的树?①全班交流,教师小结: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
(课件出示句子)②指导朗读:读出自豪的语气,在朗读中表现出只有孩子才会有的奇思妙想。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学设计(获奖教案)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学设计(获奖教案)一、学情分析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延续了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编排体例。
儿童是最有活力的,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万事万物充满了好奇,涌动着探索的欲望,尤其有着大胆的、梦幻般的想象力。
教学时教师要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想象。
教师要在文本与学生能力之间架设桥梁,使学生能够完整地进行语言表达,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围绕“大胆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2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
《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以妈妈叫“我”吃饭开头,引出“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奇特愿望,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没想到愿望真的实现了,之后发生的一连串神奇而有趣的事情。
本文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
三、设计理念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由此可知,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引导关注“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在交流中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最后要求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借鉴课文的思路,展开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四、教学目标(1)会写“零、狐、狸”3个生字,读准“希望、鳄鱼、糖醋排骨、香肠、痒痒的、丁零丁零、狐狸”等词语。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能大胆想想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并写一写。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会写“零、狐、狸”3个生字,读准“希望、鳄鱼、糖醋排骨、香肠、痒痒的、丁零丁零、狐狸”。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教学难点:能大胆想想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六、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音乐七、教学方法讲授法、想象法、讨论法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导入:大家都认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它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如果你也拥有这项神奇的本领,你最想变成什么?(生自由说)2、揭示课题:一位叫英英的小朋友,他想变成一棵树,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我变成了一棵树》去看看吧!3、板书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和学生最喜欢的人物孙悟空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和训练学生说句子这两个目标较好地融为一体。
最新语文三下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人教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认识新偏旁“反犬旁”和“爿字旁”。
指导写好带有这类偏旁的字。
3.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4.初步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戏剧尝试。
5.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学难点】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复习,激趣导入1.同学们都被小真的奇思妙想深深地吸引了。
你们还想听这样的故事吗?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63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本课生词,排火车读。
痒痒的椭圆形菱形鳄鱼香肠糖醋排骨丁零丁零秘密3.排火车接读课文。
三、复习生字,指导书写1.状:认识爿字旁,了解爿字旁的含义。
与“壮”字进行对比。
2.继续:强调“继”字的笔顺。
3.狐狸:左窄右宽,反犬旁的笔顺。
4.秘密:理解两个同音字的意思。
秘:不公开的,不让大家知道的。
可组词秘方、秘诀、神秘、奥秘。
密:不公开的,不公开的事物。
组词保密、密信、密谋、密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了解偏旁含义,形近字区分和同音字的不同含义来区分相像的汉字,加深学生印象。
】5.在田字格中各写一个,教师巡视指导。
6.当堂听写。
第二课时一、再读课文,感知大意1.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哪些情节写得很有意思?2.师范读课文。
3.交流写得有意思的情节。
预设:(1)第四段①指名读。
②哪些描写让你觉得有意思?是啊,“痒痒的”和“冒”我把变成树的感觉写活了。
③再读,读出有意思。
(2)第五段①生读。
②交流有意思的描写:树上长鸟窝(3)第六段①鸟窝的形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②还会有什么形状?③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你会变成一棵什么样的树呢?④出示句子练习: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____________!我变成了一棵____________的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第1篇】《我变成了一棵树》联想在本课的落脚点为关联关联生活特点、细节进行想象。
至此,本课想象方法,据理论文献梳理聚焦为变身和关联。
接下来,我又利用AI智能测评软件进行朗读字音、字形、字义等前置学习的数据收集。
精准教学起点,并借助摘星班整体改制,课文厘清了文本的结构,进入了本课的教学设计环节,通过对本单元想象要素的纵向分析,梳理出低段的假象为遐想,中段为奇思妙想,高段为畅想和科学幻想。
所以,本单元想象的核心任务应该是感受奇思妙想。
在横向分析想象要素时,我发现本科的核心任务为变身想象,所以本课主要梳理变身、关联两种想象方法。
因此,我先和孩子们梳理了故事内容,初步感受想象的神奇,了解变身的原因,变身后的神奇想象。
以及想象方法才是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我据此设计了出口成章词语我过关,整体感知故事我会讲品味想象方法我,探秘梳理,总结想象,我会说四个教学板块,其中重点是第二个板块儿,叛逆想象新方法,学习关联的想象方法。
我重点汇报第二版块的设计,结合线上教学的独特性,我创设游戏情境,设计了三个支架。
一、关联生活来想象,利用云端连线共分享关联特点来想象,利用分享视频了参与关联细节来想象,利用学生表演入情境,首先关联生活想象板块,教师推荐。
录播习得方法,交流导学性质的摘星单以及孩子们经常总结云连线的一些小妙招,让小组合作学习不断迭代关联特点和细节。
想象板块利用播放学生云端合作学习微视频以及合作小组圈儿聚焦表演的视频,创设教学情境,将孩子们最感兴趣。
元素融入课堂,调动多重感官。
在第二板块儿的教学设计中,我重点分享两点线上经验,第一点,学习协作,架构时空连线,善用学生协作体,利用导学资源将自主学习固定化。
每晚的筠连县将合作学习常态化,打破空间障碍,极大提高线上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参与度。
第二点,要用导学突破线上困境,将学习内容方式,学习要达到的程度设计成导学班,通过国家云平台共享平台的直播,录播微课展开本课,利用导学性质的摘星单,第一板块儿出口成章,智能测评。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认识“希、痒、鳄”等8个生字,会写“状、狐、狸”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文中对话部分的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融人到美好的想象世界,感受童真童趣,同时能够懂得母爱的美好。
教学重点:读懂故事内容,感受美好的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能够明白妈妈为什么是最了解“我”的。
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形状的词语卡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希、痒、鳄”等8个生字,会写“状、狐、狸”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知“我”希望变成一棵树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1.谈话交流:大家一定有不想吃饭却不得不吃的时候吧?遇到这种情况时,你们都会有哪些反应呢?生:我会假装说肚子疼,吃东西更疼。
师:给自己找一个拒绝吃饭的理由。
生:我会直接跟妈妈说自己不饿,吃不下去。
师:你是个诚实的孩子,敢于直接说出理由。
生:我会乖乖地先盛饭,然后趁他们不注意再偷偷地把饭倒回去。
师:但是记住一点,我们千万不能浪费粮食,那可是农民伯伯们用汗水换来的呢。
师: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跟我们一样的问题,想知道她又是如何做的吗?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故事《我变成了一棵树》。
2.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由题质疑,教师简单梳理(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感知故事1.同桌间交流检查自主阅读课文情况,注意字词的读音。
看看哪些句子读得不够准确,注意及时予以标记、纠正。
2.班内交流自主读文情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及时发现并张贴易读错的词语(丁零、狐狸、继续、秘密),指导他们凄准:“丁零”两个字都读后鼻音;“狸”在“狐狸”一词中读轻声;“继”要注意与“断”准确区分;“秘密”两个字都读第四声,且读音相同。
同时注意指导朗读部分句子。
3.引导学生认真读文,看看自己都知道了哪些问题的答案(读题质疑的几个问题,也可以是其他内容)。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第【1】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及想象需根据事物特点展开。
2.能大胆想象自己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1. 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及想象需根据事物特点展开;2. 能大胆想象自己变成什么,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激发想象兴趣1. 同学们,还记得二下11课中那只虫子,那只认为做虫子很快乐、很幸福的小虫子吗?他的快乐是什么?(可以用露珠梳洗打扮,可以跳到狗狗身上旅行,快乐时想唱就使劲唱的……)有一位小朋友,她的想法也很奇特,她想变成一棵树,这又是为什么呢?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特别好奇的?(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二、初读课文,感知想象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词,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文中的英英都进行了哪些想象?2.交流,完成练习:英英因为,就幻想自己,上面长满了,英英邀请许多小动物,当妈妈住进鸟窝后,英英因为肚子饿而(心情),原来妈妈知道英英的秘密。
三、深入研读,感受想象奇特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想象特别有意思?(课后第1题)(一)感受起因的新奇(1-4自然段)1.“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原因是什么?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理由新奇)2.哪些描写让你觉得有意思?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1)“痒痒的”写出了树木长枝丫的感觉;仿写描写感觉的词语、、。
(2)“冒”是什么意思?(长、生……)能换成“长”“生”吗?为什么?3.感情朗读,读出感到好玩,感到惊奇的语气。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第17 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材解读】1. 从课文内容发现表达秘妙《我变成了一棵树》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特殊单元——习作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
这是一篇充满奇特想象的童话,作者顾鹰采用“变形”这一独特的想象形式,讲述了文中的小女孩“我”为了躲避妈妈的唠叨,想象自己变成一棵树;然后作者根据“一棵树”的特点,展开了一系列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奇特想象,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描述了“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特经历。
整篇童话充满奇思妙想,读起来特别有意思。
2. 依单元编排确定精读课文的功能定位;从单元语文要素确定教学重点整个习作单元由“单元导语”、两篇精读课文。
一个“交流平台”,一个“初试身手”,两篇习作例文和一次习作构成。
这些内容都紧紧围绕“奇妙的想象这一习作能力为训练主线,整体安排,环环相扣,体现了整体性和综合性。
其中,“单元导语”明确了本单元的主题:“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美爱因斯坦);单元语文要素有两个:①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是神奇;②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可见,无论是单元主题,还是语文要素,都明确指出本习作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感受想象的神奇和发挥想象写故事。
那么,根据教材编者意图,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与普通单元的精读课文功能定位不同。
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是指向“写作”的阅读素材,其功能定位是“从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3.结合课后作业题确定本课语文要素(核心教学目标)课后第一题“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
”对应单元语文要素①“感受想象的神奇”。
根据教材编者意图,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是指向“写作”的阅读素材,其功能定位是“从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那么。
第一题不仅是让学生说出哪些想象有意思,更要引导学生探究、破译出作者表达的秘妙,即作者想象的方式:一是“变形”;二是“关联”。
第二题“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对应单元语文要素②“发挥想象写故事”。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三篇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考如果自己能变成任何事物,会选择变成什么。
接着,教师可以介绍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并指导学生认读8个生字和写13个生字,如狐狸、继续、秘密等。
在研究生字时,可以使用形近字、猜谜语和同音字对比等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和文字内容,生动再现课文所讲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考如果自己能变成任何事物,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
无明显问题的段落,无需删除。
这节课我们初步研究了课文,了解了故事的主题是“我”变成了一棵树后发生的事情。
这个故事一定很有趣吧!课后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如果你可以变成任何东西,你想变成什么呢?接下来,我们要一起来深入研读这篇课文,看看“我”变成树后发生的趣事。
首先,想象一下一棵长满各种形状鸟窝的树会是什么样子的。
在第四自然段中,“我”告诉我们他想变成树的原因是因为这样就没人会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接下来,我们来思考一下普通的树上都会长些什么。
花、叶、水果……而“我”变成的树上却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包括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等等。
在这些鸟窝里,有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等小动物。
但当妈妈来了,我的心却“嗵嗵地跳着”,因为我害怕妈妈发现这棵树是我变成的。
妈妈要求住进三角形的鸟窝,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
高兴的是因为妈妈不知道我变成了树,可以尽情地玩;失望的是因为妈妈居然不认识我了。
最后,妈妈从背包里拿出了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等好吃的东西。
课文巧妙地描写了“我”馋得流口水的情景,通过狐狸、天空、小鳄鱼、小松鼠、小白兔的猜测来勾起读者的好奇心,最后由“我”亲自揭晓答案,含蓄地点明了“我”是馋得流口水。
最后,我们来猜想一下,妈妈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呢?2.让学生看一张图片,引导他们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教材,主要涉及童话故事《我变成了一棵树》的阅读与理解。本篇文章通过讲述一个小学生意外变成了一棵树的故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并认识到了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教学中,将重点关注学生的字词掌握、句子理解、阅读感悟和想象力培养。主要学习内容包括: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体验故事的情感。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4)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的理解。
(5)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童话故事,可以是一个片段、一幅画或一段视频,之后进行展示和分享。
(6)总结评价:通过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创作成果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知识点梳理
1.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本节课通过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让学生了解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如想象、夸张、寓意等。
2.阅读理解技巧:培养学生运用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如寻找主题句、归纳总结、推理判断等。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17《我变成了一棵树》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想象的神奇,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语言运用:能仿照课文大胆想象并说说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思维能力: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审美创造:感受课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的童趣,以及想象的神奇与乐趣。
【课前解析】关注教材:《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我国当代童话作家顾鹰。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因为不想自己在玩的时候有人叫“我”吃饭,所有变成了一棵树,继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展示另一个奇妙想象的世界,也表明了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是妈妈。
本文将人与动物、植物的相遇与相处,描绘的如同一种真实的存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世间的和谐与美好。
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
关注课题:本课题目新颖,吸引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起到了概括文章内容的作用。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我”的愿望,从愿望出发,展开大胆想象,描述了发生的一系列奇特、有趣的事情。
关注课文:课文中作者在想象的世界里实现了现实生活中难以达成的愿望,拥有了一段特别的经历。
在学生读完课文后,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引导学生关注“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在交流中感受文章中丰富的想象。
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述的情景,进而感受课文想象的有趣。
比如:“我”变成的这棵树有什么奇特之处?小动物们是怎么住进鸟窝的?关注想象:文中“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想象世界的神奇有趣。
教师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引导学生创编自己的想象故事。
指导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鼓励学生通过想象,让自己的愿望在想象世界里得到实现。
关注字词: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或随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认读。
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第【1】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案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本课“希、痒”等8个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想象的趣味。
过程与方法:1.学生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我”变成树的乐趣。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读懂想象,学会想象。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体会想象的乐趣,进行想象力训练。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希、痒”等8个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通过朗读,了解“我”变成大树的乐趣。
教具准备课。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展示,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可有过奇思妙想,希望自己变成别的什么?文中的小朋友,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这样,玩的时候就没人打扰了。
他真的变成树后,发生了许多奇妙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出示课,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2.(课出示2:树插图),请学生们想象,说说这些鸟窝里会住着什么?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我变成了一棵树。
)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标出自然段。
2.(课出示3)文中的生词。
形状狐狸丁零巧克力香肠继续秘密痒痒鳄鱼抬头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纠正读音:读准平舌音“醋”,翘舌音“状、肠”,后鼻音“丁、零、痒”。
3.理解词语:(1)对于像“丁零”可以让学生发出类似的声音来理解。
(2)对于“痒痒、抬头”可以让学生做动作演示一下。
(3)对于“巧克力、香肠”可以出示,或者学生自己介绍的方式理解。
(4)还有些词语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理解。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一等奖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一等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变成了一棵树》是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童真地讲述了“我”——英英因为不想吃饭而变成了一棵树,继而发生的有趣事情,展示了一个奇妙的想象世界。
全文的语言像小溪般叮咚流淌,自然、生动,焕发着童真与烂漫。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读课文,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有趣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
2、拓展学生思维,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经历。
3、感受“我”变成树的乐趣,明白妈妈永远是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感受母爱的伟大。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想象的神奇,并能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这篇课文的内容浅显易懂,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知富有想象的故事情节,感受丰富多彩的人物特点,启发学生想象思维。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读课文,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有趣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
难点是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经历。
编者将联想策略应用到了这个年段,学生不仅可以感受还应该学会构建自己的想象世界。
变形是想象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三上就已经出现,例如《那一定会很好》中的大树。
这一单元的导语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进行想象,更要鼓励学生在产生想象后合理、规范地表达想象。
进而落实本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想象能力,在创新能力、概括思维等方面还有不足,如:想想能力会不自觉地受到思维定势的约束,在语言表达和与人交际方面也存在欠缺,不能把一件事或事物有条理地、具体地概括清楚。
因此,我启发想象时明确了:1、我痒痒的,小树枝从我的冒出来。
2、如果你变成了树,你的树上会长什么呢?3、如果你也会变,你会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让学生的想象有方向,有根据。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5单元:17我变成了一棵树(人教部编版)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会认“痒、鳄”等生字,会写“狐、狸”等生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与价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内容,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同学们,还记得以前我们学过的《我想》这首小诗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学生背诵《我想》。
小作者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展开遐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和这首诗有些相像,快打开书读一读吧!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1)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2)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2.学生自主读书。
3.检查自学。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2)出示新词“形状、狐狸、丁零、巧克力、香肠、继续、抬头、秘密”等词语。
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这些字词,并思考:你觉得“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开心吗?为什么?三、再读课文,精读感悟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原因。
2.细读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妈妈的嗓门为什么“又大了许多”。
思考:这部分主要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情?学习课文第5~8自然段。
1.分段朗读课文,找出“我”变成了一棵什么样的树?分组交流。
把自己勾画的句子读给同学听。
2.通过朗读这一部分内容,你觉得“我”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我”很细心的词句。
3.自由朗读第5~8自然段,边读边在书上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4.集体交流。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四、积累词语,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希、痒、鳄、丁、零、肠、醋”认读,自己想办法记住。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反思这一课时的教学,我认为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一是充分准备,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确保了自己能够清晰地向学生传达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二是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三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获得成长和进步。
二、研读文本
1.(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标注。
(3)学生由教师检查自读情况。
2.(1)学生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记住“鳄”字。
(2)学生朗读课件上的句子。
(3)学生按照顺序记忆生字,记忆儿歌。
生读课件上的段落。
(4)学生回忆自己执导的象声词,小组内分享,练写。
(5)学生学习“痒”“醋”“馋”,尝试练写。
教材分析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它出自第五单元,一个以“大胆想象”为主题的习作单元。这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出发,通过主人公的想象,讲述了自己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经历。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教材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同时提升学生的想象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和热爱。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好奇和想象的年龄阶段。通过前期的学习,他们已经对想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能够依托文本内容展开想象。然而,在思维方面,三年级的学生还相对单一,创新能力和概括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时,需要着重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概括能力。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希望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l了一棵树(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ABB”结构的词语,如“毛嘟嘟、草绿绿”等;能够正确读写生字,理解词语,体会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内容的趣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词语学习:ABB 结构的词语,如“毛嘟嘟、草绿绿”等。
2. 课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变成一棵树后的所见所想。
3. 阅读拓展:引导学生阅读关于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文章,拓宽学生视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内容的趣味;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变成一棵树后的所见所想。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插图、词语卡片、黑板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树木,激发学生对树木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词语学习:学习ABB 结构的词语,如“毛嘟嘟、草绿绿”等,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3. 课文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变成一棵树后的所见所想。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重点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
4. 朗读感悟: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内容的趣味,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6. 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关爱生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2. 词语:毛嘟嘟、草绿绿、树叶沙沙、小鸟喳喳3. 课文内容:作者变成一棵树后的所见所想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抄写生字、词语,熟读课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我变成了一棵树》人教(部编版)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对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和生字词非常关注。在讲解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语言,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举例:讨论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树木和大自然的喜爱。
(3)生字词的运用: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生字词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写作中,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举例:让学生在课堂上用新学的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4)想象力的激发: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描述自己变成一棵树后的生活。
举例: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展开想象,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变成了一棵树》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象过自己变成了一棵树,会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想象力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想象力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激发。以下是我对今天教学的一些思考: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狐狸、继续、秘密”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说说你觉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3.展开想象,说说如果你也会变,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过程与方法1.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图片和文字内容,生动再现课文所讲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妈妈永远是最了解孩子的,体会伟大的母爱。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狐狸、继续、秘密”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说说你觉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说说如果你也会变,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假如你可以变,你会变成什么?是自由快乐的小鸟,还是五彩缤纷的花朵;是沙漠中的一眼清泉,还是美丽可爱的小蜻蜓……可有一位小朋友,她的想法却很奇特,她想变成一棵树,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到文中去看一看吧,相信学完本课,你一定会为这个小朋友的奇思妙想叫好。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课文。
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后鼻音“状、丁、零、肠” 。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状、零、巧、肠、续、抬”时,可以使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狐、克、继”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狸、秘、密”时,可以用同音字对比的方法。
形近字歌示例:状:大地穿新装,山峰显异状,壮美令人叹,大雪巧梳妆。
丁:原来露出紫丁香的山,今天又要寻遍,旱地也要干了。
字谜示例:有的狗不是狗,靠左边的瓜走,而且天生很狡猾,被老虎吓到了。
(谜底:狐)同音字歌示例:河狸:一只小狸猫想摘一个大梨,爬上青竹篱笆,但还有一段距离。
(2)对需要书写的文字进行书写说明。
书写指导:“状”左窄右宽,右部捺画伸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认识新偏旁“反犬旁”和“爿字旁”。
指导写好带有这类偏旁的字。
3.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4.初步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戏剧尝试。
5.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学难点: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复习,激趣导入
1.同学们都被小真的奇思妙想深深地吸引了。
你们还想听这样的故事吗?
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63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
2.出示本课生词,排火车读。
痒痒的椭圆形菱形鳄鱼香肠糖醋排骨丁零丁零秘密
3.排火车接读课文。
三、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状:认识爿字旁,了解爿字旁的含义。
与“壮”字进行对比。
2.继续:强调“继”字的笔顺。
3.狐狸:左窄右宽,反犬旁的笔顺。
4.秘密:理解两个同音字的意思。
秘:不公开的,不让大家知道的。
可组词秘方、秘诀、神秘、奥秘。
密:不公开的,不公开的事物。
组词保密、密信、密谋、密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了解偏旁含义,形近字区分和同音字的不同含义来区分相像的汉字,加深学生印象。
】
5.在田字格中各写一个,教师巡视指导。
6.当堂听写。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1.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哪些情节写得很有意思?
2.师范读课文。
3.交流写得有意思的情节。
预设:
(1)第四段
①指名读。
②哪些描写让你觉得有意思?
是啊,“痒痒的”和“冒”我把变成树的感觉写活了。
③再读,读出有意思。
(2)第五段
①生读。
②交流有意思的描写:树上长鸟窝
(3)第六段
①鸟窝的形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
②还会有什么形状?
③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你会变成一棵什么样的树呢?
④出示句子练习:
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____________!我变成了一棵____________的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孩子天生就有丰富的想象。
我还会变成一棵什么样的树?问题一抛出,孩子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
仿照课文说一说,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
(4)第七段
树上都住了谁?
(5)第八段
①你觉得哪里有意思?“我会弯下腰”
②指导读。
(6)十三---十四段
一棵饿得肚子“咕噜噜”直叫的树
(7)十五---二十段
①分角色加动作扮演读。
②这水珠是什么?
4.故事里的妈妈你喜欢吗?为什么?
二、总结写法,拓展想象
1.理清故事创作思路:变树经过——变树后的趣事。
2.假如你也会变,你会变成什么?又会有怎样的奇特经历呢?
3.把你想到的以《我变成了_____》为题写下来。
【设计意图:学完课文,学生头脑中一定有许多遐想不吐不快,适时进行拓展练笔,给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
】
板书设计:
17我变成了一颗树
痒冒变树
各种形状
弯
“咕噜噜”趣事
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