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美学家——初读王世德教授

合集下载

王世明传递深情与淡泊的艺术精神

王世明传递深情与淡泊的艺术精神

5今日重庆王世明:传递深情与淡泊的艺术精神深情绘画与淡泊人生,这是王世明的真实写照。

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王世明从大自然中汲取滋养,细心地体会出传统中国画的精神和笔墨的技巧。

他对中国人物画的写意性有深刻的理解,认为中国人物画要“以神写形,以意传情”。

他的人物画构思平实而意境深远,画似刻意,但行笔潇洒而有内在气质,写似平和,然精微处可见灵动意象,绘出了当代中国人物画的灵性与深沉之美。

W A N G SH I M I N G:CON VEYI NG PRO FO UND AN DSI M PL E A R T SPI R I T王世明1957年出生于重庆,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国画院副院长。

Wan g Sh i min gBo rn in Ch o n gq in g in1957,gra d u atin g from th e Tra ditio na lCh ine se P ain ting Dep artmen t of Sich ua n Fin e Arts Aca de my;n o w memb e r of Chin e se Artists'Ass oc iatio n,pro fe ss or a n dtu to r po stgra d ua te stu de n ts in S ich u an Fin e Arts Aca de my,De pu ty De a n Ch on gq ing Trad itio na l Ch ine se Art Aca de my.□文/本刊记者蔡春丽C HA 8ON GQ INGTO D YO NG QIN GTO D Y5巴渝大家中国当代艺术副中心的群体画像A C I TY ’S HE I GH T LIFTEDB Y A RT 艺术缔造的城市高度凉山朗月×C H A 9200cm 200cmON GQ ING TO D Y 6今日重庆ONG QIN G T O D Y 6今日重庆深情而淡泊,大气而质朴,是王世明的人生态度和人物绘画的显著特点。

向后前进王民德的书法朝圣

向后前进王民德的书法朝圣
西方的了,万上遴的表现方式对于西方画家没有任何意
丹托在《艺术的过去形态,东方与西方》一文中曾 专门论述中国艺术家为什么要模仿古人,他在文中写道: “中国人的思想是,只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可以模仿:让自
己成为选为做模仿对象的那种人,而这被视为成就。外在 的相像只是工匠所为,中国艺术家作的模仿是内心世界的
义,西方画家在万上遴安顿自己的地方是找不到任何立足
.从2007年,王民德专心于对传统书法中二王帖学体系 的探究,成为当代行草书最具代表性的书法家之一,在探
索书法艺术的同时,他还从东西方文化艺术比较的视觉, 借鉴当代艺术史的研究方法,形成了系统的书法史观、理 论体系和教学方法。为了阐发自己的一套书法理论体系和 教学体系,王民德博士于2015年创立了德音书院,从今年
丹托的艺术史研究方法,来对比中西方传统文化:“丹托也 谈到了中国的传统艺术,他认为,传统的中国绘画是另外 一个系统,并不追求逼真的模仿外在的现实,中国艺术家
追求的是模仿古人。”
方式,等于是见贤思齐。简而言之,一个人‘受倪瓒影响’, 就等于像圣保罗的生命中发生的事情,他通过阅读(圣 经)而被耶稣基督影响。中国艺术史的哲学形态太不同于
论,必须从“圣贤文化史观”入手,这样我们才能有效的阐 释书法艺术传统,并建立合乎书法艺术本体的批评标准。 王民德先生指出,儒家y,/-于艺术的看法是“游于艺”:
高境界?共同的方法是以圣贤作典范,通过模仿圣贤,达 到自我完善。这就是圣贤文化史观。丹托认为,东西方传
统艺术史在哲学形态上的巨大差异,也就是对‘模仿’意
化民众的操行。这是儒家思想对艺术的看法,这种看法影
艺术,书法是一种传统艺术。做传统艺术没办法,只有一 条路可走,就是认真地解码传统经典,通过解码历代经典

王德芳:禅风画意

王德芳:禅风画意

王德芳:禅风画意王德芳,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花鸟画室,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中心专业画家。

作品入选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出版专著六部,擅长工笔、写意花鸟、动物、草虫,形成了独特的个性风格。

禅宗与中国文化关系密切,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对于中国绘画的影响也可谓深远。

禅宗最早形成于印度。

传说,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在灵山聚众说法,曾拈花示众,听者都不明白其中的奥秘,只有迦叶尊者默然神会,微微一笑。

佛祖知道他已领悟,对这个聪颖的弟子格外赏识,于是宣布:“吾有正法眼藏付嘱摩诃迦叶。

”所谓“正法”,即全体佛法,“眼藏’指佛法能普照天地万物。

佛祖传授给摩诃迦叶的这种伟大佛法,据说就是“以心传心”的禅宗宗旨,而摩诃迦叶也就成了禅宗的开山祖师,他把他所领悟的佛法在印度又传了二十七代。

到了二十八代菩提达摩,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时代。

大概这时迦叶一脉在印度已经不十分受欢迎了,所以达摩询问他的老师般若多罗尊者:“当往何国作佛事者?”般若多罗尊者便告诉他说,等我死后六十七年,你就到中国去宣传禅旨,拯救生灵。

那么,禅宗又是怎样影响中国画家,进而同化中国画的呢?禅宗有一个关于“梵我合一”的精致而周密的世界观理论。

在中国禅宗看来,我心即佛,佛即我心,世界万物、客体主体、佛我僧俗、日月星晨、山河大地,无非是我心幻化,如果没有我心,哪里还有什么世事沧桑,哪里还有什么日月星晨。

绘画,技艺也,技艺的革新有赖精神的精进;精神到了一种新境界,技艺也便可以“推陈出新”。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以汉代最为可信,此时的中国画正在苦苦挣扎。

禅宗兴起了,禅宗那无人能挡的魅力,无异于给想创新的画家们开辟了一条新路。

▲ 天鹅湖一些有闲情意致的禅僧们开始作画,他们大都住在远离世俗城镇的幽谷深山,这里风景清丽寂静,令人陶醉流连。

《美学散步》读书笔记

《美学散步》读书笔记

《美学散步》读书笔记《美学散步》读书笔记1艺术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与感悟,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自己心里,《美学散步》读后感。

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的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作者给我们分析到,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而有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

但界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

艺术境界主于美。

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

所以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

所以中国艺术家不满足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而总是要在对对象的反映中折射出人格的高尚格调。

静穆的观赏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

于是,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即须得屈的缠绵悱恻,又须得庄子的超然空灵。

缠绵悱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万物的核心,所谓“得其环中”。

超然空灵,才能为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不但是盛唐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境。

“以追光摄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两句话表达出了中国艺术的最后理想和最高成就。

唐宋的诗词、宋元的绘画莫不如此。

中国那些最伟大的艺术品境界,都植根于一个活跃的、至动的而有韵律的心灵。

《美学散步》读书笔记2《美学散步》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

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

他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圆满的和谐”。

做一个觉人醒世的画家--易图境访谈录

做一个觉人醒世的画家--易图境访谈录

做一个觉人醒世的画家--易图境访谈录王民德【期刊名称】《创作与评论》【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4页(P54-57)【作者】王民德【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易图境字森庭,湖南洪江市人,1922年5月出生,花鸟画家。

中国美协会员,怀化学院教授,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中南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客座教授,湖南书画研究院特聘画家,湖南九歌书画院院长。

一个画家从选择水墨画开始,便面临着在传统中迷失或被浩瀚的传统淹没的危险。

他们在掌握笔墨技法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回到内心,以“近乎道”的抱负,“游于艺”的心态,让文心得到提升和滋养。

中国画创作这一漫长的人生之旅,注定了只有那些生命强健和具有质朴品质的人,才能穿透浩瀚的传统的遮蔽,发出自己的声音,抵达自由的创造境界。

不管我们是不是愿意承认,今天的艺术劳动者大多已经被横流的物欲折腾得弱不禁风,他们孱弱的灵魂,无法承担创造的重任,很多画家还走在路上,但对艺术已经失去了信心。

我认为易图境先生是当代中国画坛少有的对艺术充满信心的艺术家。

他的画是生命灿烂的折射,有一种不可抵挡的灵魂的声音。

这种声音,不是沉溺在古人绘画样式中的浅吟低唱,不是小桥流水,也不是空洞的呐喊,而是生命回归大地的礼赞和交响。

他的大写意花鸟画体现出的品质,正是一种大地的品质,没有装腔作势,没有矫揉造作。

他画的题材,都是他生活中体验过的东西,他消解了文化强加在这些“物象”中的“意义”,通过个人生命的独特体验和富有创造性的表现形式,让这些“物象”呈现出纯粹视觉意义上的审美价值,让客观“物象”有了灵魂的光芒。

易老早年的画深受吴昌硕、齐白石的影响,注重笔墨。

六十岁以后,他丢弃早年熟悉的文人画图式,从民间艺术传统中吸收营养。

在他创造的彩墨画中,大量使用生辣的原色,在保持水墨特有的审美意味的同时,将水墨作为一种过渡色,从而大大拓展了水墨的表现力。

他的画有楚文化特有的神秘华美,有民间艺术的质朴和道健,又保留了文人画的写意精神内涵。

“为艺术而艺术,艺术至上”——从《道连·葛雷的画像》浅谈王尔德的新美学原理

“为艺术而艺术,艺术至上”——从《道连·葛雷的画像》浅谈王尔德的新美学原理
了。道连 ・ 葛 雷受亨利勋爵 的享 乐主义思想 影响 , 一 步步 走向道德堕落 的深 渊。他随意而残 忍地对待深
也被称 为“ 日不落 帝 国” 。 同时 , 工业 机械 文 明的进
步 、市井 中产阶级 的庸俗作 风却导致 了信 仰和 传统
的人文精神危机。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 , 人 们不得不 以一种 新 的价 值尺 度来 重新 审视各 种文 化形 态 , 于
Do d a n G r a y ) 出版 于 1 8 9 1 年。这是 王尔德的代表 作 , 也是 英国唯美主义思潮 代表作 。这 部小说 的情 节结
材反映现 实。他 的唯美 主义思想及 其文学作 品对现
代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唯美主义思想 的形成发展
构建 立在 荒诞 而虚拟的基础 上。《 道连 ・ 葛雷的画像》 讲述 了这样一个在现 实框架 中构 筑 ,但主题表达 却 超乎 现实的故事 : 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道连 ・ 葛 雷的英俊激发 了画
作家 , 他 才华横溢 , 妙语连珠 , 但 又颓唐沉 沦 , 追 求为
艺术而艺术 , 他颇具现 代主义意 识 , 且 擅长 用虚拟题
二、 英国唯美主义思潮代表作《 道连・ 葛雷的画像》
长篇 小 说 《 道连 ・ 葛雷 的 画像 》 ( T h e P i c t u r e o f
传统的学院派形式主义艺术 。1 8 4 8年 , “ 先拉斐 尔协 会” ( P r e — R a p h a e l i t e B r o t h e r h o o d )的成 立标 志着英 国
唯美主义运动揭开了帷幕。 1 8 5 0年 , “ 先拉斐尔协会” 出版 了专 门的刊物——《 萌 芽》 ( T h e G e r m) ,宣扬 其

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王振德教授谈孙其峰先生艺术人生 

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王振德教授谈孙其峰先生艺术人生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王振德教授谈孙其峰先生艺术人生作者:李鸿鹤段彦彦来源:《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李鸿鹤段彦彦Li Honghe and Duan Yanyan王振德,1941 年5 月生,天津宝坻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天津市文史馆馆员、天津美学学会副会长。

历任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中国书画报》总编辑等职务。

王振德书画师承孙其峰先生,早在1956 年王振德就结识孙先生,但是真正开始向孙先生学习花鸟画是在20 世纪70 年代初。

“文革”结束后,孙其峰先生向学院领导推荐王振德来院任教。

1977 年底,王振德从普教系统调入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史论专业。

先后讲授文学课、画论课,并编写出画论教材和多种辅助教材。

王振德调入美院二十余年间,除不断向孙其峰先生学习书画及切磋学问外,还刻苦研究美术史论,坚持书画创作,取得了诸多艺术成果。

作为孙其峰先生亦师亦友的王振德先生,是孙其峰先生艺术生涯的见证者,为此我们就孙先生的艺术人生采访了王振德教授。

李鸿鹤(以下简称李):孙其峰先生曾获“中国书法兰亭奖”及终身成就奖、“造型艺术成就奖”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王先生,中国当代著名的老艺术家有很多,而集这三项大奖于一身的只有孙先生一人,您可否谈谈为何唯独孙先生能够荣获如此多的荣誉呢?王振德(以下简称王):这与孙先生人生的理念相关,孙先生总是教导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急于求成,尊奉大器晚成之说,不可急功近利,否则会适得其反。

他老人家一生淡泊名利,勤勤恳恳教书,认认真真作画。

孙先生就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例子,孙先生是1920 年 1 月生人,是一个教育家,2009 年,适逢孙先生九十华诞,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及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授予其“当代美术教育家”“国画大师”称号。

同年11 月又荣获“中国书法兰亭奖”及终身成就奖,这个奖项只有三四个人获得,孙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二版)

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二版)

三 “装饰艺术” 运动的设计特点
四 “装饰艺术” 风格在平面设 计上的发展
五 “装饰艺术” 风格的产品设 计和著名的设 计师
1
导言
一现代设计思 2
想体系和先驱 人物
3
二包豪斯
4
三俄国构成主 义设计运动
5
四荷兰的“风 格派”运动
一美国工业设计发展 的背景和概况
二美国工业设计先驱 人物
三制造业对美国现代 设计的影响
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二版)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发展
美国
设计
现代
参考书
风格
发展

设计
书 设计
产品设计
现代
运动
概况
现代
英国
工业
装饰
内容摘要
《世界现代设计史》自出版以来,在国内关于世界设计史的教学和研究中,一直是被普遍采用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是修订版。本书编写之初的目的是给大众看的,给喜欢设计的人看的,给青年学生看的,主要是为学习设计 的学生而写。因而,在修订过程中,仍然保持了初版的通俗写法,注重可读性。本书撰写重点不在于详细介绍具 体设计范畴的发展,而在于把影响设计发展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设计发展本身起来讨论,给读者建立一个对 于现代设计发展脉络的宏观认识。
目录分析
一什么是设计
二设计的分类 和范畴
一工业革命前欧洲的 设计情况
二新古典设计运动
三工业革命之前的西 方民间产品设计
四 “维多利亚”和 “第二帝国”风格
二英国的设计改革 和“工艺美术”运

从《道林·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美学思想的完全体现

从《道林·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美学思想的完全体现

从《道林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美学思想的完全体现段保晶【摘要】王尔德是英国十九世纪后期唯美主义的文学代表者,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内容与形式都相当完美的艺术,他用文学作品来实现自己对唯美主义的向往和追求,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充分地展现出他的唯美主义思想.王尔德宣传为艺术而艺术,这也将艺术推崇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他所认为的艺术并不是来源于生活的,而是生活在模仿艺术.在他所创作的唯一一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王尔德充分地体现出了他的美学思想,并用丰富的想象、美丽的语言以及荒诞的悲剧向世人诠释了唯美主义的存在与永恒.【期刊名称】《济南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3页(P117-118,124)【关键词】《道林·格雷的画像》;王尔德;美学思想【作者】段保晶【作者单位】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晋中030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十九世纪后期的英国,唯美主义在戏剧、美术以及文学领域都获得了较大的影响,文学天才王尔德也深受唯美主义的影响,并在他所创作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王尔德由于幽默得体的谈吐以及渊博的学识迅速成为了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唯美主义运动的兴起强调了艺术是一种超脱现实生活的美,艺术要追求完美的形式和技巧,并且倡导艺术家们要为艺术而艺术,这些思想的提出也是为了反抗英国当时社会中所存在的一些庸俗作风以及市侩的习气[1]。

后来王尔德在1891年发表了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这篇小说以荒诞的悲剧警醒了世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做的事而负责。

这部小说是王尔德美学思想的完全体现,将他出众的才华和艺术天赋展现得淋漓尽致。

王尔德是十九世纪末英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与作家之一,他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著有童话、小说、诗歌以及歌剧等等。

王尔德有着大胆的政治见解、幽默的谈吐、自由的作风以及放荡不羁的生活态度,但也正是由于这些使得王尔德一度遭到一些保守派的强烈抨击[2]。

发掘薛涛文史中真善美的诗意

发掘薛涛文史中真善美的诗意

发掘薛涛文史中真善美的诗意
王世德
【期刊名称】《文史杂志》
【年(卷),期】2004(000)006
【摘要】最近,熊发学先生推出了他的新著《蜀天才女——诗话薛涛》(成都薛涛研究会2004年编印)。

其以“七言·十四行”组诗形式,把薛涛诗作以及同代诗家的赞语与以后众多文人墨客的称颂,融为一体,力求内容与形式谐趣,红花绿叶,春风满枝。

【总页数】1页(P23)
【作者】王世德
【作者单位】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四川大学教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2
【相关文献】
1.薛涛诗歌中动物意象的情感探析 [J], 刘亮亮
2.论薛涛诗歌中的女性意识 [J], 袁庆
3.中越女诗人薛涛与胡春香诗歌中女性意识之比较 [J], 李宁宁
4.薛涛诗意考辨 [J], 张洁云
5.与性灵和诗意相遇——记“薛涛儿童小说名家导读本” [J], 李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学的学习心得体会总结

美学的学习心得体会总结

美学的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在读过李泽厚,宗白华之后的美学很久以来。

伊始,在接触美学的时候,就对美学坐过不止一次的领悟和想象,美学这个博大而恢弘的学科,以最神秘的方式伴随着人类精神的历史,以最艰苦的承受塑造着人们的心灵,也因此麾集了无数哲人、文学家及艺术家们的激情。

可以说世界的各个地域文明的本质中。

时空流转的隧道星空里,论美学的篇幅实在是恒河沙数。

无疑美是不断地被发现被创造,被建构的。

是不是可以说“美在矢溺呢?”我想还不能与道的发现所同归。

因为有了美必定会有丑有恶,所以才更加显现了,美的崇高与神秘。

美学是个宝物,是塑造心灵,陶冶性情,培育人性,区分美丑的理论根据,人类汲取了美学的精华会在自然中人化山河大地,日月星空和琳琅满目的大千世界,设想如果没有了美学的依托,这个生存的世界将会变得冰冷,缺少人情味。

我们是生活工作在不同领域的人,都从事着不同行业的工作和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我们想要达到过尽善尽美,这也许是求全责备的。

但我想过不论是从哪个行业的工作者,对美学有一些参悟毕竟是一件幸事。

原因有二。

其一。

美学可以说是文学艺术、心理、哲学、实用技术等学科领域的联络锁。

如果忽略了,就如同做机械运动没有美感和灵光。

其二:人人心中都有美的理念和对美的巡礼的经历。

与人于己是何乐而不为呢?美学是世界各地域的传统文化洋溢出的灵性和诗情。

在今天日益强大的现代化的机器时代里让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不那么冷漠。

它赋予我们的是对生命的憧憬和人间美好逝去的和当代的事物的再现和净化。

让我们感同深受这别致的意境,美学时代发展的结晶和歌者,悠扬而又难以让人释怀!在很多极端强烈的痛苦里,因为有了美的呼唤,让我们不再绝望、时而显现出的是一种凄美的状态。

在如海深处寂静的停留中,因为有了美学的复合让我们的生命不再孤独,时而火的激情时空留恋处,因为有了美学的平衡,让我们不在偏激,时而捕获的是高贵而有震撼的美.。

美学是伟大的,它能给痛苦松绑。

这个充满曲折历程“老人”丰厚了每个人的情绪与感受,沟通了现实与情感的陌路。

王德民:“帅出地球”的院士

王德民:“帅出地球”的院士

王德民:“帅出地球”的院士作者:北洋君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9年第08期近日,北京石油学院一张64年前的学籍注册照引得无数人疯传。

照片上的他18岁,剑眉星目,俊朗轩昂。

随着照片持续刷屏,无数网友开始为他长得像谁争执不休,有人说像吴彦祖,有人说像鹿晗,有人说像年轻时的梁朝伟……可事实上,他不是明星,而是一位为中国奉献50年的科学家:王德民院士!此前知乎有个问题:中国有没有一提起来,就让人窒息的美少男?底下的回答就是王德民。

网友不仅感慨万千:“王院士年轻的时候,秒杀一切电影明星啊!”2016年4月12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编号为210231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王德民星”。

要知道小行星命名是一项国际性、永久性的崇高荣誉,此前有达芬奇、牛顿、居里夫人获此殊荣。

再来看看王德民此前获得的荣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石油工业著名专家”、“国家级奖项6项,省部级奖24项”……如此非凡成就,爆表颜值,诠释了什么叫始于颜值、陷于才华。

今天,我们就来讲述王德民院士的卓越功绩和鲜为人知的不凡一生!1924年,王德民的父亲王世贵,前往美国纽约学医,在这里和一位从瑞士来的姑娘相识相恋,婚后,姑娘随王世贵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王世贵给妻子取了一个好听的中国名字文安清。

王德民的父亲本来是唐山工程学院的校医,1933年年初,日寇占领迁安,很快唐山沦陷,学院也随即停课,不得已,父母到当时英国人控制的开滦煤矿找了一份工作。

1937年2月,王德民就像一个天使降落在这个知识分子家庭。

那个年代,跨国婚姻是件稀罕事,也很难被认同,国人更将西方面孔视为“另类”,混血的王德民,高鼻梁深眼窝,常被认为是外国人,大家都躲着他,没人愿意和他玩。

尤其因为平时家里人用英文交流,王德民会说一口流利英语,可中文却不太好。

小学时他几乎不识汉字,那些复杂的书写笔画,在他看来像是天书。

老师听不懂他说什么,他也听不懂周围人在讲什么。

可小小少年,倔强是深到了骨子里的。

中西思想文化交流的桥梁——评《远游的思想》

中西思想文化交流的桥梁——评《远游的思想》

《 远游的思想》 以严谨 的科学态度 , 客观地分析
了中国思想发展 的错综 复杂的道路 , 探寻它与中国 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 的关联。全书分 为七个部分 , 分别是 : 中国文化 圈; 传教士到近代思想大师 ; 从 启
蒙思想家与 中国: 中国智慧与德国思想巨人 : 传播与 影响 : 美、 ; 俄、 英 中国古老智慧与现代 西方世界 ;0 2 世纪西方文学大师与中国。作者从不同角度切人中 西方思想智慧的理论真相 , 宏观把握 与微观考释并 重, 实现了对 中西方思想文化交融研究整合与建构。 通观全书 , 可以看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学术性 、 知识性 、 资料性 相结合
今天 , 历史便 进入 了东西方 文化平等对话 、 相互借
收 稿 日期 :06 1—7 2 0者 研究 中西方思
作者简介 : 明(93一 , , 张德 16 )男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 学院删教授 。 学评论家。研究方向 : 文 中国当代文学。
明的新时期。
需要学者精心设计并付 出巨大的劳动 , 在宏观 与微
观相协调、 史识与学识相结合的基础上 , 对思想文化 交流现象作全方位梳理。国内目前还少有 比较系统 成熟的中西方思想关系的源流研究著述 , 如果能在 这一研究领域尽心尽力, 筚路蓝缕 , 无疑是很有意义 的开拓之举。在此 , 我们欣喜地读到了罗勇、 刘云春 多年心血的结晶——《 远游 的思想》 。这部 2 万字 4 的厚沉之作 , 是作者长期 占有资料和多方 面思考及 比较的基础上 , 潜心研究所收获的丰硕成果。 文 明的发展是一个历史 的渐进过程。如果说, l 世纪以前几乎是西方文化学习东方文化 ,9 8 1 世纪 以后则是东方文化学习西方文化, 那么, 在全球化的

浅论中国画的艺术魅力

浅论中国画的艺术魅力

浅论中国画的艺术魅力第一篇:浅论中国画的艺术魅力浅论中国画的艺术魅力中国画一般指中国人所作的画,但我认为在广义上我们可以把中国画理解为有中国风味、具有中国的画作魅力的画。

中国画也许不会被商人看重,所以在市场上中国画的价值不到西方画的1%,然而在内行看来,中国画一直处于世界的前端,而且举世公认。

当毕加索见到张大千的时候,他说:“我最不懂的是,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跑到巴黎来学艺术。

在这个世界上谈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而日本的艺术又源自中国;第三是非洲有艺术。

除此之外白种人根本无艺术,根本不懂艺术。

”毕加索还曾拿毛笔学中国画。

法国第戎国立美术学院耶西斯曾对林风眠先生说:“你可知道,你们中国的艺术有多么宝贵优秀的传统啊。

怎么不好好学习?”苏联艺术科学院院士B.H.彼德洛夫教授惊叹:“喜马拉雅山般宏伟的中国画。

”他还说过,“中国画是哲学,是诗歌,是寓意的顶峰”。

吕无咎女士在高雄办画展的时候,曾有著名的法国印象派大家拿着《六祖坛经》请她讲解,而吕女士却木讷不置一词,最后惭愧的说她不曾学过。

法国画家大惊:“你们中国有这么好的绘画理论,你都不学,跑到我们法国来,究竟想学什么呢?”凡是有造诣的艺术家对中国画都评价颇高、刮目相看,那么中国画的魅力到底何在呢?有两句经典的古话道出了中国画的真正魅力,一句是“画者,心印也”,另一句是“画者,文之极也”。

中国画,画的不仅是人物花鸟,更是心,是一种根据物像的神态情韵、画家的主观情感和艺术创作的法则酝酿于心、行之于笔、留存卷轴的意境。

见过大家作画的必然知道中国画作的惊人之处,灵感既来,挥毫泼墨,霎时风晴雨雪、四时朝暮、山野白鹤、古今人物便现于缣卷。

不必像达芬奇作画那般在案几上摆个鸡蛋观察临摹,若如此,画的就只是案几上的鸡蛋、教堂里的大钟;而中国画家画竹画的是胸中之竹,画人便是画心中之人。

中国画,状物传情皆传神,以形写神、以物达意。

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传神论”。

论易安体的美学贡献

论易安体的美学贡献

论易安体的美学贡献
周桂峰
【期刊名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2(024)001
【摘要】李清照词以其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在宋代便被称为"易安体",著名词人辛弃疾与侯均有"效易安体"之作.易安体是李清照实践其"别是一家"词论的辉煌成果.易安体以明白如话的语言、和谐的音律、柔中寓刚的风格、尽而不尽的韵味,而成为词家当行本色的典范.其词以不同流俗的美学特色,为中华审美文化作出了非同寻常的贡献.
【总页数】5页(P91-95)
【作者】周桂峰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江苏,淮安,223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用有活力的生命探寻美学的生命活力——论王世德教授对中国当代美学的开拓与贡献 [J], 梁佐政
2.“划道道”与中国书法美学的意蕴——叶秀山书法美学的独特贡献 [J], 王腾云
3.从文艺学、美学到文艺美学建构--论康德对近现代文艺美学的理论贡献 [J], 张政文
4.易安体美学意蕴的历史阐释——易安词千年接受史考察 [J], 程晶晶
5.论"感应美学"对新时期中国美学研究的贡献 [J], 季水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文学编辑为终生事业——《山花》原主编何锐访谈

以文学编辑为终生事业——《山花》原主编何锐访谈

宜, 和我见面后念念不忘的全是关于策划和稿件 的事情, 像他这样办刊 成痴 的人 , 在 这个商潮滚滚的年代 , 已经所剩无几。
这些 已经 淡 出文坛 的前 辈编辑 家的访 谈 , 留存的 不仅是 鲜 活的记 忆 , 而且 是 第一 手的 史料 。
新 时期 以来 , 中国 当 代 文学 以其强 烈的批 判精 神和 创新 风格 , 日益 受到 法 国汉学界 和 出版 界 的重视 。 陈曦 的《 法 国视 闽 中的 中国 " 3代 文 学》 - 一文, 从 译介 历程 、 翻译 出版和 所获 评论 三 个视 角对 中 国当代 文 学在 法 国的译介 和传播 进行 了有效 的梳 理 。从 中能 了解 中国 当代 文 学在 法 国的传 播状 况 , 为 两 国文学 交流提供 了有益 的参 考 。 当代 文 学副刊 的研 究是 一 个相 当薄 弱的环 节 , 这和 现代 文 学副刊研 究的兴 盛形 成鲜 明反 差。现 代 时期 的 文 学副刊 尤其
定要 走 上与 文 学结伴 而行 的人 生 之旅 ” 。首先 请 谈 谈 你 的
个人 经历 以及 您是 怎样 走 上编辑 之路 的?
语学院俄语系录取 , 进校后又被校方转到英语系。由于体
质 赢弱 , 影响 了正常 的学 习生 活 。临近期 末 , 校方 突然 从 全
院一年级学生中, 挑选 I 1 人去北碚医院体检 , 结果宣布 1 1
俄语 培 训班 当班 长 。一 年 后 因 为 中苏 关 系 交 恶 , 教 育 局 宣 布 取消 俄语 班 。第一 次 高 考 仓促 上 阵 , 莫 名 其妙 地 被 某 外
运. 还 是 无奈 ?我 虽 然不是 一个 宿命 论 者 , 但我却感到, 总 有一 种什 么 力量的 神秘作 用 , 在 影响 或左 右 着 自己, 使 我命

日新之谓盛德——论当代美学家王世德教授驾驭审美领域的“新”导向

日新之谓盛德——论当代美学家王世德教授驾驭审美领域的“新”导向

日新之谓盛德——论当代美学家王世德教授驾驭审美领域的“新”导向王惠正【摘要】《周易》曰:“日新之谓盛德”.王世德教授,数十年来专注于美学研究,并乐此不疲,学以致用,让美学在田野生根、开花、结果.从理论基础到戏剧、小说、诗歌、电影、旅游、休闲、美食、楹联、奇石根雕,及至体育、养生等诸多艺术门类均做了详实的探讨和考究,其涉猎艺术门类之广泛,令人叹为观止.他认为美学就是审美学,强调研究美学要用心考察人类审美活动的具体情形、特征与规律,而不是在思辨王国里从抽象到抽象地概括美的本质.他为美学正名,“面向现实,注重实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建立起了实用美学体系,使美学走出了思辨美学和“为理论而理论”的死胡同,大大拓宽了美学的研究范围和领域.这是王世德教授在美学领域作出的最大贡献.【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下旬刊)》【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2页(P56-57)【关键词】王世德;审美学;实用美学体系;新导向【作者】王惠正【作者单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正文语种】中文我涉足美学及文艺评论时间短暂且粗浅泛泛,着实是个无名小卒。

但对于诸如宗白华、朱光潜、王朝闻、李泽厚、王世德等当代美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

因为他们的著作常常是我写作时引经据典的工具书。

王世德教授年高德劭。

缘于工作,我通过陈琪与王世德教授得以结识,并有幸获赠王教授所著的《王世德文艺审美学文集》四卷,让我如获至宝。

如此亦对王教授在美学领域的建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著名科学家谢和平称颂王世德教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文理交融,视野开阔”“学与用合,知与行会”“授美传美,硕果累累”“德术双馨,诸家说评”;美学家李泽厚赞叹道:“你我同年,吾兄于美学如此热情,探究日深,笔耕未辍,努力构建文艺审美学,颇有心得建树,令我惭愧”;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刘再复美誉其为“献身于美学王国的东方求道者……”四川社科联副主席朱丹枫称赞其有“坚定的学术自信和秉持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强烈担当精神”;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曹顺庆院长言道:“自成体系,为美学现实应用研究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而侯爵良先生更是大赞其为“当代美学的集大成者,名与古代儒学集大成者荀子相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