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旅游商业区_RBD_的吸引力塑造_金媛媛

合集下载

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的形成因素研究

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的形成因素研究

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的形成因素研究作者:余眺来源:《时代经贸》2012年第16期【摘要】城市游憩商业区(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RBD ,由旧城改造发展而成的RBD称为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

本文以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 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理论研究和专家访谈分析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 的形成因素,然后引入上海城隍庙RBD进行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开发的建议,为同类RBD的开发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形成因素;上海城隍庙1.引言随着国内RBD 功能和效应逐渐显现,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兴建RBD 的热潮。

重视和加强城市RBD 的建设,开发更多的游憩产品,完善城市游憩功能,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尽可能多地利用闲暇时间享受游憩、休闲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发展城市RBD 也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形象,并使城市最终发展成为大型游憩生活空间。

2.国内外研究现状RBD 是英文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 的缩写,直译为“旅游商业区”,也有称“游憩商业区”。

最初的概念由斯坦斯菲尔德(C.Stansfield)和瑞克特(J.E.Rickert ,1970)在研究旅游区的购物问题时提出[1]。

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学者们把RBD 的含义扩展到城市旅游研究中,目前国外对RBD 的研究文献相对很少,主要集中在概念与特征上。

在国内,最先运用城市RBD 概念的是保继刚(1995)[2]。

在探讨RBD形成因素上,吴必虎认为RBD 的形成必须以游憩中心地为基础,形成一定规模门槛人口和吸引范围,这里不仅要有旅游资源、游憩设施、游憩活动较集中的区位,更要求有较大的游客量[3]。

王娟则认为游憩商业区的形成机制归纳为外部推动因子(包括城市旅游业发展、商业与旅游业结构优化、经营拓展、城市规划人本走向推动)、内部驱动因子(休闲需求)和发展支持因子(政策支撑、理论支持)三大部分[4]。

论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旅游商业区(RBD)的吸引力塑造

论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旅游商业区(RBD)的吸引力塑造

以主题公 园带动城 区全面发展 , 使该 区域发展为一个旅游 商 业 区 ( B ,这是第 一次在 国内的城市与旅游研究 中运用 R D)
R D的 概念 , 预见 它可 能 成 为新 的城 市功 能 区 ; 继 刚 、 B 并 保 古
感和标 志性 , 为文脉 的根 源 , 作 这些地 方能让人 回味 的历史 片断极其有限。在一 定程度上 , 它满足了当代人 在视 觉方 面
维普资讯
20 年 第 6期 08
经 济研究导刊
E CON OMI S C RE EARC GUI E H D
No6, 08 . 20
总第 2 5期
S r lN .5 e i o2 a
论 旧城历史 文化改造 区型旅游 商业 区( B 的吸引力 塑造 R D)
化街 区中心地带人 口密度下降和城市外缘人 口密度上升 , 而
新 建 居 民点 的 空 间位 置 超 过 了 原 历史 文 化 街 区 的游 憩 半 径 。
3与游憩活动相适应 的配套设施 和服务的滞后 , . 影响 了 游憩功能 的发挥 。很多旧城历史文化改造 区型 R D的主体 B 都是零售商店和餐饮店。一个现代 化的旅 游商业 区 。 只强调
金媛媛 , 王庆生
( 天津商业大学 商学院 , 天津 30 3 ) 0 14
摘 要: 旧城 历 史文 化 改 造 区型 旅 游 商 业 区( B 是 我 国主要 的 四种 城 市 R D之 一 。但 是 近年 来 , 多旧 城 R D) B 很
历史文化 改造 区型 R D呈现 出衰落的趋 势。通过对形 象吸引力、 B 活动吸引力、 设施吸 引力 、 景观与环境 吸引力及氛 围吸引力等方 面进行重新 塑造能够促使 其复兴或更新。

历史文化商业街空间形态更新设计研究

历史文化商业街空间形态更新设计研究

历史文化商业街空间形态更新设计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历史文化商业街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功能。

然而,许多历史文化商业街面临着空间形态老化、功能衰退等问题,亟需进行更新设计研究,以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激活商业活力。

历史文化商业街的空间形态更新设计研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充分尊重历史文化遗产,尽量保留原有的历史建筑和街道布局,同时结合现代设计手法进行改造。

通过修缮和保护历史建筑,使其成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塑造独特的历史风貌。

其次,更新设计研究要注重商业功能的提升。

商业是历史文化商业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更新设计来说,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提升商业吸引力。

可以通过引入优质品牌、打造特色小店、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游客,激活商业活力。

此外,更新设计研究还需要关注空间利用效率的提高。

历史文化商业街的空间往往有限,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提高功能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通过拓宽人行道、设置休闲广场、引入公共艺术等方式,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使历史文化商业街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社交交流的场所。

最后,更新设计研究还需要注重环境友好性。

在进行空间形态更新设计时,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可以采用节能照明、雨水收集等绿色设计手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打造绿色、可持续的历史文化商业街。

综上所述,历史文化商业街空间形态更新设计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尊重历史文化、提升商业功能、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和注重环境友好性,可以实现历史文化保护和商业活力的良性循环,为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价值。

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一、填空题1、旅游活动的5个基本特点异地性、暂时性、流动性、享受性、综合性。

2、根据国家旅游局1999年相关分类,旅游产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专项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

3、20世纪30年代麦克默里的《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被认为是旅游地理学的开世之作。

4、西方古代的旅行活动主要活跃在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和巴比伦等地域,这和这些区域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5、世界近代旅游业之父和创始人是英国人托马斯库克。

6、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是由入境旅游带动国内旅游进而催生出境旅游。

7、1963年,罗马会议把国际旅游者分为旅游者和短途旅游者,又将两者统称为游客。

8、产生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条件有三个: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达性。

9、旅游活动行为层次分为:基本层次、提高层次、专门层次。

10、旅游决策过程一般包括三个步骤:认识需要阶段、信息收集阶段、评价对比。

11、狭义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包括: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

12、常用的旅游需求预测模型有趋势外推模型、结构模型、仿真模型、定性模型。

13、旅游资源的特点有:观赏性、多样性、地域性、综合性、季节性、永续性、垄断性和吸引力的定向性。

14、旅游地一般在空间上分为旅游活动区和接待区两个部分。

15、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1990年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表》的分类方法,自然旅游资源可细分为:地表类、水体类、生物类、气候与天象类;人文旅游资源可细分为:历史类、近现代类、文化体育类、风情胜地类。

16、按照旅游资源的利用角度分类可将旅游资源分为可再生性旅游资源和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

1、7旅游资源的价值包括艺术欣赏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美学价值。

18、黄山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其四绝是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19、瀑布景观“三部曲”:造瀑层、瀑下深潭、潭前峡谷。

20、“水中冒烟”、“彩虹通天”、“水底有龙掀巨浪,岸旁无雨挂长虹”是对壶口瀑布的形象形容。

RBD与CBD

RBD与CBD

新城文化旅游区型: 新城文化旅游区型:这种区域最初以开展文化旅游为目 的,带动商业发展,在区域内易形成主题公园、大型商 场等。 如深圳华侨城等。
三、RBD的形成方式
四、西安市的RBD和CBD的关系
1、CBD的位置 钟楼、小寨、高新(现代)、曲江新区(未来)、 城北经开区(最具发展潜力)
2、RBD的位置 以钟楼为核心,包括周围的鼓楼、北院门、碑林、 书院门及骡马市商业步行街。 发展走向包括曲 江游憩商业区、灞河滨水游憩区。
RBD (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 CBD (cபைடு நூலகம்ntral business district)
一、城市RBD的类型
(一)大型的购物中心型 (二)特色购物步行街型 (三)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 (四)新城文化旅游区型
二、每种类型的特点
大型购物中心型: 大型购物中心型:可看作是现代城市旅游业与休闲产业发 展背景下成长起来的RBD,汇集了购物、餐饮、娱乐、观 赏等多种功能。 如加拿大的西埃德蒙顿购物中心。 特色购物步行街型:整体设计讲求一致的主题,营造休闲 特色购物步行街型: 环境。其规模一般不会太大,以精致取胜。 广东中山市 孙文西路步行街。 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 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以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旅游者, 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古老的建筑风格,树立一般新区无法 达到的独特性。 如南京夫子庙地段。
五、西安市RBD向CBD的演化过程
总结:
西安RBD的形成是由扩散力和集聚力共同作用 而产生的RBD对传统CBD的功能演替,包括同时进 行的两个过程:传统CBD中心商务职能疏散外迁过 程;中心商业职能向RBD六大游憩功能集中演化过 程。 正是因为中心商务职能外迁而中心商业职能进 一步游憩化,因此使得传统CBD与城市RBD在地域 上重合。

基于场所理论的历史地段RBD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基于场所理论的历史地段RBD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该街区是温州市传统历史风貌保护的重点,现有谯楼、夏承焘 故居等省市级文保单位,五味和、金三益、第一百货、大众电影院等 老字号和大量优美的具有温州地方特色的中西合璧建筑及传统 建筑。其中,该街区内的五马街最著名的传统商业步行街,是温州 近代商业的象征。其始建于东晋,至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唐称五马 坊,清代时改称五马街,为北宋36坊之一。1984年4月,温州市政府 将五马街定为步行街,为温州标志性的购物步行街。 1.2 场所理论
区域经济 Regional Economy
基于场所理论的历史地段RBD空间优化策略研究①
——以温州五马商业游憩区为例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钱小微 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王万军
摘 要:历史地段商业游憩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与其旅游、休闲、娱乐和购物功能结合起来,已成为城市新的要素空间。本文基
于场所理论,从历史地段商业游憩区场所塑造的四个要素——建筑风貌要素、空间格局要素、文化活动的要素、传统生活方式要素入
建筑风貌要素构建中建筑的形式、尺度、材料、颜色、门窗装饰 等主要建筑要素,以及街道家具等辅助建筑要素设计,均需尊重历 史地段的文化传统,体现历史文化街区的氛围。空间格局的塑造要 求保留传统商业街空间尺度的特征;并控制合理街道长度、空间尺 度及街道空间的组织顺序。文化活动的要素构建则是指体现传统 街区的商业及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如手工艺品、小吃、传统节 日活动等。传统生活方式要素包括居住、交通、休闲、娱乐、传统小 吃等文化,这些要素可表现我们祖先的生活方式。在历史地段RBD 重现这些历史,可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加游人体验感,在消费后 留下难忘回忆,增加历史地段RBD的吸引力。
手,针对温州五马RBD所存在的院落空间无从感知、建筑改造不彻底、游憩设施不足及地域文化解码欠缺等问题,提出恢复街巷空间、

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RBD on Urban Development 作者: 曲凌雁 顾安琪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上海200062
出版物刊名: 世界地理研究
页码: 74-79页
主题词: 城市游憩商业区 城市功能 城市发展
摘要:RBD功能的出现对于城市而言表示了新的城市发展逻辑在发生变化,在新的城市发展逻辑关系中,城市社会经济、城市空间格局、城市文化景观形态等必然发生相应变化。

本研究RBD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从整体的高度审视城市发展功能要素之间彼此的互动关系,从而引导城市规划与政策方向。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引言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破旧、拆迁和商业开发的威胁。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策略,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与挑战1.1 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瑰宝,它们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

这些街区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还是人们情感共鸣的源泉。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能够增强城市的文化自信,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

1.2 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的挑战然而,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和重建使得许多历史文化街区面临被破坏的风险。

其次,商业开发的压力导致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单一化,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氛围和历史特色。

最后,人们对历史文化街区的认知和意识不足,缺乏对其保护的重视。

二、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策略2.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为了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并加强执行力度。

这些法律法规应包括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和管理等内容。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2 引导商业开发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平衡商业开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也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带来了压力。

因此,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商业开发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平衡。

例如,可以限制商业开发的规模和密度,鼓励商业项目与历史文化街区相融合,保持街区的多样性和特色。

2.3 加强公众参与和教育宣传公众参与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该积极开展公众参与活动,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还应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其保护的认识和重视。

2.4 推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科技的发展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更新提供了新的机遇。

历史文化名城RBD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历史文化名城RBD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历史文化名城RBD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问题的提出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雅典宪章》提出:城市最基本的四大功能是: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

但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的今天城市的游憩功能往往被人们忽视,工业化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环境的恶化,致使人们长期处于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下产生逃离城市、回归自然的想法。

在此背景下,RBD 成为在CBD之后被引入到城市规划中的又一新概念,受到了旅游学者、城市规划专家和房地产界的高度重视。

保继刚、古诗韵(1998)把RBD 划分为大型的购物中心型、特色购物步行街型、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新城文化旅游区型四种类型。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步伐中,许多城市开始新城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历史文化名城RBD 化成为城市规划中旧城改造的措施之一,受到了政府和居民的高度关注。

二、概念的界定(一)RBD 的概念。

关于研究RBD的国内外文献中,许多学者给出了RBD的概念。

这一概念由C.Stansfield和J.E.Rickert(1970)在研究旅游区的购物问题,为描述这类旅游地的结构和功能特性首次提出的。

他们给RBD的界定是:所谓的RBD就是为季节性涌入城市的游客的需要,城市内集中布置饭店、娱乐业、新奇物和礼品商店的街区。

最先把RBD 的概念引用到国内的是保继刚(1995),他在研究深圳华侨城时,提出了以华侨城为依托,逐步发展成为城市RBD 的观点。

候国林(2001)提出,游憩商业区是指拥有一定数量的游憩者、游憩景观、游憩设施,并能承担一定游憩活动的区域单元。

游憩商业区(RBD)是一个包含许多因素,同时又受内外部环境影响比较大的一个系统。

因此,无论是从定性的角度还是从定量的角度对RBD 的界定都相当困难。

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首次引入国内被译为旅游商业区是考虑国内学者的习惯,严格来说应该译为游憩商业区,这是因为旅游和游憩并不是等同的,二者是一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RBD理论在规划应用中的启示——以北京路国际商贸旅游区为例

RBD理论在规划应用中的启示——以北京路国际商贸旅游区为例

e h n e t e c n t ci n o s n i a it s a d h g l h h n o u t r . n a c o sr to fes t fc i e n i hi t t e Ca d n c l e h u e a l l i g u
售 商业 区。 国内学者保继刚定义 R D为 : B 城市 中以游 憩与商业服 务 为主的各种设施( 、 购物 饮食 、 娱乐 、 文化 、 交往 、 健身等) 集聚的
特定 区域 , 是城市游憩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 。
( )B - R D的 研究 概 述 。 17 9 0年 ,t df 和 Rcka提 出 Sa sdd n i i e e
在研究旅游 区的购物问题时 , 为描述这类旅游地的结构和功能特 性首次提出的。 他们对 R D定义为 : B 为季节性涌入城市的游客的 需要 , 市内集 中布置饭店 、 城 娱乐业 、 新奇物 和礼 品商店 的街区。 Si mt h则把 R D定义为 : B 建立在城镇 与城市里 , 有各类 纪念 品商
1 2
2 1 第9 第 3 总第 15 00年 基 期( 4 期)
.理论经纬 . I
R D理论在规划应用中的启示 B
— —
以北京路 国际商贸旅游区为例
吴 毅 方 远 平 , , 喻 言。
( . 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 学院 , 1 贵 贵州贵 阳 50 0 ;. 5 0 12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广 州 50 3 ; 661 3 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州贵 阳 500 ) . 贵 贵 50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Ke r s RBD;e i o dItra o a b sns-mu s d t c;o d hn utr y wo d : 1 i r a ; en t n uies 3j n n i l f m ir t u lc a c l e si S i u

北京旧城历史街区空间活力及其商业集聚效应研究的开题报告

北京旧城历史街区空间活力及其商业集聚效应研究的开题报告

北京旧城历史街区空间活力及其商业集聚效应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心区域的老旧城区逐渐成为了城市更新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成为了文化遗产保存和利用的重要空间。

北京市旧城历史街区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区域之一,其历史、文化和空间价值不可估量。

然而,由于历史、文化、政策和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北京旧城历史街区在长期的萎靡状态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且存在一些社会和经济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北京旧城历史街区的空间活力及其商业集聚效应,为促进其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参考。

二、研究问题和内容1.研究问题:(1)北京旧城历史街区现存问题分析;(2)北京旧城历史街区空间活力的测度与分析;(3)商业集聚对北京旧城历史街区的影响;(4)提出可行的促进北京旧城历史街区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策略措施。

2.研究内容(1)研究背景和意义;(2)北京旧城历史街区的现状分析;(3)空间活力的概念和测度方法;(4)商业集聚效应的概念和分析方法;(5)北京旧城历史街区空间活力及商业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6)结论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

具体技术路线包括:(1)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收集相关的文献和案例,包括历史和文化文献、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文献、宏观经济政策文献和市场调研案例等,分析北京旧城历史街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城市空间活力和商业集聚效应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

(2)空间活力的测量方法:基于城市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方法,测量北京旧城历史街区的空间活力,在此基础上分析空间活力的影响因素和表现模式。

(3)商业集聚效应的分析方法:通过调研和实证研究,分析北京旧城历史街区商业集聚效应的表现形式、原因和作用机制,量化商业集聚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北京市某些旧城历史街区的实证研究,分析空间活力和商业集聚效应之间的关系,提出可行的促进其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城市老街区的商业开发的改造模式研讨

城市老街区的商业开发的改造模式研讨

城市老街区的商业开发的改造模式研讨城市老街区的商业开发是一项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老街区呈现出破旧、废弃和陈旧的现象,市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如何进行合理的商业开发和改造,使老街区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在老街区的商业开发中,要注重保护和发扬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

老街区作为城市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承的见证,其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

因此,在商业开发过程中,要尽量保留和修复老街区的古建筑、文化景观和传统手工艺等元素,使其成为吸引游客和消费者的亮点。

同时,还可以充分挖掘老街区的历史文化内涵,设计相关的主题活动和文化体验项目,提升老街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其次,在商业开发过程中,要注重老街区的功能转型和产业升级。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消费需求的变化,老街区的原有产业和商业模式可能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的需求。

因此,在商业改造过程中,可考虑引入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的产业项目,提升老街区的功能和服务水平。

例如,可以在老街区引入创意产业、文化创意设计、小型工坊、精品酒店等新兴产业,打造一个集时尚、创意、艺术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区域。

同时,还要注重与周边环境和社区场所的结合,形成一个良好的商业生态系统,实现产业的协同发展和资源的共享。

第三,在商业开发过程中,要注重老街区的空间规划和功能布局。

老街区空间有限,因此,在商业改造过程中,要合理规划和布局不同类型的商业设施和经营业态,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提高商业运营效率。

例如,可以将老街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各有不同的特色和功能。

比如,一个区域可以专门开发和经营文创产品和手工艺品,另一个区域可以专门开发和经营餐饮和咖啡店,再一个区域可以开发和经营休闲娱乐和文化体验项目。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不仅可以提高商业活动的多样性和个性化,还可以提升老街区的整体形象和品牌价值。

最后,在商业开发过程中,要注重老街区的公共设施和服务配套。

RBD的基本功能和生成形态

RBD的基本功能和生成形态

RBD的基本功能和生成形态RBD,是英文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的缩写,直译为“游憩商业区”,也可译为“旅游商业区”、“休闲商务区”等,是旅游业与商业相结合的产物。

结合国内外建设的实际,国内学者将RBD定义为:城市中以游憩与商业服务为主的各种设施(购物、饮食、娱乐、文化、交往、健身等)集聚的特定区域,是城市游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的说,就是城市内具有旅游吸引物、吸引大量旅游者的零售商业区。

它主要具备以下一些主要功能:1.服务功能依据定义,RBD的服务功能是显然的。

它为旅游者提供休闲、餐饮、交通、购物、甚至住宿等服务,以便使旅游者顺利完成在本游览区的旅游计划。

2.“窗口”作用RBD一般位于旅游区的出入口或旅游基地,起着咨询“窗口”、“门户”的作用。

在这个窗口,游人可购得进入景区的门票和导游图,了解景区的环境特征、景物组成、景观主题和游览顺序。

RBD给游人以引导作用而留下十分重要的第一印象,给游人的游览情绪以极大影响。

RBD引人入胜的招徕视觉景观作用,也不可小视。

3.游憩功能RBD直接与景观游览区相联系,从交通线路、空间过渡上都有一定的关联。

往往因为本身也是一个较大的景观建筑群,具备相似的建筑风格,寓意相应的民俗风情,并留有相当大的观光广场空间,可使旅客在逗留的时间内静观动览、留影纪念,起到景观点和观景点的游憩功能。

4.集散功能RBD是景区与游客落脚下榻城市间的交通结点,也是景区内、外两种不同道路的交换连结点,对来往的游客具有集中疏散的作用。

来时整顿行装、酝酿情绪,为旅游全过程作好心理铺垫;去时余兴未尽,回味无限,为下一次的游览留下悬念。

到目前为止,它的生成形态则大致有以下几种:1.自然风景旅游区的RBD旅游区主要出入口或旅游区内,可形成一个为旅游活动服务的设施集中区,由于长期的发展而形成集镇或小城市。

如五岳独尊的泰山,不仅是旅游胜地,而且曾是许多帝王率领文武百官、千军万马封禅祭天的地方。

论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旅游商业区(RBD)的吸引力塑造

论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旅游商业区(RBD)的吸引力塑造

论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旅游商业区(RBD)的吸引力塑造摘要: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旅游商业区(rbd)是我国主要的四种城市rbd之一。

但是近年来,很多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呈现出衰落的趋势。

通过对形象吸引力、活动吸引力、设施吸引力、景观与环境吸引力及氛围吸引力等方面进行重新塑造能够促使其复兴或更新。

关键词: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旅游商业区(rbd);吸引力rbd (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译为“旅游商业区”。

目前,国内比较成型的rbd有:北京的金源shoppin mall、三里屯酒吧街、什刹海,广州天河城地段和惠州市步行街,杭州丝绸文化特色街,重庆约克风情街,南京夫子庙地段,上海城隍庙地段,杭州上城区涌金门地段,天津古文化街,成都市东郊猛追湾地区,深圳华侨城和珠海九州城地段等。

一、rbd概念的界定保继刚(1995)在探讨深圳华侨城城区发展模式时,提出以主题公园带动城区全面发展,使该区域发展为一个旅游商业区(rbd),这是第一次在国内的城市与旅游研究中运用rbd的概念,并预见它可能成为新的城市功能区;保继刚、古诗韵(2002)将rbd定义为:城市中以游憩与商业服务为主的各种设施(购物、饮食、娱乐、文化、交往、健身等)集聚的特定区域,是城市游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继刚(1998)还将城市rbd分为大型购物中心、特色购物步行街型、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新城文化旅游区等四种类型。

二、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的发展现状及其原因旧城的历史文化地段,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对旅游者有相当强的吸引力。

在进行更新改造时,积极利用旧城原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休闲旅游业,由此形成一个不仅对本城居民具有吸引力,而且也将吸引外来游客的rbd。

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城市却相继出现了这种rbd衰落的趋势。

据报道,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城隍庙、郑州的二七纪念塔附近地区、成都的春熙路等闻名全国的旅游商业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客流量减少、销售收入和利润下降的现象;而国外一些大城市的著名旅游商业区,如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蒙马特高地,纽约的第五大道、四十二街,新加坡的牛车水、乌节路,东京的银座等也都失去了昔日的繁荣。

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旅游商业区更新的动力机制研究

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旅游商业区更新的动力机制研究

其 他 旅 游 接 待设 施 ( 咖 啡 馆 、 如 古
董店 、 院 、 务站 、 剧 服 游乐 园 、 店 、 饭
公 共 浴 室 和公 共水 族 馆 等 ) 的建 筑
面 积 占街 区 建 筑 面 积 5 % 以上 的 O 城 市 街 区 界 定 为 R D 根 据 斯 蒂 B 芬 . J 斯 密 斯 所 著 的《 憩 与 闲 L. . 游 暇 研 究 的 概 念 词 典 》 R D的 定 义 .B 为建 立 在 城镇 与 城 市里 . 由各 类 纪 念 品商 店 、 游 吸 引物 、 馆 、 吃 旅 餐 小
意义。

D s i )直 译 为 “ ir t , tc 游憩 商 业 区” 但 , 国内习惯称 之为 “ 游商 业 区” 目 旅 前 国 内 比较 成 熟 的R D : 京 的 B 有 北
金  ̄ S o pn l 三 里 屯 酒 吧 街 、 ,h p ig Mal 、

RB D概 念 的 界 定
摊档 等 高 度集 中组 成 . 引 了 大量 吸
旅游 者 的一个 特 定零 售商 业 区
什 刹海 . 州 天 河城 地 段 和 惠州 市 广
步 行 街 . 庆 约 克 风 情 街 . 京 夫 重 南 子 庙 地 段 . 海 城 隍 庙 地 段 . 州 上 杭 上 城 区涌 金 门地 段 、 绸 文 化特 色 丝
追湾地区 . 深圳 华 侨 城 和珠 海 九 州
J童 : ■■
维普资讯
盛童:
研 究 中 运 用 R D的 概 念 . 预 见 B 并 它 可 能 成 为 新 的 城 市 功 能 区 保 继 刚 、 诗 韵 将 R D定 义 为 城 市 古 B 中 以游 憩 与 商 业 服 务 为 主 的各 种 设施 ( 物 、 食 、 乐 、 化 、 购 饮 娱 文 交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分析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分析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面貌也在不断变化,许多传统的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被拆除或改造的命运。

然而,这些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和文化传承,保护和更新它们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一、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和意义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瑰宝,它们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

这些街区通常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街道布局和社会文化特征,代表着城市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底蕴。

保护和更新这些街区可以促进城市的文化传承和社会认同感的建立,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

其次,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这些街区通常具有丰富的商业活动和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商家。

保护和更新这些街区可以促进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最后,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还具有社会功能。

这些街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承载着人们的社交和文化活动。

保护和更新这些街区可以提供更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社区凝聚力和社会稳定性。

二、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挑战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城市扩张和土地开发的压力使得许多历史文化街区面临被拆除或改造的风险。

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部门需要在发展和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政策。

其次,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更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许多历史建筑和街区的修复和维护成本高昂,而且需要专业的技术和人才。

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合作,寻找资金来源和技术支持,推动保护和更新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还需要解决与现代城市功能的融合问题。

这些街区通常具有狭窄的道路和老旧的设施,无法满足现代城市的需求。

保护和更新工作需要考虑如何在保留历史特色的同时,提供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三、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策略1. 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街区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

上海豫园城隍庙保护案例

上海豫园城隍庙保护案例
一方面,商业活动的繁荣吸引了更多的注意力聚 焦在豫旧城隍庙地区,商业活动传播推广了传统文俗 的影响。另一方面,传统文俗需要特定的空间场景, 限定了豫园城隍庙商业区的形态和业态。豫园城隍庙 和传统文俗的确立,规定了后建商业区的发展方向。
3.保护策略
3.1 历史风貌保护 商业区内含有城隍庙、豫园、沉香阁和敬一堂等 文物建筑,规划定位为以园林商市为主的风貌保护区。 以城隍庙、豫园、沉香阁等为中心向外辐射状分级划 定保护范围和控制要求,并通过控制建筑屋脊高度来 控制总体形态。这两项政策有利于确保区域历史风貌。
5.2沿街建筑的控制 沿街建筑是塑造区域整体形象的荸要组成部分。 根据1993年的规划要求。该地段向外圈层式地控制 周边建筑高度和建筑形象,以求得区域整体性.儿以 方浜中路和福佑路明娩.福佑路沿街北侧商厦基本保 持了近似建筑风格和高度,界面特征十分完整。 5.3地标物:新旧地标的组合
豫园商厦在建筑规模、人群密度以及显著地理位 置方面取代r豫旧城隍庙,成为新的有形地标;但豫 园、城隍庙凭借历史和知名度吸引着去过和没去过的 人们,它们是有精神意义的地标。再者,诸如豫园商 厦、福佑路上的“小世界”、方浜中路和丽水路的牌 楼等,均起着地标物的作用。
商城内道路较窄建筑多建造于1911年以前即清代末年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建筑的风格和特点整个商城内小商店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各具特色顾客熙熙攘攘保持着中国古老的城镇街市风貌城隍庙商业区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上海城隍庙-豫园历史街区改造案例
1.历史变迁
城隍庙豫园分别建于明代永乐和嘉靖年间,在过 去的600年间,它们屡次遭受火灾、改拆和战争破坏, 并在各个时期历经了不同程度的修复。“乾隆二十五 年(1760),潘氏豫园售归城隍庙,从地产归属上讲, 豫园成为了城隆庙的一部分。此后,庙园一体,上海 商绅又在原址上重筑园林。随着商业活动的集聚,传 统街区供庙会场景,人们定期举行祭祀活动、商品交 换活动及娱乐消遣活动,形成了宗教、商贸、文化一 体的传统文化习俗。 在20世纪40年代的战乱和60年代、70年代的动 荡中,豫园城隍庙再遭破坏,文俗活动停止。改革开 放后,豫园和城隍庙的整饬被纳入上海市城市建设规 划,倍受重视。1979年,上海市城市规划办公室提 出《上海豫园游览区规划构想》;1983年,上海市 文管会提出《部分旧城划为保护区的设想》;1988 年,上海市规划院与南市区人民政府编制《豫园旅游 区整治规划》;1993年。上海市规划院编制《豫园 旅游商城(即城隍庙地区)总体规划简介》;1994年, 豫园旅游商城一期工程竣工。

1696.谈城市特色资源空间的“再组织”——以南京为例

1696.谈城市特色资源空间的“再组织”——以南京为例

1696.谈城市特色资源空间的“再组织”——以南京为例王媛媛童本勤【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城市特色消褪、千城一面的问题。

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扬城市的优势,将零散的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组织,以彰显城市的空间特色成为城市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南京为例,在当前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及规划工作基础两大背景条件下,通过对城市特色资源内涵的理解,探究了城市特色资源空间“再组织”的方法。

【关键词】特色资源空间再组织方法南京1、选题的背景1.1 呼应社会需求的变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的关注点已经从“二维”的用地布局、功能完善到同时关注文化特色、关注人文情怀的“三维”空间设计发展阶段。

传统的“二维”用地规划方法着重于功能型的城市建设时代,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城市建设基本处于“重生产、轻生活”的发展阶段;而现在的城市已经基本解决了改革开放前遗留的城市住房短缺、基础设施瓶颈和功能调整等问题,已处于由“温饱型”、“功能型”向“品质型”、“文化型”的城市发展阶段。

目前社会各界及城市规划本身关注城市美学和城市特色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对城市特色消失的抱怨、批评也越来越多。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轨,城市政府都将创造城市优美的环境、塑造景观特色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十八条也要求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体现城市特色。

因此,社会的需求和城市规划自身的发展都为城市规划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城市特色塑造和地域特征的维持将是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和责任。

1.2 规划工作的基础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也陆续进行了有关城市特色保护与塑造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在宏观层面,有的城市开展了总体城市设计研究 (如常州、无锡等城市),有的进行了城市特色研究(如南京2002年),还有的进行了建筑高度(如南京老城、淮安)、城市色彩(如南京仙林新市区)设计等专项规划。

在微观层面,很多城市对某一地区或某一节点的地方特色塑造都积累了很多经验,如苏州工业园金鸡湖周边地区、南京的狮子山地区等从规划到设计到实施都比较成功,但这仅仅是局部某一地区的地方特色保护与塑造,而该局部地区和城市总体特色的关系和作用并未有系统性的组织,从而造成城市总体特色仍然不够鲜明的现实。

城市游憩商业区RBD

城市游憩商业区RBD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9
②“石屎森林” 地价居全市之冠,建筑物高大稠密,缺少绿地。 由于地价的杠杆作用,付租能力高的产业(如商业、金融) 聚集于中心商业区,而付租能力低的产业则被迫退出中心 区。由于公共绿地几乎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故而在 市场自发作用下,公共绿地将遭到高利润产业的排挤,商 人们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往往愿意牺牲绿地。于是,中 心商业区在物质景观上仅剩下一堆密密麻麻、参差高耸的 钢筋水泥结构,被人们戏称为“石屎森林”。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7
(2)CBD的特征 ①建筑密集且向高层发展
②“石屎森林”
③人口密度极高
④车流密集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8
①建筑密集且向高层发展 中心商业区是各类商业、金融、办公、娱乐、宾馆等机 构高度集聚之地,在物质景观上即表现为各类建筑物的高 度密集。为全市区金融、行政、娱乐及文化集中区,有政 府大厦、银行、豪华旅馆、百货商店等。 由于中心商业区用地稀缺、地价昂贵,人们要增加建筑 楼层数,向空间要地,使得中心商业区建筑向高层发展。 形成若干高大建筑垂直分布,底层一般为零售商业景象。
广州天河
1、形成原因
2、RBD与CBD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4
1、形成原因
(1)旅游业和商业的联动发展 (2)城市商业区自身的发展趋势 (3)城市居民日益上升的游憩需求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5
2、RBD与CB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研究导刊ECONOMICRESEARCHGUIDE总第25期2008年第6期SerialNo.25No.6,2008摘要: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旅游商业区(RBD)是我国主要的四种城市RBD之一。

但是近年来,很多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呈现出衰落的趋势。

通过对形象吸引力、活动吸引力、设施吸引力、景观与环境吸引力及氛围吸引力等方面进行重新塑造能够促使其复兴或更新。

关键词: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旅游商业区(RBD);吸引力中图分类号:F59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6-0151-02收稿日期:2008-04-01基金项目:天津市教委科研专项课题“天津市国际化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子项目“天津市国际化旅游产业集群培育与管理创新研究”(2006ZH93)作者简介:金媛媛(1981-),女,河南洛阳人,助教,从事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研究。

论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旅游商业区(RBD)的吸引力塑造金媛媛,王庆生(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天津300134)RBD(RecreationalBusinessDistrict),译为“旅游商业区”。

目前,国内比较成型的RBD有:北京的金源ShoppingMall、三里屯酒吧街、什刹海,广州天河城地段和惠州市步行街,杭州丝绸文化特色街,重庆约克风情街,南京夫子庙地段,上海城隍庙地段,杭州上城区涌金门地段,天津古文化街,成都市东郊猛追湾地区,深圳华侨城和珠海九州城地段等。

保继刚(1995)在探讨深圳华侨城城区发展模式时,提出以主题公园带动城区全面发展,使该区域发展为一个旅游商业区(RBD),这是第一次在国内的城市与旅游研究中运用RBD的概念,并预见它可能成为新的城市功能区;保继刚、古诗韵(2002)将RBD定义为:城市中以游憩与商业服务为主的各种设施(购物、饮食、娱乐、文化、交往、健身等)集聚的特定区域,是城市游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继刚(1998)还将城市RBD分为大型购物中心、特色购物步行街型、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新城文化旅游区等四种类型。

旧城的历史文化地段,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对旅游者有相当强的吸引力。

在进行更新改造时,积极利用旧城原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休闲旅游业,由此形成一个不仅对本城居民具有吸引力,而且也将吸引外来游客的RBD。

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城市却相继出现了这种RBD衰落的趋势。

据报道,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城隍庙、郑州的二七纪念塔附近地区、成都的春熙路等闻名全国的旅游商业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客流量减少、销售收入和利润下降的现象;而国外一些大城市的著名旅游商业区,如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蒙马特高地,纽约的第五大道、四十二街,新加坡的牛车水、乌节路,东京的银座等也都失去了昔日的繁荣。

原因在于:1.场所感的缺失,文化真实性的丧失,导致主题缺位同质化。

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得RBD中的传统元素在逐渐消失,文化的真实性在递减。

很多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只是在建筑外观上采用了复古风格,但实际上并不具有历史感和标志性,作为文脉的根源,这些地方能让人回味的历史片断极其有限。

在一定程度上,它满足了当代人在视觉方面对历史文脉的要求,但是,并不能传达给后人一个真实的历史,并不能引起当地社区居民情感的共鸣,满足不了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人们对历史价值认同感的需求。

2.城市规模的扩展和布局的调整,改变了原来的基本游憩圈。

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原历史文化街区附近进行城市改造,居民被迁到城市外围的新居民区。

于是,造成了原历史文化街区中心地带人口密度下降和城市外缘人口密度上升,而新建居民点的空间位置超过了原历史文化街区的游憩半径。

3.与游憩活动相适应的配套设施和服务的滞后,影响了游憩功能的发挥。

很多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的主体都是零售商店和餐饮店。

一个现代化的旅游商业区,只强调购物功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注重“游憩”的功能。

4.业态单一,商品结构重复,经营无特色,造成了RBD的总体单调。

商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惜牺牲自己长期形成的经营特色,一是在业态上竞相发展百货业,从而使RBD一、RBD概念的界定二、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的发展现状及其原因151——参考文献:[1]GetzD.PlanningforTourismBusinessDistrict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3,(20):583-600.[2]StansfieldCA,RickertJE.TheRecreationalBusinessDistrict[J].JournalofLeisureResearch,1970,2(4):213-2250[3]保继刚.古诗韵.城市RBD初步研究[J].规划师,1998,(4):59-65.[4]卞显红.张树夫.我国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开发与发展.[J].经济地理,2004,(2):206-211.[5]甘萌雨.城市衰落、城市更新与城市游憩———以广州旧城城市游憩商业区为例[D].广州:中山大学,2004,(6).[责任编辑姜野]演变成百货街区;二是在经营上缺少有特色的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这样造成了RBD内商品种类、档次、风格的千店一面,失去其应有的魅力。

5.管理不善导致经营混乱。

为了快速回笼资金,开发商往往采用销售的方式开发商用物业,很少对已开发的商业进行持有经营,获取长期的租金收益。

为了快速使资金回笼,开发商往往将商铺的面积划分至小单元(100平方米左右),然而,商铺一旦被销售出去,开发商将放弃对项目整体的统一管理的权利,在前期策划时所设想的业态、业种的规划也无法实施,在后期经营中,无疑会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恶性循环下去,商业价值将无法体现,消费者不认可项目,整个RBD经营陷入混乱状态。

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之所以成为城市内集中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区域,不仅在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更在于通过其吸引体系中的吸引物产生强大的“磁场”吸引力,这也是体现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场所感的最重要的途径。

RBD的旅游吸引力体系包括形象吸引力、活动吸引力、设施吸引力、景观与环境吸引力及氛围吸引力等五个方面。

1.形象吸引力。

RBD的形象定位与其游憩、商业的特点分不开。

通过形象设计,勾勒出RBD鲜明的个性,从而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RBD的形象视觉识别系统分为RBD名称、标志性建筑物、户外广告、纪念品、交通工具、当地人的形象等。

如RBD的命名宜取所在城市传统的地名或街区名称,具有历史沿革和内涵;将RBD所在区域的最具识别性的建筑物确定为RBD的标志性建筑物,从而成为地标;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为顾客创造更有价值的体验;通过培训、说服教育等方式提高当地居民尤其是服务者的形象。

2.活动吸引力。

在RBD中除了别具特色的建筑物、规模化的商业街区和舒适的休憩场所外,有组织的各项活动也是形成吸引力的重要方面。

RBD区域内进行的旅游活动可以分为文化旅游活动、旅游节事活动、体育旅游活动、会议旅游活动等。

旅游活动可以围绕某一主题将高品质的产品、服务、娱乐等因素整合,利用大众媒体的报道传播,迅速提高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欧洲许多城市之所以成为旅游胜地,除了具有优美的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同时,还因其每年一度的各种节日而久负盛名,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重要因素。

如举办狂欢节的习俗不仅扩大了城市的影响,还能在短时间内促进该城市的旅游业收入。

3.设施吸引力。

在RBD内,无论是风情万种的都市风貌,还是处处透出历史感的传统街道,都因其独有的建筑、广场空间和细致入微的旅游服务设施吸引着游人。

在进行RBD规划时,对旅游服务设施的布局、形式、数量等,要按照功能属性的不同,适应游客游览的流程需要,合理设置旅游服务设施,无论是建筑物或构筑物,不仅要满足功能需要,而且要重视人文关怀,细微处见真情。

4.景观与环境吸引力。

游憩环境、购物环境和建筑环境是形成RBD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满足游客游憩和商业购物功能的RBD,主要营造的是游憩环境和购物环境。

因此,RBD供给商品品种要多样化且独具特色,尤其是相当数量的著名品牌商店,如“老字号”特色商店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极其强大;要有数量适中、分布合理的餐馆、酒吧和娱乐设施等辅助性设施;有步行街区,出入方便,出入口有停车设施;等等。

建筑环境主要指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又可分为有形环境和无形环境。

有形环境包括建筑物、雕塑、广场、公共设施、人工景观、绿地、公园等。

无形环境包括广播、电视、文化艺术活动和各类群体社会活动等。

建筑环境的营造主要从旅游道路、水面和绿化、广场、建筑物、环境建筑和小品、城市夜景等细节体现。

5.氛围吸引力。

在氛围的营造方面,除了关注大的街区、空间等氛围以外,在小的方面,如商店内部的购物氛围营造也应得到重视,良好的氛围营造可以使游客在消费时的感受成为旅游经历中值得记忆的事件,留下难忘的回忆。

如杭州的邓丽君主题餐厅———“筠园小镇”,就是氛围吸引力成功营造的典型案例。

底层的门厅过道处摆放着一架老式喇叭留声机,播放着邓丽君的优美歌声。

沿着阶梯拾级而上,沿墙挂着70多张邓丽君的原版照片,每张倩照光彩照人,让人驻足流连。

在餐厅的二楼,设有6间精美的包厢,包厢的棕色木格玻璃门透着秀雅的格调,每扇门上分别刻着“小城故事”、“在水一方”、“淡淡幽情”等邓丽君专辑的曲名,这些曲名便是包厢名字,慕名而来的宾客一推开包厢,便仿佛沉浸在那一首首娴熟的旋律之中。

置身于筠园餐厅,无论从哪一个角度都会使人情不自禁地沐浴在浓郁的邓丽君情结之中,点点滴滴都能唤起人们对这位歌后的深切追忆,这正是“筠园小镇”所刻意营造的文化氛围。

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集休闲、商务、文化于一体,是旧城改造的一种理想模式。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很多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呈现出衰落的趋势,原因在于其缺乏完善的旅游吸引力体系。

通过对形象吸引力、活动吸引力、设施吸引力、景观与环境吸引力及氛围吸引力等方面进行重新塑造,能够促使其复兴或更新。

但如何对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经营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三、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的吸引力塑造四、结论和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