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宫》

合集下载

李商隐《隋宫(一)》翻译赏析

李商隐《隋宫(一)》翻译赏析

李商隐《隋宫一》翻译赏析李商隐《隋宫(一)》翻译赏析隋宫(一)李商隐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诗文解释:长安宫殿锁在一片烟霞之中,又想要把江都作为帝都。

如果不是因为玉玺归属李渊,炀帝的锦船还会游遍天涯。

现在隋宫中只有腐草没有萤火,垂柳上经常有暮鸦停歇。

如果炀帝在地下遇到陈主,难道还再问“后庭花”?译文:长安城闻名的隋宫,在烟霞中锁闭;却想把遥远的扬州,作为帝业基地。

若不因天命,玉玺归龙凤之姿李渊;隋炀帝的锦缎龙舟,早该驶遍天际。

如今腐草中,萤火虫早就绝了踪迹;隋堤上的杨柳枝,唯有暮鸦的聒啼。

断帝荒淫而亡国,黄泉若遇陈后主,岂敢把亡国名曲后庭花,重新提起?词语解释:芜城:指扬州。

日角:额角饱满象太阳,古代认为有帝王之相。

句解: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紫泉”本名紫渊,是流经长安北部的一条河,唐时为避唐高祖李渊的讳而改名紫泉。

这里用“紫泉宫殿”借代长安隋宫,为的是选取有色彩的字面与“烟霞”相互映衬,不仅烘托出隋宫的雄伟壮丽,也给人一种色彩繁艳、富丽堂皇的感觉。

可是,如此巍峨的宫殿却闲置不用,深锁于烟霞之中,这是为什么呢?只因为贪图享乐的隋炀帝想把芜城作为另一个帝都了。

“芜城”,隋朝时称江都,唐时称广陵,即今天的扬州。

南朝刘宋时期的大诗人鲍照曾经有感于该地的荒芜,作了一篇《芜城赋》。

李商隐不说江都,也不称广陵,却偏偏用“芜城”指代当时还颇为繁华的扬州,是有着深意的:因为太多的兴亡旧事,扬州再繁华也总是容易勾起荒芜残败的历史回忆;而今日取其为帝家,难保明日不成为芜城。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玉玺”,皇帝特用的印章,用玉制成,这里指代国家政权。

“日角”,迷信说法,古人认为从骨相能够看出人一生的贵贱来,人的额骨突出饱满如日,是帝王之相。

史书记载,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之前,就有人吹捧他“日角龙庭”,必得天下。

史吊古诗《隋宫》原文译文及赏析

史吊古诗《隋宫》原文译文及赏析

史吊古诗《隋宫》原文译文及赏析这是首咏史吊古诗,诗人把隋炀帝当作历史上以荒淫奢华著称的暴君的典型,来告诫晚唐的那些荒淫腐朽、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全诗采用比兴手法,写得灵活含蓄,色彩鲜明,音节铿锵。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隋宫的翻译及鉴赏等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隋宫》原文唐代:李商隐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隋宫》译文及注释译文隋炀帝为南游江都不顾安全,九重宫中有谁理会劝谏书函。

春游中全国裁制的绫罗锦缎,一半作御马障泥一半作船帆。

注释①.张《笺》编此诗于大中十一年(857),时商隐因柳仲郢推荐,任盐铁推官,游江东。

隋宫:隋炀帝杨广建造的行宫。

《舆地纪胜》:"淮南东路,扬州江都宫,炀帝于江都郡置宫,号江都宫。

"《嘉庆一统志》:"江苏省扬州府古迹:临江宫在江都县南二十里,隋大业七年,炀帝升钓台临扬子津,大燕百僚,寻建临江宫于此。

显福宫在甘泉县东北,隋城外离宫。

……江都宫在甘泉县西七里,故广陵城内。

中有成象殿,水精殿及流珠堂,皆隋炀帝建。

……十宫在甘泉县北五里,隋炀帝建。

《寰宇记》:十宫在江都县北五里,长阜苑内,依林傍涧,高跨冈阜,随城形置焉。

曰归雁、回流、九里、松林、枫林、大雷、小雷、春草、九华、光汾。

"②.乘兴句:《晋书·舆服志》:"凡车驾亲戎,中外戒严。

"此言不戒严,意谓炀帝骄横无忌,毫无戒备。

③.九重:指皇帝居住的深宫。

省:明察,懂得。

谏书函:给皇帝的谏书。

《隋书·炀帝纪》载:隋炀帝巡游,大臣上表劝谏者皆斩之,遂无人敢谏。

大业十四年(618),在行宫里被其部下宇文化及所杀。

《隋宫》赏析此诗讽咏隋炀帝奢侈嬉游之事。

首二句写炀帝任兴恣游,肆行无忌,且滥杀忠谏之士,遂伏下杀身之祸。

次二句取裁锦一事写其耗费之巨,将一人与举国、宫锦与障泥和船帆对比,突出炀帝之骄奢淫逸。

然而全诗无一议论之语,于风华流美的叙述之中,暗寓深沉之虑,令人鉴古事而思兴亡。

唐代-李商隐《隋宫》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李商隐《隋宫》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李商隐《隋宫》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此诗是诗人晚年江东之游时所作,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与同名七绝同时,当时李商隐因柳仲郢推荐,任盐铁推官,游江东。

原文:隋宫唐代-李商隐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翻译: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长安城闻名的隋宫,在烟霞中锁闭,却想把遥远的扬州,作为帝业基地。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若不因天命,玉玺归龙凤之姿李渊,隋炀帝的锦缎龙舟,早该驶遍天际。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如今腐草中,萤火虫早就绝了踪迹,隋堤上的杨柳枝,唯有暮鸦的聒啼。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断帝荒淫而亡国,黄泉若遇陈后主,岂敢把亡国名曲后庭花,重新提起?注释:隋宫:指隋炀帝杨广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市)所建的行宫。

紫泉:即紫渊,长安河名,因唐高祖名李渊,为避讳而改。

司马相如《上林赋》描写皇帝的上林苑“丹水亘其南,紫渊径其北”。

此用紫泉宫殿代指隋朝京都长安的宫殿。

锁烟霞:空有烟云缭绕。

芜城:即广陵(今扬州)。

帝家,帝都。

玉玺(xǐ):皇帝的玉印。

日角:额角突出,古人以为此乃帝王之相。

此处指唐高祖李渊。

锦帆:隋炀帝所乘的龙舟,其帆用华丽的宫锦制成。

腐草无萤火: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化出来的。

垂杨:隋炀帝自板诸引河达于淮,河畔筑御道,树以柳,名曰隋堤,一千三百里。

陈后主:南朝陈末代皇帝陈叔宝,荒淫亡国之君。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陈后主所创,歌词绮艳。

《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李商隐古诗赏析

《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李商隐古诗赏析

《隋宫》诗人把隋炀帝当作历史上以荒淫奢华著称的暴君的典型,来告诫晚唐的那些荒淫腐朽、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该诗的感情浓郁,我们一起来欣赏下!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注释】⑴隋宫:指隋炀帝杨广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市)所建的行宫。

⑵紫泉:即紫渊,长安河名,因唐高祖名李渊,为避讳而改。

司马相如《上林赋》描写皇帝的上林苑“丹水亘其南,紫渊径其北”。

此用紫泉宫殿代指隋朝京都长安的宫殿。

锁烟霞:空有烟云缭绕。

⑶“欲取”句:《隋书·炀帝纪》:“大业元年三月,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八月,上御龙舟幸江都。

”芜城,即广陵(今扬州)。

帝家,帝都。

⑷玉玺(xǐ):皇帝的玉印。

日角:额角突出,古人以为此乃帝王之相。

此处指唐高祖李渊。

《旧唐书·唐俭传》:“高祖乃召入,密访时事,俭曰:‘明公日角龙庭,李氏又在图牒,天下属望’。

”《后汉书·光武纪》注引郑玄《尚书中候注》:“日角,谓庭中骨起状如日。

”朱建平《相书》:“额有龙犀入发,左角日,右角月,王天下。

”刘孝标《辨命论》:“龙犀日角,帝王之表。

”⑸锦帆:隋炀帝所乘的龙舟,其帆用华丽的宫锦制成。

《开河记》:“帝自洛阳迁驾大梁,诏江淮诸州造大船五百只,······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时舳舻相继,连接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联绵不绝。

锦帆过处,香闻百里。

”⑹腐草无萤火:《礼记·月令》:“腐草为萤。

”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化出来的。

《隋书·炀帝纪》:“大业十二年,上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

”这句采取夸张的手法,说炀帝已把萤火虫搜光了。

隋宫原文及翻译

隋宫原文及翻译

隋宫原文及翻译隋宫李商隐〔唐代〕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译文隋炀帝为南游江都不顾安全,九重宫中有谁理会劝谏书函。

春游中全国裁制的绫罗锦缎,一半作御马障泥一半作船帆。

注释1.紫泉:即紫渊,因唐高祖名李渊,为避讳而改。

司马相如《上林赋》描写皇帝的上林苑"丹水亘其南,紫渊径其北"。

此用紫泉宫殿代指隋朝京都长安的宫殿。

锁烟霞:空有烟云缭绕。

2.芜城:即广陵(今扬州)。

鲍照有《芜城賦》写广陵。

二句意谓隋炀帝将长安的宫殿闲置起来,又到扬州大建行言。

《隋书·炀帝纪》:"大业元年三月,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八月,上御龙舟幸江都。

">3.玉玺:皇帝的玉印。

日角:《旧唐书·唐俭传》:"高祖乃召入,密访时事,俭曰:"明公日角龙庭,李氏又在图牒,天下属望'。

"《后汉书·光武纪》注引郑玄《尚书中候注》:"日角,谓庭中骨起状如日。

"朱建平《相书》:"额有龙犀入发,左角日,右角月,王天下。

"刘孝标《辨命论》:"龙犀日角,帝王之表。

"此古代谶纬家恭维皇帝之语。

4.锦帆:《开河记》:"帝自洛阳迁驾大梁,诏江淮诸州造大船五百只,……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时舳舻相继,连接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联绵不绝。

锦帆过处,香闻百里。

"何焯评此句云: "著此一联,直说出狂王抵死不悟,方见江都之祸,非偶然不幸,后半讽刺更有力。

"这两句说,如果不是李渊夺取了隋朝的政权,杨广的船大概会游到天边去了吧。

5·腐草无萤火: 《礼记·月令》: "腐草为萤"。

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化出来的。

《隋书炀帝纪》: "大业十二年,上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

《隋宫》原文及译文

《隋宫》原文及译文

《隋宫》原文及译文《隋宫》原文及译文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隋宫》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隋宫》原文:李商隐〔唐代〕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隋宫》译文:隋炀帝为南游江都不顾安全,九重宫中有谁理会劝谏书函。

春游中全国裁制的绫罗锦缎,一半作御马障泥一半作船帆。

《隋宫》赏析:此诗讽咏隋炀帝奢侈嬉游之事。

首二句写炀帝任兴恣游,肆行无忌,且滥杀忠谏之士,遂伏下杀身之祸。

次二句取裁锦一事写其耗费之巨,将一人与举国、宫锦与障泥和船帆对比,突出炀帝之骄奢淫逸。

然而全诗无一议论之语,于风华流美的叙述之中,暗寓深沉之虑,令人鉴古事而思兴亡。

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注释⑴隋宫:指隋炀帝杨广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市)所建的`行宫。

⑵紫泉:即紫渊,长安河名,因唐高祖名李渊,为避讳而改。

司马相如《上林赋》描写皇帝的上林苑“丹水亘其南,紫渊径其北”。

此用紫泉宫殿代指隋朝京都长安的宫殿。

锁烟霞:空有烟云缭绕。

⑶“欲取”句:《隋书·炀帝纪》:“大业元年三月,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八月,上御龙舟幸江都。

唐诗赏析-李商隐《隋宫》原文及赏析

唐诗赏析-李商隐《隋宫》原文及赏析

李商隐《隋宫》原文及赏析'《隋宫》讽咏隋炀帝奢侈嬉游之事。

全诗无一议论之语,于风华流美的叙述之中,暗寓深沉之虑,令人鉴古事而思兴亡。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李商隐《隋宫》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唐代:李商隐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隋炀帝为南游江都不顾安全,九重宫中有谁理会劝谏书函。

春游中全国裁制的绫罗锦缎,一半作御马障泥一半作船帆。

张《笺》编此诗于大中十一年(857),时商隐因柳仲郢推荐,任盐铁推官,游江东。

隋宫:隋炀帝杨广建造的行宫。

《舆地纪胜》:"淮南东路,扬州江都宫,炀帝于江都郡置宫,号江都宫。

"《嘉庆一统志》:"江苏省扬州府古迹:临江宫在江都县南二十里,隋大业七年,炀帝升钓台临扬子津,大燕百僚,寻建临江宫于此。

显福宫在甘泉县东北,隋城外离宫。

……江都宫在甘泉县西七里,故广陵城内。

中有成象殿,水精殿及流珠堂,皆隋炀帝建。

……十宫在甘泉县北五里,隋炀帝建。

《寰宇记》:十宫在江都县北五里,长阜苑内,依林傍涧,高跨冈阜,随城形置焉。

曰归雁、回流、九里、松林、枫林、大雷、小雷、春草、九华、光汾。

"乘兴句:《晋书·舆服志》:"凡车驾亲戎,中外戒严。

"此言不戒严,意谓炀帝骄横无忌,毫无戒备。

九重:指皇帝居住的深宫。

省:明察,懂得。

谏书函:给皇帝的谏书。

宫锦:供皇家使用的高级锦缎。

障泥:马鞯,垫在马鞍的下面,两边下垂至马蹬,用来挡泥土。

此诗讽咏隋炀帝奢侈嬉游之事。

首二句写炀帝任兴恣游,肆行无忌,且滥杀忠谏之士,遂伏下杀身之祸。

次二句取裁锦一事写其耗费之巨,将一人与举国、宫锦与障泥和船帆对比,突出炀帝之骄奢淫逸。

然而全诗无一议论之语,于风华流美的叙述之中,暗寓深沉之虑,令人鉴古事而思兴亡。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李商隐的诗词《隋宫》原文及赏析

李商隐的诗词《隋宫》原文及赏析

【导语】《隋宫》此诗讽咏隋炀帝奢侈嬉游之事。

⾸⼆句写炀帝任兴恣游,肆⾏⽆忌,且滥杀忠谏之⼠,遂伏下杀⾝之祸。

次⼆句取裁锦⼀事写其耗费之巨,将⼀⼈与举国、宫锦与障泥和船帆对⽐,突出炀帝之骄奢*逸。

下⾯⽆忧考就给⼤家分享下李商隐的诗词《隋宫》原⽂及赏析,欢迎阅读! 《隋宫》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注释 ①.张《笺》编此诗于⼤中⼗⼀年(857),时商隐因柳仲郢推荐,任盐铁推官,游江东。

隋宫:隋炀帝杨⼴建造的⾏宫。

《舆地纪胜》:"淮南东路,扬州江都宫,炀帝于江都郡置宫,号江都宫。

"《嘉庆⼀统志》:"江苏省扬州府古迹:临江宫在江都县南⼆⼗⾥,隋⼤业七年,炀帝升钓台临扬⼦津,⼤燕百僚,寻建临江宫于此。

显福宫在⽢泉县东北,隋城外离宫。

……江都宫在⽢泉县西七⾥,故⼴陵城内。

中有成象殿,⽔精殿及流珠堂,皆隋炀帝建。

……⼗宫在⽢泉县北五⾥,隋炀帝建。

《寰宇记》:⼗宫在江都县北五⾥,长⾩苑内,依林傍涧,⾼跨冈⾩,随城形置焉。

⽈归雁、回流、九⾥、松林、枫林、⼤雷、⼩雷、春草、九华、光汾。

" ②.乘兴句:《晋书·舆服志》:"凡车驾亲戎,中外戒严。

"此⾔不戒严,意谓炀帝骄横⽆忌,毫⽆戒备。

③.九重:指皇帝居住的深宫。

省:明察,懂得。

谏书函:给皇帝的谏书。

《隋书·炀帝纪》载:隋炀帝巡游,⼤⾂上表劝谏者皆斩之,遂⽆⼈敢谏。

⼤业⼗四年(618),在⾏宫⾥被其部下宇⽂化及所杀。

④.宫锦:供皇家使⽤的⾼级锦缎。

⑤.障泥:马鞯,垫在马鞍的下⾯,两边下垂⾄马蹬,⽤来挡泥⼟。

《隋书·⾷货志》:"⼤业元年,造龙⾈,凤榻、黄龙、⾚舰、楼船、篾舫……幸江都……舳舻相接,⼆百余⾥。

扩展阅读:李商隐的诗歌类型 作为⼀个关⼼政治的知识分⼦,李商隐写了⼤量这⽅⾯的诗歌,留存下来的约有⼀百⾸左右。

其中《韩碑》、《⾏次西郊作⼀百韵》、《随师东》、《有感⼆⾸》等,是其中⽐较重要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所讲的是李商隐的《隋宫》。

在讲课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

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齐名,世称“温李”。

为朦胧诗鼻祖。

李商隐家境十分贫寒;他少有才华,早年受知于令狐楚,二十五岁得令狐父子之援举进士。

后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并娶其女为妻。

但当时牛李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

李商隐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放利偷合”,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终年四十六岁。

李商隐的诗歌
第一,政治诗。

对当时一系列重大社会政治问题均有反映,借古说今,讥评现实,可以看作其政治诗的一种特殊形式。

如《行次西郊一百韵》、《有感二首》、《随师东》、《韩碑》、《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等。

第二,咏史诗。

讽时性、典型性、抒情性,是李商隐咏史诗的三个主要特征。

如其《隋宫》、《马嵬》、《贾生》等。

或讽刺统治者的荒淫,或抨击统治者不重视人才等等。

第三,咏怀诗。

这类诗数量最多,表达的思想也极复杂。

如《安定城楼》有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又有怀才不遇的愤慨,更有对腐朽势力的蔑视和嘲讽。

第四,爱情诗。

李商隐是唐代写爱情诗的能手。

如《赠荷花》、《漫成三章》、《细雨》、《夜雨寄北》都表达了对妻子的深情爱恋和思念。

《无题》诗是他爱情诗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以自己的爱情体验为基础,精心创造特有的意境和刻画细腻的爱情心理,交织着希望、追求、欢愉、失望等复杂的爱情体验,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他的无题诗特点:寄托在有无之间;高度的概括性;创造性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善于用典。

李诗艺术特色:哀怨的基调:诗歌多抒写时代乱离的感慨和个人失意的心情。

迷离的意境:诗歌多抒写时代乱离的感慨和个人失意的心情。

李诗艺术特色及成就:
一、是构思谨严,立意高超,深情婉转;
他的诗都透露出真情实感,但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而是婉曲见意,力避平直。

李商隐往往只抓住史实中最能激发自己感慨的部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借题发挥。

既有浪漫的联想,又不背离历史真实,更加上托讽当世,指斥时事,这构成义山咏史诗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是语言方面,绮丽典雅,词藻繁艳;
李商隐是极富于艺术感的诗人,对美有独特的会心之处。

他能细致入微地摹写事物,把自然界中最有诗意的都融进诗中。

三、是表现手法,善于用典,工于比兴,象征、暗示的修辞技法比比皆是。

从艺术角度看,诗歌的语言力求精炼,恰当运用典故,通过暗示唤起读者的
联想,就可省掉许多不必要的叙述和说明,使诗歌的内涵更丰富多采。

善用比兴象征手法,力求其既富于生活感受,又具有启发性,创造出交织着希望与失望、令人目眩神迷的带有伤感情调的情诗之美。

由于有了上述三大特点,义山诗在艺术上就形成了含蓄婉曲、情韵深表的风格。

李商隐擅长七言律绝,尤善七律,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亦擅长写骈体四六文,与同时代文人温庭筠以诗风浓艳并称“温李”。

其文善用典故、僻典丽词,相为唱和,后人称之为“西昆体”。

下面正式进入今天的学习:第三卷P213
《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诗分析:
首联: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紫泉宫殿:代指长安隋宫。

锁烟霞:宫殿被烟霞笼罩。

芜城:隋朝时称“江都”,唐时称“广陵”,现在的“扬州”。

首联上句将长安壮丽的宫阙与“烟霞”联系在一起,意在表明殿宇之巍峨,下句则直接点题,揭露隋炀帝的穷奢极欲,他对此并不满足,还想到芜城(江都)去游玩。

颔联: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玉玺:皇帝的印章,代指国家政权。

日角:人称李渊“日角龙庭”,这里代指李渊。

锦帆:用锦缎做的帆船,代指隋炀帝南游一事。

颔联则更进一步描绘炀帝荒淫生活的程度,若不是改朝换代,他的锦帆大概会一直飘到天涯,此处用意极其深婉。

颈联: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腐草萤火:古人认为萤火虫是从腐草中生出来的。

垂杨:隋堤岸边的杨柳树。

颈联是有名的佳句,对仗工整,其中用了两个故事,上句的“无”与下句的“有”隐含着今昔对比,相当含蓄蕴藉。

“腐草”与“暮鸦”渲染了炀帝亡国后的凄凉景象。

清代的方东树就赞叹说,这两句诗“兴在象外,活极妙极”。

尾联: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陈后主:指南朝陈末代国君陈叔宝,以荒淫亡国闻名。

《玉树后庭花》是他自制的宫廷舞曲,被后人斥之为“亡国之音”。

尾联则用反问语气,假设炀帝与另一位以荒淫亡国著称的陈后主梦中相遇,他应该也无颜再欣赏陈后主爱妃张丽华的舞姿,揭示出炀帝不吸取教训,重蹈历史覆辙的主旨。

“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诗评:张《笺》云:“结以冷刺作收,含蓄不尽”。

胡以梅曰:“按诗情乃凭吊凄凉之事,而用事取物却一片华润。


李商隐咏史,多用此法,以繁华奢侈之事,言兴亡衰败之理,发世事无常之叹。

这首《隋宫》诗以深沉凝重的笔调、绮丽精工的语言,表现了其咏史诗婉曲达意的特点。

赏析:这首诗妙在虚处着笔,给诗歌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而且扩充了诗歌的容量,以少胜多,包孕丰厚。

虽无一字正面指责隋炀帝,却字字讥刺,入木三分。

善于对比也是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即便是在景物的描写中,诗人也不动声色地进行历史的叙述与批判,大大地增加了诗歌的叙事容量和情感强度。

全诗采用比兴手法,写得灵活含蓄,色彩鲜明,音节铿锵。

诗中讽刺隋炀帝荒游无度,至死不悟,终至亡身覆国。

全诗布局严密,对仗精工,冷峻的讽刺与深沉的感慨融合,气势开合动荡,风格沉郁顿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