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阶段检测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数学10月阶段检测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数学10月阶段检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⒈若a b c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11a c b c >-- B. 11a c b c<-- C. ac bc > D. ac bc < 2.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前n 项和为n S ,当首项1a 和d 变化时,1182a a a ++是一个定值,则下列各数也为定值的是( ).A .7SB .8SC .13SD .15S 3.已知数列{}n a 中,3a =2,7a =1,若1{}2na 为等差数列,则11a 等于( ). A .1 B .12 C .23D . 2 4. 在等差数列963852741,29,45,}{a a a a a a q a a a n ++=++=++则中等于( ).A . 13B . 18C . 20D .225. 若关于x 的不等式02882<++mx mx 的解集是{}17-<<-x x ,则实数m 的值是( ). A .1 B .2 C .3 D .4 6.各项都是实数的等比数列{}n a ,前n 项和记为n S ,若70,103010==S S ,则40S 等于( )A.150B. 200-C.150或200-D.400或50-7.不等式 04)3(2)3(2<--+-x a x a 对于一切R x ∈恒成立,那么a 的取值范围( ).A .(-∞,-3)B .(-1,3]C .(-∞,-3]D .(-3,3)8.数列 ,1614,813,412,211前n 项的和为( ) .A 22112n n n++- .B 2212nn n ++- .C 22121n n n -+-+ .D 2212n n n ++9.等差数列{}n a ,{}n b 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S ,n T ,若231n n S n T n =+,则n n ab =( ).A23.B 2131n n -- .C 2131n n ++ .D2134n n -+ 10.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若11011-<a a ,且它的前n 项和n S 有最大值,那么当n S 取得最小正值时,n =( ).A .11B .17C .19D .21 11.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5+9-13+17-21+…+)34()1(1---n n ,则312215S S S -+的值是( ).A .13B .-76C .46D .76 12.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3,0,211==-=+-m m m S S S 则m 等于( )A.3B.4C.5D.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若{}n a 是递增等差数列,前三项的和为12,前三项的积为48,则它的首项是___________. 14.如果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2N n a S n n ∈-=,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n a _______________.15.若关于x 的不等式32-≤--a ax x 的解集不是空集,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若数列{}n a 满足 k a a a a nn n n =-+++112(k为常数),则称{}n a 为等比差数列,k 叫做公比差.已知{}n a 是以2为公比差的等比差数列,其中,2,121==a a ,则=5a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已知a ,b 都是正数,并且a b ≠,求证:552332a b a b a b +>+18. (10分) 数列{}n a 中,11=a ,当2≥n 时,其前n 项和n S 满足)21(2-⋅=n n n S a S .(1)求n S 的表达式; ((2)设n b = 12+n S n,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19.(12分)(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1)1()(2++-=x aa x x f . (1)当21=a 时,解不等式0)(≤x f . (2)若a >0,解关于x 的不等式0)(≤x f .20.(12分)某商店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促销一款价格为每台6000元的电脑.商店规定,购买时先支付货款的13,剩余部分在三年内按每月底等额还款的方式支付欠款,且结算欠款的利息.(1)已知欠款的月利率为0.5%,到第一个月底,货主在第一次还款之前,他欠商店多少元? (2)假设货主每月还商店a 元,写出在第i (i =1,2,…,36)个月末还款后,货主对商店欠款数的表达式.21.(12分)已知等比数列{}n b 的公比为q ,与数列{}n a 满足nan b 3= (*N n ∈)(1)证明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2)若83b =,且数列{}n a 的前3项和339S =,求{}n a 的通项,(3)在(2)的条件下,求12nnT a a a =+++22.(14分)已知数列{}n a 满足1221nn n a a -=+-(n N +∈,且2)n ≥,481a =.⑴求数列的前三项1a ,2a ,3a ;⑵数列2n na p +⎧⎫⎨⎬⎩⎭为等差数列,求实数p 的值; ⑶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高二数学上学期考试答案一.选择题 BCCAD ABABC BC 二.填空题 13. 2 14. 2n -115. (-∞,-6]∪[2,+∞) 16. 38417、证明:552332532523()()()()a b a b a b a a b b a b +-+=-+- (2)分3223223322()()()()a a b b a b a b a b =---=-- …………4分 222()()()a b a b a ab b =+-++ …………6分∵a ,b 都是正数,∴0a b +>, 220a ab b ++>又∵a b ≠,∴2()0a b -> ∴222()()()0a b a b a ab b +-++> …………9分即:552332a b a b a b +>+. …………10分18. 解:①1121212121)21)(()2(----+--=--=≥-=n n n n n n n n n n n n S S S S S S S S S n S S a 得由 得)2(211≥=---n S S S S n n n n …………3分)2(2111≥=-∴-n S S n n …………5分 )(121,12121}1{1N n n S n S ,S S n nn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以为首项是以 …………6分(2) )121121(21)12)(12(1+--=+-=n n n n b n …………7分12)1211(21)121121....5131311(21+=+-=+--++-+-=∴n nn n n T n …………10分 19.解:(1)当a =12时,不等式f(x)=x 2-52x +1≤0,…………1分即⎝ ⎛⎭⎪⎫x -12(x -2)≤0,解得12≤x ≤2. ………3分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12≤x ≤2. …………4分(2)因为不等式f(x)=⎝ ⎛⎭⎪⎫x -1a (x -a)≤0, …………6分 当0<a <1时,有1a>a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a ≤x ≤1a ; …………8分当a >1时,有1a<a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1a ≤x ≤a ; …………10分 当a =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 …………11分综上所述,当0<a <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a ≤x ≤1a ;当a >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1a ≤x ≤a ;当a =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 …………12分 20、解 (1)因为购买电脑时,货主欠商店23的货款,即6000×23=4000(元),又月利率为0.5%,到第一个月底的欠款数应为4000(1+0.5%)=4020(元). …………3分 (2)设第i 个月底还款后的欠款数为y i ,则有y 1=4000(1+0.5%)-a , …………4分y 2=y 1(1+0.5%)-a =4000(1+0.5%)2-a(1+0.5%)-a ,…………5分 y 3=y 2(1+0.5%)-a=4000(1+0.5%)3-a(1+0.5%)2-a(1+0.5%)-a ,…………6分 …y i =y i -1(1+0.5%)-a =4000(1+0.5%)i-a(1+0.5%)i -1-a(1+0.5%)i -2-…-a ,……9分由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得y i =4000(1+0.5%)i-a (1+0.5%)i-10.5%(i =1,2,…,36).……11分答: 到第一个月底的欠款数应为4020元,第i 个月底还款后的欠款数为 4000(1+0.5%)i-a (1+0.5%)i-10.5%. ……12分21.(1)证明:设}{n b 的公比为q ∵nan b 3= (*N n ∈)∴n nb a 3log = (*N n ∈) ……1分∴q b b b b a a nn n n n n 3133131log log log log ==-=-+++(与n 无关的常数) ∴{}n a 为等差数列,公差为q 3log . ……3分(2)解: ∵8833339a b S ⎧==⎨=⎩ 即11713339a d a d +=⎧⎨+=⎩解出1152a d =⎧⎨=-⎩ ……5分∴152(1)172na n n =--=- …………6分(3)由1720n a n =-≥得8n ≤,1720n a n =-≤可得9n ≥∴{}n a 的前8项均为正,从第9项开始为负 …………7分I )当8n ≤时,12nnT a a a =+++212(15172)(16)162n n na a a n n n n +-⨯=+++==-=-+ …………9分(II )当9n ≥时12n nT a a a =+++128910()n a a a a a a =+++-+++1281289102()()n a a a a a a a a a =+++-+++++++)16(28)115(22n n +--⨯+⨯= 2128(16)16128n n n n =--=-+ …………11分综上所述: {=n T )9(12816)8(,1622≥+-≤+-n n n n n n …………12分22.解⑴由1221n n n a a -=+-(n N +∈,且2)n ≥得 44322181a a =+-=,得333a =同理,得213a =,15a =………………………………………………………………3分 ⑵对于n N ∈,且2n ≥,∵1112211122222n n n n n n n n n na p a p a a p p---++---+-===- …………5分 又数列2n na p +⎧⎫⎨⎬⎩⎭为等差数列, ∴1122n n n n a p a p--++-是与n 无关的常数, ∴ 10p +=,1p =- ………………………………………………………………7分⑶由⑵知,等差数列2n na p +⎧⎫⎨⎬⎩⎭的公差为1,∴111(1)122n n a a n n --=+-=+, 得12)1(+⋅+=n n n a .……………………9分∴ 12n n S a a a =+++23223242(1)2n n n =⨯+⨯+⨯+++⨯+, …………10分记23223242(1)2n n T n =⨯+⨯+⨯+++⨯,则有234122232422(1)2n n n T n n +=+⨯+⨯+⨯++⨯++⨯,两式相减,得 1322)1()222(22+⋅+-++++⨯=-n n n n T …………12分112)1(21244++⋅+---+=-n n n n T12+⋅-=-n n n T12+⋅=∴n n n T …………13分故 112(21)n n n S n n n ++=⨯+=+.………………………………………………14分。
济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收心考试试题(含解析)

济宁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收心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
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
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
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 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 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国策,在整个封建政府一直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监管商业活动,故A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商业市镇的崛起,故B项错误;“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说明民间商人纳税后就取得了合法地位,故D项正确.2.《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项错误.点睛:对古代科技的考查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考查了历史学科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清楚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重经验、重实用"的特点.本题中的D项容易误选,应结合墨家代表的阶级利益考虑。
【名校试卷】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收心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收心考试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
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
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
这一变化反映了( )A .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 . 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 . 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 . 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2.《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 )A .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 .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 .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 .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3.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 .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 .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 .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 .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 .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 .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 . 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 . 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5.《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
教育最新K12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收心考试试题(含解析)

济宁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收心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
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
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
这一变化反映了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 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 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 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国策,在整个封建政府一直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监管商业活动,故A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商业市镇的崛起,故B项错误;“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说明民间商人纳税后就取得了合法地位,故D项正确。
2.《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项错误。
点睛:对古代科技的考查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考查了历史学科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清楚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重经验、重实用”的特点。
本题中的D项容易误选,应结合墨家代表的阶级利益考虑。
山东济宁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含答案

第I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
这二则材料实质上揭示了A.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B.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C.家长制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D.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2. 下表显示了战国至东汉铁犁铧文物分布状况,此表可以证明A.农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B.汉代的铁犁技术普及全国C.汉代农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D.汉代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3. 据史书记载:关羽兵微将寡屡战强大的曹军而不克,于是改用水攻而淹曹七军,一战成名;盛名之下,关羽渐骄,最后败走麦城。
关羽的一生,暗合了先秦时期某思想家的观点。
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4.在古希腊戏剧《伊昂》中,伊昂祈祷他的母亲是个雅典人,这样,依据雅典关于公民权的法令,他就可以从母亲那里获得自由演说的权利,“因为一个陌生人在这个城邦里必须让他的嘴象奴隶一样紧闭着,不能自由表达他的思想”。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奴隶没有公民权B.伊昂有公民权C.戏剧作品往往脱离社会现实D.妇女可以在公民大会上自由演说5. 唐朝法律曾洋细规定了对宰杀拱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
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
上述规定反映了()A.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C.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6. 北魏广建佛窟,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便始凿于这一时期;南方佛法兴盛,后人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而北周武帝却下令灭佛。
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A.外来文化成为主流思想 B.中外思想冲突不断C.神权与王权的矛盾尖锐 D.佛教的影响力较大7.“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征”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由政府高官征辟属吏,然后向朝廷推荐。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济宁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2019.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 48分)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荀子·礼制》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
”荀子的这一观点A.强调了礼的宗旨是满足人的欲望B.具有强烈的法治意识C.顺应了春秋战国变革的时代潮流D.背离了儒家民本思想2.商鞅认为:“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显然,在商鞅看来工商业的发展A.与农耕生产相辅相成B.有利于国富兵强C.妨碍耕战政策的实施D.易助长奢靡之风3.据载,汉高祖在关中择举“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乡三老;汉文帝下诏嘉奖孝悌、力田、廉吏,派遣谒者赐帛慰问;汉武帝“令礼官劝学……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
这表明汉代统治者A.尊儒学为治国思想B.注重教化以加强社会治理C.举孝廉以选拔官员D.始终奉行休养生息的国策4.曹魏年间,何晏、王弼提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的思想。
这个“无”,是阴阳、万物赖以化生、成形的根基;就其政治含义说,它是支配社会生活的无形权力,掌握了它就可以“成务”、“成德”、“无爵而贵”。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10月阶段检测试题

济宁一中2017级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阶段检测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命题人:审题人:2018年10月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
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A.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耍求B.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C.儒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主张D.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2.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所以“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
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认为“制礼义”的目的是A.消灭人的欲望 B.维护社会稳定C.满足物质需求 D.调节社会纷争3.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爱无差等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D.存天理,灭人欲4.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
东汉末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 B.当时社会对君权神授的尊崇C.儒学忠君思想进一步理论化 D.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5.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学士大夫家族,经过两百余年的彼此联姻、互通声息、积累声望、垄断知识,终于演化为各地的士族集团,并且在魏晋时期居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
这一现象反映了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终确立B.古代选官重视经济基础C.古代政治制度不断发生变化D.儒学对政治的强大影响6.封禅大典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礼仪,礼仪的执行者往往是封建帝王,但在唐高宗举行封禅泰山时,皇后武则天随行并参与祭拜。
690年,武则天做了皇帝。
这在本质上反映了A.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彻底改变 B.武则天具有超强的能力和意志C.儒家思想地位受到严重地冲击 D.唐代有不拘礼数的传统和风气7.唐代女服的主要特征为风华美丽、不拘一格、个性突出,宋代女服一反唐代时的绚丽开放,呈现一种内敛拘谨而又不乏淡雅精致的风格。
山东省济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掉大半。
你认为被删掉的部分最有可能是A. “人性本善”说B. “民贵君轻”说C. “先义后利”说D. “浩然之气”说2.有人写道:“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法道究竟孰是孰非?”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人与自然的和谐 B.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和谐 D.人的生命3.两汉时,司法官员经常引用《公羊春秋》、《礼记》、《尚书》等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到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条文。
这说明A.儒法并用成为两汉魏晋时期的主流观念 B.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C.法律制度化降低了司法判案时的随意性 D.儒家经典保证了司法的公正性4.唐代的佛教与道教都强调自己的师承与宗脉。
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并宣称:“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
A.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学士大夫家族……演化为各地的士族集团,并且在魏晋时期居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学对士族集团政治地位的影响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6.封禅大典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礼仪,礼仪的执行者往往是封建帝王,但在唐高宗举行封禅泰山时,皇后武则天随行并参与祭拜。690年,武则天做了皇帝。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B.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C.儒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主张
D.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
【答案】B
【解析】
根据“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表明孔子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和经世济民情怀,反映了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B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孔子的思想主张,并非“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即作为君子应该具备的人格,不属于“政治主张”,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孔子的思想主张,无法体现“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排除D。
4.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东汉末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
B.当时社会对君权神授的尊崇
C.儒学忠君思想进一步理论化
D.儒家“经世致用”思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地方豪强割据一方,敢于对抗中央,故A项错误;君权神授思想是西汉董仲舒提出,不是东汉末年,故B项错误;随着董仲舒新儒学地位的确立,经过数百年发展,三纲五常尤其是其忠君思想在东汉被进一步强化,故东汉末年虽天下大乱,割据势力及权臣大都不敢公然称帝,故C项正确;儒家“经世致用”思想强调入世,关注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与权臣豪强不敢称帝的现象无关,故D项错误。
5.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学士大夫家族,经过两百余年的彼此联姻、互通声息、积累声望、垄断知识,终于演化为各地的士族集团,并且在魏晋时期居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这一现象反映了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终确立
B.古代选官重视经济基础
C.古代政治制度不断发生变化
D.儒学对政治的强大影响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了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学士大夫家族演化为士族集团,这体现了儒学对当时政治的强大影响力,故D正确;秦朝已经确立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选官的经济基础问题,故B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古代政治制度不断发生变化,故C错误。故选D。
A.消灭人的欲望
B.维护社会稳定
C.满足物质需求
D.调节社会纷争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就会产生争夺和混乱,因而制定“礼”是调节人的欲望,以避免纷争,保持社会安定,所以答案选B;材料认为用礼来调节人的欲望,排除A;C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材料讲的是避免纠纷,而不是调节纠纷,排除D。
点睛:思想文化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面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社会现实,孔子主张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希望匡正社会秩序,体现孔子经世济民的情怀。
2.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所以“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认为“制礼义”的目的是
A.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彻底改变
B.武则天具有超强的能力和意志
C.儒家思想地位受到严重地冲击
D.唐代有不拘礼数的传统和风气
【答案】C
【解析】
武则天做了皇帝只是个别现象,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没有改变,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武则天的个人素质,故B项错误;“武则天做了皇帝”冲击了儒家思想男尊女卑的观念,故C项正确;“武则天做了皇帝”不拘儒家男尊女卑的礼数,但只是个别现象,并不能代表唐代的传统和风气,故D项错误。
3.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爱无差等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D.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C
【解析】
【详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出自《论语•颜渊》,是孔子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思想,即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等级名分行事,国家即可治理好,强调等级秩序而不是待人接物的方式,不合题意,故A错误。爱无差等是墨家伦理思想,即主张不分远近、亲疏、贵贱地爱一切人,是墨子“兼爱”思想的具体体现,和儒家的“亲亲、尊尊”,“爱有差等”的思想不同,墨子主张爱一切人,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意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这句话所揭示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指出人应当以自身的感受为出发点,推己及人,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故C正确。“存天理,灭人欲”是宋明理学思想,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故要“存天理,灭人欲”,因此这里主要强调个人修养的问题,不涉及待人接物的原则,不合题意,故D错误。
7.唐代女服的主要特征为风华美丽、不拘一格、个性突出,宋代女服一反唐代时的绚丽开放,呈现一种内敛拘谨而又不乏淡雅精致的风格。这一变化反映
A.理学的道德观念日渐普遍化
B.宋代治国理念发生根本变化
C.商品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D.工商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女服“内敛拘谨而又不乏淡雅精致”体现了宋代理学的三纲五常的道德观念的影响,故A选项正确;宋代治国理念是重文轻武,但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故B选项错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唐代,但女服的特点由开放到拘谨,故C选项错误;工商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也无法说明女服的特点由开放到拘谨,故D选项错误。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