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维也纳会议到巴黎和会世界秩序52页PPT

合集下载

《巴黎和会》课件.ppt

《巴黎和会》课件.ppt
第 二 单 元
第 1 课
新知预习·巧设计 名师课堂·一点通 高频考点·巧解密 创新演练·大冲关
课后习题解答
返回
[主旨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 化。战胜的协约国列强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通 过了一系列条约,建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组织——国际联盟,在 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 战后和平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协调帝国主义各 国之间的关系,维护战后的和平,又先后缔结了《洛迦诺公约》 与《非战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国际关系的一种新格 局,实质是对世界的重新瓜分,因此这种“和平”是脆弱的、 不稳定的,帝国主义原有矛盾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又引发了一 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
和会之外。 ②三巨头:劳合·乔治(英)、_克__里__孟__梭__(法)、威尔逊(
美)。
(4)实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返回
2.各国参加和会的目的 (1)美国: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称霸_世__界__。 (2)英国: ①目的:扩大和巩固“_大__英__帝__国__”版图。 ②措施:支持日本在太平洋与美国争雄;利用美国遏 制法国。
3.运用辩证法,一分为二地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国联、《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所起的历史作用。
返回
返回

返回
一、凡尔赛宫里的勾结与争夺
1.巴黎和会的召开
(1)目的:处理战争的遗留问题并组建国际新秩序。
(2)召开: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正式开幕

(3)概况:
①参加国:27个,德、奥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
返回
[学法指导] 1.在学习国际关系史内容时,掌握学习的钥匙——政治、
经济、军事、外交的关系。外交是政治的延伸;战争是解决国 际争端的终极手段;外交的后盾是国家的综合实力;战争是矛 盾的产物,战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反而会激化矛盾,甚 至会产生新矛盾。

巴黎和会ppt2 人教课标版

巴黎和会ppt2 人教课标版

⑤赔款问题: 限制德国军备
二、《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
1、内容(重点)
① 罪责问题: 德国及其各同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
②疆土问题: ③殖民地问题:
重划德国疆界
④军事问题: 全部以委任统治方式被瓜分
⑤赔款问题: 限制德国军备
未达成最后协议
巴黎和会上各国的外交目标和结果

战后

实力
在和会上要求
结果

更大合作。
美:需要日本支持与英法争夺,
没有威胁到根本利益。
(三)争夺与勾结
1、对德问题的争夺(焦点问题) 2、在山东问题上的勾结:
①山东问题的形成:
战时日本占领山东租借地、“二十一条” 战后中国要求收回山东 ②勾结:
英法支持、日本施压,美国妥协、 接受日本要求
“五四”运动时的传单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
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 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 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 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 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 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 个信条道:
顾维钧
(1888——1985)
著名外交家,早 年赴美留学,24岁获 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 士学位,27岁出任驻 美公使,成为中国历 史上最年轻的使节。 31岁作为中国出席巴 黎和会全权代表之一, 并向和会提出了取消 21条,要求收回山东 权益,并拒签和约。
英:利用日本牵制美国。
法:支持英国,以换得在对德问题上给予
美 国
等老子伤 好了再给 你们算帐!
课本剧剧照
法国

自维也纳会议到巴黎和会世界秩序

自维也纳会议到巴黎和会世界秩序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 奧國與塞爾維亞的衝突 • 奧匈帝國在柏林會議後併吞 了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那, 該地的斯拉夫族誓死反對。
塞城事件
• 時間:1914年6月28日 • 事件:奧國皇儲斐迪南至波士 尼亞視察駐軍情形,被斯拉夫 愛國分子射殺。 • 奧匈帝國認為塞爾維亞是幕後 的超操者,要求塞國交出兇手。 • 德國支持奧匈帝國的手段。
法國大革命後的巴爾幹半島 • 斯拉夫人展開反對鄂圖曼 帝國統治的運動,他們把 希望放在泛斯拉夫族主義 (Pan-Slavism)上,希望 得到俄國的協助,完成獨 立的願望。
泛斯拉夫主義
• 原本是推動研究斯拉夫歷史、 文學、藝術、詩歌等傳統的 文化活動。 • 1848年奧地利革命,境內的 斯拉夫民族趁機在捷克的布 拉格集會,要求奧地利政府 採取邦聯的政體,允許斯拉 夫民族獨立。沒有成功。
三國同盟的危機
• 此一軍事同盟,將結盟 國本身的利易,與不相 干的危機結合在一起, 使勢力均衡的機制喪失 了原有的機動性。
三國協約 • 為了突破德國的防堵, 法國也採取結盟政策, 與俄國、英國合組「三 國協約」(Triple Entente)
三國協約的形成過程
• 1894年1月簽訂「法俄同盟」 • 1904年4月訂定「英法同盟」 • 1907年8月「英俄協約」等三 個協約。 • 其中只有「法俄同盟」有軍 事互助的條文,其他協約都 只是要求遵守中立的原則。
• (一)有些國家對分配到 的權力與利益不滿,而企 圖改變原有的局勢。 • (二)某些君主因為本身 的政治野心,要建立一個 凌駕其他國家之上的強權。
勢力均衡
世界秩序的變遷與重整 —拿破崙與俾斯麥
拿破崙與世界秩序
• 勢力均衡的打破:十九世紀初,拿 破崙企圖稱霸歐洲,違背了勢力均 衡的原則。 • 拿破崙失敗之後,奧地利首相梅特 涅在1814年召開維也納會議,聯合 英國、普魯士與俄國採取集體行動, 重新恢復勢力均衡的秩序。

巴黎和会PPT课件

巴黎和会PPT课件

.
15
一、凡尔赛宫里的勾结与争夺
(一)巴黎和会召开
(二)与会国的目的
(三)争夺与勾结 1、对德问题的争夺(焦点问题) ①法: 严厉制裁和肢解德国 ②英: 反对过分削弱德国 ③英美:反对法国建立莱茵共和国, 给法国确实安全保障
(三)争夺与勾结
1、对德问题的争夺(焦点问题) 2、在山东问题上的勾结:
日:进一步侵略中国,称霸亚太地区
目的:瓜分战利品,处理战争的遗留问题, 并组建战后国际新秩序
巴黎和会的实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在战后的实力状况
美国:经济实力第一;政治军事实力不如英法 英国:经济衰退;仍为第一军事强国 法国:经济衰退;陆军强国
日本:实力上升;尚难抗衡欧美
意大利:力量相对弱小
.
8
意大利首相奥兰多, 对意大利利益有关的 问题谈起来滔滔不绝, 对其他问题少开尊口.
(“无足轻重的伙 伴”)
.
9
11 11
日本代表牧野——对涉及东 亚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 对欧洲事务漠不关心。 (“沉默的小伙伴”)
试判断以下人物各是谁?并说明你的理由。
别忘了 我要扩 张领土。
意大利
你那想法 太小case 了,同时 要掂掂自 己的份量。 我可有海 上优势的。
德国接受投降是希望得到体面的和平,但得到的 却是残酷的掠夺和严厉的制裁,这对德国新政府、军 队和人民来说都难以接受,必然激起社会性的普遍复 仇情绪;
这种复仇情绪在一个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的国家, 很容易会与战争政策联系;
作为一个具有众多人口和巨大经济潜力的资本主 义国家,决不可能长期忍受。
.
28
请谈谈巴黎和会肮脏的表现。
波兰走廊 (但泽走廊)

巴黎和会公开课课件

巴黎和会公开课课件

各国在和会上的立场
美国
希望参与欧洲事务,扩大国际 联盟的影响力,但在具体议题 上与英法存在分歧。
意大利
希望扩大领土,但在与英法的 较量中未能如愿。
英国
主张削弱德国,确保欧洲大陆 的均势,以维护英国的霸主地 位。
法国
主张严厉制裁德国,收回阿尔 萨斯-洛林地区,确保法国的 安全。
苏联
因未参加一战而未参加巴黎和 会,但其在欧洲的影响力逐渐 扩大。
领土和殖民地的分割
欧洲领土的重新划分
在凡尔赛条约中,欧洲的领土重新进行了划分,一些国家失去了 领土,另一些国家则获得了新的领土。
殖民地的重新分割
在凡尔赛条约中,德国的殖民地被战胜国重新分割,一些国家获得 了德国的殖民地,而另一些国家则失去了领土。
国际联盟的作用
国际联盟在领土和殖民地问题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未能完全解 决这些问题。
战争导致民族主义情绪高 涨,各国纷纷寻求民族独 立和领土完整。
国际联盟成立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一战 后成立了国际联盟,但其 实质是为了维护战胜国的 利益。
凡尔赛条约的签订
德国战败投降
一战后期,德国在战场上的形势急转直下,最终在1918年11 月宣布投降。
战胜国与德国签署凡尔赛条约
在巴黎和会上,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 领土、军事、政治和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严厉的限制和惩罚。
凡尔赛条约的内容
01
02
03
04
德国的战争责任
凡尔赛条约明确指出德国是战 争的发起者,应对战争负全部
责任。
领土割让
德国被迫割让大量领土给战胜 国,包括但不限于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萨尔煤矿区等。
战争赔偿
德国需要支付巨额战争赔偿, 以弥补战胜国的战争损失。

巴黎和会 PPT课件 3 人教课标版

巴黎和会 PPT课件 3 人教课标版

结合课本思考: 主要帝国主义的各自如意算 盘是什么?
一、召开的背景 二、召开
巴黎凡尔赛宫 1、时、地:1919.1 2、参与国:27国、战败国与苏俄除外 3、操纵者:三巨头(英法美) 4、各大国的打算: 美:称霸世界 英:扩大巩固大英帝国的版图 法:削弱德国,称霸欧洲 日:进一步侵略中国,称霸亚太地区
1、内容: 重划德国疆界 ①疆土问题: ②殖民地问题: ③军事问题: ④赔款问题:
和约有关重划德国疆界的所划界线之西不准保存或 建筑要塞。
第四十五条 为补偿法国北境煤矿之损毁---德国将---萨尔流域煤矿完全并绝对之所有权 ---连同独占之开采权让与法国。 第五十一条 自1918年11月11日起,凡因1871 年2月在凡尔赛签定之初步和约---让与德国 之领土,复归法国主权之下。 ——摘自《凡尔赛和约》
和约有关德国赔款的部分材料 第二百三十五条 为使协约及参战各国于其 要求尚未完全决定时,---德国应照赔偿委 员会所定之分期交付及办法,于1919、1920、 1921年之最初四个月间,偿付二百亿金马克 价值相等之物。 第二百四十九条 德国政府应自签字于1918 年11月11日停战条约之日起,交付协约及参 战各国政府占领德国领土军队之一切经费. ——摘自《凡尔赛和约》
第1课 巴黎和会
一、召开的背景
1、一战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2、目的: 战胜国为处理战争遗 留问题、瓜分战利品
一、召开的背景 二、召开
巴黎凡尔赛宫 1、时、地:1919.1 2、参与国:27国、战败国与苏俄除外 3、操纵者:三巨头(英法美)
美国总统威尔 逊。此人原是 大学历史教授, 后来当了校长, 又当了总统, 人称“百灵鸟”
“十四点原则” 插手欧洲 夺取世界霸权
•英国首相劳 合· 乔治,被称 为“狡猾的狐 狸” •保持英国的 优势 •削弱德国

巴黎和会资料课件

巴黎和会资料课件
巴黎和会资料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巴黎和会概述 • 巴黎和会的主要议题 • 巴黎和会的重大决策 • 巴黎和会的影响与后果 • 巴黎和会的争议与批评
01
巴黎和会概述
巴黎和会的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国际联盟的成立
一战后,欧洲各国需要重新划分势力 范围。
德国的战争责任
在巴黎和会上,德国的战争责任成为 重要议题。会议对德国在战争中的侵 略行为和战争罪行进行了谴责。
会议决定要求德国承担战争责任,并 对德国提出索赔要求,以弥补战争造 成的损失。
德国的领土损失与赔偿
德国的领土损失与赔偿是巴黎和会上的重要议题之一。会议 决定剥夺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和战争期间占领的领土, 并要求德国进行战争赔偿。
01
巴黎和会的争议与 批评
Hale Waihona Puke 和会的公平性与代表性巴黎和会未能充分代表全球各地区的 利益和声音,主要反映了西方列强的 利益。
和会中,中小国家的利益诉求往往被 忽视或牺牲,加剧了国际不平等和矛 盾。
凡尔赛条约的不公与苛刻
凡尔赛条约对战败国德国的处罚过于 严厉,导致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的滋 生,为二战埋下伏笔。
民族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凡尔赛条约加剧了欧洲各国的民族主 义情绪,尤其是在德国。这为法西斯 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土 壤。
法西斯主义的影响
法西斯主义强调国家、民族和领袖的 权威,反对民主和自由主义价值观。 在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主义在欧洲 许多国家取得了政权,对世界历史产 生了深远影响。
凡尔赛条约
凡尔赛条约是巴黎和会上最重要的决 策之一,它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并对战败国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

维也纳会议精彩课件

维也纳会议精彩课件

拿破仑战争结束下的国际背景
• 拿破仑庞大帝国的解体使欧洲出现巨 大的势力真空 • 战争后,奥地利、普鲁士元气大伤, 而俄国成为举足轻重的角色 • 英国的殖民霸主地位得到巩固 • 西班牙、荷兰、瑞典等国的国际地位 进一步下降
• 法国大革命使民族意识得到普遍传播, 受大国压迫的中小民族国家起义此起 彼伏 • 民主、共和思想在欧陆广泛传播,动 摇了各大封建王朝的根基
• • • •
专制集权,实力强大 纵横欧亚,全面扩张 经济落后,军事立国 欧洲政策(巴尔干、中欧)
• 大臣治国,专家外交 • 企图逆转战败国的不利地 位,保持欧洲大国地位 • 帝国复辟,预防革命
奥地利
• • • • 首相治国,掌管外交 制衡普鲁士,争夺德国领导权 压迫中南欧,忌惮俄国 国力衰落,力挽狂澜
• 两个目的:
(1)从微观上,对维也纳体系的形成与解体
形成深入、全面的理解。 (2)从宏观上,认识到就整个国际关系史来 说,维也纳体系有着怎样的地位,对后世 造成了那些影响。
学习要求
1、国际关系及其体系的知识结构; 2、国际关系演变的总体过程; 3、国际关系发展的历史分期及时代特征; 4、国际关系的各个体系及其演变; 5、国际关系中不同时期的大国关系; 6、国际关系演变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7、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人物。
• 1.人物:五国代表(梅特涅) • 2.事件:维也纳会议、巴黎和约签订 • 3.大国关系:五国(英、俄、法、奥、 普) • 4.维也纳体系的演变过程 • 5.比较维也纳体系与其它国际关系体系
两个小思考题
1.为什么在从法国大革命到《巴黎条约 》签订,这数十年间,英国能在外交 上屡屡得手,长期保持霸主地位? 2.与威斯特法利亚会议比较,维也纳会 议有什么异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维也纳会议到巴黎和会世界秩序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பைடு நூலகம்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