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的微创外科治疗
微创插入钢板治疗四肢骨折体会
下半年患慢性 肾衰 , 上海大医院的专家教授们告诉她 : 要想
活命必须做透析。可是她很害怕 , 想通过其他途径来治疗。 当听到王大夫 能治 肾衰时 , 她决定来东北试试。 临行前她征 求经治医生 的意见 。医生告诉她 : 你小心被骗 , 因为 目前世 界上还没有人 能把肌酐降下来 。 她很倔 , 只身来 到了吉林辽
美 学要求 , 又符合 B O概念 。
【 关键词 】 四肢骨折 ; 微创擦人钢板 ; 骨折固定 术
为实践微创 治疗 四肢骨折疗效 ,我科从 2 0 0 9年至今 ,
采用 C型臂 X线机辅助 手法复位经 皮微 创插入 钢板 内固 定治疗 四肢骨折 2 , 2例 取得 良好疗效。
1 资 料 与 方 法
步负 重锻炼 , 根据 骨折愈合及稳定情况 , 上肢骨折一般术后 6 开始部分负重 锻炼 , 后 1 周 术 0周完全负重锻炼 ; 骨及 股
的力线 , 纠正成 角、 重叠 、 螺旋移位。保 持牵 引 , 透视见骨折
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寺 ・ ・ ・ ・ ・ ・ 寺 幸 夺 夺 寺 夺 寺 夺 夺 辛 幸 夺 夺 夺 夺 夺 孛 夺 夺 孛 ÷ 孛 夺 夺 夺 夺 4-夺 夺 夺 夺 牵 夺 夺 夺 夺 - ・ 牵 夺 专 孛 夺 4
起了一句话 “ 难者不会 , 会者不难 ” 。
王大夫在父亲那里学 到 了“ 医乃仁术 ” 的道理 , 并解读
源。 王大夫告诉她 : 服一个月 肾复原可以使肌酐降低 5 0时 , 她非 常高兴 。 一个 月后 , 她再到上海原来治病 的医院检查 肾 功 时, 肌酐竟然 降到 16 moL。那里 的教授很惊奇。 4u g
内固定手术联合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
内固定手术联合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实施内固定手术联合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诊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0例予以选取,随机做有效分组处理,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实施内固定手术联合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常规组患者实施内固定手术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骨代谢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将内固定手术联合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实施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其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内固定手术;复方骨肽注射液;四肢骨折;效果在临床骨科中,四肢骨折是相对较为常见的一种。
其会使患者身体的多个神经组织受到损伤,从而导致患者肢体活动功能受限。
四肢骨折患者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剧烈疼痛、肿胀、局部变形、活动受限、皮肤破裂、出血、淤血或青紫等,严重者可危及患者健康[1-2]。
因此,对该类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干预十分重要。
基于此,本文为了探讨内固定手术联合复方骨肽注射液对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的过程中,选取了80例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作为样本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于本次研究,我们将时间选择在2022年3月-2023年3月之间,研究样本选自来我院诊治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做有效分组处理,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2:18例,该组患者最大年龄的为70岁,最小23岁,年龄均值为(45.25±1.33)岁;骨折部位:上肢骨折25例,下肢骨折15例;骨折原因:车祸8例,跌伤10例,高处坠落22例;常规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0:20例,该组患者最大年龄的为71岁,最小22岁,年龄均值为(45.14±1.28)岁;骨折部位:上肢骨折23例,下肢骨折17例;骨折原因:车祸13例,跌伤15例,高处坠落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微创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者 为跟 骨骨 折 ,其 内固定 方式 采用 普通 的跟 骨钛 板进 行 即可 ;如
果 患 者 是关 节 周 围骨 折 ,其 内 固定 方 式 就要 采 用 骨 端节 解 剖 型
L C P 进 行 ;如果 患者 是 不稳 定骨 折 ,其 内 固定 需 先采 用拉 力螺 钉
固定之 后 ,再 把螺 钉旋 入锁 定 。
2 结 果 8 8 例患 者 中 出现 的并发 症 ,螺 钉切 割4 例 ,发生 率 为4 . 5 %; 钢板断裂3 例 ,发 生 率 为3 . 4 % ;术 后 切 口感 染 4 例 ,感 染 率 为 4 . 5 %;骨折不愈合2 例 ,发生率为2 - 3 %; 管状骨 成角和旋转畸形2 例,
l 1 0 8
吉林 医学 2 0 1 3 年2 . H第3 4 卷第 6 期
微创 皮钢 板 内固定治 疗 四肢骨 折并发 症 的原 因及 预 防措 施
张 明 ,韦智 乐 ( 广西鹿寨县人 民医 院骨外科 ,广西 鹿寨 5 4 5 6 0 0)
【 摘 要】 目的 :分析 微创 皮钢 板 内固定技 术治 疗 四肢骨 折发 生并发 症 的原 因 ,并对 其预 防措 施进行 了研 究 。方法 :对 8 8 例 采用微 创 皮钢 板 内 固定 技术 治疗 的四肢 骨折 患 者的 临床 资料 进行 分析 ,观察 其并 发症 发生 ,分 析 其原 因以及预 防措 施 。结果 :患者 m现 的并 发 症 ,螺钉 切割 发生 率为 4 . 5 % ,钢板 断 裂发 生率 为3 . 4 %,术 后切 1 5 1 感 染率 为4 . 5 %,以及 骨折 不愈合 发 生率 为2 . 3 %等 ,其发 生原 因主要有 穿钉 位 置不 佳 、钢板 植入 受 力不 匀等 。结 论 :微 创皮 钢板 内固定 技术 治疗 四肢 骨折 ,并 发症 的发生 主要 是 因为手 术操 作 人员 的技 术不 佳 ,只要 提 高手术操 作 娴熟 度 ,即可有 效 的避免 产生术 后并 发症 。
微创技术在四肢骨折手术的应用概况
但 须精确 选择 螺纹 钉 的 长度 及 螺 纹 的长度 。加 压 螺 合方法进行骨折复位 , 然后在远 离骨折 的一端置入 纹钉 的螺 纹 必 须 全 部 通 过 骨 折 线 ; 纹钉 的 加 压 属 螺 髓内钉以固定骨折端 , 髓 内钉 近端或远端横 形 穿 在 单次静力性加压, 螺纹钉的进入要一次成功, 避免 多 入 交锁 螺钉 的方 法。 目前 我 国使 用的 交锁 髓 内钉 规 次进 入 , 能切 实起 到 加 压 作 用。本 手 术 方 法 多 用 才
髓 内钉 ; 逆行 交锁 髓 内钉 。 交 锁 钉 的 安放 装 置 可 作: 电视 x光机观察下闭合复位满意后 , ② 在 沿大转子
维普资讯
广 西医学
20 9月 第 2 06年 8卷 第 9期
1 2 3 1
● 学科 论坛
微 创 技 术 在 四 肢 骨 折 手 术 的 应 用 概 况
广西 骨伤 医院 ( 南宁 50 1) 杨 渊 302
作者简介 : 杨渊 , , 6 年 1 出生 , 男 1 2 O月 9 广东湛 江人 。医学学士 , 主任医师 , 硕士研究 生导师。18 94年 毕业于广西 医科 大学 医疗 系 , 在广西医科大学附院脊柱骨病科工作近 2 年 , O 曾任科 副主任、 研究 生导师。 多年来从事创伤骨科 、 脊柱及骨关节外科的临床工作 , 有丰富 的临床经验 , 手术 精湛。曾公派留学于 日本
胸 、 椎 各种 疾 病 及 四肢 骨 关 节 疾 病 。 腰
近年 来 , 四肢 骨折 采 用微 创 技 术 进 行 治 疗 成 为 在激光定位器导视 下闭合穿钉 , 可用超声波定位。 也
交锁螺钉的安装增加 了抗扭 力, 从而扩大 了手术适 术来实现 , 此手术相对 于传统的骨科手术而言, 具有 应证 的 范围。 目前 , 已被 广 泛应 用 于肱 骨 干 骨折 、 其 切 口小 、 作 简单 、 较 安 全 的优 点 , 操 比 主要 运 用 于 治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干骨折 、 胫骨骨折等内固定。
外科手术技术中的损伤修复手术技术
外科手术技术中的损伤修复手术技术引言:外科手术是一项精密的医疗技术,旨在通过操作修复身体部位的损伤。
在众多外科手术技术中,损伤修复手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创伤情形。
本文旨在探讨外科手术技术中的损伤修复手术技术,并介绍一些常见的损伤修复手术技术。
一、骨折修复手术技术骨折是常见的创伤情形,常见的骨折类型包括闭合骨折和开放性骨折。
对于骨折修复手术技术,主要目标是通过外科手术将骨折骨头重新对位和固定,使其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
闭合骨折修复手术技术通常采用外固定器或内固定器。
外固定器通过将金属棒插入骨骼,然后外部固定金属棒,以稳定骨骼并促进愈合。
内固定器是一种更常用的技术,通过使用金属板、螺钉或钢钉将骨折骨头固定在一起,促进骨头的愈合。
开放性骨折修复手术技术需要清洁创伤,去除杂质和损坏的组织,并进行骨折的修复。
修复过程中,外科医生通常使用合适的内固定器将骨折骨头稳定在一起,以促进愈合。
此外,如果需要,还可以使用自体骨移植或外源性骨移植来加速骨头的恢复。
二、组织创伤修复手术技术除了骨折修复,外科手术技术还广泛应用于人体其他组织的损伤修复。
这些组织包括肌肉、韧带、皮肤和神经组织等。
肌肉损伤修复手术技术通常涉及对损伤肌肉进行缝合,并将其固定在正确的位置。
在修复肌肉损伤时,医生需要谨慎考虑肌肉间接接触的重要性,以促进肌肉的愈合。
韧带的损伤修复手术技术通常通过韧带缝合或重建来修复。
韧带重建常用于完全或部分撕裂的韧带,通常使用自体肌腱或人工植入物来重建韧带。
皮肤损伤修复手术技术主要涉及对切口进行缝合或修复。
在修复切口时,医生通常会选择合适的缝合方法,以确保伤口的愈合和美观。
神经组织损伤修复手术技术旨在恢复损伤神经组织的功能。
常用技术包括神经吻合、神经移植和神经重建。
这些技术旨在恢复神经信号的传递,以实现损伤神经组织的修复。
三、功能修复手术技术损伤修复手术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恢复身体部位的结构,还包括恢复其功能。
因此,功能修复手术技术是损伤修复手术技术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创造替代通道或修复受损的组织,恢复受损部位的功能。
胫骨远端骨折mipo手术步骤
胫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遗症。
而目前,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采用mipo手术来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本文将介绍mipo手术的步骤和相关知识。
一、mipo手术概述Mipo是“minimal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微创骨折固定术。
该手术是一种微创技术,能够减少创伤和术后并发症,促进骨骼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在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方面,mipo手术备受青睐。
二、mipo手术适应症1. 胫骨远端骨折的伴有明显移位;2. 60岁以下、骨量较好的患者;3. 未受到明显感染的患者;4. 对手术有一定的需求和理解的患者。
三、mipo手术的具体步骤1. 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评估骨折的类型和移位程度,制定手术方案;2. 麻醉: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或全麻,确保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和安全;3. 术中处理:通过X光或C臂导航下,找到骨折部位,进行微创切口,插入适当的内固定物,恢复骨折的形态和功能;4. 术后处理:术后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注意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四、mipo手术的优势1. 减少创伤:mipo手术切口小,减少软组织的损伤,降低感染的风险;2. 加速康复:mipo手术能够促进骨折的愈合,缩短康复的时间,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3. 保护软组织:mipo手术减少对软组织的损伤,能够保持软组织的完整性,减少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
五、mipo手术的注意事项1. 术前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和影像学评估,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2. 术中操作:手术时应注意细节,确保内固定物的稳固和骨折的恢复;3. 术后康复:对患者术后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和指导,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六、mipo手术的风险1. 术后感染:微创手术也存在感染的风险,需要术后密切观察和护理;2. 内固定物的脱位:内固定物如果不稳固,有可能在术后脱位,影响骨折的愈合;3. 其他并发症:术后还可能出现血栓、出血等并发症,需要引起重视。
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四肢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四肢骨折临床效果观察作者:卢少空来源:《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8期卢少空楚雄州人民医院骨二科,云南楚雄 675000[摘要] 目的对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四肢骨折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
对照组患者使用钢板螺钉进行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微创经皮锁钉钢板进行固定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对两组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比较。
结果观察组中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达到了96.7%,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中患者的骨折部位愈合时间平均为6.5个月,对照组愈合时间平均为8.3个月,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创经皮锁钉钢板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不仅缩短了患者骨折部位愈合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大大改善了患者的行动能力,减轻了患者家属的负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四肢骨折;治疗有效性[中图分类号] R6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0(a)-0182-02[作者简介] 卢少空(1978-),男,汉族,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骨外科方面的工作。
在四肢骨折的临床治疗中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切开复位固定法进行治疗,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钢板螺钉固定法与微创经皮锁钉钢板固定法[1]进行治疗,随着微创经皮锁钉钢板固定法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人们对微创经皮锁钉钢板固定法有了全新的认识,且普遍愿意使用微创经皮锁钉钢板固定法进行治疗。
微创经皮锁钉钢板固定法不仅能够有利于四肢骨折患者的愈合,而且还能促进骨再生,笔者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通过回顾性分析对两组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现报道如下。
微创技术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微创技术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微创▪最小的侵袭和最小的生理干扰达到最佳外科疗效的一种新的外科技术▪具有更小的手术切口、更佳的内环境稳定状态、更轻的全身反应、更少的瘢痕愈合、更短的恢复时间、更好的心理效应的手术微创与微创外科▪微创外科不同于传统外科手术,也不等于单纯的“小切口”外科。
微创涵盖了外科的理念和技术▪应以微创理念为指导,微创技术为保证▪微创作为一种理念,是外科学追求的境界▪并非所有外科手术都适宜用微创技术,切忌牺牲治疗效果追求微创手术AO的特征第一特征依靠折块间加压和骨折断端之间所恢复的稳定达到坚强固定。
第二特征骨干骨折在钢板的坚强固定下,往往出现骨折的一期愈合。
AO内固定四大原则▪骨折的解剖复位▪绝对可靠的符合生物力学的坚强固定▪早期活动骨折邻近关节,防止骨折病的发生▪保护骨折的局部血供加压作用是AO技术的核心依据骨折固定的作用,可将固定方法分为▪骨折块间加压作用▪夹板作用▪支撑作用坚强的内固定≠骨折愈合▪研究表明:坚强内固定后▪应力遮挡效应▪再骨折▪植入物疲劳断裂AO缺陷▪坚强的钢板固定后,钢板下的骨骼会出现骨质疏松,去除钢板后骨骼会发生再骨折BO ?AO学派从原来强调生物力学固定的观点,逐渐演变为以生物学为主的观点,即BO。
BO 的原则AO学者Gautier、Ganz对这种新概念的接骨手术作了原则性的说明:▪功能复位▪有效固定▪减少内固定与骨骼的接触▪避免植骨BO的核心概念不以牺牲局部软组织血供来强求达到坚强固定BO的微创化将医源性的创伤尽可能降低到最低限度,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疗效。
▪最小的侵袭和最小的生理干扰最佳的外科疗效▪更小的手术切口、更佳的内环境状态更轻的全身反应、更少的瘢痕愈合更短的恢复时间、更好的心理效应临床上新型内固定物的设计及应用,手术切口的改良,复位方法的限制,固定技术的调整等,都是BO新概念的具体体现。
统称为微创术式。
Palmar(1999)指出:“骨折的治疗必须着重于寻求骨折稳固和软组织完整之间的一种平衡,特别是对于严重粉碎的骨干骨折。
外科微创技术
外科微创技术在当今的医疗领域,外科微创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术方法。
这种技术通过最小的创伤和最大程度的恢复,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外科微创技术,也称为微创外科,是一种通过微小切口进行手术的方法。
它借助先进的成像技术和精细的手术器械,使医生能够在微观尺度上进行手术操作。
这种技术的特点在于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术后生活质量。
普通外科:微创技术可用于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等常见手术。
心胸外科:微创技术可用于心脏手术、肺切除、食管手术等。
神经外科:微创技术可用于颅内肿瘤切除、脑血管病手术治疗等。
泌尿外科:微创技术可用于前列腺切除、肾脏手术、尿道手术等。
妇科:微创技术可用于子宫肌瘤切除、卵巢手术、输卵管手术等。
机器人辅助手术: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辅助手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这种技术可以更精确地进行手术操作,减少医生的疲劳,提高手术效率。
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出精确的手术模型,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病变和手术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
复合手术室:复合手术室集成了影像诊断、手术治疗、术后监护等多种功能,可以实现一站式医疗服务,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外科微创技术是一种创新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特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微创外科手术是一种通过最小化患者创伤和加快恢复速度来提高治疗效果的手术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技术应运而生,并在医疗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技术的研究进展。
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技术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当时,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可能性,并进行了早期的实验。
进入21世纪后,随着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机械设计技术的进步,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由机器人主体、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等组成。
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
中 国 保 健 营 养
・
C i et ae “ io h a n h r N tt n n H t C ri
钢板微创 内固定治疗 四肢 骨折
刘 波
【 要】 目的 总结各 种钢 板微 创 手 术治疗 四肢 骨折 的经 验 。方法 从 2 4年 9月 ~2 8年 1 摘 o o 0 0 0月 , 7 对 四肢 各型 骨折 的 2例 患者在 微创 手术下 进行 了手术 内固定。 其 中 男 4 , 2 7例 女 5例 , 2 年龄 1 ~7 4 , 均3 2岁 平 2岁。结果 本 组病例 切 口均顺 利愈 合 , 术后 3 天 出院 ; ~7 全部 获得随访 , 平均随访 时 问 6个月 ; 骨愈合 时 间 j ~1 0个月 。按 J he w 方法评价 功 能, 6 on rh us 优 , 6 , 5例 良 例 中 1例 , 0例 , 差 以优 良为满 意标准 , 组病 例总体 满 意率 9 4 。结论 各种铜 板微 创 内 固定 治 疗 四肢 骨 折具有 手 术创伤 小 、 本 8 %
习 。
轻度发 热 , 人部分 患者体温 常。3 例患者 伤 口外隧道部皮 肤发红 , 未 经处理 自愈。x线片示骨痂 山现时 间 4 2 , ~l 周 平均 8 , 周 骨愈 合时间 3 0 月, ~1 个 平均 6 7 . 个月 , 无冉 骨折发生 。以 J h e- u s o n r Wr h 方法评 价 功能 , 本组 病例优 5 例 、良 6 、中 1 、差 0 , 5 例 例 例 以优 良为满意标
骨折 愈 合 快 、 功 能 恢 复 好 的 特 点 。
【 关键 词】 微创 钢板 【 中图分类 号】 R 7 3 8 6
内 固定
四肢 骨折 【 章编号】 1 0 — 4 42 1 )7 1 6 0 文 4 7 8 (0 00 -0 1 - 2 0 效。骨折 愈合以临 J 未症状以 及 x线表 现为评 定指标 , 临床表现骨折端 完全 负重无痛 , 局部 无 口 痛 , 线表 现骨折 线消失 为临床 愈合 。 f j X
四肢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
四肢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及进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的发达,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发生率愈来愈高,其治疗进展贯穿于创伤骨科发展轨迹之中。
五十年前,骨折的治疗主要是恢复骨的连接,大多数采用石膏或牵引固定等保守治疗方法。
其治疗周期长而总体功能恢复欠佳,因而促使医生对骨折尤其是移位骨折的治疗逐步转向切开复位内固定。
20世纪60年代,生物力学日渐深入到骨科学领域,在此大环境下兴起的AO体系提出了骨折固定的四大原则即为:(1)解剖复位,特别是关节内骨折;(2)坚强内固定;(3)无创外科操作技术;(4)早期功能锻炼。
AO的坚强固定是在解剖复位的基础上以骨折块之间加压获得的。
其优点在于获得精确的复位和早期功能锻炼。
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倡导以保护血运为主的内固定,即逐渐形成的生物接骨术(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
BO原则概括:(1)利用间接复位技术,对粉碎性骨折进行非解剖复位,主要恢复骨骼的长度、轴线,矫正扭转。
(2)内固定不强求I期的稳定,而是要保存有活力的骨块与主骨的连接,其血运不因内固定操作而再受破坏;(3)不应在骨折部位剥离骨膜进行植骨。
BO概念下的固定方法比AO原有的固定在固定物、复位方法以及固定方法方面有了改进和提高。
1、新型固定物应用于临床固定物的选择如塑料、碳纤维、石墨、树脂等均有过试验报道,但迄今为止钛合金材料仍然是最理想的。
带锁髓内钉近年来,随着髓内钉设计的发展,尤其是交锁概念的应用,使实心髓内钉的发展成为现实,从而克服了非带锁髓内钉的缺陷。
交锁后的髓内钉可更好地对抗旋转应力和轴向负荷。
髓内钉植入的位置处于骨干的力学中心,在冠状面和矢状面上同时具有于骨相同的力学行为,这点与接骨板固定截然不同。
带锁髓内钉的应用日益普及,在长骨干骨折的手术领域大有取代传统的接骨板之势。
有限接触钢板(LC-DCP) LC-DCP是针对DCP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造的一种钢板。
为改善钢板下局部血运,在其贴骨面构型为若干深而宽的沟槽,截面呈梯形。
骨科微创手术
骨科微创手术
骨科微创手术包括交锁钉内固定术和钢板(多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微创的理论是在闭合复位理论、支架理论、骨折愈合理论、生物力学理论等的基础上转变而来的,同时器械公司也在综合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制造出了相应的内固定植入物,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应用体系。
骨科微创手术的原则就是通过手术治疗,在不影响骨折愈合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保留和恢复功能。
在次过程中要求我们在C臂下进行闭合复位,通过小切口放入内固定物,并在定位杆或同种内固定物比对的定位下进行螺钉固定。
骨科微创手术的优点:1、创伤小,对病人的打击小;2、由于骨膜未剥离、断端血肿(含大量成骨因子)保留完好,骨折愈合快;3、由于术后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骨折相关联的关节活动功能保留较好,肌肉萎缩较轻;4、可以较好地保留切口周围皮肤的血运,减少切口周围皮肤的坏死。
骨折微创手术的缺点:1、骨折复位一般很难做到100%;2、要求必须配备C臂透视X 光机及相应的骨科专用手术床及专用手术间。
交锁钉内固定
主要用于肱骨干、股骨干、胫骨干。
由于肱骨上端对肩袖会有损伤而出现肩周炎;远端须做尺骨鹰嘴截骨,且术后留置的钉头对鹰嘴活动有影响,会影响肘关节一定的功能。
两者均会造成相关关节功能的丢失,肱骨干骨折应用比较少。
目前主要应用于股骨干和胫骨干。
胫骨干交锁钉主要应用于胫(腓)骨中上1/3到中下1/3之间的骨折,从胫骨结节上缘开髓进入,上下各两枚螺钉横向锁定。
股骨干交锁钉主要应用于股骨中1/3段,从股骨粗隆间窝开髓进入,上下各两枚螺钉横向锁定。
常见四肢骨折的治疗体会
在1 — 2 s , 启 动 开关 , 鼓 膜 即被 击穿 , 外径 扩 大 至2 m m左 右, 瞩患者擤 干净 鼻腔 内的分 泌物 , 经 鼻用波 氏球 吹张 , 使 中耳 内液体外溢 , 再用 吸引器吸 除干净 。造 孔时个 别患 者
出现 眩晕 , 休息片刻后 自行 消失 。这可能 是激光 的热效 应
手 术 方 式 的选 择 需要 根 据 患 者 的 实际 情 况 选 择 合 适 患者 的手 术 方 式 。 关 键 词 四肢 骨折 ; 微 创 经 皮 钢 板 固定 ; 锁 定 钢 板 内 固 定 中图 分 类 号 :R 6 8 3 . 4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2 0 9 5—1 4 3 4 . 2 0 1 3 . 0 5 . 0 2 0
所致 。 2 结 果
1 黄 选兆 , 汪吉 宝 , 孔 维佳 .实 用耳鼻 咽 喉 头颈 外科 学
l M] .北 京 :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2 0 0 8 . 8 3 7~ 8 4 0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4—1 0 )
术 后处理及治疗效果 : 术后 常规应用 1 %麻 黄素滴鼻 ,
1 资 料 与 方 法
6个月 。其 中 4 3例在 造孔 2周 左右 闭合 , 7例在 4周左 右 闭合 , 患者造孔治疗后耳 闷消 失 , 鼓 室 曲线 为好转 或正常 , 有4 3例听力提高 2 O一3 0 d B 左右。7例无 明显好转 。
3 讨 论
1 .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 例选 择 5 0例 , 男性 3 5例 , 女性 1 5
例, 均 为单 耳 , 年龄在 1 8~ 5 0岁之 间 , 病史 2个月 以上 。专 科检查可见 鼓膜 稍 内陷 , 混浊 , 光椎 消 失 , 1 5例 可见 液 平 面, 鼻咽纤维镜检查 : 鼻咽部粘 膜光滑 , 咽鼓管局 部粘膜 水 肿 。无腺样体 肥 大 、 鼻窦 炎 、 鼻息 肉等。听力 图表现 为 传 导性 耳 聋 , 气 一骨 导 差 1 0—3 5 d B, 鼓 室 压 曲线 高峰 偏 负
骨科医学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骨科医学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骨科医学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研究与治疗骨骼和关节系统的疾病与损伤。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骨科医学中不断涌现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治疗骨科疾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本文将介绍骨科医学中的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
1.隐形钢板技术隐形钢板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骨折治疗技术。
传统的骨折治疗通常需要将钢板和螺钉等金属器械植入体内,随着伤口愈合,这些金属器械就会被发现在体表下。
而隐形钢板技术则采用了与传统不同的方法,将金属器械放置在骨内而非表面,因此隐形钢板可以隐藏在骨内,不影响患者的外观。
2.微创手术微创手术是指进行手术时不需过多地切开皮肤和肌肉,而是通过小孔或者针孔进入体内进行手术。
相对传统的手术方式,微创手术有许多优点,比如术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创面小、减少出血等等。
微创手术在骨科医学中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多,比如膝关节置换手术、椎间盘切除术等。
3.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是指通过将数码模型输入电脑,然后在3D打印机上使用材料逐层打印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使医生更准确地制作骨骼模型和骨科器械,从而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手术。
在骨科医学中,3D打印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制作假体(如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等),以及矫正骨骼畸形等方面。
4.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指通过种植干细胞或者生物质材料,修复受损的组织和骨骼。
在骨科医学中,生物修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骨骼再生和关节软骨修复等方面。
通过生物修复技术,医生可以将干细胞注入患者的身体内,促进破损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5.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指应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理论,为医生提供更精确、更个性化的治疗方式。
在骨科医学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于骨折诊断、手术预测和治疗方案的选择等方面。
通过搜集大量数据和病历,人工智能系统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准确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总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骨科医学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这些技术和方法将为治疗骨科疾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s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40例疗效分析
2 . 四肢粉碎性 骨折愈 合情况 : 根据 J o h n e r — Wr u h s方法对 其功能进 行 评 价 , 3 3例 为 愈 合 , 占8 2 . 5 %; 5例 为 良好 , 占 1 2 . 5 %; 2例为可以 , 其优 良率达到 9 5 . 0 %, 详见表 2 。 表 2 本文所选患者骨折愈合情况
连等相关并发症 。结果
对本文所选 的4 0例患者进行了随访 , 平均随访时间为 ( 1 2± 3 . 1 ) 个月 , 通过经皮
微创锁定加压钢板 内固定术后 , 进行 x线片检查发现骨折均为 I 期愈合 , 平均愈合时间为 1 3周 , 所有患者 均未 出现骨不连 、 感 染以及钢板松动等并发症 。根据 J o h n e r — wmh s 方法对其功能进行评价 , 3 3例为愈合 , 占8 2 . 5 %; 5例为 良好 , 占1 2 . 5 %; 2例为可以 , 其优 良率达到 9 5 . 0 % 。结论 四肢粉碎性骨折 的患者运用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 内固定术进行治疗 符合 生物 学固定原则 , 与传统 的钢板 固定相 比, 优势较 为显著 ,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经验 交 流 .
经 皮 微 创 锁 定 加 压 钢 板 内 固定 治疗 四肢 粉 碎 性 骨 折
4 0例疗 效 分 析
王 绍俊 宋 文琳 王 超
【 摘要 】 目的 研 究 四肢粉 碎性 骨折 运用经 皮微 创锁 定加压 钢板 内固定术 治疗 的 临床效 果。方
法 我院选择 2 0 1 0年 9月至 2 0 1 2年 9月间进行诊治 的 4 0例四肢骨粉碎性骨折 的患者 , 所有 患者均运用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 , 主要 目的是使 骨折 断端 的血运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 , 防止 出现骨不
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32例临床分析
保 护骨 折 端 局 部 血 供 , 为 骨 折 的 愈 合 维 持 良好 的
生 物学 环 境 L 2 ] 。 在此 基础 上 , Kr e t t e k等_ 3 ] 根据 B O 原则 提 出微 创 外科 技 术 的概 念 , 而 为 了适 应 此 技 术 用 于 固定 骨 折 的 内植 物 也 在 不 断 的 进 行 改 良 , 从 加 压 接 骨 板 ( D C P ) 、 有 限接 触 加 压 接 骨 板 ( L C - DC P ) 、 点状 接 触
钢板 ( P C — F I X) 、 微 创 内 固定 系统 ( L I S S ) 直到 锁定 加
压 接 骨板 ( L C P ) , 而L C P的 出现 则 进 一 步促 进 了微 创接骨板 技术 ( mi n i ma l l y i n v a s i v e p l a t e o s t e o s y n - t h e s i s , MI P 0) 的 发展 。L C P的 特 点 : ( 1 ) 解 剖 型设 计, 接骨板 近 端 与 骨 骼 干 骺 端 相 贴 合 , 一 般 不 需 预 弯; ( 2 ) 接 骨板 近 端设 计 具 有 角稳 定 性 , 对 局 部 骨皮
程, 经 典 的 Ao 骨折 治 疗 原 则 是 解 剖 复 位 , 重 建 稳 定 性 同时 保 存 血 供 使 患 肢 能 早 期 活 动 , 但 由 于 其 忽 视 了生 物 力 学 的 重 要 性 在 使 用 过 程 中逐 渐 暴 露 出 一些 问题 , 如 伤 口愈 合 不 良 、 感染 、 骨延迟愈合 , 甚 至 出现 内 固定 钢 板 去 除 后 的 再 骨 折 情 况 【 1 ] , 因
良: 1 例, 各 患肢 功能 恢 复均 良好 。
骨科微创(介入)治疗
适应症
• 合并有侧隐窝狭窄、关节突增生、黄韧带 肥厚的椎间盘突出,症状体征较为明显者
• 多节段突出,手术只处理有症状的一个节 段,也是它的适应症。
禁忌症
• 腰椎明显不稳,滑脱 • 中央椎管狭窄 • 复发,或经过手术治疗的患者 • 多节段 • 中央型突出
半月板
游离体
滑膜皱襞
交叉韧带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
• 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技术发展史
1.1934年–硬膜外腰椎间盘切除术 2.1967年–腰椎间盘髓核溶解术 3.1977年–腰椎间盘显微外科切除术 4.1985年–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术 5.1997年–后路椎间盘镜椎间盘切除术
适应症
2、疼痛观察:患者疼痛发生的部位、性质、程度、范 围是护士观察和记录的重要内容。监测疼痛的动态变 化可为医生的诊治提供依据,发现疼痛发展的异常变 化应及时报告主管医生,并积极配合急救处理,以保 证患者的病情稳定。
• 近几十年介入治疗学发展迅速,和内科、 外科学一道成为临床三大支柱性学科。
血管支架
支架植入情况
球囊扩张、弹簧圈血管栓塞
主动脉瘤血管介入的护理要点
• 术前护理 • 术后护理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血管介入是一项新技术,病人对其 效果及成功率都持怀疑态度,担心手术失败,因而惧 怕手术,产生焦虑、恐惧情绪。为了稳定患者的情绪、 创造良好的身心状态配合手术,护士向患者详细的介 绍该手术方法、目的、优点,以及我们治疗此类疾病 的成功病例、良好的治疗效果,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增强其安全感及康复的信心。
90%静脉疾病 (90%下肢静脉疾病)
下肢动脉闭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025404(2008)0820665203专家述评四肢骨折的微创外科治疗王序全,李起鸿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全军矫形外科中心,重庆400038) 微创技术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项新的外科技术,与基因生物工程、器官移植并称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三大主流。
“微创外科(m ini m ally invasive surgery,M I S)”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泌尿科医生Payne等[1]于1985年首次提出,但并未受到重视。
自从1987年法国Mouret[2]成功施行了世界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微创外科”才逐渐被广泛接受。
目前微创外科技术还没有确切的定义,通常是指以最小的侵入损伤和最小的生理干扰达到最佳外科疗效的一种新的外科技术。
它不是独立的新学科或新的分支学科,而是一种比现行的标准外科手术具有更佳的内环境稳定状态、更小的手术切口、更轻的全身反应、更少的瘢痕愈合、更短的恢复时间、更好的心理效应的手术[3]。
其核心是在获得常规外科手术效果的前提下,通过精确定位,减少手术操作对人体组织创伤和生理功能干扰,降低手术创伤和并发症,达到和保持最佳内环境稳定状态,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康复[4]。
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已日渐进入由生物学、信息学、物理学相互融合的生物智能时代,伴随相关新技术在医学实践中的引入,微创外科快速发展,微创技术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1 四肢骨折微创治疗理念的形成 1958年瑞士骨科医生Müller等[5]在达沃斯(Davos,S witz2 erland)成立了专门以研究人体全身各部位骨骼创伤骨折的内固定研究学会(A ss ociati on f or the study of internal fixati on),简称为“AO/ASI F”。
该学会在全世界第一次系统地提出骨折内固定的基本原则:①骨折的解剖复位;②稳定的骨折块间加压固定和骨折固定;③无创或微创手术,尽可能保留骨折端的血液供应;④全身和患部的早期安全功能锻炼。
在此原则指导下骨折治疗趋向规范,许多复杂骨折经AO技术处理后获得前所未有的疗效,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致命性缺点。
比如,很多骨折难以按AO原则进行“坚强固定”以达到一期愈合,不能满足早期功能锻炼要求。
其次,过分强调“解剖复位”及“坚强内固定”,造成钢板下应力遮挡效应和局部血供破坏,并由此引起骨延迟愈合、骨质疏松和再骨折现象的发生率增高[6]。
因此必须修正骨折治疗原则。
外科的发展趋势终将经过微创而逐渐达到或接近无创的境界。
骨外科手术技术的更新正是居于对传统手术中存在的若干不足,以及手术操作本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认识,逐渐 作者简介:王序全,男,湖北省松滋县人,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要从事创伤及骨肿瘤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26篇。
电话:(023)68765281,E2mail:wangxq265@163.co m 收稿日期:2008201202;修回日期:2008203211形成微创意识,进而产生技术革新。
骨折治疗的最终目的是骨愈合和功能恢复,治疗过程不单涉及固定的生物力学问题,还涉及骨愈合的生物学问题,必须在治疗起始阶段就注重二者的有机统一。
Pal m ar等[7]指出,骨折的治疗应着重于寻求骨折对位稳固和软组织完整之间的一种平衡,特别是对于严重粉碎的骨干骨折。
过分追求骨折解剖学重建并不一定能获得足以传导载荷的稳定固定,但肯定会使原已损伤的组织血运遭受进一步破坏。
自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损伤控制外科(da mage con2 tr ol of surgery)和微创外科理念的引入,逐渐形成了骨折微创治疗新技术,即生物性接骨术(bi ol ogical osteosynthesis,BO),其本质就是骨折治疗从原来强调坚强内固定达到一期愈合的生物力学观点,逐步演变为保护骨折局部血运的生物学固定以达到二期骨愈合[8]。
BO不再强调骨折块间加压和坚强固定,取而代之的是间接复位、恢复长骨长度、消除成角和旋转,提供相对稳定的固定方式。
BO虽尚未成熟为骨折治疗的标准体系,但其损伤控制和微创外科理念已逐渐获得认同并不断推动创伤骨科向微创治疗方向发展。
2 四肢骨折微创治疗基本原则 AO学派通过总结原有AO技术的不足与误导,对原有技术优势与精华加以提高,逐渐形成内固定与微创相结合的骨折微创接骨新技术,其治疗理论依据由“以生物力学为主”转变为“以生物学为主兼顾生物力学”[9]。
Gautier等[10]阐述微创接骨技术的基本原则应包括三方面。
2.1 复位 采用间接复位以保护局部软组织附着;不以牺牲骨折部血运来强求粉碎骨折块的解剖复位,如必须复位的较大折块,应尽力保存其供血的软组织蒂部;主要恢复骨骼的长度,轴线,矫正扭转畸形。
关节内骨折仍然要求解剖复位。
2.2 固定 使用弹性模量低生物相容性好的内固定器材稳定固定,减少内固定物与所固定骨之间的接触面。
不再强求坚强固定下的骨折一期愈合。
2.3 植骨 早期在粉碎骨折部剥离局部骨膜的植骨,不仅无必要,甚至有害。
要使骨折治疗趋向微创,应在手术设计及手术操作过程中遵循上述基本原则。
特别是术前手术方式的设计,应尽量兼顾骨折固定的可靠性与手术操作的微创化,并在术中做到每一步操作均能以最小的损伤获得最佳效果。
566第30卷第8期2008年4月 第 三 军 医 大 学 学 报ACT A AC ADE M I A E ME D I C I N AE M I L I T AR I S TERTI A EVol.30,No.8Ap r.20083 四肢骨折微创接骨技术 传统的四肢骨折治疗技术以开放复位接骨板内固定为主,难于达到损伤控制。
广泛的组织剥离及术中大量血液的丢失使局部和全身损伤更趋恶化,延缓了患者的康复。
骨折微创治疗技术的内涵就在于充分重视骨折局部软组织血运,以微小的创伤操作达到有效骨折固定。
正是在这一观点的指导下,各种髓内针技术、微创钢板技术及外固定技术得到不断发展和改进,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本刊刊用的几篇文章中,涉及四肢长骨骨干与干骺端、骨盆等多部位的不同微创固定新技术,虽然不足以涉及骨折的全部微创治疗技术,并且有部分报道的病例数偏少,随访周期尚短,操作技术需进一步规范,但对骨折微创治疗的推广和提高仍有指导意义。
初步概括如下。
3.1 骨干骨折的微创内固定技术 对长管状骨骨折的治疗,由传统的开放式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转变为保护骨折局部血供的闭合式间接复位相对稳定的远离骨折端的微创固定。
间接复位操作主要以手法牵伸整合骨折上、下主骨段,恢复长度纠正移位和成角畸形后再行固定。
但单纯手法牵伸整合常难于有效维持复位。
因此术中可结合局部交叉克氏针临时维持固定,也可借助远离骨折穿放的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维持,对粉碎折块可以钢针经皮顶压或针状钩牵拉复位。
传统接骨板必须采用开放式植入到骨表面。
植入过程中的显露操作会进一步破坏局部血供,同时钢板下紧密接触的骨质会因血运破坏而出现坏死和严重的骨质疏松。
为了减少手术过程中从骨折片上剥离骨膜和软组织的范围和程度,减轻或避免对骨折片血液供应的进一步损伤和破坏,临床上应用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m ini m ally invasive p late osteosynthesis, M I P O)治疗骨折,手术中仅暴露处于骨折部位远侧和近侧的正常骨骼,不直接暴露骨折部位,使骨折周围的成骨性组织和软组织的血运得以保留,达到促进骨折愈合的目的。
基于上述认识,接骨板构型不断改进,许多新型接骨板固定时减少了与骨面接触,甚至不接触,如有限接触钢板(LC2DCP)、点状接触钢板(Pc2Fix)、锁定加压钢板(l ocking comp ressi on p late, LCP)和微创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 on syste m,L I SS)等[11-13]。
从钢板的构型特点可看,均不以牺牲局部软组织、骨膜和髓腔内血供的破坏来强求达到坚强固定,为组织修复提供了较理想的生物学环境。
接骨板的植入由局部开放式改为远离骨折部位微小切口植入,即通过两侧有限皮肤切口间的皮下隧道,在肌肉下方放置接骨板进行桥接固定。
非扩髓髓内钉内固定是另一种已被普遍接受的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微创技术,其间接复位、不显露骨断端植入内植物和远离骨折端锁定固定的手术方式充分满足BO原则[14]。
近年来,髓内钉从材质和构型上又不断改进,普遍采用弹性模量低的钛合金材料,以降低固定骨段的应力遮挡率[15]。
两端的锁定钉由单平面改进为多平面以增加固定的稳定性,同时锁定钉的位置向针端靠近,使得一部分靠近干骺端的骨折采用髓内钉固定可获得同样的稳定,扩大了适应证。
3.2 关节内骨折的微创内固定技术 关节内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造成,并多呈粉碎性,移位明显,关节面破坏,关节周围韧带组织损伤严重。
关节功能的恢复依赖于关节面的复位程度、固定方式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非手术治疗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目前仍强调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及关节内骨折块的稳定固定,手术操作时更加强调局部血运的保护。
撬拨复位或有限的开放复位、经皮钢板植入固定逐渐成为关节内骨折治疗的主流。
LCP采用成角固定原理,能对关节面形成良好的支撑作用,并维持钢板下骨良好血供,避免创伤性植骨,将成为此类骨折首选的固定器材。
关节镜辅助下复位,使关节面复位更加微创和精准。
复位后有限的螺钉固定后再辅助骨外固定架等支撑是另一种关节内骨折治疗的有效方法[16,17]。
3.3 四肢骨折的骨外固定技术 骨外固定器始于19世纪中叶,伴随理念的更新和技术的发展而获得不断改进。
骨外固定器是一种独特固定方式,远离病灶区穿针和骨折创伤处架空式固定,很好地解决了固定与相关治疗之间的矛盾,是最早也是最成熟的体现骨折微创治疗的技术体系。
具有较内固定手术操作更简单、创伤小、对全身干扰少等优点,便于在各种复杂情况下,对骨折进行及时有效的固定。
特别是治疗多发伤骨折,既能避免因骨折未能及时固定而造成的某些严重并发症,又可为治疗某些威胁生命的合并伤争取时间。
国内以李起鸿研制的半环槽式外固定器为代表,并基于骨折治疗过程中的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的研究和认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骨外固定技术,在开放性、感染性骨折、骨不连骨缺损等方面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
总之,微创手术治疗骨折必须以生物学固定为原则,违背原则的微创手术,即使切口再小,也不能称作微创手术,小切口不等于微创;并且微创手术必须具备良好的手术器械,没有良好的器械,不可能达到真正地微创。
此外,手术医师的手术技能也非常重要,没有良好地闭合复位技巧是无法完成手术的。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微创理论的完善,计算机技术在临床的应用,骨科器械的不断更新,微创手术将会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创伤骨科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