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疗法与从脑论治的关系_谢长才
运用腹针疗法在临床带教和理论教学中的体会_陈秀华
第11卷 第8期 2009 年 8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1 No. 8Aug .,2009腹针发明人、全国名老中医薄智云教授提出“腹针无痛调气血,针下浅深治百病”,擅长以腹针无痛技术治疗临床上各种疑难杂症,开创针灸无痛治百病的先河。
笔者有幸师从薄智云教授,全面、系统地学习,继承其腹针诊疗技术,在学习和临床带教中受益良多,兹将体会总结如下。
薄智云教授强调把腹针构架在中医基础理论上发展,突出“辨证论治”与“治病必求于本”的学术思想,用中医的理、法、方、穴,通过针刺腹部最大限度地激发神阙系统及人体经络自我调控的潜能,使内脏逐渐趋于稳态来治疗全身疾病。
因此课堂授课,应强调腹针以中医基础理论上为本,让学生领悟应用腹针的理论基础。
除了理论学习,实践教学也是医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学作为一门经验医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做到耐心细致,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让学生做到动作熟练而又规范。
在临床教学中遇到特效病,应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腹针操作。
如颈椎病,学生见患者颈痛马上缓解,即可提升学习腹针的热情。
学习是学生的自觉行为,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在此讲解一下导师“用针之道,立法为先,操术次之,尔后机变”的腹针大法。
中医学的理论具有经验医学、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科学性。
但长期以来针灸学侧重向经验医学的方向发展,渐渐地与传统中医理论脱节。
腹针诊疗技术在总结前人针灸学经验的基础上,使中医的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两大特色在临床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吾师提出“用针之道,立法为先,操术次之,尔后机变”的腹针大法,为启后学者入门必读。
在临证时要求谨记:先从诊断入手,再看辨证妥否,尔后操术勿躁,以情再做加减。
1 处方标准化 诊断明确对任何疾病都有一个相应的处方是腹针有别于其他传统针灸疗法的一个特点,只要能够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治疗处方便会相对容易筛选,因而,笔者体会到,腹针临床带教另一方面在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辨能力,根据疾病首先确定基本处方,再根据病人个体进行辨证而行配穴加减,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临床思维,有一定的临床思路,对疾病进行初步判断。
《腹针疗法》
《腹针疗法》《腹针疗法》腹针疗法【摘要】腹针疗法是近来兴起的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实践性针灸体系。
生物全息律则是近代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
文章认为此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与互补,认为生物全息律对腹针的使用具有指导意义,并试用此观点对腹针的基础理论进行探讨。
【关键词】腹针疗法;生物全息律腹针疗法是由薄智云教授首倡的一种新型的针灸体系。
其取穴施针主要以腹部的穴位为主,因其简便、易行、适应面广,受到当今针灸界的普遍关注。
对于本治疗手段的理论探讨,薄教授提出现神阙布气学说[1]。
认为腹针系统建立于原始胚胎气血输布系统,神阙是人体先天经络的遗迹,也指出了腹针与全息生物学之间的密切联系[1],考虑腹针是腹气街的二级全息元。
笔者认为一个好的理论既是对临床实践的总结,更是对临床实践的回归。
邓小平同志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医学实践中同样如此。
在临床上,笔者有意识以“生物全息学”的原则处理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同时也重新认识了腹针治疗中的一些原则。
故在此提出共同探讨。
1 灵龟图腹针有一个很特殊的外形——龟形。
薄老将整理成如此形象的腹针图命名为腹针灵龟图。
这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有利于准确记忆腹针中各个穴位的分布规律。
这个形象与其它已知的全息微针系统有很大不同。
其它的系统往往是“人”形——倒立的胎儿形象,比较典型的是耳针图。
如果将腹针体系作为胚胎期气血通道遗迹看,又与胚胎期大头的特点不符。
同样的是,这也与张颖清全息生物取穴法中,穴位全息律中各脏腑组织在穴位图上等比例分布的特点不同[2]。
复习薄教授的“灵龟图”。
中脘穴为头,关元穴为尾,下脘穴为颈,石门穴为骶。
双侧滑肉门穴为肩,双侧外陵穴为髋。
如果从脐四顾,上方水分穴、下方阴交穴、两侧天枢穴、斜向滑肉门(双)与外陵穴共八穴,围成一个闭合的矩形。
这个矩形就是人体躯干的主体。
神阙位于这个矩形的几何中心点。
双侧的滑肉门—天枢—外陵联线成为身体躯干的两侧。
双滑肉门—水分联线相当于双肩联线,双外陵—阴交相当于双髋联线。
针灸之腹针疗法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起源:腹针疗法 起源于中国古代, 最早可追溯到 《黄帝内经》
发展:腹针疗法 在唐代得到了进 一步的发展和完 善,形成了系统 的理论体系
现代应用:现代 医学对腹针疗法 进行了深入研究 和实践,使其在 临床上得到了广 泛应用
发展趋势:随着 科技的发展,腹 针疗法在治疗各 种疾病方面展现 出了巨大的潜力 和广阔的前景。
禁忌症:孕妇、严重心脏 病、高血压等患者慎用腹 针疗法
针刺深度:避免刺入过深,以免损伤内脏 针刺部位:避免刺入重要器官和血管 针刺时间:避免长时间针刺,以免引起不适 针刺后反应:观察针刺后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处理
针刺部位疼痛:轻微疼痛,可自行缓解
针刺部位红肿:局部冷敷,避免摩擦
针刺部位感染:保持针刺部位清洁,必 要时使用抗生素
针刺部位出血:压迫止血,必要时使用 止血药
针刺部位过敏:停止治疗,使用抗过敏 药物
针刺部位神经损伤:停止治疗,必要时 进行神的 疾病范围
治疗效果:介绍腹 针疗法在治疗各种 疾病时的效果和优 势
针刺深度:根据患者体质 和病情选择合适的针刺深 度
针刺角度:根据穴位和病 情选择合适的针刺角度
针刺时间:根据病情和患 者体质选择合适的针刺时 间
针刺频率:根据病情和患 者体质选择合适的针刺频 率
针刺后护理:注意针刺部 位的清洁和保护,避免感 染和损伤
取穴原则:根 据脏腑经络理 论,选取腹部
特定穴位
取穴方法:采 用针刺、艾灸、 拔罐等方法刺
激穴位
穴位选择:根 据病情和体质, 选择不同的穴
位进行治疗
治疗效果:改 善脏腑功能, 调节气血阴阳, 达到治疗目的
腹针那些事儿
腹针那些事儿最近在学习腹针疗法,跟大家聊聊学习心得。
腹针疗法,大概发明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创始人为薄智云教授,故这套针法又称为薄氏腹针。
同耳针、眼针、颊针那些疗法一样,腹针疗法也是建立于全息理论之上,依托于腹部全息观去指导各种疾病的治疗。
腹针疗法的理论核心——神阙调控系统。
薄氏认为,神阙系统是形成于胚胎期的人体调控系统,是人体最早的调控系统和经络系统的母系统,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与对机体宏观调控的作用,因而建立在这套理论之上的腹针疗法,具有广泛的临床适用性。
腹针与传统针灸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腹针疗法不追求“得气感”,只要针扎到指定位置和深度即可(具体展开见下文),对手法的要求不高;另一方面,它的处方较规范化,根据全息理论的指导,每个疾病有大致的取穴区域,对于辨证取穴的能力要求也不高,只要按照规范来,是可以收到很好疗效的。
正因为此,薄氏才说他这套腹针疗法简单易上手且疗效稳定,适合广泛推广。
﹀﹀﹀薄氏腹针按照进针深度的不同,将腹部分为三层,即天(浅层)、人(中层)、地(深层)三部。
天部为全息系统,全息对应调节人体各部位,薄氏经过大量的临床反复研究发现,人体在腹部的全息影像酷似一个浮在前腹壁上的神龟,通过针刺神龟的不同部位去相对于治疗人体该处疾病。
可以说,腹部神龟图是这套腹针疗法最核心的东西,也是腹针临床用得最多的。
人部为经脉系统,通过腹部经脉的互相联系,循经取穴调节全身,这与传统针灸是一致的。
地部为脏腑八廓系统,按照后天八卦来分区,不同区代表不同脏腑,且为操作方便,每区取一穴作为代表。
详见下图﹀﹀﹀下面我们简单讲讲腹针疗法的具体操作:首先是针具的选择,为了便于控制进针的深度,扎腹针时通常采取同一个病人使用同一长度的针具进行治疗。
一般而言,腹针的长度根据患者的胖瘦来决定采取30-50mm不等的针具治疗。
针刺的深度按照所依据的取穴理论而定,分为天、人、地三部(见前文)。
针刺手法一般采取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得气感”不作要求。
引气归元腹针疗法的临床应用举隅
引气归元腹针疗法的临床应用举隅作者:李庆云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6年第11期【摘要】“引气归元”是薄智云教授腹针疗法的常用处方之一,有“以后天养先天”之意,有治心肺、调脾胃、补肝肾的功效。
薄老用来治疗中风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椎源性疼痛及瘫痪等。
谢长才教授以“引气归元”为基础方,通过辨证加减化裁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催乳素血症、卵巢早衰等疾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薄氏腹针;引气归元;针灸【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1-0034-03Abstract:Keywords:腹针疗法是现代医家薄智云教授经过多年的反复临床实践,在继承祖国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又结合现代经络研究成果,整理出来的一种新的针灸方法。
它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运用中医的理、法、方、穴,通过针刺腹部腧穴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和治疗局部的作用,从而治疗全身疾病[1]。
腹针疗法广泛应用于痛性疾病、瘫痪、消化功能障碍、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随着腹针疗法在临床实践的不断应用,谢长才教授以“引气归元”为基础方,通过辨证加减化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催乳素血症、卵巢早衰等疾病,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1“引气归元”针法11“引气归元”的来源“引气归元”是薄智云教授腹针疗法的常用处方之一。
薄氏腹针疗法是以神阙调控系统理论为核心,脏腑、经络学说和中医基础理论为底蕴,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个微针系统[2]。
12“引气归元”的方义及薄氏腹针定位方法和特点121“引气归元”的方义“引气归元”穴位由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四穴组成。
方中中脘、下脘均属胃脘,两穴含有理中焦、调升降的作用;且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故兼有主肺气肃降的功能。
气海为气之海,关元培本固肾;肾又主先天原气,因此四穴含有以“后天养先天”之意,故名“引气归元”。
此方有治心肺、调脾胃、补肝肾的功能[1]。
腹针疗法幻灯课件
二、腹针疗法的治疗(zhìliáo)机制
3、脏腑经络说
五脏六腑与腹部有着密切的联系 脏腑的募穴大多集中在腹部
腹部分布有大量的经络,为气血(qì xuè)向全身输布、内联外达提供较广 的途径。
第八页,共六十六页。
腹针疗法幻灯
二、腹针疗法(liáo fǎ)的治疗机制
4、神阙调控说(神阙布气说)
第二十八页,共六:气海旁开0.5寸。
功效:中、深刺--腰肌劳损、腰背酸困、下肢(xiàzhī)无力 浅 刺--第二、三腰椎周围相应部位疾病
12、气 穴
定位:关元旁开0.5寸。 功效:中、深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浅 刺--第四、五腰椎周围相应部位疾病
第二十九页,共六十六页。
腹针疗法治疗时微痛或无痛,不仅安全可靠, 而且治疗周期短、见效快,具有处方标准化、辨 证条理化等优点。
第六页,共六十六页。
腹针疗法幻灯
二、腹针疗法的治疗(zhìliáo)机制
1、神经反射(fǎnshè)说 2、生物全息学说 3、脏腑经络说 4、神阙调控说(神阙布气说)
第七页,共六十六页。
腹针疗法幻灯
1、天 地 针
组成: 中脘、关元
(腹针中以中脘为天,神阙为中,关元为地)
功效:具有健脾益肾之效
2、引气归元
组成:中脘、下脘、气海、关元
(此方寓“养后天(hòutiān)以补先天”之意,故名“引气归元”)
功效:具有治心肺、调脾胃、补肝肾之效
第三十五页,共六十六页。
腹针疗法幻灯
3、腹 四 关
组成(zǔ chénɡ): 滑肉门(双)、外陵(双)
1、腹部尺寸的标定(biāo dìnɡ):比例寸取穴法
(1)上腹部分寸的标定:以神阙到中庭穴(胸剑结 合部)分为8寸
腹针疗法概述PPT课件
加强与国际医学界的交流与合 作,推动腹针疗法的国际传播
和应用。
05 腹针疗法的实践与培训
腹针疗法的实践经验分享
患者情况介绍
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分享一些典型的患者案例,包括病情、 治疗过程和治疗效果,让学习者更好 地理解腹针疗法的应用范围和优势。
强调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确保学习者在使用腹针疗法时能够安 全、有效地为患者进行治疗。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腹针疗法医师
专业知识学习
强调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包括中 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知识、诊 断技能等方面的学习,为成为一 名合格的腹针疗法医师打下基础。
实践经验积累
强调实践经验的重要性,建议学 习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 验,提高操作技能和治疗水平。
持续学习与进修
鼓励学习者不断学习新知识、新 技术,参加学术交流和进修课程, 保持与行业前沿的接轨,提升自
腹针疗法概述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腹针疗法简介 • 腹针疗法的基本知识 • 腹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 腹针疗法的科学研究与进展 • 腹针疗法的实践与培训
01 腹针疗法简介
定义与起源定义源自腹针疗法是一种通过刺激腹部特 定穴位来调节脏腑功能、治疗全 身疾病的中医针灸疗法。
起源
腹针疗法起源于古代中医经络学 说,经过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实 践的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 独特的针灸治疗方法。
实践技巧总结
总结在实践中摸索出的技巧和经验, 如如何准确找到穴位、如何控制针刺 深度和角度等,帮助学习者提高操作 技能。
培训课程与学习资源推荐
培训课程
推荐一些权威的腹针疗法培训机构和课程,包括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的介绍,为学 习者提供参考。
腹针疗法及其临床应用
腹针疗法及其临床应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符文彬教授一、腹针疗法的定义二、腹针是通过针刺腹部的穴位调节脏腑经络以治疗全身疾病针灸疗法。
腹针疗法是以神阙布气假说为核心的一种微针疗法。
三、腹针经络特点1)经络对称2)内脏不对称3)穴位特点:浅中―――调节全身组织或外围同名穴――外周――治疗同内脏:左――治疗同右――治疗不同4)经络特点:对称:腹部全息系统(浅层-影响全身运动系统、局部血液循环及神经系统)腹部经脉系统(中层-经脉和相应全身经脉疾病)不对称:脏腑系统(深层-全身内脏影响相关的经脉和治疗相关疾病)腹部全息系统是全身在腹部的缩影,位于腹壁的浅层,刺激相应反射区可治疗人体对应部位的疾病腹部经脉系统位于腹壁的中层,包括腹部的经穴、经外奇穴,可调整经脉系统的病变腹部八廓系统位于腹壁的深层,是调节和治疗脏腑疾病的系统四、腹针的特点腹针的辨证特点:调整脏腑入手,兼顾经脉局部脏腑(产生气血)―――>(接受气血)经脉(输布)―――>四肥百骸(使用气血)脏腑<――内属(经脉)外联――-四肢百骸腹针治疗―――调脏腑(主层次)――疏经脉(辅层次)――治疗局部(靶点)经络辨证治疗-影响脏腑(辅)―――调经脉(主)――――治疗局部(靶点五、腹针的取穴方法(一)腹针对穴位的认识:任何腹针穴位是已知的定位点,强调取穴准的重要性。
取穴方法:1.体位:医生、病人2.定位标志:任脉为纵坐标,脐为中心,中庭为腹上标志点,曲骨为下标志点,乳中穴为横向标志点。
腹以神阙中心到天枢水平线至侧腹外为6寸. 3.取穴规范:水平线比例寸4.度量时的注意事项(1)中庭和曲骨有明显的骨性标志,定位不难。
但中庭取穴时,手法宜轻,以免引起患者胸闷及不适(2)神阙以其为中心(3)侧腹的横量以神阙――天枢到侧腹的水平进行度量(4)可在腹侧用一直尺贴腹壁外与床成90度向外上伸出,用另一尺与前尺成90相交测神阙的长度为此度,其2寸处为天枢定点。
可以救命的腹针疗法
可以救命的腹针疗法2017-04-15高山流水腹针,作为针灸学中新开展的一种疗法,在大家对健康如此重视的今天,已渐渐融入到很多人的生活中。
那这种“非传统的针灸”到底有何神秘之处,又有何疗效呢?腹针近乎神奇的调理能力腹针,精华是以腹部的神阙为调控系统,提出人之先天,从无形的精气到胚胎的形成,完全依赖于神阙系统。
通过调控腹部肚脐周围的穴位,使气血向全身输送,以达到全身疾病的效果。
我们知道腹部包含了内脏中众多重要的器官,且分布着大量的经脉,因此腹针在调理内脏病及众多慢性病具有极大的优势。
腹针是通过针刺以神阙(肚脐)为中心的腹部穴位来调整气机,平衡阴阳,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针灸疗法。
腹针疗法发明人薄智云先生总结出,它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神阙为调控系统,提出了:“人之先天,从无形的精气到胚胎的形成,完全依赖于神阙调控系统”的理论依据腹部包括许多重要脏器,并分布着广泛的气血经脉,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部位,因此在腹部施针可治疗各种内外科疾病和急慢性全身性疾病,且疗效显著。
腹针的特点:1、无痛:不要针感,基本无痛。
老少皆宜。
2、安全:在腹部浅层扎针,绝对安全舒适。
3、高效:腹针具有治疗周期短,疗效稳定快速的优势,对各种病症有立竿见影的疗效,尤其对疑难杂症有意想不到的确切疗效,很多学员会惊呼太神奇。
腹针的治疗范围:腹针适应范围广,涉及病症多,对内科病如心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头晕耳鸣,糖尿病,胆囊炎,胰腺炎,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眼底病,老年痴呆,痛风,四肢寒凉,手足不温,静脉曲张,带状疱疹,抑郁症,肥胖症,便秘,胃肠病患;外科病如颈椎病,颈肩痛,上下肢痛麻,腰间盘突出,腰背部酸痛,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膝关节踝关节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病,关节扭伤,网球肘,偏头痛等;妇男科如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移位症,盆腔炎,宫寒不孕,更年期综合症,失眠,健忘,盗汗,潮热,男性性功能障碍,阳萎,肾虚精少等,儿科如脾胃失调过胖过瘦,小儿假性近视等;美容科如面部雀斑,黄褐斑,肝斑,痤疮,青春痘,红血丝,激素脸,肥胖,美化妊娠纹,手术刀口疤痕等,让广大爱美之人在对全身疾病进行调理的同时,还可达到修复形体,减少皱纹,减肥减龄的效果。
针灸-腹针疗法
针灸—腹针疗法腹针疗法是以神阙布气学说为核心,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穴位或与全身部位相关的反应点,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腹针痛苦小、疗效快、适应症广泛。
是微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腹针穴位同耳针、头皮针穴位一样与身体各部位均有密切联系,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
上世纪60年代针灸工作者提出腹针疗法。
70年代薄智云教授在腹针的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首次提出了神阙调控系统理论,至80年代,腹针理论体系逐步形成。
腹针理论认为以神阙为核心的大腹部拥有一个调控系统。
它形成于胚胎期,是人体最早的调控系统和经络系统的母系统,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及对机体的宏观调控。
近年来,腹部作为“第二大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人有两脑,颅脑(颅中脑)和肠脑(肠神经系统),并认为两脑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
如果非要拿科学说事,那么这也为神阙系统存在的客观性提供了依据。
腹针疗法既有传统针灸疗法的特点,又有自身诊治特色。
有兴趣的同学可自行查询学习。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腹针的取穴方法以及常用处方。
一.取穴方法1.循经取穴:根据经脉的分布特点,通过选取腹部精血治疗全身疾病的方法。
2.定位取穴:是根据腹部的“神龟生物全息影像”的特征,通过选取腹部输穴(全息点)治疗全身疾病的方法。
3.八廓辩证取穴:是以神阙为中心,把腹部分成大致相等的八个部位,各以一个穴位为核心代表一个部位调整脏腑功能的方法。
二.针具选择三.进针深度1.天部:病程较短,其邪在表。
2.人部:病程虽长,未及脏腑,邪在腠理。
3.地部:病程较长,累及脏腑,其邪在里。
四.针刺手法腹针进针后一般候气3-5分钟。
捻转法一般不超过90度,提插要慢提慢插,保持60次以内/分钟。
弱刺激为补,强刺激为泄。
一般留针半小时左右。
五.常用处方天地针:培补脾肾(中脘、关元)腹四关:通调气血、疏理经气(左右滑肉门、外陵)调脾气:健脾祛湿、滑利关节(左右大横)风湿点:祛风除湿、消肿化瘀(上、下风湿点)引气归原:治心肺、调脾胃、补肝肾(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六.禁忌症一切不明原因的急腹症、急性腹膜炎,肝脾肿大引起的脐静脉曲张,腹腔内部肿瘤且广泛转移,女性大月份孕期等。
针灸康复科特色疗法之腹针疗法
针灸康复科特色疗法之腹针疗法腹针疗法是建立在神阙调控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的针灸疗法。
神阙系统是最早的调控系统,是经络系统的母系统,该系统的分布特点为:犹如一只伏在前腹壁上的神龟。
它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对机体产生宏观调控的功能。
一、特点及创新点强调取穴准确,针刺深浅合理,无痛而速效,比较容易被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所接受。
二、临床适应病种1.病程较久的内伤脏腑的全身性疾病,如绝经期综合征,脑血管病后遗症,老年性痴呆,脑动脉硬化,心血管病,高血压,癔病等。
2.脏腑失衡后引起的疾病,如失眠,血栓性耳聋,眼底出血,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月经失调,慢性胃肠炎等。
3。
虽病程不长,但与脏腑正气不足相关的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网球肘,高尔夫球肘等。
4.其他针灸适应症,经治疗后疗效不佳者,均可为腹针的适应证。
三、临床疗效善于调整脏腑功能,尤其适用于慢性、脏腑功能失调性疾病。
处方规范、取穴少、无痛、见效快、疗效稳定。
四、操作规范取穴要精确(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针刺有深浅(浅刺、中刺、深刺);手法宜轻缓、只捻转不提插。
右处特殊的如在肋间,不必拘泥上下左右,可以斜刺。
1.选择体位仰卧位,适宜于取腹部进针点。
2.选择穴位根据辨病辨证选取合适的穴位,消毒好穴位周围皮肤,其中包括进针部位的消毒和医者手指的消毒。
(1)进针部位消毒在需要针刺的部位,用75%酒精棉球拭搽即可。
在拭搽时应由进针点的中心向四周擦拭,或先用25%碘酒棉球拭擦,然后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当进针点消毒后,切忌接触污物,以免重新污染。
(2)医者手指消毒术前医者应先将双手刷洗干净,待干后再用75%棉球擦拭即可。
3.确定进针点进针点的选择关系到进针顺利与否,关系到疗效的好坏。
在选择进针点的过程中,要明确以下原则:(1)小范围病痛进针点近,大范围多痛点的远(2)多数情况下,选择在病痛部位上、下、左、右取进针点(3)避开皮肤上的斑痕、结节、破损、凹陷、突起等处,尽量避开浅表血管,以免针刺时出血。
中医腹脑学说
中医腹脑学说中医腹脑学说是一种以腹部的病变与脑部的病变之间的联系思想,以及如何从腹部状态反应到脑部状态,来解释疾病发生、发展的中医理论,最早由北宋的崔润发提出。
根据中医腹脑学说,腹部和脑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腹部的疾病可能会引起脑部的病变,而脑部的疾病也可能会引发腹部病变。
因此,在中医学中,腹部及脑部疾病的治疗都被认为是相互关联的,需要协同处理。
研究发现,腹部各种疾病可以转化为脑部病变,腹部病变可以引起肝部通道阻塞,从而影响脑部血液供应,从而引起脑部的病变。
此外,腹部的疾病也可以引起脑部的病变,腹部炎症可以影响血液中激素的代谢,从而对脑部的活动造成影响,甚至引发脑部炎症。
另外,腹部疾病还可以影响脑部神经传导,例如,腹部疾病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影响脑部神经传导。
此外,腹部的疾病也会影响脑部的情绪,例如,腹部病变会导致激素分泌的异常,诸如促肾上腺素、情绪激素等,从而影响人的心理状态。
在中医学上,《中医腹脑学说》受到了很大的重视,它指出脑部疾病可能与腹部病变有关,并提出了通过调整腹部状态来调节脑部活动的方法,从而促进脑部健康。
中医腹脑学说深刻地改变了中医病理解释和诊断治疗方法,在中医治疗过程中,中医师和医师都会根据《中医腹脑学说》来研究病人的病史,以便综合考虑腹部和脑部病变。
在现代看来,《中医腹脑学说》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强调了脑部与腹部的关联性,以及如何从腹部状态反映到脑部状态,从而有助于人们更有效地了解和解决脑部的疾病。
因此,《中医腹脑学说》在中医学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可以为现代医学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一种借鉴。
总之,《中医腹脑学说》是一种将腹部疾病与脑部疾病之间的联系涵盖在一起的中医理论,它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脑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脑部对腹部病变的反应,从而更有效地处理和解决脑部疾病问题。
它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脑部的健康,从而促进脑部健康。
【推荐】腹针调神阙经络治百病
【推荐】腹针调神阙经络治百病调神阙经络,控五脏六腑,治人体百病。
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主任医师蔡圣朝对腹针疗法的认识,既简单明了,又切中要害。
他说,腹针疗法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腹针技术创始人薄智云教授首先提出以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的腹针理论,经过临床试验和反复印证,最终形成了腹针的治疗体系。
这种疗法通过在腹部针灸,以调节经络和脏腑,治疗全身疾病。
中日专家推动腹针研究中医学认为: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
内脏主生气血,经络运输气血,四肢百骸应用气血,故针刺腹部可用来直接调整脏腑经络、四肢百骸。
蔡圣朝介绍,腹部诊治疾病古已有之,《内经》中就有大量关于腹部经络循行、腧穴定位及利用腹部经穴治疗的记载,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又不断地加以发展和完善。
至近现代,腹部作为第二大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薄智云把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起来,提出以神阙为核心的大腹部还拥有一个被人们忽略的全身高级调控系统观点,至20世纪80年代末,这个腹针理论体系逐步形成。
受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日本汉方医学对腹部的诊疗也进行了数百年的探索。
天数道明认为外感证从脉诊为主,内伤病以腹诊为主,曲直漱道三更是提出腹者有生之本,百病皆根于此。
现代医学认为,腹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神经网络,人类的许多感觉和知觉都是从肚腹部传递出来的。
这些神经细胞对维护人体内环境平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腹针可提高内脏应激状态下相对稳定的能力。
以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薄智云的腹针理论认为,人从无形精气到胚胎形成完全依赖于神阙系统。
全身14条正经中有6条循行于腹部,分布于腹部的俞穴多达48个,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各经络间又可通过络脉、经别等途径相联系。
因此,神阙系统是人体最早的调控系统和经络系统。
这个系统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功能与调控机体作用,是腹针治疗的物质基础,具有脏腑最集中、经脉最多、途径最短的优点。
腹针疗法有三大特点,即中西合璧,理论创新;操作简便,安全无痛;穴位精准,重复性好。
腹针疗法治疗神志病理论探析及临床应用
腹针疗法治疗神志病理论探析及临床应用摘要:腹针疗法是由薄智云教授总结出的一种仅以腹部作为针刺部位的针灸疗法,治疗具有简单、安全、痛感小等优点,在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对腹针疗法的理论进行研究总结,探讨该方法在神志病治疗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希望对临床工作者的治疗过程起到有价值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腹针疗法;神志病;理论探析;临床应用Abdominal acupuncture is a method of acupuncture that is summarized by professor bo zhiyun as acupuncture only in the abdomen,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safe and low pain.Clinically,it can be used to treat internal,external,gynecology and other disease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theory of abdominal acupuncture through data access.To explore the advantages of this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shenzhi disease,It is hoped that this article can provide valuable guidance to the clinical workers' treatment process.腹针疗法是由薄智云先生通过20余年的临床实践总结,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核心,创造出的一种新的针灸理论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对腹部的穴位进行针刺,达到调整脏腑、疏通经络,以治疗周身疾病的目的,因其针刺的穴位全部位于腹部,所以具有简单、安全、痛感小等优点,近年来,腹针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腹针疗法的理论阐释如下,希望能对临床的应用有更加明晰的指导意义、促进腹针的推广。
最新腹针疗法
刺--第一颈椎及其周围相应部位疾病 脘
3、下
定位:神阙上2寸,任脉上(中脘--神阙中点)
功效:中、深刺--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不良、胃痛、胃下垂、 腹泻、反胃 浅 刺--第七颈椎及其周围相应部位疾病
4、水
分
定位:神阙上1寸,任脉上(下脘下1寸) 。
功效:中、深刺--呕吐、腹泻、痢疾、肾炎 其他慢性炎症 浅 刺--第七胸椎及其周围相应部位疾病
遗尿、糖尿病等;
7、五官及外科疾病 :咽炎、牙痛、荨麻疹、带状疱疹等; 8、用于美容、保健、减肥等。
腹针疗法的禁忌症
腹针的刺激部位是腹部,一切原因不明的急腹症 均为禁忌证,以免因针刺而引起误诊; 急性腹膜炎、肝脾肿大引起的脐静脉曲张、腹腔 内部的肿瘤并广泛转移; 妇女的大月份孕期为禁忌症; 对长期慢性病而致体质衰弱的病人,在施术时亦 需谨慎处之。 如肝脾肿大则需注意针刺两肋时不 宜太深,以免损伤实质性脏器。
3、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疗效
进行评估,并详细书写腹针病 历基本处方穴位用 “• ”标记补 充增加穴位用“×”标记必须标 注针刺穴位的序号及深浅。
腹针疗法的临床适应症
由于腹针是以调整脏腑的功能来治疗全身疾病的 一种方法。因此,腹针的治疗以调动与调节人体 的内脏功能为目的,使之运转逐渐地有序化。故 而较大地依赖人体的本身。 一般而言,腹针的适应证为内因性疾病,即内伤 性疾病或久病及里的疑难病、慢性病为主要的适 应证。 临床上大致可以分为:
3、深刺(D):将针灸针刺入较深的皮下组织中,即为深刺。 深刺时,会对腹部传统的经络系统产生影响,病人可以有 轻微的酸、麻、胀、痛的感觉。但深刺时不能把针尖刺入 腹腔内,因为,腹部的经络存在于腹壁的组织中,因此, 深刺的深度以患者的感觉为度。
《腹针疗法》
初读《腹针疗法》“用针之道,立法为先,操术次之,而后机变。
”为了弘扬腹针,薄智云教授参阅了古今书籍,汲取前贤宝贵经验,并结合自身经验编著称《腹针疗法》一书。
该书主要描述了腹针提要、概论,腹针的中医基础、原理,腹针的定位及取穴特点,以及腹针的临床应用、常用处方等。
这本书集结了薄教授20多年的经验,从他的自序中,我了解到没有一个人出钱赞助过他的腹针事业,所有的研究资金都是从自己和妻子微薄的工资中挤兑出来的。
这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需要多么大的决心和对事业的热爱才能支撑一个人艰难地走过那么多年。
看到他的自序,我深感惭愧也无比的崇敬。
腹针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
腹针理论认为:人之先天,从无形的精气到胚胎的形成,完全依赖于神阙系统。
《会元针灸学》中曾写到:“神阙者,神之所舍其中也。
上则天部,下则地部,中为人部,两旁有气穴、盲俞,上有水分、下脘,下有胞门、横户、脐居其中,如门之阙,神通先天,父母相交而成胎时,先生脐带形如荷茎,系于母之命门。
天一生水而生肾,状如未敷莲花,顺五行以相生,赖母气以相传,十月胎满,则神注于脐中而成人,故名神阙。
”神阙调控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腹针疗法的广泛适应性。
神阙位于脐窝中央,脐窝是由新生儿时脐带残端变干后,脐带与腹壁表皮相连处出现裂口,逐渐与腹壁脱离,遗留创面愈合后形成。
因人体在母体内是通过脐带获得营养逐渐形成的,所以脐是禀受先天的最早形式,因此,神阙具有向四周及其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
腹针以传统的腹部穴位为框架,部分新穴为补充,但在临床治疗上却有很广的涵盖面。
腹部的解剖与我们目前所学的《正常人体解剖学》有一定的联系,主要讲解前腹壁的表面解剖、腹部的形状和脏器的体表投影。
用西医中的解剖来确定每个穴位在体表位置,更加简单明了。
而腹针的中医学基础则与我们已经学过的《中医学基础理论》中的许多知识相关联。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象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腹针疗法腹针疗法
二、腹部的全息影像特点
人体在腹部的全息影像酷似一个伏在前腹壁上的神龟。 中心部位是神阙 ,头顶部是中脘穴。 尾部是关元穴,中心部向左右延伸的边端是大横穴。 颈部从两个商曲穴处伸出。 头部伏于中脘穴上下。 尾部从两个气旁穴(气海旁开5分)处向下延伸终于关元穴附近。 前肢分别由滑肉门(肩部)引出,在上风湿点(肘部)屈曲,止于上风
2、腹部分布有大量经络,为气血向全身输布提供了较 广的途径。腹部循行的经脉有10条,即足三阴、胃经、胆经、 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阴维脉;腹部的穴位有48个, 脏腑的募穴大多集中在腹部。
所以在腹部进行针刺治疗具有脏腑最集中,经脉
人在母体是通过脐带从母体吸取营养逐渐成形的,脐带是 人体最早运行气血的通道,在人体胚胎发育成人形之前就已经 存在,随后演变为神阙穴。
腹针疗法腹针疗法
(四)西医理论的认识 近年,西方的医学家也提出了与先天经络相似的理论,
把腹部称为:人类的第二大脑。认为人生来有两个脑,即颅 脑与肠脑,两脑相互作用与影响。
据德国《地球》杂志报道,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许 多感觉和知觉都是从肚子里传出来的,肚子里有一个非常复 杂的神经网络这一“第二大脑”也被称为“腹部大脑”,它拥有 大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比骨髓里的细胞还多。
腰椎 腰骶部附近穴位,气海、关元及周围穴位
上腹部的经穴——头、面、颈、肩、上肢及手部的疾病 下腹部的经穴——腰骶部、膝关节及足部的疾病
腹针疗法腹针疗法
三、腹针常用穴位的定位及功能
1、中 脘
定位:神阙上4寸,任脉上(中庭--神阙中点) 功效:中、深刺--消化系统疾病
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疾病 咳嗽、气喘 浅 刺--口、鼻、牙、头面部疾病
所以,以脐带暨神阙为核心的经络系统是人体最早的调控 系统--先天经络系统,是经络系统的母系统。
引气归元腹针疗法的临床应用举隅
【 关键 词】 薄 氏腹针 ; 引气归元 ;针灸 【 中图分类号】R 2 4 9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8 5 1 7( 2 0 1 6 )2 1 — 0 0 3 4 — 0 3
腹 针疗法 是 现 代 医家 薄 智 云 教 授 经 过 多 年 的 反 复 临床 实 践 ,在 继 承 祖 国 传 统 医 学 的 基 础 上 , 又结 合现 代 经 络 研 究 成 果 ,整 理 出来 的一 种 新 的 针灸 方法 。它 是 以 中 医 理 论 为 基 础 ,以 神 阙调 控 系统 为 核 心 ,运 用 中 医 的 理 、法 、方 、穴 ,通 过 针 刺腹部 腧 穴 以 达 到 疏 通 经 络 、调 节 脏 腑 和 治 疗 局 部 的作 用 ,从 而 治 疗 全 身 疾 病 ¨ J 。腹 针 疗 法 广 泛 应用 于 痛 性 疾 病 、瘫 痪 、消 化 功 能 障碍 、泌 尿 生 殖系 统疾 病 等 多 种 疾 病 。 随着 腹 针 疗 法 在 临 床 实 践 的不断 应 用 ,谢 长 才 教 授 以 “ 引 气 归 元 ” 为 基础方 ,通过辨证加减化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 高催 乳素 血 症 、卵 巢 早 衰 等 疾 病 ,取 得 了显 著 的 治疗 效果 。
医话 医 案
引气 归 元腹 针 疗 法 的临床 应 用 举 隅
李庆 云
云南省腾冲市人 民医院 ,云南 腾冲 6 7 9 1 0 0
【 摘
要】
“ 引气归元 ”是薄智云教授腹针疗法 的常用 处方之 一 ,有 “ 以后天养先 天 ”之 意 ,有治 心肺 、调脾 胃、
补肝 肾的功效 。薄老用来治疗中风后遗症 、类 风湿性关 节炎 、椎 源性疼痛 及瘫 痪等 。谢 长才教授 以 “ 引气 归元 ” 为基础 方 ,通过辨证加减化裁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催乳 素血症 、卵巢早衰等疾病 ,疗效显著。
腹针疗法治百病内部《下》
腹针疗法治百病(内部资料)《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椎间盘退行性变是本病基本病因。
磁共振检查证实,15岁青少年即可以发生椎间盘退行性变。
损伤,积累伤力是椎间盘变性的主要原因,积累伤力中,反复弯腰、扭转动作最易引起椎间盘损伤。
本病与职业、工种有密切关系。
遗传因素,小于20岁的青少年患者中约32%有遗传家族史。
妊娠亦可增加椎间盘损害的机会。
椎间盘突出症从病理变化及CT、MRI表现,结合治疗方法可分为膨隆型、突出型、脱垂游离型、Schmorl 结节及椎骨突出型。
腰背痛是中医临床上常见病,督脉贯脊行于腰背,足太阳膀胱经夹脊行于腰背,足少阴肾经贯脊属肾,且腰为肾之府。
腰痛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及经筋有关系。
六淫之邪客于经络,或气血痰浊瘀滞经络,或肾虚,或外伤均可导致腰痛。
《素问·刺腰痛论》认为:腰痛属于足六经之病,指出腰痛的外因为风、寒、湿三邪,内因为肾元亏损。
王肯堂在其《治症准绳》中认为:“腰痛有风、有寒、有湿,有挫闪、有瘀血、有气滞、有痰皆标也,肾虚其本也。
”临床表现:常见于20至50岁患者,男女性之比为4-6:1.20岁以内约占6%左右,老年人发病最低。
症状表现中腰痛往往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约占91%。
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的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的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影响到臀部。
虽高位的腰椎间突出症(腰2-3,3-4)可引起股神经痛,但其发病率不足5%。
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5-骶1间隙突出,故坐骨神经痛最为多见,发生率约97%左右,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咳嗽时疼痛加剧。
早期为痛觉过敏,病情重者出现感觉迟钝或麻木。
少数患者可有双侧坐骨神经痛。
发生在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问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第11卷 第6期 2009 年 6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1 No. 6 Jun . ,2009腹针治疗腹部以外的疾病已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是薄智云教授所发明,又称为“薄氏腹针”。
其“神阙布气假说”是认为以神阙为轴心的大腹部不仅有一个已知的与全身气血运行相关的循环系统,而且还拥有一个被人们所忽略的全身高级调控系统,即腹部全息系统。
是人体最早的系统,也可能是经络系统的母系统,对人体具有宏观调控的作用[1]。
而从脑论治作为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理论,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辨证治疗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谓内涵广博,影响深远。
笔者不揣愚陋,试着谈谈对腹针疗法与从脑论治二者的联系,或可对我们学习和研究腹针疗法有所启发和帮助。
1 腹针的核心理论基础其理论基础是中医的经络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在腹部以脐为中心,上属阳,下属阴,腹外属阳,腹中属阴,左属阳,右属阴。
通过腹部来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腹针疗法的基本原则。
脏腑学说认为,心位于胸中,但得养于脾胃,与小肠相表里,因此,通过经别络于小肠;肺虽位于胸中,但肺的经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
其他的脏腑俱在腹中,因此,五脏六腑与腹部有密切的联系。
经络学说认为,背属阳,腹属阴。
在腹部循性的有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5条经脉,足少阳胆经循行于腹侧。
腹部不仅有阴中之阴的任脉,还有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两条阳经。
因此,在腹部不仅可以调阴,亦可以调阳。
因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故十二经脉的经别亦从腹部经过与脏腑相接。
此外,还有带脉束腰一周与背部的督脉、膀胱经相连,冲脉、阴跷脉、阴维脉亦行小腹或腹前,腹针疗法与从脑论治的关系谢长才1,许能贵2,符文彬1,孙 健1(1.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广东 广州 510120;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摘 要:腹针疗法作为一种新型针灸疗法,治疗许多疑难病症,疗效独特。
从脑论治是中医学治疗脏腑疾病的辨证论治的方法。
分析了腹针疗法的理论、部位、功能等与从脑论治的辨证统一的关系,以及二者的中医核心理论、辨证治疗的总体思维,说明了腹针疗法治疗人体疾病的内在实质含义与从脑论治得到了高度的统一。
关键词:腹针疗法;从脑论治;腹脑中图分类号:R245.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06- 0019- 02收稿日期:2009-01-01作者简介:谢长才(1969-),男,安徽和县人,主治医师,博士,主要从事于针灸治疗皮肤病、肥胖和脑病的研究。
状态下易被破坏。
若在高温状态下煎煮细辛30min 后,因黄樟醚挥发而所剩无几,仅存原药材的2%左右,此浓度不足以产生毒性,并实验证明,甚至将细辛之用量增加50倍,也不一定产生毒副作用。
故笔者认为细辛之煎煮时间须适当延长,或单独先煎20~30min,如此基本可以在使细辛充分发挥效用之同时确保其安全性。
研究表明,在相同剂量下单纯的细辛根中挥发油(包括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含量几乎是全草煎煮10min 后的3倍,如欲达到相同的疗效,则入汤剂的细辛全草用量至少应增加至入散剂细辛全草用量的3倍。
且在相同剂量下,细辛根中挥发油毒性成分(黄樟醚)含量分别是全草煎煮10、20、30min 的4、12、50倍。
由此可见,同剂量细辛全草与根相比,有效成分和毒性都要小[11-12]。
如今药房中之细辛,皆药用全草,因此入汤剂之全草细辛用量可适当增大,必不可拘泥于“不过钱”之谚。
仲景遣方之细辛当皆用根,其用量亦大,则更说明“不过钱”之细辛是入于散剂者,而非入于汤者。
总之,细辛一品,可谓“亦药亦毒”。
然再大之毒,用之的确亦可化为治病救人之灵丹妙药,反之,再好之药,若用之谬误便可成为致人死命之大毒。
只有通晓个中运药效用毒理,方可信手“聚毒药以供医事”。
◆参考文献[ 1 ] 仲景全书·翻刻宋版伤寒论(影印)[ M ] .北京:中国古籍出版 社,2004.[ 2 ] 仲景全书·金匮要略(影印)[ M ] .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4. [ 3 ] 清·黄奭辑本.神农本草经(影印)[ M ] .北京:中国古籍出版 社,1982:54.[ 4 ] 蔡少青,王璇,朱姝.中药细辛的本草考证[ J ] .北京医科大学 学报,1997,29 ( 3 ):233-235.[ 5 ] 黄煌.张仲景五十味药证[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65-70.[ 6 ]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477-1479.[ 7 ] 柯雪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 J ] .上 海中医药杂志,1983,12:36.[ 8 ] 丘光明,邱隆,杨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3:249-250.[ 9 ] 民国·张锡纯撰.医学衷中参西录[ M ]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 版社,1957:475-476.[ 10 ] 宋·唐慎微撰(艾晟校订).经史证类大观本草·光绪甲辰 武昌柯氏重校版[ M ] .台南:正言出版社,1977:165-166.[ 11 ] 中医研究院,广东中医学院.中医名词术语选释[ 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511.[ 12 ] 贾传春.细辛剂量古今谈[ J ] .中医药学报,1989,6:30.[ 13 ] 王智华,洪筱坤.从细辛根末与全草煎剂所含挥发油及黄樟 醚的测定分析论细辛用量与剂型的关系[ J ] .上海中医药杂 志,1987,9:2.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1卷为气血向全身输布提供了多种途径。
2 腹针的“神阙布气假说”薄智云教授的“神阙布气假说”,认为以神阙为轴心的大腹部不仅有一个已知的与全身气血运行相关的循环系统,而且还拥有一个被人们所忽略的全身高级调控系统。
胎儿在母体发育成熟后,先天经络已经形成。
胎儿娩出后,人体的营养摄入方式发生了变化,通过食道摄取食物,鼻子吸入氧气,后天的经络系统开始发育和创建。
先天供给营养的途径被人为地切断(脐带被结扎),系统的功能被新的方式所替代,融入新的系统同时被人们所忽略。
但是,这一系统在腹部依然存在,当人们在发生疾病时便可以在腹部找到与全身应答关系非常明确的相关位置点,只要根据腹部先天经络分布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轻微刺激,许多的疾病症状便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缓解。
因此,这腹部除了传统的经络系统,还有一个被人们所忽略了的新的先天经络系统——腹部全息系统。
3 现代理论基础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提出来肠道本身的神经元环路就是一个独立的大脑,因此说人类(当然也应包括其他动物)除大脑(颅脑)之外,还有一个第二大脑,也称肠脑或腹脑,即肠神经系统[2]。
肠神经系统等一些相关的神经肽的发现,为腹部取穴提供了客观的依据,腹部穴位不仅可以调节腹部肠神经系统,且通过神经递质的联系亦可调节颅脑的功能,从经络的走行看,多数经络或起源于腹部,或循行于腹部,且通过经别及络脉向内联系胸腹腔内的脏腑、颅中的脑,向外联系表里经络位于腹部的脾、胃、肝、肾、胆经及任脉的穴位,皆可结合辨证灵活选用。
同时从前腹壁的局部解剖实体来看,前腹壁的浅静脉数量很多,联络成网,尤以脐为界的上、下两组不仅在脐区有广泛的接合,且更为明显。
脐旁静脉从门静脉左支到脐,在脐区与上、下组浅静脉相交通。
前腹壁的浅淋巴管亦以脐为界区分为上、下两部分且在脐区广泛吻合。
形成了以脐为中心呈“X”状的连接,使腋淋巴结与腹股沟淋巴结勾通,进而通过腋与腹股沟淋巴结与四肢的淋巴结产生联系。
此外,前腹壁丰富的深、浅动静脉、淋巴管、肋间神经、腰神经等为人体的内脏正常生理和向全身运行气血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腹针对全身的调节提供了多层次的空间结构。
4 中医对从脑论治的认识《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
”主要生理功能是储藏脑髓。
髓为水谷精微所化生,渗入骨空者为骨髓,流经脊髓者为脑髓,二者同源而异位,殊途而同归,最终皆由脑藏而主之,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称:“脑为髓海,为元神之府。
”《素问·刺禁论篇》称:“刺头中脑户,人脑立死。
”说明脑是生命活动的中枢。
脑与五脏在中医理论中,本来属于“脑”的功能,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分别以心、肺、肝、脾、肾来概括并主宰精神意识活动。
另外,心主神;肾主骨藏精,精生髓,脑为髓海;肝主疏泄,又主谋虑,故脑与心、肾、肝的关系更为密切。
脑与十二经脉的关系,在《难经·二十八难》中指出:“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人属主脑。
”另外,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部有循行分布,《灵枢·逆顺肥瘦》指出:“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而心、肝二经也分别发出分支上头,如《灵枢·经脉》指出:“心手少阴之脉,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与巅。
”《备急千金要方》则说:“头者,身之元首,人神之所法,气口精明,三百六十五络,皆上注于头。
”中医学认为脑为十二官之主,统领五脏六腑。
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表现在五脏,故脑与五脏六腑在生理上相互作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脏腑在生理上相互作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脏腑的病变均可影响于脑,也归属于脑。
这说明脑在人体功能中的重要作用,“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脑又赖于人体脏腑后天之精的不断濡养,以维持其发育和功能活动的需要。
使脑支配人的视、听、嗅觉及思维、记忆等功能活动,并使决定人的智慧、技巧和体力精神的强弱盛衰,脑为元神之府,神藏于心用于脑,脑心相辅,才能发生思维活动,完成神明活动,脑与五脏又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故从脑论治是指在治疗上要从五脏着手,五脏功能调顺则从脑论治的辨证思想才得以体现、运用。
5 从脑论治与腹针疗法的辨证统一中医在对“脑”的功能认识上,明确指出脑具有精神、意识、思维、记忆等活动,视觉、听觉等与脑关系密切。
反应出中医从脑论治的统一思想。
由于中医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把脑的生理功能分属五脏,因而在病理状态中,也多把脑的病机变化分属于五脏病变之中,临床多从五脏病辨治。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外病及里、里病外显,上下内外无不密切相关。
而且把这些相关的关系进行了高度的概括。
如五官与内脏的归属皮、肉、筋、骨、肌与五脏的联系;风、寒、暑、湿、燥、火对脏腑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