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音乐学院举行“蒙古族长调艺术人才培养”“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长调的悠扬和马头琴的吟唱——浅析草原风格马头琴曲的创作与演奏
长调的悠扬和马头琴的吟唱——浅析草原风格马头琴曲的创作与演奏摘要:马头琴作为一种独特的草原乐器,往往使用马头琴的曲调当中都透露出了草原文化的气息。
马头琴的曲调悠扬,并且呈现出一种长调的状态,而对马头琴的研究近些年来也逐渐出现。
无论是以往的草原歌曲,还是近些年来全新创造的马头琴曲,长调往往不可缺少。
本文主要针对于草原风格马头琴曲的创作与研究进行分析,希望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马头琴;长调;草原风格草原歌曲中一般都带有非常常见的“羽”调,这种调更加悠长,聆听之后有一种悠然的感受,例如《草原之歌》就属于一首较为明显的草原风格曲调。
虽然聆听起来这一类曲调拥有一定的类似性,但是往往创作较为困难,不仅需要悠扬,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变化,最终形成独属于自己的节奏。
因此就需要针对节奏进行分析,考量马头琴草原歌曲的实际演唱方式与创作措施。
一、蒙古族长调的装饰性特点在对草原歌曲以及马头琴曲进行分析之后,最常见的一项特征就是蒙古歌曲中的装饰性,也就是长调拉长的演唱效果,比较常见的长调有:“乌尔汀哆”、“诺古拉”等。
“诺古拉”在蒙语中的意思为打折、弯曲,在音乐当中相当于歌曲的颤音。
当然,这种蒙古歌曲当中的长调与汉语歌曲中的颤音有本质性的区别,同时“诺古拉”还有其他的分类,例如一些装饰性的唱法,比如大波折音,就需要在旋律当中来回起伏,最后进行拖腔。
而小波折音则是对某一个特定元音进行加工与处理。
这两种波折音的使用,都可以产生一定的声腔振动,振动幅度则是有同度振动、大二度振动、小三度振动三种方式,现如今草原歌曲当中最常见的是小三度振动[1]。
而马头琴音乐的发展与产生与长调艺术的发展有着惊人契合度,“诺古拉”演唱方式就来自于马头琴演奏。
这种情况的原因不仅在于蒙古族音乐具有相同的草原文化语境,同时很多马头琴艺术家自身就是草原上流浪的民间艺人,吹拉弹唱几乎无所不能。
总而言之,长调与马头琴曲有着非常紧密的亲密关系,而这对于马头琴曲的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和关键作用。
我院音乐学院蒙古族长调、马头琴、呼麦世界“非遗”专场音乐会首
【 责任 编辑
徐英】
C e n t u r i e s R e s e a r c h O 1 1 Mo n g o l i a n Mu s i c ( P a r t Ⅱ)
Bo t e l e t u 。G U O J i n g - j i n g 2古大学艺 术学院音 乐学院赴北京进 行蒙古族长 调、马头琴 、呼 麦—— 世界 “ 非遗 ”专
场音乐会巡 回演出。此次音乐会 由内蒙 古大 学艺术学院主办,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 院音乐学 院、内蒙古大 学艺术学院艺
术 创 作 与 实 践 中 心 以及 中 国 民族 艺 术 传 承 与 传 播 协 同 创 新 中心 共 同承 办 ,分 别 在 中央 民族 大 学 、 中 国 音 乐 学 院 、 中 央 音 乐 学 院 、 中 国 戏 剧 学 院 、首 都 师 范 大 学五 所 高校 进 行 专 场 巡 回演 出。
2 01 4年 ( 第十一 卷)纂四J _ l( 总 第四十二期 )
堇主 蕉童垂 堡塾互 ±! 兰2
德对 长调演唱艺术 的创新 [ C ] .蒙古族长调 民歌国际论坛 优秀论文集,2 0 0 7 . [ 6 8 ]孙俊钰.传统与现代—— 歌唱家阿拉坦其其格
长调演唱技法探微 [ C ] .蒙古族长调 民歌 国际论坛优 秀论
移・ 一 ◇一 ◇- . ・ ◇… ◇一 母一 母- . - 母・ . - 夸. . ・ 夸- c 8 ’ 一 ◇… 夸・ - ◇・ . . 。 8 ’ . . ・ 夸・ 一 母一 夸一 母・ - 夸. . . 夸・ . . ◇
我院音乐学院蒙古族长调 、马头琴 、 呼麦世界 “ 非遗 "专场音乐会首场巡 回演出圆满结束
浅析蒙古族长调的艺术特点和演唱风格
摘要“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
”蒙古族用他们动人的歌声感染了所有人,也让所有人从歌声中感受到了蒙古草原的令人魂强梦绕的美景和豪迈好客的热情。
蒙古族长调作为蒙古族独有的表演形式,不仅是蒙古族热情好客的表现,更是蒙古族特有地域环境下所产生的艺术风格。
本文通过浅析蒙古族长调的艺术特点与演唱形式,探究蒙古族长调各演唱流派的特点及其区别,并分析蒙古族长调对于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蒙古族,蒙古族长调,艺术特点,演唱形式Abstract" the blue sky of the blue sky, the horse running under the white clouds, waving the whip round the quartet, hundred birds qi Fei. " the Mongolian people infected all the people with their moving songs, and let everyone feel the beautiful scenery and the hospitable enthusiasm of the Mongolian steppe. Mongolian long tune as a unique performance form of Mongolia, not only i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ngolian hospitality, but also the artistic style produced by the Mongolian unique regional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singing form of Mongolian long tun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of Mongolian long tune singing schools,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Mongolian long ton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usic.Key words:Mongolian,Mongolian long – tune,artistic characteristics,singing form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一绪论 .....................................................................................................................................(一)概述 ............................................................... (二)蒙古族长调的形成与发展 ............................................. 1蒙古族长调的概述...................................................... 2蒙古族长调的形成......................................................3蒙古族长调的发展···························二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风格与特点 ·······································································(一)蒙古族长调的风格··················································································· 1旋律悠长舒缓....................................................................2多为倚音装饰三蒙古族长调的流派及演唱特点 ·······································································(一)蒙古族长调的流派 ..................................................... 1呼伦贝尔流派..........................................................2锡林郭勒流派3鄂尔多斯流派4阿拉善流派(二)蒙古族长调各流派的演唱特点四对蒙古族长调当代发展的思考..................................................................................(一)蒙古族长调的当代发展趋势(二)对蒙古族长调当代发展的思考五小结参考文献 ..................................................................................................................................... 致谢...............................................................................................................................................一绪论(一)概述有人用长长的诗词表述内心的情绪,有人用厚重的文字记录下社会的文明,有人用美丽的画卷展示人生的精彩,而蒙古族用他们独有的歌声——蒙古族长调向所有人娓娓道来他们蒙古族对于历史、文化、人文、道德、哲学等多方面的感悟。
流行音乐视域下蒙古族长调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流行音乐视域下蒙古族长调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发布时间:2022-04-24T02:07:46.736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期作者:孙丽娟白雁[导读] 蒙古族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其中蒙古长调音乐就占据了一席之地孙丽娟白雁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00摘要:蒙古族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其中蒙古长调音乐就占据了一席之地。
长调音乐旋律优美,深情动人,节奏舒展,演唱方法具有独特性,在宽广的大草原上其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随着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蒙古长调音乐逐渐成为流行音乐的创作素材,流行音乐与蒙古长调这种民族传统音乐元素相碰撞,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格和感觉,进而提高了大众对蒙古长调的兴趣,这也促进了蒙古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多元发展。
关键词:流行音乐;蒙古长调;传承与发展蒙古长调作为蒙古族独创的音乐形式,在全面的表达了蒙古族民族风貌的同时,也展现了蒙古族的民俗习惯和民俗文化,其具有独特的魅力。
作为音乐载体,长调音乐中浓缩了蒙古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研究长调音乐的风格有助于更好的了解蒙古族。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蒙古族的传统音乐文化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流行音乐的大背景下传承和发展蒙古族长调音乐已经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蒙古族音乐元素与流行音乐的结合由于新中国成立带来的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的转变,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也逐渐改变,其中也包括蒙古族,这也影响了蒙古族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和外国文化的冲击,流行音乐迅速的在我国得到发展,再加上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娱乐活动的增加,蒙古族传统音乐也受到了冲击,国内的音乐家们开始在创作中引入民族和流行音乐的元素。
比如上世纪70年代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由阿拉腾奥勒作曲、德德玛演唱,在国内大火,歌曲描述了草原风光和牧民的生活,配合蒙古族音乐中经典的马蹄声和五声调式,表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
除了融合传统民歌,流行音乐还逐渐融合了蒙古族的传统乐器,如韩磊演唱的《天边》等歌曲,在编曲中就使用了有浓厚蒙古族特色的马头琴、呼麦等元素,让蒙古族传统音乐同流行音乐进一步结合。
马头琴音乐形式与蒙古族草原文化
叫 苏 和 的 小 伙 子 领 养 了一 匹 刚 刚 出 生 的
小 白马 . 在 苏 和 的精 心 照 料 下 小 白马 迅 速
于“ 人 与 自然 自由 完 美 的统 一 性 ” 。 这 是 蒙 古 族 审 美 风 格 和 审 美 思 想 的独 特 本 质 特
征, 也 是 马 头琴 音 乐 的 审 美特 征 , 更 是 草 原
一
文化的代表 . 并 正 在 参 与 着 新 型 中华 民族
文 化 的创 建 二、 马 头 琴 音 乐
六、 七、 八 度 大 跳 音 型 为其 旋 律 旋 法 特 征 . 在 宽 阔的 音 程 中 构成 旋 律 。 这是 蒙 古族 豪 放 个 性 的展 现 . 也 是 马 头 琴 音 乐 的 旋 法 特 征. 体 现 了 草 原 民族 宽 广 的 胸 怀 、 粗 犷 豪 放 的个 性 . 同 时 也 体 现 了 蒙 古 族 草 原 文 化
马头琴 音 乐形 式 与蒙 古族草原 文 化
一王 红 艳 赤 峰 学 院 音 乐 学 院 摘要 : 马 头琴 是 蒙古 族 的 标 志 物 , 是 经典 的拉 弦 乐 器 和 民 族 乐 器 , 马 头琴 音 f t . 奏 响 就 可 以展 现 出蒙 古 草 原 的 风 貌 与 特 色 , 反 映 出 蒙古 族 内心 的世 界 。 当前 马 头琴 音 乐形 式 已经 内化 在 蒙 古 族草 原 文化 的灵 魂 深 处 , 并 正 在 逐 步 地 影 响 着 其他 各 兄 弟 民族 。 本研 究从 马 头琴 的传 说 与 结 构 分析 入 手 , 在 对 马 头琴 音 乐进 行 深入 剖 析 的基 础 上 , 以马 头琴 音 乐形 式 为核 心进 行 了蒙 古族 草 原 文 化 的研 讨 . 希 望 对挖 掘 马 头琴 音 乐形 式 和 蒙 古 族 草 原 文 化 的 传承 有 参 考 价 值 。 关键词 : 马 头琴 音乐 蒙 古族 草 原 文 化
蒙古族长调的历史文化演进与传承发展研究
蒙古族长调的历史文化演进与传承发展研究一、引言蒙古族长调是蒙古族民间艺术中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它既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蒙古族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
蒙古族长调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喜爱。
本文将对蒙古族长调的历史文化演进与传承发展进行研究,以探寻其起源、传承、发展等方面的变化和特点,以期更全面地了解蒙古族长调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二、蒙古族长调的起源与历史演进蒙古族长调起源于古代蒙古族的民间音乐表演,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蒙古帝国时期。
在那个时期,蒙古族的族长们经常利用歌舞音乐等表演形式进行社交活动和宴会娱乐,而其中的歌舞表演就是后来蒙古族长调的发展和演变的基础。
蒙古族长调的演进过程经历了数百年的变迁和发展,其在历史上承载了蒙古族文化的传统和智慧,成为了蒙古族文化的一部分。
在蒙古族长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特点的表演形式和风格。
在元朝时期,蒙古族长调逐渐发展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开始有了一些固定的结构和曲调,而在清朝时期,蒙古族长调的表演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吸收了一些汉族音乐的特点,演变为了以歌颂英雄事迹、生活场景为主要内容的音乐形式。
在近现代,蒙古族长调的演变更加丰富多样,对于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的描述更加深刻细致,成为了蒙古族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
三、蒙古族长调的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蒙古族长调的音乐形式主要是以蒙古族特有的民族乐器为伴奏,例如马头琴、马勒等乐器,利用这些乐器来进行音乐演奏,形成了具有独特特色的乐曲演奏形式。
舞蹈也是蒙古族长调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舞蹈形式来展现蒙古族的生活场景和民族风情,使得蒙古族长调的表演更加生动、具有感染力。
四、蒙古族长调的传承发展在蒙古族长调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蒙古族长调作为蒙古族文化的一部分,其传承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传统蒙古族社会中,长调表演是由一些专门的音乐家和演员进行传承和演绎的,他们从小接受传统音乐、舞蹈等表演技艺的培训,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巧,能够将蒙古族长调的精髓传承下来,并为后人继续发展。
谈马头琴在蒙古族音乐中的地位与作用
文化园地・Cultural Corner278 大陆桥视野·2016年第24期谈马头琴在蒙古族音乐中的地位与作用昂沁夫 / 内蒙古满洲里市群众艺术馆【摘 要】蒙古族,历来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代表乐器,也被纳入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
马头琴产生于蒙古族,其历史悠久,是一种弦乐器。
虽然马头琴的制造、演奏方式简单,但能够创作各种具有草原特色的曲调,并融合现代音乐元素,创作符合现代音乐风格的曲目。
随着马头琴音乐的不断发展,已经逐渐的走出蒙古族音乐领域,走向世界音乐文化中去。
本文通过认识马头琴,分析马头琴在蒙古族音乐中的地位与作用,更深一步的了解草原文化。
【关键词】马头琴;蒙古族;音乐地位前言马头琴是蒙古族音乐发展的标志性产物。
蒙古族的马头琴音乐不仅象征着蒙古人的人文精神,更是丰富了蒙古族音乐的内容,为使蒙古族音乐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马头琴的音乐具有悠扬、深沉的旋律,蕴含了蒙古族人独特的民族精神、人文思想。
音乐作为一种精神的享受,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蒙古族的音乐在于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蒙古族长期生活在草原,已游牧方式为主,不仅创造了草原音乐文化,还留下了独特的草原人民的精神。
一、马头琴的由来马头琴,顾名思义,是因为在琴杆上雕有马的头像而得名,在2003年,马头琴被列入了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马头琴的历史起源可以追寻到唐宋时期,那时的“奚琴”是马头琴的前身。
随后,在成吉思汗时期,马头琴就已经在蒙古境内流传,改为“胡琴”。
到现如今,马头琴名字的由来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在草原上有一个老牧民养了一匹骏马,有一天,部落首领要举行骑马比赛挑选女婿,并立下约定谁先到达终点,就将女儿嫁给他。
于是老牧民就让儿子带着自己的骏马参加比赛,没想到他的儿子果然第一个到达终点。
但部落首领却违背诺言,不仅没有将女儿嫁给他还抢夺了他的骏马,老牧民想要把骏马要回,可没想到部落首领却拉箭射杀了骏马。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蒙古族马头琴的保护与传承现状综述(二)
技术天地-28- Musical Instrument Magazine 乐器研究在中小学马头琴学校传承方面,内蒙古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千校万户”项目与全区100余家中小学合作开展“马头琴进校园”活动,如通辽市蒙古族中学、通辽市科左中旗蒙古族实验学校、扎鲁特旗蒙古族学校被确立为“马头琴传承基地”,将马头琴传承作为教学的第二课堂;科左中旗宝龙山镇中心小学被确立为“科尔沁潮尔传承基地”,将潮尔传承作为教学的第二课堂;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建立马头琴音乐传习所,并在蒙古族小学、蒙古族中学、职业中学、少年宫举办马头琴培训班,共有3000余名中小学少年儿童参加了马头琴培训。
2019年4月,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蒙古族马头琴音乐传承与教育人才培养”获批,该项目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向全国招收高校及基层中小学马头琴教师,各地乌兰牧骑、各地文艺团体马头琴演奏员,马头琴音乐作曲、编曲人,马头琴自由音乐人50名进行了集中培训,提高了马头琴艺术人才的演奏能力、创作能力、研究能力、协作能力,进而极大的推动了马头琴艺术教育创新与发展、传承。
五、马头琴的宣传、展示与推广目前内蒙古马头琴音乐展示性表演、专场音乐会已成为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音乐活动,很多马头琴传统曲目在这些活动上得以传承、传播,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
2006年以来,举办了以《齐·宝力高马头琴新年音乐会》和《草原连着北京》等主题为代表的几十场马头琴音乐会。
2012年7月,由内蒙古文化厅承办的《聆听草原》马头琴专场音乐会在呼和浩特市演出,演出邀请到了马头琴音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齐·宝力高和布林两位大师进行现场展示;2013年3月,《聆听草原》马头琴专场音乐会在北京保利剧院精彩亮相,本次演出了马头琴音乐国家级传承人齐•宝力高和布林等135位马头琴演奏人员进行马头琴展示。
这两次音乐会成为向区内外观众集中展示马头琴传统音乐保护成果和多种风格流派音乐作品魅力的展示平台。
《蒙古族马头琴》课件
古筝通过拨弦来发声,而马头琴则是通过拉弦并配合琴弓的摩擦来 发声。
音乐表现力
古筝的音乐表现力丰富,能够表现出多种不同的情感和场景;而马头 琴的音乐表现力则更加注重于对草原和骏马的描绘。
马头琴与小提琴的比较
01
起源与流传地域
小提琴起源于欧洲,是西方古典音乐中的重要乐器;而马头琴则是蒙古
族传统的乐器。
《长调》
长调是蒙古族音乐的特色之一, 马头琴的长调演奏以其悠扬的旋 律和深情的表达,展现出蒙古族
音乐的独特魅力。
04 马头琴的文化意义与传承
马头琴在蒙古族文化中的地位
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 器之一,被视为蒙古族文化的象
征。
在蒙古族传统音乐中,马头琴扮 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蒙古族民间
音乐的代表乐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奚琴逐渐发 展成为具有蒙古特色的马头琴 ,成为蒙古族音乐文化的代表 之一。
马头琴的起源与蒙古族的历史 、文化、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 ,是蒙古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马头琴的发展历史
马头琴的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如古代、 近代、现代等。
输标02入题
在古代,马头琴主要用于蒙古部落的仪式、祭祀和娱 乐等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蒙古族民间音 乐的代表乐器之一。
演奏方式
马头琴和二胡在演奏方式上略有不同。马头琴的弓子在弦上摩擦, 而二胡则是通过弓子在弦上摩擦并带动琴筒振动发声。
音色特点
马头琴的音色悠扬、深沉,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而二胡的音色则 更加柔和、细腻,能够表现出更多的情感变化。
马头琴与古筝的比较
乐器形制
马头琴和古筝在形制上有很大的区别。马头琴是一种拉弦乐器,而 古筝则是一种拨弦乐器。
琴的认识和关注度。
蒙古族长调民歌与钢琴伴奏的研究
史上 的游牧 音乐文化 时期,这 时期的音乐文化现 象极其复
杂 ,其 音 乐 形态 , 既 保 留 发展 了狩 猎 时期 的短 调 音 乐 风 格 , 又 逐 步 形 成 了长 调 音 乐风 格 ,就 长 调 民歌 而 言 , 时期 也经 此
历 了一个漫长的 由简至繁 、由低 而高的继承发展过程 , 在公
钢 琴 伴 奏 这 一 中 西 相 结 合 的研 究 项 目纳 入 我 区 钢 琴 音 乐 文
实际意义 与理论依据
蒙古族 长调 民歌是一种古老 的文化形式 , 流传 方式 主要
靠 演 唱 者 的 歌 喉 得 以传 承 。 奏 的乐 器 多 以 马 头琴 为主 ,或 伴
化科研领域 , 持续地进行深入研究,使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
歌保持特色更加成熟 。
主的中 国传统音乐文化 , 利用现代 音乐技术 手段 , 个 时 期 ,狩 猎 歌 舞 、萨 满 歌舞 等 形 成 了 狩 猎特 色 的音 乐 文 化 。 如 《 白海 青舞 》 ,即 短 调文 化 时 期 , 公元 1 0 2 6年 以 后 ,成 吉 思汗 统 一 北 方 草 原
深远 的长调 民歌不绝 于耳 , 适合长调在各种场合演唱的传统
写 了正规 的钢琴伴奏谱 ,并在我区某些高等院校试用 。 但在
蒙 古各 部, 猎方式也逐渐 向游牧方式转变 。 狩 音乐风格发生 了从短 调民歌向长调 民歌风格上 的演变 , 形成 了蒙古族音乐
内蒙古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内蒙古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内蒙古地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下是其中一些: 1. 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蒙古族音乐的“活化石”。
它以悠扬、婉转、深情的旋律和独特的演唱风格,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2.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蒙古族马头琴音乐是蒙古族音乐的代表之一,以其悠扬、柔美、感人的旋律和独特的演奏风格,表达了蒙古族人民的情感和信仰。
3. 剪纸艺术:内蒙古地区的剪纸艺术历史悠久,被誉为“剪纸之乡”。
它以简洁、生动、有趣的造型和鲜艳、明亮的色彩,表现了内蒙古地区的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
4. 呼麦歌唱艺术:呼麦歌唱艺术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复杂的唱法和高超、精湛的技巧,表达了蒙古族人民的情感和信仰。
5. 蒙古象棋:蒙古象棋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古朴的造型和规则,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6. 鄂尔多斯婚礼:鄂尔多斯婚礼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隆重、热闹、喜庆的氛围和独特的表演方式,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以上是内蒙古地区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们都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内蒙古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内蒙古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下是列举了一些内蒙古自治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 蒙古族传统歌舞:蒙古族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民族群体,他们以独特的歌舞艺术而闻名。
蒙古族的传统歌舞包括长调歌、马头琴等,表达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智慧和情感。
2. 蒙古族马头琴艺术:马头琴是蒙古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乐器,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声音。
蒙古族马头琴艺术是指在演奏马头琴时的技巧和表演形式,以及与之相关的歌曲和舞蹈。
3. 蒙古族萨满教习俗:蒙古族萨满教是一种古老的宗教信仰,它包含了丰富的仪式、祭祀和祈福。
蒙古族萨满教习俗被认为是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祖先的敬仰,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宗教意义。
4. 蒙古族剪纸艺术:剪纸艺术是一种以纸为材料,通过剪裁创作出图案和形象的手工艺品。
蒙古族剪纸艺术以其精细的剪裁和寓意深远的图案而闻名,被视为蒙古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5. 鄂温克族狩猎技艺:鄂温克族是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独特的狩猎技艺被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鄂温克族的狩猎技艺包括捕鱼、捕兽、捕鸟等,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技能和智慧。
6. 达斡尔族舞蹈艺术:达斡尔族是内蒙古自治区另一少数民族,他们以独特的舞蹈艺术而闻名。
达斡尔族舞蹈艺术包括团成舞、踢箱舞等,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7. 锡伯族维吾尔族传统音乐:锡伯族和维吾尔族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其他两个重要的民族群体,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和舞蹈形式。
锡伯族维吾尔族传统音乐以其动听的旋律和独特的演奏方式而闻名,被认为是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以上列举的只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有许多其他的项目也非常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仅反映了内蒙古自治区不同民族群体的独特文化传统,也展示了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智慧和热爱。
这些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对于保护和弘扬内蒙古自治区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211248949_蒙古族长调民歌马尾胡琴伴奏艺术的调性自洽与类型特征
收稿日期:2022-05-13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20世纪中蒙俄马头琴音乐文化跨界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7ED235);内蒙古自治区哲学与社会科学2021年规划项目“内蒙古黄河‘几’字弯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21NDB075)。
作者简介:张劲盛,博士,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二级艺术评论(副高),研究方向:蒙古族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佟占文,博士,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
①为行文简洁,后文中以“长调”一词指代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马尾胡琴伴奏艺术的调性自洽与类型特征张劲盛/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佟占文/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摘 要:蒙古族长调民歌马尾胡琴伴奏艺术是蒙古族传统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
马尾胡琴在为长调伴奏中,在自身乐器法和演奏法的基础上,结合长调民歌的音域、调式、音列以及歌者的嗓音条件、演唱场域和仪式氛围等,逐渐形成了调性自洽,最终确定了马尾胡琴类乐器的演奏技法特证和长调的调性特证。
对分布于蒙古高原各地的蒙古族长调马尾胡琴伴奏艺术的多种类型的梳理和对其调式自洽的解析,可以一窥蒙古族传统音乐多元文化系统的内在机理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蒙古族长调;马头琴;调性自洽;伴奏艺术;技法特征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23)03-0099-08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23.03.011 蒙古族长调民歌马尾胡琴伴奏艺术是蒙古族典型的音乐文化表达方式,是蒙古族传统游牧社会和游牧文化在音乐领域的具象化体现,同时也是与蒙古族民俗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文化现象。
蒙古族长调民歌马尾胡琴伴奏艺术不但与蒙古族民俗生活息息相关,还在蒙古族音乐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其它诸多音乐形式也有着难以割裂的密切关系。
论蒙古族“长调”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到古老的 “ 潮尔哆 ” 。尤其 是锡 林郭勒草 原保 留得 非常完整 , 发展得丰富多彩 ,演唱技艺高超。另外,值得说明的是:中 国 内蒙古 “ 日汀哆 ”演唱风格和蒙古国 “ 日汀哆”演唱 乌 乌
风格也有很大的区别。由此可见 ,虽然是 同一 民族 ,但因地 域 不同及习俗变 化等 因素影 响,也会使音乐风格有所差异 。
二 、长 调是蒙古民族 音乐创造 天赋 的体现
草原上的蒙古人个个 都是歌唱家与舞蹈家 , 这样说 并不 过分。蒙古 民族确实具备能歌善舞的天赋,是具有 艺术创造 力的民族。在漫长的游牧生活和生产 劳动 过程 中,终于创造
其 中手势适合 普通交流 ,而语言和 文字适合 于较 复杂 的交
流。随着人类社会 的发展 ,文化 以及大脑的进化,人类 交流 思想,表达感情等方面越来越复杂 了。人的 内心世界,时而 犹 如奔腾 的马群 ,时而犹如 宁静 的草原 ;时而犹如涓涓 的河 流,时而犹如天上 的星星 ;或博大 、宽广 ,或狭小 、细腻 。 这种 内心世界 的倾诉与交流 , 仅仅靠手势或语 言和文字显得 有些苍 白,也显得力不从心。当牧民们赞颂英雄 的祖先 ,怀 念他那伟大 的业绩时 ,其脑海 里浮想联翩、心情激 荡。此时 的心情用手势 ,语言和文字来表述 ,恐怕远远不够。因而 , 勤劳而智慧 的蒙古族人 民, 创造 了“ 日汀 哆” 乌 的表现 方式,
在相 关的问题 上, 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 提
关键词 :乌 E汀哆 l
民族性
世界性
交流公式
蒙古文化
个 民族 ,五十六朵花、百花争艳、绚丽多彩 、风格各异 、色
生息在 蒙古高原上 的蒙古 民族 ,在漫长 的历史进程 中, 自然而然选择 了游牧生 活方式 。作 为游 牧生产 劳动的蒙古
全区蒙古族长调、呼麦、马头琴音乐保护工作汇报会综述
全区蒙古族长调、呼麦、马头琴音乐保护工作汇报会综述戈琳娜;张劲盛
【期刊名称】《内蒙古艺术》
【年(卷),期】2013(000)002
【摘要】2013年10月29日,全区蒙古族长调、呼麦、马头琴音乐保护工作汇报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宾馆会见厅举行。
本次会议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主办,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所承办。
来自巴彦淖尔市、赤峰市、兴安盟、通辽市、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市等8个盟市、10余个相关旗县的主管文化局长和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艺术研究所、文化馆、群艺馆、文化传习所、文化大院、传承户的负责人
【总页数】2页(P116-117)
【作者】戈琳娜;张劲盛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92
【相关文献】
1.我院音乐学院蒙古族长调、马头琴、呼麦世界“非遗”专场音乐会首场巡回演出圆满结束 [J],
2.蒙古族音乐的活化石——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 [J], ;
3.我校音乐学院举行“蒙古族长调艺术人才培养”“蒙古族马头琴音乐传承与教育人才培养”开班仪式 [J], ;
4.积极进取实事求是进一步落实全教会精神──全区教育工作汇报会综述 [J],
5.全区第二届“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护成果展示”活动综述 [J], 戈琳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蒙古族民歌中的长调
蒙古族长调是一种具有独特演唱方式的歌种,它集中体现了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相连。
继我国的古筝、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项目后,蒙古族长调又被列为新的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代表作,被国家推荐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发展轨迹中国文化部与蒙古教育、文化和科技部2004年6月7日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签署了两国《关于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民歌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协议书》。
目前两国正在准备申报材料,不久将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蒙古族长调民歌,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蒙古国境内,除联合“申遗”外,中蒙两国已经承诺将尽快作出蒙古族长调民歌十年行动计划采取保护措施。
蒙古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表达了草原儿女独有的深情。
长调民歌由马头琴伴奏更具草原文化的韵味。
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
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发展轨迹是一种什么样的形态?★一代歌王哈扎布谈长调,不能不谈一代歌王哈扎布,这在业界已成不争的事实。
1922年,哈扎布出生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自幼就显露出过人的音乐天赋,12岁时,在旗里祭敖包之后的那达慕上,同时得了赛马第一和歌唱第一,19岁时成了蒙古王爷的王府歌手。
我区著名音乐大师莫尔吉胡告诉记者,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在乌兰夫同志的亲自主持下,哈扎布参加了锡林郭勒盟文工团,在莫尔吉胡老师帮助下,调入内蒙古歌舞团,成为国家一级演员。
1996年,我国著名诗人席慕蓉在拜访哈扎布后,为其演唱的蒙古族长调而深深倾倒,曾写文如是赞美:他的歌声横过草原,天上的云忘了移动,地上的风忘了呼吸;毡房里火炉旁的老人忽然间想起过去的时光,草地上挤牛奶的少女忽然间忘记置身何处;所有的心,所有灵魂都随着他的歌声在旷野里上下回旋飞翔,久久不肯回来……对于长调,除了一代歌王哈扎布之外,在国际国内颇具影响力的还有很多。
漫谈蒙古族器乐现状与传承
漫谈蒙古族器乐现状与传承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独特的音乐艺术和器乐传统在中国乃至世界音乐文化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蒙古族器乐作为蒙古族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本文将就蒙古族器乐的现状与传承进行探讨,并剖析其在当今社会中的发展状况。
蒙古族器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蒙古族社会,器乐曾是宫廷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同时也是民间娱乐活动不可或缺的部分。
古代的蒙古族器乐以马头琴、长调、马粪鼓等乐器为主,这些乐器在当时承载了蒙古族人民的情感和思想,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蒙古族器乐传承的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受到现代化的影响,一些传统的蒙古族器乐已经逐渐式微,仅在一些地方民间活动中得以保留和传承。
而在一些文化活动和音乐学院中,也存在着蒙古族器乐的学习和传承,以期能够将这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在当今社会,蒙古族器乐的现状显示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
蒙古族器乐在一些地方民间活动中依然保留着,并且在一些重大节日和庆典中得到了展示和弘扬。
在一些蒙古族地区的那达慕大会上,马头琴、长调等器乐总是能够吸引众多游客和民众的目光,成为了活动中的一大特色。
在一些音乐学院和艺术团体中,也存在着对蒙古族器乐的学习和传承。
通过专业的教学和学习,一些蒙古族器乐的表演者在国内外都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和赞誉。
这些现象表明,蒙古族器乐虽然面临一些困难,但其传承与发展依然具有希望。
蒙古族器乐在当今社会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些蒙古族器乐在传承过程中遇到了技艺流失的问题,导致了传统技艺的失传。
在一些地方,由于人才匮乏和受众减少,一些传统的蒙古族器乐已经无从寻觅。
受到现代音乐的冲击,一些年轻人对于蒙古族器乐的兴趣逐渐减少,导致了器乐传承的断流。
由于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环境的变化,蒙古族器乐在当地的受众也在减少。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蒙古族器乐的传承与发展面临一定的困境,需要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来解决。
扎根传统音乐沃土 培育民族器乐精英——蒙古族著名马头琴演奏家、教育家纳·呼和的艺术人生
扎根传统音乐沃土培育民族器乐精英——蒙古族著名马头琴演奏家、教育家纳呼和的艺术人生
纳·格日乐图[1];张劲盛[2]
【期刊名称】《内蒙古艺术》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纳·呼和(全名纳·呼格吉乐吐),蒙古族,我国著名的马头琴演奏家、教育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马头琴音乐"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毕业于蒙古国文化学院艺术学专业,获文化教育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从教35年来,培养出百余位青年马头琴演奏家和民族音乐人才。
曾创作《曙光》《特木尔布哈》等马头琴独奏曲及几十首蒙古语创作歌曲。
现任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内蒙古呼和马头琴艺术专修学院院长,内蒙古潮尔协会会长等职。
【总页数】5页(P117-121)
【作者】纳·格日乐图[1];张劲盛[2]
【作者单位】[1]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2]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7
【相关文献】
1.对艺术的追求、对教育的坚守--记蒙古族著名少数民族器乐演奏家、教育家巴雅尔 [J], 崔健
2.扎根民间艺术土壤绽开民族器乐之花──蒙古族四胡演奏家吴云龙 [J], 纳·格日乐图;郭根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音乐小辞典 蒙古族民歌长调、短调-沪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音乐小辞典:蒙古族民歌长调、短调-沪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前言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有着独特的音乐文化。
其音乐形式丰富,如呼麦、马头琴等让人耳目一新。
而蒙古族民歌也是其中的精髓,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蒙古族民歌长调、短调。
二、蒙古族民歌长调蒙古族民歌长调是一种古老的民间音乐形式,因其舒缓、缓慢的旋律而被称为“蒙古民歌之王”。
它的歌词大多描写生活中对情感、自然、动植物的表达和赞美。
长调歌曲结构分为“头、颈、身、尾”四个部分,歌曲的主歌唱者往往是一位具有高度音乐技巧和感染力的歌手。
长调的基本形式长调音乐形式往往采用“快慢独奏,重音重节”的技法,它是由一种特殊的伴奏方式——长音伴奏来呈现出来的。
通俗来说就是其“随音度长”。
同时,为了突出歌曲中的情感表达,长调还采用了多种变奏技巧。
长调的演唱技巧演唱长调需要具备柔和、细腻、深情的特点,能够让歌曲慢慢地展开,让歌曲的情感语言得以充分表达。
演唱者要掌握好以下技巧:•声音要柔和、干净•合适的气息、情绪•适时的调强与调弱长调的代表作品•《草原之夜》•《蒙古之歌》•《父亲的故乡》三、蒙古族民歌短调蒙古族民歌短调是蒙古族民歌的另一个分支,它的特点是旋律节奏明显,快速舒畅,很容易引人跟唱跟拍。
短调歌曲的主题多为追求幸福、表达对爱情的渴望、歌颂美丽的草原等。
短调的基本形式短调音乐形式是以音乐单元为核心的,而短调常常是由简单的音乐单元构成的,这些单元往往由节奏非常明显的简洁旋律组成。
短调常采用一些基本的音乐元素,如合唱、和声、对位、呼应等技巧,使得音乐更加生动、活泼。
短调的演唱技巧演唱短调需要富有节奏感、表情和情感的传达能力。
•声音要洪亮、充满热情•适应短调的快速节奏•必要时适当地使用高音短调的代表作品•《灵魂归来》•《卓玛娜的婚礼》•《精灵梦》四、结语通过本文,我们了解了蒙古族民歌长调、短调的基本形式、代表作品以及演唱技巧。
蒙古族民歌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为我们和我们的后代提供多彩的音乐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p ~1J fj(LJ.-~ '-.1f JPJEZI:,- /l+ '-/+ \.- /J+J.a 'ij--+ :J ~ r- ~· J.J)~ ~ l=RI f Jl..t (JJ~:t A ./\..
m, 1 ~ ~ ~ Ji.JT-BIJ 1±lliJt ITT fSl~:l:mif&1{~11£k. ~1~1: mti:i !ff>'~7J!Z ~st• Pl§ ITT~•tt~. 1± ~ oo •r!:lrm~m
~-•r!:foo.~~wr~~~~-+$~~.ooli~~~rm~r~~#.~OOJP,•r!:lrm-KifoJZ::*~__t~~~8,
~~~~ftfil~#Y~~~ITT~~-mT - ~r~ITT~8,~~*~~-T~7mY~ITT*~·#ffi.M ~~ ~;
55-hOO IJlLl x~· f{~y1t ITT1::fffi:l ~U~** T F ~~ ~:@:. ~J},itrffi~ft1r'J Ll fJ~~± ~ ss ~ 0 ~~.A¥Ll JJMt1t SS IPJ Bt,
•r!:JJm-KifoJZ::*A7fJ-g:*" "•r!:JJm ~-ik~fi* #ffi~~~A7fJ-g:*"HmfSl~.P'J·r5~~~~~~#$Y
z::~~*~~ms~,P'l•r!:l~~~x~~~mffz::*~~*wr~~*,P'l•r!:l~rmz::*~ll3%~*WW-K~$
nr+i
- ~ + p
-++-+ ~ ~
Z:,/l'-'T-PJG
= s
rr:. ~ ~
/J-..7-1%
= s
/rJr:-...~ 'T-~ m,.::t f. Tt J:::: ~ flj'j'
~
7l:ll
m~b
LJ1'f/J\
M±~"
l""l" Tl-1
- ~ + p
7m~-ik~fi*#ffi~~~A7fJ-g:*"~§±:fifA.W4~-ik~~#*·P'l•r!:lZ::*'¥:~fi*'¥:~~7mfi**~
ff:t~A, :ti'fiJllm*J.:rJrHt*· ~tt'¥:fft~noHm1Sl~. Hm1Sl~S3fi*'¥:~~-Ktm~Jjj(;~t~ ± :fif .
n±f::100/v /v z' lt"+Jt%-+-p++-Z-:,-/J-'J- c'T.-~1R-%c .s:¥: ± /UJ::-..".'74R-cm~R.uC~5·.X J-hJ~lu';_::_JLI TP:'Io' ."s"' l'*~..J7 JJ.L-'-~. I~OEJ---I=-j: -i=lJ-:~:fK"'?~ /'.
Jf)jj(;T 2oos4 , itr.A~txiJ¥:,
~rBJ~~~~~.1t@1{7~ITTmlffl,
•r!:lJm -lfifoJ)jj(;ll1.Amti:tw.~~~10x1t~r1-t*1t;g
*·~-*~,±~~#f~OOmP'lITTP'l•r!:lLl&~m.w•.rr9.~~-~ftrr.tt*Ll&•r!:foo.~~wr~~~
~
1'.:l'T-
9"="lrP'i'hJ1'.:1l¥1~'
J~Pt+nt-%+-+p+-Z-:-,/-l'J-c'T.-~1R-%c1±-tV:'!
~~~ll3%-Ktl:Hm1Sl~ITT~~~mili: "~ITT~~'~ftfil**T~ITTm~-~ITTm~ffi~ITTff*. - hOO,~
fil~-"'¥ 1?1t~ft1D*i!ftE!l*imITTKo~Y1tZ::*~ r , Yfij_§_ ~QIJ:@ilift1r'J~ - Bt1-tITTjfJTSS~7mfi*Z::*·"
•r!:JJm -KifoJffi~-ik~~ -r!:l7mfi *Z::*~·~~*ttITT%*ffiff*Z::* ·* ifo1,~ -r57mA~1±§~ ~1:
±ffllfi-!:JJ~1't:5J\15U£13, :frmJgr § 'lwm.• "•r57m-KifoJZ::*A7fJ-g:*" ~ "•r!iJm~-ik~fi*1{ffe ~~~ A7f
:l:i'f*" m~Jg[§ -~Ja;g ~11-. BM' •tt:J:a;g AfZ:5J" jjlj ~ 128A~l 29 A' m~Jg[§ ~_§jJHR ~**fri'JZ*JP' %:\2£
t&:iliso;g{:ft%'¥: fft~:IJp ;ztqx:J:i'fiJll 0 S3 ~®'¥:Jn ~['ill. jfJT:IJP:t&'.. B*- ~OO*ITT-KifoJ ~-ik~ Z::*~~ A7ft£1.Jjj(;'
1i11fil* § P'l•r!:l. w•. wif'*· itR:. r*~10-t-~'fo\ 1'1nt•r!:frm. ?xrm. ~1srm. mlErm ~ , ~IPJE•tl:~
gG~~~~-~-~-~-------\t_~---~g6©6~~t§1~~~!-~~~~~~~~-gG
Bl*t1Ji*Jl•t1 ''• II
,,,..!,
~
11t~a
2019i'FAfj 11 B__tif-' fttxfi * '¥: ll3%1±~'ffi:l{f='fr~•r!:lJXl'lw Im *-f-TOO *Z::*~~20194!JtZ::*A7fJ-g:*Jg[ § "
~,~-ik~~#*·~-ik~OO*g#ffiA~~~~-~~,OO* - g~*·~W- - g~~~r!:l~-,-KifoJZ::*
*·*ifoloo*g#ffiAE•~-nm~~~-~~m~~m.~li~~,•r!:lrm~~-a-•~*~~,ft~~*
••,~ll3%*~~~-•r~,~~-=t5~~~~ ~~~ w~*ili~HmfSl~.ft~fi* '¥:fl3% .~ffi*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