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学年初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合集下载

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人教版

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人教版

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共25分)(一)积累(共13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

(2分)天,zhàn蓝的;云,软软的,海浪冲刷着沙滩,大海就在zhǐ尺之遥,涛声无休无止。

在这gèn古不变的自然背景音乐中,熏风吹拂,绿树摇曳,chà紫嫣红。

默写古诗文。

(任选4题)(8分)(1) , , 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现张养浩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

(3)《饮酒》一诗中表现李白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的诗句是,(4)《出师表》中写先汉兴隆原因的两句是,。

(5)《行路难》中给那些遭受挫折、永不言败的志者以无穷的精神动力的两句古诗是:,。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饱蘸浓墨的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烘托诗人暗淡愁惨心境的语句是,。

请写出你所喜欢的鲁迅作品中的一句名言:(3分)名言:出处:(二)运用(共6分)4、揣摩下面语段的内容和写法,仿写一个句子。

(2分)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你的意志;感激绊到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强你的智慧;,。

5、下面是某同学作文中的一个片断,仔细阅读后,请选择4-6处(不得超过....6.处.),用规定的符号(不一定(1)换用号:(2)增补号: (3)删除号:(4)调位号:每年中考,总有很多遗憾。

多少辛辛学子因为十几分、几分,乃至一分之差而落傍。

他的命运不可逆转的发生了变化。

可能不少学子有这样的假设:假如仔细审好每道题目,假如每个字都认认真真写好,假如利用最后的时间再复查一遍。

总之,是事后诸葛,无济于事,再说些什么也没有用了,多么遗憾。

其实中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制造悲伤,一方面制造遗憾。

(三)探究(共6分)6、阅读下面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一份调查显示,《小燕子》、《小兔子乖乖》、《菜蘑菇的小姑娘》等歌曲成为成年人记忆最深刻的儿歌,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一抹令人难以忘怀的金色阳光。

2005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2005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2005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2005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2005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1点击浏览该文件2005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2一、基础(26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2分)(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表现五柳先生思想性格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的《马说》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

(6)默写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读拼音,写词语。

(4分)(1)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瘦黑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yì yáng dùn cuò( )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2)我的童年没有yōu mò( ),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中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3)在无边的旷野上,在lǐng liè( )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4)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tuō ní dài shuǐ( )的雨!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教练来了。

B、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C、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D、这种种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的引起了讨论。

4、使用下列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

(3分)凝聚,顽强奋斗,精神,战胜,艰难险阻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04~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下)语文试题(应用版)

04~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下)语文试题(应用版)

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下)语文试题(120分〈卷面书写3分〉,120分钟)┌───┬─┬───────────┬─┬───┐│题号││二││总分│││一├───┬───┬───┤三│││││(一)│(二)│(三)│││├───┼─┼───┼───┼───┼─┼───┤│得分│││││││└───┴─┴───┴───┴───┴─┴───┘快乐的日子总是一晃而过。

这个学期的语文学习很快就过了一半。

回想起来,这段时间里我们在诗的海洋里畅游;在戏剧的舞台上驰骋,更是聆听了伟人们的慷慨陈辞,雄辩议论。

走近诗人、戏剧家,与他们对话使你“语文素养”又有了新的提高吧?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形成……具体的都有些什么呢?现在,请你坐在课桌前,用一种练习式的“检测”方法把它们整理出来就清楚啦!你可以满怀信心,认真回顾思索,从容书写阅读的体验;倾吐自己的实感与真情,最后交出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学习小结”吧!”好吗?那么,拿起笔来……――老师的话一、积累运用(20分)1.请用规范、漂亮..字书写下面的句子。

(2分).....的行楷“涸泉之鱼,相濡以沫。

”□□□□□□□□□□□□2.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1分)A.分.(fēn)外栖.(qī)身茅寮.(liáo) 栅.(shān)栏.B.挑衅.(xì)莽莽..(máng)闩.(chā)门天骄.(jiāo)C.稍逊.(xùn)缪.(móu)斯漓.(lí)江塞.(sài)外D.膂.(lǚ)力青荇.(xìng)功勋.(xūn) 后裔.(yì)3.圈出并改正...。

(2分)..下列短语中的错别字①溜跶溜跶□②自谋生记□③举世嘱目□④义正词严□4.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1分)“你不过故意装出这一副凶恶的姿态,到了最后关头,就会显出你的仁慈恻隐..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来。

第二学期期中八年级语文科试题

第二学期期中八年级语文科试题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八年级语文科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同学们:我们在一起又度过了快乐的半个学期,在这段时间中,你一定学会了不少的知识,现在是你尽情施展你的才华的时候了,努力吧,你一定能行的。

注意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清晰,卷面书写可是有4分哦.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9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2分)A.绽.开(zhàn)搓捻.(niē)疲.倦(pí)小心冀.冀.(yì)B.惭槐.(kuì)觅.食(mì)繁衍.(yǎn)花团锦簇.(cù)C.预兆.(zhào)迁徙.(xǐ)企.盼(qǐ)落英缤.纷(bīn)D.穿梭.(sōu)煎熬.(áo)冥.思(míng)不可明.状(míng)2.选出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D )(2分)A、侏儒质问诚惶诚恐期期艾艾B、酒肆缤纷黯然失色抑扬顿挫C、愚钝犀利无可置疑鹤立鸡群D、迁徙凄惨冥思暇想藏污钠垢3.对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A.夸张比喻反复 B。

比喻拟人反复C.夸张排比拟人 D。

比喻拟人排比4.《人民日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请欣赏两则获奖作品,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2分)例1: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

例2:慈母手中那根为游子缝补的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

请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5.阅读名著(3分)《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名人传》是我们本学期的必读书目,你对它们有了哪些了解?试选择其中的一部给同学们介绍一下篇目: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朝代或国籍:_________________(1分)你喜欢的章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你喜欢的人物及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6.课文背诵默写(8分每空格1分)(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______ ,。

2005~2006年度第二学期初二语文期中考试试

2005~2006年度第二学期初二语文期中考试试

安庆四中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命题、校对教师:任晓林总分:___________累分人:___________一、语文积累(20分)1、你已经读了不少优秀的诗文,请把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写完整。

(每空格1分)(1)绿树林边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过故人庄》)(2)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淦家傲》)(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浣溪沙》)(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请按下面的要求,默写你所知道的古代诗词句子。

(第(2)小题课内外均可,不得和本卷诗句重复)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推己及人,表达美好理想,体现博大胸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美的诗句,读来催人奋进,请你选择两句默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完成(1)—(3)题。

(每题2分)①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

②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莲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③正当我折服于这蓝色的魅力,而又苦于找不到恰当比喻的时候,我突然记起少数民族对青海湖的称呼。

④在蒙语里,它被叫做“库库诺尔”,在藏语里,它被叫做“错温布”,都是“青颜色的大海”之意。

第二学期初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第二学期初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试说明:总分值100分〔其中包括卷面分3分,加在作文里面〕。

一、积累与运用〔12分〕1、根据拼音和提示,标准、端正地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禁gù () míng〔〕思遐想踌chú〔〕广袤无yín 〔〕2、改正下面的错别字。

〔 2分〕无可质疑〔〕改为〔〕粗制烂造〔〕改为〔〕3、按课文默写。

〔5小题,每题1分〕〔1 〕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 〕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3〕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4 〕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5〕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本学期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西游记?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形象〔1分〕,他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1分〕,你能简要说出和他相关的故事吗?〔1分〕答: 1、2、3、二、综合性学习〔4分〕5、展开“寻觅春天的踪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后,你一定积累了许多关于“春〞的古诗词,请写出两句。

〔2分〕〔1〕〔2〕6、同学们,母亲节很快就要到了,在这温馨的节日里,你准备怎样向妈妈表达你的情意呢?〔2分〕三、文言文阅读〔10分〕?五柳先生传?是千古名篇,值得反复阅读和品味。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其言兹假设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7、翻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分〕译:8、解释以下词语的意思。

〔2分〕〔1〕辄:〔2〕既:9、默写出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20042005学年度八年级语文期中形成性检测

20042005学年度八年级语文期中形成性检测

2004-2005学年度八年级语文期中形成性检测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归宿.(sù)崭.露(zǎn)砥.柱(dǐ)岿.然不动(guī)B.拘囚.(qiú)屈.服(qū)丞.相(chéng)富贵不能淫.(yīn)C.效率.(lǜ)画瓢.(piáo)经年累.月(lèi)滔滔..不绝(tāo)D.伺.侯(cì)荣禄.(lù)无暇.(xiá)迎刃.而解(rèn)2.下列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与日俱增应运而生峥嵘岁月同周共济B.嗟来之食申张正义拍案而起高官厚禄C.经年累月劳而无功漂亮温驯无暇顾及D.生性恶劣辨伪去妄英雄气慨伦理道德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瞧不起前一种人,说他们是“空想家”,可是..往往赞美后一种人,说他们能够“埋头苦干”。

B.假如..只是埋头苦读,不动脑筋想一想,那就得不到。

C.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并且..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

D.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4.结合语境,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在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挫折,国内外风云急剧变幻的局面中,我们党砥柱中流、岿然不动....,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形容高大挺立,难以撼动。

)B.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一般人的通例..。

(即惯例,指一般人习惯的做法。

)C.当我看到一个漂亮温顺的姑娘嫁给一个生性恶劣、人面兽心....的丈夫,我说,多么遗憾呀,她为了一只哨子付出了太高的代价。

(指像人的脸,野兽的心。

)D.据此,我认为长期以来的疑惑已迎刃而解....。

(比喻事容易处理,问题容易解决。

)5.给下列横线上填词依次正确的一项是()八十年的实践还启示我们,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要善于、、、。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1-初中二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语文试卷-试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1-初中二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语文试卷-试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1-初中二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语文试卷-试卷下载---------------------------------------常州市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26分)(一)积累(12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对两个得1分,对一个不得分)湛嬉啸蜿2、默写(8分。

每句1分,错、漏、多一字该句不得分)(1)枯藤老树昏鸦(2)惟吾德馨(3)长烟落日孤城闭(4)燕然未勒归无计(5)欲上青天揽明月举杯销愁愁更愁(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名句积累。

(2分。

每句1分。

句中不必一定带有其本字。

)与梅有关的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与竹有关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等;与菊有关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

(二)运用(10分)4、(1)不设统一答案。

如鸟的礼赞(赞歌)、鸟中精灵、我心中的鸟等感情鲜明、表意明确的主题皆可。

(2分)(2)不设统一答案。

例①雄鹰:茫茫苍穹,无处不是它搏击的舞台。

豪迈、壮烈、激越,是它翱翔的旋律。

它是为飞翔而生的。

例②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在乌云翻滚、波浪滔天的大海上。

它是胜利的预言家,勇敢的战斗者。

(3分。

根据是否能表现所写鸟的特点、是否能由此生发感悟及语言表达情况给分,每一方面1分。

)5、①删去“五彩缤纷”;②“一课课”可改为“一篇篇”;③“映称”的“称”改“衬”;④“著名的”删去;⑤“名著”改为“名作”或“名家作品”;⑥删去“和我们的知识面”或在其前面添加“拓宽”(“拓展”、“丰富”等);⑦“每册书”改为“这册书”;⑧“按排”的“按”改为“安”;⑨“从中”与“使我们”;⑩“课外”与“丰富的”对调。

其他改法只要合理也可。

(5分。

改对1处得1分,得满5分为止。

超过7处的按前7处修改给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2005学年初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21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dì()听静mì()秀qí()风mǐ()一时2、根据课文填空。

(10分,前三题每空0。

5分,后五题每空1分。

)(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和幸福生活的文句:,,。

,。

(2)《与朱元思书》一文中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的文句:,。

(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光和月下景色的句子是:,,。

(4),志在千里。

(5),我言秋日胜春朝。

(6)了却君王天下事,。

(7)读书破万卷,。

(8),不尽长江滚滚来。

3、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2分)()A、《桃花源记》的作者运用想象的手段,真实地写出了恬静安乐的世外桃源,反映了他美好的社会理想。

B、《背影》一文中四次写了“我”的流泪,其中第四次写到“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是因为疼惜父亲而流泪,是伤心的泪。

C、左拉、莫泊桑、福楼拜都是十五世纪下半叶法国的著名作家。

《羊脂球》是莫泊桑的著名的长篇小说,是他的成名作。

D、《四月的维也纳》写了维也纳的春景。

绿草如茵正遭冷风泠雨,有心赏花偏遇深藏不露,这让人怎么领略春光?表达了作者失望、遗憾之情。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解放前,爷爷当长工,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的是狗窝猪棚。

B、入夜,亮化扩建后的人民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C、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老师精心设计教案,真可谓煞费苦心....。

D、我们对别人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5、阅读下面这副对联回答问题。

(3分)鸟居笼中,望孔明想张飞无奈关羽;鱼离水面,置半山滚东坡如何陆游。

这副对联包含了《三国演义》中、、三位名人物;下联包含了宋代、、三个著名文学家。

6、按照下列句子的思路和句式将句子续写完整。

(2分)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鲜花说,开放的年龄千枝竞秀。

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太阳说,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

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月亮说,。

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雄鹰说,。

二、阅读理解。

(36分)(一)五柳先生传(9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避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7、“五柳先生”实际上是(朝代)的大诗人陶潜,世称“”。

(1分)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1)造.饮辄尽(2)衔觞.赋诗(3)兹若人之俦.乎(4)短褐.穿结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1)好读书,不求甚解。

(2)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10、选文中最能集中体现五柳先生“不戚戚于贫贱”的语句是:。

(1分)11、第(2)段中“赞曰”的“赞”,是古代体文章结尾的评语。

如果你喜欢或欣赏五柳先生,请根据“赞曰”归纳的两个特点,说说喜欢或欣赏的理由。

(3分)(1)(2)(二)(10分)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紫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2、第一段用了两个“沉淀”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特点。

(1分)13、联系后文回答:“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1分)14、如何理解“香气似乎……轻轻地笼罩着我”这一句话的含义及其作用?(2分)15、为什么要插入“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这一段?(1分)16、谈谈对文末“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句话的理解。

(1分)17、“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花的“不幸”和人的“不幸”各指什么?(2分)18、大千世界,无论是山水草木,还是花鸟虫鱼,常使人“触景生情”,从你的生活经历出发,选择一点这样的感受,完成下面的句子填空。

(2分)眼前是我不由得。

(三)事业是生命之盐(8分)“事业是生命之盐,如果一生在事业上无所作为,人生将淡而无味”,这番话并非是名言,而是出于山西省一个二十几岁的普通轧钢工人之口,但却道出了事业的重要。

盐,价格低廉,平平凡凡,却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最名贵的菜蔬,离开了食盐会淡味,难以下咽;一个高明的厨师纵然有味精、五香粉之类的佐料在手,离开了食盐,也炒不出可口的佳肴。

事业和盐有共同之处。

事业平平凡凡,但它伴随着人的一生,是人生的核心;事业,又是一个人理想的化身,它决定着人生的价值,描绘着生活的色彩。

有人把事业和盐作比,称事业是生命之盐,确实是既新颖别致,又十分贴切地说明了事业的真谛。

把事业作为人的生活的主旋律,虽然并非小河流水般的悠闲,但能给人带来幸福,使人生充实而有味。

国际主义者白求恩在国内的生活条件是很舒适的,但他却愿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抗日战争。

在抗日前线,不要说高级生活设备,连最起码的生活条件也难以保证,但他在为八路军战士服务的事业中找到了幸福,他觉得在中国的这段生活,比在国内更有味。

反之,一个人终日无所事事,条件再优越,生活也未必有味。

有的人腰缠万贯,把精力耗费在吃喝玩乐之中,在精神上他们实际上一无所有,他们的内心是空虚的。

离开了事业这个“生命之盐”,佐料再多,生活也将是淡而无味。

爱因斯坦曾说过: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地献身于一种美好的事业。

年轻的朋友,为了使我们的生活真正有味,让我们记住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加倍地珍惜事业这“生命之盐”吧。

19、本文论证的中心是什么?(1分)20、文中所说的“事业的真谛”指的是,事业和盐的共同之处是。

(2分)21、本文第3自然段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是,其作用是。

(2分)22、“事业是生命之盐”的含义是。

(1分)23、你同意“事业是生命之盐”这个看法吗?说说理由。

(2分)(四)亲近自己的双腿(8分)①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

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

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乘公交车去,下车之后,若步行,紧走慢赶,也要40分钟。

这么长的路,怎么走啊?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朋友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车,只需3元。

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

“5元,”车夫说。

“5元?不是3元吗?”我不想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三轮车。

车夫见我犹豫,就说:“上车吧,就收你3元。

”②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说:“我要5元,其实没多收你的。

”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元呢。

”“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站就只收3元。

”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当然我还是收你3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

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

”他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地看了看他。

他穿着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50岁的年纪。

③车前行着,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他失去的是右腿。

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的频率前后晃荡,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左腿上。

④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

我觉得很不是人道,我刚30出头,有130多斤的体重,体魄强壮……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

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着去。

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误解,同时,我也是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⑤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了,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

”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

车子遇到坡度,便倔强地不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

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

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那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

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⑥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

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了。

我在为他高兴,并暗暗受到鼓舞。

在我面前的,无疑是一个强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⑦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80多里,而且带的是两个人!”“怎么走那么远?”我问。

“有两个外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恰巧坐了我的车。

途中,他们想换车,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竟然一口气蹬到底!”⑧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既心酸,又豪迈,是那种近乎悲壮的情感。

不由自主地,我又看着他那条断腿。

我很想打听一下他的那条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事实上,这已经无关紧要了,那条腿已经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这就足够了。

⑨别墅到了。

我下了车,给他5元钱,他坚决不收。

“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我的两元钱。

……⑩返回时,我徒步走过了那段40分钟的路程。

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