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学诗百法——刘坡公 著(民国)
《学诗百法》(完整版)
《学诗百法》(完整版)《学诗百法》是一本学习诗歌写作和教你如何读懂诗歌的入门教材,这本书从诗歌声韵、对偶、字句、章法、规则、忌病、派别、体裁八方面入手,按五七言古体、五言律绝、七言律绝的顺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诗歌创作划分为炼字、造句、属对、押韵,以及起、承、转、合等百种方法,每种方法都结合具体例证,特别是唐诗中的代表性诗篇进行剖析和指导,实用价值极强。
初学诗者读此书,可获举一反三之效。
实为不可多得之学习诗歌经典。
《学诗百法》目录作者:刘坡公(民国)第一纲:声韵练习四声法辨别平仄法检查诗韵法通转古韵法五律平起法五绝平起法五律仄起法五绝仄起附七七律平起法七绝平起法附八七律仄起法七绝仄起法附第二纲:对偶九一字对偶法二字属对法三字属对法四字属对法五字属对法四六字属对法五七字属对法第三纲:字句研究炼字法研究造句法研究点眼法指示正格法指示拗句法指示变体法第四纲:章法起笔突兀法承笔衔接法二四转笔呼应法二五合笔结束法_ *、4因人述事法——二七因地记游法二八因时点景法二九因境抒情法——-r 起句相对法——收句相对法--- "-—通体拗句法——通体仄韵法-—三四通体写情法二五通体写景法三八分写情景法三七合写情景法三八明咏物情法三九暗咏物情法四十抚今怀古法四十写意托兴法-四十二颂中寓讽法四十二褒中有刺法四十四参间虚实法四十五判别深浅法四十\ 、.六丿顶点题面法四十卜七反托题意法四十卜八侧衬题意法四十卜九空翻题意法五卜借物兴感法五触景生情法五- &首尾相贯法五 1 —三前后相应法第五纲:规则五四考订四则法五五领会四体法五\ 、4六相准题意法五七采择材料法五八辨别体格法五九审叶音调法六卜运用古事法六选定韵脚法六- &讲求诵读法六r ,——- 分析次序法第六纲:忌病作长短句法、. 八卜四 论诗八病法八」五 学诗五忌法 八 \ 、4 八 作诗五戒法八 七 押韵八戒法八 八 律诗四忌法八卜九 绝诗四忌法 第七纲: 派别七十卜探索源流法 七十分别宗派法 七十 [—- 研究变迁法 七十 1提挈纲要法第八纲: 体裁七十四 学作歌谣法 七十五 学作乐府法 七十 [ 、、 八学作五古法 七十七 学作七古法 七十八 学作律诗法 七十九 学作绝诗法 作排律诗法八八T 一作一n诗法八T r ,—作四S诗法八T卜四作八n诗法八T」五作杂言诗法八T [ 、、作白描诗法八T卜七作回文诗法八T卜八作叠子诗法2卜九作联句诗法九TH作集句诗法九T作促句诗法九T [—亠作无题诗法九r—作怀古诗法九卜四作竹枝词法九」五作柳枝词法九 f 、4作打油诗法九卜七作宝塔诗法九卜八学作禅歌法九卜九学作宫词法本书特点及优势□本书定名学诗百法(其实仅为九十九法),专为学诗者指示门径,文字务求浅显,体例不厌详尽,初学得此,极易领悟。
《学诗百法》(74--99)
《学诗百法》(74--99)《学诗百法》(74-99)【第八纲体裁】七十四学作歌谣法歌谣者,类皆出于不通文墨及粗识字义之人;或因时事之感触,或因景物之动兴,不假思索,随口而吐。
惟当其歌咏慨叹之际,偶然一抑一扬、一顿一挫,不期婉转动听而自成叶韵也。
兹特各举一例,并示作法于下: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上为唐尧之时,老人击壤而作,故即以《击壤》二字为歌名,息字食字,自然叶韵,是为歌体之祖。
康衢谣立我烝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上为唐尧微服出游康衢时,闻儿童所作者。
极字则字亦自叶韵,是为谣体之祖。
七十五学作乐府法乐府之名,起于汉初。
须有苍老古雅之色,溢于词句之间。
若一涉议论,便不似乐府矣。
其调以《君马黄》、《临高台》两首为最古,今已不可复得,试择其近于古者,列示于后,俾学者得以知其作法也。
龟虽寿魏武帝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成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
盈缩之期,不独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上诗于《三百篇》外,特创一格。
词句峭劲,音节奇响。
至"老骥伏枥"四句,尤为通体筋节,洵乐府中之上乘也。
善哉行魏文帝上山采薇,薄暮苦饥,溪谷多风,霜露沾衣,野雉群雊,猿猴相追,还望故乡,郁何垒垒。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
汤汤以流,中有行舟,随波转薄,有似客游。
策我良马,被我轻裘。
载驰载驱,聊以忘忧。
上诗言客游之感,通篇着眼在"忧来无方"一句,末后言客游似行舟,即以行舟喻客游,措语工巧之至,结句收到忘忧,与忧来针锋相对,尤为难得之作。
七十六学作五古法作五古有四要:曰分段,曰过脉,曰回照,曰赞叹。
先要分段,首段笼罩全篇,以下一段一意,防杂乱也;次要过脉,名为血脉,此处用两句,一结上,一生下也;又次要回照,谓十步一回顾,以照题面;末要赞叹,每段作一消息语,以赞叹之,全篇局势,方不迫促,若短篇则每句以第三字为关捩,尤宜法意。
2020-2021学年西安五校高三联考试题语文(附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环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也称作“回环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文学体裁。
回文诗充分利用并展示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
汉语是分析型语言,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这是产生回文诗的宏观背景。
另外,古汉语没有标点符号,这让回文诗作表现得更加富有文学色彩。
对于回文诗,不仅作者本人需要具有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欣赏者也必须具备相当的底蕴才能领悟其美妙之处。
回文诗体现了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
一首诗从末尾一字读至开头一字,能够成为另一首诗,这说明创作者的文字功力十分了得,这般文才也不是什么人都敢“卖弄”的。
有人把回文诗当成一种文字游戏,认为它完全没有艺术价值。
实际上,这是对回文诗的误解。
民国时期的学者刘坡公先生在《学诗百法》一书中就指出:“回文诗反复成章……钩心斗角,不得以小道而轻之。
”教育家周仪荣先生也认为,回文诗虽无十分重大的艺术价值,但不失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据记载,诗歌中的回文体在晋代就已经形成,并兴盛于宋代。
它有着“反复成章”的特点,其种类有很多,如“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本篇回文”“环复回文”等。
其中,尤以“通体回文”最难驾驭,有人把这种形式的回文诗称作“倒读诗”,认为它是回文诗中的绝品。
例如,据传为宋代大文豪苏轼所作的《题金山寺》就是绝品中的绝品,该诗如下:题金山寺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迳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把诗句倒转来读也是一首完整的七言律诗: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晚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迳松门寺对桥。
《学诗百法》章法·四十一、四十二
《学诗百法》章法·四十一、四十二学诗百法
千香谷来自湘韵微刊00:0004:13
章章法·四十一寓意托兴法
寓意托兴之诗,用笔贵委曲而不率直,立意贵幽远而不浅近。
明知所遇之景物,与所蓄之意兴两不相关,而一经感触,便当息息相通。
兹特就唐诗中择录合乎此法者之一首于下,学者可以意会得之。
曲江对雨
杜甫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勒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漫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上诗前半首写江上雨景,后半首写南内凄凉,末句借佳人作结,令人无限低徊。
章法·四十二颂中寓讽法
婉而多讽,诗人忠厚之道也。
后世阿谀之风日甚,作诗者但知献媚避忌,而诗之品格亦每况愈下矣。
兹特选录唐诗中张谓之《杜侍御送贡物戏赠》一首,深情微旨亦婉亦严,深得三百篇之遗意也。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张谓
铜柱珠崖道路难,伏波横海旧登坛。
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徒劳獬豸冠。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
由来此货称难得,多恐君王不忍看。
上诗起句言道路之远,第二句言产物之地,第三句折入贡字,第四句写一劳字,而讽意已寓乎其中;第五、第六句正写路远送物之苦,结句“不忍看”三字,古人所谓婉而多讽,诵不忘规者,庶几近之。
版权声明:素材选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编辑删除!。
回文诗炒(第一部分)
回文诗炒吴德余编撰―――――――――――――――――――――――――――――――――――第一部分回文诗简说编者的话刚萌生炒作这个集子时,自然地把自己放在柳宗元笔下的那个‛好事者‛的位臵上了。
炒作回文诗真的如同‚舟载驴这个庞―――――――――――――――――――――――――――――――――――然大物入黔‛,‚技只此耳‛,讥笑的自然不是回文诗本身,而是炒者。
回文诗词,在旧体诗上属于杂诗之列,历代此道上的人多有微词,认为是一种文字游戏而不屑。
炒者自然是做游戏的游戏了。
但又一想,罗卜白菜各有所爱,新疆舞旋转脑袋,拉丁舞扭屁股,都是身子的一部分,孰美孰不美,见智见仁,自然无定论。
当然,这并不是编集这个册子的理由。
更主要的是,回文诗词毕竟是旧体诗的一个另册,而这个另册也像地球上的有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一样,我们越来越难见到了,虽然网络博客上模仿者不乏其人,毕竟和者甚寡,不足以唤起保护遗产的意识和行动。
而所以编辑这个册子,纯属为了个人珍藏的需要。
因为手头资料奇缺,本炒所引诗文仅限于个人的阅读笔记,又无原始藏本对照,这样,未免挂一漏万,甚至以讹传讹,错误百出,为了留住这个劳什子,也在所不惜了,好在自编自读,孤芳自赏,无版权之纠纷,更无人找了对簿公堂之虞。
吴德余2007年元月邾城陋室居―――――――――――――――――――――――――――――――――――回文诗炒目录编者的话第一部分回文诗简说一、回文诗简说1、回文2、回文诗词3、回文诗滥觞4、回文诗的品味二、历代回文诗词载体集萃1、宋人桑世昌《回文类聚》2、万树及其《璇玑碎锦》―――――――――――――――――――――――――――――――――――3、苏若兰《回旋文》(《璇玑图》)4、朱存孝及其《回文类聚续编》5、潘驯的"绥抚黎民,博通黔故"6、孔平仲与回文诗7、中国回文诗联研究会会长陈国才先生主编《回文萃珍》三、回文诗的类别1、就句回文2、单句回文3、双句回文诗4、通体回文5、本篇回文6、同句回环体7、叠字回文诗8、环复回文9、十字图诗10、矩形回文诗11、反复诗12、环复回文诗13、玉连环―――――――――――――――――――――――――――――――――――一、回文诗简说1、回文‚回文‛,如同‚比喻‛、‚借代‛、‚通感‛、‚倒装‛等一样,是一种常见的汉语修辞手法。
回文诗大全
回文诗大全————————————————————————————————作者: ————————————————————————————————日期:ﻩ回文诗大全[huíwénshī] 回文诗编辑回文诗,也写作“爱情诗”“回环诗”。
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
唐代上官仪说,“诗有八对”,其七曰“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这种措词方法。
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
回文的形式在晋代以后就很盛行,而且在多种文体中被采用。
人们用这种手法造句、写诗、填词、度曲,便分别称为回文诗,回文词[1] 和回文曲。
虽然不乏游戏之作,却也颇见遣词造句的功力。
回文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体裁。
回文诗据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释义是:“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
”回文诗在创作手法上,突出地继承了诗反复咏叹的艺术特色,来达到其“言志述事”的目的,产生强烈的回环叠咏的艺术效果。
有人曾把回文诗当成一种文字游戏,实际上,这是对回文诗的误解。
刘坡公《学诗百法》言:“回文诗反复成章,钩心斗角,不得以小道而轻之。
”作品名称回文诗外文名称huiwenshi作品别名回纹诗、回环诗作品出处乐府古题要解文学体裁诗作者苏伯玉妻、苏蕙等目录1特点2历史3争议4 历代作品赏析特点编辑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
是中华文化独有的一朵奇葩。
回文诗有很多种形式如”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本篇回文”、”环复回文”等。
“通体回文”是指一首诗从末尾一字读至开头一字另成一首新诗。
“就句回文”是指一句内完成回复的过程,每句的前半句与后半句互为回文。
“双句回文”是指下一句为上一句的回读。
“本篇回文”是指一首诗词本身完成一个回复,即后半篇是前半篇的回复。
填诗词禁忌 写诗词最忌什么
填诗词禁忌写诗词最忌什么今天给各位分享填诗词禁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写诗词最忌什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写诗、填词、作对联要严禁三平尾和三仄尾吗?写诗、填词、作对联要严禁三平尾和三仄尾吗?在诗词对联的严格要求下,三平尾、三斜尾不仅不符合韵律要求,还会破坏大声朗读的美感。
用对联写诗词成为禁忌。
在写诗、写词、写对联的过程中,平仄的美感通常是通过交替或对称分布来达到的。
所以在诗词和对联这样比较严格的要求下,三平尾和三仄尾,不但不符合他们的格律要求,反而会破坏朗读时的美感。
成为写诗填词作对联中的大忌。
可以用,但要慎用。
下边是关于三平尾的说法,也可通用于三仄尾。
三平尾并无特别美感,是否用它,全看是否切合诗境。
至于有人特意用三平尾而“追求高古格调”,这个属个人偏好,就不好说了。
忌三仄尾/三平尾忌三仄尾/三平尾的理由同样是“平仄交替太少,读起来缺乏音调变化”。
切记:五言第二种律诗格(平平平仄仄)第三字、七言第二种律诗格(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不能作变格处理。
诗词创作刘坡公学诗百法中,绝句四忌是忌讳什么?诗词创作刘坡公学诗百法中,绝句四忌是忌讳什么?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事”的目的,产生强烈的回环叠咏的艺术效果。
有人曾把回文诗当成一种文字游戏,实际上,这是对回文诗的误解。
刘坡公《学诗百法》言:“回文诗反复成章,钩心斗角,不得以小道而轻之。
”回文诗的创作由来以久。
刘坡公《学诗百法》言:回文诗反复成章,钩心斗角,不得以小道而轻之。
最简单的回旋诗,就是一个诗句从头念到尾,再反着念回来就是一句诗。
苏轼看后,连声叫好。
原来,秦观写的是一首回文诗,诗中描述了他在外出游玩的生活和情趣。
其内容为:“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回文诗在创作手法上,突出地继承了诗反复咏叹的艺术特色,来达到其“言志述事”的目的,产生强烈的回环叠咏的艺术效果。
革命文化诗集四律
革命文化诗集四律步湘州藏春园主人元韵①鸟啼铃语梦常萦,闲立花阴盼嫩晴②。
怵目飞红随蝶舞,关心茸碧绕阶生③。
天于绝代偏多妒,时至将离倍有情④。
最是令人愁不解,四檐疏雨送秋声。
剧怜常逐柳绵飘,金屋何时贮阿娇⑤?微雨欲来勤插棘,熏风有意不鸣条⑥。
莫教夕照催长笛,且踏春阳过板桥⑦。
只恐新秋归塞雁,兰艘载酒桨轻摇⑧。
细雨轻寒二月时,不缘红豆始相思⑨。
堕裀印屐增惆怅,插竹编篱好护持⑩。
慰我素心香袭袖,撩人蓝尾酒盈卮(11)。
奈何无赖春风至,深院荼䕷已满枝(12)。
繁英绕甸竟呈妍,叶底闲看蛱蝶眠(13)。
室外独留滋卉地,年来幸得养花天(14)。
文禽共惜春将去,秀野欣逢红欲然(15)。
戏仿唐宫护佳种,金铃轻绾赤阑边(16)。
【注释】①诗题中的“藏春园主人”名林步青,曾作《惜花四律》发表在当时的《海上文社日录》上。
原诗如下——夜来风雨苦相萦,早起欣看画阁晴。
软白轻黄无限思,嫣红柔绿可怜生。
浅深秀媚如含恨,浓淡丰姿若有情。
鹦鹉帘前能解事,呼僮灌溉报声声。
东皇酝酿半时开,彳亍行来有所思。
清影月移犹爱护,修芽风动费扶持。
参天壅汉窥云壑,大地阳春泛酒卮。
属付小鬟须着意,莫教偷折最新枝。
枝头簇簇暗香飘,小雨如酥分外娇。
休使狂蜂伤嫩蕊,不教浪蝶绕柔条。
青蛱碧汉三千界,绿意红情廿四桥。
愿祝十分春永驻,封姨珍重莫轻摇。
千红万紫各争妍,好鸟瞒人叶底眠。
精卫亦难填恨海,娲皇不肯补情天。
金铃深护赢憔悴,玉树微歌自适然。
三十六宫春日丽,满城风雨艳无边。
各本文字略有参差。
所谓“步韵”,又叫“次韵”,是“和诗”的一种,即按所和原诗用韵及用韵次序作诗。
湘州,地名,是林步青的故乡。
②铃:指悬于庭园中的铜铃。
古人以红丝为绳,缀铃其上,风动即鸣,故又名风铃。
风吹铃响,可以吓走毁花的鸟雀。
参见注(16)。
嫩晴,初晴。
③茸碧; 柔嫩细密的小草。
④“绝代”二句:绝代,即绝代佳人。
李白《清平调》中以牡丹喻杨贵妃,后遂以“绝代”喻牡丹,事见宋乐史《杨太真外传》。
《小狗包弟》ppt课件(8页)
“这样的熬煎不会有终结的〞 。
各抒己见
你们是如何看待巴金的歉意〔忏悔〕?
重读过去的文章,我绝不能宽恕 自己。人们责问我为什么把自己搞得 这样痛苦,正因为我无法使笔下的豪 行壮举成为现实。
—— 巴金
我写作是为了战斗,是为了揭露,为 了控诉,为了对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 但绝不是为了美化自己.
小狗包弟
巴金
作诗点眼, 犹之画龙点睛。
诗无眼则佳处不见, 龙无睛则神采皆失。
---------刘坡公<<学诗百法>>
本文的文眼:
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 表示歉意。
表现作者“歉意〞的句子:
“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就这样 无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 生活〞 。
“自己也终于变成了包弟……我好象作 了一场大梦。〞
—— 巴金
拓展:我们试着来忏悔
人
获得新生
忏悔
人类
走向和谐
获得的写作启发
借一条小狗的遭遇,反 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 不能免受侵害的现实。表达 了作者的歉疚和忏悔之情。
以小见大
《学词百法》 (民国)刘坡公
《学词百法》(民国)刘坡公《学词百法》(民国)刘坡公《学词百法》(民国)刘坡公学词百法《学词百法》从音韵、字句、规则、源流、派别、格调这六个方面入手,将词的创作具体划分为百种方法,采取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读者理解和把握词的要领和创作方法。
每讲一法,每说一体,都从唐宋名家词中精选出有典型意义的作品进行分析和示范,方法的指导与实例的解剖相得益彰。
尤其对创造警句、提炼词眼,以及起结、转折之法的点拨与示范特别到位,真能使读者茅塞顿开,较快地掌握词的创作方法,成为词的行家里手。
编辑大意一、音有清浊,韵分阴阳,学词之法,音韵最严。
本书广征博引,不特考其源流,正其是非,而尤注意于辨音叶韵之道,庶几初学倚声者,可无落韵失腔之病。
二、词之字句与诗不同。
本书由渐而进,示以种种作法,兼采古人之警句词眼以为模楷,俾学者得此,既无躐等之弊,又获他山之助。
三、金元而后,词学日芜。
作者但知风华自尚,不复研究格律,遂使词不合乐。
本书有鉴于此,特将词谱要诀详细论列,并起、结、转、折等法无不示以准绳,证以实例。
学者不必考求他本,自有左右逢源之乐。
四、词之体制繁复最甚,词之名目歧异尤多。
本书于词曲之分合,体制之异同,词学之源流,调名之缘起,应有尽有,不惮详述。
学者细细翻阅,于填词之学不难思过半矣。
五、词之派别,自晚唐以迄明清,何止数十百家?本书甄采各家精华,按时代之先后一一列入,而又略将其人之出处先为说明。
学者得此,不但可以判各派之轩轾,且可以观世运之兴衰焉。
六、词之圆转与拗僻,各调不同,本书所选,率皆词林所习见者。
于拗僻之调,概屏勿录,盖求其雅,不求其备也。
全文目录总序前言一音韵审辨五音法考正音律法分别阴阳法剖析上去法检用词韵法配押词韵法变换词韵法避忌落韵法二字句填一字句法填二字句法填三字句法填四字句法填五字句法填六字句法填七字句法填对偶句法三规则检用词谱法研究要诀法衬逗虚字法锻炼词句法揣摩词眼法选择调名法布置格局法运用古事法填词起结法填词转折法填词言情法填词写景法填词纪事法填词咏物法四源流探溯词源法分别词曲法辨别词体法考正调名法讲究令慢法五派别晚唐诸家词法五代诸家词法两宋诸家词法金元诸家词法明代诸家词法清代诸家词法六格调填《十六字令》法填《南歌子》调法填《渔歌子》调法填《忆江南》调法填《捣练子》调法填《忆王孙》调法填《调笑令》调法填《如梦令》调法填《归自谣》调法填《相见欢》调法填《长相思》调法填《醉太平》调法填《昭君怨》调法填《酒泉子》调法填《生查子》调法填《点绛唇》调法填《浣溪沙》调法填《菩萨蛮》调法填《卜算子》调法《减字木兰花》法填《丑奴儿》调法填《诉衷情》调法填《谒金门》调法填《好事近》调法填《忆秦娥》调法填《清平乐》调法填《更漏子》调法填《画堂春》调法填《阮郎归》调法摊《破浣溪沙》法《桃源忆故人》法填《眼儿媚》调法填《柳梢青》调法填《河渎神》调法填《应天长》调法填《西江月》调法填《惜分飞》调法填《醉花阴》调法填《浪淘沙》调法填《鹧鸪天》调法填《临江仙》调法填《鹊桥仙》调法填《虞美人》调法填《一斛珠》调法填《踏莎行》调法填《小重山》调法填《一剪梅》调法填《蝶恋花》调法填《唐多令》调法填《破阵子》调法填《苏幕遮》调法填《渔家傲》调法填《定风波》调法填《殢人娇》调法填《青玉案》调法填《解佩令》调法填《天仙子》调法填《江城子》调法填《千秋岁》调法填《离亭燕》调法填《风人松》调法填《祝英台近》法填《御街行》调法《金人捧露盘》法填《新荷叶》调法填《蓦山溪》调法填《洞仙歌》调法《江城梅花》引法填《意难忘》调法填《满江红》调法填《满庭芳》调法填《水调歌头》法填《烛影摇红》法填《声声慢》调法填《醉蓬莱》调法填《暗香词》调法填《八声甘州》法填《双双燕》调法填《昼夜乐》调法填《锁窗寒》调法填《念奴娇》调法填《瑞鹤仙》调法填《水龙吟》调法填《齐天乐》调法填《南浦词》调法填《绮罗香》调法填《永遇乐》调法填《二郎神》调法填《望海潮》调法填《一萼红》调法填《疏影》词调法填《沁园春》调法填《摸鱼儿》调法填《贺新郎》调法填《兰陵王》调法填《多丽》词调法填《戚氏》词调法填《莺啼序》调法《学词百法》刘坡公学词百法一、音韵审辨五音法五音者,宫、商、角、徵(音止)、羽也。
民国诗法著作与旧诗写作教材的变化
民国诗法著作与旧诗写作教材的变化陶永莉田源摘要:民国诗法著作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学校教员为指导学生写诗编著的教学材料或课程讲义,以黄节的《诗律》、冯振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徐谦的《诗词学》等大学讲义为代表,专门讲授不同诗体的作法知识与技巧,具有专门性、专题性和系统性特点;第二类是为社会上诗歌写作爱好者编著的学诗启蒙读物,以张廷华的《学诗初步》、刘铁冷的《作诗百法》等为代表,主要讲授诗歌写作的基础知识、基本技巧,呈现出基础性、启蒙性和普及性特点。
前者属于大学文学专业教育的一部分,揭示了民国大学国文系旧诗写作的教学情况;后者属于社会教育的一部分,揭示了民国社会上旧诗写作的教法情况。
这两种诗法著作都难以忽视“五四”白话诗运动,或在序言中指责白话诗流弊,痛惜风雅沦丧,或在正文中辟专章评论白话诗。
这使得民国的诗法著作在传授古典诗学时不得不与白话诗进行对话。
关键词:诗法编著;旧诗;写作教材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43(2024)02-0118-07“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蓬勃发展的新文学极大地挤压了旧诗的写作空间,用新文学表达思想情感成为一种不可逆的时代发展趋势。
然而,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仍有社会青年有学习旧诗写作的需求。
还有不少大学国文系开设了旧诗写作课,或在其他文学课中附设旧诗写作。
大学国文系讲授旧诗写作或指导学生进行旧诗写作的情况较为常见。
可是,仅有旧诗写作课的开设,还无法说明旧诗写作教与学的情况。
因为,旧诗写作课列入“课程说明”或“大学一览”之后,由于没有学生选习,或没有相应的师资,课程实际上并未开设起来。
其次,即使课程开设起来,仅从课程名称上也无法了解旧诗写作课的讲授内容、讲授方式、写作训练与要求等情况。
本文从诗法编著的角度,梳理探究民国大学国文系的旧诗写作教材及社会上其他诗法著作的编写动机、体例、作用等情况,进而揭示民国旧诗写作教材与教法的变化及其原因,以及对当下诗歌写作的启示与价值。
刘坡公《学诗百法》,四首诗讲解起承转合之法
刘坡公《学诗百法》,四⾸诗讲解起承转合之法前⾔刘坡公是民国时期的⼈物,有《学诗百法》和《学词百法》两本书。
⽤简单明⽩的话语谈作诗填词的技巧。
已故东南⼤学王步⾼教授在清华讲解诗词创作时,专门推荐过刘坡公的这两本⼩册⼦。
关于律诗的起承转合,刘坡公专门⽤四⾸诗作了简单讲解。
⼀、起笔突兀法元代中期著名诗⼈杨载在《诗法家数》中讲到起承转合,关于“起”是这样说的:破题:或对景兴起或⽐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
要突兀⾼远,如狂风捲浪,势欲滔天。
然有赋起,有⽐起,有兴起,有主意在上⼀句,下则贴承⼀句,⽽后⽅发出其意者刘坡公关于“起”,说得更详细⼀些:做诗起笔,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之别。
明起者,开⼝即就题之正意说起,随明见题字,然不得谓之“骂题”。
暗起者,不就题⾯说⽽题意⾃见。
陪起者,先借他物说起,以引申所咏之物。
反起者,不说题之正⾯,⽽先从题之反⾯着笔。
学者明此诸法,起笔者尤以来势突兀为胜,若⼀涉平淡,便觉句法不挺矣。
兹录唐诗得⼒在起两句之⼀⾸于下,以便学诗者有所取法焉。
注:“骂题”,是从反⾯⽴论的意思。
刘坡公举了⼀个“明起”例⼦,即杜审⾔的《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独有宦游⼈,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
刘坡公说,这⾸诗第⼀句就拈出“独有”⼆字,第⼆句⽤“惊”字作衬,有登⾼⼀呼之概。
这就是明起,也是“起笔突兀法”。
杨载把起笔分成三种:赋、⽐、兴。
赋是平铺直叙,⽐是⽐喻,兴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正题,多以写景起。
杜审⾔的这种起笔,也是杨载所说的“赋起”。
⼆、承笔衔接法杨载在《诗法家数》中说到第⼆联的承,是这样说的: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事引證。
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不脱。
刘坡公是这样解释的:律诗以第⼆联为承笔,或写意,或写景,要与上联起笔衔接,不可松泛。
起笔⼀联,仅浑括⼤概;点醒题意,全在此联。
且需留有不尽之意,以开下⽂转笔⼀联。
兹录唐诗中第⼆联最警切之⼀⾸,以飨读者,俾知醒题之法也。
诗词类经典书目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经典书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词的魅力。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诗词类经典书目:
1. 《千家诗》:这是一部广受欢迎的古代诗歌选集,收录了多位诗人的作品,涵盖了唐宋时期的诗歌精华。
2. 《唐诗三百首》: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歌选集之一,它精选了唐代诗人的三百首诗歌,是研究唐诗的重要资料。
3. 《宋词三百首》:这本书收录了宋代词人的经典作品,展现了宋词的独特魅力和艺术成就。
4. 《学诗百法》:刘坡公所著,介绍了学习诗歌的方法和技巧,适合初学者学习和提高诗词创作能力。
5. 《唐诗百话》:施蛰存著,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唐诗的艺术特色和历史背景,适合广大读者了解唐诗。
6. 《诗词散论》:缪钺著,对诗词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和论述,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
7. 《诗词格律》:王力著,详细介绍了诗词的格律规则,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诗词结构和韵律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8. 《迦陵论诗丛稿》《叶嘉莹说中晚唐诗》:叶嘉莹著,叶嘉莹教授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为读者解读古典诗词,尤其对中晚唐诗歌有深入的研究。
总之,这些书目不仅能够帮助读者领略诗词的美好,还能够提升诗词审美能力和创作技巧。
无论是诗词爱好者还是专业研究者,都可以从这些经典书目中获益良多。
论船山词用典的类型化特征
论船山词用典的类型化特征黄水平【期刊名称】《韶关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3)009【摘要】Chuanshan Broadcom by Fumiko set, in his ci poem, made extensive use of allusions to express emotions and aspirations. Chuanshan used allusions, showing a certain type of code features, mainly for the five categories: patriotic loyalty, frustrated hero, born hermit, treachery curs, mystical illusion. Chuanshan used in allusion to its own personal pursuit of political ideals, and life experiences on the subject.%船山博通经史子集,在词中大量使用典故以抒情言志。
船山词用典呈现一定的类型化特征,主要表现为五类:爱国贞-t-、失意英雄、出世隐者、变节小人、虚幻仙道。
船山所用典故是对其人格追求、政治理想、人生遭遇的阐释。
【总页数】4页(P37-40)【作者】黄水平【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广东东莞523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22.7【相关文献】1.论梦窗词的用典与丽密质实的词风 [J], 刘宝侠2.论辛词用典修辞的审美特征 [J], 赵洪义3.王船山《潇湘怨词》用典析论 [J], 陈志斌;李聪;于晓臻4.论辛词用典的美学特征 [J], 白福才5.持论易高,下笔难巧——《人间词话》之词学用典观与《人间词》之用典 [J], 刘新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史上最全回文诗资料,本人辛苦收集
回文诗回文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
而回文诗是一种按一定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的诗。
这种诗的形式变化无穷,非常活泼。
能上下颠倒读,能顺读倒读,能斜读,能交互读。
只要循着规律读,都能读成优美的诗篇。
正如清人朱存孝说的:“诗体不一,而回文优异。
”简介回文,也写作“回纹”、“回环”。
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
唐代上官仪说,“诗有八对”,其七曰“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这种措词方法。
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
回文的形式在晋代以后就很盛行,而且在多种文体中被采用。
人们用这种手法造句、写诗、填词、度曲,便分别称为回文,文诗,回文词和回文曲。
虽然不乏游戏之作,却也颇见遣词造句的功力。
回文诗是一种按一定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的诗。
这种诗的形式变化无穷,非常活泼。
能上下颠倒读,能顺读倒读,能斜读,能交互读。
只要循着规律读,都能读成优美的诗篇。
正如清人朱存孝说的:“诗体不一,而回文优异。
”回文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体裁。
回文诗据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释义是:“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
”回文诗在创作手法上,突出地继承了诗反复咏叹的艺术特色,来达到其“言志述事”的目的,产生强烈的回环叠咏的艺术效果。
有人曾把回文诗当成一种文字游戏,实际上,这是对回文诗的误解。
刘坡公《学诗百法》言:“回文诗反复成章,钩心斗角,不得以小道而轻之。
”回文诗的特点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
它是我国文人墨客卖弄文才的一种文字游戏,并无十分重大的艺术价值,但也不失为中华文化独有的一朵奇葩。
回文诗有很多种形式如”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本篇回文”、”环复回文”等。
叠字诗——精选推荐
叠字诗叠字大体可分三种,即拆字叠、回文叠和双字叠。
叠字诗属于双字叠,是指诗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
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的为叠字体诗。
叠字诗是由诗词叠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杂体诗。
叠字诗常见于我国古体诗词优秀作品之中,最早可溯至《诗经》,至南北朝入唐,便臻于成熟,出现了工整标准的体制。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云:“诗用叠字最难。
”及宋、元年间,发展到了叠字词或叠字曲。
如《卫风》里有“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朅揭揭。
庶姜孽孽”的文字记载,连用六迭字,可谓复而不厌,积而不乱。
有古诗曰:“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也连用六迭字,不落俗套,清新自然。
唐高僧寒山的《叠字诗》:独坐常忽忽,情怀何悠悠。
山腰云缦缦,谷口风飕飕。
猿来树袅袅,鸟入林啾啾。
时催鬓飒飒,岁尽老惆惆。
寒山是唐代著名的诗僧,这首诗写的是“贫士”的身境和心境。
唐王建《宛转曲》:宛宛转转胜上纱,红红绿绿苑中花。
纷纷泊泊夜飞鸦,寂寂寞寞离人家。
白居易的这首叠字诗《寄韬光禅师》,是古来传诵的佳作。
宋代大诗人苏轼称赞这首诗为“连珠吟叠璧”,现代大学者钱钟书称赞“极七律当句对之妙”: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清下界闻。
遥想事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后世写叠字诗的不少。
如明代朱权的《书怀》不仅仅是叠字诗,而且也是回文诗:纷纷雨竹翠森森,点点风花落绿阴。
贫恨苦吟穷寞寞,乱愁牵断梦沉沉。
昏昏岭隔重重信,渺渺江如寸寸心。
因有事情闲默默,我于疏拙老骎骎。
诗人为了取得音韵哀婉缠绵,在每一句都用了叠字,为了避免由此而产生的重复与拖沓,他细心地把叠字安排在句中不同的位置。
传说乾隆有一次召集群臣来为他的“百鹅图”题诗,以此比试谁的学问高。
大臣们对著“百鹅图”面面相觑,都不敢争先动笔,只见大学士纪晓岚从容走向前来,翰墨一挥便题诗一首:鹅鹅鹅鹅鹅鹅鹅,一鹅一鹅又一鹅。
《学诗百法》(完整版)
《学诗百法》(完整版)《学诗百法》是一本学习诗歌写作和教你如何读懂诗歌的入门教材,这本书从诗歌声韵、对偶、字句、章法、规则、忌病、派别、体裁八方面入手,按五七言古体、五言律绝、七言律绝的顺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诗歌创作划分为炼字、造句、属对、押韵,以及起、承、转、合等百种方法,每种方法都结合具体例证,特别是唐诗中的代表性诗篇进行剖析和指导,实用价值极强。
初学诗者读此书,可获举一反三之效。
实为不可多得之学习诗歌经典。
《学诗百法》目录作者:刘坡公(民国)第一纲:声韵一练习四声法二辨别平仄法三检查诗韵法四通转古韵法五五律平起法五绝平起法六五律仄起法五绝仄起附七七律平起法七绝平起法附八七律仄起法七绝仄起法附第二纲:对偶九一字对偶法十二字属对法十一三字属对法十二四字属对法十三五字属对法十四六字属对法十五七字属对法第三纲:字句十六研究炼字法十七研究造句法十八研究点眼法十九指示正格法二十指示拗句法二一指示变体法第四纲:章法二二起笔突兀法二三承笔衔接法二四转笔呼应法二五合笔结束法二六因人述事法二七因地记游法二八因时点景法二九因境抒情法三十起句相对法三一收句相对法三二通体拗句法三三通体仄韵法三四通体写情法三五通体写景法三六分写情景法三七合写情景法三八明咏物情法三九暗咏物情法四十抚今怀古法四十一写意托兴法四十二颂中寓讽法四十三褒中有刺法四十四参间虚实法四十五判别深浅法四十六顺点题面法四十七反托题意法四十八侧衬题意法四十九空翻题意法五十借物兴感法五十一触景生情法五十二首尾相贯法五十三前后相应法第五纲:规则五十四考订四则法五十五领会四体法五十六相准题意法五十七采择材料法五十八辨别体格法五十九审叶音调法六十运用古事法六十一选定韵脚法六十二讲求诵读法六十三分析次序法第六纲:忌病六十四论诗八病法六十五学诗五忌法六十六作诗五戒法六十七押韵八戒法六十八律诗四忌法六十九绝诗四忌法第七纲:派别七十探索源流法七十一分别宗派法七十二研究变迁法七十三提挈纲要法第八纲:体裁七十四学作歌谣法七十五学作乐府法七十六学作五古法七十七学作七古法七十八学作律诗法七十九学作绝诗法八十作排律诗法八十一作长短句法八十二作三言诗法八十三作四言诗法八十四作六言诗法八十五作杂言诗法八十六作白描诗法八十七作回文诗法八十八作叠字诗法八十九作联句诗法九十作集句诗法九十一作促句诗法九十二作无题诗法九十三作怀古诗法九十四作竹枝词法九十五作柳枝词法九十六作打油诗法九十七作宝塔诗法九十八学作棹歌法九十九学作宫词法本书特点及优势□本书定名学诗百法(其实仅为九十九法),专为学诗者指示门径,文字务求浅显,体例不厌详尽,初学得此,极易领悟。
迭字诗
迭字诗叠字诗所谓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而成一个词,也称“重言词”。
叠字大体可分三种:拆字叠、回文叠、双字叠,叠字诗属于双字叠。
叠字诗是指诗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
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的为叠字体诗。
诗中叠字由来已久,最早见于《诗经"卫风"硕人》。
顾炎武《日知录》:“诗用叠字最难。
《卫风》‘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朅揭揭。
庶姜孽孽’,连用六迭字,可谓复而不厌,赜而不乱矣。
古诗‘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连用六迭字,亦极自然,下此即无人可继。
”徐师曾《诗体时辨》说:“按古诗《青青河畔草》凡十句,而前六句皆用叠字,《迢迢牵牛星》亦十句,而首四句、尾二句皆用叠字,然末有以叠字成篇者。
后人仿之,始有此体。
”以后文人仿作,诗中用叠字的,如韩愈《南山诗》,连用十四句叠字,李清照《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十四个叠字。
叠字诗是由诗词叠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杂体诗。
此后又有叠字词、叠字曲出现。
大多通篇叠字。
如明代朱权《书怀》,既是叠字诗,又是回文诗,为罕见的诗作。
叠字是一种组词手法,叠字重言是语言文字学上的一种法则,是文学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造句修辞方式.使用该手法,将某种含义的字重叠起来,既可创造双声叠韵的音乐美,又能增强表达效果,鲜明地强烈地构架意境和渲染气氛,最终达到加强作品对读者的感染力与情绪冲击,加深读者对作者及作品的理解与印象。
叠字诗有主体叠、纯体叠、通体叠三种体制。
纯体叠如乔吉、黄峨的散曲,词如明代文渊阁大学士丘睿《满庭芳》,通篇不见一个失叠的孤字。
这种体制罕见。
通体叠就是要求句句见叠。
清著名诗人、词学理论家万树是个杂体诗词高手,其五言古诗《上元灯月》是典型的通体叠诗。
主体叠比通体叠的要求更加宽松,允许篇中存在少数失叠的句子。
如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刘大白的《白日何短短》,又如李白《秋浦歌》:“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物品的特征要写具体_写作技巧
物品的特征要写具体_写作技巧物品的特征要写具体湖北荆门五里中心小学刘克锡[病文入院]我有一个洋娃娃,是姨妈送给我的礼物。
洋娃娃长得好看,穿得也很漂亮,面部好像有人的表情。
洋娃娃还能唱歌、跳舞。
同学们,你们喜欢我的洋娃娃吗?[把脉诊断]这段话基本点到了洋娃娃的特征,但它究竟怎样好看,怎样唱歌,怎样跳舞,小作者没有把它写具体,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处方配药]要写出物品的特征,应该注意三点:一、细致观察。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只有抓住特征,才能使读者对所写物品有一个清晰、具体的印象。
如上段中的洋娃娃,长的什么样子、穿的什么衣服、按什么部位唱什么歌、怎样摆弄跳什么舞……如果没有细致观察,你是写不出来的。
二、展开联想。
描写时,你要抓住物品的独特之处,产生丰富的联想,把物品写得栩栩如生。
可是上段描写中,洋娃娃“面部好像有人的表情”,已经产生了联想,为什么不具体地写出来呢?三、融人情感。
上段描写中,本来洋娃娃是小作者最喜欢的玩具,可是它给人带来了哪些乐趣?与人的成长、进步有什么联系?小作者都没有写出来,更没流露出喜爱的感情,这样的文章是很难感动人的。
[康复出院]我有一个讨人喜欢的洋娃娃,是姨妈从武汉给我带回来的生日礼物。
洋娃娃真有趣!它那粉红色的脸蛋圆圆的,像一个熟透了的红苹果。
头上戴着一顶淡青色的太阳帽,脚穿一双高跟红靴子,显得格外美丽。
特别是它那两只透亮灵活的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我,仿佛在对我说:“我们是好朋友吧!”一张樱桃似的小嘴,紧紧地闭着,似乎遇到什么难题,正在动脑筋思考呢!我的洋娃娃还能唱歌跳舞呢!你只要装上电池,揉揉它的肚子、捏捏腋下或刮刮鼻子,它就会发出“咯咯”两声笑,然后唱出不同的歌曲。
洋娃娃的四肢和头颈非常灵活,前后左右转动、伸直、弯曲都能行。
当你牵着它的手时,它就会跟着你走;当你按住它的肩膀时,它就会立刻坐下。
我常常拉着它的双手,刮刮它的鼻子,随着它的音乐,和它一起跳迪斯科,这就是我最高兴的时刻!同学们,听完我的介绍,你们一定喜欢上了我的洋娃娃吧![回访复查]小作者按“总——分——总”的顺序,抓住洋娃娃“外表、唱歌跳舞”这两方面的特征,展开合理的想象,活灵活现地把一个可爱的洋娃娃展现在我们面前,让人如见其物,如闻其声,不得不产生喜爱之情!寻觅好作文“题眼”,跨过写作“审题关”江苏陆可爱刘坡公在《学诗百法》中说得好:“作诗点眼,犹之画龙点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载】学诗百法——刘坡公著(民国)学诗百法——刘坡公著(民国)【内容简介】学诗百法本书专为学诗的人指示门径,从声韵、对偶、字句、章法、规则、忌病、派别、体裁八方面入手,按五七言古体、五言律绝、七言律绝的顺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诗歌创作划分为炼字、造句、属对、押韵,以及起、承、转、合等百种方法,每种方法都结合具体例证,特别是唐诗中的代表性诗篇进行剖析和指导,实用价值极强。
初学诗者读此书,可获举一反三之效。
【录入者序】今人学诗,一般启蒙于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十讲》或《诗词格律》,我也同样。
但我最喜欢的一本学诗蒙书则是刘坡公的《学诗百法》。
《诗词格律》是白话体的面向人民群众的普及读物,《学诗百法》则是半文言的诗学教材。
不读此书,不知此书之妙,读罢此书,方知写诗之妙。
抖起精神,我将陆续将此书敲录贴出奉献给大家。
初学者按图索骥,用心揣摩,相比获益匪浅,诗坛高人全当是温习功课好了。
全书录入完毕后,还请咪咪代为收藏入库,莫辜负俺的一场辛苦。
原书繁体竖排,句号断句,录入时改为简体横排,标点相应更动。
不知道刘坡公的生平,只知道世界书局于民国十七年出版过《学诗百法》。
手里的册子是1982年9月上海古籍书店出版的世界书局版复印本,定价人民币0.43元。
【编辑大意】□ 本书定名学诗百法,专为学诗者指示门径,文字务求浅显,体例不厌详尽,初学得此,极易领悟。
□ 本书共分八大纲:一声韵,二对偶,三字句,四章法,五规则,六忌病,七派别,八体裁。
其中又分各子目若干则,共成百法,以供作诗之研究。
初学细细揣摩,必能信手成章。
□ 本书教人学诗,贵由浅而入深,故第一步教以五七言古体,第二步教以五言律绝,第三步教以七言律绝。
学者循序渐进,可收举一反三之效。
□本书对于作法,极为注意,如炼字造句属对押韵等,以及诗之启承转合各法,均分条说明其理,又各举一例以为证。
学者依样葫芦,可无扞格(抵触)之患。
□ 本书以初学作诗,宜乎多读,故就唐诗三百首中,分别写景言情寓意托物等种种章法,各选一首为例。
读者奉为范本,无须再购他书。
□ 本书体格详备,除古诗及五七言律绝外,凡唐诗三百首中所不载者,本书旁搜博引,加意采辑,以飨学者。
第一纲声韵学诗百法之一练习四声法学诗之第一步,当重声韵。
声韵之中,尤以练习四声为最要。
四声者何?平上去入是也。
兹录昔人辨四声歌诀如下:平生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用力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第一句言平声平道莫低昂者,随口平读,其声不高不低,而尾音自然延长。
第二句言上声高呼用力强者,向上高读,其声亢而响亮,并无尾音。
第三句言去声分明哀远道者,向下重读,其声哀而且远,而尾音较短。
第四句言入声短促急收藏者,向直急读,其声既木且实,亦无尾音。
譬之击鼓,以木槌轻击鼓之中心,其声为"东",是为平声。
再击鼓面之四周,则其声为"董",是为上声。
若更在鼓之中心,以木槌重击之,则其声为"冻",是为去声。
若以一手扪鼓面,一手重击之,则其声为"笃",是为入声。
总之四声之分,其不同之点有三,平去有尾音,上入无尾音,一不同也。
平声和平而尾音长,去声哀远而尾音短,二不同也。
上入二声,虽皆无尾音,但上声响而亮,入声木而实,三不同也。
能辨此不同之点,然后可与言练习。
练习之法,须将平上去入四字,依照读法,以右手食指作势,读平声时,以指搁于桌之左边,徐徐向右移去,移至右边尽处为止,声亦随之而止。
桌之阔,大约以二尺为度。
读上声时,以指搁于桌边正中,向上一挑,约离桌面一尺高,而声亦顿止。
读去声时,以指离桌而下,重重一指,约离桌面一尺低,而声乃止。
读入声时,以指向对面一指,约离身一尺远,而声即止。
如是将此四字,每日读一百遍,其声之高下疾徐,不可稍误。
历三日,然后易以"东"(平声)"董"(上声)"冻"(去声)"笃"(入声)四字,仍照前法练习。
再历三日,则无论何字,一读平上去三声,而入声之字,自然脱口而出矣。
兹为练习时试验有无错误起见,故将四声之字,再举树例于下:(以平上去入为序)东董冻笃同动洞独空孔控哭蒙蠓梦木隆拢弄陆钟肿种烛松悚宋粟容拥用浴江讲绛觉知指志质时氏侍日诗矢试失医矣意一基几记吉私史肆率离里利律微尾未物非诽沸弗鱼禦御月渠拒讵掘居举锯厥枯苦库阔途杜度夺吴午护活孤古故割西洗细膝梨礼例栗迷米谜密佳解戒黠排摆败拔哀亥爱曷该改盖葛台怠队夺真轸震质申笋舜室仁忍润术音引印乙旬尽殉疾文吻问物芬粉粪拂元阮愿月翻反贩发烦晚万伐干澣旰割丸缓换活滩坦叹脱删潸疝瑟间简涧吉先铣霰屑笺剪箭节钱践贱绝传篆膳舌坚剪见洁萧小笑削辽了料略腰杳要约交狡校脚高槁诰阁遭早灶作桃稻盗铎歌哿个古科可课窟麻马祃陌牙雅夏译八把霸伯阳养漾药张涨帐酌长丈让若将奖酱雀香享饷谑央养恙约良两亮略情静净夕惊颈敬戟莺影映益丁顶钉滴蒸拯证职尤有宥亦仇受授石邹酒奏责金锦禁急阴饮荫邑含暗憾盍甘敢绀鸽盐琰艳叶奁脸敛猎咸豏陷洽缄减鉴甲学诗百法之二辨别平仄法作诗之法,合上平下平声统曰平,合上去入三声统曰仄。
平声仄声,绝然不同,一则和柔圆润,一则亢直短促,学者最易辨别。
唯有一种可平可仄之字,或可通用,或不可通用,若不加意辨明,非唯失去真解,并犯出韵及不调平仄之病。
兹将此种字之可以通用与不可通用者,分别略举于下:平仄通用者--衷平声一东,去声一送,义同,中心也。
供平声二冬,去声二宋,义同,供奉也。
撞平声三江,去声三绛,义同,捣也。
贻平生四支,去声四寘,义同,馈赠也。
…………平仄不可通者--风平声一东,空气相激而成谓之风,去声一送,讽刺也。
缝平声二冬,弥补也,去声二宋,隙也。
降平声三江,读如杭,伏也,去声三绛,自上而下谓之降。
为平生四支,作也,去声四寘,因也。
…………前举平仄可通用之字,虽则诗中随意可用,然而抑扬轻重之间,仍宜细细推敲。
至于不可通用之字,意义悬殊,万不可稍有差误,羼杂其中。
学者宜将所举之字,依仿练习四声法,先行熟读其音,次则详译其义,随时随地,留心辨别,不出匝月,而字之平仄,无不瞭然胸中。
他若一字而兼数平声或数仄声者,其义亦有可通不可通之别,不妨以此类推。
学诗百法之三检查诗韵法近人作诗,皆奉梁沈约诗韵为标准,故平上去入四种韵目,不可不牢记胸中。
但是上下平各十五韵,而上声仅有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只十七韵而已,学者苟不明四种韵目隶合之法,则于四声之字,何字归入何韵,断难分析清楚。
兹为便利学者检查诗韵起见,特将四声一百零六韵韵目,合成一表。
俾知某字在平声某韵者,其上去入三声之字,即知在某某等韵。
如同字在平声一东,其上声之动字定在一董,去声之洞字定在一送,入声之独字定在一屋。
以此推寻,百不失一,不必东翻西阅,而无字不可一检即得也。
表列如下: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一东一董一送一屋二冬二肿二宋二沃三江三讲三绛三觉四支四纸四寘四质五微五尾五未五物六鱼六语六御六月七虞七麌七遇七曷八齐八荠八霁四质九佳九蟹九泰十卦八黠十灰十贿十一队七曷十一真十一轸十二震四质十二文十二吻十三问五物十三元十三阮十四愿六月十四寒十四旱十五翰七曷十五删十五潸十六谏八黠一先十六铣十七霰九屑二萧十七筱十八啸十药三肴十八巧十九效十药四豪十九皓二十号十药五歌二十哿二十一个六月六麻二十一马二十二祃十一陌七阳二十二养二十三漾十药八庚二十三梗二十四敬十一陌九青十蒸二十四迴二十五径十二锡十三职十一尤二十五有二十六宥十一陌十二侵二十六寝二十七沁十四缉十三覃二十七感二十八勘十五合十四盐二十八俭二十九艳十六叶十五咸二十九豏三十陷十七洽上表将下平声之九青十蒸并为一韵,将去声之九泰十卦并为一韵,使平上去三种韵目各成二十九数,然后再将入声十七韵就每韵中各字之声合于平声何韵者,亦分成二十九部,各相隶属,而后诗韵中无难检之字矣。
学诗百法之四通转古韵法作诗之韵,或可通,或不可通,或可转。
通者,以本音通本音之谓,如一东之与二冬,八庚之与九青、十蒸是也。
转者,转其声而后通之谓,如一东之与三江,四支之与九佳是也。
盖东冬同为舌端音,更青蒸同为齿头音,其音既属一本,故可通。
东为宫音,江为商音,支为徵音,佳为商音,一宫一商,一徵一商,皆非本音,故欲通其韵,必先转其声乃可。
但通转之法,今韵较严,而古韵极宽。
如一东二冬固可通,一东与三江既非本音只能转韵而已,而古韵则东冬江三韵均可通。
又如四支之与九佳十灰亦非本音,必转而方通,而古韵则微齐佳灰文五韵均可通。
又如上平之十一真与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及下平之一先,在今韵中万不能通,而古韵则真文元寒删先六韵竟可通叶。
又如三江之与七阳通,二萧之与三肴四豪通,犹得谓之谐声。
若夫下平之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四韵可通,则唯古韵为然耳。
又如六鱼之通七虞、八庚之通九青十蒸,古韵更数见不鲜矣。
上声中一董二肿可通,一董二肿与三讲亦可通,四纸与五尾八荠九蟹十贿可通,十一轸与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可通,十七筱十八巧十九皓三韵可通,二十哿与二十一马、二十三梗与二十四迴可通,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三韵可通,此足见古韵通转之宽也。
去声中古韵之可通者,则哟一送二宋之通三绛,四寘五未八霁之通九泰十卦十一队,六御之通七遇,十二震之通十三问十四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之三韵相通,二十一个二十二祃之二韵相通,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虽未有通转,而二十七沁之与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古韵中又可通叶矣。
入声十七韵,其中一屋与二沃三觉可通,四质与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宵可通,十一陌与十二锡十三职可通,古韵中所未见通转者,只十药十四缉十五合十六叶十七洽之五韵耳。
古韵之可通可转,即如上述矣。
今试进而言转韵之法,或则两句一转,或则四句一转,或则六句八句一转,盖转韵之句,必以双数,不能以单数。
且通篇上下,尤须铢两匀称,无头轻脚重之病。
即韵之平仄,亦须相间而用,如前四句押平韵后四句换仄韵之类。
至于通韵之法则反是,止就韵之可通者押之,或通体用平韵,或通体用仄韵,断不可平仄相间而用也。
学诗百法之五五律平起法五绝平起法五律每首八句,首句有押韵与不押韵之别。
平起者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兹先视其法于后:○○●●△,⊙●●○△。
⊙●○○●,○○●●△。
◎○○●●,⊙●●○△。
⊙●○○●,○○●●△。
上为五律首句押韵之平起法。
○者,平声之符号也,●者,仄声之符号也,◎者,应用平声而可易仄声之符号也,⊙者,应用仄声而可易平声之符号也(△者,平声之韵也)。
若首句不押韵,则应改为○○○●●。
五绝则只有四句,依照前四句之平仄,即为五绝首韵押韵之平起法,依照后四句之平仄,即为五绝首句不押韵之平起法。
学者细细揣摩,不难收举一反三之效。
学诗百法之六五律仄起法五绝仄起附仄起者,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亦有押韵与不押韵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