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合集下载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消费的基本概念,掌握消费的类型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消费现象的能力,提高消费观念的认识。

3. 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1. 消费的基本概念:消费的含义、消费的目的和方式。

2. 消费的类型:生存消费、发展消费、享受消费。

3. 消费的特点:消费的必要性、消费的多样性、消费的发展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消费的基本概念、消费的类型及特点。

2. 教学难点:消费的类型及其区分,消费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消费的类型及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消费的基本概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消费的基本概念:讲解消费的含义、消费的目的和方式,让学生理解消费的基本概念。

3. 分析消费的类型:讲解生存消费、发展消费、享受消费的特点和区别,让学生掌握消费的类型。

4. 讲解消费的特点:讲解消费的必要性、消费的多样性、消费的发展性,让学生了解消费的特点。

5.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消费案例,让学生分析其所属消费类型及特点,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消费现象,分析其消费类型及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消费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消费类型及特点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分析消费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馈:1. 通过课堂提问、讨论,了解学生对消费基本概念的理解情况。

2. 通过作业、心得体会,了解学生对消费类型及特点的掌握情况。

3. 通过课后跟踪,了解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拓展:1. 邀请消费者协会或相关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消费市场的现状和趋势。

思想政治①必修3.1《消费及其类型》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思想政治①必修3.1《消费及其类型》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过去、当前和将来支出的高低与消费程度的关系;支出分配状态与消费程度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的异同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着力进步理论抽象的能力,参与生活理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从而建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程度的要素。

[教学难点]影响消费程度的要素。

[教学时数]1-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PPT播放比尔.盖茨的客厅照片和打赤脚的女孩在火塘上煮饭等图片,考虑为甚么居民的生活消费有如此大的差距?新课教学第一目:影响消费程度的要素1、次要的是居民的支出和物价程度。

(1)支出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第一,居民支出包括当前(可安排)支出和将来支出的预期。

要求:千方百计地添加居民支出。

保持乐观的预期。

第二,居民之间支出差距的大小对社会全体消费程度的影响。

支出差距过大会影响全体消费程度,反之全体程度进步。

我国人均GDP 打破3000美元,目前银行的个人储蓄其中80%为20%的家庭所具有。

而80%的家庭仅具有20%的财富。

我国基尼系数达到O.45。

(注:基尼系数是指在全部居民支出中,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的国际警戒线是0.4。

) 支出差距的扩大除影响消费外,还会产生甚么影响?社会不稳。

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社会公平公正成绩。

【那也会导致对社会公平的破坏。

从而引发一种强烈的仇富心思,和对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冲动,会引发动乱和暴力,那将会危及全部社会的安定和健康发展。

】(2)物价变动的影响。

复习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影响的具体内容。

(需求曲线)价格需求量不变物价对居民生活程度的重要意义。

2、其它影响要素。

例题:不变物价可采取调理利率、汇率和变动财政收支等多种手腕。

从防止物价过快上涨角度看,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A)①进步利率→投资降落→消费材料需求减少→商品价格程度降落②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添加→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程度降落③征收消费税→消费者税负添加→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程度降落④扩大政府投资→消费规模扩大→单位商品价值量降落→商品价格程度降落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消费的概念及其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消费行为及其特点。

3. 培养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消费行为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消费的概念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地位2. 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的特点及区别3. 消费类型的划分及具体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消费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2. 教学难点:消费类型的划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消费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典型的消费案例,加深学生对消费类型的理解。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消费行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消费现象,引发学生对消费的思考,导入新课《消费及其类型》。

2. 讲解消费的概念:阐述消费在经济学中的地位,解释消费的概念。

3. 讲解消费类型:介绍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的特点及区别。

4.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典型的消费案例,让学生加深对消费类型的理解。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消费行为。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消费类型的认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消费概念和消费类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让学生课后选择一个消费案例,分析其所属的消费类型,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经济学原理》等相关教材。

2. 案例材料:收集现实生活中各种消费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课件:制作精美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消费相关概念和案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消费的概念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地位,消费类型的讲解。

第二课时: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总结与拓展。

九、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3.1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3.1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3.1消费及其类型教案3.1消费及其类型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全章概述本课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消费入手,让学生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知道消费的类型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等经济现象及相关经济知识。

让学生通过感受生活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以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本课分为2个框题一、消费及其类型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新课标基本要求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新课程学习3.1消费及其类型★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2、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3、组织学生收集资料,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动,并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2、在学习“消费结构”时,可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从而增强学生们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与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因素2、贷款消费★教学难点、收入与消费的关系2、贷款消费★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课上采取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建议本框与大家经济生活紧密相关,涉及的概念、原理较多,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把抽象的理论与生动的现实生活结合,引导学生更好的去理解与把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第二课所学内容,总结影响价格的因素及价格变动的影响。

让学生知道价格对消费的影响又是价格机制调节作用的结果。

而本课所讲内容就是第二课内容的延伸,本课则侧重于对消费现象的理解和解释。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消费及其类型》教案1一、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主要分类及含义;消费结构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收入的高低和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钱货两清、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的异同点。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发掘以交易方式划分的几种消费类型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增强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家庭生活消费水平迅速提高的感受,结合我国恩格尔系数走势图的分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影响消费的因素、贷款消费三、难点: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消费结构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一)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1、分析近年来情人节巧克力热卖、丽江旅游热火朝天的原因小组讨论: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消费?2、列举富人与穷人的住房、车的消费水平。

迪拜富豪车镀黄金,李连杰豪宅6年造价2亿。

引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②列举超市促销、猪肉降价,销量上升。

引出消费品的价格影响消费水平A、商品价格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

消费者的收入总有限度,在这限度内寻找消费组合就不能不参考商品的价格。

B、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C、一般说来,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物价对消费水平的影响: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物价下降购买力上升③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等对消费的影响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大小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二)、消费的类型按产品的类型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按消费的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按消费方式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1、有形商品消费:衣食住行劳务消费:保姆、钟点工、维修2、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学习享受资料消费:旅游、音乐会3、钱货两清的消费租赁消费贷款消费(1)含义:是指消费者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用于购买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或教育、医疗、旅游等消费性支出的一种形式。

《消费及其类型》优秀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优秀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消费的概念及其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消费行为,包括冲动消费、计划消费和必需消费。

3. 培养学生对个人消费行为的认知和评价能力,提高他们的消费智慧。

二、教学内容1. 消费的概念及其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2. 冲动消费、计划消费和必需消费的定义和特点。

3. 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如个人收入、商品价格、广告等。

4.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消费的概念、类型及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

2. 教学难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技巧和策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消费的概念、类型及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冲动消费、计划消费和必需消费的特点。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技巧和策略。

4. 互动提问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消费及其类型》相关章节。

2. 课件:消费的概念、类型及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

3. 案例材料:冲动消费、计划消费和必需消费的实际案例。

4.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资料和法律法规。

5.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消费现象,引发学生对消费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消费的概念:阐述消费在经济学中的定义和重要性。

3. 介绍消费类型:讲解冲动消费、计划消费和必需消费的定义和特点。

4. 分析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讨论个人收入、商品价格、广告等因素如何影响消费行为。

5. 消费者权益保护: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七、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案例,分析冲动消费、计划消费和必需消费的特点。

2. 互动提问: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消费者和销售员,探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技巧和策略。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章节一:引言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消费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消费及其类型的兴趣。

2. 教学内容介绍消费的定义、消费的作用以及消费的重要性。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通过讲解和举例引导学生理解消费的概念。

章节二:消费的类型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消费的不同类型,并能区分各种消费类型。

2. 教学内容介绍生存消费、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三种类型,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和举例帮助学生理解消费的类型。

章节三:消费行为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消费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能分析消费者的决策过程。

2. 教学内容介绍消费行为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消费者的决策过程。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互动讨论法,通过讲解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消费行为。

章节四:消费心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消费心理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心理现象,并能分析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2. 教学内容介绍消费心理的定义、常见心理现象以及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小组讨论法,通过讲解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消费心理。

章节五:消费与生活方式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消费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并能分析消费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2. 教学内容介绍消费与生活方式的关系、消费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如何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小组讨论法,通过讲解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消费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章节六:消费与经济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消费与生产的关系。

2. 教学内容介绍消费在经济中的作用、消费与生产的关系以及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和举例帮助学生理解消费与经济的关系。

章节七:消费政策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消费政策的作用和类型,并能分析消费政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2. 教学内容介绍消费政策的定义、作用和类型,以及消费政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教学设计19:3.1 消费及其类型

教学设计19:3.1 消费及其类型

消费及其类型一、教材分析《消费及其类型》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恩格尔系数。

本节内容是从学生身边的消费生活入手深入浅出同时又是对前两课商品货币价格的基本结构知识的提升,又是为后面消费心理面面观、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展开铺垫好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主要分类及其含义,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理解过去、当前和未来收入的高低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的异同点,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

收集资料,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并初步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把模糊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学会从多层面、多角度看“影响消费的因素”;引导学生发掘不同消费类型的差别;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从而增强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及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家庭生活消费水平迅速提高的感受,结合我国恩格尔系数走势图的分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影响消费的因素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通过调查学生家庭近半年状况,得出在现在这样一个商品经济的社会,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消费,那么消费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消费的类型有哪些?对这些问题,我们这节课将一一来学习。

探究新知(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1.通过对比祖孙三代的消费状况,让学生认识到经济的发展是消费水平提高的根本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2.比较江苏某地农村村民的楼房和某山区农村四面透风的房子,认识当前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成正比,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3)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等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原因,甚至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服务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
2、类型
情境:现在年轻人结婚的消费时尚是买房和买车,
就这一问题我们希望与同学们讨论一下:假如结婚
时需要解决住房问题,你会选择哪种消费方式?为
什么这么选择?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看教材P19——20,提出问题:我们的生活消费有那些类型?并举例说明
过程方法
1、通过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2、在学习“消费结构”时,可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从而增强学生们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与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通过本框学习,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积极思考与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活动: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消费受消费习惯的影响,受过去收入水平的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就材料与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还要受物价水平影响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回答:
(二)进行新课
情境一:小张从某名牌大学财会专业毕业一年了,在北京的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工作,现有存款2万,预期月收入6000,单位给分了一个单身宿舍,但离单位很远,医疗等各种保险单位都给买了。为了工作的方便,他想买一辆小汽车作代步之用。
问题:你认为小张可以买车吗?
教师展示一组图片,指出是哪些因素影响消费的
水平?
情境二:教师展示材料、图片,对比两张照片,提问: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差呢?是哪些因素影响消费水平呢?
一、消费及其类型
影响消费的因素
(1)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与基础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居民收入对消费是怎样影响的?
(2)消费品价格
教师活动:承接前面问题的总结,继续设问: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人们的消费还受什么因素影响?
教学重点
1、影响消费的因素2、贷款消费
教学难点
1、收入与消费的关系2、贷款消费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用具
电脑、PPT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第二课所学内容,总结影响价格的因素及价格变动的影响。让学生知道价格对消费的影响又是价格机制调节作用的结果。而本课所讲内容就是第二课内容的延伸,本课则侧重于对消费现象的理解和解释。
(1)按产品类型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交易方式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3)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其中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将逐渐增加。
3、消费结构
课余作业
组织学生收集资料,观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并能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
北京市日坛中学教案用纸
课题
消费及其类型
课时
1
日期




知识技能
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2、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
3、组织学生收集资料,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动,并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