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合集下载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是生物学中重要的两个过程,负责维持生物体的能量供应和环境气体平衡。

细胞呼吸将有机物质转化为ATP(三磷酸腺苷),提供给细胞进行各项生物活动;光合作用则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同时释放出氧气。

本文将分别探讨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一、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一系列生化反应过程,通过将有机物质(主要是葡萄糖)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能量。

细胞呼吸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内,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糖解、Krebs循环和呼吸链。

1. 糖解:糖分子在胞质中被分解成两个三碳分子的丙酮酸,再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二磷酸腺苷(ADP)和磷酸根(Pi)的反应,产生ATP和尼酸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

2. Krebs循环:丙酮酸经过进一步的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氢原子,生成进一步的ATP和NADH。

3. 呼吸链:NADH和另一种辅酶FADH2通过一系列蛋白质复合物,在线粒体内的内膜上依次释放出氢离子和电子,最终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出能量,该能量用于通过细胞膜上的ATP合酶酶解离ADP和Pi合成ATP。

细胞呼吸过程中最终生成的ATP是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

此外,细胞呼吸还是调节细胞内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主要方式之一,参与了维持动态的呼吸代谢平衡。

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一些细菌中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叶绿体中的叶绿体膜系统中,主要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1. 光反应:光反应发生在光合色素存在的腺苷二磷酸酰基(ADP)和磷酸根(Pi)参与的过程中,接收到太阳能的光合色素产生高能态的电子,光合色素释放出的电子参与到一系列电子传递链反应中,逐渐转移到特定电子接受体上,最终生成ATP和还原型辅酶NADPH。

2. 暗反应:又称为Calvin循环,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没有光的存在下,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经过多次酶催化反应,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三碳糖物质葡萄糖,并同时生成ADP和磷酸根(Pi),完成能量和物质的转化。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两种基本代谢过程,它们在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藻类和一些细菌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例如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包括两个主要的反应:光能反应和暗反应。

光能反应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它使用叶绿素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在光能反应中,太阳光的能量被用来分解水分子,产生氧气和氢离子。

氢离子被用来生成高能化合物ATP(三磷酸腺苷),同时还产生能够转移电子的辅酶NADPH。

这些高能化合物将在后续的暗反应中用于合成有机物质。

暗反应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光合作用的第二部分。

它不需要光能的直接参与,而是利用在光能反应中产生的ATP和NADPH。

在暗反应中,二氧化碳分子被固定并转化为有机物质(例如葡萄糖)。

这个过程被称为卡尔文循环,其中利用酶的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

暗反应的产物是能够提供能量和材料的有机物质,同时还产生氧气作为副产品。

与光合作用相对的是呼吸作用,它是指生物体将有机物质(例如葡萄糖)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包括三个主要的步骤: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糖酵解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呼吸作用的第一步。

在这一步中,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产生一定量的ATP和NADH。

接下来,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三羧酸循环中进一步氧化,产生更多的ATP和电子携带者NADH和FADH2、最后,这些电子携带者经过氧化磷酸化过程,在线粒体内产生更多的ATP。

另外,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还在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光合作用在暗反应中固定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并在呼吸作用中释放出二氧化碳。

两者共同推动着碳的循环,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平衡。

综上所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两种基本代谢过程。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呼吸作用则将有机物质分解为能量和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吸收 O2 放
代谢特点 只进行细胞呼吸,不 进行光合作用 光照情况 代谢特点
弱光 细胞呼吸速 率大于实际 光合速率
图 示
气体交换
(二)以气体变化探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Ⅰ—不同状态下植物的代谢特点及相对强度的关系
图示
气体交换特征
从外界吸收 O
细胞呼吸速率大于光 合作用速率
(二)以气体变化探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Ⅰ—不同状态下植物的代谢特点及相对强度的关系
情况光照情况代谢特点 代谢特点
只进行细胞 呼吸,不进 黑暗 只进行细胞呼吸,不 行光合作用
图 示 图示
气体交换特 气体交换特征
呼吸所需O2 全部从外界 吸收,产生 从外界吸收 CO2全部释 放到外界

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测定实验探究
(1)曲线分析: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 细胞内的代谢特点如图2所示,释放的CO2量可表示此时细胞
1、呼吸速率的测定(如图)
①用NaOH溶液,以吸收植物
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②植物呼吸作用的指标:植物呼吸作用 吸收氧气,释放CO2,CO2被NaOH溶液吸收 ,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毛细管内的 水滴左移。单位时间内液滴左移的体积
合作用速率
光照情况
代谢特点
图示
植物与外界 换,即没有 吸收 气体交换特征
光合速率大 时进行光合作用和 于细胞呼吸 强光 速率 胞呼吸,且光合作
速率大于细胞呼吸 速率
植物光合作用所 植物光合作 消耗的 CO2量: 呼吸产生的+外 CO2: N=N 界吸收的 植物光合作用所 产生的O2量:呼 吸消耗的+释放 到外界的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联系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光合作用有氧呼吸物质变化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有机物――→分解无机物能量变化 光能→化学能(储能) 化学能→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热能(放能)实质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场所 叶绿体 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 条件 只在光下进行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1)物质方面:C :CO 2――→暗反应(CH 2O)――→呼吸ⅠC 3H 4O 3――→呼吸ⅡCO 2O :H 2O ――→光反应O 2――→呼吸ⅢH 2OH :H 2O ――→光反应[H]――→暗反应(CH 2O)――→呼吸Ⅰ、Ⅱ[H]――→呼吸ⅢH 2O (2)能量方面:光能――→光反应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CH 2O) ――→细胞呼吸⎩⎨⎧热能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各项生命活动3.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图示(1)光合作用只有植物的绿色细胞和光合细菌能进行,细胞呼吸则是所有的活细胞都能进行。

(2)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产生的ATP只供暗反应利用,而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可供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产生的[H]来自水的光解,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以生成(CH2O);有氧呼吸中产生的[H]来自第一、二阶段有机物的氧化,用于第三阶段与O2结合生成H2O,并产生大量的ATP。

角度一 以物质转化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1.(2014·天津高考)如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B .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 中C .过程②产生的(CH 2O)中的氧全部来自H 2OD .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解析:选D 过程①②分别表示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

若题中所述细胞为真核细胞,则过程①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中;若题中所述细胞为原核细胞,则过程①②均发生在细胞质中,A 错误;过程①通过有氧呼吸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只有小部分储存在ATP 中,B 错误;过程②产生的(CH 2O)中的氧全部来自CO 2,而不是H 2O ,C 错误;过程①通过光反应产生的[H],用于暗反应还原C 3,而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用于第三阶段还原O 2,生成H 2O ,因此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D 正确。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比较及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比较及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比较及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首先,光合作用是一个光合反应,它发生在细胞质中的叶绿体中的叶黄素等特殊化学物质的光合膜上。

光合作用的反应方向是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是在光合膜上通过叶绿素和色素分子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产生了氧气和ATP。

暗反应是在质体内通过ATP的参与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

相反,细胞呼吸是一个有氧过程,它发生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

细胞呼吸的反应方向是将葡萄糖和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ATP。

细胞呼吸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糖解、异名酸倒换、呼吸链。

糖解是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同时产生了一小部分ATP。

异名酸倒换是将丙酮酸转化为柠檬酸,在此过程中产生一些ATP和还原剂NADH。

呼吸链是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的酶和电子传递体系将NADH和氧气转化为水,同时产生大量ATP。

光合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

光照强度是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过强或过弱的光照都会降低光合速率。

适宜的光照强度可以激活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子,促进光反应的进行。

二氧化碳浓度是光合作用的呼吸物质,足够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暗反应的速率。

然而,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限制气孔开放,减少水分蒸腾,影响光合速率。

温度是另一个重要因素,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酶的活性,但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降低光合速率。

除了以上提到的因素,光合速率还受到光合膜中叶绿素和其他色素分子的含量、叶片的厚度和表面积、氮磷等养分的供应、光合作用酶的活性等因素的影响。

叶绿素和其他色素分子的含量越多,可以吸收更多的光能,提高光合效率。

叶片的厚度和表面积也会影响光合速率,较大的表面积可以吸收更多的光能,并提供更多的二氧化碳吸收面积。

养分的供应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适宜的氮磷含量可以提高光合速率。

综上所述,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两个基本的能量代谢过程,它们在反应方向、化学物质参与以及产物与消耗物等方面存在差异。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在生命的世界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两个至关重要的过程,它们就像是大自然的神奇魔法,维持着地球上生命的平衡与延续。

光合作用,简单来说,就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

想象一下,叶绿体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工厂,里面有着复杂而精妙的“生产线”。

在阳光的照耀下,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子吸收光能,就像启动了机器的开关。

然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二氧化碳和水被加工成了富含能量的有机物,比如葡萄糖。

同时,氧气作为这个过程的“副产品”被释放到了大气中。

细胞呼吸则是一个与光合作用相反的过程。

它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是细胞将有机物分解,释放出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可以把细胞呼吸看作是细胞的“能量发动机”,为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当我们进行运动、思考、甚至是睡觉时,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将我们摄入的食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以供身体使用。

那么,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首先,它们是相互依存的。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和氧气,为细胞呼吸提供了物质基础。

没有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细胞呼吸就没有了“燃料”,生命活动也就无法进行。

而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又可以被光合作用所利用,形成一个完美的循环。

其次,它们在能量的转化和利用上也是紧密相连的。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而细胞呼吸则是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则转化为 ATP (三磷酸腺苷)中的化学能,为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直接的能量支持。

可以说,光合作用是能量的“储存者”,而细胞呼吸是能量的“释放者”。

从物质代谢的角度来看,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也是相互制约的。

当光合作用强于细胞呼吸时,植物会积累有机物,实现生长和发育。

反之,如果细胞呼吸强于光合作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就会被消耗,可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生存。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是生物体内两个重要的代谢过程,它们在维持生命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细胞呼吸是一种氧化代谢过程,它通过在细胞内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有机物质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细胞能量供应。

而光合作用是一种光合成过程,它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本文将详细探讨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机制和作用。

一、细胞呼吸的机制和作用细胞呼吸是一种氧化代谢过程,相对于光合作用而言,细胞呼吸通常发生在有机物质充足、氧气供应充分的条件下。

细胞呼吸的主要过程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1. 糖酵解:糖酵解是细胞呼吸的起始阶段,它将葡萄糖分解为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并产生少量的ATP和NADH。

2. 三羧酸循环:在三羧酸循环中,丙酮酸会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碳,并反复与辅酶A结合,生成丙二酸和乳酸酸。

此过程会释放出更多的ATP和还原能量载体NADH。

3. 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细胞呼吸的最终阶段,它发生在线粒体中,将NADH和其他能量载体如FADH2经过一系列的氧化-磷酸化反应转化为ATP并释放出水。

细胞呼吸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它提供细胞所需的能量,驱动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如运动、分裂、合成等。

其次,细胞呼吸通过释放二氧化碳和水,有助于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调节酸碱平衡并排除废物。

二、光合作用的机制和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一些细菌中的一种重要代谢过程,它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主要包括光能捕获、光合色素的激发和光合糖合成三个阶段。

1. 光能捕获:光能捕获是光合作用的第一步,植物叶绿素中的叶绿体通过含有多种光合色素的反应中心和色素分子,吸收光能并刺激电子的激发。

2. 光合色素的激发:在光合色素的激发过程中,光合色素分子将激发态电子传递给电子传递链,释放出能量,产生ATP。

3. 光合糖合成:在光合糖合成过程中,通过碳固定和光合作用还原反应,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

(新高考)2022届高考生物 小题必练6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新高考)2022届高考生物 小题必练6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本专题是根据近三年(~)的高考真题情况,去组织和命制题目。

专题中有近三年的高考真题,根据真题加以模仿的题和百强名校对应考点的题。

该专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原理、应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等。

通常以坐标曲线考查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之间关系,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物质和能量上的联系,分析改变某个因素对光合作用或有氧呼吸的影响。

1.(全国卷I·30节选)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增加产量等目的。

回答下列问题:(1)农业生产常采用间作(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农田上间隔种植两种作物)的方法提高农田的光能利用率。

现有4种作物,在正常条件下生长能达到的株高和光饱和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的光照强度)见下表。

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角度考虑,最适合进行间作的两种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这两种作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作物 A B C D株高/cm 170 65 59 165光饱和点/μmol·m−2·s−11200 1180 560 623【答案】(1)A和C 作物A光饱和点高且长得高,可以利用上层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作物C光饱和点低且长得矮,与作物A间作后,能利用下层的弱光进行光合作用【解析】(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作物A、D的株高较高,B、C的株高较低,作物A、B的光饱和点较高,适宜在较强光照下生长,C、D的光饱和点较低,适宜在弱光下生长,综合上述特点,应选取作物A和C进行间作,作物A可利用上层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作物C能利用下层的弱光进行光合作用,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

【点睛】本题结合具体实例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内容,掌握光合作用的原理、影响因素及在生产中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2.(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25)将某植物叶片分离得到的叶绿体,分别置于含不同蔗糖浓度的反应介质溶液中,测量其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写出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酶
(1)分解成酒精的反应式: C6H12O6 2C2H5OH(酒精)+2CO2 +少量能量 (2)转化成乳酸的反应式:
C6H12O6 酶 2C3H6O3(乳酸) +少量能量
考点二 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及其应用
1.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1)曲线分析:最适温度时,细胞呼吸 最强 ;超过最适温度呼吸酶活性降低,
剖考析点题型二 提光炼合方作法用的探究历程及过程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连线)
知识梳理
剖析题型 提炼方法 写出鲁宾和卡门实验的设计思路。
H2O+C18O2
植物
O2;
H2O128 +CO2
植物
18O2。
2.光合作用的过程
(1)反应式:CO2+H2O叶―光―绿能 ―体→(CH2O)+O2。
剖考析点题型三
知识梳理
甚至变性失活,呼吸受抑制;低于最适
温度酶活性下降,呼吸受抑制。 (2)应用:温室栽培中增大 昼夜温差(降低夜间温度) ,以减少 夜间呼吸消耗有机物。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 温度 ,从而延
长保存时间。
2.O2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1)分析呼吸方式 ①O2浓度=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②0<O2浓度<10%时,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 ③O2浓度≥10%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
剖析2.叶题绿型体的提结炼构方与法功能
(1)结构模式图
剖析题型 提外炼表方:法① 双层膜
(2)结构
②基质:含有与 暗反应 有关的酶
内部 ③基粒 :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分布
决定
有 色素和与光反应有关的酶
(3)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证明 (4)恩格尔曼的实验:好氧细菌只分布于叶绿体被光束照 射的部位。
提炼方法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解读
1.实验原理 (1)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溶于有机溶剂 而不溶于水,可用 无水乙醇 等有机溶剂提取色素。 (2)分离:各种色素在层析液 中溶解度不同, 溶解度高 的随 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 分离。
2剖.实析验题步型骤 提炼方法
(1)提取色素:称取5 g的绿叶,剪碎放入研钵中,在研钵中 加入少许SiO2和CaCO3、10 mL无水乙醇,迅速研磨并用 单层尼龙布 过滤。 (2)制备滤纸条:距剪去两角的滤纸条一端1 cm处用铅笔画 一条细线。 (3)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色素滤液,沿铅笔线均匀 地画一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练出高分
细胞质基质
6O2 4 [H]
③酶
大量能量
20[H]
12H2O
C①6H12酶O6
2丙酮酸
少量能量
②酶பைடு நூலகம்
6H2O
少量能量
6 CO2 线粒体
1.细胞呼吸的过程
热能 ATP
6O2
2C3H4O3
知识梳理
2C3H6O3
2C3H4O3 6H2O
12H2O 6CO2
2.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并标出各种元素的来源和去路。
NaOH溶液
石灰水
石灰水
(3)检测酒精的产生:自B、D中各取2 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 液分别注入编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 mL溶有 0.1 g 重铬酸钾 的浓硫酸溶液→振荡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深度思考 (1)通入B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CO2的原因是什么? 保证第三个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完全是由酵母菌 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 (2)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D瓶中的氧气消耗 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的原因是什么? 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
4.CO2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1)曲线分析:CO2是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 积累过多会 抑制细胞呼吸的进行。
(2)应用:在蔬菜、水果保鲜中,增加CO2浓度(或充入 N2) 可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考点三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实验原理
实验解读
变混浊
灰绿色
2.实验步骤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葡萄糖溶液)。 (2)检测CO2的产生,装置如图所示。
剖析题型 提炼方法
将适量 层析液 倒入试
(4)色素分离 管
插入滤纸条
棉塞塞紧试管口
(5)观察结果
滤纸条上呈现四 条颜色、宽度不 同的色素带
叶黄素 黄绿色
剖深析度题思型考 提炼方法
(1)为什么需要选用新鲜绿色的叶片做实验材料? 提示 新鲜绿色的叶片中色素含量高,从而使滤液中色素 含量较高,实验效果明显。 (2)为什么滤液细线要重复画,且线要细、直? 提示 重复画线是为了增加色素的浓度,使分离出的色素 带清晰分明。滤液细线要细、直是为了防止色素带之间出 现重叠。
剖析题型 提炼方法
(3)层析时,为什么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提示 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触及(或没入)层析液,会使滤液 中的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使实 验失败。
(剖2)析过程题型 提炼方法
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 [H]+O2 ATP
活跃的化学能 叶绿体基质
(CH2O) ADP+Pi
稳定的化学能
剖考析题点型一提捕炼获方光法能的色素和叶绿体的结构
1.叶绿体中的色素及色素的吸收光谱
知识梳理
叶绿素b 叶绿素a
胡萝卜素 叶黄素
剖析题型 提炼方法
由图可以看出: (1)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 可见光 ,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 吸收。 (2)叶绿素对 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量大,类胡萝卜素对 蓝紫光 的吸收量大,对其他波段的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少。
①中耕松土促进植物根部有氧 呼吸 (2)应用②无氧发酵过程需要严格控制 无氧 环境
③低 氧仓储粮食、水果和蔬菜
3.含水量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1)曲线分析: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 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 加快,随含水量 的减少而 减慢 。当含水过多时,呼吸速率减慢,甚至死亡。
①粮食在收仓前要进行晾晒 处理 (2)应用 ②干种子萌发前进行 浸泡 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