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

合集下载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行 教 育 方 面 , 不 少 单 位 虽 然 搞 了 网 页 , 内容 陈 旧 、 板 , 但 死 发挥 不 了 多
大作用。


政 工 学 刊 ・ o 6・ — — 2o 2
维普资讯
艺≮ u 《 =) r : 、 = l
想 的 一 系 列 新 思 想 、 观 点 、 论 新 新
就 是不 联 系 实 际 , 其 是 不 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联 系 尤 本 单位 和官 兵 个 人 的实 际情 况 , 洞 空
确 的 思 想 问 题 , 不 是 从 正 面 讲 道 理 、 工作 , 是讲 许愿 、 慰 、 做 而 安 糊
弄 的话 ; 有 的 对 部 队 的 歪 风 邪 气 ,
部 队思 想 政 治 教 育 针 对 性 、 效 性 上 实
气 , 缺 乏 应 有 的 亲 近 感 、 亲 和力 。
( ) 想政 治教 育缺 乏应 有 的 有 了不 少 改 进 ,但 大 部 分 的 教 育 仍 三 思
原 则性 、 斗性 。 战 思想政治教育的
生 命 力 , 就 在 于 有 鲜 明 的 党 性 原 则 , 应 该 旗 帜 鲜 明 地 提 倡 正 确 思
( ) 二 有些教 育的科 学 }、 生 可信度 、
说 服 力 不 强 。 从课 堂教育 和思想
工 作 来 讲 , 目前 仍 然 程 度 不 同 地 存
在 着一 些 “ 、 、 、 ” 毛 病 。所 假 大 空 硬 的
谓 “ ” 就 是 讲 的 有些 道 理 , 很 符 假 , 不 合 客 观 实 际 ,不 管 是 否 有 实 际 作 用 , 我讲 我 的 , 不 信 由你 ; 谓 “ ” 信 所 大 , 就 是爱 讲 大 话 、 话 , 分析 具 体 人 、 套 不 具 体事 , 会 讲 具体 的理 ; 谓 “ ” 不 所 空 ,

增强课程思政实效性的关键在教师

增强课程思政实效性的关键在教师

增强课程思政实效性的关键在教师发布时间:2021-09-26T05:23:37.908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5月14期作者:郭慧莹[导读] 大学生思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很难依靠或不能单纯依靠几门课程或某几个专业的学习达到理想的结果,必须在准确认识课程思政教学规律基础上,增强课程思政实效性郭慧莹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摘要:大学生思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很难依靠或不能单纯依靠几门课程或某几个专业的学习达到理想的结果,必须在准确认识课程思政教学规律基础上,增强课程思政实效性。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着相同的目的性。

高校教师要围绕“思想引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的课程建设要求,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不同课堂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每门课程的德育内涵,立足岗位、提升认识,立足课堂、掌握方法,努力求活、积极实践,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

关键词:课程思政实效性教师一、准确认识课程思政教学规律2016年全国思政工作会议之后,课程思政的问题被提到了一个较高的认识高度。

在随后的一些列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相关文件中,都把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的建设做了明确的要求。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已经不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动员令而应当是督促令。

所有学校、所有课程、所有教师都要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怎样使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能够达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本质要求,在推进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就应当特别注意围绕着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和不断提高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效性。

提高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效性关键是需要教师准确认识课程思政教学规律,这里面的核心词:首先,关于对课程思政育人内涵的问题。

其次,关于课程思政育人实效性问题。

申论范文大全:让高校思政课更具亲和力针对性

申论范文大全:让高校思政课更具亲和力针对性

申论范文大全:让高校思政课更具亲和力针对性1500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然而,当前一些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教材陈旧等,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不高,缺乏对其实际意义的认知。

为了让高校思政课更具亲和力和针对性,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思政课的教学方式需要更加多元化。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式多以理论讲述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和抵触情绪。

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引入案例分析、讨论研究、互动教学等方式,通过实际案例和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同时,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析问题,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其次,思政课的内容应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

当前一些高校思政课的内容过于抽象和宏观,缺乏对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的关联。

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在课堂中引入一些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把思政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与学生相关的课题或任务,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调研和实践,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来深入理解和感悟思政课的内容。

此外,思政课教材的更新迭代也是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重要方式。

当前一些高校思政课使用的教材陈旧,内容过时,无法满足学生对新时代思政课的需求。

因此,应加大对思政课教材的研发力度,推出贴近时代背景和学生需求的新教材。

新教材可以通过增加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方式,使教材更具亲和力和实用性。

最后,高校思政课的教师队伍建设也需要加强。

思政课教师应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思政理论基础,同时要注重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亲和力。

同时,高校也应加大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和评价力度,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励和引导教师积极投入思政教育工作。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亲和力提升的着力点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亲和力提升的着力点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亲和力提升的着力点收稿日期:2018-12-25基金项目:安徽省2018年度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一般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共享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gxyq2018178)作者简介:刘媛媛(1980-),女,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德树人,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是改进教学的必然要求。

“所谓亲和力,是指一个人或组织在群体心目中的亲近感,以及对所在群体能够施加的影响力;亲和力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良情怀,是以博爱心胸为依托的人与人之间的认同和尊重。

”《礼记·学记》曾指出:“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在课堂的亲和力既反映出师生心灵上的通达与投合,又成为促成教学合作,达成思想共识的推动力。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要立足中国特色,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必须通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来实现。

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指示和要求,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升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亲和力上,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结合学情期待,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思政课堂加强亲和力,使学生如沐春风,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

教学中,教师作为主导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乐于参与学习、认同思想主张,思政课亲和力是必不可少的。

提升思政课堂亲和力,必须抓好着力点,具体体现在理论、载体和方法等方面。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有效途径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有效途径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有效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和引领青年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学生的反感和排斥、信息爆炸导致信息碎片化等。

为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关注学生需求,掌握有效教育方法。

1.了解学生特点和需求: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需求,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优势和劣势,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政教育。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让他们积极参与和体验思政教育。

3.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通过讲座、研讨会、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多种方式,让思政教育更加生动、有趣、富有互动性。

二、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融入思政教育元素。

1.建设思政教育场所:校园中设置思政教育展厅、活动室、图书馆等场所,展示思政教育的成果和文化,提供学生学习和交流的空间。

2.开展思政教育系列活动:举办思政教育主题月、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让大学生活更有意义。

3.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和项目: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到各门课程和学科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思政的力量。

三、加强教育者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1.培养教师“双师型”素质:要求思政教育教师除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提供定期培训机制:高校要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教学方法、心理辅导等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3.加强思政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高校要重视思政教育教师的招聘和培养,吸引有激情和热爱思政教育的优秀教师加入。

四、与社会资源合作,拓宽思政教育渠道。

1.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邀请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专家学者到高校进行讲座和指导,提供专业的学术支持。

2.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展活动:与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合作,共同举办思政教育活动,搭建宣传思政的平台。

3.引入科技手段提升亲和力:通过建立思政教育网站、APP等新媒体平台,加强高校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方案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方案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实施方案—以工程CAD课程为例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讲话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因此,高校应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挖掘梳理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将传统的思政课程教育对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与师资团队,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而的精神指引.专业课课程要根据各自课程的特点,担起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职责,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我们选取工程CAD为例,做出专业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案,其他课程也可参照执行.工程CAD是水利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水利工程系1各个专业都开设有这门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过去的教学中注重的是“传授知识,学以致用”,即学生是否掌握了绘图技巧以及理论,却忽略了作为一个制图员应具备的职业操守与文化内涵.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将思政渗透、贯穿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1工程CAD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1.1工程CAD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准确、翔实的工程图纸对于工程技术信息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当图纸涉密时候,对制图员的职业操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授课的同时,更应该发挥思想教育功能,将思政元素整合到课程中去.思政教育全面地融入于教学,扎根于学生心中.1.2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制图的工作,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绘图理论知识,技巧操作,还要有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这是与课程思政的目标一致的.课程思政中,可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品德教育的思政元素,融入思政教育点,并进行教学设计.表1制图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对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元素通过深入挖掘工程CAD中的思政元素,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提炼思政要求,融入课程教学,促进思政与专业课程的结合.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课程育人,达到思政目标.1.3完善课程体系依托工程CAD课程的重要地位,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注重充分发掘的“思政资源”,结合每章节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与德育目标于教学大纲中.如在讲授精确绘图的的章节,要求学生保持一种严谨踏实的态度,也不允许任何环节出现丝毫差错,将工作的精准、精确、精细和人民生命等价起来,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反复改进修改图纸,感悟水利的工匠精神.1.4教学方式多样化课程思政教学中注重多元化手段,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水利工程制图规范,增强学生一丝不苟的态度.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以微信、学习通等形式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绘图技巧.通过深度讨论、角色体验与情感模拟、翻转课堂等探索,引导大学生通过体验式思考,正确感受不同职位的工作过程.2预计达到的思政的成果2.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思政元素的引入,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积极实践、积极思考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更加主动学习专业知识.通过制图员、审图员岗位体验以及互换,让学生更加认真绘图,提高责任意识.再如通过水利制图规范、建筑制图规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行业间绘图规范的差异.最后,随着课程思政的深入,同学们对于专业知识的兴趣和接受度也有了很大提高.2.2提高教师自身思想道德素养教师除必须具备基本的仁爱礼信等道德素养外“课程思政”的实施对于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具备与时俱进,自觉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教育内容,强化专业教师结合专业当好学生引路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提升其德育教育的执教能力.2.3培养学生水利工匠精神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将知识与思想融为一体,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注重意识形态的引领,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厚植理想信念,扫除思想困惑,树立由于课程性质、教学模式等的限制,敬业价值观教育更多地是从理论教育的角度开展,而实践方面则较少.通过调查的结果显示了高职学生在理论认知方面,对于敬业价值观的认同度高,但仅停留在理论表层,并没有完全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因此,敬业价值观教育的活动中应更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自体验,效果会更好例如活动中加强学生分享、游戏体验等环节.。

如何“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如何“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如何“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作者:冯务中来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9年第01期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他在讲话中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第1版)这是一个重要论断,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只有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才能持续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才能真正使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金课”。

那么,如何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一、以深入研究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政治性是思政课的首要属性,同时也是对思政课教师的首要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个要”的要求,其中第一个就是“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第1版)。

只有牢牢坚持政治性,思政课才能永葆其本色、不失其意义。

同时,我们不能将思政课的政治性孤立化。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思政课的政治性只有与思想性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效果。

政治性犹如作料,思想性犹如食物,只有将作料与食物恰当地搭配在一起,将政治性与思想性紧密地渗透在一起,才能使学生自愿接受。

“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地吸收。

”(本报评论员:《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1日第1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出了“八个统一”的要求,其中第一个就是“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第1版)。

试论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与亲和力

试论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与亲和力

试论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与亲和力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成为了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的热点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逐步从简单的学科知识教育向全面人才教育转变,思政课成为了全面人才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也有学生对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存在着诸多不满,那么如何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呢?一、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思政课教学的核心,因此,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首先,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学识水平和学术研究能力,能够深入理解和思考社会发展与思想理论等热点问题。

其次,思政课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更新,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现实问题,提高授课质量。

最后,应加强思政课教师的督导和评估机制,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不断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能力。

二、深化学科和学生实际联系思政课教学需要深化学科与学生实际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学科教育的本质,注重在教学中融入生活、融入实践,让学生学到真正有意义的知识。

此外,教师还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与学生实际需求相契合,提高思政课教育质量和针对性。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是增强思政课教学亲和力的重要手段。

实际上,教育学家认为,学生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可以采用讲解、讨论、案例学习、实践环节等多种教学手段,开展小组讨论、在线互动、课程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增添课堂生气和互动性,提升思政课教育的亲和力。

四、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现代化技术可以有效地为思政课教育增加亲和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学习和应用多种交互式技术来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例如,使用多媒体、网络信息与社交平台,还可以运用课程教学软件、智能手机等,让学生随时接受思政课教育。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其教育实质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方方面面,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理论界据此加强立德树人研究,把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明确了“立德”与“树人”的基本内涵。

提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的基本方向是高校在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中,将大学育人的终极价值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创新高校育人方式方法,不断丰富育人内涵和外延,以协同育人的方式为高校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制度,发挥制度的规范引导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需要依托课程思政来实现,以协同育人制度的构建来发挥规范引导作用,从而促进教育工作的实效提升。

首先,高校可以构建领导管理制度,发挥领导作用构建完善的组织架构和政策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思政教育的内容及课程设计中去,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从顶层设计出发,优化协同育人制度的高效构建,并将制度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去;其次,考核评价制度的完善也是提升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思政及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育人职责的考评制度,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和提升教育的引导及思想熏陶作用,对于提升课程思政的建设质量十分重要,需要高校在考评工作开展中不断丰富各项考评指标,从课程思政的发展需求出发优化考评体系;最后,也需要在教育计划中融入课程思政,结合思政育人的目标要求,加强课程思政的教育渗透,发挥良好的规范及引导作用,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三全育人的教育格局,构建完善的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

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提升策略探析

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提升策略探析

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提升策略探析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重要任务。

而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课的主要承担者,其亲和力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提升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亲和力的基础。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与学生建立起亲切的师生关系。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学生心理咨询时间、开展师生座谈会等方式,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发现问题,做出针对性的帮助和引导,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

二、注重教师个人魅力的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也与教师个人的魅力息息相关。

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魅力,通过丰富的知识储备、独特的教学风格、亲切的笑容等方式,让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拥有更高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和教师交流活动,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理念,从而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和认可。

三、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亲和力的提升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讲座、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以增加课堂活跃度和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还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分享一些生活中的感人故事、幽默的笑话等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加愿意和教师沟通和交流。

四、拓宽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还应该不断拓宽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需求。

通过引入一些前沿的思想政治理论、热点的社会问题、现实的案例分析等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教师的学识渊博、见解独到,从而增加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亲和力。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研究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研究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研究【摘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探讨了提升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

案例分析部分展示了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影响因素分析揭示了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因素。

结合以上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加强师生沟通、注重实践教育、倡导创新思维等。

展望未来,可以深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针对性,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现状分析,策略,措施,案例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建议,展望未来。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信仰信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发展和学生群体多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当前,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亲和力不足、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教育效果。

为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有必要深入研究相关问题,探讨有效的策略和措施。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改进策略,从案例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中得出结论,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意识和思想觉悟的重要途径。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发展和成长。

在当今社会,在世界各国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更显重要。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策略和措施,才能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有效途径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有效途径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有效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是指教育内容和方式能够与学生需求和心理特点相契合,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认同,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为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可以采取以下有效途径:1. 更新教育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热点问题,结合当代社会现象,开设与学生关切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如创新创业、职场发展、身心健康等,使思政教育更具现实意义。

2. 多样化教学方式。

传统的思政教育普遍采用讲授方式,导致学生对课堂教育缺乏兴趣,容易产生抗拒心理。

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多媒体、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3. 强化互动沟通。

互动沟通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表达意见,并能够及时给予反馈和引导。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思政教育讨论会、座谈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与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

4.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还与学习环境息息相关。

学校可以通过建设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等场所,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环境。

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道德品质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发展支持。

5. 健全评价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也与评价机制密切相关。

学校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充分考虑学生的特长和兴趣,保证评价结果和行为目标的衔接度。

应该鼓励学生参加思政教育相关的比赛和活动,并将其纳入综合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思政教育的热情。

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需要教育者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心理特点,更新教育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强化互动沟通,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健全评价机制。

只有通过这些有效途径的全面落实,才能更好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以“四力”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基于湖南7_所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调查与思考

以“四力”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基于湖南7_所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调查与思考

收稿日期:2023-04-26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思政项目“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9B10)。

作者简介:郑立新,男,湖南汨罗人,湖南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周志辉,女,湖南汨罗人,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副院长。

以“四力”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基于湖南7所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调查与思考郑立新周志辉(湖南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岳阳414006)摘要: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是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也是提升思政课针对性、实效性的关键。

近年来关于思政课亲和力的研究成为热点,但关注“教”的亲和力的多而关注“学”的亲和力的少,定性分析的多而定量研究的少,研究课堂内的多而研究课堂外的少,难免存在“偏”“虚”“窄”的问题。

基于湖南7所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调查分析表明,只有以说服力、吸引力、导引力、影响力为中心增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才能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温度、效度、力度。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亲和力;铸魂育人中图分类号:G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65(2023)05-0017-09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1]330思政课的“三性一力”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中“一力”是关键。

亲和力原是一个物理化学概念,指原子之间相互吸引发生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的力度,用以描述原子活跃性、敏感性等物理化学特性,现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用以描述组织或人与人之间的亲近程度,特别是思想、情感上的共识、共鸣。

思政课的亲和力,就是学生与其思想性、理论性产生思想共振、价值共频、情感共鸣,从而将外在的思想理论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价值准则,进而成为他们行动的动力、原则。

如何“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如何“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第1版)习近平总书记对办好思政课的根本保证㊁有力支撑㊁深厚力量㊁重要基础的深刻分析,说理透彻㊁清晰,增强了我们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的自觉和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㊁改革创新的阐述,让我们对进一步办好思政课充满自信.面向未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处于意识形态前沿的思政课仍有一些难题需要破解,如教育教学中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形式化㊁表面化㊁理论与现实脱节的现象,亲和力和针对性还不够强,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发挥得不充分,等等.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思政课建设中的难题和短板,开出了药方.例如,针对如何建设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 六个要 的要求,即政治要强㊁情怀要深㊁思维要新㊁视野要广㊁自律要严㊁人格要正(«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第1版);针对如何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 八个统一 ,即 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第1版).这些药方把脉精准㊁对症下药,为我们进一步在改进中加强思政课教育教学㊁在创新中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水平指明了方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将这种自信转化为学院自信㊁学科自信㊁课程自信㊁教学自信,转化为决心,落实到行动,找准短板,精准发力,加强学院㊁学科㊁课程建设,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每一位教师要将这种自信转化为上好每一堂课的自信,让每一堂课都出彩,让学生每一堂课都有满满的收获.(艾四林,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㊁教授)如何 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㊁理论性和亲和力㊁针对性 ∗冯务中㊀㊀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㊁理论性和亲和力㊁针对性.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第1版)这是一个重要论断,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只有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㊁理论性和亲和∗本文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资助项目㊁清华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力㊁针对性,才能持续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才能真正使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㊁终身受益㊁毕生难忘的 金课 .那么,如何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㊁理论性和亲和力㊁针对性?一、以深入研究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政治性是思政课的首要属性,同时也是对思政课教师的首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 六个要 的要求,其中第一个就是 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第1版).只有牢牢坚持政治性,思政课才能永葆其本色㊁不失其意义.同时,我们不能将思政课的政治性孤立化.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思政课的政治性只有与思想性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效果.政治性犹如作料,思想性犹如食物,只有将作料与食物恰当地搭配在一起,将政治性与思想性紧密地渗透在一起,才能使学生自愿接受. 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地吸收. (本报评论员:«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 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1日第1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提出了 八个统一 的要求,其中第一个就是 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第1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如果只重视政治性,以政治性取代思想性,以政治口号代替学理分析,则会产生 低级红 和 高级黑 的效应.而要从 低级红 和 高级黑 走向 高级红 ,就必须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关键是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缺乏对内容的深入研究,教学时就会照本宣科,就会人云亦云,就会语焉不详,就会浅尝辄止,就会停留在口号和提法上而无法深入问题和思想的层面,就会仅仅形式主义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无法回应学生的现实关切和深层疑惑,就会将本来应该提供 干货 的思政课变成 水课 .有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教师就可以在 照着讲 的基础上 接着讲 以至 自己讲 ,就可以在教导学生 知其然 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知其所以然 ,就可以在讲授 是什么 有何意义 的基础上讲授 为什么 和 怎么样 ,就可以在古今比较㊁中西比较㊁应然实然比较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引出科学的结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 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㊁国际视野㊁历史视野,通过生动㊁深入㊁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㊁讲清楚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第1版),而要拥有宽广的视野,就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现实中,思政课教师大都教学任务繁重,杂事琐事繁多,致力于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的思想性,一些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沦为 低水平重复 ,变成 复读机 .没有踏实的科研就无法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为了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思政课教师要有 教研相长 的意识,要有 有所为有所不为 的智慧,要有 板凳宁坐十年冷,教学不讲一字空 的决心.只有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讲出思想性,只有以专业课的标准保证思政课的质量,只有变 空洞无物 为 言之有物 ,思政课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服.二㊁以思维抽象增强思政课的理论性思政课不仅要有政治性和思想性,还要有理论性,即从思维抽象的高度系统解析问题,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经验㊁感受㊁情感的层面.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喜欢通过举例㊁现身说法等方式论证某些观点.这些形象化的方式可以增强授课的说服力,因而是必要的;但是还远远不够.真正的说服力不是来自于经验和煽情,而是来自于理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马克思曾指出: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9G10页]而要 抓住事物的根本 ,就必须对事物进行思维抽象,在规律的层面上深入地把握事物.例如,讲解改革开放时,不能只是以举例的方式讲述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更要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层面讲清楚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即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㊁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性质属于非对抗性矛盾,因而解决这些矛盾,既不能保守,也不必冒进,而是要通过改革开放这种方式.同时,讲解改革开放时,不能只是以列举的方式展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还要从机理的角度讲清楚产生这些成就的根源和原因.理论性不仅意味着思想的抽象性和深刻性,还意味着思想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为了增强思政课的理论性,还要在讲授的过程中做到系统阐述,而不能只是一鳞半爪㊁一知半解.思政课犹如一棵大树,教师不仅要着眼于树梢和树冠,更要着眼于树干和树根.具体而言:讲授一个事件,不能只讲这个事件的最终结果,还要讲清楚这个事件的前因后果;讲授一项政策,不能只讲这个政策的条文规定,还要讲清楚这项政策的出台背景㊁精神实质㊁实施难点等;讲授一个理论,不能只讲授这个理论的最终样态,还要讲清楚这个理论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讲清楚其在当前的时代内涵.例如,讲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就要讲清楚其发端㊁形成和发展过程,讲清楚基本路线的核心内涵与精神实质,讲清楚基本路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内涵.三㊁以人格魅力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对于思政课教学而言,教师的亲和力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至关重要的问题.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谈到了 亲和力和针对性 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还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㊁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第1版)这项要求非常重要.就学生而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恶其师,则会拒其道.而就教师而言,亲其生,才能传其道;恶其生,就会滞其道.一般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的教学活动的前提:师生关系和谐,则教学活动容易顺畅;师生关系别扭甚至恶劣,则教学活动难以顺畅.就思政课而言,学生往往是通过接受教师这个人而接受教师的观点的.如果学生接受了教师这个人,则往往容易接受教师的观点,即使教师在论证观点的过程中存在瑕疵.反之,如果学生不接受教师这个人,则往往不易接受教师的观点,甚至还会对教师的观点产生逆反心理,即使教师所讲的观点是正确的,即使教师在论证观点的过程中是严谨的.由此可见,亲和力是影响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关键是教师要有人格魅力,特别是要有师生平等的意识和做法.思政课的内容具有 高大上 的特点,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 舍我其谁 不容置疑 等心态,而这必然引起学生的不满和反感,从而影响学生对思政课的接受.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应该意识到,尽管教师与学生角色不同㊁职责不同,但人格和地位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长项,包容学生的弱点,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应该践行 教学相长 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真诚地向各位学生学习.我们应该要有 师生相友 的做法,走下高台,放下身段,与学生交朋友,通过推心置腹㊁设身处地的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疑惑,回应学生的真实关切,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让思政课变得可亲.四、以问题导向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针对性是思政课的生命力所在,思政课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学生是否接受思政课的关键所在.学生不是不喜欢思政课,而是不喜欢那种 无病呻吟 无关痛痒 的思政课,他们喜欢的是那种 有的放矢 一针见血 的思政课.富有针对性的思政课,往往能够解释学生的真实疑惑,回应学生的现实关切,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因而受到学生的欢迎;缺乏针对性的思政课,往往流于形式,只是走走过场,不愿㊁不敢或者不善于直面真实的问题,因而受到学生的厌烦.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关键是要有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所在,找出针对面和关切点进行教学,变 无的放矢 为 有的放矢 .首先,要针对学生的认识误区进行教学.例如,在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对 和谐 的认识存在偏差,如将 和谐 理解为 一团和气 ,理解为 强求一致 ;如认为 伟大斗争 与 和谐 是对立的,认为提倡和谐就是 粉饰太平 ,等等.对于学生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不能视而不见㊁置之不理,而应该紧紧抓住㊁认真剖析,从而使学生产生 推陈出新 之后的获得感.其次,要针对社会上的错误观点和思潮进行教学.思政课教学不仅要 立 ,即正面讲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要 破 ,即批判社会上那些错误观点和思潮.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 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第1版)例如,在讲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时,要批判那些认为中国已经走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㊁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㊁已经不属于第三世界的错误观点.又如,在讲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时,要批判那种 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性质 的思潮.再如,在讲解改革开放理论时,要批判那种 质疑改革开放 的思潮.只有有 破 有 立 , 破 立 结合,才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化对于问题的认识.最后,要联系学生成长需求进行教学.很多学生都认为思政课的内容本身是正确的,他们的疑惑往往在于:这些内容与自己有什么关系?面对这种常见的疑惑,教师不仅要讲清楚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而且要讲清楚学好思政课对于学生的意义.比如,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全面㊁不迷不乱地认识中国的发展趋势和世界的发展趋势,从而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的人生抉择.在必要的时候,还要直接讲清楚思政课对于学生成长和成功的启发意义.例如,讲清楚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㊁群众路线㊁独立自主对于个人成长和成功的启发意义.通过恰当的引申,直接揭示思政课内容的人生启迪价值,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思政课的广泛适用性,使学生发现思政课与自己生活的密切相关性,从而提高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总之,思政课教学要有实效性,就必须以深入研究增强其思想性,变 空洞无物 为 言之有物 ;以思维抽象增强其理论性,变 蜻蜓点水 为 鞭辟入里 ;以人格魅力增强其亲和力,变 面目可憎 为 面目可亲 ;以问题导向增强其针对性,变 无的放矢 为 有的放矢 .还需要说明的是,思政课的思想性㊁理论性和亲和力㊁针对性之增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厚积薄发的;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与时俱进的.只有通过不懈努力,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㊁理论性和亲和力㊁针对性,才能持续㊁长久地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冯务中,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㊁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动脑才能入脑㊀入脑才会入心李㊀蕉㊀㊀立德树人,思政先行.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再次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就要深刻把握 八个相统一 ,这不仅对思政课的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未来思政课的守正创新指明了方向.的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目前我们正经历着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人民日报»2018年6月24日第1版).今日的思政课也要跟上时代,不断创新,而思政课教师则要主动担负起这一时代使命.思政课的革新,不仅需要进行形式上的革新,还要持续地进行教学内容上的探索革新. 因地制宜㊁因时制宜㊁因人制宜 ,是上好思政课的重要前提.在我所执教的清华。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作者:陆俊汕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14期摘要谈心谈话是辅导员工作中一种应用最普遍的传统形式和基本方法。

辅导员用好谈心谈话方法、满足谈心谈话能力要求、谈心谈话基本原则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一种沟通师生心灵,增强师生情感的有效方式,也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谈心谈话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某一阶段、某个主题的学习就能完成和实现的,而是贯穿于每一天、每个阶段、每一名学生的每一件具体的、日常的甚至琐碎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工作,谈心谈话必不可少。

1谈心谈话的基本主题谈心谈话的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思想教育类、党团建设类、日常事务类、心理健康类、创新创业就业指导类、网络思政类、危机事件应对等。

针对不同的主题,设定不同的谈话方案,就需要我们有相应主题的知识储备,当然运用对应知识储备的基础在于辅导员在谈心谈话中能敏锐觉察学生谈话表达出的信息,以及表达背后所隐含的问题归属哪个类别。

2做好谈心谈话工作的能力要求一次在辅导员看来很普通的谈心谈话,很可能会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

谈心谈话工作也是对辅导员多重能力的一项综合考验。

2.1掌控能力在平时的生活中,与学生打成一片,体现辅导员的亲和力。

但在谈心谈话中,辅导员起到思想引领和启发的作用,尤其是需要纠正学生错误观点、认知偏差的时候,一定要坚持正确理念和认识。

要掌控学生的思想动向,甚至是在话题的迁移,延伸过程中,要有“刚柔并济”“收放自如”的掌控力。

2.2沟通能力谈心谈话工作不是命令的单向传达,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有流畅的表述,也要有耐心的倾听。

掌握基本沟通技巧,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辅导员在思想引领上的说服力和个人品质、个人魅力的感染力。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大学(思政教研)Universit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2021年2月Feb.2021总第502期Vol.50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路径研究王纯爽a,姚屹北b(沈阳药科大学a.药学院;b.学生处,辽宁沈阳110011)摘要:亲和力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力量,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进而促进教育对象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必须正确认识其科学内涵,把握其针对性、向师性与实效性。

本文从教育实践活动和谐性、教育主体人格的感召性、教育对象的主动性等方面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原理,进而提出了具体的实践策略:跟踪热点动态,讲透理论内涵;融合信息技术,转变话语体系;加强人文关怀,协同心理疏导;创新授课模式,注重实践教学。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8-0044-0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m这一思想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指引。

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有必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科学内涵进行系统的把握,探索其在教育活动中的生成机理,进而采取切实有效的实践策略,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一、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科学内涵从概念上讲,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主体(教育者、教师)对受众(受教育者、学生)的吸引、感染、凝聚、塑造和引领等积极影响,以及受众对教育主体的亲近、认同与满意”2。

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第一,针对性。

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使受教育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践中要做到有的放矢,直击大学生的思想困惑。

为此,提升教育的亲和力,要针对一个个鲜活的大学生个体,深入他们的内心,才能拉近距离”第二,向师性。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系统构成、现实检视与提升路径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系统构成、现实检视与提升路径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系统构成、现实检视与提升路径龙献忠 刘绍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1]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论述的思想精髓和实践要求,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亲和力和针对性至关重要。

思政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思政课话语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基础,也是满足学生需求和期待的重要条件。

因此,提升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对于保障“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目标的实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助推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何以为是: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的系统构成明晰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何以为是,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掌握,关系到思政课能否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关系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目标和任务能否顺利实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为了更清晰地了解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的系统构成,有必要对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这个概念中所涉及的“话语”“亲和力”这两个关键词的主要内涵做出 摘要: 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内在遵循。

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主要由话语主体的引领力、话语内容的解释力、话语风格的吸引力、话语语境的渗透力、话语评价的助推力等构成。

由于话语双方在主导性与主体性之间存在“内在张力”、话语资源的供给未做到“内容为王”、话语的表达艺术未达到“妙趣横生”、话语语境的创设未实现“润物无声”,而且缺乏“科学规范”的话语评价机制,受这些因素影响,高校思政课话语主体引领力弱化、话语内容解释力欠缺、话语风格吸引力不强、话语语境渗透力淡化、话语评价助推力不大,这使得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提升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增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与感染力的实现路径——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增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与感染力的实现路径——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思政课堂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74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战“疫”斗争,这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丰富的现实素材。

如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堂上传递战“疫”精神正能量,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应注重从教师自身的努力,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混合运用等方面进行探索,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亲和力;感染力作为身处疫情风暴中心的湖北高校的青年大学生来说,作为这场战“疫”斗争的见证者、亲历者、参与者,我们更应将理论与鲜活的实际相结合,讲好战“疫”故事,讲清哲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下面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工作为例,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自身:热爱教育事业,提升教学底蕴热爱教育事业,是讲好思政课的关键之所在,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饱含热爱之情,提升自身觉悟与精神境界,时刻倾注对教学的激情,这些正能量的情绪是会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生们是可以从心底感受到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学联的贺信》当中曾经指出,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

为“士”者且为师,更应将“弘毅”时刻铭记。

国家有危难与召唤,师者更应该立德树人、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这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使命与担当,这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绵延生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密码。

近代以来,每每国有召唤,教师的响应方式虽有不同,但从未缺席。

19世纪60年代,兴办洋务救国,清政府设立福建船政学堂,聘请大量欧洲专家执教,学堂为国家培养现代船政人才,当中有几位中国教师值得铭记。

其中一位叫林宪曾的福建籍教员,每次上课之前,林老师必率领全班学员振臂高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学堂上下弥漫着“为保国而牺牲”的悲壮气息,这深刻地影响了学生们,当中最有名的一位就是严复。

八个相统一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图解PPT课件

八个相统一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图解PPT课件

01
“八个统一”提出背景 我们继续向上爬,来到长城最高处“白云城”。“白云城”顾名思义每当下雨天时,许多白云都聚集在这里。我站在“白云楼”的看景台上,整个长城的景色尽收眼底,长城好似一条巨龙横卧在青山之上,极为壮观。 我们继续向上爬,来到长城最高处“ 白云城 ”。“ 白云城 ”顾名 思义每 当下雨 天时, 许多白 云都聚 集在这 里。我 站在“ 白云楼 ”的看 景台上 ,整个 长城的 景色尽 收眼底 ,长城 好似一 条巨龙 横卧在 青山之 上,极 为壮观 。 我们继续向上爬,来到长城最高处“ 白云城 ”。“ 白云城 ”顾名 思义每 当下雨 天时, 许多白 云都聚 集在这 里。我 站在“ 白云楼 ”的看 景台上 ,整个 长城的 景色尽 收眼底 ,长城 好似一 条巨龙 横卧在 青山之 上,极 为壮观 。 我们继续向上爬,来到长城最高处“ 白云城 ”。“ 白云城 ”顾名 思义每 当下雨 天时, 许多白 云都聚 集在这 里。我 站在“ 白云楼 ”的看 景台上 ,整个 长城的 景色尽 收眼底 ,长城 好似一 条巨龙 横卧在 青山之 上,极 为壮观 。 我们继续向上爬,来到长城最高处“ 白云城 ”。“ 白云城 ”顾名 思义每 当下雨 天时, 许多白 云都聚 集在这 里。我 站在“ 白云楼 ”的看 景台上 ,整个 长城的 景色尽 收眼底 ,长城 好似一 条巨龙 横卧在 青山之 上,极 为壮观 。 我们继续向上爬,来到长城最高处“ 白云城 ”。“ 白云城 ”顾名 思义每 当下雨 天时, 许多白 云都聚 集在这 里。我 站在“ 白云楼 ”的看 景台上 ,整个 长城的 景色尽 收眼底 ,长城 好似一 条巨龙 横卧在 青山之 上,极 为壮观 。
八个相统一党课
汇报人:XXX
我们继续向上爬,来到长城最高处“ 白云城 ”。“ 白云城 ”顾名 思义每 当下雨 天时, 许多白 云都聚 集在这 里。我 站在“ 白云楼 ”的看 景台上 ,整个 长城的 景色尽 收眼底 ,长城 好似一 条巨龙 横卧在 青山之 上,极 为壮观 。 我们继续向上爬,来到长城最高处“ 白云城 ”。“ 白云城 ”顾名 思义每 当下雨 天时, 许多白 云都聚 集在这 里。我 站在“ 白云楼 ”的看 景台上 ,整个 长城的 景色尽 收眼底 ,长城 好似一 条巨龙 横卧在 青山之 上,极 为壮观 。 我们继续向上爬,来到长城最高处“ 白云城 ”。“ 白云城 ”顾名 思义每 当下雨 天时, 许多白 云都聚 集在这 里。我 站在“ 白云楼 ”的看 景台上 ,整个 长城的 景色尽 收眼底 ,长城 好似一 条巨龙 横卧在 青山之 上,极 为壮观 。 我们继续向上爬,来到长城最高处“ 白云城 ”。“ 白云城 ”顾名 思义每 当下雨 天时, 许多白 云都聚 集在这 里。我 站在“ 白云楼 ”的看 景台上 ,整个 长城的 景色尽 收眼底 ,长城 好似一 条巨龙 横卧在 青山之 上,极 为壮观 。 我们继续向上爬,来到长城最高处“ 白云城 ”。“ 白云城 ”顾名 思义每 当下雨 天时, 许多白 云都聚 集在这 里。我 站在“ 白云楼 ”的看 景台上 ,整个 长城的 景色尽 收眼底 ,长城 好似一 条巨龙 横卧在 青山之 上,极 为壮观 。 我们继续向上爬,来到长城最高处“ 白云城 ”。“ 白云城 ”顾名 思义每 当下雨 天时, 许多白 云都聚 集在这 里。我 站在“ 白云楼 ”的看 景台上 ,整个 长城的 景色尽 收眼底 ,长城 好似一 条巨龙 横卧在 青山之 上,极 为壮观 。

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提升策略探析

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提升策略探析

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提升策略探析高校思政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育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而思政课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需要具备较高的亲和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探析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提升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首先,应该在课堂上注重语言和行为的规范,以言传身教来传承和弘扬正面的价值观。

其次,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也需要关注,可以在课堂上运用互动、讨论、演示等方法,增强教学的参与性和吸引力。

同时,需要向学生传递一种平等、开放、尊重的氛围,营造师生之间亲近的关系,让学生有安全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指导。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升教师亲和力的关键。

教师需要体现出亲和力和包容性,让学生在课堂和平台上得到尊重和鼓励,同时需要注重个性化的指导和关注,让学生感到被关注和被关心。

教师还可以通过及时与学生沟通,听取学生的想法和问题,帮助解决学生的问题,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注重情感教育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注重情感教育,在教学中传递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给学生带来一种正向的影响力。

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关注、表达、理解情感,增加情感交流和情感沟通的能力。

通过情感教育,教师可以增强和学生的情感共鸣,建立情感关联,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思政课的内容。

四、强化个人素质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个人素质是提升教师亲和力的重要保障。

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职业素养、教育素养和人际素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身素养,来提高教学水平和亲和力。

同时,教师需要注重修养提升,提高教育针对性、立体性、亲和力和趣味性,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提出的改革良方,是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的必然要求。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最根本的还是要以“爱”为核,带着爱做好教学管理和服务,带着爱关注、关心、关怀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是因事而化,带着爱做思想政治工作是根本。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眼中有人。

如果不能做到围绕学生、关注学生、服务学生,如何去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围绕学生、关注学生、服务学生,最本真的核心是“爱”。

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心中有爱,才会沉下身去,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会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唯有接地气,才能真正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唯有接地气,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做到心中有爱,才会尊重、理解、关心、帮助和体谅学生,对学生耐心教导、热心服务、细心帮助,真正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以及个性化发展,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

二是因时而进,带着爱提高教学、管理和服务质量。

首先,精准把握学生的思想需求。

要克服因循守旧的旧观念,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贴近学生、广泛深入地了解学生,知晓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点,注重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学会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为他们答疑解惑,让学生真学真懂真用,真正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怀和价值所在。

其次,坚持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

深入学生一线,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制定可操作性的有效措施,最终解决问题。

只有真正解决了教学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再其次,“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要摈弃不合时宜的老思想、老做法,转变服务观点,坚持服务至上,实现扁平化管理,树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发挥合力,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后,执行力。

增强执行力,要与时俱进,要突破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转变思维模式,要做到思想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不折不扣地执行决定和安排,切实做到把每个学生都放在心上,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周到全方位的服务。

三是因势而新,增强做好思政工作的适应性和信服力。

首先需要准确研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从国家“大势”而言,国际形势纷繁复杂,世界格局深刻调整、多元文化思潮涌动、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等不确定因素增多,但与此同时,广大学生正在亲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过程,正在参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历程,在这一“大势”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借势、谋势和造势,如何引领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是摆在每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其次,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时代在变,教学对象、学生思想都在改变着,一方面要根据新的形势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努力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的困境,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着力点从知识传授转换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上来。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分析和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体的关系,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未来职业发展,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

另一方面,因势而新也不是要求一味地脱离实际的创新,也不是颠覆本质的改革。

无论形势如何改变,立德树人始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目标和永恒追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重心不能变。

最后,注重接地气的话语体系构建。

要改革话语体系,转换话语体系,实现由政治话语体系、学术话语体系向课堂话语体系、大众话语体系的转变,让有意义的理论变得有意思,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当代大学生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