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温度

合集下载

科学教案温度与温度计

科学教案温度与温度计

科学教案温度与温度计教学目标:1. 了解温度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测量温度。

3. 探究温度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温度的概念1.1 温度是什么?1.2 温度的计量单位: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度1.3 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二章:温度计的使用2.1 温度计的种类及原理2.2 水银温度计的使用方法2.3 电子温度计的使用方法2.4 温度计的校准与维护第三章:测量温度的实践3.1 室内温度的测量3.2 室外温度的测量3.3 不同物体温度的测量第四章:温度与季节4.1 季节的变换与温度关系4.2 温带、热带、寒带的温度特点4.3 温度对生物的影响第五章:温度与生活5.1 温度与穿着5.2 温度与饮食5.3 温度与健康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温度概念和温度计使用方法的掌握。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测量温度过程中的操作技能。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探讨温度与生活方面的表现。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教学资源:1. 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2. 多媒体课件3. 相关阅读材料4. 实践场地(室内、室外)第六章:温度与气候6.1 气候与温度的关系6.2 地球气候带的温度特征6.3 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第七章:温度与物理现象7.1 温度与物态变化7.2 温度与热传导7.3 温度与热力学定律第八章:温度与生物适应8.1 生物对温度的适应性8.2 温度对生物行为的影响8.3 极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第九章:温度与人类活动9.1 温度与农业9.2 温度与工业生产9.3 温度与日常生活第十章:温度与未来挑战10.1 气候变化对温度的影响10.2 温度对人类生存的挑战10.3 创新技术与温度控制这个教案编辑包含了关于温度与温度计的十个章节,涵盖了从温度的基本概念到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及未来的挑战等内容。

第一章第一节温度

第一章第一节温度
观察实验,注意实验现象,
教师提出问题:
1、冰是什么状态?把它加热?变成什么状态?把水烧开,一部分水又变成什么状态?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最后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教师总结: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和物态变化。
给同学们展示实物,让学生亲眼读数。然后在学生的实践操作中纠正使用方法。
(3)寒暑表:测温物质为酒精-30℃—50℃,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不能甩。
教师提出问题:
问题:
1、从天预报中我们知道温度的单位是什么?
2、天气预报中提到明天的温度如果是40。C,那么明天你将有什么感觉?如果明天天气预报中提到明天的温度是零下25。C,那么明天你将又有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得出实验结论。
新授:
一、温度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通常情况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作为100度,0度到100度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份叫1摄氏度或(1℃)。正常人的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二、温度计
1、温度计种类: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用物理的眼光观察生活。
教学重点
温度及其测量
教学难点
温度计的原理及其使用
教学用具
温水,凉水,烧杯,温度计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
教学பைடு நூலகம்程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备注
新课引入:
观察生活中的图片,通过实验感受同一烧杯中水的温度引入新课。
设立实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在上课前留下悬念。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温度单位: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摄氏度为常用单位,开尔文为国际单位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刻度线,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2、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4、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五、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3、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外部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比蒸发剧烈;(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六、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白气”是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

第一章 温度

第一章 温度

第一章温度一、填空题1、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叫,气体处于该状态时分子无规则运动平均速度为平均动量为。

1、平衡态,0,02、从宏观的角度看温度是决定物理量,它的基本特征在于,从微观的角度看温度是构成系统的大量分子的表现,是分子量度。

2、一系统是否与其他系统处于热平衡的,一切互为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值,无规则运动强弱,平均平动动能。

3、为建立温度概念提供了实验基础,因此温度是决定宏观性质,它的基本特征在于。

3、热力学第零定律,一个热力学系统是否与其它的热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一切互为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4、一般情况下需用、、、等四类参量描述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

4、力学参量,几何参量,电磁参量,化学参量。

5、判断系统是否处于平衡态的简单办法就是看系统中是否存在与。

5、热流粒子流6、理想气体物态方程是根据定律、定义、定律求得的。

6、玻意耳定律、理想气体温标的定义、阿伏伽德罗定律7、玻意耳定律是指:。

7、当一定质量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时,它的压强和体积的乘积是一个常量。

8、建立一种温标需要包含:;;。

8、选择某种物质的某一随温度变化属性来标志温度;选定固定点;对测温属性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作出规定。

二、选择题1、用Ptr表示定容气体温度计的测温泡在水的三相点时其中气体压强值,有三个定容气体温度计,第一个用氧作为测温物质,Ptr=20cmHg,第二个也用氧但Ptr=40cmHg,第三个用氢,Ptr=30cmHg。

用三个温度计测同一对象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三个温度计确定的温度值都相同。

B.三个温度计确定的温度值都不相同。

C.两个氧作为测温物质的温度计确定的温度值相同,氢作为测温物质的不同。

D.无法判断。

2、一辆高速运动的卡车突然刹车停下,当卡车上的氧气瓶静止下来,瓶中氧气的压强P和温度T的变化情况是(A)A 压强P 和温度T 均增大。

B 压强P 和温度T 均减小。

热学电磁学习题答案

热学电磁学习题答案

热学习题答案第一章温度1、设一定容气体温度计是按摄氏温标刻度的,它在冰点和汽化点时,其中气体的压强分和。

别为(1)当气体的压强为时,待测温度是多少?(2)当温度计在沸腾的硫中时(硫的沸点为解:解法一设P与t为线性关系:由题给条件可知:当时有当时得:由此而得(1)时(2)解法二若设t与P为线性关系利用第六题公式可得:时由此可得:(1)(2)时2、一立方容器,每边长20cm其中贮有,的气体,当把气体加热到时,容器每个壁所受到的压力为多大?解: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状态方程为因,而故,其中氧气的压强是,规定瓶内氧气压强降到时就3、一氧气瓶的容积是得充气,以免混入其他气体而需洗瓶,今有一玻璃室,每天需用氧气,问一瓶氧气能用几天。

解:先作两点假设,(1)氧气可视为理想气体,(2)在使用氧气过程中温度不变。

则:由可有每天用掉的氧气质量为瓶中剩余氧气的质量为天,温度为时的密度。

4、求氧气在压强为解:已知氧的密度5、一打气筒,每打一次可将原来压强为,温度为,体积的空气压缩到容器内。

设容器的容积为,问需要打几次气,才能使容器内的空气,压强为。

温度为解:打气后压强为:,题上未说原来容器中的气体情况,可设原来容器中没有空气,设所需打气次数为,则得:次6、按重量计,空气是由的氮,的氧,约的氩组成的(其余成分很少,可以忽略),计算空气的平均分子量及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

解:设总质量为M的空气中,氧、氮、氩的质量分别为。

氧、氮、氩的分子量。

分别为空气的摩尔数则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即空气的平均分子量为28.9。

空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7、 把 的氮气压入一容积为 的容器,容器中原来已充满同温同压的氧气。

试求混合气体的压强和各种气体的分压强,假定容器中的温度保持不变。

解: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可知 又由状态方程且温度、质量M 不变。

第二章 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1、 目前可获得的极限真空度为10-13mmHg 的数量级,问在此真空度下每立方厘米内有多少空气分子,设空气的温度为 27℃。

1.热学习题解答

1.热学习题解答

第二篇 热 学 第一章 温度一、选择题1.在一密闭容器中,储有A 、B 、C 三种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A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n 1,它产生的压强为p 1,B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2n 1,C 种气体分子数密度为3n 1,则混合气体的压强p 为 (A )3p 1 (B )4p 1 (C )5p 1 (D )6p 12.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 ,压强为p ,温度为T ,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 ,k 为玻尔兹曼常数,R 为摩尔气体常数,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A )m pV (B )kT pV (C )RT pV (D )mT pV二、填空题1.定体气体温度计的测温气泡放入水的三相点管的槽内时,气体的压强为Pa 31065.6⨯ 。

用此温度计测量的温度时,气体的压强是 ,当气体压强是Pa 3102.2⨯时,待测温度是 k, 0C 。

三、计算题1.一氢气球在200C 充气后,压强为,半径为。

到夜晚时,温度降为100C ,气球半径缩为,其中氢气压强减为 atm 。

求已经漏掉了多少氢气第二章 气体分子动理论一、选择题1. 两个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氢气,一个盛氦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开始时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等。

现将6 J 热量传给氦气,使之升高到一定温度。

若使氦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氦气传递热量:(A) 6 J (B) 10 J (C) 12 (D) 5 J 2. 在标准状态下, 若氧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和氦气的体积比2121=V V ,则其内能之比21/E E 为:(A) 1/2 (B) 5/3 (C) 5/6 (D) 3/10 3. 在容积V = 4×103-m 3的容器中,装有压强p = 5×102P a 的理想气体,则容器中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总和为:(A) 2 J (B) 3 J (C) 5 J (D) 9 J4. 若在某个过程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E 随压强 p 的变化关系为一直线(其延长线过E ~ p 图的原点),则该过程为(A) 等温过程 (B) 等压过程(C) 等容过程 (D) 绝热过程5. 若)(v f 为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函数,N 为分子总数,m 为分子质量,则)(21221v Nf mv v v ⎰d v 的物理意义是:(A) 速率为v 2的各分子的总平均动能与速率为v 1的各分子的总平均动能之差。

热学第一章温度

热学第一章温度

热学参量:温度

7
宏观量
表征系统宏观性质的物理量
如系统的体积V、压强P、温度T等 可直接测量 分为广延量和强度量 广延量有累加性-如质量M、体积V、内能U等 强度量无累加性-如压强 P,温度T等
微观量
描写单个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一般只能间接测量 如分子的质量 m、大小 d、速度 v等

8
气体的物态参量及其单位(宏观量)

35
定容气体温度计常用的气体有氢(H2)、 氦(He)、氮(N2)、氧(O2)和空气。
实验结果:用不同气体所确定的定 容温标,除了三相点相同外,对其他 温度的读数也相差很少。

36
气体温度计定标实验可以如下进行: 在同一温泡中先后充入不同质量的同一气 体, 然后测出不同质量气体分别在水的三相点 及待测温度(例如水的正常沸点)时的压 强 ptr和p. 由
ptr 0
lim T ( ps ) 373.15K

42
下面看看定压气体温度计的情况。 定压气体温度计是用气体的体积来标志温度的。 可定义定压气体温标为
V T (V ) 273.16K Vtr
式中Vtr为气体在水的三相点时的体积, V为气体在任一待测温度T(V)时的体积。

43

界线,但两侧粒子数相同。

5
平衡态的特点
1)单一性( P,T 处处相等);
2)物态的稳定性—— 与时间无关;
3)自发过程的终点;
4)热动平衡(有别于力平衡). 5)意味着系统同时达到力学平衡, 热平衡和化学平衡三个平衡。

6
二、状态参量
状态参量 描述系统平衡状态的变量数(坐标)
几何参量:体积 力学参量:压强 化学参量:摩尔数,浓度,质量 电磁参量:电场强度,电极化强度,磁化强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物态变化温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物态变化温度

是什么导致 物质的状态 发生了变化? 温度的变化!
水壶中的水慢慢变少
三、温度及其测量
甲:

乙:

1.温度(t):表示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
实 验 用 温 度 计 体 温 计 寒 暑 表
.结构 玻璃泡 毛细管
玻璃外壳
刻度
工作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温度计的刻度定标原理
0℃
思考:把一支无刻度的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 中时,水银柱稳定后长20cm,把它插入标准 大气压下的沸水里,水银柱稳定后长为40cm, 将它放入某液体中,水银柱稳定后长25cm, 25 ℃。如果水银柱稳定后 此液体的温度是_____ 长30cm,此液体的温度是_____ 50 ℃。
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温度:
分度值:每一小格代 表的温度值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分度值 1℃
量程 ~
最低温度? -20℃
想想议议
温度计里的液 体可能将温度 计胀破 如果所测的 温度过高,超出 了温度计所能测 量的最高温度, 会出现什么后果?
90 80 70 60 50 40 3 0 20 10
下面那种读数正确?为什么?

偏大
(俯视)
正确

(平视)

(仰视)
偏小
20
10
记作12℃ 读作12摄氏度
0
记作-4 ℃
负4摄氏度 或零下4摄氏度 读作读
0
10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量程 三看: 分度值 零刻度 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一不:
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质; 要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四要: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物质中; 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力学第零定律的物理意义 •互为热平衡的物体之间必存在一个相同的特征, 即它们的温度是相同的。 •第零定律不仅给出了温度的概念,而且指出了
判别温度是否相同的方法。
温度计
二、温标 温度的数值表示法叫做温标
•选择测温物质和测温参量(属性) 经验温标的三要素 •选定固定点 •进行分度,即规定测温参量 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把处于平衡态的某种物质的热力学参量(如压强、体积、温度) 之间所满足的函数关系称为该物质的物态方程或称状态方程。
一、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1、玻意耳定律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 pV=C 注意:(1)温度不变,pV为一常数;温度改变,常数也要改变
(2)p不太大,T要不太低时适用;p越低,遵守得越好。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二、平衡态(equilibrium state)
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改变的 状态,称为平衡态。 孤立系统
真空
在不受外界条件影响下,经过足够 长时间后系统必将达到一个宏观上 看来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p
*( p , V , T )
( p ,V ,衡
0
t是摄氏温标 TR是兰(金)氏温标
0
TR 1.8T (
TR [ 0 tF F
R
)
0
K
459.67] R
温度
热力学温度
单 符 位 号 K C F R T t tF
固定点的温度值
绝对零度
冰点 273.15
三相点 汽点 273.16 0.01 32.02 491.69 373.15 100.00 212.00
pV m Mm RT RT
3、普适气体常数R
R ptrtr 273.16 K 1摩尔理想气体在压强为1atm, 温度为273.15K时
0 22.41383 10 m p00 RT0
R p00 T0
3
3
4、混合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p 1 RT V 2 RT V n RT V p1 p2 pn ABC
注意
1)理想化; 2)动态平衡。
三、状态参量 状态参量
系统处在平衡态时,描述系统状态的变数。
几何参量:体积 力学参量:压强 化学参量:摩尔数,浓度,质量 电磁参量:电场强度,电极化强度,磁化强度 热学参量:温度
宏观量
表征系统宏观性质的物理量
如系统的体积V、压强P、温度T等 可直接测量 分为广延量和强度量 广延量有累加性-如质量M、体积V、内能E等 强度量无累加性-如压强 P,温度T等
范德瓦耳斯方程: (p a Vm
2
) m b ) RT ,(1mol 范氏气体) (V
若气体质量为m,体积为V , 则范氏方程为: [p( m Mm ) (
2
a V
2
)][V (
m Mm
)b]
m Mm
RT
2、昂尼斯方程:
pV A
B V

C V
2
......
与热力学温度的 关系
通用 情况
国际通用 国际通用
0
T=T
t
0
摄氏温标 华氏温标 兰氏温标
-273.15 0.00 -459.67 32.00 491.67

T K
273.15
C

t
0
F
9 T 459.67 5 K
英美等国 使用 英美等国 使用
TR 0
671.67
TR 1.8T
国际实用温标
膨胀测温法:玻璃液体温度计、 双金属温度计 压力测温法:压力表式温度计、 实用温度 计简介
蒸汽压温度计
电磁学测温法:电阻温度计、温差热电偶温度计、 半导体温度计、频率温度计 声学测温法:声学温度计 辐射测温法
§ 3. 平衡态
气体的状态方程
Ti Ti ( pi ,Vi ,m )或f i (Ti , pi ,Vi ,m ) 0
处在平衡态的大量分子仍在作热运动,而且因 为碰撞, 每个分子的速度经常在变,但是系统的宏
观量不随时间 改变。
例如:粒子数 箱子假想分成两相同体积的部分, 达到平衡时,两侧粒子有的穿越
界线,但两侧粒子数相同。
平衡态的特点
p,T 1)单一性( p,T处处相等);
2)物态的稳定性—— 与时间无关; 3)自发过程的终点; 4)热动平衡(有别于力平衡).
T ( p) pV0
R
V0
V0不变
Ptr为该气体温度计在水的三相点(气、液、 ptr 273.16 K 固三相共存)时的压强
T ( p ) 273.16 K lim p ptr
ptr 0
R
(体积不变)
T(p) 374.0
T(p)=373.15K
O2
空气 373.2 373.0 200 400 600 800 N2 H2 1000
由气体温度计所 定出的温标称为 理想气体温标
Ptr/(133.3224Pa)
五、热力学温标
是一种不依赖于测温物质和测温属性的温标。
在理想气体温标有效范围内二者一致。
单位:K (Kelvin)
规定: T3=273.16K
六、摄氏温标、华氏温标与兰氏温标
tF [ 5 9 t
0
C
32] F
温标的建立 以液体-摄氏温标为例
(1)水银-测温度 体积随温度变化-测温属性 (2)1atm 水冰点-0摄氏度 沸点 -100摄氏度 (3)确定测温属性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三、气体温度计 定容气体温度计 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压强随温度改变 定压气体温度计 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体积随温度改变
四、理想气体温标 以气体为测温物质,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体积 (压强)不变时压强(体积)与温度成正比关系所 确定的温标称为理想气体温标
第一章 温 度
§1. 平衡态
状态参量
§2. 温度
§3. 气体的状态方程
§1. 平衡态
一、热力学系统
状态参量
热力学系统(简称系统):被确定为研究对象的物体 或物体系,或热学所研究的对象。 外界:系统边界外部 孤立系统:与外界既不交换物质又不交换能量的系统 封闭系统:与外界不交换物质但可交换能量的系统 开放系统:与外界既交换物质又交换能量的系统
2 体积V 何描述). 单位:
: 气体所能达到的最大空间(几
1m3 103 L 103dm3
3 温度T : 气体冷热程度的量度(热学描 述). 单位:温标K (开尔文).T 273 . 15 t
§2. 温

一、热力学第零定律 热交换:传热但不交换粒子 热平衡:两个系统在热交换的条件下达到了一 个共同的平衡态。
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只要A和B同时与C处于热 平衡,即使A和B没有接触,它们仍然处于热平衡状态, 这种规律被称为热力学第零定律。
为了描绘一个系统与另外一个系统处于 热平衡 需要一个物理量:温度
(1)日常生活中,常用温度来表示冷热的程度 (2)在微观上,则必须说明,温度是处于热平衡 系统的微观粒子热运动强弱程度的度量 温度相同是系统处于热平衡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处于热平衡的系统 温度相同的系统 温度 一定处于热平衡
微观量
描写单个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一般只能间接测量 如分子的质量 m、大小 d、速度 v等
气体的物态参量及其单位(宏观量)
1 气体压强p :作用于容器壁上 单位面积的正压力(力学描述).
单位:
1Pa 1N m2
0 C
p ,V , T
标准大气压: 45纬度海平面处,
时的大气压.
1atm 1.013105 Pa
pV (1 2 n ) RT
注意:
(1)p1 , p2 ,..., pn 是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体积同摩尔数时的 压强; (2)气体压强比较低时适用。
二、非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1、范得瓦耳斯方程 范得瓦耳斯气体: 分子模型 考虑分子大小-斥力 互相吸引
1摩尔范式气体(a,b对于一定的气体来说是常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