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毒细胞毒素对S180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合集下载

珠子参对S180荷瘤小鼠化疗的减毒作用(一)

珠子参对S180荷瘤小鼠化疗的减毒作用(一)

珠子参对S180荷瘤小鼠化疗的减毒作用(一)【摘要】目的:观察珠子参对S180荷瘤小鼠氟尿嘧啶(5 fluorouracil,5 FU)化疗的减毒作用。

方法:30只昆明种小鼠右腋皮下注射肉瘤S180腹水瘤细胞建立荷瘤模型,随机分设模型组、5 FU组和5 FU+珠子参组。

观察荷瘤小鼠治疗前后的一般情况;计数外周血中白细胞(whitebloodcell,WBC)、计算网织红细胞比值;记录小鼠生存时间。

结果:5 FU+珠子参组S180荷瘤小鼠外周血WBC及网织红细胞下降程度低于5 FU组(P<0.01)。

5 FU+珠子参组S180荷瘤小鼠平均存活时间为32.5d,5 FU组平均存活时间为23.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珠子参可减轻5 FU化疗后的骨髓抑制,并可延长荷瘤化疗小鼠生存时间。

【关键词】珠子参;化学疗法;肉瘤180;小鼠RhizomaPanacismajorireducestoxicityofchemotherapyinS180 bearingmiceMethods:S180cellsweresubcutaneouslyinjectedtotherightarmpitofthemicetoestablishtheS180 b earingmodel,andthirtymicewererandomlydividedintountreatedgroup,5 FUgroupand5 FUcom binedwithRPMgroup(5 FUplusRPMgroup).ThegeneralconditionofS180 bearingmicewasobserv ed.Thewhitebloodcells,redbloodcells,andreticulocytesintheperipheralbloodwerecounted,andther atioofreticulocyteswasmeasuredtoo.Thelife spanoftheS180 bearingmicewasrecorded. Results:Thewhitebloodcellcountandtheratioofreticulocytesin5 FUplusRPMgroupwerehighertha nthosein5 FUgroup(P0.01).Theaveragelifespanof5 FUplusRPMgroupwas32.5daysandthatofthe 5 FUgroupwas23.5days;therewasasignificantdifferenceinthelifespanbetweenthetwogroups(P0.0 1).Conclusion:RPMcanreducethetoxiceffectof5 FUandprolongthelifespanofS180 bearingmice. Keywords:Codonopsisconvolvulacea;chemotherapy;sarcoma180;mice珠子参(RhizomaPanacismajoris,RPM)又名扣子七,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珠子参的根茎,具有活血散瘀、补血止血和消肿止痛之功,主要分布于东喜马拉雅至中国西部山区。

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Ⅱ对多药耐药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Ⅱ对多药耐药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Ⅱ对多药耐药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左长清;林振桃;孔天翰;吴铁【期刊名称】《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年(卷),期】2006(11)5【摘要】目的:研究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Ⅱ(FCⅡNNAV)对多药耐药KBv200和K562/A02细胞的抑制作用。

方法:应用MTT法观察FCⅡNNAV对KB、KBv200、K562和K562/A02细胞的毒性作用,DNALadder和流式细胞仪观察FCⅡNNAV体外诱导K562/A02凋亡的作用。

结果:FCⅡNNAV对KB和耐药KBv200细胞以及K562和耐药K562/A02细胞均有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0.87±0.15和1.07±0.08、0.67±0.11和0.75±0.01μg·ml-1。

DNALadde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FCⅡNNAV能明显诱导细胞K562/A02凋亡。

结论:FCⅡNNAV对敏感细胞KB、K562及耐药细胞KBv200、K562/A02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FCⅡNNAV能明显诱导耐药K562/A02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抗肿瘤多药耐药机制之一。

【总页数】4页(P554-557)【关键词】蛇毒;肿瘤;多药耐药;凋亡【作者】左长清;林振桃;孔天翰;吴铁【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广州医学院蛇毒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5.2;R730.5【相关文献】1.体外观察中华眼镜蛇毒组分对KG1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对其细胞周期的影响[J], 贺艳杰;李苗霞;李玉华;邓兰;吴秉毅;郭坤元2.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Ⅱ-3-1对多药耐药K562/A02细胞株作用研究 [J], 成友军;孔天翰;董伟华3.中华眼镜蛇毒组分对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生长的抑制作用 [J], 卢康荣;孔天翰;董伟华4.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Ⅱ诱导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K562/A02凋亡 [J], 左长清;林振桃;孔天翰5.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对B16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J], 王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壮药白莲Ⅰ号方对荷瘤S180小鼠抑瘤率及血浆白细胞介素18的阻碍

壮药白莲Ⅰ号方对荷瘤S180小鼠抑瘤率及血浆白细胞介素18的阻碍

壮药白莲Ⅰ号方对荷瘤S180小鼠抑瘤率及血浆白细胞介素-18的阻碍窦锡彬,覃兴乐,苏霞辉【摘要】目的观看壮药白莲Ⅰ号方对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的抑瘤作用和其对小鼠血浆白细胞介素18(IL18)的阻碍,以探讨该药抑制肿瘤的作用是不是与诱生小鼠血浆中IL18的含量有关。

方式成立小鼠移植肉瘤S180模型。

用大、中、小剂量壮药白莲Ⅰ号方及环磷酰胺医治肉瘤S180小鼠,观看其抑瘤率及血浆IL18的含量。

结果白莲Ⅰ号方在必然剂量范围内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30%,而且白莲Ⅰ号方各剂量组均有增进荷瘤小鼠IL-18生成的作用趋势,改善荷瘤小鼠的生存质量。

结论白莲Ⅰ号方能有效抑制小鼠S180实体瘤的生长,存在量效关系;白莲Ⅰ号方具有诱生荷瘤S180小鼠血浆IL-18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免疫调剂作用。

【关键词】壮药白莲Ⅰ号方 S180癌细胞白细胞介素-18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Bai Lian Prescription on tumor and IL-18 level in sarcoma S180 mice. MethodsSarcoma 180 tumor mice were treated with high,medium and low doses of Bai Lian Presription and cyclophosphamide (CTX) . The inhibiting rate and the content of IL-18 were assayed in mice.ResultsThe tumor inhibiting rate on tumor mice was over 30%,and it could promote the prduction of on IL-18 in sarcoma S180 mice, improve living quality of the tumor Lian Prescription No.1 can inhibit the growth of transplanted S180 tumor of mice significantly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promote the production of IL-18 in sarcoma S180 mice, which has a good immunoloregulation effect.Key words:Bai Lian Presription ; Transplanted sarcoma 180 tumor; Interleukin-18壮药白莲Ⅰ号方是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历经十余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民族医药普查工作,搜集并整理出来的广西壮族地域民间经常使用的抗肿瘤验方,组方依据壮医医治肿瘤调气解毒补虚的大体原那么而设,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软坚散淤、益气补虚之功。

中华眼镜蛇毒对荷S_(180)小鼠抑瘤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中华眼镜蛇毒对荷S_(180)小鼠抑瘤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中华眼镜蛇毒对荷S_(180)小鼠抑瘤作用及其机制初探李浩淼;杨惠玲;李爱民;陈凯云;郭辉;郑芹;吴泽俊【期刊名称】《河南中医》【年(卷),期】2001(21)2【摘要】采用腹腔注射NNAV的方法 ,观察其对荷S180 小鼠瘤重和血浆一氧化氮 (NO)以及脾系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的NNAV均可不同程度抑制肿瘤生长 ,其中低浓度疗效最好 ,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 ,抑瘤作用更加明显。

荷瘤对照组血浆中的NO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用药后其含量明显降低 ,其中低浓度用药组恢复至正常水平。

各用药组的脾系数均大于对照组 ,抑瘤率较高的用药组的脾系数增大也较明显。

NNAV的抑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荷瘤鼠血浆NO水平激活脾脏功能及增强免疫应答有关。

【总页数】3页(P19-21)【关键词】中华眼镜蛇毒;荷S180小鼠;抑瘤作用;作用机制;NNAV【作者】李浩淼;杨惠玲;李爱民;陈凯云;郭辉;郑芹;吴泽俊【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R996.3【相关文献】1.红芪总多糖对荷S180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J], 姚宝泰;赵健雄;薛凤英;王学习;雷丰丰2.中华眼镜蛇毒对小鼠肉瘤S_(180)的抑制作用和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J], 陈凯云;李浩淼;李爱民;杨惠玲;郭辉3.蛤蚧对S_(180)荷肉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J], 尤琪;韩世愈;黄明莉4.地鳖纤溶蛋白对荷S_(180)和H_(22)小鼠的抑瘤作用研究 [J], 刘浩;韩雅莉;丁鸿;黎子蔚5.白术挥发油对小鼠S_(180)的抑瘤作用及瘤组织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J], 王郁金;苏衍进;贺立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酶育牛黄对肉瘤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机制

酶育牛黄对肉瘤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机制

酶育牛黄对肉瘤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机制刘化侠;魏寅翼;李蕾;胡晓旭;万学英【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6(56)6【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calculus bovis cultivated by glucuronidase ( CBCG ) on routine sarcoma S180 cells in mice and the related molecular mechanism.Methods Fifty Kunming mice were selected to es-tablish the S180 tumor-bearing mouse models, and then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 10 in each:the high-dose, medium-dose and low-dose CBCG groups (which were respectably administered with 2 g/kg, 1g/kg and 0.5 g/kg), natural calculus bovis (NCB) group (which was administered with 1 g/kg NCB) and the model group (which was given 0.1 g/L starch solution).The mice were sacrificed after treatment with drugs for 10 days.The tumor tissues were corrected to calcu-late the tumor inhibition rate in each group except the model group.Western blotting was used to detect PTEN, AKT, P-AKT (Thr308)/AKT, P-AKT (Ser473)/AKT in PIEK/AKT pathway and the apoptosis-related protein expression of Bax and Bcl-2 in each group.Results CBCG inhibited the tumor growth of tumor-bearing mice with a dose-dependent manner ( all P<0.05).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inhibitory rate between the NCB group and the high-dose CBCG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PTEN and Bax was increased but theexpression of P-AKT (Thr308), P-AKT (Ser473) and BCL-2 was decreased in the high-dose, medium-dose and low-dose CBCG groups.Conclusion CBCG inhibits S180 growth of tumor-bearing mice, and the possible molecular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the PI3K/AKT pathway.%目的观察酶育牛黄(CBCG)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并探讨其抑瘤的分子机制.方法取昆明种小鼠50只,建立肉瘤S180荷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各10只.CBCG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2、1、0.5 g/kg的CBCG灌胃,NCB组给予1 g/kg的天然牛黄灌胃,模型组给予0.1 g/L淀粉溶液灌胃.连续给药10 d后,处死小鼠剥取肿瘤,称重计算除模型组外各组小鼠抑瘤率.提取各组肿瘤组织蛋白,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通路的PTEN、AKT、P-AKT(Thr308)、P-AKT(Ser473)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量.结果随着CBCG剂量增加,抑瘤率逐渐增高(P均<0.05).NCB组抑瘤率与CBCG高剂量组抑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CBCG高、中、低剂量组PTEN、BAX表达增加,P-AKT(Thr308)/AKT、P-AKT(Ser473)/AKT值及Bcl-2表达降低(P均<0.05).结论 CBCG在体内具有抑制肉瘤生长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通路从而促进细胞凋亡有关.【总页数】3页(P25-27)【作者】刘化侠;魏寅翼;李蕾;胡晓旭;万学英【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泰安271000;泰山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泰安271000;泰山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泰安271000;泰山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泰安271000;泰山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泰安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1【相关文献】1.热疗对纤维肉瘤S180株的抑瘤作用及其生物学机制 [J], 王国文;崔亚利;曲国藩;陶树清;陶天遵;李伟明2.蟾蜍毒素对S180荷瘤小鼠肉瘤细胞Mg2+-ATP酶、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J], 赵明芳;王哲;魏龙春;侯科佐;刘云鹏3.酶育牛黄对肉瘤S180的抑制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的初步研究 [J], 刘化侠;魏寅翼;胡晓旭;万学英;李蕾4.CIK细胞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机制 [J], 李雪梅;王建光;孙抒;李基俊;金昌范5.姜黄素对H22肝癌、S180肉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J], 刘碧霞;章红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蕲蛇酶抗小鼠实验性肿瘤转移作用研究

蕲蛇酶抗小鼠实验性肿瘤转移作用研究

蕲蛇酶抗小鼠实验性肿瘤转移作用研究
翁绳美;刘广芬
【期刊名称】《蛇志》
【年(卷),期】2000(012)003
【摘要】目的:探讨从尖吻蝮蛇毒中分离得到的具有凝血酶样酶活性的蕲蛇酶抗实验性肿瘤转移作用。

方法:用尾静脉注射体外培养的黑色素瘤B16和肉瘤S-180细胞的小鼠肺转移模型,注射瘤细胞前后分别腹腔注射药物,20天后处死小鼠,计数肺表面转移瘤结节数。

结果蕲蛇酶剂量在2-5AU/kgip能明显减少B16在C57BL小鼠及S-180在昆明鼠的肺转移结节数,但对转移瘤小鼠的生命无明显的延长作用。

结论蕲蛇酶具有抗小鼠实
【总页数】2页(P5-6)
【作者】翁绳美;刘广芬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蛇毒研究所,福建福州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9.1
【相关文献】
1.水蛭、地龙抗实验性小鼠肺纤维化作用的研究 [J], 盛丽;姚岚;王丽;马智
2.蕲蛇酶对大白鼠和家兔实验性脑血栓的溶栓作用 [J], 刘广芬;王晴川
3.蕲蛇酶在实验性动物的尿,粪排泄率和血浆蛋白结合率研究 [J], 王晴川;刘广芬
4.蕲蛇酶对动物实验性血栓的防栓和溶栓作用 [J], 刘广芬;王晴川
5.2000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获奖成果简介(1)抗脑血栓新药蕲蛇酶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J], 王晴川;刘广芬;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眼镜蛇毒细胞毒素对S180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眼镜蛇毒细胞毒素对S180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眼镜蛇毒细胞毒素对S180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目的:探讨眼镜蛇毒细胞毒素(Cytotoxin,CTX)对S180 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

方法:采用昆明小鼠S180实体瘤模型,通过腹腔注射CTX,观察CTX 对S180小鼠的肿瘤重量、亚显微结构、凋亡率和pro-caspase-3表达量的变化。

结果:CTX 对S180肿瘤细胞的生长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

0.2、0.4、0.8 mg/kg CTX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3.8%、54.1%、63.2%;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S180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免疫印迹结果显示pro-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提示caspase-3被激活。

结论:CTX 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S180肿瘤细胞的生长。

标签:眼镜蛇毒;细胞毒素;S180;凋亡;caspase-3眼镜蛇毒细胞毒素(Cytotoxin,CTX)又称为心脏毒素(Cobra Cardiotoxin),是眼镜蛇毒的主要毒性组分之一,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多肽。

CTX的氨基酸残基总数为60~63个,含4对二硫键,分子量为6000~7000 Da,是一类含有大量疏水氨基酸残基的强碱性多肽[1-2]。

国内外研究证实,CTX不仅对体外培养的各种肿瘤细胞株有杀伤作用[3-4],而且也能抑制体内肿瘤细胞的生长[4-5],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清楚。

本论文通过免疫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从而探讨CTX抑制S180荷瘤小鼠肿瘤细胞的生长是否与caspase途径有关,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动物1月龄昆明小鼠购自广东省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SCXK粤2008-0002),雄雌各半,体重(20±2)g。

1.2细胞株S180 瘤株由中山大学医学院细胞中心提供。

1.3药物由广州医学院蛇毒研究所提供。

1.4试剂与仪器环磷酰胺(Sigma,USA);caspase-3抗体(cell singal公司);鼠抗人Actin抗体(newmarker公司);PVDF膜(威佳公司);Annexin-V/PI双染试剂盒(凯基公司);透射电镜(CM10 Philips,Mahwah,NJ);流式细胞仪:Coulter,USA;蛋白转移电泳槽(PowerPac Basic,Bio-Rad,USA)。

蛇毒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实验

蛇毒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实验

蛇毒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实验
何先保;农恒岳
【期刊名称】《蛇志》
【年(卷),期】1999(011)002
【摘要】目的探讨蝮蛇毒及蝮蛇与眼镜蛇混合毒对肿瘤细胞的抗癌活性,方法应用蝮蛇毒及蝮蛇与眼镜蛇混合毒人源肿瘤细胞进行体外细胞毒试验。

结果蝮蛇毒及蝮蛇与眼镜蛇混合毒对传代细胞株(Novikoff及Hep-2)的抑制作用随蛇毒剂理的增加而增强,剂量为5μg/ml时,蝮蛇毒对传代细胞Novikoff及Hep-2的抑制率分别为50.3%和47.5%,蝮蛇与眼镜蛇混合毒对Novkoff及Hep-2的抑制率分别为
【总页数】3页(P9-11)
【作者】何先保;农恒岳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广西医科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96.3
【相关文献】
1.藏药绿萝花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J], 杨荣;刘群;康莲莲;王赛;韩金潭
2.中药石见穿提取物熊果酸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J], 钱晓萍;徐敬宣;
林黎;薛姣;胡静;杨阳;胡文静;刘宝瑞
3.藏药"楚礁且莫"对消化系统肿瘤细胞体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J], 角加才仁;胡贤达
4.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Ⅰ体外抑制人口腔鳞癌HN6细胞作用的研究 [J], 刘方兴;邓超;祖璨璨;柴琳
5.中华眼镜蛇毒活性组分体外抑制三维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J], 余清声;刘晓颖;覃媛;黄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镜蛇毒细胞毒素对S180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目的:探讨眼镜蛇毒细胞毒素(Cytotoxin,CTX)对S180 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

方法:采用昆明小鼠S180实体瘤模型,通过腹腔注射CTX,观察CTX 对S180小鼠的肿瘤重量、亚显微结构、凋亡率和pro-caspase-3表达量的变化。

结果:CTX 对S180肿瘤细胞的生长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

0.2、0.4、0.8 mg/kg CTX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3.8%、54.1%、63.2%;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S180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免疫印迹结果显示pro-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提示caspase-3被激活。

结论:CTX 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S180肿瘤细胞的生长。

标签:眼镜蛇毒;细胞毒素;S180;凋亡;caspase-3眼镜蛇毒细胞毒素(Cytotoxin,CTX)又称为心脏毒素(Cobra Cardiotoxin),是眼镜蛇毒的主要毒性组分之一,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多肽。

CTX的氨基酸残基总数为60~63个,含4对二硫键,分子量为6000~7000 Da,是一类含有大量疏水氨基酸残基的强碱性多肽[1-2]。

国内外研究证实,CTX不仅对体外培养的各种肿瘤细胞株有杀伤作用[3-4],而且也能抑制体内肿瘤细胞的生长[4-5],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清楚。

本论文通过免疫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从而探讨CTX抑制S180荷瘤小鼠肿瘤细胞的生长是否与caspase途径有关,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动物1月龄昆明小鼠购自广东省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SCXK粤2008-0002),雄雌各半,体重(20±2)g。

1.2细胞株S180 瘤株由中山大学医学院细胞中心提供。

1.3药物由广州医学院蛇毒研究所提供。

1.4试剂与仪器环磷酰胺(Sigma,USA);caspase-3抗体(cell singal公司);鼠抗人Actin抗体(newmarker公司);PVDF膜(威佳公司);Annexin-V/PI双染试剂盒(凯基公司);透射电镜(CM10 Philips,Mahwah,NJ);流式细胞仪:Coulter,USA;蛋白转移电泳槽(PowerPac Basic,Bio-Rad,USA)。

1.5模型的制备S180 肿瘤细胞在小鼠腹腔内稳定传2代后,无菌条件下抽取生长良好的乳白色腹水,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107个/ml,以0.2 ml/只接种于小鼠前肢右侧腋下皮下。

1.6分组和给药方法小鼠适应性饲养7 d后进行接种。

肿瘤接种后小鼠称重,并按体重大小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分别为荷瘤对照组、环磷酰胺组、CTX低剂量组、CTX中剂量组和CTX高剂量组。

接种S180细胞24 h后,荷瘤对照组腹腔注射0.1 ml生理盐水;环磷酰胺组腹腔注射30 mg/kg环磷酰胺0.1 ml;CTX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0.2、0.4、0.8 mg/kg 腹腔给药。

1 次/d,0.1 ml/次,连续给药12 d。

于停药次日,颈椎脱臼处死小鼠。

剥离小鼠腋下皮下瘤体,称肿瘤重量。

按下列公式计算抑瘤率(%)=[A-B/A]×100%,A代表对照组瘤重,B 代表处理组瘤重。

1.6透镜电镜观察CTX对S180 荷瘤小鼠的亚显微结构的影响取荷瘤对照组和CTX中剂量组的S180肿瘤组织,用2.5%戊二醛预固定,1% 锇酸后固定,环氧树酯包埋,超薄切片,醋酸铅-铀双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肿瘤细胞的形态。

1.7Annexin-V/PI双染检测凋亡率用PBS清洗剥离出的各组肿瘤组织,然后用注射器针芯在200目筛网上轻搓肿瘤组织,边搓边滴入PBS缓冲液。

然后用PBS洗涤细胞两次,加入500 μl的Binding Buffer悬浮调整细胞浓度为1×106/ ml。

最后分别加入5 μl Annexin V-FITC和5 μl PI,避光、室温反应15 min 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

1.8免疫印迹法检测用PBS清洗剥离出的各组肿瘤组织,然后用注射器针芯在200目筛网上轻搓肿瘤组织,边搓边滴入PBS缓冲液。

用PBS洗涤细胞两次,提取蛋白:每106个细胞依次加入300 μl RIPA蛋白裂解液及3 μl PMSF (phenylmethysulfonyl fluoride) 溶液,用200 μl枪头吸打混匀,冰上放置30 min,4 ℃12 000 ×g 离心30 min。

将上清移至新管,BCA法测定蛋白含量。

SDS-PAGE 凝胶电泳:配制12 %的分离胶与5%浓缩胶,灌胶,待胶聚合完全,将准备好的样品液和预染Marker 分别上样,使用BioRad 电泳装置,80V 恒压电泳15 min,120 V 恒压电泳70 min。

转膜300 mA 1 h,转移完成后取出膜,切角做标记。

加5%的脱脂奶粉封闭孵育膜,室温摇床振荡l h。

加一抗(稀释度1∶1000 ),室温摇床孵育2 h。

PBST洗膜,15 min×3 次,加HRP 标记的二抗(稀释度1:8000 ),室温摇床孵育l h,PBST 洗膜,15 min×3 次,进行化学发光检测。

1.9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分析,实验数据用(x±s)表示,进行方差分析、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CTX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CTX 对肿瘤重量的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加,CTX低、中、高剂量组的肿瘤重量都明显低于荷瘤对照组(P<0.05)。

CTX低、中、高剂量组肿瘤重量的抑瘤率分别为23.8%、54.1%、63.2%。

见图1。

注:A为荷瘤对照组和处理组的肿瘤重量;B为肿瘤重量的抑制率。

与荷瘤对照组比较,*P<0.05,**P<0.012.2CTX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影响连续给药12 d后,剥离肿瘤组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荷瘤对照组的肿瘤细胞,其核膜和核仁结构清晰,染色质分布均匀,说明细胞生长良好(图2A);而CTX中剂量组小鼠的肿瘤细胞,其染色质发生浓缩,聚集在核膜边缘,线粒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膨胀,甚至空泡化,呈现明显的凋亡特征(图2B)。

图2透射电镜观察CTX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形态的影响注:A为荷瘤对照组(10000×);B为中剂量CTX组(9000×)2.3CTX对小鼠体内S180 细胞的凋亡影响为了进一步证实CTX所诱导的凋亡,笔者用Annexin V/ PI双染法来检测凋亡率。

由图3可见,荷瘤对照组,CTX低、中、高剂量组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7.9%、15.8%、30.1%和20.4%,而晚期凋亡率则从15.6%增加到47.8%,提示CTX诱导的细胞凋亡涉及其抗肿瘤效果。

2.4CTX对小鼠体内S180 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为了研究CTX 所诱导的S180细胞凋亡是否依赖caspase途径,笔者检测了caspase-3蛋白的表达。

免疫印迹杂交结果显示,与荷瘤对照组比较,CTX低、中、高剂量组的caspase-3蛋白酶原表达降低,提示caspase-3被剪切活化。

见图4。

3讨论眼镜蛇毒细胞毒素是从中华眼镜蛇毒中提取纯化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国内外学者发现其对体内外的多种肿瘤细胞有直接的杀伤作用[3-5],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未清楚。

目前认为,蛇毒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细胞膜磷脂成分相互作用、干扰膜转运机制、与膜受体作用、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复制和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有关[6]。

研究表明,蛇毒中的出血毒素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7];来自眼镜蛇毒的神经毒素Ⅱ能诱导白血病K562和L929细胞的凋亡[8]。

但很少有CTX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报道。

本研究用三种不同剂量的CTX作用于小鼠体内S180肿瘤细胞,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组都对体内肿瘤细胞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CTX 浓度的增大,抑瘤率也越大,CTX中、高剂量组的肿瘤重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经过CTX处理过的S180细胞具有明显的凋亡特征,如染色质浓缩、线粒体空泡化;Annexin V/ PI双染检测也证实S180发生了凋亡。

通过免疫印迹杂交实验,笔者检测了pro-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pro-caspase-3的表达量下降,提示CTX通过激活caspase-3来诱导S180细胞发生凋亡。

凋亡的信号途径主要有两种类型:外在途径,也称为死亡受体途径;内在途径,也称为线粒体途径。

他们在不同的通路发挥作用,但最终都会导致凋亡的效应蛋白caspase-3,-6 或-7的激活[9],从而激活核酸内切酶,使染色质发生浓缩,形成凋亡小体[10]。

此研究也表明,CTX所诱导的细胞凋亡途径是一种caspase 依赖性途径。

目前,临床上已经用蛇毒来治疗各种中、晚期癌症患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11]。

我国有丰富的蛇毒资源,因此将CTX开发成为安全有效、长期使用的抗肿瘤药物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1] Lin S R,Chang L S,Chang K L.Separation and structure function studies of Taiwan cobra cardiotoxins[J].J Protein Chem,2002,21(2):81-86.[2] 颜汝平,王剑松,徐鸿毅.蛇毒膜毒素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J].云南医药,2007,28(4):404-407.[3] 丁明霞,王剑松,王婉瑜,等.中华眼镜蛇毒细胞毒素体外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实验性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6,4(6):6-10.[4] 雷丹青,刘绵林,蓝利,等.广西眼镜蛇蛇毒细胞毒素的抗肿瘤作用[J].实用癌症杂志,2004,19(2):127-129.[5] Abu-Sinna G,Esmat A Y,Al-Zahaby A A,et al. Fraction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erastes cerastes cerastes snake venom and the antitumor action of its lethal and non-lethal fractions [J].Toxicon,2003,42(15):207-215.[6] 罗格莲.眼镜蛇毒细胞毒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及进展[J].海峡药学,2007,19(11):4-7.[7] Suzuki K,Nakamura M,Hatanaka Y,et al.Induction of apoptotic cell death in human endothelial cells treated with snake venom:implication of intracellular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protective effects of glutathione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s[J].J Biochem,1997,122(6):1260-1264.[8] Strizhkov B N,Blishchenko E Y,Satpaev D K,et al.Both neurotoxin II from venom of Naja naja oxiana and its endogenous analogue induce apoptosis in tumor cells[J]. FEBS Lett,1994,340(1-2):22-24.[9] Lin M L,Lu Y C,Chung J G,et al.Aloe-emodin induces apoptosis of huma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s via caspase-8-mediated activation of themitochondrial death pathway[J].Cancer Lett,2009,291(24):46-58.[10] Trisciuoglio D,Uranchimeg B,Cardellina J H,et al. Induction of apoptosis in human cancer cells by candidaspongiolide,a novel sponge polyketide[J].J Natl Cancer Inst,2008,100(12):1233-1246.[11] Cura J E,Blanzaco D P,Brisson C,et al. Phase 1 and pharmacokineties study of crotoxi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J].Clin Cancer Res,2002,8(4):1033-1041.(收稿日期:2012-04-09)(本文编辑:陈丹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