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脊柱

合集下载

第三章:关节松动技术(下肢、脊柱)

第三章:关节松动技术(下肢、脊柱)

髋部关节
外展外旋摆动
患者体位:仰卧位,患侧下 肢屈髋、屈膝,健侧下肢伸直。
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 站于面向患者站立; 上方手掌放置在对侧骨盆
上,下方手放在患侧膝关节 上,上方手固定,下方手将 膝关节向下摆动。
膝关节
解剖结构
人体最大最复杂 的关节,为复关
节。
内侧股胫关节 股髌关节 外侧股胫关节
膝部关节
股胫关节
伸膝摆动
患者体位:仰卧位,患侧下肢稍外展,屈膝。 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
站于患侧; 将患侧下肢置于上方上肢与躯干之间,双手握住小腿远端。双手稍将 小腿向下牵引,并同时将小腿向上摆动。
股胫关节
旋转摆动
患者体位:坐位,小腿垂直于 治疗床沿。
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 面对患者作于治疗凳上; 双手握住小腿近端。双手稍
退。请结合病例回答以下问题。 的技术
第三节:下肢关节松动技术
















解剖结构
髋部关节
髋关节由髋臼与股骨头 构成,属多轴的球窝关节, 为全身位置最深的关节, 也是最完善的“球与凹” 型关节。
1.髋臼唇
2.关节囊及周围关节韧带
3.颈干角和前倾角
髋部关节
生理活动 屈、伸,内收、外展,以及内旋和外旋。
下方手握住足跟。内旋时, 上方手向内摆动大腿,下方 手向外摆动小腿;外旋时, 上方手摆动大腿,下方手向 内摆动小腿。
髋部关节
内收内旋摆动
患者体位:仰卧位,患侧下 肢屈髋、屈膝,健侧下肢伸直。
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 站于面向患者站立; 上方手掌放置在患者髋部,

邱勇的脊柱侧凸讲义

邱勇的脊柱侧凸讲义

目 录(一)第一章 前言第二章 脊 柱 畸 形 治 疗 历 史第三章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发病机理和病理特征第四章 褪黑素与特发性脊柱侧凸第五章 脊柱侧凸的临床病因学分类研究第六章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恻凸的临床分类第七章 脊柱畸形的支具治疗第八章 特发性脊柱侧凸非手术治疗和术前准备第九章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第十章 脊柱侧凸的后路去旋转矫正技术第十一章 CD—Horizon 在脊柱侧凸后路矫形中的临床应用 第十二章 多棒分段CD技术治疗严重复杂脊柱侧凸 第十三章 90°以上脊柱侧凸的手术策略及方法第十四章 成人脊柱侧弯的自然转归第十五章 成人脊柱侧凸的手术适应征选择第十六章 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早期外科治疗与“可延长型”矫形技术第十七章 后突型脊柱侧凸前路手术时的入路选择 第十八章 严重脊柱后突畸形的外科治疗 第十九章 脊柱侧凸伴发Chiari 畸形或/和脊髓空洞时的临床评价和治疗2006.06.05骨科第一病房目 录 (二)第二十章脊柱侧凸术后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第二十一章脊柱侧弯手术与肺功能相关问题探讨第二十二章脊柱侧凸中脊椎旋转的影像学测量及临床意义骨科第一病房2006.06.05前言近20年脊柱外科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对各种脊柱畸形可进行低并发症的满意外科矫治。

对脊柱侧凸自然史的了解,使支具治疗的效果获得了进一步提高,并减少了脊柱侧凸进人成年期的并发症。

对脊柱侧凸发生发展三维理论的创立和新型脊柱内固定技术的发展更使严重复杂的脊柱畸形外科矫治成为可能。

我国存在大量各种原因的脊柱畸形,又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早期诊断治疗,进入成年期时,病人的胸廓已严重变形、躯干倾斜塌陷、侧凸脊柱僵硬、早期出现腰痛等,临床治疗十分困难。

为了使众多的脊柱畸形患者获得安全满意的治疗,促进对脊柱畸形的进一步认识,我们组织“脊柱畸形”继续教育中高级学习班,希望为立志于脊柱外科工作的同道们提供一个进行讨论和获得新知识的机会。

体格检查--脊柱四肢与神经检查 习题.

体格检查--脊柱四肢与神经检查 习题.

第三章脊柱四肢与神经检查习题一、单选题1.青少年脊柱后凸形成特征性的成角畸形,常见于A.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病B.胸椎结核C.强直性脊柱炎D.脊柱外伤E.椎间盘突出2.匙状指常见于A.支气管扩张B.先心病C.肝硬化D.缺铁性贫血E.肺气肿3.杵状指一般不见于A.严重的室间隔缺损B. 支气管扩张C.大叶性肺炎D.慢性肺脓肿E.法洛四联征4.指关节变形呈梭形常见于A.类风湿性关节炎B.风湿热C.肌萎缩D.尺神经损伤E.骨结核5.爪形手常见于A.肺气肿B.支气管扩张C.缺铁性贫血D.尺神经损伤E.风湿热6.浮髌试验主要用于检查A.膝腱反射B.膝关节滑膜炎C.关节腔有无积液D.髌骨有无骨折E.膝关节活动度7.脊柱过度前凸多见于A.颈椎B.胸椎C.腰椎D.骶椎E.腰、骶椎8.脊柱活动度最大的是A.颈椎和腰椎B.胸椎C.骶椎D.胸椎和腰椎E.骶椎和腰椎9.扑翼震颤多见于A.甲状腺功能亢进症B.甲状腺功能减退C.植物神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D.肝昏迷E.低钙血症10.手足搐搦多见于A.儿童脑风湿性病变B.低血钙C.慢性肝病D.震颤性麻痹E.小脑疾患11.直立时,两膝关节靠拢而两踝部分离多见于A.关节炎B.关节脱位C.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病D.先天畸形E.骨折12.足内翻畸形多见于A.偏瘫B.脊髓灰质炎后遗症C.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病D.肢端肥大症E.跟腱挛缩13.椎间盘突出主要发生于A.颈椎B.胸椎C.腰椎D.骶椎E.尾椎14.舞蹈症多见于A.儿童脑风湿病变B.肝性脑病C.震颤性麻痹D.碱中毒E.低血钙15.下列哪项不是偏瘫的病因A.脑出血B.脊髓灰质炎C.脑血栓D.脑栓塞E.蛛网膜下腔出血16.交叉瘫多见于A.脊髓炎B.脑出血C.脊髓灰质炎D. 脑干病变E.脊髓外伤17.深反射不包括A.肱二头肌反射B.肱三头肌反射C.膝反射D.提睾反射E.跟腱反射18.Lasegue征属于A.浅反射B.深反射C. 脑膜刺激征D.病理反射E.神经根受刺激的表现19.病理反射阳性是由于:A.脊髓反射弧的损害B.锥体束损害C.基底节损害D.脑干网状结构损害E.神经系统兴奋性普遍升高20.巴彬斯基征阳性的典型表现为A.脚趾均背屈B.脚趾均跖屈C.脚趾均不动D.下肢迅速回收E.拇趾背屈,其他各趾散开21.某男,18岁,脊柱后凸为“成角畸形”,有压痛及叩击痛,应考虑A.佝偻病B.类风湿性脊柱炎C.脊柱外伤D.胸椎结核E.椎间盘突出22.6岁男童,长期厌食、挑食,清晨恶心。

《落枕》教案

《落枕》教案

《全国盲人按摩中等专业统编教材》《伤科按摩学》教案落枕《伤科按摩学》第三章脊柱部伤筋第一节颈部伤筋课题二:落枕【课前说明】各位专家、老师:你们好!今天我授课的内容是《全国盲人按摩中等专业统编教材》——《伤科按摩学》中的第三章、第一节------《落枕》一课。

《伤科按摩学》是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一个临床科目,理论性与实操性极强。

教材主要分为伤筋和脱位两大部分。

“落枕”一课是伤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同时也为脊柱部其他伤筋病变的学习打下了不可忽视的基础。

我施教对象是中专二年级学生,他们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初步形成,不仅能积极活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而且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认识、探索学习、搜集资料、讨论交流等。

但由于视力障碍的特殊性给他们造成动手能力差、形象思维不完善等。

另外,学生文化基础层次不齐,致使他们接受程度、理解能力、思维方式不统一。

根据以上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精准的掌握落枕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按摩治疗,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我采用引导探究、自主探究、散点知识整合等方法来进行新课改下的自主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模式下学会如何探究新知,找问题、寻思路、活方法、解答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感到按摩医生的伟大,使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按摩治疗。

难点:病因病理。

本节课通过课前预备、相关知识链接、新知自主探究三部分进行。

课后预期达到:用五多教学法来补偿他们因视力缺陷带来的学习障碍,即多聆听、多感知、多交流、多动手、多实践;利用三级教学法减小因基础不同或年龄悬殊所造成学习能力的差距。

即一级定位实操法、二级笔记强化法、三级重点延伸法;我用自编的“口”字派按摩治疗歌诀解决了重点知识难理解、难记忆的问题。

从而达到各层次学生均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精。

3.2.第三章 躯干 第二节 脊柱

3.2.第三章 躯干 第二节 脊柱
和颈部肌肉的运动功能作用;胸椎骨性结构和胸廓的运 动特点。
一、脊柱的结构功能与生物力 三、胸椎
学特征
(一)骨与关节
(一)脊柱的结构功能特征
(二)胸椎运动学特征
(二)脊柱的生物力学特征 四、腰椎
二、颈椎
(一)骨与关节
(一)骨与关节
(二)腰部肌群与韧带
(二)颈部肌群与韧带
(三)腰椎运动学特征
脊柱正常生理弯曲构成的生物力学方面的优势 是:使脊柱的强度和弹性比直立的脊柱大10倍。
腰椎生理曲度前凸,对负重及维持腰部稳定尤 为重要。
3.躯干重力传导线
保持解剖位姿势时,重力线从 上至下分别穿过颞骨乳突附近、 第2骶椎前方、臀部后方、膝关节 前方,直至踝关节,重力线位于各 个生理弯曲部位顶峰的凹侧。
每个椎骨包括椎体、 椎弓根、椎板、上下关节 突、横突和棘突。
1.脊柱的基本结构
椎骨与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 带、棘上韧带、椎间盘、关节囊连成运动节段。这 些连接的结构,使脊柱产生有限的三维运动。
2.脊柱的生理弯曲
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 中,上接颅骨,中连肋骨,下端和髋 骨组成骨盆。
第三章 躯干 第二节 脊柱
掌握:脊柱功能单位的概念、脊柱的功能,椎间盘的
功能2 ,腰椎柱的概念、腰椎生物力学特点。
熟悉:脊柱节段运动,脊柱韧带功能,脊柱稳定系统
组成和脊柱的不稳定性的主要表现,上颈椎的结构和运 动特点,姿势对腰椎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了解3 :脊柱的结构和生物力学特征;颈椎、颈部韧带
脊柱的功能单位是由两个关节突(位于同一平 面)和一个椎间盘共同形成“关节三联体”。
椎体水平面正中间中后三分之一交界处和两侧 关节突关节面的中心在水平面上构成运动节段的稳 定三角,也是脊柱功能单位生物力学特性的基础。

第三章 运动系统---躯干 练习题

第三章  运动系统---躯干 练习题

第三章运动系统---躯干练习题(一)、是非题1.椎骨间连接即椎体与椎体的连结。

( )2.脊柱由24块椎骨和23块椎间盘组成。

( )3.成人脊柱由椎骨、骶骨、尾骨及24块椎间盘组成 ( )4.前纵韧带位于椎体和椎间盘的前面。

( )5.前纵韧带是全身最长的韧带。

( )6.后纵韧带可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 )7.前纵韧带限制脊柱过度后伸。

( )8.仰卧起坐是发展腹肌力量的练习。

( )9.推铅球时侧向转体动作是由同侧的腹内斜肌和对侧的腹外斜肌协同完的。

( )10.躯干向左回旋主要是左侧的腹外斜肌和右侧的腹内斜肌在下固定时收缩完。

( )11.膈肌收缩时,圆顶上升,帮助呼气。

( )12.用力呼气时,所有呼吸肌都参与呼的运动。

( )13.成人脊柱是由26块椎骨构成。

()14.椎管是椎间孔和低观骶管共同组成的长管。

()15.椎间孔内有脊神经通过。

()16.胸椎的主要特征是横突上有横突孔。

()17.前纵韧带限制脊柱过度后伸,后纵韧带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18.脊柱侧面观是一条直线。

()19.颈椎最明显的特征是有椎孔。

()20.成年人共有23个椎间盘。

()21.胸廓是由1块胸骨、12对肋骨和全部椎骨及关节、韧带共同围成。

()22.后天形成的脊柱生理弯曲为颈曲和腰曲。

()23.第1颈椎也称枢椎。

()24.全部椎孔连成椎管,内藏脊髓。

()25.膈肌收缩时,胸腔容积增大,实现吸气。

()26.主动完成呼吸功能的肌肉称为固有呼吸肌。

()27.仰卧起坐练习主要可发展背肌的力量。

()28.竖脊肌是人体强大的伸脊柱肌肉。

()29.颅骨是由8块脑颅骨、15块面颅骨和6块听小骨组成。

()30.推铅球侧向转体动作是同侧腹内斜肌和对侧腹外斜肌共同收缩完成。

()(二)单选择题1.颈椎与胸椎、腰椎不同,因颈椎上有 ( )A.椎体B.棘突C.椎孔D.横突孔2.下列除哪一项外,都是正确的 ( )A.胸椎的棘突长,向后水平伸出B.颈椎的椎体最小,横突有孔C.胸椎的最大特征是椎体两侧及横突末端有肋凹D.腰椎的椎体肥大,棘突呈宽板状3.脊柱 ( )A.中央有椎管,两侧有椎间孔B.可绕矢状轴外展内收C.每两个椎骨间均夹有一块椎间盘D.有颈、胸、腰、骶、尾五个生理弯曲4.前纵韧带 ( )A.是连结椎弓的韧带B.位于椎管的前壁C.可限制脊柱前屈D.脊柱伸时,可发展其伸展性5.躯干运动时,前纵韧带主要限制脊柱过度 ( )A侧屈。

脊柱科管理制度

脊柱科管理制度

脊柱科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脊柱科的管理工作,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和员工的权益,订立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医院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脊柱科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脊柱科的全部工作人员,并包含脊柱科所涉及的患者和医疗设备。

第二章组织结构第三条组织设置脊柱科设立科长一名,由医院领导任命。

脊柱科下设医生团队、护士团队、科研团队等。

第四条职责分工1.科长负责脊柱科的日常管理工作,监督各团队的工作执行情况,组织订立科室工作计划和年度预算,并依据需要进行调整;2.医生团队负责脊柱科的诊疗工作,包含患者的接诊、检查、诊断和手术等;3.护士团队负责帮助医生进行患者的护理工作,包含病区管理、护理察看和患者安全管理等;4.科研团队负责科研项目的申报和执行工作,组织开展学术沟通活动,提高脊柱科的学术水平。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五条预约和接诊1.患者可以通过医院预约系统、电话或现场前来预约脊柱科的门诊服务;2.医院前台接待人员依据患者的预约信息进行登记,并布置医生接诊;3.医生依照预约次序接诊患者,对患者进行认真询问、体格检查和必需的辅佑襄助检查,订立相应的诊疗方案。

第六条诊疗过程1.医生依据诊断结果为患者订立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含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2.患者在明确治疗方案后,可选择进行手术治疗,医生将为患者进行手术布置,并供应术前注意事项和手术风险告知;3.手术后,医生将对患者进行术后检查和护理,并予以术后恢复引导。

第七条病区管理1.护士团队负责脊柱科的病区管理工作,包含病床布置、患者护理、临床路径管理等;2.护士依据医生的嘱托,依照医嘱执行和监测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3.护士要保证病区的清洁和良好的医疗秩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隐私。

第八条科研项目管理1.科研团队负责脊柱科科研项目的申报、执行和结题工作;2.科研项目需遵守医院研究伦理和学术道德规范,并定期向医院报告项目进展情况;3.科研团队需乐观参加学术沟通会议和研究讨论,提升科研水平。

第三章 躯体

第三章 躯体

曲只是
, 脊 柱 形 态 是 躯 干 部 分 动 态 的 主 要
依 据 。
有 一 种 弧 度 , 幼 儿 成 长 逐 渐 形 成 脊 柱 的 弯
人 体 能 够 直 立 行 走 以 后 的 形 态 ; 婴
儿 脊 柱
脊 柱 的 四 段 弯
曲 ( 包 括
骶 骨 的 后
斜 出 )
二、胸廓——由胸椎、肋骨、肋软骨连接胸骨共同构成。 胸廓大体上小下大,近似卵形,上口为斜面,前低后高, 下口有肋弓显于外形。
第三章
躯干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躯干的骨骼 躯干的肌肉 躯干的形体结构
第一节 躯干的骨骼
躯干的骨骼主要有脊柱、胸廓、骨盆三部 分,它们于胸廓上方的肩带骨(肩胛骨、锁 骨)共同构成了躯干形体的主体
躯干的主要体积是胸廓和骨盆这两部分体块的 基础是由骨骼构成的,其形状相对稳定。可以把躯 干归结为两块相对而置的体块。上端胸廓的体块上 宽下窄,上端由横贯胸骨左右的锁骨合成;下缘由 胸廓两侧肋骨下角合成。下端骨盆的体块上窄下宽, 紧接胸廓体块的下缘,即腰际线的位置;下缘由两 侧股骨的大转子连线而成。连接这两个体块为一体 的是富于弹性的轴——脊柱。
,柱,个, 腰,中横每
颈椎(七节)——从侧面看向前弯曲,第 一颈椎为寰椎,第二颈椎为枢椎,上接头颅, 头颅的前腑后仰、左右旋转大多数为寰枕关 节和寰枢关节的运动。第七颈椎棘突外表显 著隆起,称为隆椎,是颈部与背部的分界点。
青年雕像 古罗马
寰椎上面和下面观
颈椎上面观
第2颈椎又名枢推(axis) 特点是椎体向上伸出齿突, 与寰椎齿突凹相关节。 齿突原为寰椎椎体,发育过 程中脱离寰椎而与枢椎体融合。
男人体习作 拉斐尔

儿科按摩学(第三章常用穴位)4第四节 腰背及下肢部

儿科按摩学(第三章常用穴位)4第四节 腰背及下肢部

第四节腰背及下肢部1、脊柱(位置)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两指面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

捏脊一般捏3到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肤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在捏脊前先在背部轻轻按摩几遍,使肌肉放松。

(次数)推100到300次;捏3到5次。

(主治)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

(临床应用)(1)脊柱穴属督脉经,督脉贯脊属脑络肾,督率阳气,统摄真元。

用捏脊法自下而上能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是小儿常用主要保健手法之一。

临床上多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摩腹、按揉足三里等合用。

治疗先天与后天不足的一些慢性病症。

捏脊疗法,常用于小儿疳积、腹泻等病症。

本法操作时亦旁及足太阳膀胱经脉,临床应用时可根据不同的病情,重提或按揉相应的背部俞穴,以加强疗效。

(2)推脊柱穴自上而下,能清热,多与清河水、退六腑、推涌泉等合用。

2、七节骨(位置)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面自下向上或自上向下直推,分别称为推上七节法和推下七节法。

(次数)100到300次。

(主治)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临床应用)(1)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多用于虚寒腹泻、久痢等。

临床上常与按揉百会、揉丹田等合用治疗气虚下陷的脱肛、遗尿等证。

若属实热证,则不宜用本法,用后多令儿腹胀或出现其它变症。

(2)推下七节能泻热通便,多用于肠热、便秘,或痢疾等症。

若腹泻属虚寒者,不可用本法恐防滑泻。

3、龟尾(位置)尾椎骨端。

(操作)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

(次数)100到300次。

(主治)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临床应用)龟尾穴即督脉经之长强穴,揉之能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的功能,穴性平和,能止泻也能通便,多与揉脐、推七节骨配合应用,以治腹泻、便秘等症。

4、箕门(位置)大腿内侧、膝盖上缘至腹股沟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自膝盖内上缘至腹股沟部作直推,称推箕门。

脊椎动物学第三章脊椎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学第三章脊椎动物亚门

第三章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概述第一节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脊椎动物是脊索动物门中最高级的一个亚门,与低等脊索动物(尾索动物、头索动物)相比较,在生活方式上和动物体的机能结构上都有显著的不同。

低等脊索动物营少活动的或固着的生活方式,整个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机能都处于较低级的水平;而脊椎动物却相反,是沿着积极主动的生活方式进化的,发展出来更为高级的机能结构(图3-1,图3-2)。

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可归纳如下:1.神经系统发达,分化出具有复杂结构的脑。

同时头部出现了集中的感觉器官。

脊椎动物的脑进一步分化为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延脑等五部分。

愈益发达和集中的神经中枢是脊椎动物重要的特点,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它们是“神经系统获得最充分发展的那种形态”。

脊椎动物出现了嗅、视、听等集中的感觉器官。

有了脑和感官,再加上保护它们的头骨,就构成了明显的头部。

因此,本亚门又称有头类(Craniata)。

2.脊柱(vertebral column)代替了脊索,成为新的支持身体的中轴。

脊柱是由一个个的脊椎骨(vertebra)所组成的。

脊椎动物(vertebrate)就是因为具有脊椎骨而得名。

在低等脊椎动物中,脊索仍起着主要的支持作用,终生保留;而在较高级的脊椎动物中,则只在胚胎时期有脊索,以后就被新的支持结构脊柱所代替,脊索本身仅留残余或完全退化。

脊柱进化的趋势,一方面是增加坚固性,另一方面是增加灵活性;由分化少到分化为颈、胸、腰、荐、尾等五部分。

脊索是脊柱的前驱,脊柱是脊索的承替,在胚胎发生过程中是如此,在脊索动物的系统进化历史上也是如此。

3.咽囊与鳃裂。

脊椎动物在胚胎的早期,咽部的内胚层向两侧各突出6个咽囊(pharyn -geal pouches),与此相对,表面的外胚层也向内凹,最后与咽囊打通形成鳃裂(gill slits)(图3-3)。

水栖脊椎动物鳃裂终生存在,各鳃裂之间的咽壁上形成鳃的结构,作为呼吸器官;陆栖脊椎动物发展了肺呼吸,胚胎时期也都形成咽囊,但只有少数咽囊暂时性地打通形成鳃裂,以后又复关闭,各对咽囊以后转变为其他结构。

第三章第三节常见动物水产动物

第三章第三节常见动物水产动物

两栖类——青蛙、大鲵
鱼类 ——鲫鱼、鲤鱼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蜜蜂、蝗虫 软体动物——河蚌、河蟹
一、水产动物
要与水生动物区别开
鲫鱼
鲫鱼生活在淡水中,是杂食性鱼,它以硅藻、 水生昆虫、有机碎屑和水草等为食物。
外部形态结构
• 1、体形呈梭形,体表覆盖鳞片,能分泌粘 液,可以减少阻力。
• 2、具有保护色(身体的背面深灰黑色,腹 面白色)。
特点和结构特点。 • 3.你认同了吗?水域环境的污染影响水生
动物的生活。
谢谢观赏
共同学习相互提高
混合放养 栖息水层不同、食性不同
• 其他水产动物
•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外有贝壳(或内壳)
节肢动物:身体分部且分节,足和触角分节。
水域环境的保护:
• 水中生活的动物有许多,它们都是生态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 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
质疑:水域环境的好坏对这些水生动物的 生活有没有影响?
常见动物
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 动物
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
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叫做无脊椎动物
凡是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
体内有许多块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起支持身体的作用。(狗、马、鸟、青 蛙、鱼)
动物
哺乳类——家兔、马、牛
脊椎动物
鸟类 ——鸡、鸭、猫头鹰 爬行类——龟、甲鱼(鳖)、鳄鱼
• 3、侧线,有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的作用。
• 鳍分为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
• 各种鳍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 • 尾鳍能控制前进的方向(类似船的舵)
• 分是 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 红色的。
鳃耙 鳃弓
鳃丝 鱼鳃结构

初中生物七年级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七年级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七年级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三章一、观看动物的顺序先整体后局部,先观看动物的体形、体色,再慢慢观看动物躯体的各个部份。

对各个部份的观看一样由前向后进行。

观看完各个部份后还要再由局部回到整体二、昆虫口器及代表种类的名称咀嚼式口器、虹吸式口器、嚼吸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蚕、蝗虫蝶类、蛾类蜜蜂蚊子苍蝇3、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及鱼类的要紧特点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体形呈梭形,可减少水的阻力。

体色背部深,腹部浅为爱惜色。

体表有鳞片分泌粘液能减少水的阻力和逃避敌害。

呼吸用腮呼吸。

运动用鳍游泳鱼类的要紧特点:①终生生活在水中②躯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③用腮呼吸④用鳍游泳⑤体内有脊柱4、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凡是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

体内没有脊柱的叫做无脊椎动物五、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及鸟类的要紧特点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①体形为流线型,可减少飞行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正羽有利于飞行③前肢变成翼,适于扇动空气④龙骨突发达适于附着发达的胸肌⑤胸肌发达,给飞行提供动力⑥骨骼中空,可减轻体重鸟类的要紧特点:①体表被覆羽毛②前肢变成翼③长骨中空,内有空气④有喙无齿⑤体温恒定⑥卵生六、哺乳动物的要紧特点①躯体被毛②用肺呼吸③体温恒定④体腔内膈⑤胎生、哺乳7、膈肌的功能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

膈的收缩舒张,能够使胸腔扩大和缩小,因此能够帮忙完成呼吸作用八、节肢动物的要紧特点躯体有许多节组成,而且散布;躯体的表面包着一层坚韧的外骨骼;足、触角等分节九、昆虫的要紧特点躯体分为头、胸、腹三部份;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一个;胸部有分节的足三对、翅两对。

10、蝗虫的发育进程及治理方式蝗虫的发育进程:卵→假设虫→成虫治理方式:科学的改造蝗虫滋长的各类滩地;注意爱惜好蝗虫的天敌;不断研制出治蝗新药。

1一、什么是寄生、寄主、寄生虫寄生:一种生物生活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现象。

寄生虫:营寄生生活的动物叫做寄生虫。

脊柱器械管理制度范本

脊柱器械管理制度范本

脊柱器械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脊柱器械的管理,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脊柱器械管理应遵循合法、合规、科学、安全的原则,确保医疗器械的合法性、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使用。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脊柱器械管理部门,负责脊柱器械的采购、验收、储存、使用、维护、监督和评价等工作。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专业的脊柱器械管理人员,负责脊柱器械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保障脊柱器械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第二章脊柱器械的采购与验收第五条医疗机构在采购脊柱器械时,应当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生产企业或者经营企业,并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

第六条医疗机构在采购脊柱器械时,应当根据临床需求、医疗器械的技术性能、安全性能、有效性和价格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医疗器械。

第七条医疗机构在采购脊柱器械时,应当与生产企业或者经营企业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售后服务。

第八条医疗机构在验收脊柱器械时,应当对照采购合同和医疗器械的产品合格证明等相关资料,进行实物验收,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数量。

第三章脊柱器械的储存与管理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为脊柱器械设立专门的储存场所,确保医疗器械的储存条件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防止医疗器械的损坏和污染。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脊柱器械的账务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器械的进货、库存、使用和销毁等环节的记录准确、完整。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脊柱器械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第四章脊柱器械的使用与监督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脊柱器械的使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并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医护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脊柱器械。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脊柱器械的使用监督制度,对脊柱器械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对脊柱器械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脊柱器械的使用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三章 脊柱保健基本技能

第三章 脊柱保健基本技能

手摩之。
(4)《圣济总录》摩风膏:“治风湿着痹。服药虽多,肌肉
犹顽痹,摩风膏摩之方:防风、羌活、芎穹、细辛、蜀椒、当
归、踯躅花、白敛、白芨、丹参、苦参、黑参、桂、附子、乌 头、皂荚、莽草各一分,杏仁半两,上十八味,细剉如麻豆, 以米醋二升拌匀,浸三宿熬干同腊月猪脂二斤,以文武火煎一 日,绵滤去滓,瓷瓶贮,每用少许,点摩痹处”。

此外,选用的药酒应该是具有较好的润滑作用,粘滞性较大 的药酒用作按摩介质容易引起皮肤的擦伤。
二、脊柱保健常用的器具

从临床常用的介质看,大致可分为2 大类:

1.直接类介质述的全部或部分性能,医者的手仍与患者的
皮肤直接接触。但与患者皮肤之间接相接触以上这种分类
方法不多用。但取用较方便一般多采用药剂学的分类方法。

宽狭贴患处,用鞋履烘热熨之。”(卷十)

(4)《种福堂公选良方》 百发神针:治漏肩鹤膝,寒湿气,半身不遂,手足瘫痪,痞块腰 痛。

“乳香、没药、生附子、血竭、川乌、草乌、檀香、降香、贝母、
麝香(各三钱),丁香(四十九粒)、祈艾(二两)。”(和药 末作艾条,烧针熨痛处) 熨背法:治胸背疼痛而闷,因风寒湿而起者。肉桂、附子、羌活、 乌头、细辛、川椒(各一钱半)、川芎(一钱)。(为末,帛包
温通血脉、舒筋活络。膏摩药浴疗法属药物外治之类,由
于这种疗法在骨科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

一、膏摩法 膏摩疗法指用药物制成油膏敷于患处,医者用手法在药膏上作按摩 推拿,称为膏摩疗法。 (一)古代文献记载 膏摩法,源自战国时期的摩法和熨法。按摩药熨是《内经》的主要 疗法,《素问·至真要大论》:“摩之浴之”。扁鹊“疾之居腠理

也,汤熨之所及也……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剂和煮之,以更熨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脊柱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了解脊柱的解剖特点与发育•掌握脊柱颈段、腰段的影像解剖一、脊柱(vertebral column)解剖及生理概述1. 脊柱的组织形态结构和生理脊柱是由椎骨及其连结而构成的有机整体结构。

椎骨包括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骶椎5个和尾椎4个,颈胸腰椎各椎骨间都可相对活动,而骶椎与尾椎则分别联成骶骨和尾骨。

颈1椎体呈环状称寰椎,颈2有齿状突,又称枢椎,除1-2颈椎外,每个椎骨由椎体及椎弓两部分组成,两者围成椎孔,各个椎孔连接构成椎管,其内容纳脊髓。

椎弓由一对椎弓根和一对椎板组成,椎弓根的上下缘各有一切迹与相邻的椎弓根上下缘切迹构成椎间孔,为神经根通过的部位。

椎弓发出7个突起,分别为一个棘突、2个横突和2对上下关节突。

脊柱的连结包括椎骨间连结、颅椎连结、肋椎连结及椎骨和骨盆环的连结。

相邻两个椎骨的椎体部分靠椎间盘及其前纵韧带、后纵韧带连接加强,脊柱全长的3/4为椎体,1/4由椎间盘所构成。

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及其上下的软骨板构成,纤维环由纤维软骨和多层胶原纤维组成;髓核为黏液胶冻样物质构成,水份含量为80%-90%,水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并为纤维样物质所取代。

椎骨的椎弓部分由寰枢关节、关节突关节、连接椎板的黄韧带、棘突之间的棘间韧带、棘突尖部的棘上韧带(颈部为项韧带)、横突之间的横突间韧带以及寰椎横韧带连接。

黄韧带的组成与其他韧带有所不同,它由弹力纤维构成,颈部薄,向下逐渐增厚。

颅椎连结是由寰椎上关节面与枕骨髁构成的寰枕关节及其周围的翼状韧带和结缔组织膜组成,胸椎椎体和横突分别与肋骨形成肋椎关节和肋横突关节(第11、12肋除外),骶骨和骨盆环形成骶髂关节,使脊柱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椎管(vertebral canal)由椎孔连结而成,上接枕骨大孔和颅腔相通,下延续为骶管而止于骶管裂孔。

椎管的前壁由椎体后部、椎间盘后缘和后纵韧带构成,后壁是椎板和黄韧带,两侧壁为椎弓根和椎间孔。

每个椎孔可分为中央区、侧区和后区,侧隐窝(又称神经管)位于侧区,是椎管内神经根通向椎间孔的部位,其前界是椎体后缘、外界为椎弓根内缘、后界是上关节突前内缘和黄韧带,侧隐窝向下外续于椎间孔。

椎管内容有脊髓和马尾、脊神经根、脊髓的三层被膜、膜间隙及其内的脑脊液等。

2. 脊柱的功能脊柱具有支持人体、传导负荷、运动、维持稳定与保护脊髓的功能。

脊柱的生理曲度在婴儿时只有一个后凸的弯曲度。

能站立时,脊柱即显示四个弯曲,即颈段前突,以颈5椎体明显;胸段后突,以胸7椎体明显;腰段前突,以腰4椎体明显;骶尾段明显后突,尤以女性为甚。

脊柱的载荷作用主要是通过人体的三个倒三角完成。

上三角指头颈部的负荷集中于下颈部,以C5-6所受应力最大;中三角将头颈、躯干负荷集中至腰骶椎;下三角则是将头颈、躯干和盆腔的负荷沿身体中部向下传递的倒三角力学结构。

没有脊柱的稳定性也就没有脊柱的正常功能,维持脊柱稳定性的最基本单位是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也称运动节段(motion segment),它是相邻椎体及连接它们的椎间盘、小关节和韧带结构的复合,亦是能够反映脊柱生物学特征的最小单位。

二、脊柱的各段的影像解剖脊柱包括颈、胸、腰、骶尾段,一次成像难以囊括诸段,故按部位分述其影像解剖,影像解剖主要观察其形态结构和稳定性两个方面。

1 颈段1.1颈段X线解剖正位片:1-2颈椎与下颌骨重叠,显示不清。

3-7椎体呈鞍形,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周围为一层致密的细线样骨皮质,密度高且均匀,轮廓光整,其内为松质骨,纵形骨小梁比横形的骨小梁明显。

椎体上缘两侧端可见斜面向内的三角形突起称为钩突,椎体下缘两侧端圆钝的斜面为斜坡,两者形成颈椎特有的钩椎关节(Luschka关节)。

正常钩突表面为一薄层均匀光滑的骨皮质,其间为骨松质,这种类型的钩突虽伸长变尖,不能认为是病理现象,如钩突尖端及其下方密度增高且不规则,并伴有相对应斜坡关节面的增生,则是钩突骨质退变的可靠征象。

椎间隙包括软骨终板和椎间盘,为弧形低密度影。

椎弓,椎弓根短而细,与椎体外后缘呈45°相连接,投影于椎体侧外方呈内缘清楚外缘模糊的圆形致密影。

椎体与椎弓根侧方为横突投影,短而宽。

在椎弓根的上下方为上下关节突的投影。

椎弓根向后内下延续在中线处联合成棘突,投影于椎体中央偏下方,颈椎棘突除颈1外多数均有分叉,呈"八"字形,颈7棘突分叉率低多为类圆形线状致密影。

侧位片:生理曲度,1-7颈椎呈连续而和谐的前凸弧线排列,从前到后有四条连贯的弧线,即椎体前缘、椎体后缘、椎板线、棘突后线。

它的弧度按Bordens法测量,弧的顶点在颈5椎体后上缘,弧的高度为12±5mm。

椎体居前方,寰椎无椎体,前端见前弓的前结节,前弓的后方为枢椎齿状突,下有枢椎椎体,3-7椎体后部均重叠着横突,椎体后上角稍尖耸,与上面椎体后下角相重叠,此部相当于钩椎关节。

椎弓居后方,颈椎2-7的上下关节突构成椎小关节,上关节突位于前方,下关节突位于后方,关节面由前上斜向后下(接近40°-45°)以保持脊柱的稳定,小关节间隙为均匀的透明影。

椎板位于椎弓根与棘突之间,第2颈椎棘突又宽又大、第7颈椎棘突最长,两者均为计数标志。

颈椎管的测量多用比值法来判断有无椎管狭窄,其公式为:颈椎管比值=椎管矢径/椎体矢径,正常比值在0.75以上,低于0.75者为椎管狭窄。

椎间隙,椎间盘的纤维软骨板、髓核及其周围的纤维环系软组织密度,呈宽度均匀的鞍状透明影,称之为椎间隙。

斜位片:主要观察椎间孔、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及椎弓根,常需左右两侧对比观察。

1-7椎体呈斜位相,椎弓根投影于椎体正中,近片侧横突投影于椎体前方,远片侧横突可部分投影于椎间孔内。

椎间孔呈边缘清晰锐利的卵圆形透亮影,上缘为上一椎弓的下缘、下缘是下一椎弓的上缘、前缘是椎体与椎间盘、后缘为上下关节突及关节。

左前斜位显示右侧椎间孔,右前斜位显示左侧椎间孔。

斜位片也能清楚显示颈椎钩椎关节与椎间孔的关系:钩突朝向后上方指向椎间孔,正常时不突入椎间孔内。

张口位片:主要观察寰椎、枢椎及其形成的寰枢关节。

枢椎齿状突位于寰椎两侧块之间,寰枢关节包括寰齿关节与两个关节突关节。

动力位片:颈椎的屈伸活动是上一椎体下面在下一椎体上面的前后滑动,并受前、后纵韧带和椎间盘制约而呈均匀协调一致的运动。

过伸、过屈位动力位片可观测颈椎活动情况与活动度,从而对椎节的稳定性作出判断。

1.2颈段CT解剖颈段CT一般需骨窗位观察椎体、椎弓及小关节等骨性部分,软组织窗位观察椎间盘、硬膜囊、神经根、韧带等软组织部分。

骨性部分:除1、2颈椎椎骨比较特殊外,3-7椎骨均由椎体、椎弓、椎板、棘突、横突及上、下关节突所组成。

寰椎由两个侧块和前后弓组成。

侧块有上下关节凹分别与枕骨髁和枢椎上关节突形成关节,前后弓中线部有前后结节。

横突短小,有横突孔,左右各一。

枢椎齿状突前与寰椎前弓,后与寰椎横韧带形成寰枢关节,枢椎横突小,内有横突孔。

3-7椎体自上而下体积逐渐增大,横断面上呈卵圆形,其后缘略平直或凹陷,钩突构成椎间孔的前壁一部分。

椎弓部分的椎弓根短,与矢状面约成45°。

横突亦较短且宽,3-6横突上可见椎间孔。

由上、下关节突构成的关节突关节,关节面近于水平,在CT横断面上不易显示其间隙。

颈段椎管近似三角形,前后径短,横径长,前后径测量意义较大,正常值的下限为12mm。

在椎弓根层面,由椎体、椎弓根、椎板、棘突基部构成完整的椎管骨环;在椎间孔或椎间盘层面,此层面椎体、椎间盘与后方的椎弓部断开,断开的部位呈裂隙状低密度影,构成不完整的椎管骨环。

椎间孔位于上下椎弓根之间,为长约4-5mm的骨性管道,其前内壁为钩突的后面、椎间盘和椎体下部,后外侧壁为关节突关节的内侧部。

颈椎钩突、横突和关节突全体构成一个复合体,简称UTAC。

通常将颈椎椎间孔分为上下两部,上部较大,含神经根,其前为椎体,后为椎板和关节突;下部较小,前为钩突,后为关节突。

软组织部分:椎间盘,从颈2到颈7每个椎体之间均有椎间盘,其形状宛如椎体横断面的圆形,CT值在50~110HU。

椎间盘厚度不一,由于颈段的椎间盘较薄,仅为3-5mm,因此横断面显示不如MRI矢状面来的清楚。

硬膜囊,除1,2颈椎外,其余各部硬膜外均充以低密度的脂肪和结缔组织,把硬膜囊显示出来。

正常硬膜囊内含蛛网膜、脑脊液、软脑膜和脊髓,表现为边缘光整、规则的椭圆形影,CT值在30~50HU。

颈段的蛛网膜下腔从枕骨大孔至颈2逐渐变小,但从颈3至颈7其前后径大致相同,平均约12mm,其内脑脊液的密度在CT值在0~20HU。

在骨性椎管和硬脊膜之间为硬膜外间隙。

此间隙内含有神经、血管、脂肪和结缔组织。

椎内静脉丛密布于椎管的骨膜和硬脊膜之间,可分为前后两部。

前部位于椎体、椎间盘的后面及后纵韧带的两侧,其后部位于椎弓及黄韧带的前面。

CT平扫时椎内静脉丛不能与其周围组织相区别,增强扫描可见硬膜外间隙明显增强。

脊神经根呈条索状或圆点状软组织影,位于椎间孔部位并可向前外方延伸1~2cm。

韧带,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除了出现钙化,一般在CT上无法与椎体及椎间盘结构相区分。

在关节突关节和椎板内侧缘见到黄韧带影,为尖端向后的"V"形软组织密度影,宽度在2~3mm左右,向下逐渐增厚,后缘紧贴椎管内缘,前方与硬膜囊之间隔以低密度的脂肪组织。

1.3颈段MRI解剖矢状面:生理曲度前凸,椎体呈方形,寰椎前后弓为小的纵条状影,枢椎齿状突为三角形影位于枢椎椎体之上,齿状突与基底部结合处以条状低信号的软骨连接。

椎弓各个部分在正中矢状面和旁矢状面可以分别显示。

椎体和椎弓信号强度的高低与骨髓内脂肪含量、造血成分多少有关,正常骨髓内的脂肪在T1加权像呈现分布均匀的高信号;在T2加权像上则呈中等信号。

椎间盘厚度介于胸椎间盘和腰椎间盘之间,T1加权像两者呈中等信号,T2加权像上纤维环信号降低、髓核信号提高。

前、后纵韧带均呈条带状低信号,难与骨皮质、椎间盘的外纤维环分开。

硬膜外间隙为硬膜外与椎管壁之间较窄的腔隙,主要包含血管组织,少量的脂肪与结缔组织,在T1加权像扫描呈高信号,T2加权像为较高信号。

硬脊膜与蛛网膜难于分辨,统称鞘膜,鞘膜将硬膜外间隙与蛛网膜下腔分开,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呈条管状分布,在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

颈髓位于椎管内蛛网膜下腔的中央,为一圆椎状结构,在颈膨大稍粗些,在T1加权像及T2加权像上均为中等信号。

椎间孔在45°斜矢状面显示较好,呈卵圆形,在T1加权像上,中等信号的神经根在周围高信号脂肪组织的对比下显示清楚;在T2加权像上,两者信号差别不大。

横断面:椎体与椎间盘呈卵圆形,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在T1加权像上,两者均为中等信号,低信号的钩突位于椎间盘侧方;在T2加权像上,椎间盘的髓核表现为椭圆形高信号,周围是低信号的纤维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