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动物的一生》

合集下载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动物的一生》优秀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动物的一生》优秀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动物的一生》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动物的一生》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动物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生长特点以及繁殖方式。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文字,展示了不同动物的生活状态,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动物世界的奇妙。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他们对动物世界充满好奇。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已经掌握了一些关于动物的基本知识,如动物的分类、特征等。

但他们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可能了解不多,因此,本节课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知道动物的生长特点和生活习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动物、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想象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动物的生长特点和生活习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文字,创设动物生活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动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展示动物的生活状态。

2.准备纸质动物模型,让学生触摸和观察。

3.准备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不同动物的生活状态,让学生初步了解动物的生长特点。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说出动物的生长特点和生活习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让学生触摸和观察纸质动物模型,加深对动物生长发育的理解。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动物的一生》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动物的一生》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动物的一生》教案一. 教材分析《科学动物的一生》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的科学教材,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探究动物的生长、繁殖和死亡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动物的生命周期认识不足。

学生在生活经验中接触到动物的出生、成长、死亡等现象,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掌握动物的生长、繁殖和死亡的基本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生命周期,生长、繁殖和死亡的过程。

2.教学难点:动物的繁殖方式,死亡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科学动物的一生》2.教具:图片、视频、实验器材等3.课件: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软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动物的一生》。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软件,展示动物的生长、繁殖和死亡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动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的发芽、小鸡的孵化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物的生命过程。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动物的生命周期,生长、繁殖和死亡的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如何保护动物,让它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动物的一生》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动物的一生》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动物的一生》教案一. 教材分析《动物的一生》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动物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以及它们在不同生命阶段的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动物的生命周期,以及生物的特征。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动物感兴趣,生活中也接触过各种动物。

但他们对动物的生命周期和生物特征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拓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

2.了解生物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动物的生命周期,生物的特征。

2.难点:动物在不同生命阶段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动物的生命周期图片、视频等。

2.教具:动物模型、图片等。

3.作业:观察身边的动物,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动物是怎样生活的吗?它们的一生有哪些阶段?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课件,展示动物的生命周期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动物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动物的生命周期,如: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等。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具中的动物模型,让学生结合课件中的内容,分析动物在不同生命阶段的特点。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动物有哪些生物特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并板书动物的生物特征,如:需要营养、能呼吸、能排泄、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动物要有生命周期?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总结:动物的生命周期是为了繁衍后代,保持物种的延续。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动物的生命周期,生物的特征。

《动物的一生》作业设计方案

《动物的一生》作业设计方案

《动物的一生》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方式和生命周期2. 帮助学生培养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3. 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分类和特点2. 动物的生命周期3. 不同动物的生存方式和习性4. 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知识三、教学方法1. 观看视频资料:展示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和习性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观察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研究某种动物的生命周期和习性,进行小组展示四、教学过程第一课:介绍动物的分类和特点- 观看视频介绍不同动物的分类和特点- 分组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中归纳动物的分类和特点第二课:动物的生命周期- 观看视频介绍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 分组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中研究某种动物的生命周期并做报告第三课:动物的生存方式和习性-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动物园进行实地观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存方式和习性- 分组小组讨论,让学生归纳总结不同动物的生存方式和习性第四课: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知识- 观看视频介绍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知识- 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对动物和环境的保护建议,并进行展示五、评价方式1. 出席情况:学生出席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的情况2. 小组展示:评估学生对某种动物的生命周期和习性的研究报告3. 知识掌握:进行动物分类和特点、生命周期、生存方式和习性的笔试评估六、教学资源1. 视频资料:关于动物的生命周期和习性的视频2. 实地考察: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的实地考察机会3. 书籍资料:动物分类和特点、生命周期、生存方式和习性的相关书籍七、教学反思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动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方式和生命周期,培养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继续引入更多的实践和互动元素,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动物的生态系统,为保护动物和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部编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全单元优质课件

部编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全单元优质课件
影子的位置、方向随着光源的位置而变化。 影子的形状,与遮挡物的侧面形状有关。
太阳的位置与影子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太阳:东—偏南—西
太阳最高时影子最短, 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 最长。
影子:西—偏北—东
观察云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谢再谢大见家 第框 认认认识识识自自自己己己
太阳 (光源)
阳光下的物体 (遮挡物)
让影子发生变化
影子的长度与光照射的角度有关,斜射的程度大,影子就 长。
影子方向与光源的位置相反
让影子发生变化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的侧面形状有关
手影游戏
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光源、遮挡物、屏是影子产生的条件(遮挡物要在 光源和屏之间)。

遮挡物
光源
影子可以发生哪些变化?
全册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月球——地球的卫星
你知道哪些关于月的诗词歌赋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球是一个怎样的星球?月球还有 什么秘密呢?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载人飞 船第一次将人类送上了月球。宇航员阿姆斯 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
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上半月,人们看到的 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 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
观察月球的运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谢再谢大见家 第第第三三三课课课 发发发现现现自自自己己己 第第第一一一框框框 认认认识识识自自自己己己
全册精品课件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再见 第第第第三三三三单课元课课 太发阳发发、现地现现球自和自自月己己球己 1.仰望天空 第第第一一一框框框 认认认识识识自自自己己己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说课稿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说课稿第【1】篇〗教材简析:《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完成预习作业。

感受生活中其他美妙的声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情境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大自然中,我们能看到小花、小草、小鸟、小鱼等有趣的动植物,在美丽的大自然里还能听到什么呢?你们可要听仔细啦!(看大屏幕,播放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学生回答。

)2.同学们可真会倾听。

大自然里除了刚才听到的声音,还有哪些有趣的声音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课文去感受那来自大自然的美妙声音!3.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知意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检查学生自学课文的情况。

(1)如果我们要去参加大自然的音乐会,听那美妙的声音,得带上这群小伙伴。

你们认识它们吗?自由读一读。

美妙演奏呢喃雄伟打击乐器汇聚叽叽喳喳手风琴温柔感受激动滴滴答答敲敲打打虫鸣(2)先看第一行词,谁愿意读?(评:你不仅字音读得准,而且声音非常响亮。

)还有谁能像他这样读一遍?全班一起读一遍。

再看第二行词,谁来读?(评:他的字音读得很准,很有节奏感。

)全班一起读。

像“敲敲打打”这样的词语,我们叫它AABB式词语,你还知道哪些这种形式的词语?(开开心心、高高兴兴、快快乐乐)课件展示一些AABB式的词语,全班齐读。

“琴”字在古代原指拨弦乐器,上面的部分表示琴弦,下面的“今”是后来加进去的,表示字音。

来,跟老师一起写一遍(老师在黑板上范写,边写边提示笔画要点,撇捺要舒展,学生书空)。

(3)现在字音读准了,我们把这些小伙伴带入到文中,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教科版(新)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动物的一生》精品教案

教科版(新)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动物的一生》精品教案

《动物的一生》教案小结:动物是有寿命的。

它的一生会经历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2、不同种类的动物,它的生命历程是不同的。

蚕的一生经历了哪些阶段?3、其它动物的一生会经历哪些过程?(展示图片)一、了解鸡的一生1、观察蚕和鸡的生命历程图,它们有什么异同点?小结:鸡和蚕一样是卵生动物,产卵繁殖后代,从卵开始它的生命历程。

鸡和蚕的一生又有很大的不同。

母鸡要将鸡蛋放在身体下面,用自己的体温保持鸡蛋温度相对恒定。

从母鸡将鸡蛋放在身体下面开始孵蛋到小鸡破壳而出,需要21天左右的时间,比蚕孵化的时间长得多。

刚出壳的小鸡身上长的是绒毛,一个月左右小鸡身上的绒毛褪去长出了羽毛;6个月左右鸡长成成年鸡,母鸡开始产卵繁殖后代。

蚕和鸡的一生异同点例举蚕鸡不同点变态长翅膀和羽毛、不变态相似点卵生像鸡那样,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

2、观察更多的鸟类,是否和鸡有共同的特点?(展示图片)3、鸡的一生经历“卵→雏鸡→成鸡”的过程,常见鸟类的一生也会经历“卵(蛋)→雏鸟→成鸟”的过程。

二、了解狗的一生1、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憨厚可爱,成为人们最宠爱的动物之一。

(播放视频:可爱的小狗)2、狗的一生经历和鸡有什么不同?小结:狗是胎生动物,成年的雌性和雄性狗交配后,受精卵在雌性狗(母狗)体内发育成胚胎,母狗怀胎两个月左右,将会生出小狗。

刚生出的小狗闭着眼睛,耳朵听不到声音;2~3周后,小狗眼睛睁开,但没有牙齿,依然靠吃妈妈的奶获取营养;6个观察、比较、归纳看视频比较交流归纳鸟类的生命历程了解哺乳动物一生的共同特点月左右小狗长出牙齿可以咀嚼食物;9~12月后小狗发育成熟,开始繁殖后代。

狗的幼年期和成年期的外部形态特征相似,幼年期生长较快,成年期开始繁殖后代。

像狗那样,身上长毛、胎生、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叫哺乳动物。

2、观察更多的哺乳动物,是否和狗有共同的特点?(展示图片)小结:哺乳动物共同点是胎生、长毛、哺乳,都会经历“幼仔→成年”的生命过程。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动物的一生》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动物的一生》教学设计

《动物的一生》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动物的一生”单元的第8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其他动物的一生又是怎样的?本课以学生前面的学习为基础,以鸡的一生为例认识鸟类的一生,了解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以狗的一生为例认识哺乳动物的一生,了解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由此延伸到对我们人类自己一生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如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都能繁殖后代等。

许多动物的一生中都会有一些奇特的、有趣的事情,教科书的拓展部分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行为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学生分析】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很少有直观的经验基础,因此主要通过查阅资料和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大家展示更多有关动物周期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学习本课知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

2. 不同动物一生所经历的时间不同,身体形态发生的变化不同,繁殖后代的方式也不同。

3. 像鸡那样,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

4. 像狗那样,胎生、身上长毛、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5.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体特点各不相同。

科学探究目标1. 能基于不同动物的一生的相关资料,归纳出鸟类及哺乳动物一生的共同特点。

2. 能根据动物的共同特征,区分更多的动物。

科学态度目标1. 对更多动物的一生产生持续的探究兴趣。

2. 乐于尝试用不同的方式了解更多动物的一生,体会探究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动物和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不同形态特征。

难点:从多种动物的生命过程中发现共同的规律。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动物及人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和资料。

教师准备:有关动物与人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图片、资料和课件。

动物的一生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

动物的一生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

动物的一生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标题:动物的一生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一生包括出生、成长、繁殖和死亡这四个阶段。

2. 掌握不同动物在不同阶段的特征和需求。

3. 培养学生对动物生命周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动物的一生包括出生、成长、繁殖和死亡这四个阶段。

2. 不同动物在不同阶段的特征和需求。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动物的一生过程。

2.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

3. 动物一生过程的简单模型或实物。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不同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动物的生命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动物是如何出生的?它们是如何成长的?它们是如何繁殖的?最终会发生什么?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种动物的一生过程的简单模型或实物。

2. 让学生观察和探究模型或实物,了解不同动物在不同阶段的特征和需求。

3. 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不同动物在不同阶段的特征和需求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展示和讲解:1. 教师通过幻灯片或板书的方式,展示动物的一生过程,并讲解每个阶段的特征和需求。

2. 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动物的一生过程,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练习和巩固: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答问题或完成填空。

2. 学生互相检查答案,教师进行讲解和解释。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一种动物,制作一个简单的海报或展示板,展示该动物的一生过程。

2. 学生可以选择一种动物,写一篇关于该动物一生过程的小短文。

总结:1. 教师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强调动物的一生过程包括出生、成长、繁殖和死亡这四个阶段。

2. 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不同动物在不同阶段的特征和需求有什么不同?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动物的一生?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观察和研究更多不同动物的一生过程,扩展他们的知识和兴趣。

2.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动物观察和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动物一生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目录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2 种植我们的植物3 我们先看到了根4 种子变成了幼苗5 茎越长越高6 开花了,结果了7 我们的大丰收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2 蚕的生长变化3 蚕变了新模样4 蛹变成了什么5 蚕的生命周期6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7 我们的生命周期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 温度和温度计2 测量水的温度3 水结冰了4 冰融化了5 水珠从哪里来6 水和水蒸气7 水的三态变化第四单元磁铁1 我们知道的磁铁2 磁铁有磁性3 磁铁的两极4 磁极的相互作用5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6 指南针7 做一个指南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第1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背景分析】通过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已初步领悟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是会发生变化的。

本单元是继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延伸学习。

【教材分析】《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是第一课,他的内容有三部分:1、通过描述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小猫小狗出生方式,以问题形式提出了本单元的研究任务即绿色开花植物是从哪里来的?它们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2、对不同种子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和对种子里面有什么结构的推测?3、布置种植凤仙花的学习任务,提示学生做好种植准备。

我认为本课内容的设计就是要在学生已有的对植物知识了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的欲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根据已有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进行预测的意识和能力。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在上学期“植物”单元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关注植物问题了,并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但他们对植物的了解仍停留在表面现象,对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认识也是间接的、片面的、零散的。

学生对植物知识的学习没有学习动物知识兴趣浓。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动物的一生》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动物的一生》教科版
4.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如何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生们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和建议,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过于依赖教材,缺乏独立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鼓励学生们多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5.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较好。但在课后,我收到了一些学生的提问,这表明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还存在一些疑惑。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理解课堂内容,我计划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动物生命周期的基本概念。动物生命周期是指动物从出生、成长、繁殖到死亡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蝴蝶的变态发育。这个案例展示了动物生命周期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了解动物的成长与变化。
举例:
-通过观察蝴蝶的变态发育过程,让学生了解动物生命周期中的成长与变化;
-分析青蛙的鸟类迁徙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动物生命周期中的适应性行为;
-讨论人类活动对动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2.教学难点
(1)理解动物生命周期中的一些特殊现象,如蝴蝶的变态发育过程、鸟类的迁徙等;
-组织观察、比较、分析活动,如让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图片,提高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动物生命周期特点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如实物展示、图片、视频等,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同时,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帮助他们突破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动物生命周期这一主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观察实验,并提出了一些很有思考性的问题。以下是我对教学过程的几点反思:

小学科学第24课动物的一生(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第24课动物的一生(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第24课动物的一生(教学设计)引言:《小学科学第24课动物的一生》是小学科学教材中的重要章节,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将了解到动物的一生循环过程以及与环境、食物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索能力,让他们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深入地了解动物的一生。

本教学设计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一、目标设定:1. 知识目标:a. 学习并了解动物的一生循环过程。

b. 学习并理解动物与环境、食物的关系。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动物生命周期的理解能力。

b. 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感受动物的一生过程。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一生循环过程:a. 动物的出生和长大。

b. 动物的繁殖和生育。

c. 动物的衰老和死亡。

2. 动物与环境、食物的关系:a. 动物适应环境的特征。

b. 动物的取食方式和食物种类。

三、教学活动:1. 情境引入:a.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动物的一生循环过程,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动物的生命周期。

b. 提问学生:你们观察到了哪些动物的一生过程?你们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吗?2. 知识传授:a. 教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动物的一生循环过程,通过图表、动画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解。

b.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动物的一生过程:从出生到长大,从繁殖到生育,再到衰老和死亡。

3. 探究活动:a. 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动物,通过研究资料或参观实地,了解该动物的一生循环过程和与环境、食物的关系。

b.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海报、展示栏、模型等形式,将所学知识呈现出来。

4. 实践活动:a.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观察不同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情况,探索动物适应环境的特征。

b.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不同动物的取食方式和食物种类。

5. 总结归纳:a.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所研究的动物一生循环过程和环境、食物的关系。

b.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复习动物的一生循环过程和与环境、食物的关系。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动物的一生 》优质课 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动物的一生 》优质课 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动物的一生》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动物的一生》这一章节内容,主要围绕动物的生存、繁殖、发育等生命过程展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有趣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动物的不同生命阶段,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本节课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对于周围生活中的动物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动物的生命过程认识尚不全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不同生命阶段,掌握动物的生长、繁殖、发育等特点。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动物的不同生命阶段及其特点。

2.难点:动物的生长、繁殖、发育等生命过程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生命过程。

2.运用互动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拓展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3.采用观察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动物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动物生命过程的PPT课件。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不同生命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呈现动物的生长、繁殖、发育等生命过程,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命历程。

3.操练(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a.动物的生命过程有哪些特点?b.动物在生长、繁殖、发育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c.我们应该如何关爱和保护动物?学生通过讨论,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动物生命过程的理解。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讨论以下问题:a.动物的生活环境对它们的生长、繁殖有何影响?b.人类如何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学生通过讨论,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动物的一生》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动物的一生》

动物的一生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学目标】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蚕。

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2.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课件展示蚕和蚕丝制品,提问学生:你们养过蚕吗?说说你们知道的蚕的情况。

蚕是什么样的?怎样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呢?2.学生相互交流,根据经验汇报。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蚕卵。

学生参照课本P22,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论,明晰实验方法。

一是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观察蚕卵;二是我们如何记录观察到的现象?(1)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

(2)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3)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4)教师指导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2.为蚕宝宝建造一个“家”。

(1)教师课件展示建造蚕宝宝“家”的方法。

(2)教师明确养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蚕宝宝的食物以及打理蚕宝宝的“家”。

2.2.制定观察计划。

(1)教师提问:研究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我们应该做什么?(2)学生交流后汇报。

(3)教师课件出示“蚕的一生观察计划”记录表,指导学生观察记录的方法。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4.教师指导:一是指导学生为小蚕准备好家;二是课外观察蚕卵的变化,要求学生记录小蚕孵出的日期和气温,思考小蚕的孵化和什么条件有关,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蚕的孵化还需要另一个环境条件,即需要适宜的温度;三是指导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养蚕窍门。

5.教师小结: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更好。

《动物的一生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苏教版》

《动物的一生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苏教版》

《动物的一生》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课程背景分析《动物的一生》是小学自然科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动物的生命周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动物保护意识。

二、学习目标设定1. 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成长、繁殖和老死四个阶段。

2. 掌握动物生命周期中的关键词汇和概念,如卵、幼崽、成体等。

3.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生命周期的能力,能够通过实地观察和图表的形式表达所学内容。

4. 提升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强调动物在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

三、学习内容安排1. 第一节课:介绍动物的生命周期概念,以蝴蝶为例进行生命周期的讲解。

2. 第二节课:学生分组观察宠物动物的生命周期并进行记录,如鱼类、鸟类等。

3. 第三节课: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份展板,展示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及相关知识。

4. 第四节课: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参观动物园,亲身感受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料进行生命周期讲解,生动有趣。

2. 鼓励学生在实地观察动物时积极提问和记录,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3. 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促进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4. 利用展板的形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五、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听课专注度、参与讨论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展板设计、实地观察记录等。

3.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小测验或问答等形式考察学生对动物生命周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其他动物进行生命周期观察和研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

2. 组织学生开展动物保护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对动物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3. 鼓励学生参与动物保护志愿活动,实地参与相关慈善机构的活动,亲身体验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设计方案,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动物的一生,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保护动物的意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是一节富有意义且具有启发性的课程。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动物的一生》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动物的一生》教学设计

《动物的一生》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动物的一生”单元的第 8 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其他动物的一生又是怎样的?本课以学生前面的学习为基础,以鸡的一生为例认识鸟类的一生,了解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以狗的一生为例认识哺乳动物的一生,了解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由此延伸到对我们人类自己一生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如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都能繁殖后代等。

许多动物的一生中都会有一些奇特的、有趣的事情,教科书的拓展部分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行为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学生分析】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很少有直观的经验基础,因此主要通过查阅资料和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大家展示更多有关动物周期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学习本课知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

2.不同动物一生所经历的时间不同,身体形态发生的变化不同,繁殖后代的方式也不同。

3.像鸡那样,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

4.像狗那样,胎生、身上长毛、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5.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体特点各不相同。

科学探究目标1.能基于不同动物的一生的相关资料,归纳出鸟类及哺乳动物一生的共同特点。

2.能根据动物的共同特征,区分更多的动物。

科学态度目标1.对更多动物的一生产生持续的探究兴趣。

2.乐于尝试用不同的方式了解更多动物的一生,体会探究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动物和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不同形态特征。

难点:从多种动物的生命过程中发现共同的规律。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动物及人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和资料。

教师准备:有关动物与人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图片、资料和课件。

【教学过程】一、聚焦1.提问:请回忆前面学习的内容,蚕的一生经历了哪些时期?(卵、幼虫、蛹、成虫四种生命时期)2.谈话: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其他动物的一生也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吗?这个过程的各个阶段是怎样的?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动物的一生》。

三年级科学动物的一生教学设计

三年级科学动物的一生教学设计

三年级科学动物的一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

2.知道像鸡那样,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

像狗那样,身上长毛、胎生、吃妈妈奶汁长大(哺乳)的动物属于哺乳类动物。

3.识别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体生长变化及身体特点各不相同。

科学探究目标1.基于不同动物的一生的相关资料,归纳出鸟类及哺乳类动物一生的共同特点。

2.基于观察所获得的信息,归纳出动物的主要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1.对更多动物的一生产生持续的探究兴趣。

2.乐于尝试用不同的方式了解更多动物的一生,体会探究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感受到珍爱生命、健康生活十分重要。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

难点:基于动物的共同特征,区分更多的动物。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科学记录单、班级研究记录表、PPT等。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1.PPT出示蚕各阶段的图片,提问:蚕的一生经历了哪些阶段?(预设:卵、蚁蚕、蚕宝宝、蚕蛹、蚕蛾……)2.出示蚕的生命历程循环图,小结: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3.出示6种动物(鸭子、熊猫、金鱼、猪、鳄鱼、蝴蝶)的图片,提问:其它动物的一生又会经历哪些过程?4.学生根据图片提示进行描述或者介绍自己知道的关于动物一生的事例。

5.教师适时补充小结,揭示课题:动物的一生。

(板书)二、探索(预设17分钟)[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班级记录表]活动一:了解鸡的一生1.PPT出示谜语。

(预设:鸡)2.提问:从谜语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关于鸡生命历程的信息?(预设:鸡是从蛋里孵化而来的;小鸡破壳需要20天左右;鸡身上有骨头、有毛;雏鸡像一个黄色的球等)3.PPT出示蚕的一生和鸡的一生的图片资料,提问:鸡的一生与蚕的一生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预设: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鸡有绒毛、羽毛、翅膀、母鸡下蛋、不经过变态等)4.PPT出示关于鸟类这一种动物的特征,小结:像鸡那样,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的一生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学目标】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蚕。

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2.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课件展示蚕和蚕丝制品,提问学生:你们养过蚕吗?说说你们知道的蚕的情况。

蚕是什么样的?怎样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呢?2.学生相互交流,根据经验汇报。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蚕卵。

学生参照课本P22,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论,明晰实验方法。

一是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观察蚕卵;二是我们如何记录观察到的现象?(1)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

(2)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3)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4)教师指导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2.为蚕宝宝建造一个“家”。

(1)教师课件展示建造蚕宝宝“家”的方法。

(2)教师明确养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蚕宝宝的食物以及打理蚕宝宝的“家”。

3.制定观察计划。

(1)教师提问:研究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我们应该做什么?(2)学生交流后汇报。

(3)教师课件出示“蚕的一生观察计划”记录表,指导学生观察记录的方法。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教师指导:一是指导学生为小蚕准备好家;二是课外观察蚕卵的变化,要求学生记录小蚕孵出的日期和气温,思考小蚕的孵化和什么条件有关,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蚕的孵化还需要另一个环境条件,即需要适宜的温度;三是指导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养蚕窍门。

2.教师小结: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更好。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观察记录蚕卵的变化,记录蚕宝宝出生的日期和样子。

【板书设计】迎接蚕宝宝的到来观察蚕卵颜色、大小、形状画一个蚕卵【教学反思】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目标】1.观察不同动物的卵,并与蚕卵比较异同点。

2.确定标准,将观察过的卵分类。

3.知道鸡蛋的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鸡蛋的哪一部分将发育成小鸡。

4.培养乐于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延续性。

【教学重难点】1.观察不同动物的卵,并与蚕卵比较异同点。

2.确定标准,将观察过的卵分类。

3.知道鸡蛋的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鸡蛋的哪一部分将发育成小鸡。

【教学准备】一颗生鸡蛋和纵向切开的一颗熟鸡蛋、蚕卵、放大镜、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导入:春天是一个繁殖的季节,像蚕一样,许多动物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课件出示各种动物的卵。

(板书课题)2.教师提问:不同动物的卵一样吗?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不同动物的卵。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不同动物的卵。

(2)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观察了蚕卵,现在我们用相似的方法观察其他动物的卵,再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学生观察课件展示的动物卵,记录观察结果。

学生相互讨论结果后汇报。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果总结。

2.给动物的卵分类。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5“动物卵分类(班级记录表)”。

(2)教师提问:你们能确定其他的分类标准,给这些卵分类吗?(3)学生相互讨论结果后汇报。

3.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

(1)教师展示纵向切开的一颗熟鸡蛋,引导学生观察其内部结构。

(2)教师打开一颗生鸡蛋,引导学生观察其内部结构。

(3)教师指名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画出生鸡蛋和熟鸡蛋的内部结构。

(4)汇报:鸡蛋里面有一头是空的,卵壳上有膜。

(指出卵白、卵黄、气室)推测:它们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5)学生相互讨论结果后汇报。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果总结:鸡蛋的气室在小鸡孵化的过程中提供氧气;卵白提供养料和水分;卵黄提供营养;卵壳对卵内的胚胎提供保护作用。

卵黄上还有一个小白点,这是胚胎,是鸡宝宝生命的开端。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资料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6拓展内容,强调坚持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板书设计】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反思】3.蚕长大了【教学目标】1.知道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

2.知道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3.知道蚕的身体结构及其作用。

4.知道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5.认识到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知道蚕在生长的过程中的变化。

2.知道蚕的身体结构及其作用。

3.知道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教学准备】放大镜、直尺、天平、学生自己饲养的蚕、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同学们饲养的蚕卵孵化出蚕宝宝了吗?蚕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呢?2.学生相互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前,明确观察要求。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观察器材和观察方法。

(2)学生参照随堂学部分,围绕四大问题进行讨论,明晰观察过程。

一是怎样确定蚕是活的?用什么工具观察?二是蚕在不同时间发生的变化。

三是蚕用什么吃食物?2.观察中,围绕随堂学部分展开实验、观察。

(1)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实验,并思考:怎样记录蚕的样子和它的食物?(2)教师指导学生用图画的形式做好记录。

3.观察后,汇报交流记录结果。

(1)学生展示各自画好的蚕和它的食物。

(2)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改进图画。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1)学生交流汇报前一段时期养蚕活动的发现和体会。

(2)关于蜕皮学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也有一些问题,希望与同学交流。

交流活动能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生命的可变化性。

2.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1)蚕的外形是指蚕身体的颜色、形状,以及它的头部、胸部、腹部、足等。

行为是指蚕用什么爬行,怎样爬行,蚕是怎样吃桑叶的等。

(2)讨论蚕的身体结构和它的生存有什么关系。

3.蚕还会长成什么样?(1)预测蚕将会怎样变化,并指导学生下一步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及方法。

(2)教师根据研讨情况总结。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教师用课件展示蚕的蜕皮,指导观察蚕的结茧。

【板书设计】蚕长大了1.颜色:白色2.运动:慢慢爬行3.食量:变大4.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有反应5.特殊行为:会“眠”【教学反思】4.蚕变了模样【教学目标】1.知道变蛹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幼虫,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种形态。

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2.知道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3.知道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4.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及对世界作出的贡献表示敬佩和自豪。

【教学重难点】1.知道变成蛹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幼虫,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种形态。

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2.知道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教学准备】蚕茧、放大镜、小剪刀、手电筒、丝绸制品、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同学们,蚕吐丝了,丝把蚕严严地包裹了起来。

蚕茧是怎样形成的?蚕为什么要做个茧把自己包起来?茧里的蚕变成什么样子了?下面我们就来进行观察。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前,明确观察要求。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器材和探索过程。

(2)学生参照随堂学部分,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论,明晰实验过程中须考的问题:一是观察蚕在吐丝时有哪些动作;二是比较蚕蛹与蚕茧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2.教师用课件的形式围绕随堂学展开对蚕吐丝过程的观察。

(1)学生按照要求自主开展观察蚕吐丝的过程。

(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

3.观察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蚕在吐丝时头部会扬起,吐丝过程分为:形成结茧网、上簇、形成结茧衣、形成结茧层。

4.教师指导学生围绕随堂学展开对蚕蛹的观察。

对蚕蛹的观察要提出五个问题:(1)蛹的外形和蚕有什么不同?(2)你能找到眼睛和足吗?身上的环节还在吗?(3)蛹会动吗?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4)在剪开的茧里还发现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5)最后推测蛹还会变化吗?它会变成什么模样?希望学生的推测能以一定的观察事实作为依据。

5.观察蚕茧和蚕丝。

第一,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测量茧的长度,统计全班同学的蚕茧大小、颜色,挑出最大和最小的蚕茧,测出它们分别长多少、宽多少。

第二,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将拉丝过程介绍给学生。

教学中还可以出示一些丝绸制品给学生欣赏。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开展研讨。

2.研讨过程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开展:蚕蛹与蚕的幼虫有哪些相同与不同?蚕蛹还会变化吗?它可能变成什么样子?蚕蛹对蚕起到什么作用?3.学生观察教学课件,相互交流观察结果后汇报。

4.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总结。

5.教师指导学生对画一个蚕蛹图像。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还有哪些动物一生中也会经历蛹的阶段?【板书设计】蚕变了模样1.蚕结茧的过程:五龄熟蚕→形成结茧网→上簇→形成结茧衣→形成结茧层2.比较蚕蛹与蚕的幼虫:形状、颜色、大小、生活状态【教学反思】5.茧中钻出了蚕蛾【教学目标】1.蚕蛾是蚕的成虫,观察并区分雌蛾和雄蛾。

2.观察和描述蚕茧发生的变化和蚕蛾的形态。

3.蚕蛾的繁殖行为。

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4.在观察比较中认识昆虫的外部特征。

【教学重难点】比较蛹和蚕蛾的形态,找找蚕蛾身体的各部分分别是由蚕蛹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

【教学准备】蚕蛾、放大镜、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导入:同学们,蚕结茧后十多天过去了,你们的蚕茧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蛹变成什么了呢?下面来交流我们的新发现。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观察方法。

(2)学生参照随堂学部分,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论,明晰实验过程。

一是观察蚕蛾钻出蚕茧和繁殖的过程;二是观察蚕茧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并与蚕的幼虫、蚕蛹进行比较。

2.观察中,围绕学习单展开观察。

(1)教师提供教学课件展示蚕蛾钻出蚕茧的过程。

(2)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活动:“茧里钻出的蛾子就是蛹变的吧?”这个问题关系到蚕蛾是不是蚕的另一种生命形态,对认识蚕的一生很重要。

茧里只有蛹,而我们又亲眼看见蚕蛾从茧里爬出来,不是蛹变的会是什么变的呢?当然这样的回答还需要从下面对蚕蛾和蚕蛹的对比观察中去发现更多的证据。

(3)蚕蛾从茧里出来后,教师要提醒学生,要把它从茧上面拿下来,最好专门放到另一个比较宽大的盒子里,以避免蚕蛾把卵产在茧上,不便于卵的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