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心理干预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干预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干预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干预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人际关系困扰,这些挑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原因以及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干预措施以改善这一问题。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原因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和竞争压力的增加,他们往往忽视了与他人建立健康关系的重要性。

此外,大学生普遍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

此外,新的社交环境和人际群体也增加了适应的难度,使大学生们感到不自在和焦虑。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对心理健康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首先,持续的人际关系困扰会导致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加。

他们可能感到被孤立、排斥和不被理解。

此外,人际关系困扰还可能引发社交恐惧症和自尊心下降等问题,进一步损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干预措施为了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有几个干预措施是可行有效的。

1.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大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他们应对人际关系困扰。

心理咨询师可以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帮助他们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支持小组,让学生有机会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减轻压力和孤独感。

2. 提供人际交往培训课程大学可以开设人际交往培训课程,帮助学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这些课程可以教授学生如何主动与他人建立联系、沟通技巧以及解决冲突的方法。

通过这些培训,学生可以增加自信,从而更好地应对人际关系困扰。

3. 鼓励社交参与和建立社交支持网络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如校园组织和社团。

这些活动提供了与同龄人建立联系的平台,帮助学生扩展人际关系的范围。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聚会和社交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帮助他们建立更多的社交支持网络。

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形式,对于大学生而言,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对于个人的成长、发展和学业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意义、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等角度来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研究。

大学生阶段是一个人从青少年过渡到成年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大学生会面临许多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包括同学、教师、室友等等。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着诸多的意义:1. 社会支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提供社会支持,使大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得到他人的理解、鼓励和帮助,从而更好地应对问题和解决困难。

2. 心理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给大学生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减少孤独感和焦虑感,提高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学业发展:大学是学习的场所,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提供与他人的学习互助和合作机会,促进学科知识的交流和学习效果的提高,有利于学业的发展和进步。

目前,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挑战:1. 隔阂和冲突:由于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文化背景,存在着固有的差异和认知冲突,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人际关系的隔阂和冲突,影响人际交往的质量和效果。

2. 社交压力:大学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对于一部分害羞内向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可能面临着来自同龄人的社交压力,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的困扰和问题。

3. 孤独感和无助感:由于大学生进入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他们可能面临着离家独立的压力和孤独感,这些负面情绪可能会对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产生消极影响。

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很多,以下列举几个重要的因素:1. 个体因素: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人际交往能力、个人自信心等个体因素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些大学生由于性格内向、自信心不足等原因,可能面临着更多的人际关系问题。

2. 环境因素: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对于人际关系的发展和建立起着重要的影响。

包括家庭环境、校园文化、同学关系等都会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产生影响。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及干预研究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及干预研究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及干预研究一、本文概述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以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干预策略。

宿舍作为大学生活的重要场所,不仅关乎学生的居住体验,更在无形中塑造着他们的社交技能、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

因此,了解并优化宿舍人际关系,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全面收集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一手数据。

分析这些数据,可以揭示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普遍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探讨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各种因素,如个人性格、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以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现象。

随后,本研究将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这些策略可能包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举办宿舍文化交流活动、制定宿舍规则等。

通过实施这些干预措施,本研究将评估其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改善效果,从而为高校管理者提供实证支持,指导他们更好地改善和优化宿舍环境。

最终,本研究期望能够为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理解和改善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促进大学生在宿舍环境中的和谐共处和全面发展。

二、理论框架本研究以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学以及教育心理学为基础理论框架,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进行深入调查与干预研究。

社会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分析人际互动、群体行为以及个体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心理反应的理论基础。

人际关系学则着重于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包括沟通、信任、冲突解决等方面,这对于我们理解宿舍内部的人际关系动态至关重要。

教育心理学则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在教育环境中优化人际关系、促进个体发展的视角。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综合运用这些理论,首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全面了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识别出主要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运用人际关系学的理论,分析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冲突解决策略来改善宿舍人际关系。

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我们将设计并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旨在提升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促进其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

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问题的个案研究

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问题的个案研究

第27卷第5期鄂州大学学报2020年9月Vol.27No.5Journal of Ezhou University Sep.2020 doi:10.16732/ki.jeu.2020.05.024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问题的个案研究孙泽洋,赵旭艳(营口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营口115014)摘要:根据对某高校2018级1481名学生进行SCL-90测评的结果显示,存在人际关系敏感问题学生占测评异常人数比例的11.06%,成为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之一。

这一问题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业、生活、人际交往、职业发展等方面。

笔者结合辅导员工作中出现的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问题的案例展开分析,提出了“123”干预机制,即一个中心原则:坚持以预防为中心原贝U;两个系统:家校联动系统,社会支持系统;三项基本工作策略:适应性教育,主题班会辅导,团体辅导,以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人际关系敏感;人际交往;大学生中图分类号:G64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004(2020)05-0075-03人际关系敏感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加突出。

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显不自在,以及人际交流中的自我意识,消极的期待亦是这方面症状的典型原因。

笔者从事高校一线辅导员工作近9年,这期间在对人际关系敏感的大学生进行走访调查时发现,面对环境变化、学习、工作、人际交往、求职等一系列的压力,导致许多学生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的问题。

通过对某高校2018级1481名学生进行SCL-90测评的数据,发现存在人际关系敏感问题学生占测评异常人数比例的11.06%。

这一问题的出现深深影响了大学生人际关系、学业、生活和职业发展等。

一、案例介绍A某,女,20岁,汉族,辽宁省人,出生于农村家庭,独生子女,性格敏感、强势,系我校大一新生,该生入学后睡眠较差,喜欢晚睡晚起,与寝室B某喜欢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存在强烈冲突,且A 某经常因为寝室卫生打扫与其他同学产生小矛盾。

人际关系问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人际关系问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人际关系问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人际关系问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人际关系问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直是心理学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和人际关系模式的多样化,大学生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也日益复杂和多元化。

对于大学生而言,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带来情感支持、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而不良的人际关系则可能导致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

因此,深入探究人际关系问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人际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大学生处于求学阶段,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同龄人群,他们需要适应新的社交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网络。

对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家庭关系等众多因素都会对其人际关系产生影响。

而对于那些人际关系不良、缺乏社交支持的大学生来说,可能会面临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过去的研究表明,人际关系问题与抑郁症、焦虑症、自卑感等心理问题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首先,人际关系问题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研究发现,人际关系不良的大学生更容易感到孤独、沮丧和焦虑,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人际关系良好的大学生。

长期以来,一些研究者采用心理量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大学生的社交支持、社交孤立、人际互动模式等进行评估,发现人际关系问题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

例如,一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发现,人际关系不良是引发大学生抑郁症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其次,人际关系质量不佳可能会对大学生的自我认同产生消极影响。

在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自我认同的建构和发展至关重要,它关乎到一个人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

而人际关系不良往往会降低大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度,使其产生自卑、自怜等消极情绪。

关于人际关系问题对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影响,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与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与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与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人际关系作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促进大学生积极人际关系的方法。

大学生时期是人们迈向成年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社会适应的重要阶段。

由于处于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巨大变化之中,大学生往往面临着各种心理困扰。

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不良的人际关系则对其产生负面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人际关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在大学生活中,他们需要面对很多困难和挑战,如学业压力、情感压力等。

而拥有亲密的友谊和家庭的支持,可以使他们感到被重视和支持,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其次,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自信心。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通过获得他人的认同和赞许来增强自信心,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更准确的认识。

最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供积极的社会支持。

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中得到的支持和鼓励,可以使他们更有勇气、动力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那么,如何促进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呢?首先,建立积极的沟通方式。

沟通是人际关系建设的基础,大学生应该主动去了解他人,倾听他人的需求和情感,并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其次,培养合作精神。

大学生应该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助于建立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此外,要培养良好的人际技巧。

大学生应该学会在与他人交往中处理好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情商和社交技巧。

最后,要主动去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大学生可以参与各项社团活动、志愿者工作等,通过结识新朋友来扩展自己的社会关系网,增加社会支持。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起着重要作用。

高校学生人际关系干预研究

高校学生人际关系干预研究

高校学生人际关系干预研究在现代社会中,高校学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压力。

其中之一就是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都至关重要。

因此,研究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干预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不同层面上的干预措施,并讨论其有效性。

首先,学校可以从组织层面上进行人际关系干预。

学校可以建立并支持各类群体活动,例如学生社团、志愿者团体和体育俱乐部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结识新朋友、增进彼此的了解,并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类培训课程,如团队合作培训和交流沟通技巧培训,帮助学生发展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

其次,家庭也可以在学生人际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父母可以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父母还应该对孩子展现积极的榜样,并教导他们如何与人相处。

通过与家人的互动和交流,学生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观点以及解决冲突的能力,这些都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此外,心理健康服务也是高校学生人际关系干预的一种重要手段。

学校可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人际关系困扰。

心理咨询师可以引导学生自我认识、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从而更好地与他人交往。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人际交往技巧的培训课程,提供给学生一些实际的方法和工具,以应对各种人际关系挑战。

在研究高校学生人际关系干预的有效性方面,许多研究表明这些干预措施具有积极的影响。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的学生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且对于心理健康的需求有更好的满足感。

另一项研究发现,接受心理咨询服务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更加自信和积极。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学生人际关系干预措施在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质量和心理健康方面具有积极的效果。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干预研究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在组织层面上,学校可以提供各类活动和培训课程,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家庭也可以通过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和培养良好的价值观来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随着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学人群正在逐渐壮大。

大学是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因此,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本篇文章基于我国大学生人际关系目前的情况,介绍该领域的相关心理研究。

大学期间,人际关系的质量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孤独感大学生在新环境中,特别是来自外地的学生,由于缺乏家人和熟悉的朋友,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孤独感。

如果难以与周围的人建立稳定的关系,这种孤独感很容易演变成心理健康问题。

2. 交友范围有限大学生在校内活动较多,交友范围相对较窄,主要包括同学、宿舍同居和社团成员。

如果没能深入拓展人际关系,会给日后的人际交往和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3. 对异性缺乏交流男女交往在人际关系中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方面,很多大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交往技巧,导致对异性产生一定的恐惧感和不信任感。

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个人情感,还会影响到日后的婚姻和家庭观念。

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涉及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研究方法和策略:1. 非随机调查法该方法常见于数据收集和分析阶段。

采用问卷调查、个人面谈等方式收集有关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数据,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2. 质性研究质性研究是对大学生人际关系背景和现状的深入探索。

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案例研究、焦点小组讨论和深度访谈等。

3. 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定量研究的一种方法。

它通常使用随机抽样和实验等方法来研究特定因素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大学生人际关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学生需要付出努力,培养自身的社交能力和调整个人心态。

1. 建立社交圈大学生应该尽可能地主动与周围的人交往,积极加入各种社交团体和活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

2. 学会沟通沟通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大学生应该学会如何在不冒犯他人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

【人际关系敏感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大一心理健康论文2000

【人际关系敏感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大一心理健康论文2000

《【人际关系敏感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大一心理健康论文2000》摘要:the State of Mental Health of Freshen with Interpersonal-relationsh ip Sensitivity.Zhang Ning, Guo Xiaolia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Weihai 264209, P.R.China 【Abstract,人际关系敏感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对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的9 个条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进行排序,结果见表1,[1]何心展,张林,尤海燕,等.7763名大学新生心理症状调查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1):81-83 [2]彭香萍.当今高校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辅导策略.心理科学,2006,29(1):211 -213 [3]朱爱荣.大学新生心理状况分析.高教研究,2006,(2):75-78 [4]刘忠秀,尹星星,尤海燕,等.8402名2005级大学新生症状自评量表调查分析.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2):188-190 [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6]尚云,李辉,高俊.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5):369-371 [7]江琴.团体心理咨询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实证研究.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1):30-33 (收稿日期:2008-02-20)【摘要】目的探讨人际关系敏感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进行新生教育及心理咨询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抽取某大学20 04~2007级新生中人际关系因子超3的新生339人,对其SCL90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①人际关系敏感新生的各因子分显著高于新生总体和全国常模,且显著性达到0.001水平;②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与其他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显著性达到0.01水平。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随着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群体逐渐成为社会中一个重要的力量,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如何通过心理研究探究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帮助与指导,成为当今学者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

个人因素主要是指个体的性格特点、价值观和人格特点等因素,这些因素往往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

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家庭背景、学校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交技能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

社会因素主要是指社会交往的规范、传统和习惯等因素,这些因素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般来说,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社交焦虑比较高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表现在怕受到拒绝和被评价等方面。

这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

2. 逐渐形成自我意识随着进入大学,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逐渐形成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使得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权利和尊重,有一定程度的自我保护性。

3. 需要认识新朋友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中需要认识新朋友,扩大社交圈,这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任务之一,在此过程中,个人的人格和社交技能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心理干预及对策设想如何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进行心理干预和对策制定,成为了当前学术界和各级教育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

具体而言,针对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干预和疏导:1. 加强个人自我认知大学生需要从加强自我认知入手,形成自信的内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应对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各种情境。

2. 提高社交技能在提高社交技能方面,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交技能的培训和训练,培养大学生健康、积极、开放的人际交往态度和行为方式。

3. 进行心理疏导和辅导在认真分析和研究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心理辅导和疏导机制,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扰。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大学时期,大多数学生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交圈子,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心理研究是关注大学生如何与他人进行沟通、相互交流和建立亲密关系的心理学领域研究。

1. 社交能力: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才能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社交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交流能力、倾听能力等。

研究社交能力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在社交中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

2. 人际关系发展:大学生怎样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这涉及到大学生如何与陌生人打破冰,建立初步的联系;如何处理与同学和室友之间的关系;如何与老师和辅导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

通过研究人际关系的发展,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网络。

3. 亲密关系: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期,亲密关系的建立对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至关重要。

研究大学生的亲密关系包括同性友谊、异性朋友以及恋爱关系等。

研究发现,良好的亲密关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业表现有积极的影响。

4. 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一种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适和紧张的心理状态。

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社交焦虑问题,特别是对于在新环境中与陌生人交流时。

研究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症状和原因可以揭示其心理健康问题,为解决社交焦虑提供有效的帮助与支持。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的意义在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特点和问题,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人际关系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通过研究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还可以为大学教育、班级管理等方面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领域,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大学生的社交能力、人际关系发展、亲密关系以及社交焦虑等问题,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人际关系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和处理的一项重要课题,尤其是在大学生阶段更是如此。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转折期,他们面临着从高中生活到大学生活的转变,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成为当前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1. 多元化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之一是多元化。

大学生群体来自各地、各族、各家庭,他们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需要适应和接触到不同的人群,这对他们的情感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竞争性另一个特点是竞争性。

大学生人群中智商高、学习好、外貌好的同学都会成为众多同学的追捧,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竞争的氛围。

在这种竞争环境下,大学生们常常感到压力巨大,心理上也容易受到影响。

3. 独立性大学生的一大特点是独立性。

他们已经不再像高中生那样需要家长的督促和照顾,而是需要自己独立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这种独立性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他们需要自己去建立人际关系,去解决人际矛盾,这需要大学生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

1. 形成自我意识很多大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对自己的形象有所保留和假装,以此来保护自己,不让别人看到真实的自己。

他们会故意隐藏自己的真实内心和情感,这样就会造成自我意识的愈发严重,这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交流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2. 解决人际矛盾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和冲突。

如何解决人际矛盾,是大学生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有些人缺乏解决人际矛盾的能力,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引发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心理障碍。

3. 建立信任感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常缺乏信任感。

他们经常怀疑朋友的真心,怀疑他人的动机,这样就会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缺乏信任感也会使大学生对自己的社交能力产生怀疑,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着不良的影响。

1.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研究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的常用方法。

通过编制针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心理问卷,可以了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状态、心理需求和心理困扰,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摘要】现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的研究,探讨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心理影响因素、发展阶段、调适策略和研究方法。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的意义在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的发展方向,为大学生提供更科学的心理健康指导,推动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通过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特点、影响因素、发展阶段、调适策略、研究方法、意义、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还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解决人际冲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研究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还可以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人际关系愈发复杂和多样化,因此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个体心理的健康成长,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2. 正文2.1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大学生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阶段,他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比如与同学、老师、室友、同事等的关系。

这种多样性使得大学生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和多变。

大学生人际关系往往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因为大学生阶段是一个相对短暂的阶段,关系可能会因为毕业、转学或其它原因而结束。

这种时间限制给人际关系带来一定的压力和不确定性。

大学生人际关系通常伴随着各种情感因素,比如友情、爱情、亲情等。

这些情感因素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和稳定性。

大学生人际关系还受到社会环境、学术压力、自我认知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进一步复杂化人际关系。

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干预策略研究

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干预策略研究

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干预策略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人际关系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学生在学校中,面临着与老师、同学、室友等多种人际关系的挑战,而这些关系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干预策略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了解问题根源在干预学生人际关系问题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该问题的根源。

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产生往往是由于缺乏沟通技巧、自卑、人际交往焦虑等原因。

因此,干预策略应以解决根本问题为出发点。

二、提供适当的培训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干预策略之一是提供适当的培训。

这种培训可以包括沟通技巧、人际交往技巧以及解决冲突的方法等。

通过这些培训,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进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三、促进团队合作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另一个干预策略是促进团队合作。

通过开展团队活动,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在团队活动中,学生可以互相倾听和尊重对方的意见,培养相互合作的精神。

四、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解决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心理辅导,学生可以倾诉自己的烦恼和困惑,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心理辅导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帮助他们找到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五、建立正面的学校文化学校是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正面的学校文化对改善学生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组织社团和俱乐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价值观。

六、引导家长参与家庭是学生人际关系建设的重要基础。

因此,引导家长参与学生人际关系的干预工作也是非常关键的。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议,与家长分享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情况,并提供指导和建议。

七、加强监督和管理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监督和管理。

通过建立健全的学校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行为的规范和引导,防止人际关系问题的产生和扩大。

学校领导和老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交往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一、研究目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的特点和规律,为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通过研究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影响因素1. 自我认知与自我调节大学生面对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从而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

大学生需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态度,保持积极的心态,处理好与他人之间的矛盾和分歧。

2. 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大学生在校园中需要与同学、老师、室友等进行日常的交往,而这些交往需要一定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

大学生需要学会倾听他人,尊重他人,懂得推己及人,灵活应对各种社交场合,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家庭和社会环境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家庭中的教育方式、社会中的价值观念等都会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家庭和社会环境的积极性和健康性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心理起着重要作用。

三、解决方法1. 增强自我认知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强自我认知能力,比如参加心理辅导课程、进行性格测试、参与心理咨询等,从而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人际交往方式等,为自己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打下基础。

2. 提高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社交活动、加入社团组织、参与志愿活动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校园中的人际关系。

3. 积极面对家庭和社会环境大学生需要积极面对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适应家庭和社会的要求,从而更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社交能力的培养与干预研究与实践

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社交能力的培养与干预研究与实践

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社交能力的培养与干预研究与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在高校的大学生阶段,培养和干预这两方面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在校园和将来的职场中的成功和幸福。

本文将探讨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社交能力的培养与干预的研究与实践。

1. 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是指大学生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和关系建立,包括同学、教师、社会人士等。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同学之间的良好互助和合作可以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其次,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

与他人的交往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拓展视野,增加人生阅历。

再者,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不论是就业还是创业,大学生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和合作。

因此,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2. 高校大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与干预由于大学生进入大学前主要以家庭和同龄人为社交对象,对于社交技能的培养较为薄弱。

因此,高校应该积极进行社交能力的培养与干预,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和未来的社会环境。

(1)课程设置:高校可以在课程中适当增加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培养的内容。

例如,开设专门的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教授学生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提升沟通能力、解决冲突等。

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学生可以掌握实用的社交技巧和方法。

(2)社团活动:高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社交机会。

社团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结识更多的同学,学习与他人合作,锻炼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社团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拓宽他们的社交圈子。

(3)心理咨询与培训: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机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心理咨询与培训服务。

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学生从心理上调整和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

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研究

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研究

测 SD 31 2 7 31 7 6 81 9 4 61 9 5 31 2 3 41 7 1 61 2 1 61 4 9 91 0 1 71 1 0 21 2 4 41 0 2 21 6 9 61 4 2 31 2 6
481 86
t
41 375* * 31 393* *
21 36* 21 78* - 2170* 21 62* 21 65* 21 67* 3106* * 21 63* 3178* * 11 36 11 42 01 66 01 26 21 66*
(二 ) 主观问卷评估结果
内容
人次
占实验总样 本 百分比 /%
1更自信、更乐观 2更大胆, 更主动 3学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和别人 4学会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 5对自己认识更清晰了, 定位也准确了 6更开朗、更爱笑 7更能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8学会了换位思考 9学会了一些与人沟通的技巧
第 3期
刘倩倩, 等: 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研究
65
调整自己的情绪, 学会了换位思考和一些与人沟通 的技巧, 在其他方面也都有或多或少的提高, 与人 交往也比以前更容易了。而且, 所有的成员都表示 对团体活动感兴趣, 并希望团体能继续下去。
从干预的内容来看, 本次团体咨询活动内容的 确定是针对施与对象的具体情况与需求, 从自我探 索、认知调节、情绪管理和行为训练几个方面来设 计的。其中自我探索为本次干预的基础环节, 也是 最初进行的环节。因为自我意识的发展标志着个体 心理成熟的程度, 而 / 学 习如何认识自我和理解 自我0 更是青少年时期主要的发展 课题。埃里克 森把青少年自我的发展时期 称作 / 同一性及同一 性混乱 0 时期, 认为青少年必须通过积极的探求、 亲身的体验来获得自我同一感, 防止角色混乱和消 极同一性。 / 同一性 0 是一种发展的结构, 它首先 指个人独特的意识感, 即个体对独一无二的 / 我 0 这一存在的主观感觉; 有时指的是经验连续性的潜 意识追求, 即在过去、现在、未来这一时空中, 对 自我同一的追求; 有时是指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 统一及他人眼中的自 我和自身形象的 统一等。因 此, 提高大学生自我意识是解决心理问题, 降低心 理冲突的关键。这部分内容包括客观地分析和评价 自己, 并在此基础上 接纳自己的优 缺点, 欣赏自 己, 承认自己是独特的, 同时澄清自己的价值观, 还要让他 们认识到 三个 / 我 0, 即 / 过 去的我 0、 / 现在的我0 和 / 将来的我 0 是生命线中的连续变 量, 调节三者的关系, 使之和谐统一。

一例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引发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引发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高校生人际干系敏感引发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引言高校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和进步的重要阶段,也是一个新的人际交往环境。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高校生在面对人际干系时会出现敏感,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

本文通过,探讨其中的问题、原因和咨询干预方式,以期对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参考和援助。

案例背景与问题描述小明是一所985高校大二同砚,主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虽然进修效果一直不错,但他在人际交往方面一直存在一些困扰。

他告知心理咨询师他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他人的评判和看法过于在意,对自己的看法不自信;二是在与同砚、社团成员等群体交往中总觉得自己处于被排斥的地位,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问题分析与原因探讨在初次咨询中,小明逐渐透露出他儿时的一些不良经历。

他说自己性格内向,儿时很少与同龄人交往,因此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些障碍。

此外,他认为自己在高校生活中的适应能力较弱,对于新环境和新人的接纳存在困难。

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使得小明对他人的看法过于在意,缺乏足够的自信,并在群体交往中表现出较强的社交焦虑。

咨询干预方法与过程心理咨询师在分析了小明的问题后,制定了以下咨询规划: 1. 探究与强化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感:通过咨询引导,援助小明了解自己的需求和价值,提高自我意识。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引导小明回顾过去的效果和经历,使其逐渐熟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价值,提升自信心。

2. 逐渐暴露于社交环境中:通过逐渐暴露于社交环境中,援助小明逐渐适应并缩减对社交的敏感和焦虑情绪。

心理咨询师建议小明主动参与一些学校园地活动、社团活动或志愿者活动,与更多的同砚接触,增进自己与他人的互动,培育社交能力。

3. 培育乐观的应对方式:通过认知重构和情绪管理训练,援助小明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培育乐观的应对方式。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援助小明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指导他应对他人评判的策略、减轻焦虑情绪的方法。

4. 鼓舞建立支持网络:鼓舞小明主动寻求支持和援助,建立自己的支持网络。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及干预研究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及干预研究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及干预研究一、本文概述明确本研究的目的,即了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探索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干预策略。

1、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普及化,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已成为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

在这一背景下,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宿舍这一特定的生活空间内,学生们需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如生活习惯、学习资源分配、人际关系处理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直接影响到宿舍成员之间的相处关系,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

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诸多问题。

由于家庭背景、性格特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宿舍成员之间容易发生矛盾和冲突。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可能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引发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因此,如何有效干预和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针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干预研究尚显不足。

虽然已有一些研究关注到了这一问题,但多数研究仍停留在理论探讨和现象描述层面,缺乏深入的实证研究和有效的干预策略。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调查,深入了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和问题,探索其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以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

2、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层面来看,本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人际关系理论,特别是在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的应用。

通过系统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机制,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实证支持。

从实践层面来看,本研究对于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促进校园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干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方法,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减少人际冲突和矛盾,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调适能力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调适能力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调适能力的相关研究大学生阶段是一个面临重大转变和挑战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大学生们面临诸多压力和困惑,包括学习压力、生活压力、人际关系困扰等等。

因此,研究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心理调适能力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调适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调适能力的建议。

首先,大学生人际关系在心理调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学阶段是一个社交活跃的时期,大学生们与各类人群接触广泛。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供支持和帮助,缓解压力,促进心理健康。

然而,由于社交能力的不足、沟通问题或是性格特点等原因,一些大学生可能会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

例如,社交焦虑可能使他们无法适应社交场合,导致隔离和孤独。

与此同时,亲密关系问题也是大学生面临的挑战之一。

大学生恋爱的需要和情感需求是正常的,但存在情感问题时可能会对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理解和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

其次,心理调适能力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重要影响。

心理调适能力是指个体应对压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在大学生活中,面临学业、未来发展、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需要大学生具备较高的心理调适能力。

心理调适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并改善人际关系。

例如,情绪管理能力对于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至关重要。

一位心理调适能力高的大学生可以更好地控制情绪,以适当的方式与他人沟通,避免因情绪失控而对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适应性思维也是心理调适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需要学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挑战,并从中寻找机会和成长。

针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调适能力的相关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供大学生参考:首先,要关注自己的情绪和情感需求。

大学生应该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状态,接受自己的情感需求,并及时寻求支持和帮助。

这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寻找适合的心理咨询机构来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7月 Vol. 29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y 2007──────────基金项目:唐山市科技攻关项目(07136496) 收稿日期:2007-02-27作者简介:程淑英(1961-),女,山东莱西人,华北煤炭医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治医师。

- 115 -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心理干预效果研究程淑英1,杨绍清1,张海岚2(1.华北煤炭医学院 心理咨询中心,河北 唐山 063000;2.华北煤炭医学院 药学系,河北 唐山 063000)摘 要:为探讨降低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程度的有效方法,对120名大学生分别进行不同方式的心理干预,干预后发现,四种干预方式对降低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均有较好效果,而人际关系工作坊、团体心理咨询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心理干预;心理健康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7)04-0115-02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实现有效沟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实现个人价值、拓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人际关系敏感问题[1],表现为社交回避及苦恼、害羞、社交焦虑等。

人际关系不良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有研究显示,人际关系障碍的学生往往有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2-3]。

所以降低人际关系敏感水平,带来的不只是人际关系的改善,同时也会增进心理健康水平。

本研究旨在探讨降低人际关系敏感和增进心理健康的最有效的干预措施。

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2006年3月采用SCL—90对某大学2005级2 129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随机抽取其中人际敏感因子分>2.3的150名学生。

经过面谈检查,他们的人际关系敏感属一般心理问题,且身体健康。

确定他们能按时参加所有活动后,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分为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实验组4,每组30人;对照组30人。

对各组被试进行SAD 、IAS 、羞怯量表和SES 评测[4]。

经t 检验组与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 >0.05)。

为控制团体人数,将实验组1和实验组3各分为两个小组,由一名心理教师实施相同的干预方案。

2.方法:对实验组1-3分别进行为期6周、每周1次、每次1.5小时的心理干预;对实验组4的每个成员进行为期6周、每周1次、每次40分钟的个别咨询。

6周后,对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SAD 、IAS 、羞怯量表、SES 评测,对试验组再进行SCL -90评测。

3.干预措施实验组1团体为结构式,每次活动有不同目标,包括交朋友小组训练、自我探索、消除人际交往中的非理性信念等,以游戏、角色扮演及讨论等形式进行。

实验组2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讲座内容涉及塑造健康人格、树立良好社交形象,怎样与不同的人相处等。

实验组3在教师指导下,以同学互助、讨论、短讲等方式,共同探讨有关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实验组4以面谈的形式进行个别心理咨询。

二、干预效果观察1.观察指标:(1)实施干预6周后,各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干预效果比较。

(2)各实验组之间进行干预效果比较。

(3)实施心理干预前后,实验组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

实施心理干预期间,学生仍保持以往的活动规律。

2.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经SPSS11.5软件包处理,运用方差分析、t 检验对干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

三、结果1.心理干预后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SAD 、IAS 、羞怯量表和SES 测量评分(见表1)。

表1 各实验组心理干预后和对照组的SAD 、IAS 、羞怯量表和SES 评分比较(s x ±)实验组1(1) 实验组2(2) 实验组3(3)实验组4(4)对照组(5)F多重比较社交回避 4.97±0.93 5.57±0.97 5.07±0.87 5.63±1.00 8.23±1.14 55.65*** 1,2,3,4<5 社交苦恼 6.27±1.57 7.30±1.37 6.03±0.89 6.97±1.52 9.23±1.07 28.00*** 1,2,3,4<5;2>3 社交焦虑 42.33±3.99 43.53±3.24 41.73±3.14 43.93±6.42 50.43±4.34 18.99*** 1,2,3,4<5 羞怯 38.23±2.24 39.53±2.27 37.57±2.18 38.93±2.85 44.57±3.59 32.35*** 1,2,3,4<5 自尊30.37±1.97 28.53±2.29 29.83±2.07 28.10±2.34 26.50±2.46 14.01*** 1,2,3>5;1>2;1>4注:***,p<0.001第29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7月- 116 -表1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在社交回避(F=55.65,p<0.001)及苦恼(F=28.00,p<0.001)、社交焦虑(F=18.99,p<0.001)、羞怯(F=32.55,p<0.001)得分均明显低于实验组。

在自尊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F=14.01,p<0.001)。

在降低社交回避分值方面,干预效果的组序为:实验组1、实验组3、实验组2和实验组4;在降低社交苦恼水平方面,干预效果依次为:实验组3、实验组1、实验组4和实验组2;在降低社交焦虑和羞怯水平方面,干预效果依次为:实验组3、实验组1、实验组2和实验组4。

在提高自尊方面,干预效果依次为:实验组1、实验组3、实验组2和实验组4。

2.实验组心理干预前后SCL -90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实验组心理干预前后SCL -90评分比较 心理健康维度 前测后测t躯体化 18.52±7.37 20.29±7.46 -1.67 强迫症状 25.29±8.08 21.33±7.38 2.59* 人际关系敏感 23.62±8.07 19.52±7.85 2.88** 抑郁 30.43±12.89 26.24±11.70 2.45* 焦虑 20.57±8.63 18.38±7.19 1.45 敌对 13.05±5.72 11.95±4.21 1.19 恐怖 12.29±4.78 11.05±4.32 1.31 偏执 14.52±5.56 11.71±4.47 2.99** 精神病性 22.05±8.20 19.67±7.36 1.85* 总分197.19±68.28172.52±61.14 2.44*注:*p <0.05;**p <0.01表2显示,实验组心理干预前后,SCL—90测试中人际关系敏感、偏执(p <0.01)和强迫、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分及总分(p <0.05)差异有显著意义。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团体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人际关系工作坊及个别心理咨询4种方式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问题均有较好的干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1)。

对降低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回避、苦恼、交往焦虑和羞怯水平有明显作用,同时也提升了大学生的自尊和心理健康水平。

四种干预措施的效果依次为人际关系工作坊、团体心理咨询、个别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显示人际关系工作坊与团体心理咨询干预效果更明显,但差异无显著性(p >0.05)。

产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干预次数少或评定时间过早,导致差异的显著性没有显现,就此问题还须进一步探讨。

这两种方式效果相对明显的原因可能是:(1)成员间增加了接触、交往和互动的机会。

学生在团体中一起参加活动、讨论、角色扮演等,促进了成员间的相互交往。

(2)在人际互动中体验到相互接纳、相互支持,改变了对人际交往的歪曲认知。

(3)在活动中学会了倾听、相互关注、畅所欲言、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

所以,人际互动性强的干预模式效果更为明显。

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虽然也有较好的作用,但学生在活动中更多的是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知识,同学间互动性差,所以其效果不如人际关系工作坊与团体心理咨询。

对个别心理咨询而言,咨询效果无需质疑,但学校能提供给学生的心理咨询的资源有限,面对更多学生时显得力不从心,并且有的学生怕遭歧视,不肯去咨询室。

所以人际关系工作坊与团体心理咨询是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最有为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1] 江琴.团体心理咨询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实证研究[J].2006,(7)1:30. [2] 凌苏新.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J].心理科学,2000,(5):49. [3] 姚利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0,(3):49-51.[4] 汪向东,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在职出版社,1999.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Mental Interventions to College Students’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CHENG Shu-ying 1, YANG Shao-qing 1, ZHANG Hai-lan 2(1.Psychological Twtor Center North China Coal Medical Univerty, Hebei Tangshan 063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Pharmacy North China Coal Medical Univerty, Hebei Tangshan 063000, China)Abstract: To explore the better interventions which can decrease the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four interventions were taken to 120 college students dividedly. By evaluation, these inventions , especially workshops abou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group counseling, have apparent effects on improving the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mental intervention; mental health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