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领略雪域风情反思
小学思想政治_ 雪域高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雪域高原》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第四课雪域高原第一课时领略雪域风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青藏高原的高寒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藏族生活习俗和文化的探究,学会欣赏和接纳其他民族的习惯与文化,树立民族团结意识。
教学重难点:领略雪域风情,懂得尊重、理解、欣赏藏族的风俗习惯和独特的文化。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老师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旅游,今天让老师当导游,带大家一起走进雪域高原。
(播放《青藏高原》的歌曲视频)师:同学们,李娜的一曲高歌把我们带进了青藏高原。
对青藏高原这块神奇的土地,你最想了解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师预设: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人们的衣食住行、风土人情、名族风俗等)二、集体交流,提高认识:1、地理位置课件资料:青藏高原,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
主体位于中国境内,涉及西南的西藏自治区、四川省西部以及云南省部分地区,西北青海省的全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以及甘肃省西部地区。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
2、自然风光视频展示自然风光讲解与视频。
3、衣食住行学生分小组讨论小组汇报藏袍、金花帽、“帮典”,图文并茂的向学生讲解,还配上生动的动画。
糌粑、青稞、酥油茶图片与知识讲解。
诗歌总结让学生了解牦牛。
(图文并茂)了解住房。
4、藏族人民的待客礼仪与民族节日介绍献哈达、敬酒茶的礼仪。
展示锅庄舞的视频。
动画展示各种节日三.知识总结诗歌总结本课知识出示思维导图,和同学们一起总结本节课知识。
课下同学们可以搜集布达拉宫的资料,下节课一起走进布达拉宫。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中国地理类知识,很陌生也很有兴趣,但是由于地域的原因,学生对高原的环境及生活习俗了解和感受较少,对于雪域高原很陌生,对于少数民族的习俗与宗教更是不理解,所以在课件的设计上插入了大量高清图片,视频。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雪域高原》说课稿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雪域高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雪域高原》是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的教材,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雪域高原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雪域高原的独特魅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材内容丰富,图片精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对于自己家乡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雪域高原这一遥远的地方,他们可能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拓宽视野,了解雪域高原的风土人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雪域高原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雪域高原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雪域高原的风土人情,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雪域高原的风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幅美丽的雪域高原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雪域高原的自然风光。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雪域高原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雪域高原的知识,互相交流学习。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雪域高原的风土人情。
5.情感教育:通过讲解雪域高原的英雄人物、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观念。
山东人民版思品五下雪域高原word教案1
鲁教版五年级道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一课《领略雪域风情》教学设计:1.了解青藏高原的高寒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了解藏族人民的生活和待客习俗。
3通过对藏族生活习俗的,学会欣赏和接纳其他民族的适应与文化,树立民族团结意识。
重难点:1.了解藏族人民的生活和待客习俗。
2.通过对藏族生活习俗的,学会欣赏和接纳其他民族的适应与文化,树立民族团结意识。
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进程一、导课。
1同窗们,上节课咱们了解了祖国的西部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今天,让咱们在把目光转向祖国的西南。
第一,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
播放《青藏高原》。
2一曲高歌把咱们带进了古老而神秘的青藏高原。
对青藏高原这块神奇的土地,你了解它多少呢? 请学生发言。
3 展示一组青藏高原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青藏高原独特的环境与文化。
4出示课件:中国地形图,简要介绍青藏高原,指出青藏高原环境不适宜人居住,但藏族人民却在这里扎下了根,创造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
让咱们一路来走进高原,领略雪域风情。
板书课题:领略雪域风情。
二、自学。
1、请学生们把书翻到72页,从72页到75页把课文内容读一读,看看主要说了那些内容。
2小组交流自己的发觉、感想,并将重要的信息勾画出来。
投影出示:服装、饮食、交通、礼仪,要求学生按照这四个方面整理、讨论、交流自己取得的信息,然后把自己、小组取得的信息在全班分享。
三、全班交流。
(一)藏族人民的衣饰1小组代表说一说自己取得的信息。
2多媒体展示:藏袍、金花帽、围裙等图片。
3 教师提出问题:为何臧族人穿藏袍有时穿一只袖子,有时都穿、有时都不穿?4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观点,教师补充解释。
青藏高原的气候最大的特点是日夜温差大,即即是夏天,也是早晚冷,中午热.肥大的藏袍夜间能够和衣而眠能够当被子。
白天气温上升可脱出一个臂膀,或两个都脱出,方便散热,调节体温。
久而久之,脱一袖的装束便形成了藏族服装特有的风格。
(二)藏族人民的饮食1小组代表说一说自己取得的信息。
泰山版小学五年级道德与社会下册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反
《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教学反思起初选择讲这一课,是感觉很简单,只要学生展示资料就好了。
开始备课了才熟悉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第一、咱们面对的学生大部份都是汉族人,对少数民族的生活适应和风土人情较陌生,这既是教学的难点。
第二、我国民族很多,而且都有独特的民族风情。
教学资源丰硕,但也难以取舍。
开始备课到今天的呈现,我熟悉到自己的诸多不足,有许多的问题需要改良,有许多的方面需要反思。
要说这节课的长处,我以为是以下几点:一、学生的展示活动丰硕充实。
因为咱们这里主如果汉族人,能够接触到的少数民族很少,对于他们的衣饰和民居都是陌生的,所以必需搜集相关的资料。
我在此又增加了一个环节,因为本班孩子都是汉族,让学生自己说说本民族的一些适应,使之明白汉族也是一个超级重要的民族,增强民族自豪感。
不同的活动设计,专门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踊跃性,学生不仅能够直观的欣赏,还能真正的掌握知识。
二、有效地利用预习提纲,达到教学目标。
预习提纲是学生学习的线路图和方向盘,课前我请同窗们做好预习,认真完成预习提纲上的相关题目。
这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环节就对部份民族衣饰的特点及特色民居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对于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有专门大的帮忙,而且也锻炼了他们搜集整理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
三、小组展示彰显学生能力。
展示时,凸显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打印图文并茂的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和讲解能力。
学生能够像老师一样给同窗们欣赏自己搜到的图片资料并清楚明了的讲解特点,还表现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归纳能力。
四、课堂评价及时有效。
合理有效的评价将会极大地带动学生的踊跃性,一旦学生的踊跃性被调动起来,小组合作的参与率就会上升,课堂就会高效。
在教学这节课时,我采用了小组互评、老师评价、加分评价等多种形式多学生表现进行评价,最后不忘总结,表扬得分高的小组,鼓励得分少的孩子,从而强化小组间的竞争意识让小组合作探讨学习有了有效的保障。
由于自己水平有限,反思这节课有以下不足:一、教师的评价不够准确。
春山东版品社五下《雪域高原》word教学设计
山东人民版《道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第四课《领会雪域风情》教课方案教材剖析《领会雪域风情》是隐士版五年级道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第四课的第一个活动主题。
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也是对前方研究活动中学习能力和方法的总结。
本节活动课主要从藏族人民生活各个方面的衣食住前进行研究,在研究实质生活中认识青藏高原的地理地点天气,并知道青藏高原特别的环境造就了藏族人民独到的生活习惯。
经过对藏族人民待客礼仪的研究,让学生学会赏识和采取其余民族的习惯与文化,建立民族团结意识。
因为教材编排相对滞后的原由,在课上应付有关的知识进行增补和修正,在领会高原风土人情的同时,培育学生运用资料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以及为此后可能碰到的的实质生活做经验准备。
学情剖析学生对本课的实质生活经验较少,所得经验基本来自所学过的语文课文,电视节目等。
因为经过前方三个活动主题的研究,学生对于不同的地区环境对于人们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的影响已经有了必定的学习基础。
对于新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从前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娴熟运用资料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为其此后可能碰到的实质生活作经验准备。
困难在于距离实质生活较远,采集资料没有针对性;研究活动时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有困难。
教课目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经过对藏族人民待客礼仪的研究,让学生学会赏识和采取其余民族的习惯与文化,建立民族团结意识。
知识目标:经过小导游体验和模拟旅行的方式,认识雪域高原人们衣食住行和文化礼仪的独到之处;理解青藏高原特别的环境造就了藏族人民独到的生活习惯。
能力目标:经过小导游体验和模拟旅行的方式,培育学生运用采集到的资料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并能将其能力迁徙至其余问题的研究上来。
要点和难点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和采集到的资料,解决实质问题。
经过对藏族生活风俗的研究,学会赏识和采取其余民族的习惯与文化,建立民族团结意识。
教课思路本课经过创建去雪域高原旅行的情形,利用课前采集到的资料来解决旅行中所碰到的问题,去哪玩?玩什么?指引学生踊跃参加到体验中来,从而认识雪域高原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礼仪特点,以及这些特点是和其地高天寒的环境分不开的。
小学道德与法治_不同区域的民族风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不同地域的风土民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少数民族有着各自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这些习俗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和别具风情的民族艺术。
2、知道几个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和来历。
3、培养学生学会收集资料的初步能力。
【教学重点】从服饰、饮食、住所、节日四方面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进一步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会收集资料的能力和交流展示能力。
【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习题。
2、学生准备:相关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活动一播放视频,激趣导入1、播放苗族竹竿舞视频。
(1)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哪个民族的舞(2)视频中人物的头饰、服装和我们有什么区别?。
在收看视频的基础上,小组讨论,指学生回答。
2、师:“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民族的衣、食、住、行各具特色。
这节课,让我们一同去领略我国不同地域地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吧!【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为学习教材内容作铺垫。
】活动二展示汇报,欣赏服饰1、让学生自读课文,结合已有材料,讨论交流:课文中主要介绍了哪两个民族的服饰?他们有什么特点?2、课件展示侗族、、白族、傣族、瑶族、苗族、蒙古族、彝族等艳丽多姿的民族服饰。
3、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民族服饰。
师:因为各族人民居住地气候、地理条件、生活习俗、欣赏美的标准不一样,就形成了各民族艳丽多姿的服饰。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活动三趣味问答,了解饮食教师:由于各民族居住地区的气候环境、地理条件不一样,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
1、小组讨论:你吃过哪些少数民族的风味食品?请把它的特色介绍给大家。
先分小组说,然后全班交流。
2、课件展示各少数民族独特的饮食文化。
3、趣味问答:请说出下列特色饮食分别是哪个民族的:吃手把肉、喝奶茶赫哲族烤羊肉串藏族吃糌粑、喝酥油茶苗、侗族鱼刨花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吃腌鱼和腌肉牧区少数民族竹筒饭佤族、黎族【设计意图: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雪域高原》说课稿2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雪域高原》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雪域高原》是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西藏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
本节课通过讲述西藏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西藏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历史文化素养,对于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西藏作为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地区,学生对其了解程度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和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认知。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藏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提高学生的地理和历史文化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认同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藏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
2.教学难点:西藏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以及民族文化特点的阐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情境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地图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首歌曲《西藏,我的家》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藏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探讨西藏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特点。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重点阐述西藏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以及民族文化特点。
5.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西藏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感受西藏的美丽风光和民族风情。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西藏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
7.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西藏的探究性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西藏。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雪域高原——西藏1.自然风光:高山、草原、湖泊等2.历史文化:佛教、藏医、唐卡等3.民族风情:服饰、舞蹈、习俗等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
小学思想政治_雪域高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雪域高原教材分析雪域高原”由“领略雪域风情”,“走进布达拉宫”和“雪域变通途”三个部分。
“领略雪域风情”主要从“生活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呈现出藏族人们的生活与汉族的主要区别,使学生明确除了环境的因素,藏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在其中也发挥要作用,使学生尊重并欣赏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
教师要通过对藏民生活方式的探究,引导学生了解尽管高原的环境比较恶劣,但是勤劳智慧的高原人民依然采取很多办法去适应环境,培养学生尊重、热爱藏族人民的情感。
活动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这些生活习惯与青藏高原气候的关系,以及通过了解藏族人民的民族习俗,是学生能够尊重、理解、欣赏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独特文化。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青藏高原的高寒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通过布达拉宫的建设了解我国长时间以来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做出的努力。
了解藏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习俗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藏族人民的民族习俗,是学生能够尊重、理解、欣赏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独特文化。
教法和学法:联系实际、讨论思考、电教辅助。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中的这个人吗?(认识,是韩红)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她的一个作品,请欣赏(播放韩红的歌曲视频。
)看完视频,大家觉得青藏高原怎么样?(学生各抒己见) 师:美!是啊,这个地方可真美,这个美丽的地方是哪里呢?(学生各抒己见,引出《雪域高原》)(板书;林海雪原)二、了解位置,明确范围: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根据自己手中的资料了解一下青藏高原。
(学生自由发言)师总结重点。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指导学生寻找青藏高原的位置、具体包括的省。
谁能在地图上帮老师指出青藏高原的范围?它包括那几个省市自治区?指导学生识图寻找青藏高原及其包括的城市。
教师课件展示美丽的的青藏高原图片进一步让学生具体感知青藏高原。
2、探究:青藏高原为什么会这样冷呢?生各抒己见看,以山东泰山为例,越往上爬温度越低,(泰山海拔1500多米,青藏高原4000多米)引导学生思考青藏高原温度低的原因。
五品社《领略祖国雪域风情》教案
《领略祖国雪域风情》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第四课雪域高原第一课时领略祖国雪域风情单元概述:1.本单元的内容构建以生活问题为基础,通过资料呈现、问题引领、探究提示等方式将我国不同纬度、气候条件、地理环境以及民族的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发现环境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启发性很强。
2.本单元教科书的呈现体现出对高年级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的训练。
通过引导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思考生活与环境的关系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问题,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3.教科书呈现图文并茂,尤其是图片的呈现对于某些对教学内容具有陌生感的学生来讲具有很强的提示性,是很好的学习兴趣催化剂。
4.本单元教科书设计为教师教学和学生提供了一条清晰的“了解资料,建立初步感受——形成认识,问题引导——全面了解,深入探究——解决问题,发现规律”脉络,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提升。
5.教科书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还呈现出一些现在全人类普遍关注的如:河流污染、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引导学生探究解决的方案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本单元包括:1、林海雪原2、江南水乡3、黄土高原4、雪域高原。
四个活动主题,紧紧围绕“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这一中心主题展开,。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领略祖国雪域风情一、播放歌曲激趣,初步感知:导入新课(播放李娜的《青藏高原》的歌曲)师:同学们,李娜的一曲高歌把我们带进了青藏高原。
对青藏高原这块神奇的土地,你最想了解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1.青藏高原到底有多高?2.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们吃什么?穿什么?3.青藏高原那里的一些风土人情?4.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有哪些特点?5.青藏高原上有哪些资源?分组说说。
让我们一起努力解决这些疑问。
山人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领略雪域风情》反思
山东人民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第四课《领略雪域风情》教学反思《领略雪域风情》是山人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第四课的第一个活动主题,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也是对前面探究活动中学习能力和方法的总结。
本课通过创设去雪域高原旅行的情景,通过小导游为自己选择民族特色服装、设计体验攻略的方式,利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解决旅行中所遇到的问题:即“去哪玩”“玩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验中来,进而了解雪域高原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礼仪特色,并明白这些特色是和其地高天寒的环境分不开的,由此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在领略高原风土人情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为以后可能遇到的的实际生活做经验准备。
一、将知识转化为体验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
我看了,我知道了。
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小学品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本课以去雪域高原旅行为主线,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们模拟本次旅行团的小导游,总体了解青藏高原,通过选择藏族服装、设计旅行体验攻略的活动设计,让学生们在各项活动的参与和体验中把传统的材料汇报式课堂架构转变为对这些知识的体悟和运用。
二、促进互动式的教学互动式教学正是提出的活动性、实践性的教学理念,它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索。
互动式教学,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本课通过设计让学生当小导游的方式,通过选择藏族服装,设计旅行攻略等活动,模拟小导游进行展示和体验活动,促进了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极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研究、运用资料的积极性。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雪域高原》说课稿1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雪域高原》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雪域高原》是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介绍了我国西藏自治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以及西藏人民的幸福生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详实的文字和富有感染力的故事,使学生感受到雪域高原的神奇与美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逐渐丰富,他们对于家乡和祖国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将进一步增强对祖国大家庭的认同感,培养他们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然而,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对于西藏的认知相对较为陌生,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西藏,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藏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和幸福生活,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理解他人,培养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西藏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和幸福生活。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以及尊重、理解他人的品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情境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故事等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西藏的美丽与神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西藏的美丽风光,引发学生对雪域高原的向往,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网络等途径,了解西藏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和幸福生活。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西藏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4.情境教学:通过讲述西藏人民的故事,使学生感受到西藏人民的团结、勤劳、善良,培养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人民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第四课
《领略雪域风情》教学反思
《领略雪域风情》是山人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第四课的第一个活动主题,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也是对前面探究活动中学习能力和方法的总结。
本课通过创设去雪域高原旅行的情景,通过小导游为自己选择民族特色服装、设计体验攻略的方式,利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解决旅行中所遇到的问题:即“去哪玩”“玩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验中来,进而了解雪域高原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礼仪特色,并明白这些特色是和其地高天寒的环境分不开的,由此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在领略高原风土人情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为以后可能遇到的的实际生活做经验准备。
一、将知识转化为体验
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
我看了,我知道了。
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小学品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本课以去雪域高原旅行为主线,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们模拟本次旅行团的小导游,总体了解青藏高原,通过选择藏族服装、设计旅行体验攻略的活动设计,让学生们在各项活动的参与和体验中把传统的材料汇报式课堂架构转变为对这些知识的体悟和运用。
二、促进互动式的教学
互动式教学正是新课标提出的活动性、实践性的教学理念,它
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索。
互动式教学,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本课通过设计让学生当小导游的方式,通过选择藏族服装,设计旅行攻略等活动,模拟小导游进行展示和体验活动,促进了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极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研究、运用资料的积极性。
三、转变从材料运用开始
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小学品德课程教学创新研究,活动中紧紧围绕国家教育方针及学生的成长规律、认知规律、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规律,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真实的去实践,深入的去研究。
传统的品德课教学只是引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汇报资料。
只是达成了“实践—认识”的目标,本课的设计是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手中的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自己的了解解决如果去西藏旅行怎样体验藏族人衣食住行文化礼仪方面问题,从而达成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知和提升。
本课的几点遗憾,因为设计的小导游体验活动完全由学生自由设计和掌控,所以在保证了课堂真实性的基础上,学生探究和得到的结论稍显得肤浅,有些还停留在表面上。
课堂的体验环节稍显混乱,在以后课堂调控方面还应该加强研究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