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不通何以会与感冒有关联?.docx
讲义之中医内科学便秘
中医内科学——便秘细目一:概述一、便秘的概念及源流1.便秘的概念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2.便秘的源流内经认为大小便的病变与肾的关系密切..伤寒论首先提出了将便秘从阴阳分类;指出:“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金匮要略:“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宋代圣济总录将本病的证治分类概括为寒热虚实四个方面..金元时期;张洁古提出实秘、虚秘有别;医学启源曰:“有胃实而秘者;能饮食;小便赤..有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二、便秘与西医病名的关系本篇所论类似于西医学的功能性便秘..同时;肠道激惹综合征、肠炎恢复期肠蠕动减弱、直肠及肛门疾患引起的便秘、药物性便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便秘;以及肌力减退所致的排便困难等;可参照本篇内容辨证论治..细目二:病因病机一、便秘的常见病因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外因:感受外邪..二、寒、热、虚、实便秘的主要病机及转化燥热内结于肠胃者;属热秘;气机郁滞者;属气秘;气血阴阳亏虚者;为虚秘;阴寒积滞者;为冷秘或寒秘..四者之中;又以虚实为纲;热秘、气秘、冷秘属实;阴阳气血不足的便秘属虚..而寒、热、虚、实之间;常又相互兼夹或相互转化..如热秘久延;津液渐耗;损及肾阴;病情由实转虚..气郁化火;则气滞与热结并存..气血不足者;易受饮食所伤或情志刺激;则虚实相兼..阳虚阴寒凝结者;如温燥太过;津液被耗;或病久阳损及阴;则可见阴阳俱虚之证..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一、便秘的诊断要点1.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排便周期延长;或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2.常伴腹胀、腹痛、口臭、纳差及神疲乏力、目眩心悸等症..3.本病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倦内伤等病史..二、便秘与肠结的鉴别便秘与肠结均可出现腹部包块..但便秘者;常出现在小腹左侧;肠结则在腹部各处均可出现;便秘多扪及索条状物;肠结则形状不定;便秘之包块为燥屎内结;通下排便后消失或减少;肠结之包块则与排便无关..细目四:辨证论治一、便秘的辨证要点便秘辨证当分虚实;实者当辨热秘、气秘和冷秘;虚者当辨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二、便秘的治疗原则及方法实秘以祛邪为主;给予泻热、温散、通导之法;使邪去便通;虚秘以扶正为先;给予益气温阳、滋阴养血之法;使正盛便通..三、热秘、气秘、虚秘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冷秘各证的主症、治法和方药1.热秘主症: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代表方:麻子仁丸加减..常用药:大黄、枳实、厚朴、麻子仁、杏仁、白蜜、芍药..2.气秘主症: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胁痞满;舌苔薄腻;脉弦..治法:顺气导滞..代表方:六磨汤加减..常用药:木香、乌药、沉香、大黄、槟榔、枳实..3.冷秘主症: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代表方:温脾汤合半硫丸加减..常用药:附子、大黄、党参、干姜、甘草、当归、肉苁蓉、乌药..4.虚秘1气虚秘主症: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治法:益气润肠..代表方:黄芪汤加减..常用药:黄芪、麻仁、白蜜、陈皮..2血虚秘主症: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脉细..治法:养血润燥..代表方:润肠丸加减..常用药:当归、生地、麻仁、桃仁、枳壳..3阴虚秘主症: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少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通便..代表方:增液汤加减..常用药:玄参、麦冬、生地、当归、石斛、沙参..4阳虚秘主症: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或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治法:温阳通便..代表方:济川煎加减..常用药:肉苁蓉、牛膝、当归、升麻、泽泻、枳壳..四、常见证候治疗加减变化热秘津液已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滋阴生津;若肺热气逆;咳喘便秘者;加瓜蒌仁、苏子、黄芩清肺降气以通便;兼郁怒伤肝;易怒目赤者;加服更衣丸清肝通便;若燥热不甚;或药后大便不爽者;可用青麟丸以通腑缓下;以免再秘;若兼痔疮、便血;可加槐花、地榆清肠止血;若热势较盛;痞满燥实坚者;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气秘;若腹部胀痛甚;加厚朴、柴胡、莱菔子以助理气之功;便秘腹痛;舌红苔黄;气郁化火;加黄芩、栀子、龙胆草清肝泻火;气逆呕吐者;加半夏、陈皮、代赭石降逆止眍;若情志郁结;忧郁寡言者;加白芍、柴胡、合欢皮疏肝解郁;跌仆损伤;腹部术后;便秘不通;属气滞血瘀者;加红花、赤芍、桃仁活血化瘀..冷秘;若便秘腹痛;可加枳实、厚朴、木香助泻下之力;腹部冷痛、手足不温;加干姜、小茴香增强散寒之功..气虚秘;若乏力汗出者;加白术、党参补中益气;排便困难、腹部坠胀者;可合用补中益气汤升提阳气;气息低微、懒言少动者;加生脉散补肺益气;肢倦腰酸者;用大补元煎滋补肾气;脘腹痞满、舌苔白腻者;加白扁豆、生薏苡仁健脾祛湿;脘胀纳少者;加炒麦芽、砂仁和胃消导..血虚秘;若面白;眩晕甚;加玄参、何首乌、枸杞子养血润肠;手足心热、午后潮热;加知母、胡黄连清虚热;阴血已复;便仍干燥;可用五仁丸润滑肠道..阴虚秘;口干面红;心烦盗汗者;加芍药、玉竹助养阴之力;便秘干结如羊屎状;加火麻仁、柏子仁、瓜蒌仁增润肠之效;胃阴不足;口干口渴者;用益胃汤;肾阴不足;腰膝酸软者;用六味地黄丸;阴亏燥结;热盛伤津者;用增液承气汤增水行舟..阳虚秘;若老人腹冷便秘;可用半硫丸通阳开秘;脾阳不足;阴寒冷积;用温脾汤温通脾阳..便秘的分型与中医辨证治疗一.分型便秘在临床上分实、虚两大类型..实证表现身热面赤;唇干口臭;苔黄燥;脉数而有力..病因多为阳盛体壮;平素过食辛辣、烧、烤、炸等厚味;致胃肠积热;或外感热病传里结于大肠;造成大便干燥坚硬;治宜泻热攻积、荡涤积滞;用急下存阴法..凡阳明腑实、腹满胀痛、内热肠燥、自汗、口渴;具备痞、满、燥、实四大症者;可用大承气汤下之;中病即止;不可多服..虚证多面色无华;形神不足;肌瘦乏力;气促汗出;心悸头晕;舌质淡嫩;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所谓虚证乃本虚标实;或虚而挟实;便秘没有纯虚的..病因多与年老体衰;或病后、术后、产后气血两亏;致脾虚运化无权;肠道传送无力;血亏津少;不能濡润肠道;如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更应引起警惕..治宜滋阴养血、润肠通便;用“增水行舟”法;以增液汤、麻仁丸等化裁;使其生津润肠;肠得润便即通..如久卧床铺;很少活动;食少无便意;肠少蠕动;可用益气宣肺润肠;如提壶揭盖法..因肺与大肠相表里;不仅增液也应疏导;如下水道不通;徒放清水无益..便秘影响食少;食少又难疏导;互为因果关系..药用:黄芪15克、沙参12克、杏仁9克、陈皮6克、麻仁6克、鸡内金9克、黑芝麻12克、槟榔6克;水煎服..这样即能达到理气以通塞;增液以行滞的目的..对老年人、久病体弱虚证便秘者;既不能用硝、黄猛攻;也不应用参、茸峻补;不然后果难以预料..便秘一症不可图一时之快任意攻下;番泻叶也不宜久服;不然易损伤肠膜;使便秘加重;排便更缠绵难愈..便秘初愈;亦应多食胡萝卜、菠菜、蜂蜜、香油、香蕉等;即可痊愈..还可以使用润滑性泻药;但不宜长期用甘油或石蜡油:每次10-30毫升口服..花生油、豆油或香油:每次15-30毫升口服..蜂蜜:每次20-30毫升;用温开水一杯化开;清晨空腹时服用二.习惯性便秘习惯性便秘是指大便次数比健康时减少;粪质坚硬;并有不适的感觉;肠道、肛门无器质性病变..主要因腹肌萎缩;无力增加腹压;使粪便停留在结肠时间较长;粪便中的水分大量丢失;以致其干硬难以排泄..解便的间隔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为两天以上;且坚硬干燥;或呈颗粒状似羊粪;常伴有左下腹胀闷不适、上腹饱胀、嗳气、恶心、腹痛、肠鸣、排气增多等症状..长期便秘者;还可出现食欲不振、口苦、精神萎靡、头晕乏力、全身酸痛以及头痛、失眠等症状..中医治疗须分虚、实、寒、热..其中以阴虚火旺体质为多见;可以养阴清热润下法治疗;如麻子仁丸大黄6克泡水兑服;火麻仁15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芍药15克、润肠丸当归10克;生地15克;桃仁10克;火麻仁15克;枳壳10克等方均可选用..产妇产后便秘及老年之人便秘多属气血虚;则以八珍汤白芍15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党参15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甘草5克加减治疗..气机郁滞者;以顺气行滞;升清降浊法治疗;选苏子降气汤苏子10克;半夏10克;当归10克;前胡10克;厚朴10克;肉桂5克;生姜3克;大枣10克加莱菔子10克;枳壳10克;杏仁10克..适用于气机郁滞之便秘..脾肾阳虚患者;因中气不足;无力宣导大肠而致气虚便秘、顽固性便秘;则以补益脾肾;赔本通便法治疗..方用金匮肾气丸熟地10克;山药30克;山茱萸10克;泽泻6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桂枝5克;附子6克先煎2小时或自拟便秘方加减:黄芪40克;党参3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丹参30克;火麻仁15克;郁李仁15克;桃仁15克;肉苁蓉15克;枳实20克;厚朴10克;生地10克;麦冬10克;白芍15克;生大黄4.5克泡水兑服;甘草5克..水煎兑大黄水服..加减:有坠胀感者;加柴胡10克;升麻10克..三.肛裂便秘肛管的皮肤全层破裂;伴周期性疼痛;并形成梭形溃疡者为肛裂..多因排便过于用力;使肛门皮肤裂伤;肛管狭窄、肛门湿疹、痔疮损伤继发感染日久而发病..临床以周期性疼痛、便血、便秘为主要特征;其病机以热结肠道、湿热下注和阴虚肠燥为多见..根据病因及病变程度辨证治疗..1.热结肠道凡出现大便干结;便时疼痛剧烈;甚则面赤汗出;大便滴血;其色鲜红、或多或少;肛门部灼热瘙痒;小便短亦;舌红;苔黄燥;脉滑实或数而有力者;多因热结肠道所致..治宜泻热通便;养阴凉血..常用凉血地黄汤合麻仁丸..方药:大黄6克泡水兑服;火麻仁15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芍药15克;黄芩10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地榆10克;槐角10克;天花粉10克;黄连5克;升麻5克;赤芍12克;荆芥10克..水煎服..2.湿热下注凡出现大便不畅;肛门疼痛;便中带血或滴血;肛门部潮湿;身倦怠;口苦;舌苔黄腻;脉濡数者;多因湿热下注所致..治宜清热利湿..选方常用止痛如神汤加减..方药:秦艽10克;桃仁10克;皂角刺3克;苍术10克;防风10克;黄柏10克;当归尾10克;泽泻6克;槟榔10克;熟大黄6克泡水兑服..水煎兑大黄水服..3.阴虚肠燥凡出现大便干燥;便时疼痛或出血;口干咽燥;欲饮不多;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多因阴虚肠燥所致..治宜养阴生津;润肠通便..选方常用增液汤生地15克;玄参10克;麦冬0克;加槐花10克;仙鹤草10克..水煎服..4.血虚肠燥凡出现面色无华;唇甲苍白;大便干燥;便时疼痛或出血;或头眩心悸;舌质淡;脉细弱者;多因血虚肠燥所致..;治宜补血养阴;润肠通便..选方常用润肠丸当归10克;生地15克;桃仁10克;火麻仁15克;枳壳10克加减..对于便秘而致肛裂的病人;除用内治法进行治疗外;还可采用外治法治疗..1常用外治法如下所述..1敷药法肛裂早期患者;可用生肌散、九华膏或生肌五红膏外搽;陈旧性肛裂患者;可先外用七三丹或红升丹化腐;再用肿意膏消炎;生肌散生肌;皮黏散收口..2洗涤法常用苦参汤苦参40克;蛇床子40克;白芷15克;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20克;菖蒲30克、枯矾10克;皮硝30克;花椒15克加减;趁热先熏后洗;也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便后坐浴;消肿止痛..3塞药法解尽大便;清洗坐浴后;将消炎栓或痔疮宁栓塞入肛门内;消炎止痛..2肛裂便秘的预防方法总的说来有以下几种..1注意起居饮食不可疲劳过度、酗酒及过食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葱、生姜、蒜、胡椒;并应忌饮烈性酒、浓咖啡及浓茶等饮料..以免损伤脾胃;滋生湿热;导致湿热下注..2防止便秘避免干硬粪便通过肛门;撕裂肛管上皮..3积极治疗肛周皮肤病肛周皮肤发生湿疹、皮炎、瘙痒等症时;应积极治疗;防止肛周皮肤革化;以免弹性减弱;而导致肛管撕裂..4积极治疗皮肤损伤肛管上皮损伤后;应积极治疗;防止因感染而形成溃疡..5积极治疗肛窦炎和肛乳头炎对患有肛窦炎和肛乳头炎的病人来说;应及时治疗;以免诱发肛裂..6坚持锻炼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如跑步、快走、打太极拳、练气功、做体操等..四.痔疮性便秘便秘患者中;由痔疮所致者占有很大的比例..因为肛门周围静脉比较集中;便秘时;大便因缺少水分而变得干硬;解便时比正常用力更大;导致肛周静脉严重淤血从而形成痔疮..痔疮形成后;由于大便秘结干燥;排便时;往往会出现肛周疼痛;患者因害怕疼痛而不愿排便;使本来秘结的大便因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分吸收;而更加秘结干燥..排便还将严重地损伤肛门周围的黏膜组织;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治疗便秘的同时必须治疗痔疮;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中医治疗痔疮性便秘多以寒热虚实为纲;进行辨证施治..1.大肠实热型症见口渴喜饮;唇燥咽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便时出血较多;滴血或射血;或内痔脱出;灼热疼痛;舌质红;苔黄;脉洪数者..治宜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常用凉血地黄汤合槐角丸加减;或服痔瘘合剂..方药:槐角10克;地榆10克;大黄6克泡水兑服;黄芩12克;蒲公英10克;千里光10克;地丁10克;赤芍12克;枳壳10克;甘草5克..水煎兑大黄水服..2.湿热下注型症见肛门红肿胀痛;下坠;坐卧不安;大便干燥;内痔脱出;或便血色暗;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或滑数者..治宜清热解毒;利湿消肿..选方常用止痛如神汤加减..方药:秦艽10克;桃仁10克;皂角刺3克;苍术10克;防风10克;黄柏10克;当归尾10克;泽泻6克;槟榔10克;熟大黄6克泡水兑服..水煎兑大黄水服..3.气滞血淤型症见肛门肿胀;皮肤色紫;淤块疼痛剧烈;内痔嵌顿;表面紫暗;糜烂;便秘溲黄;或胁痛心烦;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苔黄;脉弦数者..治宜活血祛淤;行气消肿..常用活血散淤汤加减;或用血府逐淤汤;加地榆..方药:当归尾10克;赤芍12克;桃仁10克;大黄6克泡水兑服;川芎10克;苏木6克;丹皮10克;枳壳10克;栝楼仁10克;槟榔10克..水煎兑大黄水服..4.气虚下陷型症见肛门坠胀难受;少气懒言;面色无华;内痔脱出或脱出后不易复位;便血色淡;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无力或细弱者..治宜补气升陷..选方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地榆..方药:黄芪30克;白术12克;陈皮10克;人参6克泡水服;柴胡10克;升麻6克;当归10克;甘草5克..水煎服..5.阴虚肠燥型症见头晕咽干;五心烦热;盗汗;大便秘结;便时肛门疼痛;痔核下脱;滴血;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者..治宜养阴润燥..常用润肠丸;加地骨皮;阿胶..方药:当归10克;生地黄15克;桃仁10克;火麻仁15克;地骨皮12克;阿胶6克烊化兑服;甘草5克..水煎兑阿胶液服用..中医内科学——泄泻细目一:概述一、泄泻的概念及源流1.泄泻的概念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如水样为主的病证..古有将大便溏薄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2.泄泻的源流本病首载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有“鹜溏”、“飧泄”、“注下”等病名;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面论述;指出风、寒、湿、热皆可致病..难经·第五十七难谓:“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提出了五泄的病名..金匮要略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汉唐时代将此病包括在“下利”之中;至宋代以后才统称为泄泻..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不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亦可引起泄泻..景岳全书提出分利之法治疗泄泻的原则..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提出了着名的治泻九法;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清代医家对泄泻的认识;在病因强调湿邪致泻的基本机制;病机上重视肝、脾、肾的重要作用..临证指南医案提出久患泄泻;“阳明胃土已虚;厥阴肝风振动”;以甘养胃;以酸制肝;创泄木安土之法..二、医宗必读提出的治泻九法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提出了着名的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三、泄泻与西医病名的关系西医学中如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肠道肿瘤、肠结核等;或其他脏器病变影响消化吸收功能以泄泻为主症者;均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论治..细目二:病因病机一、泄泻的常见病因内因: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病后体虚及禀赋不足..外因:外感寒湿暑热之邪;其中以湿邪最为多见..二、泄泻与脾虚、湿胜的关系本病病机关键是湿盛与脾虚;因湿盛而致脾虚者;多为急性泄泻暴泻;因脾虚而后湿邪阻滞者多为慢性泄泻久泻..三、泄泻的病机特点及转化泄泻的病位在肠;脾失健运是关键;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其病理因素离不开湿..病理性质:外感寒湿、湿热、伤食、肝气乘脾以实证多见;有脾虚者往往虚实夹杂..病理演变:凡寒湿、湿热、食滞以湿盛为主者可出现急性暴泻;久泻者;因脾胃虚弱;运化无权;聚水成湿而生泄;脾病日久;可伤肾;或由于其他原因损伤肾阳;脾失温煦;不能腐熟水谷成泻;甚者则出现命门火衰之五更泄泻..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一、泄泻的诊断要点1.以大便粪质溏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完谷不化;或粪如水样;或大便次数增多;每日三、五次以至十数次以上..2.常兼有腹胀腹痛、肠鸣、纳呆..3.起病或急或缓;暴泻者多有暴饮暴食或误食不洁之物的病史..迁延日久;时发时止者;常由外邪、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二、泄泻与痢疾的鉴别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而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三、泄泻与霍乱的鉴别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同时并作的病证;发病特点是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凶险;起病时先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所吐之物均为未消化之食物;气味酸腐热臭;所泻之物多为黄色粪水;如米泔;常伴恶寒、发热;部分病人在吐泻之后;津液耗伤;迅速消瘦;或发生转筋;腹中绞痛..若吐泻剧烈;可致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阳衰之危候..细目四:辨证论治一、泄泻的辨证要点泄泻应辨虚实寒热;久泻并应辨脾虚、肝郁、肾虚..二、泄泻的基本治疗原则泄泻的治疗原则为运脾化湿..急性泄泻多以湿盛为主;重用化湿;佐以分利..再根据寒湿和湿热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寒湿与清化湿热之法..夹有表邪者;佐以疏解;夹有暑邪者;佐以清暑;兼有伤食者;佐以消导..久泻以脾虚为主;当以健脾;因肝气乘脾者;宜抑肝扶脾;因肾阳虚衰者;宜温肾健脾;中气下陷者;宜升提;久泄不止者;宜固涩..暴泻不可骤用补涩;以免关门留寇;久泻不可分利太过;以防劫其阴液..三、寒湿内盛、湿热伤中、食滞肠胃、肝气乘脾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须牢记的架构图1.寒湿内盛证主症: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治法:散寒化湿..代表方:藿香正气散加减..常用药:藿香、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厚朴、大腹皮、紫苏、白芷、桔梗..2.湿热伤中证主症: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治法:清热利湿..代表方:葛根芩连汤加减..常用药:葛根、黄芩、黄连、甘草、车前草、苦参..3.食滞肠胃证主症: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治法:消食导滞..代表方:保和丸加减..常用药:神曲、山楂、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谷芽、麦芽..4.肝气乘脾证主症: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舌淡红;脉弦..治法:抑肝扶脾..代表方:痛泻要方加减..常用药:白芍、白术、陈皮、防风..四、脾胃虚弱和肾阳虚衰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1.脾胃虚弱证主症: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薏苡仁..2.肾阳虚衰证主症: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下完谷;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代表方:四神丸加减..常用药: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五、食滞肠胃、脾胃虚弱等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食滞肠胃证;若食积较重;脘腹胀满;可因势利导;根据“通因通用”的原则;用枳实导滞丸;以大黄、枳实推荡积滞;使邪去则正自安;食积化热可加黄连清热燥湿止泻;兼脾虚可加白术、扁豆健脾祛湿..脾胃虚弱证;若脾阳虚衰;阴寒内藏;可用理中丸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或兼有脱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以健脾止泻、升阳举陷..。
温病学试题带答案.docx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模拟试卷(_)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7分)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 口渴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D.易伤肺胃之阴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D.阳明腑实兼阴亏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C.银翘散去牛碧,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
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it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
其治疗处方是()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A.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A.寒B.次寒C.热D.火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B.寒甚热微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身热息高B. 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A.昏蒙B.月完痞C.痉厥D.舌白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A.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A.肺卫B.卫气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A.身热躁扰B.昏狂请妄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A•肾阴枯竭 B.肾火上炎C.生活习惯 D.生产水平C.阳明 D.肺)C.吐血I®血D.舌质红绛C.胃阴枯竭 D.肺胃阴伤24.身热,月完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澹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
(完整)便秘课件ppt
药物治疗
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喝水。增加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控制饮食中脂肪和糖分的摄入。运动:增加日常活动量,促进肠道蠕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避免忍便。建立固定的排便时间。排便时避免看书、玩手机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心理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病例三:老年人便秘的护理与治疗
05
便秘相关研究与进展
便秘与肠道健康研究
便秘与肠道菌群
研究便秘患者的肠道菌群分布和种类,发现便秘与肠道菌群多样性减少、有害菌增多有关。
开发新型便秘药物,如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肠动力药等,以更有效地缓解便秘症状。
药物治疗
利用益生菌、益生元等生物制剂,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蠕动和分泌功能。
长期便秘会使患者用力排便,增加心脏负担,引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长期便秘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长期便秘会导致患者精神紧张、焦虑,甚至出现抑郁症状。
病例一:长期便秘引发的问题
儿童便秘的预防
合理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饮水,适当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儿童便秘的治疗
首先应采取非药物治疗,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饮水、适当运动等;如果非药物治疗无效,则应考虑药物治疗,如使用轻泻剂、缓泻剂等。
痔疮和肛裂
长期便秘可能导致心脏负担,诱发心血管事件。
全身症状
便秘可能导致全身症状,如头晕、头痛、乏力、失眠等,影响生活质量。
便秘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如何有效预防便秘问题?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分类
定义与分类
病因学
饮食中纤维素摄入不足、水分摄入不足或过度饮酒等都可能导致便秘。
饮食不当
药物副作用
(完整版)中医完整病历感冒病因分析
(完整版)中医完整病历感冒病因分析概要本文档旨在通过中医的角度,对患者某次感冒的病因进行全面分析,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以下为患者的完整病历分析。
个人信息- 姓名:XXX- 年龄:XX岁- 性别:XX- 职业:XXXX- 就诊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主诉患者表述出现咳嗽、鼻塞、喉咙痛等症状,并且体温升高。
现病史患者于两天前出现咳嗽、鼻塞、喉咙痛等症状,并且体温升高。
患者没有意识到引发这些症状的特别原因。
既往史- 患有慢性鼻炎,症状偶尔反复发作。
- 无其他重大疾病史。
体格检查- 体温:38℃- 咽部:红肿,可见分泌物- 口腔:舌苔薄黄- 脉搏:脉浮中医病因分析根据患者的病史、主诉以及体格检查结果,结合中医理论,认为以下因素可能导致该次感冒病情:1. 外感风邪:患者饱受慢性鼻炎困扰,体质较弱,容易感受外界风邪的侵袭。
2. 饮食不节:患者饮食惯不规律,经常过食辛辣、生冷等易损伤脾胃的食物,导致脾胃功能减弱,免疫力下降。
3. 情志不调:患者最近工作压力较大,经常感到焦虑、紧张,情绪波动较大。
情志不调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增加感冒发病的可能性。
中医治疗建议基于以上病因分析,提出以下中医治疗建议:1. 风寒驱邪:根据患者体质较弱和外感风邪的因素,建议使用中药进行驱邪治疗,可以使用桂枝汤或香菇豆腐汤等温中解表的方剂。
2. 调节脾胃:建议患者调整饮食,避免过食辛辣、生冷食物,多食用易于消化且富含养分的食物,如温热的粥类、蔬菜等,有助于健脾胃,提高免疫力。
3. 调节情志:建议患者研究放松技巧,如进行适量的运动、听音乐、读书等有助于缓解焦虑、紧张情绪,保持情志平和。
随访计划建议患者按照中医治疗建议进行治疗,并定期复诊进行随访,以便对病情进行及时调整和评估。
结论本文档通过中医的角度对患者此次感冒的病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基于病因分析提供中医治疗建议。
希望本文档对诊断和治疗有所帮助。
以上为中医完整病历感冒病因分析的文档,供参考。
【儿童疾病常识】小儿便秘4
小儿便秘感冒的原因大便不通何以会与感冒有关联?中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肠胃一旦出了问题定会影响到肺部功能,如长期便秘会使病毒长时间滞留肠胃,造成“积滞蕴热”,使感冒容易反复发作并加重。
秋季空气干燥,很容易使孩子出现阴伤津液不足的状况,如果不进行饮食调理,进而可出现大便干结、便秘等症状。
特别是现在的宝宝,由于生活条件优越加上有些家长存在育儿误区,常给孩子吃一些容易引起上火的零食,便秘更是常事。
因此,如果在秋天发现宝宝有便秘的情况,就应该及早动手解决问题。
不然,等到了冬季,孩子由于蔬菜瓜果吃得更少,活动量也减少,更易使便秘趋于严重,而此时孩子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秋天干燥的气候也很伤孩子的肺。
中医认为,燥为秋邪,易伤津损肺,耗伤肺阴。
若秋季没有好好的养肺,则冬季感冒在所难免。
小儿如何通便1、小儿如何通便的方法一从饮食上来使小儿通便。
在日常饮食中使小儿少食多餐,多吃蔬菜、水果类的食物,以增加其纤维质的摄入量,从而促进其顺利排便。
2、小儿如何通便的方法二让小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排便一次,最好是在每天晚餐后排便。
非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轻易更改排便时间,不要随意减少排便次数。
孩子便秘要重视治疗3、小儿如何通便的方法三每天让小儿做适量的运动,因为运动可增加大肠蠕动,能够有效的促进排便。
家长可以采用按摩孩子肚脐处的方法,这样不仅有助于排便且助于消化,能够有效的促进小儿排便。
缓解小儿便秘的方法物理方法1.把肥皂削成条状塞入肛门。
方法简便,效果好。
2.用涂油的肛门表插入肛门,轻轻摆动亦可引起通便作用。
3.应用小儿开塞露的1/3支注入肛门,可刺激直肠壁反射引起排便。
食疗1.小儿便秘时,吃两个香蕉,能润肠通便。
2.香油拌菠菜,每次100克。
3.用红枣熬汤,以汁喂食。
按摩让小儿仰躺在床上,按摩者用右手掌根部紧贴腹肌,自右上腹-左上腹-右下腹方向边揉边推。
按此方向反复进行,手法不宜太重,每次持续约十分钟,每日2~3次,直至便秘好转。
舍己为人的大医许叔微与《普济本事方》——百家讲坛:《名医是这样成名的》文字稿
舍己为人的大医许叔微与《普济本事方》——百家讲坛:《名医是这样成名的》文字稿舍己为人的大医许叔微与《普济本事方》——百家讲坛:《名医是这样成名的》文字稿名医是这样成名的之许叔微01宋朝有个许叔微忽然成为孤儿的许叔微立下了远大的志向,但是年仅十一岁的他有能力解决好生活中的各种困境吗?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之下,他还有余力去好好读书吗?百家讲坛正在播出。
根据记载,许叔微从未拜哪位高人为师,那么这样一个三餐不继的乡野孤儿,这样一个每日熬夜读书的年轻人,怎么就突然成了一位治病高手呢?他自学成才的秘诀究竟是什么?中医学博士罗大中,为您精彩讲述古代名医们的成长故事,敬请关注《名医是这样成名的》许叔微第一集《宋朝有个许叔微》。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徐叔微的医案,他到底是一个怎么样1的医生,当时太医院有个御医张太医,家里有个妇女得了外感病,古代说是伤寒,症状是:“发热、恶风、紫菡。
脉浮而弱。
”张太医治疗了没有效果,就来请徐叔微,徐叔微来了一看说:“当服桂枝”,张太医说我们家有做好的桂枝汤,桂枝汤是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开的第一个方子,治疗营卫不和的表虚证,当人体体表虚弱,外邪来袭的时候,尤其是寒邪来袭的时候,会出现桂枝汤症,主要表现是发热,然后恶寒恶风,然后是自汗出,尤其以自汗为主要,桂枝汤组成很简单,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就这五味药。
张太医说家里有,徐叔微说多吃,喝了好多次结果一点效果都没有,就又请徐叔微来问原因,徐叔微也奇怪,按说对症了一剂药应该见效,徐叔微让他们把药拿来看一下,一看徐叔微说要用错了,桂枝是桂树的树枝,你虽然用的是桂树上的东西,但是你用错了,桂树上有两种药材,肉桂,肉桂树上的厚皮,桂枝,肉桂树上细的树枝,肉桂气味厚重,治疗内脏,温阳敛气。
桂枝是治疗表皮,辛温发散,吃了通行血脉,让人微微地出汗。
你们家用的肉桂错了。
然后徐叔微亲自抓药,文献记载是:“一啜而解”。
徐叔微就是这样,治疗效果特别好,对张仲景的方子研究的特别深,这个方子他告诉人们肉桂树上用什么位置的比2较好,芍药分成白芍和赤芍两种,什么时候用白芍,什么时候用赤芍,这些在之前研究《伤寒论》的人都没有注意到,很多医生错用,所以临床疗效就不好,徐叔微研究《伤寒论》在历史上市特别有地位的,是中医伤寒学派的建立者之一,现在很多医生都在学习徐叔微的临床思想,都很佩服徐叔微。
便秘主诉与现病史的书写要点
便秘主诉与现病史的书写要点
以下是 6 条关于便秘主诉与现病史书写要点:
1. “描述便秘症状时,要像画画一样细致呀!比如说,你几天没拉粑粑啦?”就像小红对医生说:“哎呀,我都四五天没拉了,肚子胀得难受死了!”这样清楚明白的描述多重要。
2. 一定要把便秘的伴随表现说清楚哟!“你想想啊,有没有肚子疼啊,或者食欲怎么样啊?”就像小李跟大夫讲:“我不光便秘,还总觉得肚子隐隐作痛呢,饭也不想吃。
”这就是关键信息呀。
3. 别忘了讲讲你的日常生活习惯呢!“平时爱喝水不?运动多不多呀?”比如小张不好意思地说:“我就是不爱喝水,也懒得动弹。
”这可对判断很有帮助。
4. 自己用过啥办法缓解便秘也要说呀!“你是吃香蕉啦,还是喝蜂蜜水啦?效果咋样嘛?”像老王回忆道:“我吃了不少香蕉,一开始有点用,后来还是不行啊。
”这都是重要线索。
5. 生病前后的变化得重视呀!“是不是之前好好的,突然就便秘啦?”就像老孙感慨:“可不是嘛,之前都很正常,最近不知道咋回事就这样了。
”这可能藏着病因呢。
6. 心理状态也不能落下哦!“便秘会不会让你心烦意乱呀?”小赵就会说:“哎呀,可烦死了,天天想着这事!”这也能影响病情呢。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要点都很关键呀,大家一定要重视便秘主诉与现病史的准确书写,这样医生才能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呢!。
如何区别儿童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
如何区别儿童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问:我孩子受凉感冒,医生诊断为病毒性感冒,不是细菌性感冒。
请问,两种感冒有什么区别吗?答:在医学上,根据引起感冒的病原体的不同可将感冒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
病毒性感冒更为常见,占90%以上。
患儿主要症状是:发热可有可无,体温可高可低,流清鼻涕,打喷嚏,轻咳,精神尚可,食欲减退,有时伴有呕吐和腹泻,部分婴幼儿可发生高热惊厥(俗称高烧抽风)。
验血时可发现血中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
临床上常选用抗病毒类药物,无须使用抗生素。
细菌性感冒患儿的主要症状为发烧,尤其是持续高烧不退,流脓鼻涕,咽喉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极少数病儿会发生高热惊厥,血中白细胞总数较高。
若孩子血中白细胞总数超过12000个/立方毫米,中性粒细胞超过80%,往往能预示细菌性感冒;如发现白细胞胞桨同时出现空泡和中毒颗粒,则更能确定为细菌性感冒。
细菌性感冒应采用抗生素治疗。
最后澄清几点朋友们可能会搞混的概念。
* 病毒性感冒并不代表风热感冒,病毒是西医的提法,中医更关注的是人体。
所以有些医生将病毒性感冒等同于风热感冒来治疗是不正确的。
* 喉咙痛并不是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关键,风寒感冒很多时也会引致喉咙痛的。
* 同样的,咳嗽和流涕还有发高烧也不能作为这两种感冒的区分。
* 不要同时进行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这是两种不同的治疗体系,开了抗生素了,就没必要再喝姜糖水啦。
为什么?大家想一想,一个是想办法给身体降温,一个是想办法让身体出汗,几乎是反着干,身体能受得了吗?这既会减低中医效果,也会降低西医疗效中成药治感冒效果比西医好季节转变,风热感冒是常见病,也是困扰许多人的疾病,许多人会选择西药治感冒,但专家表示:中成药治感冒对身体的伤害更小,银翘解毒片和桑菊感冒片是非常不错的两中抗感冒中成药。
风热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很多时属于阳明经症。
通常情况是这样的,便秘两天以后,喉咙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这就是风热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热邪,首先犯肺)。
便秘的古代中医文献+古代同名方
便秘的古代中医文献+古代同名方1.病名渊源历代中医文献对便秘的命名不一。
便秘之症首见《黄帝内经》,其称便秘为“后不利”、“大便难”。
如《素问厥论》云“太阴之厥,则腹胀后不利”,又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大便难。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谓便秘为“阳结”、“阴结”、“闭”、“脾约”、“不大便”及“燥屎”等。
如“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数相搏,大便则鞕,其脾为约。
”又如宋治平本《伤寒论辨脉法第一》云“问:脉有阴结阳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鞕,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丹溪心法》还有“大便燥结”之述。
明代张景岳所论理法较为简明,如《景岳全书·秘结》认为:“秘结一证,在古方书有虚秘、风秘、热秘、寒秘、湿秘等说,而东垣又有热燥、风燥、阳结、阴结之说,此其立名太烦,又无确据,不得其要而徒滋疑惑,不无为临证之害也,不知此证之当辨者惟二,则曰阴结、阳结而尽之矣。
”至于“便秘”一词,则首见于清代《杂病源流犀烛》一书中。
2.病因病机祖国医学对便秘病因病机的论述散见于诸文献中,如同各类疾病一样,便秘的病因分类也无外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
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邪气侵袭人体,是乘正气之虚而入的,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从脏腑病机辩证而言,历代医家大多认为便秘的主要病位在大肠,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肠道传导功能失司所致,与五脏有紧密联系,如《素问?五脏别论》云:“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魄门的开启功能依赖于大肠的传导,而大肠的传导功能又与五脏有关。
又如隋代《诸病源候论·大便难候》说:“大便难者,由五脏不调,阴阳偏有虚实,谓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
”尤其与肺、脾、胃、肝、肾相关。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中医内科学-便秘PPT课件
辨证论治--证治分类:
1、热秘 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方药;麻子仁九。
方中大黄、枳实、厚朴(小承气汤)通腑泻热,火麻 仁、杏仁、白蜜润肠通便,芍药养阴和营。 加减:若津液已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以滋阴生津; 若肺热气逆,咳喘便秘者,加瓜蒌、苏子、黄芩清肺降 气以通便; 若热势较甚,痞满燥实坚者,可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三、辨舌质舌苔 舌红少津,无苔或少苔,为阴津亏少; 舌淡少苔,为气血不足 舌淡苔白滑,为阴寒内结; 舌苔黄燥或垢腻,属肠胃积热。
辨证论治--治疗原则
- 实证:去邪,泻热、温散、消导。 通
- 虚证:扶正,滋阴养血、益气温阳。
辨证论治--治疗原则
忌滥用泻(通)下 《景岳全书。便秘》“秘结者,凡属老人、虚人、
张仲景
二、沿 革
寒:大黄附子汤温里泻下
热:承气汤苦寒泻下
虚:麻子仁丸养阴润下
实:厚朴三物汤理气通下
阳结(有火):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
实,名曰阳结
阴结(无火):脉沉而迟,不能食,大便反硬,名
曰阴结。
二、沿 革
张景岳:“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主司 二便”。 黄元御:“人之大便,所以不使其畅者, 以肺主传囊切除术后。腹胀、便秘2 月余,伴乏力、纳呆、精神不振,小便不通。用过 八正散、五苓散、承气汤等药不效。舌红苔薄黄, 脉细数。
糖尿病病史3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1周 黄柏9、知母9、肉桂3(兰室秘藏.通关滋肾丸 ) 杏仁6、大黄9(古今医鉴.倒换散)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 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 就是正确的。
辨证论治--证治分类:
药方摘录 2
后来我行医后,又有一个中老年妇女又类似的问题。
她吃了几天热气上火的东西后,发现自己下阴部位长了一颗疙瘩,内裤摩擦都觉得疼痛,问我怎么办。
我给她两样东西,黄柏加苦参,煎水沐浴外敷,几天就解决问题。
她高兴得很。
感冒在中医来看只有两种治法,一种是实证,一种是虚证。
实证感冒非常罕见,就是中医的麻黄汤证。
这是身体壮实之人的治法。
但现在的人,有哪个是身体壮实,经受得起麻黄汤的呢?估计一百个里都不一定有一个。
所以各位网友掂量一下自己的身板,假如觉得自己不是壮实之人,就不用考虑麻黄汤了,直接看下一段吧。
9.99%的人得感冒都得吃桂枝汤,或者是桂枝汤的变种。
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说明,我本人每逢感冒,总是鼻涕清长,有点像关不住的水龙头。
没有什么痰,也不会喉咙痛,总是怕冷全身不舒服。
这时候我只要吃一副小青龙汤,吃完五分钟内必然见效,觉得鼻子畅通,鼻涕消失而且鼻腔干爽,同时头脑清醒,呼吸深沉。
这小青龙汤关键是各味药包括细辛都要三钱以上,半夏尤其要多,4钱以上。
如果你恰好咳嗽很厉害,甚至有喘,很多白稀痰,那你是中彩了,小青龙汤喝下去,5分钟内就止咳止痰。
但是后来我发现用小青龙汤其实是杀鸡用牛刀,我的身体没到用小青龙汤的地步。
于是我就用桂枝汤,桂枝汤非常简单,就五味药。
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
但是用起来却非常有效,而且味道也很好。
我用桂枝汤一般都是按照伤寒论的原量,就是说一两折算成15克。
一升水相当于200毫升,用1400毫升的水来煎药。
煎出600毫升,分三次喝。
这就足够了,这原味桂枝汤一喝下去,原本好像水龙头一样漏水的鼻子马上就止,而且精神抖擞,甚至比生病前还要精神好。
为什么呢?因为桂枝加炙甘草就是桂枝甘草汤,伤寒论里专门用来强心的药方。
这样的量喝下去,心脏功能大大增强,精神不好就怪了。
桂枝汤是用于身体虚的人,但是如果你的身体再虚一点怎么办?比如说,虚得心脏都有点怦怦乱跳,全身酸软无力。
这时候,就要用到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就是桂枝汤把芍药加倍,然后再加麦芽糖。
医案讨论 ▏感冒后干咳案
医案讨论▏感冒后干咳案:北中医学术部李萍最近我们会推出一系列鲍艳举老师的医案一起来学习,希望能给您带来收获鲍艳举老师2006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后被保送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师从花宝金教授,攻读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至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感染疾病科工作,2012年9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花宝金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是经方治疗疑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及参编论著10余部。
临床上倡导“六经钤百病”。
作为青年中医的优秀代表,鲍老师日门诊过百,络绎不绝。
其课程深入浅出,贴近临床,深受广大学子追捧,为中医在线最受欢迎课程。
以下是今天的医案:感冒后干咳案曲某,女,25岁,2007年1月20日初诊。
咳嗽10天。
患者10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恶寒,体温38.7C,就诊于某医院急诊,服用退热药后,热退,但遗留有顽固性干咳,后又服用甘草片、急支糖浆及输液后均无效。
现症见:干咳,无痰,口干渴,无口苦、不发热、不恶寒,胸前区憋闷,二便调,眠安,食纳可。
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滑数。
1-请说出您的辨证及用药。
2-感冒后干咳是生活中常见的病症,很多人都经历过或接触过,请分享下面对这种病症的解决方案。
安中汪承芳:“太阳病后的三阳合病,方用桂枝汤合小柴胡汤加石膏少许。
愚人拙见,请老师指正。
天津李少谦:“小柴胡和半夏厚朴汤。
天中医杜宁:“表证已去,外邪入里化热,热灼津液,肺失清肃,大青龙去麻黄加枇杷叶,桔梗,紫菀,麦冬。
广中医林赞檬:“此案可以半夏厚朴汤加石膏杏仁治疗,此种干咳无痰临床上多见于痰湿咳嗽,半夏厚朴汤对于干咳,喉咙性的常有特效,后世的杏苏散,谓其治疗凉燥咳,其实正是半夏厚朴汤的变方。
天津中医药王博超:“杏苏散是小小青龙。
天津李少谦:“三阳合病取少阳。
广中医林赞檬:“@晕来晕去?我认为是半夏厚朴汤的变方,现代已经有很多经方医家这样认为,黄仕沛老师尤其这样认为。
河中医孙宁:“愚见:本案初为太阳病,后入里化热,虽表证解除,里证仍在,症见口干渴。
便秘.ppt
第一节便秘概述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
也可出现于多种疾患之中。
该病证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主要由于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吸收,而变得干燥坚硬所致。
但从中医来说,与风、火、寒、湿等相关,和肺脾胃肾等脏器关系亦甚为密切,故有“阳结”、“阴结”、“脾约”、“风秘”、“气秘”、“热秘”、‘‘寒秘”、“湿秘”、“热燥”、“风燥”等多种名称。
证型不同,治法也异。
热秘,由于肠胃积热,使津液干枯,不能润滑大肠,治以泄热通腑;冷秘,由于年老或脏寒,气道涩滞,阳气不运,使肠道传送无力而大便艰难,治以温运;气秘者,行气导滞;虚秘者,以血虚为主者,宜养血润肠;阳虚为主者,温阳通便;气虚者则益气润肠。
第二节便秘医案一.孟澍江医案二.蒲辅周医案三.施今墨医案孟澍江医案1 医者简介:(同前)2 验案:戚某,女,36岁。
1982年9月13日初诊。
主诉:长期便秘,数日一行。
粪燥如粟,经常服用通便药物,如麻仁丸、上清丸、果导、番泻叶等,结甚之时必用开塞露方能解,但用药则便,停药又复秘,如此而至今未愈。
诊查:面色欠华,有时潮红,五心烦热,大便秘结,数日在药物作用之下方能解1次,解时艰难,但腹部无胀满感,舌红口干,但不欲饮,脉细微数。
辨证:患者见一派阴虚之象,系肠液不足,肠中失于濡润所致。
治法:肠中津枯而致便秘,只宜濡养,切忌攻伐,用增液汤加味。
处方:生地黄25g,玄参15g,麦冬10g,柴胡5g,枳壳(炒)12g,杏仁9g,桃仁10g。
7剂。
二诊:服前方后,大便已能自解,但感不畅,解后有未尽之意。
再从前方加味。
前方加火麻仁15g,生首乌20g。
按上方连服30剂后,大便自调,每日得解。
后停药观察年余,大便一直正常,病已得愈。
3 评析:本案为孟澍江治疗便秘验案之一。
便秘为内科常见疾病。
孟氏认为《温病条辨》中增液汤是治疗阴虚便秘的主方。
该方在《温病条辨》中虽为温热病后期阴液耗伤而肠液不足所致的便秘而设,但对一般杂病中的便秘,凡属阴液不足者均可应用。
便秘的中医药辨证治疗
21
1.燥热内结 中医认为过食辛辣厚昧,过服温补之品 等可致阳盛灼阴;热病之后,余热留恋肠胃,耗伤津 液;或湿热下注大肠,使肠道燥热,伤津而便秘,这 种便秘又称为热秘。
2.气机郁滞 情志不舒、忧愁思虑、久坐少动、久病 卧床等引起气机郁滞,致使大肠传导失职、糟粕内停, 而成秘结,即所谓“气内滞而物不行”。粪便不结燥, 但排出困难是此型的特点,所以又称为气秘。
药,拒绝忍便。 ④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进行适当有规律的运动。
41
二、药物治疗(各证的主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
有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代表方:麻子仁丸加减。 常用药:大黄、枳实、厚朴、麻子仁、杏仁、白蜜、
实秘以祛邪为主,给予泻热、温散、通导之法,使邪 去便通;虚秘以扶正为先,给予益气温阳、滋阴养血之 法,使正盛便通。
41
一、一般治疗 ①合理的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及水分的摄入量,
每日1.5-1.8L水,多食蔬菜水果。 ②调整合理的生活方式:避免久坐久站,作息有规律。 ③加强肠道管理:坚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滥用泻
目 录
1
便秘的概念与源流
2
1
3
诊断和类证鉴别
4
辨证论治
5
总结
21
1、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由于饮食中纤维素过少和水分不足,或以低残渣
的高精饮食为主,减少了对肠道的刺激,从而不能刺 激直肠、结肠的反射性蠕动,因而使食物残渣在肠道 内的停留时间延长,其中水分被过度吸收,粪便干结 而难以排出。在治疗时需禁食数日、慢性消化道疾患 致食欲不振而进食过少、老年人因消化机能下降而食 量下降、为保持体型、减肥而过度节食等。
41
(三)、冷秘 主症: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痛,手足
古代医籍对便秘的辨识
古代医籍对便秘的辨识便秘在古代有很多名称,如“大便难”、“后不利”、“脾约”、“闭”、“阴结”、“阳结”、“肠结”、“大便秘”、“大便秘结”、“大便燥结”、“风秘”、“虚秘”、“气秘”、“湿秘”、“冷秘”、“寒秘”、“热秘”、“风燥”、“热燥”等。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大便难”。
《素问·厥论》云;“太阴之厥,则腹胀后不利”。
《医学入门》云:“一日一便为顺,三四日不便为秘,一日三、四交为利”。
《证治准绳》云:“仲景云: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
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鞕,名曰阴结。
实秘、热秘,即阳结也。
虚秘、冷秘,即阴结也。
”张景岳云:“秘结一证,在古方书有虚秘、风秘、气秘、热秘、寒秘、湿秘等证,东垣又有热燥、风燥、阳结、阴结之说。
”2 便秘的病因病机中医认为便秘一症虽发生在大肠,但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精神情绪皆有密切关系,是人体阴阳、脏腑、气血、情志失调的一种局部表现。
具体地说易引起便秘的整体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肺燥肺热:外感风热或燥邪犯肺,而致肺燥肺热,肺失清肃,肺热下移大肠,大肠津少失润,而成便秘。
肺气壅结:周慎斋:“浊气在上,则填实肺气,肺不行降下之令,故大便闭。
”气机郁滞:忧愁思虑过度;或久坐少动;或外科手术后肠道粘连;或跌打损伤伤及肠胃;或虫积肠道均可导致大肠气机郁滞,而成便秘。
脾肺气虚:年老体弱、产后、病后体虚或劳役过度,而致脾肺气虚,大肠运行无力形成便秘。
周慎斋言:“大便欲去不去,或着而不出,气虚……”阴寒内结:常食寒凉生冷,或过用苦寒药物,伐伤阳气;或年老体弱,真阳不足,脾肾阳虚,阴寒内结,凝结肠道,壅塞不通而成便秘。
张洁古言:“世人但知热秘,不知冷秘。
冷秘者,冷气凝结,津液不通,如天寒地冻,水结成冰之义,治宜八味丸、半硫丸温而通之。
”张景岳:“……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不能传送而凝于下,此阳虚而阴结也。
便秘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个症状
❖ 治法:温阳通便 ❖ 方药:济川煎
❖ 正常情况下,饮食入胃,胃受纳,肝气疏泄,肾阳温煦, 脾运化吸收精微转输,小肠分清别浊,糟粕由大肠传而出。 因此,凡是影响脾胃的腐熟,脾运化功能,肝疏泄、肾温 养及大肠传送功能的因素就会引起便秘。
(二)病因
❖ 1、热 ❖ 过食辛辣、醇酒、素体热盛---胃肠积热---燥热内结----
大便秘结
❖ 2、寒
2、血虚
❖ 特点:排便时间延长,排便周期不甚延长,大便干
燥。 ❖ 一般:头昏心慌,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舌淡脉
细。
❖ 病机:血虚津少,肠道失濡,传导失职。 血虚津少, 不能下润大肠,故大便秘结。血虚不能上荣,故面色 无华。心失所养则悸。血虚不能滋养于脑,故头晕目 眩。唇舌淡,脉细涩,均为阴血不足之象。
腻,脉弦,为肝脾不和,内有湿滞之象。
❖ 治法:顺气导滞 ❖ 方药:六磨汤
木香、乌药、沉香,顺气开郁。
大 黄、枳实、槟榔通下行滞。
❖ (1)气郁化火见口干口苦,心烦易怒,面目 红赤,加山枝、黄芩、龙胆草活肝泻火,或 改用更衣丸。
❖ (2)见恶心呕吐,纳差腹胀,加代赭石、半 夏、陈皮降逆和胃。
❖ (3)腹胀痛,加青皮、莱菔子,加强理气止 痛。
❖ 阳结——邪有余——有火——攻、泻。 ❖ 阴结——正不足——无火阳虚——滋、补。
3、范围
❖ (1)习惯性便秘 ❖ (2)全身虚弱,胃肠蠕动减慢引起的便秘
❖ (3)肠神经官能症 ❖ (3)肠道炎症恢复期 ❖ (4)肛门直肠疾患如肛裂、直肠炎 ❖ (5)饮食习惯的不好引起的便秘。
二、病因病机:
❖ (一)大便排泄的生理
❖ 虚秘:热病之后余热伤津,产后病后——气血亏虚, 肠道失润。年老体弱——真阳不足,素体阳虚——阳虚
中医内科学--便秘
3 病位:大肠。
第 3章
诊断与病证鉴别
诊断与病证鉴别
诊断依据
1.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粪质多干硬。起病缓慢,多属慢性病变过程。 2.常伴有腹胀腹痛,头晕头胀,嗳气食少,心烦失眠,肛裂、出血、痔疮,以及汗出,气短乏 力,心悸头晕等症状。 3.发病常与外感寒热,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失调,坐卧少动,年老体弱等因素有关。 4.纤维结肠镜等有关检查,常有助于便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 4章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实证以祛邪为主,虚证以养正为先
a:实证,据热、冷、气秘之不同,分别施以泻热、
温散、理气之法,辅以导滞之品,邪去便通;
b:虚证以养正为先,依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主用
注
滋阴养血、益气温阳之法,酌用甘温润肠之药,标
意
本兼治,正盛便通。
点
c:六腑以通为用,大便干结,解便困难,可用下法
注
治法:温阳润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意 点
方药:济川煎。
方中肉苁蓉、牛膝温补肾阳,润肠通便;当归养血润肠;升麻、
泽泻升清降浊;枳壳宽肠下气。
预防调护
预防、调护
预防、调护
应注意饮食调节,便干量少者,适当多食富含纤维素的粗粮、蔬菜、水 果、避免辛辣燥火之食。增加体力活动,加强腹肌锻炼,避免久坐少动 。应保持心情舒畅,戒忧思恼怒。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但应在辨证论治基础上以润下为基础,个别证型
虽可暂用攻下之药,也以缓下为宜,以大便软为度
,不得一见便秘,便用大黄、芒硝、巴豆、牵牛之
属。
11
辨证论治
实秘证:热秘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便不通何以会与感冒有关联?
秋天宝宝如果总是便秘,等到了冬天就会反复地感冒,这种逻辑听起来似乎有些不着调,但是中医专家提醒家长们,如果不想在入冬以后隔三岔五地带着孩子往医院跑,就得从现在开始,调理好孩子的肠胃。
大便不通何以会与感冒有关联?中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肠胃一旦出了问题定会影响到肺部功能,如长期便秘会使病毒长时间滞留肠胃,造成“积滞蕴热”,使感冒容易反复发作并加重。
秋季空气干燥,很容易使孩子出现阴伤津液不足的状况,如果不进行饮食调理,进而可出现大便干结、便秘等症状。
特别是现在的宝宝,由于生活条件优越加上有些家长存在育儿误区,常给孩子吃一些容易引起上火的零食,便秘更是常事。
因此,如果在秋天发现宝宝有便秘的情况,就应该及早动手解决问题。
不然,等到了冬季,孩子由于蔬菜瓜果吃得更少,活动量也减少,更易使便秘趋于严重,而此时孩子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秋天干燥的气候也很伤孩子的肺。
中医认为,燥为秋邪,易伤津损肺,耗伤肺阴。
若秋季没有好好的养肺,则冬季感冒在所难免。
因此,专家建议,要想避免孩子冬天感冒,在秋天就要行动起来,让孩子多吃“三养”食物。
一为养肠胃,即一些富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芹菜、竹笋、苹果等,及一些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如蜂蜜、核桃仁、香蕉、芝麻等。
二为养肺,除了用人们熟知的银耳、百合、生梨等拌蜂蜜煮粥或炖汤外,还可多让孩子吃些山药、荸荠、萝卜及大蒜、洋葱,也都能起到清心润肺,防治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作用。
三为养身。
孩子多吃些颜色深的水果也可以起到预防伤风感冒的作用。
芒果、黄桃、猕猴桃等深色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都比较高,对于抗感冒、增加身体抵抗力有很好的效果。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