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苏教版
【K12学习】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题(1)认识整十数型新授时一时教学目标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
2、会正确地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整十数和一百。
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百,知道个位、十位、百位以及这三个数位的顺序。
3、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让学生经历十个十个地数数的过程,理解整十数的组成。
前准备1、配套教学光盘;2、教学用小棒、计数器;3、学生每人几捆小棒及一个计数器师生教学互动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活动探究二、巩固应用三、总结反思1、认识整十数和一百(1)森林公园门口,小狗在数小棒呢!我们跟它一起数:1、2、3……10(2)10个1根捆成一捆,得到1个十,一捆是十根。
(3)2捆是多少根呢?3捆是多少根?6捆呢?你是怎么想的?板书师指出:10个十是一百(板书)追问:我们把10捆小棒摆成一大捆,一大捆就是100根,那么,一百里面有几个十?(6)组织练习①“想想做做”第1题再指名回答。
②“想想做做”第2题出示木块图,③“想想做做”第3题2、读写整十数和一百(1)出示计数器(2)在十位上拨3颗珠子师:是啊,十位上的3颗珠子表示3个十,3个十是30。
(3)在十位上拨6颗珠子。
(4)在十位上拨珠,让学生一十一十地数,从十数到一百。
当十位上满10颗珠子时,也就是10个十,那就是一个百,所以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数位:百位。
10个十是一百,我们可以在百位上拨一颗珠子,这一颗珠子就表示1个百,是一百,谁会写一百?1、“想想做做”第4题2、“想想做做”第题3、“想想做做”第6题看着这两排数,你还可以说些什么?4、“想想做做”第7、8题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些数,小朋友想想,今天我们认识的数有什么特点?学生用学具摆,并与同桌说说有几个十,是多少。
一起十根十根地数: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学生回答学生数一数每串珠子有几颗,有几串,想想一共有多少颗让学生看清图中的一条木块是几个小木块说说对此已经知道了什么。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
3、在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尝试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和数的读写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
重、
难点
重点:100以内数的读写
重点:100以内数的读写பைடு நூலகம்
教学
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二次修改
一、一、复习引新
二、二、探究新知
三、三、巩固应用
四、四、课终小结
1、1、谈话:上节课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现在请大家用小棒摆一摆
三十二十三四十六
提问:10个十是多少
2、2、揭题:这节课就学习100以内的写数和读数
1、
2、1、认识数位。
(1)说明:和20以内的数一样,除了可以用小棒百出这些数,还可以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这些数。
(2)出示计数器,复习数位。
说明:个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是1个十,所以前一位是十位。十位上满10怎样拨?再向前一位进1,这一位上的1颗表示一百,那么这一位就叫“百位”。
(3)从右边起,数位式怎样排列的?
指出: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数数时,个位满10就要向十位进1,是一个十;十位满十就要向百位进1,是1个百。
再摆一根小棒,继续提问:现在一共有多少捆带几根小棒?一共有多少根?
2、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用数小棒的方法认识更大的数
板书:认数
1、认识几十几何几十
(1)初步感知几十几
要求:请小朋友数出二十三根小棒,摆在桌子上。怎样摆可以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来是二十三根呢?摆好后和同桌说一说。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复习主要内容包括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认识货币、认识时间、空间与图形等。
这些内容是对一年级上册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拓展,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对货币、时间、空间与图形等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在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上还需提高,对于货币、时间、空间与图形的认识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加深对货币、时间、空间与图形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货币、时间、空间与图形的认识。
2.教学难点:加减法运算的灵活运用,对货币、时间、空间与图形的深度认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准备相应的教学材料,如PPT、卡片、练习题等。
2.学生准备:回顾上册所学知识,准备参与课堂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场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呈现加减法运算、货币、时间、空间与图形等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同时,教师可通过游戏或小组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知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完成一些有关货币、时间、空间与图形的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数数、数的基本含义》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数数、数的基本含义》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数数、数的基本含义》主要包括了数的顺序、数的组成、认识相邻数以及整数的加减法运算。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关键,为学生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数的顺序和简单的数的组成,但对于相邻数和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逐步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数的顺序,能正确数数,理解数的组成。
2.让学生认识相邻数,能找出相邻的数,并理解相邻数的含义。
3.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能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四. 教学重难点1.数的顺序和组成2.相邻数的认识3.整数的加减法运算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和讨论,掌握数的顺序、组成、相邻数和整数加减法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数数卡片、相邻数卡片、加减法算式卡片等教学道具。
2.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课件或视频。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数数卡片,引导学生复习数的顺序和组成。
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对于数的顺序和组成的理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视频,向学生介绍相邻数的概念。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找出相邻的数,并解释相邻数的含义。
操练(15分钟)教师分发相邻数卡片,让学生两两一组,进行找相邻数的游戏。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相邻数概念的理解。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整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数的顺序、组成、相邻数和整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的顺序、组成、相邻数和整数加减法的重要性。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数的顺序》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数的顺序》教案一. 教材分析《数的顺序》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理解数的大小关系,并能用数词描述物体的排列顺序。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排序,但对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课堂上活泼好动,喜欢通过实例和游戏来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2.培养学生用数词描述物体排列顺序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2.教学难点:用数词描述物体排列顺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小礼物、水果等。
2.教学课件:数的顺序相关图片和动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如水果店、动物园等,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里面的物品。
引导学生发现数的顺序,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展示数的顺序表,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数的大小关系。
通过问答形式,让学生加深对数的大小关系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套数字卡片。
小组内进行数数比赛,比一比谁数的又快又准确。
然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数数的方法和心得。
4.巩固(10分钟)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巩固。
教师准备一些小礼物,按照一定的顺序放在桌子上。
学生闭上眼睛,教师任意调整礼物的顺序,然后让学生睁开眼睛,说出礼物的新顺序。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用数词描述物体的排列顺序。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及说明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数字0-9的含义,能正确书写和认读。
2.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能够解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数字0-9的认读和书写。
2.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1.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初步理解。
2.能用正确的运算符号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1.数字卡片:0-92.数字计数卡片。
3.玩具小物品:小球、小汽车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师生互动: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快速说出卡片上的数字。
2.数字计数游戏:教师出示一组随机选取的数字计数卡片,学生按顺序快速读数。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竞赛,增加学生的积极性。
二、学习数字的认读和书写(20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数字卡片,帮助他们认读数字。
并引导学生在纸上正确书写每个数字。
2.数字卡片游戏:教师将数字卡片混合放在桌子上,学生按照教师念出的数字,找到对应的卡片放入口袋。
教师可以加入一些时间限制,增加游戏乐趣。
三、简单加法和减法的认识(30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纸上写有“+”的卡片,另一张纸上写有“-”的卡片,向学生解释其含义。
2.教师出示两个数字卡片,如“3”和“2”,然后使用“+”卡片连接两个数字,让学生念出答案“5”。
3.同样的方法,使用“-”卡片连接两个数字,让学生念出答案。
教师可以多次重复这个过程,让学生熟练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四、加法和减法运算练习(3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题目,让学生逐个解答。
可以先进行口算练习,然后逐渐引入书写算式的练习。
2.利用学生身边的小物品(如小球、小汽车等),进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意义。
五、巩固和拓展(10分钟)1.教师与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的闯关游戏,通过分组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实际操作并展示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教师出示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知识解决问题。
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1)-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1)
-苏教版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朗读100以内的数;
2.能够分清大小数的顺序;
3.能够正确使用“比较大小”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数的大小的比较和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大小数的比较。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笔和纸;
2.学生准备:橡皮擦、钢笔和课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1.由教师展示各种颜色的水果,比如香蕉、苹果、西瓜、橙子等等,让学生按
大小数的顺序排好;
2.挑选两个颜色相近的水果让学生比较,例如香蕉和黄瓜;
3.提问:黄瓜比香蕉小还是大?请问两个水果之间的大小关系是什么?
二、以具体物品的大小比较引入数的大小比较
1.找到一张卡片,在卡片上写上数值,然后和另一张卡片比较大小,教师可以
将两张卡片相比较,并带上比较的语言;
2.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口令进行比较,并注意关键词的使用,如
大于、小于等。
三、火车车车游戏引入数的排列
1.让学生按大小数的顺序排队,但每个学生只能说出一个数;
2.互相核对,看看学生排好的队列是否符合要求。
四、以数字表的形式检验学生数的大小比较能力
1.在课堂上出示数字表,并让学生自己填写;
2.老师核对,让学生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五、巩固练习
教师可以通过抛出一些棋子或者玩具,让学生去比较大小,并判断哪个大哪个小。
教学总结
在本节课程中,我们主要介绍了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排列,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能够掌握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排列方法,对于后续的数学学习有更好的基础。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苏教版(2021秋)
课题:认数的复习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个”“十”“百”,牢记数位和数位顺序;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百数表的排列规律;并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感并会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复习100以内的数。
2、难点:会实际运用。
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了认识10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认数这一单元。
(揭题:认数的复习)(一)数数1、1个1个数2、2个2个数(指名学生举例数一下)提问:刚刚数的数,我们把它叫做什么数?(双数)什么样的数是双数?双数:个位是0,2,4,6,8提问:既然有双数那还有什么数?(单数)什么样的数是单数?单数:个位是1,3,5,7,93、5个5个数(指名学生举例数一下)提问:刚刚数的数有什么特点(个位是0,5)4、10个10个数(指名学生举例数一下)提问:刚刚数的数又有什么特点?(整十数,个位是0)那刚刚10个10个数,数了几个?(10个)那可以说明什么?结论:10个十是100,100里有10个十。
5、出示两题练习,由学生一起数。
6、完成书上第1题,集体交流。
(二)数的组成1、出示计数器,学生一起说一说介绍数位位置的一句话(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2、出示一些练习,由学生口答。
(三)百数表1、师生一起交流百数表的排列规律2、出示一下练习,由学生口答。
(四)比较数的大小1、出示一题,由生比较大小,然后师生交流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结果:比较大小时,先看位数,三位数比两位数大,两位数比一位数大。
都是两位数时,先比十位上的数,十位相同时,再比个位上的数。
2、学生完成书上第3题。
(五)对几个词的理解1、“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
师生一起交流几个词的意思。
2、学生完成书上的第4题。
3、出示一些练习由学生口答。
(六)拓展题出示拓展题,学生思考,指名回答,集体交流。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全套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全套教案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一、复习数的组成,加深理解(完成练习五第1、2题)1.出示第1题,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第一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你知道3捆小棒和6捆小棒分别表示什么吗?那么,第一幅图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组成了多少?指导学生看第二幅图,问:你们知道这个计数器上的数是多少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汇报)说的真好!你能在课本上写出正确的答案吗?2.出示第2题,先让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做在自己的课本上。
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二、复习整十数加减法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的简单口算(完成课本练习五的第3—5题)1.口算。
(完成第3题)2.填表。
(完成第4题)3.解决问题。
(完成第5题)出示第5题。
从这幅图上,大家能获得哪些信息?让学生把算式列在书上,并算出得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三、点拨学法,全课总结咱们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许多问题,希望大家能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知识。
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1.口算。
50+4 50+20 20+72+80 6+80 54-5039-9 36-30 89-977-70 60+6 72-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把这个单元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看看哪个小朋友的表现最出色。
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1.写一写,读一读。
(复习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一说。
2.说一说。
(复习第3题)(1)2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2)100里面有几个十?3.数数填填。
(复习第4题)(出示钟面)引导学生先观察,再填一填,说一说。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教学难点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教具准备实物投影,小捧等、教学过程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教师板书:10+5=15 16-2=14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二)小结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明明和丁丁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一)动手操作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10+1=1111-1=1011-10=110+6=1616-6=1016-10=610+7=1717-7=1017-10=7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一根还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十根还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二)教师小结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三、活动三:整理归类、(一)找规律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2、小组合作交流、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二)教师小结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找到了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及方法,你们真了不起,希望你们继续发扬这种探索精神、四、活动四:结合实际巩固练习(一)出示图片:说一说4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加法算式、(二)出示图片:说一说5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减法算式、(三)教师小结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吗?我和你们一样高兴,因为,我们在玩中也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教案点评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含9课时)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含9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认识0-10的数》和《认识2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的图片和数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数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的概念,能够认识0-10的数字和20以内的数字。
但是,对于100以内的数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和理解100以内的数。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字,能够正确书写数字,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并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字,能够正确书写数字,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并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的图片和数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数的认识。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具: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多媒体教具、计数器等。
2.学具:学生每人一套计数器、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情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场景。
例如,展示一幅公园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公园中有多少人,有几棵树等。
苏教版数学一下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下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主要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写、数数、数的组成、比较大小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比较。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对数的读写、数数、数的组成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还不够熟练,对数的比较大小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让学生能够理解数的组成,掌握数的读写规则。
3.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比较,并能用符号表示大小。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的读写、数数、数的组成、比较大小。
2.教学难点:数的比较大小,符号表示大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数的读写、数数、数的组成、比较大小等教学内容。
2.教学素材:卡片、小动物图片、水果图片等。
3.教学工具:计数器、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PPT展示情境,如动物园、水果店等,引导学生数一数、说一说。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数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1.利用PPT呈现100以内的数,引导学生认识、读写。
2.通过数的组成,让学生理解数位的意义,如个位、十位。
操练(15分钟)1.分组进行数数游戏,如“数的接力”、“数的大小比较”。
2.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加深对数的大小比较的理解。
巩固(10分钟)1.利用PPT进行填空、选择等练习,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2.学生互相检查,教师点评。
拓展(10分钟)1.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如时间、身高、体重等。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第三单元丨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第三单元丨苏教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第三单元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要包括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演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小数点对齐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实例,例如:“小明有3.5元,他又买了一支铅笔,铅笔的价格是2.8元,请问小明还剩多少钱?”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讲解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3.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小数加减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互相讨论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数加法:例题:3.5 + 2.8 =讲解:小数点对齐,然后按位相加。
小数减法:例题:5.2 2.3 =讲解:小数点对齐,然后按位相减。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完成课后练习第15题。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通过随堂练习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避免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在课后,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拓展练习,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数数、数的基本含义》说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数数、数的基本含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数数、数的基本含义》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对数的认识,二是数的排列规律。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学习,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第一部分中,学生将通过学习了解数的含义,学会用数来表示物体,理解数的顺序,掌握数的比较。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建立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第二部分中,学生将学习数的排列规律,理解数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数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实例来帮助他们建立数的概念。
他们在数数和数的排列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对数的含义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数的含义,并发现数的排列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数的含义,学会用数来表示物体,掌握数的顺序,进行数的比较。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学生能够发现数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数的含义,掌握数的顺序,进行数的比较。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发现数的排列规律,理解数之间的逻辑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数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活动法: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发现数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第三单元丨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第三单元 | 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3.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难点1. 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 解决实际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加减法运算卡片、计算器。
2. 学具:铅笔、橡皮、练习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入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 讲解:讲解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4. 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板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第三单元 | 苏教版2. 主要内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加减法运算题目。
2.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和生活实例引入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则。
通过练习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活动的安排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起注意的重要步骤。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选择一个与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相关的故事,如小猪佩奇去超市购物,需要计算购买物品的总价,以此引出加减法运算的必要性。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全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全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100以内的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组成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读数、写数,并能进行简单的数的大小比较和组成的操作。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但对于100以内数的认识还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等方式,逐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读数、写数,并能进行简单的数的大小比较和组成的操作。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组成等。
2.教学难点:数的读写、数的大小比较和组成的操作。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等方式,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计数器、小棒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合作所需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如购物、交朋友等场景,引导学生自然地接触到100以内的数。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数字卡片,让学生自由地说出自己认识的100以内的数。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100以内的数,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数,并讲解数的读写方法。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进行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个数大哪个数小。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合作,用计数器、小棒等材料,进行数的组成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组成的操作。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主要内容是关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了加减法的初步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卡片、小黑板、粉笔等。
2.学具准备:练习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并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卡片、小黑板等形式,展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示例,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练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运算,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指出错误并加以指导,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的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数的组成与读写》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数的组成与读写》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数的组成与读写》主要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数位顺序,学会数的读法和写法。
本单元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理解数的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对数的认知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数的组成和数位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一点进行重点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理解数位顺序。
2.学会数的读法和写法,提高学生的数感。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数的组成和数位的认识。
2.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PPT、图片、卡片等。
2.准备数位顺序表和数的读写练习题。
3.准备小奖品,用于激励学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数的组成和读写主题。
如:“有一天,小猴子和们在森林里捡到了一个神奇的袋子,里面装满了各种数字。
它们想知道这些数字是怎么组成的,怎么读,怎么写。
我们一起来帮帮它们吧!”2.呈现(10分钟)呈现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的组成和数位的顺序。
如:10个1组成了10,10个10组成了100,10个100组成了1000。
引导学生发现数位顺序表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数的读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如:读出给定的数字,写出给定的数字。
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数位的对应关系。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数的读写和组成。
如:小组内互相考问数的读写,找出错误的读写答案并进行纠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计算总价,找零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的组成、数位的认识以及数的读写方法。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同步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100以内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100以内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数学交流: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空间观念:通过数轴等工具,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有序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100以内数的读写: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读写100以内的数,理解数位的意义;
举例:如读写数字“57”,理解“5”在十位,“7”在个位,表示的意义;
(3)加减法运算的逆向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难以逆向思考问题,如减法运算;
突破方法:通过实际情境设置,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加减法的逆向运算,如购物找零等;
(4)问题解决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策略;
突破方法:展示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总结解题策略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100以内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100以内数的基本概念。100以内数是指从0到99的整数,它们有各自的数位和大小。掌握这些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数的组成与读写》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数的组成与读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数的组成与读写》主要包括了100以内的数的组成、读写和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够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运用数的组成和读写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数的组成和读写的基本概念,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数的读写顺序、零的读写等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讲解这些特殊情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够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1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
2.难点:数的读写顺序、零的读写。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合作中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教学卡片、实物等。
2.学具准备:练习本、笔、计数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水果、玩具等,让学生数一数这些物品的数量,并说出数的组成。
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卡片展示100以内的数,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数的组成。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的读写规律,如数的读写顺序、零的读写等。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练习数的读写,并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教师给出一个场景,让学生计算出某个物品的数量,并正确地读写出来。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数的组成和读写的练习。
如“速算24”、“数的接龙”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上课时间:年月日
上课时间:年月日
上课时间:年月日
上课时间:年月日
上课时间:年月日
上课时间:年月日
上课时间:年月日
上课时间:年月日
上课时间:年月日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二、活动探究,
解决问题
三、课终小结
讲述:这些同学可真是有心人,你能在生活中找到这些数吗?跟你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说完后组织学生交流。
讲述:同学们说得真好,只要细心观察,你还会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
2、“说一说”的第二部分。
提问:谁来告诉我,你今年几岁了?自己的年龄都记得很清楚,我看谁能说出家中每个人的年龄?(先告诉我家中有几口人,再分别说出他们的年龄)先指定两名学生说,当每个人都很想说的时候,再让他们说给同桌的同学听。
讲述: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见你们平时对自己的家里人都很关心。
(出示第二幅图)提问:你们看,这是小明一家。
他们家有一个人,今年64岁,你们猜这个人可能是谁?还可能是谁呢?
讲述:你们都猜对了!在你们的家庭里,爷爷奶奶的岁数比较大,一般在60岁左右;爸爸妈妈的年龄中等,大约三十几岁;而你们的年龄是最小的,今年还没有超过10岁。
3 、“猜一猜”。
讲述: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这个游戏需要小组长和组员合作成。
组员的任务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小组长则要把组员猜数、数数的结果记录下来。
(1)请每个同学抓一把糖,数数有几粒?
讲述:同学们抓一把糖大约都在10粒左右。
(2)再请同学抓一把花生米,不要数,先猜大约有多少粒?估计得怎样呢?把手中的花生米数一数。
提问:谁来把自己猜数、数数的结果告诉大家?你觉得自己估计得怎么样?
(3)讲述:抓一把花生米的粒数都要比抓一把糖的粒数多,这是为什么呢?请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小结:因为一粒花生米比一粒糖小一些,所以一把花生米的粒数就要比一把糖的粒数多一些。
(4)讲述:请同学们抓一把黄豆,不要数,你觉得一把黄豆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数多还是少?(指名说)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粒?估计好了以后抓一把黄豆数一数
提问:谁来把自己猜数、数数的结果告诉大家。
你觉得自己估计得怎么样?
(5)看表比较:一把黄豆的粒数确实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数要多,可见你们的预测是正确的,这是为什么呢?
4、
出教室,分小组到校园里去数一数
上课时间: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