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区土壤中的硒

合集下载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硒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硒
转化过程
土壤中的硒在微生物和化学作用下 会发生形态转化,影响其生物有效 性。
土壤中硒的含量与分布
土 壤中硒的含量存在显著差 异。
分布规律
土壤中硒的分布受到气候、 地形、母质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
富硒土壤
部分地区存在天然富硒土 壤,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 态价值。
03 植物对硒的吸收与利用
硒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分布不均
硒在地壳中的含量非常低,且分布不均,导致不同地区土壤中的硒含量差异很 大。
富硒土壤
一些地区由于地质条件特殊,土壤中的硒含量较高,这些地区被称为富硒土壤。
硒的生理作用与健康影响
生理作用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发 挥着重要作用。
健康影响
适量摄入硒对预防某些疾病,如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具有积 极作用。
适量的硒可以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提高土壤的肥力。
降低土壤污染风险
适量的硒可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降低土壤污染的 风险。
05 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研 究方法与展望
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研究方法
土壤硒含量的测定
通过化学分析法、原子吸收光 谱法、原子荧光法等手段测定 土壤中硒的含量,了解土壤硒 的分布和丰度。
运输途径
吸收的硒通过植物的木质部输送到地上部分,参与植 物的生理活动。
分布规律
不同植物对硒的积累和分布能力不同,通常在叶片、 茎和根部有不同程度的积累。
富集植物
某些植物对硒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被称为“硒指示 植物”。
植物对硒的利用与需求
生理需求
01
适量的硒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如提高抗逆性和
探索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高效利用途径

土壤富硒标准

土壤富硒标准

土壤富硒标准
嘿,咱今儿就来唠唠这土壤富硒标准的事儿!
你说这硒啊,那可真是个宝贝哩!就好像咱生活里的那一味特别的调料,少了它,总觉得缺了点啥。

土壤要是富含硒,那可就像给土地穿上了一件金光闪闪的铠甲呀!
你想想看,咱平时吃的那些蔬菜水果,要是从富硒土壤里长出来的,那营养得多丰富啊!这就好比是给身体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

这硒元素啊,对咱人体的好处可多了去了,能抗氧化、提高免疫力,让咱身体棒棒的,就像给身体加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那怎么判断土壤是不是富硒呢?这可得有点讲究了。

咱不能光凭眼睛看呀,那可看不出来。

就好像你不能光看一个人长得壮实就说他身体一定好,还得看内在呢!得用专门的仪器去检测,看看这硒的含量到底够不够。

要是含量达标了,那这片土壤可就值钱啦!
咱再打个比方,这富硒土壤就像是一个宝藏,得用心去挖掘、去发现。

要是你随随便便就对待它,那可不行!就像你有个宝贝疙瘩,你不珍惜,那不是浪费嘛!咱得好好利用这富硒土壤,让它长出更多更好的农产品来,造福咱老百姓。

你说这要是咱自己家有块富硒土壤的地,那得多让人羡慕啊!种出来的东西肯定抢手,说不定还能卖个好价钱呢!这可不光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咱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着想啊!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土壤富硒标准,它可是关系到咱生活的方方面面呢!要是咱都不重视,那不是太可惜了吗?咱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这片土地,让它源源不断地给我们带来健康和财富。

所以说啊,这土壤富硒标准真的很重要!咱可得把它当回事儿,好好研究研究,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光彩!别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呀,那可就晚啦!现在就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守护这片富硒的土地吧!。

我国富硒农业地质环境调查进展分析

我国富硒农业地质环境调查进展分析

我国富硒农业地质环境调查进展分析戴光忠【摘要】首先介绍我国富硒农业地质环境调查进展,然后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相关的建设性建议.【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00)030【总页数】4页(P12140-12143)【关键词】农业地质;农业地质环境;富硒土壤;调查进展;中国【作者】戴光忠【作者单位】湖北省第二地质大队,湖北恩施4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0.1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1]。

因此,地质工作者就必须紧密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地质工作服务功能,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服务。

地质工作服务于农业领域的需要,形成了生态农业地质学[2]。

该学科研究方向主要有3个:①研究开发或改良各种适宜地质环境的农作物;②研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及对策;③评价区域农业生态地质条件,揭示各种名、特、优农林生物产品的最佳生态地质环境,以及为发展区域农林产品,对地球表生带进行最佳改造和利用。

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是为查明土地质量和生态环境开展的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3]。

其中,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是其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当前民生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4]。

硒(Se)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第3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5],缺硒能导致癌症、肝病、心血管病、糖尿病、前列腺病、白内障等40多种疾病,间接导致400多种疾病。

因此,富硒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是农业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国最早发现有富硒农业地质环境的有湖北恩施州[6]、陕西紫阳县[7]、贵州开阳县与凤冈县等[8]、安徽石台县[9]。

近期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发现了一些富硒农业地质环境。

笔者将分析我国富硒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的进展。

1 我国富硒农业地质环境调查进展我国富硒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程度分3种:一是零星的农业地质环境调查;二是小比例尺(1∶250 000)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三是大比例尺(1∶50 000万或1∶10 000)农业地质环境调查。

西安地区硒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农业应用初探

西安地区硒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农业应用初探

西安地区硒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农业应用初探王杰杰;张志敏;王会锋;闫江涛;王明霞;卢婷;尹宗义;任蕊;张清胜【摘要】硒是具多功能的生命必需微量元素.以西安地区土壤中硒元素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少量农作物中硒元素分析结果,对调查区进行硒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农业应用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硒元素浓度相对陕西土壤硒元素浓度富集,高背景主要分布在调查区的冲洪积平原地区.根据土壤的健康元素分级标准将调查区土壤硒分为四级,其中二级土壤是富硒地区,占地面积为760.46km2,占全区比例为5.63%,主要分布在三原县以及华县地区.选定三原县为典型地区开展农作物中硒元素初步研究,认为三原地区适合进行富硒农产品的推广.【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年(卷),期】2017(000)032【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西安地区;硒元素;地球化学;农业应用【作者】王杰杰;张志敏;王会锋;闫江涛;王明霞;卢婷;尹宗义;任蕊;张清胜【作者单位】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 710068;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 710068;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 710068;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 710068;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 710068;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 710068;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 710068;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 710068;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 710068【正文语种】中文硒是具多功能的生命必需微量元素,为人类和动物的生长、发育和防止许多疾病所必需。

硒的营养价值很高,具抗衰老,防癌,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拮抗有害重金属等作用,以及调节维生素A、C、E、K、调节蛋白质合成的功能和增强生殖功能的效用。

地方性缺硒可能导致以上功能的不足,甚至患克山病等地方病。

关中地区存在大骨节病的高发区[1],如渭南、华县、灞桥、临潼县、周至县、三原县等地,克山病在陕西省分布比较广泛[2]。

三原—阎良地区富硒土壤中硒形态特征研究

三原—阎良地区富硒土壤中硒形态特征研究

三原—阎良地区富硒土壤中硒形态特征研究作者:尹宗义任蕊晁旭尹博陈恩科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年第02期摘要:土壤硒的丰缺与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密切相关,依据李家熙的土壤硒含量划分标准,三原-阎良地区存在大量中硒土壤(0.2~0.4mg/kg)和富硒土壤(>0.4mg/kg)。

通过研究认为农作物硒含量与富硒土壤关系密切。

褐土、新积土中硒形态分析表明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强有机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水溶态占全硒量的50%以上,硒含量变化为:褐土>新积土。

统计分析表明土壤pH值增高(pH>7.7)硒含量相应增高,当土壤pH值增高到8.9以后,土壤硒含量有下降趋势。

硒强有机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含量受pH值控制,随土壤pH值增高有下降趋势,水溶态则不受影响。

关键词:富硒土壤;硒赋存形态;pH值;微量元素硒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的微量元素,环境中硒过量或缺乏均会导致机体生产疾病,最新研究硒能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机能,预防和抑制镉、砷、汞、银等有害元素对机体的伤害。

硒是半金属,性质与硫相似。

自然界未见独立矿床,主要赋存与硫化物矿床及辉钼矿、铀矿中[1],通常硒以无机态硒(-2,0,+2,+4,+6价)和有机态硒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硒在地壳中的丰度为0.13×10-6[2],全国土壤A层和C层背景值分别为0.290mg/kg,0.246 mg/kg;陕西省土壤A层和C层背景值分别为0.115 mg/kg,0.061mg/kg[3]。

李家熙等[4]将土壤硒含量分为低硒土壤(0.1~0.2mg/kg)、中硒土壤(0.2~0.4mg/kg)和富硒土壤(>0.4mg/kg)。

依据1:25万陕西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西安地区)成果,陕西省人民政府在三原-阎良地区开展了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1:5万《关中-天水经济区(关中盆地)富硒区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

本文综合项目土壤硒、环境质量、植物富硒能力等调查成果,主要分析阐述了土壤中硒的各形态含量随土壤的pH值、土壤类型的不同而变化,土壤硒七个形态中植物仅吸收硒的有机态和水溶态[5]。

典型富硒区岩石土壤植物中硒的赋存状态及环境行为研究

典型富硒区岩石土壤植物中硒的赋存状态及环境行为研究

典型富硒区岩石土壤植物中硒的赋存状态及环境行为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典型富硒区岩石、土壤和植物中硒的赋存状态及其环境行为。

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营养元素。

然而,硒的过量或不足都可能对人体和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硒在自然环境中的赋存状态及其环境行为对于合理开发和利用硒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选择典型富硒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岩石、土壤和植物中硒的含量、形态分布及其迁移转化规律进行系统分析,揭示硒在这些环境介质中的赋存状态及其环境行为。

研究内容包括:岩石中硒的地球化学特征,土壤中硒的形态分布、迁移转化及影响因素,植物对硒的吸收、转运和富集机制,以及硒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环境行为。

通过对典型富硒区岩石、土壤和植物中硒的赋存状态及环境行为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合理开发和利用硒资源,提高农产品硒含量,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的研究结果也有助于丰富和发展硒元素地球化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理论体系。

二、研究区域概况本研究选取了中国典型的富硒区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地区因地质背景特殊,土壤中硒元素含量丰富,形成了独特的富硒生态环境。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分布广泛,包括南方湿润气候区和北方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涵盖了多种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在地理位置上,研究区域主要位于我国的一些硒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湖南、湖北、陕西、四川等地。

这些地区的硒含量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硒元素的生态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气候方面,研究区域的气候类型多样,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干旱半干旱气候等。

这些不同的气候条件对土壤中硒的赋存状态和植物对硒的吸收利用具有重要影响。

土壤类型上,研究区域内的土壤类型丰富多样,包括黄壤、红壤、棕壤、黑土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硒的吸附、解吸和迁移转化等环境行为具有不同的影响。

土壤中全硒的测定

土壤中全硒的测定

土壤中全硒的测定1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规定,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

本标准所述溶液如未指明溶剂,均系水溶液。

1.1 水,GB/T 6682 二级。

1.2 硝酸,优级纯,ρ(HNO3)约为1.42 g/mL。

1.3 高氯酸,优级纯,ρ(HClO4)约为1.60 g/mL。

1.4 盐酸,优级纯,ρ(HCl)约为1.19 g/mL。

1.5 硼氢化钾碱性溶液:8 g/L称取2 g氢氧化钠溶于200 mL水中,加入4 g硼氢化钾,搅拌至溶解完全,加水至500 mL,用定性滤纸过滤,贮存于塑料瓶中备用。

1.6 硼氢化钠溶液10 g/L称取1g硼氢化钠(NaBH4)和0.5 g氢氧化钠溶于去离子水,稀释至100 mL (现配现用)。

1.7 环己烷:ρ为(0.778~0.80)g/mL。

1.8 硝酸-高氯酸混合酸:硝酸(优级纯)V1,高氯酸V2,V1+V2=3+2。

1.9 硫酸溶液:优级纯(1+1)。

1.10 盐酸溶液:优级纯,(1+1)。

1.11 盐酸溶液:c(HCl)=0.1 mol/L。

1.12 碳酸氢钠溶液:c(NaHCO3)=0.5 mol/L。

1.13 氨水溶液:1+1。

1.14 盐酸羟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溶液。

称取10g EDTA溶于500 mL水中,加入25 g盐酸羟胺,使其溶解,用水稀释至1000 mL。

1.15 2,3-二氨基萘溶液(暗室中配置):1 g/L。

称取0.1 g 2,3-二氨基萘于150 ml烧杯中,加入100 ml盐酸溶液(1.11)使其溶解,转移到250 ml分液漏斗,加入20 ml环己烷(1.7)振荡1 min,待分层后弃去环己烷,水相重复用环己烷处理3-4次。

水相放入棕色甁中,上面加盖约1 cm厚的环己烷,于暗处置冰箱保存。

必要时再纯化一次。

1.16 硒标准储备液:ρ(Se)=100 mg/L。

精确称取0.1000 g 元素硒(光谱级),溶于少量硝酸(1.2)中,加2 ml高氯酸(1.3),置沸水浴中加热3-4 h,蒸去硝酸,冷却后加入8.4 ml盐酸(1.4),再置沸水浴中煮5 min。

石泉县中部地区土壤硒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石泉县中部地区土壤硒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doi:10.11838/sfsc.1673-6257.20534石泉县中部地区土壤硒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郑新如1,潘爱芳1*,马润勇2,魏萌初1(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2.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摘 要:石泉县是我国富硒(Se)的重点地区,研究其土壤Se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特色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开发富硒土地,以1个·km-2的采样密度对石泉县研究区土壤的Se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石泉县研究区表层土壤中Se含量为0.06~12.8 mg·kg-1,平均值为0.678 mg·kg-1,以足Se(0.175~0.40 mg·kg-1)或富Se(0.40~3 mg·kg-1)为主,其分布面积达到80.28%,Se中毒(>3 mg·kg-1)区域仅为3.83%,缺Se(<0.175 mg·kg-1)面积仅为15.88%。

成土母质是影响石泉县Se含量的主要因素,高Se土壤主要分布在以页岩、板岩为母质的古生代地层区;Se含量与主要重金属As、Cd、Cr、Cu、Hg、Ni、Zn、Pb等元素存在着较强的伴生关系;海拔、坡度等地形地貌因素对Se的含量无明显影响;另外,Se含量与pH 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与Mg、Al、Fe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K关系不显著。

关键词:土壤硒;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石泉县硒(Se)是人体和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具有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和增强免疫功能等多种功效[1-2],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获得了“生命保护剂”“天然解毒剂”“抗癌之王”等美誉[3]。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贫硒,中国土壤A层Se背景值为0.29 mg·kg-1[4],72%的县市低硒或缺硒,而少量地区硒元素过量[5]。

【专题】硒资源利用(2)——如何认识天然富硒区中的硒-镉共生问题?

【专题】硒资源利用(2)——如何认识天然富硒区中的硒-镉共生问题?

【专题】硒资源利⽤(2)——如何认识天然富硒区中的硒-镉共⽣问题?天然富硒⼟壤与农产品中的镉污染现状湖北恩施典型富硒区的主要农作物硒含量达到13~688 µg·kg-1,其中80%以上的农产品达到相应的国家富硒农产品标准或地⽅富硒产品标准,但其中24%的⽔稻、10%的⼟⾖、40%的魔芋中的镉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的限量指标。

陕西南秦岭-⼤巴地区的耕作⼟壤中硒含量达到500~6960 µg·kg-1(平均值2780 µg·kg-1),但其中89%的⼟壤镉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壤环境质量农⽤地⼟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 》(GB 15618-2018)农⽤地⼟壤污染风险筛选值(300 µg·kg-1,pH<5.5),镉含量达到630~14880 µg·kg-1(平均值2380µg·kg-1) 。

安徽池州⽯台县⼟壤硒和镉含量的调查发现,当地⼟壤硒含量为450~2560 µg·kg-1 (平均值1190 µg·kg-1),⽽⼟壤镉含量100%超过GB 15618-2018农⽤地⼟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达到800~2600 µg·kg-1(平均值1670 µg·kg-1);所调查的当地⽣产的⼤⽶硒含量为80~420 µg·kg-1,其中有16%超过国家标准《富硒稻⾕》(GB/T 22499-2008)的上限值(300 µg·kg-1),56.82%的⼤⽶样品中镉含量超过200 µg·kg-1的安全限量指标(GB2762-2017)。

天然环境中的硒-镉相互作⽤为尝试解决天然硒资源利⽤中的镉污染问题,作者团队选取了具有富硒⾼镉⼟壤地球化学背景的贵州省威宁县⼩海镇、双龙乡⼀带作为研究区域(⼟壤总镉含量为1.43~3.74 mg·kg-1,⼟壤总硒含量为0.35~1.04 mg·kg-1),于2015年和2017年开展了采样研究⼯作,发现在天然富硒⾼镉⼟壤条件下,⽟⽶作物的根-⼟界⾯存在显著的硒-镉互作双重效应,⼟壤⽣物可利⽤硒-镉摩尔⽐值与⽟⽶根中镉摩尔含量存在显著的倒“U”形曲线关系,具体发现如下。

含硒食物

含硒食物

含硒食物:蛋类含硒量多于肉类,每100克食物中,猪肉含硒10.6微克,鸡蛋含硒23.3微克,鸭蛋含硒30.7微克,鹅蛋含硒33.6微克,人参含硒15微克,花生含硒13.7微克。

植物性食物的硒含量决定于当地水土中的硒含量,例如湖北恩施、陕西紫阳都是高硒地区,那里盛产的富硒茶可以用来补硒。

含硒丰富的食物首推芝麻、麦芽和中药材黄芪,其次是酵母、蛋类、啤酒,海产类以大红虾、龙虾、虎爪鱼、金枪鱼等比较好,再次是动物的肝、肾等肉类,而水果和大多数蔬菜含硒都不多,不过大蒜、蘑菇的含量却相当多,芦笋中含硒.富含硒的食品除啤酒酵母、小麦胚芽、大蒜、芦笋、蘑菇及芝麻外,还包括许多海产品,如大虾、金枪鱼、沙丁鱼等。

另外,有一些植物特别具有富集硒的能力,如黄芪、莎草、紫苑、滨藜及苜蓿。

如黄花每克含硒达10毫克,苜蓿可达到32-122微克,十字花科甘蓝属的蔬菜也有较强的聚硒能力。

食品中硒含量高,并不等于人对其吸收就高。

一般而言,人对菌类有机硒的利用率较高,可以达到70%-90%,而对鱼类及谷物所含的硒利用率较低,只有70%左右。

因此硒的正确摄取方式是多吃强化补充有机硒的食品,如富硒酵母及富硒大蒜等。

另外,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A、C、E的食品有助于硒的吸收。

事实上,富含硒的食品也富含维生素E,这两种营养素有相互的作用。

回答者:淡出味道|五级|2010-8-25 22:46硒是公认的抗癌元素,并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

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

大量的调查资料说明,一个地区食物和土壤中硒含量的高低与癌症的发病率有直接关系,例如:此地区的食物和土壤中的硒含量高,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低,反之,这个地区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就高,事实说明硒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我国的贵州省东部地区是世界上肝癌发生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而调查研究表明,硒的低摄入量与肝癌风险有很强的相关性。

此后,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硒营养研究,让整个村庄的2万人服用了添加硒补充剂的食盐,在后来的几年里,乙型肝炎和肝癌的发病率有了明显的降低。

陕西省土壤简介

陕西省土壤简介

陕西土壤1.概况陕西省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古朴秦川,为中国西北一省级行政单位,省会古都西安,是中国经纬度基准点大地原点和北京时间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

位于中国内陆腹地,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中部,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自然区划上因秦岭-淮河一线而横跨北方与南方。

总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人口3733万(2010年),下辖西安1副省级市、宝鸡等9地级市及1农业示范区。

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为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

2.土壤分类及面积2.1分类原则:陕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土壤分类系统,是根据全国土壤分类原则及分类系统,结合陕西省土壤资源的实际状况和土壤分类的经验,在县、地两级土壤分类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评比、归并,汇总而成。

陕西省土壤分类遵循的原则如下:①土壤分类必须把成土条件、成土图1 陕西省土壤图过程和土壤属性结合起来,并以士壤自身性态为主要依据;②自然土壤与耕作土壤视为一个整体,纳入统一的分类系统中;③土壤分类要体现科学性,生产性和群众性。

2.2具体分类陕西省土壤分类是根据全国土壤分类系统进行的,全省共划分9个土纲,22个土类,49个亚类,134个土属,403个土种。

如图1、表1:表1 陕西省土壤土壤分类系统表3.土壤的基本性质3.1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的物理性质系指土壤中固体、液体,气体三相的状况和性质,其中包括土壤质地、结构、容重、孔隙、水分和热量等。

土壤物理性质的好坏,不仅对植物根系生长及植株发育而且对土壤的化学性质及生物特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管理及土壤改良,为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3.1.1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的矿物质颗粒的相对比例或粗细状况。

土壤质地是土壤的一个稳定的自然属性,它决定着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特性,是影响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

硒对植物生长作用的研究进展

硒对植物生长作用的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673-887X (2020)04-0060-03硒对植物生长作用的研究进展索艳敏,昝丽霞,王超(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汉中723000)摘要植物性食物是动物和人体吸收主要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

在食物链中,植物吸收环境中的硒,在经过自身的光合作用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硒,然后通过食物链传递的方式最终为人体所吸收和利用,这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人体硒摄入的途径。

文章综述了目前植物对硒转化和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为培育含硒植物,改善动物及人体缺硒状况,进而解决缺硒地区人体健康问题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硒;光合作用;抗氧化中图分类号S 143.7文献标志码Adoi :10.3969/j .i ssn.1673-887X.2020.04.026收稿日期2020-03-13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厅特色产业创新链(2016Z Y -FP-01-05)。

作者简介索艳敏(1995-),女,陕西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植物学。

通讯作者昝丽霞,E-m ai l :zanl x@ 。

硒元素是存在于地壳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具有双重的微生物氧化性质[1-2]。

1817年,瑞典化学外科医师JonsJ acobBer zel i us 首次发现了硒(Se )[3]。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测量人体中每日所需要的硒含量为50~400μg /d [4]。

人体内如果长时间缺硒,就可能促使克山病、大骨节综合病及急性白肌病等[5]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而摄食过量也会引起一些问题,如慢性脱发、神经系统慢性疾病、皮肤组织病变等,严重者还有可能导致患者直接死亡。

硒对促进生物体各种正常的生命代谢活动,如在人体内合成元素硒血红蛋白、生命体的正常抗氧化代谢过程、调节体内正常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维持体内正常自身免疫系统[6]等各种正常代谢过程均可以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1土壤硒形态对植物吸收的影响土壤硒元素是一种稀有而且分散的硒元素,在自然界中常常被作为一种伴生的硒矿而大量产出,在自然界中不均衡分布[7]。

陕西秦巴山区不同农田农作物硒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陕西秦巴山区不同农田农作物硒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c op nd s ls mpls fOm an ou To ,Ch gan To r s a oi a e r Gu k wn an ’ wn,Zhu pig To an n wn,Pu xi Town,L g en -
s u T wn Ga x T wn H n k uT w , hh o , e gi T w n h a ga o n Q n a h i o , n i o , e g o o n C ieT wn Z n j o n a dS u n ’ T w ib a n
学会推荐正常人体每 E t 硒摄入量为2 — 0 g 0 20I 。据 x
中 国营养学 会调 查 , 目前 我 国居 民硒摄 入量 普遍 较
后立 即带 回实验室放冰箱冷冻保存 。植物经洗涤 、 干燥 、研磨 、粉碎后, 置干燥器 中备用 ;土样风干 后拣去植物根系 、岩石及砾石, 研磨并通过 10目 0 筛储于塑料袋中备用。
M ou t n n ai Ar a r ps i e t at d a e s c o nv s i e nd wel b n fci n g l eig o t i Sh ・ y aan o n e u de on en i al xiPr vic n r c v t on c tv t ul a i i on.Th e ul h e r s t s owe h ts l Selnim 0n e ta i s o o 1 s d t a oI e u c c n rt On fs l wer t en 0. 47 a e be we 1 3 nd 1 41 g ・k 。 4. 9 m g 。 i a .w t h m e c nc n r t o 9 59 an o e ta i on f 1.75 m g ・k 一 g .Seen u c c ta in ofs l l i m on en r to oi s am pes f0m ng ou To n an i e Town e h d a hgh ev .Selni l r He k w d Ch h r ac e i er l e1 e um on en r in o c c tat f o

自然富硒和人工富硒效果对比

自然富硒和人工富硒效果对比

自然富硒和人工富硒效果对比1、人工施加土伯硒无忧硒肥,尤其是施加可以被水稻吸收利用的Se有助于提高土壤和水稻中硒的含量,有利于4+ Se4+为最易被水稻吸收利用的价态,且试验土壤的复杂程度远低于自然土壤,所以并不能以此得出人工施加硒无忧硒肥的土壤优于自然富硒土壤。

2、在农业生产中农药施用、农田施肥、污水灌溉、污泥施用等如果管理不善,可使重金属元素进入土壤,并随之积累从而被作物吸收与残留。

稻米中的重金属污染,不仅降低了稻米品质和安全性,而且影响了消费者的健康水平。

硒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便是对重金属的拮抗作用。

通过试验得出,富硒土壤区水稻Cd 与Cr 含量分别为0.084 mg/kg 和0.175 mg/kg,比非富硒土壤所产水稻含量分别低24.74%和57.99%,充分体现了硒对有毒有害元素的拮抗作用。

3、相比自然形成的富硒土壤。

人工施加硒肥的富硒土壤会导致土壤碱性增强,氧化还原电位升高,土壤中有毒有害元素的有效形态(水溶态+离子交换态)含量增加,同时人为施加的有效硒增强了水稻的生理活性,加速其新陈代谢,使其加快成熟,使水稻的灌浆期和成熟期大大缩短。

一般认为在各种环境因子中,温度是影响籼稻垩白和整精米率最显著的因子,其敏感期是灌浆期。

前人研究认为浆结实期日均温度随着温度的降低,整精米率呈现上升趋势,但品种不同变幅不同,水稻齐穗后20天内是垩白和整精米率形成及其对环境因素影响反应的主要和敏感时段。

照是仅次于温度对籼稻垩白粒率和整精米率影响较大的因子。

光照主要是通过影响水稻光合作用以及改变温度来影响物质合成和谷粒的灌浆充实从而影响垩白和整精米率。

缺乏光照导致水稻光合作用降低,根系活动能力、传导作用降低,光合产物淀粉,蛋白质合成受阻,水稻背白、心白增加;水稻生育后期如果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尤其是稻株的营养生长过快导致田间郁闭,气透光不良,碳水化合物合成受阻易造成籽粒充实不良,青米增多,整精米率下降。

人工施加硒肥缩短了对水稻营养品质形成最为关产出富硒水稻。

浅析安康西部地区土壤硒与地层的关系

浅析安康西部地区土壤硒与地层的关系

/RESOURCES 2020年第六期WESTERN RESOURCES基础地质1.引言硒是自然界中极其分散的元素,全球40多个国家缺硒,我国72%的县市属于低硒或缺硒区。

克山病是人体缺硒所致,是一种心脏肌肉坏死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发病地区水土、食物缺少硒、铜所致[1]。

(硒的地球化学特征,王莹)世界土壤硒含量一般在0.1mg/kg~2.0mg/kg,平均0.2mg/kg[2]。

中国土壤中硒背景值为0.29mg/kg[3],陕西省土壤硒背景值为0.115mg/kg,陕西省北部永寿、彬县土壤中缺硒,为缺硒地区。

目前已知硒的来源主要集中在一些与火山作用有关的矿床中,而其他类型的矿床研究程度不高[4]。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富硒岩石到富硒土壤等方面,在湖北恩施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5-6]。

沈骁等研究认为青海西宁—乐都土壤中硒来源为第三纪西宁群,拉脊山高硒火山岩为硒的富集提供了物质基础[7]。

雒昆利等人研究了陕西紫阳富硒区土壤中硒与岩石中硒的分布规律[8]。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认为土壤中的硒,与所在区域的地质环境关系密切,其含量高低主要受成土母质(地层)的控制。

此外,岩石中的硒—土壤中硒的迁移转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风化程度、淋溶程度、气候条件、人类活动等,迁移转化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过程。

2.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本文选取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汉阴县两县作为研究区,开展了土壤硒调查工作,查明了土壤中硒的含量水平。

研究土壤中硒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空间展布,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探究土壤硒与地层的关系。

图1采样位置图在紫阳、汉阴两县共采集土壤样品8242件(图1),首先浅析安康西部地区土壤硒与地层的关系张志敏晁旭任蕊陈继平郑小锋陕西省地质调查院西安710068摘要:国内外大量学者在我国典型富硒区开展了大量研究,从土壤、岩石、植物等方面,获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硒作为分散元素,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属稀有资源。

安康地区作为我国天然富硒区,硒资源丰富,富硒土壤面积巨大。

土壤中硒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土壤中硒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
n 1.按价态划分的硒的形态
n 1)元素态硒(Se0):土壤中含量极低,很不活泼,不溶于水, 植物难以吸收。
n 2)硒化物(Se2-):大多难溶于水。 n 3)硒酸盐(SeO42-):可溶于水,能被植物吸收。 n 4)亚硒酸盐(SeO32-):易溶于水,易为植物吸收利用。 n 5)有机态硒化物:占相当大比例,是土壤有效硒的主要来源。 n 6)挥发态硒: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气态烷基化合物。
n 世界上有大面积的低硒土壤地区,我国存 在着一条从东北到西南分布的低硒带。
.
中国硒元素生态景观类型图
.
2.影响土壤硒含量的因素 n (1)成土母质
n 土壤硒含量的因素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成土母质的组成和性质,发育程度 低的土壤尤为如此。
n 低硒母质有近代风沙沉积岩、黄土、花岗岩、 石英砂岩、砂岩、流纹岩等
n 植物特别是富硒植物中挥发的含硒化合物 (即二甲基二硒化物),是导致植物(例 如黄芪属植物)硒逸出和释放出难闻气味 的原因。
n 尚不能证实硒对植物生长的必需性。
.
不同地区 n 从植物硒浓度的变化趋势来看,干旱地带
的植物硒水平高于湿润地带。 n 近海岸植物中的硒的含量较高,这与海洋
浪花飞溅到地表带来硒有关。
n 4)钙型硒 用0.25mol/L 硫酸溶液提取。是与钙结 合的硒酸盐和亚硒酸盐。
.
3 按连续分级浸提法分级
n 水溶态; n 交换态; n 有机结合态; n 酸溶性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n 硫化物态; n 硅酸盐结合态(残留态)。
.
硒 形 态 分 级 图
.
植物中的硒的含量
n 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硒和硫有很大的相似 性。植物对硒酸根的吸收是通过硫酸根载 体来完成的。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铬、硒)情况及分布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铬、硒)情况及分布

硒资源分布和产量∙硒资源分布∙硒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5 ppm,通常极难形成工业富集。

硒的赋存状态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其次以类质同相形式存在,第三种是以黏土矿物吸附形式存在。

虽然目前已发现的硒矿物有百余种,但硒以独立矿物产出的量却很少,大多数硒都是作为铜矿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回收而来。

全球硒资源储量约为12万吨,硒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有智利(2.5万吨),俄罗斯(2万吨),秘鲁(1.3万吨),美国(1.0万吨),其他国家硒资源总量约为2.1万吨。

∙我国硒资源分布情况∙我国的硒资源主要是伴生硒,赋存在黄铜矿、黄铁矿、汞铅矿中,也有存在辉钼矿、铀矿中。

湖北恩施市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的探明独立硒矿床所在地,硒矿蕴藏量居世界第一。

截止2007年底,全国保有硒资源储量为15600吨,其中基础储量330吨,资源量15270吨。

全国18个省区均有硒资源,其中甘肃省硒资源储量最多,约6440吨。

∙我国硒资源分布不均衡,有些地区土壤硒含量很高,有些地区则出现缺硒现象。

我国发现的富硒地区有湖北省恩施市、陕西省安康、贵州省开阳县、浙江省龙游县、山东省枣庄市、四川省万源市、江西省丰城市、安徽省石台县、青海省海东地区的平安—乐都一带、山西省的主要农业区、江西省鄱阳湖地区、湖南省慈利县和桃源县、浙江省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地区、广东省佛山市、海南省澄迈县等。

我国缺硒省份有22个,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其中30%为严重缺硒地区,包括东北、东部沿海、华北、华南、华中、西北、西南,以及苏、皖、鲁、宁、甘、新等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铬资源储量分布及产量情况∙铬资源分布铬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1%,居第17位。

自然界不存在游离状态的铬,铬铁矿是主要的含铬矿石。

世界铬铁矿矿床主要分布在东非大裂谷矿带、欧亚界山乌拉尔矿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矿带和环太平洋矿带。

近南北向褶皱带中的铬铁矿资源量,占世界总量的90%以上。

全球可用铬资源超过120亿吨,足可维持数个世纪的消耗需求。

快速增加土壤硒含量的方法与制作流程

快速增加土壤硒含量的方法与制作流程

快速增加土壤硒含量的方法与制作流程增加土壤硒含量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给出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和制作流程,供参考。

步骤1:确定土壤硒含量在选择增加土壤硒含量的方法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当前土壤硒含量的水平。

可以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并使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硒含量的测定,例如常用的色谱法、原子荧光法等。

确定土壤硒含量的水平,可以帮助选择适当的增加方法。

步骤2:施加硒肥硒肥是增加土壤硒含量的常用方法之一、硒肥可以通过直接施加到土壤中或者通过叶面喷施等方式提供硒元素给植物。

在施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土壤硒含量的水平和植物的需求来确定施肥量。

一般来说,每公顷施用硒肥的量不宜超过30千克,否则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步骤3:使用硒化肥和硒能肥硒化肥和硒能肥是另外两种增加土壤硒含量的方法。

硒化肥是一种钠硒酸盐或硒酸盐化合物,通过土壤中的微生物和酶的作用,将硒化肥中的硒元素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硒形态。

硒能肥是一种利用了微生物技术生产的肥料,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硒元素。

硒化肥和硒能肥虽然使用起来比较简单,但是需要根据土壤硒含量和植物需求来确定使用的量,以免过量施用。

步骤4:利用硒酵母和硒螯合剂硒酵母和硒螯合剂是另外两种用于增加土壤硒含量的方法。

硒酵母是一种通过利用富含硒的培养基培养出的酵母菌,它可以富集和转化硒元素,并通过酵母菌身体的组成成分来提供硒给植物。

硒螯合剂是一种通过合成有机溶液来提供硒元素给植物的方法。

这两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昂贵,但是能够提供高效的硒元素给植物,从而达到增加土壤硒含量的目的。

步骤5:增加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对土壤硒含量的增加有一定的影响。

增加土壤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肥力,有利于植物吸收硒元素。

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秸秆等方式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过程需要均衡施用,避免过量施加,以免对土壤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总结:以上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增加土壤硒含量的方法和制作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