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 儿 园 常 见 传 染 病 知 识

合集下载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
手足口病
易感人群 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
感后可获得免疫力。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 4岁以内占发病数85%~95%。 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 均可发病,已夏秋季多见。幼儿园和托幼机构 已发生集体感染。
.
手足口病
临床表现 最典型表现是发热、口腔黏膜溃疡和特征性部位(手掌、足
.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的危害 青春期男性患者有时并发睾丸炎,发生率平
均为20%。睾丸炎常发生腮腺炎起病后4-5天, 可发生一定程度的不育,其发生率约为10%。 青春期女性患者5%可并发卵巢炎,症状多较轻, 不影响受孕。
.
.
流行性腮腺炎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18—24月龄的儿童可以免费接种一剂含 腮腺炎成分疫苗(如麻腮风疫苗)
水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良性疾病,很少被定为肿大公共卫生 问题,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引发肺炎或脑炎,有时留有长 期的后遗症甚至死亡。水痘的继发细菌感染可造成面部疤痕, 或引起坏死性筋膜炎或败血症。
.
. 32
水痘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是预防水痘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 2、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
泌物。 4、保持双手清洁,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染后(如打
喷嚏后)要立即洗手。 5、彻底清洁水痘患儿用过玩具和家具 6、患水痘后应进行隔离,避免上课、上班及前往公共场所,
避免将疾病传染给没有免疫力的人群。隔离期为发病后至水痘 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14天。
.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底和臀部)皮肤疱疹。手足口病多数为自限性疾病,未经治疗 7—10天可自愈。患者通常以发热、食欲不振。精神差和咽痛起 病,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手掌、脚掌以及臀部出现红色皮疹 部分患者可仅出现皮疹,而无发热。少数患者会发展为重症病例 极少数也可出现死亡。 合并症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预防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预防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
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
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
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
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
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
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
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 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 病毒传播给孩子。
6、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是一种高致病性、传染性极强的胃肠病毒, 可导致急性胃肠炎。
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3月份为诺如病毒感染 的高发期
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 传染性强、传染速度快的肠道传染病 学校、工厂、餐馆、疗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为疫情易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防治
主要内容
一、传染病基本知识 二、幼儿阶段常见的传染性疾病 三、幼儿园如何预防传染病流行
一、传染病基本知识
传染病,即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侵入人 体以后发生的一种疾病、能在人与人、动物 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冬春、秋冬换季时是流感、手足口病、水痘 、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的高 发的季节,并且由于幼儿园人口密集,年龄 小易感人群多,易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要 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才能保障广大师生身 体健康。

幼儿园疾病预防常识教育

幼儿园疾病预防常识教育

幼儿园疾病预防常识教育幼儿园疾病预防常识教育随着幼儿园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幼儿园,让他们在受到良好教育的同时也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和保障。

然而,幼儿园内部的环境较为封闭,孩子们之间的交往也比较频繁,因此,疾病的传播也会更加容易,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些疾病问题成为了一个摆在幼儿园里的重要问题。

下面,本文将从疾病预防方面,列举一些幼儿园疾病预防常识教育方面的建议。

一、预防传染病在幼儿园,传染病常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

因此,在幼儿园进行疾病预防时,首先要做的就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针对传染病的预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1、坚持洗手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基础的方法。

幼儿在参加各种活动前、饭前、饭后或触摸到公用物品后,都应该洗手。

而针对幼儿,为了保证他们的卫生习惯,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给幼儿讲解洗手的重要性,并且定期检查幼儿的洗手情况。

2、做好饮食卫生饮食卫生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幼儿的饮食应该保持清洁卫生,餐具必须消毒。

在选择食材时,要选用新鲜的、卫生的食材,尽量不要食用未煮熟的肉类和蔬菜等。

3、保持房间清洁保持房间的清洁是预防传染病的必要措施之一。

日常应对于活动用品和公共区域,都要进行清洁消毒。

同时,扶手、门把手等常接触之处应更换或进行消毒。

4、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可以及时了解幼儿身体的状况,找出患病的幼儿进行细致的护理和治疗。

二、预防外伤事故预防外伤事故也是幼儿园疾病预防的一个重要方面。

特别是在孩子们玩耍的时候,容易出现一些不小心的情况,如果出现了一些比较严重的事故,就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幼儿园进行疾病预防时,还要制定预防外伤事故的措施。

1、指导幼儿正确玩耍幼儿在进行各类玩耍的时候,一些行为上的不正确会导致一些伤害事故的发生。

因此,教育幼儿如何正确玩耍,是幼儿园预防外伤事故的重点之一。

2、加强监管加强监管也是预防幼儿园外伤事故的措施之一。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ppt课件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ppt课件
能力很弱,因此传染性较小。患过本病以
后(,1可)质以病获因量得;终与身安免疫全。 管理委员会会议
前驱期 不振等前驱症状。一般时间为1~2日。有的发病急骤,可不出现前驱 期。前驱期患者已具有传染性
发病期 病过病程症中伴由轻随发而热重2,,0但逐18不渐年同出传现0染某2月病种发传0热染9持病日续特的有时的间症长状短。不多同数。传这染一病时发
期一般又可分为上升期、高峰期和缓解期三个阶段
恢复期
体温逐渐下降,主要症状大部分消失,病情好转,直至完全康复
因素,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职责。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
2
有关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一)传染病2的0基1本8特年征第1季度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侵入机体 引起的,并能在人群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
染病的质基本量特与性如安下:全管理委员会会议
1. 有病原体 病原体是指周 围环境中能使人感染疾病的微生
此病传染性很大,四季均可流行。其流行特点是突然发病,迅
速蔓(延1,)患病者因众;多,2但01流8行年过0程2月较0短9,日一般多流行于冬春季。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
9
➢ (潜2伏)期症数状小;时2至0一1二8日年。第1季度
➢ 起病急、高热、寒战、头痛、咽痛、乏力、眼球结膜充血。
➢ 个别质幼儿量可与出现安暂时全性管皮疹理,或委有员脑膜会炎、会腹议泻等症状。
➢ 经三五天可退热,重症约10天左右。
➢ 部分幼儿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如嗜睡、惊厥等。婴幼儿常
并发中耳炎。 2018年02月09日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
10
(3)护理与预防

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病防控概要

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病防控概要

麻疹疫情处理
• 1、隔离病人,开展应急接种; • 2、做好环境消毒无新发病人14天; • 3、每天晨检注意及时发现发热、卡他症状、
出疹的儿童;
六、风疹
“低热、皮疹和耳后淋巴结肿大”
•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 触传播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 潜伏期10-23天, 风疹传染性不如麻疹, 症状比麻疹轻。
• 病毒性腹泻在感染性腹泻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其 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小圆 病毒、杯状病毒等,目前在国内病毒性腹泻中检 出的主要病原体是轮状病毒。
• 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二大类:炎 症性腹泻及分泌性腹泻。
• 炎症性腹泻为病原体侵袭上皮细胞,引起 炎症而致的腹泻。常伴有发热,粪便多为 粘液便或粘液血便,粪便的显微镜检查见 有较多的红、白细胞。属于此类感染性腹 泻的除细菌性痢疾外,还有侵袭性大肠杆 菌肠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弯曲菌 肠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肠炎等。
• 凡没有患过水痘的婴儿儿童少年和成 人接种水痘疫苗预防水痘。
二、流行性眼结膜炎
流行性眼结膜炎
• 俗称“红眼病”。 • 全年均可发病,以春夏季多见。 •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最常见为眼-手-
眼传播。另外接触病人用过的毛巾、 手帕、洗脸用具、键盘,或到病人 接触过的泳池、浴池等地方洗澡、 游泳,都有可能感染此病。 • 潜伏期:24-48小时,最短2小时。
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该传染病有 了抵抗能力,产生不感受性。有些传染 病痊愈后可获得终生免疫,如麻疹;而 有的免疫时间很短,如流行性感冒。
传染病流行三要隐形感染者、病原携带 者及受感染的动物,大多数传 染源主要是病人及病原携带者。
传播途径
传播方式有 •空气飞沫传播 •经水、食物传播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虫媒传播 •医源性传播 •垂直传播 托幼机构主要以前4种途径为主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精选7篇)大家都知道,万物生长的春季不仅气温多变,且是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时期。

预防疾病,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

尤其是正在读幼儿园的宝宝,由于他们每天在幼儿园和很多小朋友接触,所以做好预防只会有利无弊。

在这里,店铺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包括: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风疹、手足口病等常见的传染性疾病。

幼儿园应提早做好预防,帮助幼儿健康换季。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1随着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各种传染病也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

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儿童为传染病的高发人群。

1.幼儿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成熟,为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时期。

2.幼儿上呼吸道功能不健全,特别容易受到侵害。

3.上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连,正常情况下,咽部有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寄生,当突然受凉、抵抗力低下时,局部组织极易受到细菌的侵害,引起炎症。

4.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都比较差。

作为家长,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畅,定期用各种空气消毒剂喷酒房间。

注意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

温度在18-20℃,湿度在50—60%最为合适,每天开窗3—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每天用湿布擦桌子的地面,使室内空气新鲜而湿润。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

注意从小给孩子必要的身体锻炼,多增加户外活动,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容易患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多是因为抵抗力弱,耐寒能力差造成的。

因此建议家长从春天起用冷水为孩子洗脸,增强孩子的抗寒能力。

3.注意孩子的衣着,孩子穿衣要适当,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着要以脊背无汗为适度。

很多家长把孩子包裹得很严密,误以为这样就不会得病。

其实孩子活动量大、容易出汗,衣服就穿得太多了,孩子不能动,一活动就汗水淋淋,风一吹就易感冒。

平时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

幼儿园防止传染病知识

幼儿园防止传染病知识

幼儿园防止传染病知识1. 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与成长的重要环境,然而,传染病在幼儿园中很容易传播。

幼儿园工作人员应当充分了解传染病知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确保幼儿园的环境健康与安全。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防止传染病的重要性,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以及落实卫生管理的方法。

2. 幼儿园传染病的重要性幼儿园传染病的传播会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学习发展。

幼儿园一般是孩子们接触外界的第一个场所,孩子们在这里学会了很多与他人交往的技能。

然而,由于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他们很容易感染病菌并将其传播给其他幼儿。

这不仅会导致幼儿的生理健康问题,还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习兴趣。

因此,幼儿园防止传染病知识的普及和落实非常重要。

3.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3.1 手部卫生手是人体上最容易接触细菌和病毒的部位,因此儿童和教职工的手部卫生非常重要。

- 勤洗手:教育幼儿和工作人员养成常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在进食前、接触粪便、打喷嚏或咳嗽后。

- 正确洗手方法:用流动水和香皂洗手,搓手20秒以上,包括手背、掌心、指缝和指尖。

幼儿可以通过唱歌或玩游戏的方式让洗手变得有趣。

3.2 呼吸道卫生传染病通常通过飞沫传播,因此保持呼吸道的卫生非常重要。

- 咳嗽和打喷嚏礼仪:教育幼儿使用纸巾或衣服的袖子遮住口鼻,避免直接用手遮挡,减少病菌传播。

纸巾或衣服应当及时扔进垃圾桶,并且及时洗手或消毒。

3.3 室内通风合理通风可以有效降低空气中的病毒和细菌浓度。

- 定时通风:保证幼儿园教室、活动室等场所每天进行多次通风。

- 避免集中活动:避免幼儿长时间集中在一个封闭的地方。

3.4 个人卫生个人卫生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

- 减少亲密接触:避免幼儿之间的直接接触,特别是身体接触。

- 定期体检:幼儿和教职工应定期进行体温检测,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3.5 餐具和玩具卫生餐具和玩具是幼儿园中容易传播病菌的物品。

- 餐具消毒:餐具应当用开水煮沸消毒,或者使用专业消毒剂,保证餐具的卫生。

幼儿园的常见传染病知识

幼儿园的常见传染病知识

一.流行性腮腺炎1.病因:腮腺炎病毒2.流行病学⑴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⑵传播途径:通过唾液、飞沫传播;冬春季为流行高峰。

⑶易感者:学龄前儿童多发;患病后可获得平生免疫。

3.临床表现⑴腮腺肿大、疼痛。

可一侧或者双侧同时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边缘不清,有微热、触痛,不发红,无化脓。

颊粘膜腮腺管口红肿,张口或者咀嚼酸性物时疼痛加重。

⑵中度发热,食欲减退,全身不适。

4. 并发症:脑炎、胰腺炎、睾丸炎、卵巢炎、听神经伤害等。

5. 隔离和预防⑴隔离患儿直至腮腺肿胀彻底消失为止,但要至少于发病后10 天。

回园时须持医院开据痊愈诊断证明,交医务室经大夫允许后方可回班。

⑵注意室内通风换气,勤晒被褥。

⑶对易感者可连服板兰根冲剂3-5 天。

⑷ 接种流腮疫苗等。

6.治疗⑴普通治疗:卧床歇息,多饮水,半流食,避免酸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

⑵对症处理:高热可用退热药,局部可敷以醋调金黄散减轻疼痛。

⑶中医治疗:清热解毒,消肿散瘀。

⑷积极治疗合并症。

二、手、足、口病1 .病因:病毒感染。

2﹑流行病学⑴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

⑵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染源或者通过鼻咽分泌物、粪便、飞沫传播;夏秋季多发。

⑶易感者:5 岁以下儿童易感;对同类型病毒有免疫力,维持时间尚不清晰。

3. 临床表现⑴口痛,厌食,低热。

⑵口腔粘膜可见小疱疹或者溃疡,舌、颊粘膜、硬腭等处为多,偶尔波及牙龈、软腭、扁桃体和咽部。

⑶手、足掌背可见斑丘疹,后转为疱疹, 2-3 天后吸收,不留痂。

也可见于臂、腿及臀部,躯干少见。

⑷病程短,症状轻。

4.隔离和预防⑴隔离患儿二周。

⑵对患儿的鼻咽分泌物、粪便及污染物随时进行消毒。

⑶注意室内开窗通风,物品消毒等。

5.治疗⑴对症处理:保持口腔卫生,口腔溃疡处可局部涂药。

⑵防止继发感染。

⑶中医治疗:清热解毒。

三、水痘1 ﹑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组病毒。

2.流行病学⑴传染源:急性期病人。

⑵传播途径:飞沫或者被疱疹浆液污染的物品。

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秋季常见传染病01秋季腹泻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有发热现象,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

秋季腹泻一般持续3—9天,前3天症状最严重。

预防措施: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

餐前便后洗手,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注意事项: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目前没有特效药,更不能滥用抗生素。

发现孩子感染了轮状病毒,建议及时隔离进行观察和治疗,特别是二孩家庭,更要注意交叉感染。

02 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4—48小时,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

多数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

但诺如病毒排毒过程较长,病症消失两天后,仍具有传染性,免疫期短暂,可能反复复发。

预防措施: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拒绝垃圾食品。

03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幼儿常见传染病。

临床症状以手足、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会感染。

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预防措施:1.预防手足口病,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2.减少孩子处于公共场所的时间。

游乐园、室内商场、公共交通这些公共场所,由于人群密集,病毒密度相对较大,孩子很容易被传染。

04 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

特征为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

幼儿园幼儿秋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最新知识点)

幼儿园幼儿秋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最新知识点)

幼儿园幼儿秋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被细菌或病霉感染引起的疾病。

传染途径是污染的空气、飞沫经呼吸道吸人或眼、鼻部粘膜直接接触病毒污染的手及手帕等。

此类病常在冬、秋季发生或流行。

预防措施是: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多做户外运动,加强锻炼;患病者不要到公共场所参加集体活动;不随地吐痰和擤鼻涕;传染病流行季节和地区的儿童及老人,可以服些中草药预防。

肠道传染病和卫生习惯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消化道感染性疾病.1、菌痢:感染途径是用被细菌或其他致病微生物污染的手进食,或食用腐烂不洁的食物。

此种病常在夏、秋季发生或流行。

预防措施是:发现吐、泻病人要早隔离、早治疗;实行科学的粪便管理和饮水消毒;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和销售的食品,须经卫生防疫部门检验和认可;消灭苍蝇、蟑螂;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吃腐烂不洁的食物;经常锻炼,增强体质. ...感谢聆听...2、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临床特征: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

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愈后良好,不留后遗症。

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感谢聆听...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它的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

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

...感谢聆听...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

秋季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秋季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什么是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可 以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
流感疫苗接种尤为重要。
流感疫苗接种对象
幼儿园学生
易感人群
学校教职员工
减少传染风险
慢性疾病患者
提高免疫力
01
02 03
04
孕妇
需重点保护
流感疫苗接种时机
流感季节前接种
最佳接种时间
01 02
03 04
免疫力产生时间
接种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流感疫苗的注意事项
接种前注意事项
排除过敏史
不适合接种人群
过敏人群等
01 02
03 04
接种后注意事项
观察不良反应
流感疫苗效果
减少感染风险
降低感染率
提高免疫力
增强身体抵抗力
保护家人
避免传染
流感疫苗接种安全性对比
安全有效
流感疫苗
常见副作用轻微
流感药物治疗
继续推进流感疫苗接种工作
普及流感疫苗接种知识 提高接种率
不断提高幼儿园传染病防 控加强水幼儿平园卫生管理工作
定期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感谢观看
感谢您关注秋季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希望您 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共同努力为幼儿 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感谢您的观看!
单击此处编辑您要的内容,建议您在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 本模版所有图形线条及其相应素材均可自由编辑、改色、替换。 更多使用说明和作品请详阅模版最末的使用手册。
家长应教导孩子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 有助于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家长的配合
配合幼儿园预防工作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六种园所流行病一、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音哑和咳嗽、咳痰等主要症状。

二、肺炎肺炎会引起咳嗽、呼吸短促、发烧、呼吸频率加快中的一种或是全部症状。

一旦宝宝的感冒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时,尤其是身体虚弱的宝宝容易从感冒发展为肺炎。

三、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非化脓性炎症。

病毒附在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口和鼻的分泌物中,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唾液污染的食具、食物用品进行传播。

流行性腮腺炎一年四季散发,冬春季可有流行,学龄前儿童发病率高,常在幼儿园中流行。

患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四、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急性传染病,以眼睑红肿、结膜出血等为主要症状。

急性期的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

一般常见于春夏季发病。

常通过游泳、毛巾、洗澡接触传染。

潜伏期只有24小时左右。

五、水痘水痘是婴幼儿或较大一点的儿童易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很强,病原体是水痘病毒。

传染源为急性期病人,可通过飞沫、唾液传染给健康儿童,另外也通过接触受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衣物等物品传播。

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14—16天,多发于2—6岁的幼儿,除夏季少见外,其它季节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多见。

病后获得终身免疫。

到**期有20%的人可患带状疱疹。

六、手足口病手足口病(HFMD)幼儿常发的一种疾病。

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

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

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

幼儿园预防措施1、每天坚持室内换气通风2-3每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2、落实晨检及全日观察,落实幼儿缺勤追踪。

3、落实班级预防性消毒工作。

4、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及户外活动之后用香皂和流动的水洗手,饭后漱口、擦嘴。

幼儿园小朋友传染病预防知识

幼儿园小朋友传染病预防知识

幼儿园小朋友传染病预防知识近期气温明显下降,天气变化频繁,幼儿抵抗力差,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为了保证幼儿身体健康,预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园为家长朋友们准备了温馨的传染病预防措施小贴士。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01、流感(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

临床症状: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

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

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02、水痘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

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临床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临床上往往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知识
一.流行性腮腺炎
1.病因:腮腺炎病毒
2.流行病学
⑴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⑵传播途径:通过唾液、飞沫传播;冬春季为流行高峰。

⑶易感者:学龄前儿童多发;患病后可获得终生免疫。

3.临床表现
⑴腮腺肿大、疼痛。

可一侧或双侧同时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边缘不清,有微热、触痛,不发红,无化脓。

颊粘膜腮腺管口红肿,张口或咀嚼酸性物时疼痛加重。

⑵中度发热,食欲减退,全身不适。

4. 并发症:脑炎、胰腺炎、睾丸炎、卵巢炎、听神经损害等。

5. 隔离和预防
⑴隔离患儿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失为止,但要至少于发病后10天。

回园时须持医院开据痊愈诊断证明,交医务室经大夫同意后方可回班。

⑵注意室内通风换气,勤晒被褥。

⑶对易感者可连服板兰根冲剂3-5天。

⑷接种流腮疫苗等。

6.治疗
⑴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半流食,避免酸性食物,保持口腔
清洁。

⑵对症处理:高热可用退热药,局部可敷以醋调金黄散减轻疼痛。

⑶中医治疗:清热解毒,消肿散瘀。

⑷积极治疗合并症。

二、手、足、口病
1.病因:病毒感染。

2﹑流行病学
⑴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

⑵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染源或通过鼻咽分泌物、粪便、飞沫传播;夏秋季多发。

⑶易感者:5岁以下儿童易感;对同类型病毒有免疫力,维持时间尚不清楚。

3. 临床表现
⑴口痛,厌食,低热。

⑵口腔粘膜可见小疱疹或溃疡,舌、颊粘膜、硬腭等处为多,偶尔波及牙龈、软腭、扁桃体和咽部。

⑶手、足掌背可见斑丘疹,后转为疱疹, 2-3天后吸收,不留痂。

也可见于臂、腿及臀部,躯干少见。

⑷病程短,症状轻。

4.隔离和预防
⑴隔离患儿二周。

⑵对患儿的鼻咽分泌物、粪便及污染物随时进行消毒。

⑶注意室内开窗通风,物品消毒等。

5.治疗
⑴对症处理:保持口腔卫生,口腔溃疡处可局部涂药。

⑵防止继发感染。

⑶中医治疗:清热解毒。

三、水痘
1﹑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组病毒。

2.流行病学
⑴传染源:急性期病人。

⑵传播途径:飞沫或被疱疹浆液污染的物品。

冬春季多见。

⑶易感者: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发病率高;病后可获得终生免疫。

到成人期有20%的人可发生带状疱疹。

3.临床表现
⑴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

⑵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初为红色细小斑丘疹,数小时后变为圆形的,有薄膜包围的"露珠"状疱疹,周围有红晕,伴有痒感,1-3天后疱疹变干结痂。

以躯干、腰、头皮多见,四肢稀少,呈向心性分布;常成批出现,在同一时间内可见斑丘疹、疱疹、干痂。

口腔粘膜、咽部、眼结膜也可见皮疹,破溃后形成溃疡。

4.并发症:继发感染时可引起败血症。

也可见脑炎、心肌炎等。

5.隔离和预防
⑴隔离至皮疹全部变干脱痂为止。

但不得少于发病后2周。

⑵注意室内通风。

⑶对易感者接种水痘疫苗。

6.治疗
⑴对症处理:发热时用退热剂;保持皮肤、指甲清洁,避免抓破疱疹,如疱疹已破或有继发感染者,局部涂用1%龙胆紫等。

⑵有继发感染时可用抗生素。

⑶按医嘱进行其他相关治疗。

四、猩红热
1.病因:A组溶血性链球菌。

2.流行病学
⑴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带菌者。

⑵传播途径: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玩具、毛巾、书、衣被等间接传播。

冬春季多见。

⑶易感者:2-8岁儿童多发。

3.临床表现
⑴发热、头痛、咽部疼痛、颈前淋巴肿大。

⑵发热24小时出现皮疹,由中耳、颈部蔓延至躯干及四肢,24小时内遍布全身。

皮疹为弥漫性针尖大小猩红色小丘疹,疹间无正常皮肤,有痒感。

面部潮红,可见"口周苍白圈"、"杨梅舌"。

4.并发症
⑴化脓性并发症:中耳炎、副鼻窦炎、肺炎、乳突炎。

⑵中毒性并发症: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

⑶变态反应性并发症: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小球肾炎。

5.隔离和预防
⑴隔离患儿至症状消失后一周;有化脓性并发症者隔离至炎症痊愈,并持医院开据痊愈证明方可返园。

⑵患儿病后3周内要注意经常查尿和心电图,及早发现和治疗肾炎、心肌炎等合并病症。

⑶对患儿的分泌物和污染物品进行消毒。

⑷对易感儿童可口服板兰根、复方新诺明等。

6.治疗
⑴对症处理:用淡盐水漱口,高热时用退热剂。

⑵抗生素治疗。

五、流行性感冒
1.病因:流感病毒。

2.流行病学
⑴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

⑵传播途经: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多发于冬季和冬末春初。

⑶易感者:儿童以及其他易感人群。

3.临床表现
⑴突然起病,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

⑵伴有轻度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⑶病程持续约一周。

4.并发症
肺炎、脑炎、脑膜炎、循环功能障碍等。

5.隔离和预防
⑴隔离至热退后2天或症状消失为止。

⑵注意室内开窗通风。

⑶易感者可服用板兰根3-5日。

⑷增强体质,合理营养,保证充足睡眠。

⑸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⑹少去公共场所,不去病家串门。

⑺有条件者接种流感疫苗。

6.治疗
⑴对症处理。

⑵有合并症或继发感染者,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略)。

六.细菌性痢疾
1.病因:痢疾杆菌。

2.流行病学
⑴传染源:急慢性病人和带菌者。

⑵传播途径:传染源排出的粪便污染手、食物、水源、玩具等或经苍蝇污染食品,经口感染。

⑶易感者:普遍易感、感染后免疫力不巩固。

3.临床表现
⑴普遍型(典型菌痢):起病急,高热。

大便每天10次以上,以粘液、
脓血为主,便后又里急后中重感,伴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

⑵轻型(非典型菌痢):不发热或低热。

大便每天3-4次,便内脓血量不多或仅为粘液,无明显全身症状。

2-3天内病情好转。

⑶重型:每天大便数10次,内有脓血,有里急后重感,全腹剧痛,伴呕吐、脱水、酸中毒,全身症状不重。

⑷中毒型:多见于2-7岁儿童。

发病急骤,高热、惊厥、昏迷、休克、呼吸衰竭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肠道症状常于24-36小时才出现。

此型病情较重。

⑸慢性痢疾: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者,常见于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的婴幼儿,或急性痢疾不典型未经正规治疗、迁延不愈而致,体温正常或低热,大便性质不定,有粘液或粘液、脓血交替出现。

4.隔离和预防
⑴隔离至症状消失,大便镜检阴性,停药后大便培养两次阴性后,经医院开据痊愈证明方可返园。

⑵消毒病人排泄物以及病人所用各种物品。

⑶注意个人和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不洁食物。

⑷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好粪便、水源。

5.治疗
⑴中毒型:立即送医院紧急处理。

⑵一般治疗。

⑶抗生素治疗。

七、麻疹
麻疹传染性极强,易感者多为儿童。

临床表现:患者初期症状和感冒差不多,发热3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首先起于耳后、发际处,主要是斑丘疹,皮疹迅速蔓延至面部、胸背、腹部、四肢及全身。

皮疹3—4天后逐渐脱屑消退,逐渐康复。

预防措施: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有力措施。

麻疹没有特效药物,主要是护理好患者,减少并发症,寝室要温暖、湿润、空气清新,光线不宜过强。

定时通风换气,要用温水清洗颜面、眼鼻分泌物,定时用盐水或漱口水漱口。

(风疹与麻疹的区别:手脚心没有疹子,出疹1-2天即消退,孕妇得后易使胎儿畸形。


八、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1、病因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近30年来世界暴发流行的一种新型急性病毒性眼病。

2、流行病学
本病特点为潜伏期很短,起病急骤、眼刺激症状重,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

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很快,发病集中。

本病每于夏秋季节流行,多见于成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