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护理
腰大池引流的护理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置管后严格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其他神经系统体征,如有无恶心、呕吐,原有头痛症状程度是否减轻等,如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
2.引流液的观察脑脊液由脑内脉络丛生成,每日量约500 ml,每日引流量以400~500 ml为宜,引流管口必须高于腰椎管水平3-4cm,引流袋则应低于椎管水平,根据患者颅内压高低调整引流袋高度,以防脑脊液引流过多或引流不畅,从而继发枕骨大孔疝、颅内出血、低颅压及气颅等。
同时观察引流液的性状,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引流液为浅红色,如出现大量鲜红色的引流液提示有再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
3. 引流管的护理引流导管要用3M医用敷料帖固定,患者宜取侧卧位,对躁动者予约束带约束,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因引流管细长,在翻身、搬动患者时,由两人以上共同完成,防止牵拉及误拔引流管,操作完毕后,须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受压、脱落,保持引流通畅。
如引流不畅时,积极找出原因。
如堵塞或血性引流液较浓的患者,可经引流管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更换引流管或重新置管。
4. 预防感染首先减少室内人员流动,限制探视,保持空气清新。
其次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清洁,搬动患者时可暂夹闭引流管,防止引流液逆流,在进行各项操作时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
同时,注意引流袋及引流管各个接头处引流袋悬挂高度应低于脑脊液平面10 cm左右,防止引流液逆流。
倾倒引流液时避免抬高引流袋以免反流,要严格无菌操作。
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定期留取脑脊液做脑脊液的常规及生化检查,查脑脊液糖、蛋白及细胞计数,必要时可做细菌培养,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颅内感染。
5. 皮肤护理为避免发生褥疮,皮肤护理至关重要。
帮助患者翻身并及时更换湿衣服,对身体骨隆突处垫气圈、局部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碎屑,防止褥疮发生。
由于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褥疮。
6. 生活护理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多饮水,以防尿路感染。
腰大池引流护理

超声检查:实时监测腰大池引流
D
管位置、引流液量及引流效果,
便于调整引流管位置和引流速度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血红 蛋白、白细胞、血 小板等指标,了解 患者贫血、感染等 情况
电解质:检查钾、 钠、氯等离子浓度, 了解患者电解质平 衡情况
尿常规:检查尿液 颜色、透明度、酸 碱度等指标,了解 患者肾脏功能、泌 尿系统疾病等情况
#2023
药物治疗
01
药物选择:根据 病情和患者情况 选择合适的药物
02
药物剂量:根据 患者体重、年龄 等因素确定药物
剂量
03
药物用法:口服、 注射、外用等不
同用法
04
药物副作用:注 意药物的副作用, 及时调整药物剂
量或更换药物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减轻腰大池引流压 力,缓解症状
手术方法:腰大池引流术,包 括穿刺、置管、引流等步骤
4
发热:腰大池引流后可 能出现发热,通常在引 流后24小时内缓解
5
腰痛:腰大池引流后可 能出现腰痛,通常在引 流后24小时内缓解
体征
01
腰大池引流管放 置位置:通常在
腰部或背部
02
引流管颜色: 一般为透明或
淡黄色
03
引流管长度:根 据患者情况,长
度可调整
04
引流管固定方式: 通常使用胶带或 绷带固定在皮肤
演讲人 2023-08-30
腰大池引流护 理
目录
01. 相关知识 03. 辅助检查 05. 护理措施
02. 临床表现 04. 相关治疗 06. 健康宣教
相关知识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 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腰大池引流护理注意事项

腰大池引流护理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预防感染:由于引流管与外界相通,且腰大池内属于严格的无菌环境,因此一旦外界的细菌通过引流管进入到腰大池内,就可能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建议每天或每两天利用碘伏对腰大池的引流管和皮肤的伤口进行消毒。
2. 保持通畅:如果引流管发生弯折,或者内部被血块等物质所堵塞,就会失去引流作用。
腰大池内渗出的积血或者积液不能被及时引流,就可能对神经根或者脊髓造成压迫或者引起感染。
因此,建议每天记录引流管流出的脑脊液的量,当发现量过少时,及时联系医生处理。
3. 及时更换或拔除:由于引流管具有一定的寿命,并且腰大池长期与外界相通,感染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观察,当医生判断腰大池内的积水引流充分时,建议及时拔除引流管。
如果积液不能在短时间内被彻底引流,建议引流管佩戴两个星期以后由医生进行更换。
4. 观察引流情况:需要定期更换引流袋,同时要观察引流袋内引流量的颜色和量,这样能够帮助更好的进行相关治疗。
5. 固定引流管:要确保引流管的固定稳妥,防止其滑脱或移动。
6. 饮食注意:平时应避免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不要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也不要吃腌制食品等,可适当摄入新鲜的水果和绿色蔬菜,以及低脂肪的优质蛋白。
7. 监测生命体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等,以便及时发现感染等异常情况。
8. 避免过度活动:在引流期间,应避免剧烈活动或者大幅度动作,以免对引流管造成压迫或者移位。
9.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以防腹压突然增大造成引流管的脱落或出血。
10. 心理护理:向患者和家属解释引流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消除他们的顾虑和恐惧,以便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护理措施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相关医学书籍。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要点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要点
腰大池引流管是用于引流腹部液体的医疗装置,通常用于腹部手术术后或腹腔感染等情况。
护理腰大池引流管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要点:
1.观察引流液体:定期观察引流液体的颜色、量和性质。
任何异
常的变化,如颜色变深、异味或量的增加,都可能是感染或其
他并发症的迹象。
2.保持引流通畅:确保引流管通畅无阻,避免被压迫或弯曲。
定
期检查引流管是否有悬挂的液体或凝块,必要时进行清理。
3.定期更换引流袋:根据医嘱和医疗机构的规定,定期更换引流
袋。
这有助于防止引流袋的污染和感染。
4.避免污染:在护理引流管时,护士应该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
避免引入细菌,减少感染的风险。
5.检查引流管口周围皮肤:定期检查引流管口周围的皮肤是否有
红肿、渗液或其他异常。
任何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6.保持患者的舒适:避免引流管的拉扯或拉动,确保患者在引流
管所在的区域感到舒适,可以使用适当的止痛药物。
7.注意患者的体位:有时候,患者的体位可以影响引流的效果。
根据医嘱或医疗团队的建议,调整患者的体位。
8.定期评估患者病情: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体温、心率、
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腹部的疼痛和肿胀情况。
以上这些要点是护理腰大池引流管时的一般性建议,具体的护理
措施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疗团队的建议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密切与医疗团队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
持续腰大池引流及护理ppt课件

预防感染
①将病人置于单间或监护室内,注意定时通风, 减少探视,每天使用空气负离子消毒机消毒两次。 ②严格无菌操作。 ③倾倒引流或调整高度前应先夹闭引流;相互连 接的部分应用无菌纱布包裹,防止脱出和压疮。 ④保持置管周围贴膜的干燥,每周更换两次,有 特殊情况随时换。观察置管处皮肤情况,如有红 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
基础护h翻身一次并及时更换湿 衣服,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增加感染的机会。留 置导尿管的要每天清洁消毒2次。
及时拔管
• 拔管指征:脑脊液颜色的澄清,各项指标恢复 (脑脊液中红细胞<100*106/L,蛋白<0.8g/L),脑脊 液漏的消失,患者一般情况好转。 • 置管时间:一般3-7天 • 拔管前应试夹管:24-48小时 • 拔管后观察神瞳、生命体征
二、腰大池引流适应症
蛛 网 膜 出 血 患 者
脑 室 出 血 2 3
颅 内 感 染 患 者
1
三、持续腰大池引流的禁忌症
• 1、穿刺部位皮肤或软组织感染者 • 2、有梗阻性脑积水 • 3、颅内压力不均匀 • 4、颅内压>22.5mmhg • 5、全身严重感染、休克 • 6、严重脑肿胀,中线移位>0.1cm • 7、脑室与腰池不通 • 8、已有枕骨大孔疝的表现者
持续腰大池引流及护理
一、概述
主 要 内 容
二、腰大池引流的适应症 三、腰大池引流的禁忌症 四、腰大池引流的主要治疗作用 五、腰大池引流的优点 六、腰大池引流的护理
一、概述
• 持续腰大池引流是将引流管放置到腰 大池内引流脑脊液,是治疗脑积水、中枢 神经系统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的 一种方法,以便持续引流血性脑脊液和感 染性脑脊液,降低颅内压力或监测颅内压 力。
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方法

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方法
对一些特殊治疗疾病方法使用后,在对患者身体护理上,都是要全面的进行,这样避免诱发患者身体并发症,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方法都有什么呢,这是很多人不清楚的,进行腰大池引流管后,对患者护理需要从各方面入手,使得患者出现异常情况,都是能够及时发现,下面就详细介绍下。
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方法:
(1)严密观察患者瞳孔、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有无头痛、呕吐、肢体活动障碍、颈部抵抗感等。
置管后要去枕平卧6h,12h内要密切观察,24h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定时监测,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密切观察引流量、颜色和性状,严格控制引流的速度,
避免引流过量,防止继发枕骨大孔疝、颅内出血、低颅压及气颅等。
集液袋入口处高于外耳道平面10~20cm为佳,或根据每天
引流量调节高度或硬外琐松紧。
引流量为200~300ml/d,即
10ml/h左右。
(3)保持引流通畅。
引流不畅时,积极找出原因。
注意检查
引流管是否扭曲、脱落;如堵塞或血性引流液较浓的患者,可经
引流管定期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更换引流管或重新置管。
引流管通畅,但无脑脊液滴出,颅内压高,经甘露醇脱水后仍无法引流脑脊液者则采用本法无效,应拔除引流管。
集液袋要每天更换,更换时避免抬高集液袋以免反流,要严格无菌操作。
在对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方法认识后,对腰大池引流管患者护理上,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式进行,不过要注意的是,这类患者身体恢复上都是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护理过程中,都是要耐心进行,而且患者也是要配合。
持续腰大池引流护理常规.doc

持续腰大池引流护理常规一、疾病概述是将引流管放置到腰大池内引流脑脊液,是治疗脑积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的一种方法,以便持续释放血性脑脊液或感染性脑脊液降低颅内压力和监测颅内压力。
二、观察及护理要点观察要点内容护理要点严密观察病1、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其他异常症状情变化2、置管后去枕平卧6h,12h 内密切观察,24h 后根据病情定时监测保持引流通1、妥善固定畅2、引流管口必须高于腰椎管水平3—4cm,引流袋则低于腰椎管水平3、加强巡视4、对于烦躁者,可给予适当的约束或镇静严格控制引1、避免引流过量,防止继发枕骨大孔疝、颅内出血、流速度低颅压2、引流量为200-300ml/h3、根据引流量调节引流袋的高度或开关4、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加强营养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量的食物,补足所需的营养并发症1、由于脑脊液引流速度过快、流量过多所致张力性气颅2、严格无菌技术。
保持皮肤干燥,每天换药一次。
防颅内感染止脑脊液逆流。
预防感染1、严格无菌操作,每天更换引流瓶2、一般病人采取仰卧位,头高15°-20°若改变体位,引流瓶重新调节高度,防止脑脊液返流3、通过调节引流管水止和引流瓶未知的高低控制流速和流量。
4、控制引流量5、每天送检脑脊液生化及常规6、及时拔管:脑脊液颜色澄清、各项指标恢复(脑脊液红细胞<100×106/L,蛋白<0.8g/L).置管时间一般3-7d。
拔管前应试夹24h-48h健康指导1、病人应卧床休息,不要随意更换体位及调节引流开关2、躁动病人应防止引流管的脱落,必要时约束带固定。
3、引流袋不能高过穿刺点4、减少探视和人员流动。
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

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第一,术后立即观察。
术后立即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心率等。
观察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注意有无血液、脓液或其他异常。
还需要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症状。
第二,保持引流畅通。
术后立即检查引流管是否有扭曲、堵塞和压迫等情况。
确保引流管畅通,引流液经常流出。
避免压迫引流管,避免在引流管内部产生血栓。
第三,定期更换引流袋。
根据患者引流液的量和颜色,定期更换引流袋,避免引流袋超过容量。
更换引流袋时,注意保持引流系统的闭合以防止污染。
第四,保持引流部位清洁。
每天进行引流部位的清洁。
先用生理盐水清洁引流口的周围皮肤,再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拭,不要揉搓和擦伤皮肤。
然后用无菌纱布贴紧引流口,避免感染。
第五,定期更换引流管。
根据医生的嘱托,定期更换腰大池引流管。
更换引流管前应先准备好备用的引流管,确保引流畅通。
第六,防止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引流系统的无菌。
定期更换引流袋、清洁引流部位和更换引流管时应注意洗手和戴好手套。
第七,观察引流液的性质。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气味和量,及时向医生汇报。
如发现引流液颜色异常、气味恶臭或引流液量明显增多,应立即向医生报告。
第八,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如引流管触碰到衣物或其他外物,应立即更换引流管。
如引流液量减少或停止流出,应检查引流管是否被压迫或堵塞,并及时处理。
第九,协助患者注意伤口护理。
协助患者注意伤口的护理,包括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污染,防止感染。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伤口护理,如清洁、消毒、更换敷料等。
第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术后适时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病情变化和心理状态。
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帮助其应对术后恢复过程中的不适和困惑。
以上是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措施,护士在护理腰大池引流管时应严格按照这些措施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同时,护士还应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腰大池引流护理范文

腰大池引流护理范文引流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一种操作,特别是在腰大池引流中,引流的正确操作和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下面是对腰大池引流护理的一个范文,共计1200字以上。
第一部分:引言腰大池引流是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腰椎手术后引起的骨髓水肿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使用引流管将患者的骨髓液引出体外,以减轻骨髓腔内的压力,减少骨髓水肿的危险。
在进行腰大池引流的过程中,需要护士正确操作和进行护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效果。
第二部分:腰大池引流的操作1.准备阶段:在引流前,护士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引流器械和材料,包括引流管、引流袋、引流泵等。
同时,要检查引流设备的完整性和清洁性。
2.患者准备:患者需要处于侧卧或仰卧位,保持舒适,并确保患者理解引流的目的和过程。
同时,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不适,以及对引流的期望。
3.引流操作:护士需要首先选择合适的穿刺点,一般选择下一个或下两个腰椎椎弓间隙处作为穿刺点。
然后进行消毒,使用无痛腰麻进行麻醉,然后进行穿刺。
穿刺成功后,将引流管插入患者的骨髓腔内,并通过引流泵的控制,控制引流的速度和力度。
4.引流结束:当引流结束时,护士需要缓慢拔出引流管,并进行止血处理。
同时,要检查引流的量和颜色,确保引流液没有异常。
最后,对穿刺点进行消毒和覆盖,确保穿刺点的干净和止血。
第三部分:腰大池引流的护理对于腰大池引流的护理,护士需要在引流操作中进行监测和护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1.监测病情: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心率和体温等,以及引流过程中的引流量和引流速度。
如果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如低血压、呼吸困难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保持引流通畅:护士需要定期检查引流管的通畅性,确保引流通暢。
一旦引流管堵塞,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疏通,以避免骨髓腔内压力过高。
3.皮肤护理:护士需要定期更换引流袋,并检查患者的引流点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处理,并注意细菌感染的风险。
腰大池持续引流的护理

腰大池持续引流的护理摘要】目的腰大池引流术:是指通过从腰部蛛网膜下腔内置入引流管,引流脑脊液的一种方法。
其适应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积血、脑脊液呈血性者,脑室内积血,各种脑脊液耳鼻漏、切口漏,颅内感染等。
【关键词】腰大池引流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248-01一、临床资料我科于2009~2013年共行腰大池引流98例,年龄31~76岁,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或夹闭术后)23例,脑室内积血46例,脑脊液漏切口漏6例,颅内感染23例。
其中治愈89例,死亡6例,自动出院3例。
操作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双下肢屈曲,身体与床面垂直,常规取于L3-4间隙利多卡因局麻,穿刺针穿入蛛网膜下腔,置入导丝,把出穿刺针,沿穿刺针置入导管,妥善固定引流管,于引流管接防反流装置及引流袋。
引流时间4~13d,平均8.25d.二、护理1.穿刺前: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行腰大池引流术目的及重要性,使患者减小对其的恐惧,告知患者术中需要怎样配合医务人员。
对于意识不清或昏迷的患者应向患者家属交代清楚此项操作的作用与风险.,让患者家属做好思想准备。
术前准备:一次性腰大池穿刺包1个,手术盘一个,罗哌卡因一支,碘伏一瓶,敷料贴膜3张,引流袋一个等,烦躁患者术前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2.术后:(1)术后24小时内观察患者瞳孔、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
腰大池引流置管后要去枕平卧6h,如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2)常规护理中观察每小时引流量、引流液的颜色和性状,严格控制引流的速度,避免引流过少或过量。
引流器最高点处高于外耳道平面15-20cm左右,根据每天引流量调节引流器高度。
引流量为250~350ml/d,即10-15ml/h左右。
(3)因引流管较细容易折断,应加以注意,防止搬动患者及翻身时牵拉引流管。
护理过程中应注意检查引流管有无扭转,折叠,保持引流管内脑脊液能够持续引出。
持续腰大池引流及护理

引流效果评估指标
引流液量
观察引流液的总量和每日变化, 判断引流效果。
引流液性状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浑浊度、有 无血性成分等,判断引流效果。
症状改善情况
评估患者引流前后的症状变化, 如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
引流效果评估方法
临床观察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观 察脑室大小和脑脊液循环情况,评估 引流效果。
术前护理
01
02
03
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持 续腰大池引流的目的、操 作过程及注意事项,缓解 其紧张、焦虑情绪。
评估病情
了解患者的病史、体征、 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评估 其是否适合进行持续腰大 池引流。
术前准备
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 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准备好手术所需物品,如 引流管、敷料等。
颅内感染
总结词
颅内感染是持续腰大池引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甚至危及 生命。
详细描述
颅内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等。若发生颅内感染,应立即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必要时进行脑脊液培养以指导抗生
素选择。
04
持续腰大池引流效果评 估
术中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在引流过程中,密切监测 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 血压、呼吸等,确保患者 安全。
协助医生操作
协助医生进行腰大池穿刺, 确保引流管放置位置准确、 引流顺畅。
观察病情变化
在引流过程中,观察患者 是否出现头痛、恶心、呕 吐等症状,及时处理。
术后护理
观察引流情况
定期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 性状等,确保引流管通畅。
详细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成年人的脑脊液约100-150毫升,其比 重为1,呈弱碱性,不含红细胞,正常脑脊液 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压力,对维持颅压的 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脑脊液的形成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脑脊液产生的速率 为0.3ml/min,日分泌量在400-500ml。 侧脑室内的脉络丛组织是产生脑脊液的主要 结构。脉络丛主要分布在侧脑室的底部和第 三、第四脑室的顶部,其结构是一簇毛细血 管网,其上覆盖一层室管膜上皮,形似微绒 毛。此微绒毛犹如单向开放的膜,只向脑室 腔和蛛网膜下腔分泌脑脊液。也有人认为室 管膜和脑实质也有产生脑脊液的作用。
2 脑脊液的循环通路
*
脑脊液的流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两个侧脑室脉络丛最丰富,产生的脑脊液最多,这些脑脊液 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再经中脑导水管流入第四脑室。 各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都汇至第四脑室并经第四脑室的 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下腔。 最后经矢状窦旁的蛛网膜颗粒将脑脊液回渗到上矢状窦,使 脑脊液回流至静脉系统。 脑脊液的回流(或吸收)主要取决于颅内静脉压和脑脊液的 压力差以及血脑屏障间的有效胶体渗透压。脑和脊髓的血管、 神经周围间隙和室管膜也参与脑脊液的吸收。
心理护理
解释说明治疗的目的、重要 性、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取 得家属的配合,对于烦躁或 不配合患者可遵医嘱适当应 用镇静剂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神瞳、生命体征 及其他异常症状 置管后去枕平卧6h 12h内密切观察, 24h后根据病情定时监测
*
保持引流通畅
1.妥善固定 2.引流管口必须高于腰椎管水平3-4cm,引 流袋则低于腰椎管水平 3.加强巡视 4.对烦躁者,可给予适当约束或镇静
4
持续腰大池引流
*
持续腰大池引流是将引流管
放置到腰大池内引流脑脊液, 是治疗脑积水、中枢神经系 统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疾病的一种方法,以便持续
释放血性脑脊液或感染性脑
积液,降低颅内压力和监测 颅内压力。
*
穿刺部位:腰3-4或腰4-5椎体间
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护理要点
心理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保持引流通畅 严格控制引流速度 预防感染 加强营养 及时拔管
及时拔管
拔管指针:脑脊液颜色澄清、各项指标恢复 (脑脊液中红细胞<100×106/L, 蛋白<0.8g/L),脑脊液漏的消 失,患者一般情况的好转 置管时间:一般3-7d 拔管前应试夹管:24-48h 拔管后:观察神瞳、生命体征
Thanks !
11
梗阻性脑积水 交通性脑积水 病理改变 临川表现
CT
脑脊液不能进入蛛网膜下腔循环 蛛网膜颗粒表面的孔隙阻塞或 吸收,潴积于脑室内,导致脑室 受损,或者是蛛网膜颗粒发生 内压力增高,梗阻以上部位扩大 炎症反应,使蛛网膜表面粘连, 导致脑脊液吸收障碍
成人:头痛、呕吐、视力下降、 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 视乳头水肿 婴幼儿:头颅异常增大,囟门隆 起,两眼球呈“落口征” 梗阻以上脑室异常扩大,以下平 脑室系统普遍扩大,四脑室扩 面脑室缩小,脑沟变浅或消失, 大为特征性改变,脑沟变浅、 同时见相应肿瘤或出血等表现 变平或消失,但灰白质界限清 楚
加强营养
腰大池持续体外引流,丢失了大量的蛋白 质,鼓励患者进食或鼻饲高蛋白、高纤维素、 高热量的食物,补足所需的营养
何时拔管
பைடு நூலகம்
及时拔管
拔管指征:脑脊液颜色的澄清、各项指标的 恢复(脑脊液中红细胞<100×106/L,蛋白 <0.8g/L),脑脊液漏的消失,患者一般情 况的好转 置管时间:一般3-7d 拔管前应试夹管:24-48h 拔管后:观察神瞳、生命体征
3
脑积水及其分类
*
脑积水分类
依据病因分类
梗阻性脑积水
又称非交通性脑积水或称脑室内型梗阻性脑积水,是指 病变位于脑室系统内或附近,阻塞脑室系统脑脊液循环 而形成。即第四室出口以上部位发生阻塞造成的脑积水, 是脑积水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因主要有肿瘤、出血、 感染等。
交通性脑积水
交通性脑积水是由于脑室外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或 吸收障碍所致的脑积水,也有产生过多的脑脊液而 致脑积水(乳头状瘤)。最常见病因:蛛网膜下腔 出血、脑膜炎。
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护理
主讲人:柏玉亭
2013-05-06
目录 CONTENTS
脑脊液的形成 脑脊液的循环通路 脑积水及其分类 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护理
*
1 脑脊液的形成
*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 脑脊液 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各脑室、蛛网膜 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脑脊液由脑室中的脉 络丛产生,与血浆和淋巴液的性质相似,略 带粘性。
严格控制引流速度
1.严格控制引流速度,避免引流过量,防止 继发枕骨大孔疝、颅内出血、低颅压等 2.引流量为200-300ml/d,约10ml/h 3.根据引流量调节引流袋的高度或开关 4.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如脑脊液有清亮 变浑浊、有沉淀物或出现血性 脑脊液时应及时汇报医生
预防感染
1.严防颅内感染,严格无菌技术。 2.保持局部皮肤干燥,可每天换药一次。 3.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每天 紫外线消毒一次,减少探视和人员流动。 4.防止脑脊液逆流 5.严格控制置管引流时间,定期留取脑脊液 做脑脊液的常规及生化检查,查脑脊液糖、 蛋白及细胞计数,必要时可做细菌培养, 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颅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