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 多层框架基础

合集下载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课件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课件

1.2 框架结构内力和水平位移的近似计算方法
1.2.1计算单元及计算简图 1.计算单元
框架结构为空间结构,应取整体结构为计算单元 对平面布置比较规则的框架结构,计算中可将空 间框架简化为平面框架 选出一榀或几榀有代表性的平面框架作为计算单 元,每榀框架按其负荷面积承担荷载。
平面框架计算单元的选取
1)各柱的剪力
Vi
Di
D
F
式中 Di — — 第i根柱的D值;
D — — 第i根柱所在楼层所有柱的D值之和;
F — — 第i根柱所在楼层以上所有水平力之和。
2)内力计算步骤同反弯点法。
例题:用D值法求图示框架内力(M、V、N图)。 ib ic 1
求柱剪力:
K 11 1
21
c
1 2 1
筑,形成多个较规则的单元。
防震缝的最小宽度 防震缝的最小宽度是根据地震中缝两侧的 房屋不发生碰撞的条件确定的。
❖ 框架
当H≤15m时,δ=100mm
设防烈度为 6
7
8
9度
H每增加 5m 4m 3m 2m
防震缝宽度增加20mm
❖ 框架--剪力墙,缝宽为框架的70%
❖ 剪力墙,缝宽为框架的50%
❖ 缝宽均应≥70mm
0.41 4.77
10..28 4-34.77
← →
--281800.5..4.440205
-1.23 -0.20 -1.43
-3.32 --002..57
→ ←
-1.66 1.43 0.77
0.23 -0.7
1.59
-0.48143.6
-0.26
2
(单位:kN-m)
2 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近似计算 ──反弯点法

建筑结构——多层框架结构习题

建筑结构——多层框架结构习题

第十二章多层框架结构一、填空题:1、常用得多、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几种类型。

2、框架结构就是由、组成得框架作为竖向承重与抗水平作用得结构体系。

3、框架得结构按施工方法得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

4、框架结构中,梁得截面惯性矩应根据梁与板得连接方式而定。

对于现浇整体式框架梁,中框架梁;边框架梁。

5、框架结构中,梁得截面惯性矩应根据梁与板得连接方式而定:对于装配整体式框架梁,中框架梁;边框架梁。

6、框架梁、柱得线刚度计算公式分别为: 、。

7、多层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得内力近似计算方法有: 、、。

8、弯矩二次分配法得三大要素就是: 、、。

9、多层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得计算方法有、两种。

10、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其侧移由、两部分变形组成。

二、判断题:1、框架结构中,梁得截面惯性矩应根据梁与板得连接方式而定( )。

2、框架结构布置原则中,尽可能增加开间、进深得类型,以使结构布置更趋于灵活机动合理。

( )3、弯矩二次分配法适用于层数较少竖向对称荷载作用得情况( )。

4、弯矩二次分配法,各杆件得传递系数为( )。

5、用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得内力时,要对线刚度与弯矩传递系数进行调整如下:将各柱乘调整系数0、9折减系数;弯矩传递系数改取为1/3。

( )。

6、分层法适用于节点梁柱线刚度比大于或等于4,结构与竖向荷载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得多层、高层框架得内力计算。

( )。

7、一般多层框架房屋,其侧移主要就是由梁、柱弯曲变形所引起得。

柱得轴向变形所引起得侧移值甚微,可忽略不计。

因此,多层框得侧移只需考虑梁、柱得弯曲变形,可用D 值法计算。

( )三、选择题:1、地震区得承重框架布置方式宜采用( )框架。

A纵向承重B横向承重与纵横向承重C横向承重D纵横向承重2、框架结构中,梁得截面惯性矩应根据梁与板得连接方式而定。

对于现浇整体式框架梁,中框架梁、边框架梁得截面惯性矩应为( )。

A、B、 C 、D、3、框架结构中,梁得截面惯性矩应根据梁与板得连接方式而定。

建筑结构中多层框架结构设计浅析

建筑结构中多层框架结构设计浅析

建筑结构中多层框架结构设计浅析多层框架结构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一种设计形式,特点是横向刚度好、空间利用率高且具有抗震能力强的优势。

本文将从多层框架结构的概念、设计原理、构造方式和抗震设计等方面对其进行浅析。

多层框架结构是指将建筑分层连结的结构系统,由纵向柱和横向梁构成。

在结构设计中,通常会采用层间剪力墙和剪力框架来增加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

多层框架结构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布局合理:根据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确定结构的布局。

考虑重要奇异配置和荷载集中部位的影响,合理分配节点的位置。

2. 梁柱布局合理:梁和柱的布局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通常采用等跨度分布和对称布置,以提高结构的均匀性和统一性。

3. 选用合适的材料和断面:根据结构的荷载和使用要求,选用合适的钢材或混凝土材料,确定合理的断面尺寸。

同时考虑构造和施工的可行性。

4. 节点设计合理:节点是多层框架结构中重要的部分,需保证其刚度和稳定性。

通常采用剪力连接形式,采用可靠的连接技术,确保节点的强度和刚度。

5. 考虑抗震设计:多层框架结构应考虑地震荷载的作用,采用抗震设计方法,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常见的抗震设计方法包括设置剪力墙、增加剪力框架和选用合适的抗震措施等。

多层框架结构的构造方式有多种选择,常见的包括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两种。

钢结构具有轻、强、刚和施工周期短等特点,适用于大跨度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具有耐久性好和塑性变形大等特点,适用于中小跨度的建筑。

在多层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中,通常考虑弹性、塑性和稳定性三个阶段的要求。

弹性阶段是保证结构在轻微地震中的安全;塑性阶段是保证结构在一定地震强度下的延性变形;稳定性阶段是保证结构在极限状态下的稳定性。

多层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且成熟的建筑结构设计形式。

在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建筑布局、梁柱布局、材料和断面的选择、节点设计和抗震设计等方面,保证结构具有良好的刚度、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多层框架结构》课件

《多层框架结构》课件

03
安全性
通过将数据访问和业务逻辑分离,可以更好地控制对敏感数据的访问。
01
分离关注点
各层专注于特定的功能,降低了代码之间的耦合度,提高了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02
复用性
各层可以独立开发和测试,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
适用于构建复杂的Web应用程序,特别是需要高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的应用程序。
Web应用程序
《多层框架结构》PPT课件
CATALOGUE
目录
多层框架结构的概述多层框架结构的类型多层框架结构的结构设计多层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多层框架结构的案例分析
01
多层框架结构的概述
01
02
它通常包括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表示层等,各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
多层框架结构是一种软件架构模式,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组件分层,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代码。
应用场景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广泛应用于住宅、办公楼、商业中心、工业厂房等建筑中。
详细描述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多层框架结构形式,主要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这种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能够满足现代建筑对于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总结词:以钢材为主要材料构成的框架结构,具有轻质、高强、抗震等优点。详细描述:钢框架结构是一种以钢材为主要材料的框架结构形式,其特点在于轻质、高强、抗震等优点。钢材的强度高、自重轻,能够有效地减小地震作用对于结构的影响。同时,钢框架结构的施工速度快、工业化程度高,能够满足现代建筑对于高效、快捷的要求。特点:钢框架结构的缺点在于其耐火性较差、易受腐蚀、维护成本较高等。此外,钢框架结构的造价相对较高,对于一些小型或特定的工程项目可能不太适用。应用场景:钢框架结构适用于高层大型建筑、大跨度跨越的桥梁和大型工业厂房等建筑和工程项目中。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梁截面尺寸可参考受弯构件来初步确定。梁高hb一般可取(1/10~1/18)lb(lb为梁的计算跨度),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梁的宽度bb=(1/2~1/3)hb,一般不宜小于200mm。 选择梁截面尺寸还应符合规定的模数要求。
12.2.1.2 截面尺寸
对现浇楼面的整体框架,中部框架梁I=2I0;边框架梁I=1.5I0。其中I0为矩形截面梁的惯性矩(图1
图12.8 框架的计算单元
图12.9 框架柱轴线位置
多层结构房屋一般受到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作用。竖向荷载包括恒荷载、楼层使用活荷载、雪荷载及施工活荷载等。水平荷载包括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
01
楼面活荷载的折减
02
在设计住宅、宿舍、旅馆、办公楼等多层建筑的墙、柱和基础时,由于楼面活荷载在所有各层同时满载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作用于楼面上的使用活荷载应乘以表12.2所规定的折减系数。
柱端弯矩的确定
01
根据各柱分配的剪力及反弯点位置,可确定柱端弯矩。
02
底层柱
03
上端 Mj上=Vj×hj/3
04
下端 Mj下=Vj×2hj/3
05
其它层柱
06
上下端 Mj上=Mj下=Vj×hj/2
07
梁端弯矩的确定 柱端弯矩确定以后,根据节点平衡条件可确定梁的弯矩。 对于边柱节点(图12.17 (a)),有 Mb=Mc1+Mc2 对于中柱节点(图12.17(b)),有 Mb1=ib1/(ib1+ib2)(Mc1+Mc2) Mb2=ib2/(ib1+ib2)(Mc1+Mc2)
第2层
MDG=MGD=24.18kN·m
MEH=MHE=32.23kN·m

12第十二讲 底部框架-抗震墙、内框架砌体房屋 抗震设计新规定

12第十二讲 底部框架-抗震墙、内框架砌体房屋 抗震设计新规定

第十二讲底部框架-抗震墙、内框架砌体房屋抗震设计新规定周炳章底部框架-抗震墙、内框架砌体房屋是砌体房屋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是由底部框架-抗震墙和上部砌体结构组成;内框架结构由内部梁板柱框架结构和砌体外墙组成。

从抗震概念设计原则可以看出,这两种由上下或内外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结构,对于抗震性能都是不利的。

事实证明,在历次地震震害中,这两类结构的震害都是比较重的。

基于我国的国情,多年来我们从经济状况要求,采用以上两类结构,前者是沿街的底层商店和上部住宅;后者是轻工业或仪器仪表工业等的厂房,或其他公共建筑。

随着经济的发展,底层商店类建筑的需求又有提高,提出了在底部设置二层甚至三层框架作为商业用房,上部仍为住宅。

在内框架结构中,作为商场、食堂、礼堂等也有一定的数量。

对以上两类结构在此次修订中,考虑到我国经济状况已有所好转的基本条件下,是否不列入新规范作为推荐的结构。

因为从结构抗震上而言,确实不值得提倡。

而且,在国外的地震区建筑中,也很少见到此类结构。

但同时又考虑到我国国土辽阔,地区差别较大,一些发达地区可以不选用此类结构,但对欠发达地区此类结构经济上还有一定的优势,只要在设计中严格遵守规范标准要求,基本安全是有保障的。

因此最后决定,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结构和内框架结构仍保留,但取消了单排柱内框架结构的做法。

一、对层数和高度的限值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和内框架结构的层数和高度是我们采取的主要抗震措施,对于这两类结构,震害的规律告诉我们,房屋的层数越多和高度越高,其地震中的破坏也越重,这是客观规律。

因此,我们必须限制其建造的层数和高度,而且是作为强制性条文来加以规定。

近十余年来,对底框架及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结构,全国各地进行了多项试验,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

而且,这些理论分析和试验得到的结果,均经过正规的鉴定。

其中关于底部设置两层框架-抗震墙,上部为砌体房屋的成果更为受到重视。

在此次修订中,正式纳入新规范的内容;同时,对于底层框架的这种做法也扩大到底部可以设置两层框架-抗震墙结构,但对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的侧移刚度提出相应要求,以保证底部两层框架和上部砌体结构在沿高度方向的侧移刚度变化是均匀的,而无明显的突变。

多层框架结构PPT课件

多层框架结构PPT课件

表示层通常使用图形用户界面(GUI)技术来实现,如Windows窗体、Web页面等。
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也称为应用程序逻辑层,是 位于表示层和数据访问层之间的层次,
负责处理应用程序的核心业务逻辑。
业务逻辑层包含了实现特定业务规则、 流程和数据处理功能的代码。例如,在 电子商务应用程序中,业务逻辑层可能 包含了处理购物车、结算、订单管理等
挑战
阅读负担
过多的层级和信息可能导 致观众在阅读时感到疲劳 和困惑,难以快速找到所 需信息。
设计难度
多层框架结构需要精细的 设计和排版,以确保视觉 上的清晰和美观。
内容管理
多层框架结构需要合理的 内容规划和组织,以避免 信息的混乱和重复。
如何应对挑战
优化导航
通过明确的导航设计和 指示,帮助观众快速定 位到所需的信息层级。
案例四:移动应用的后台架构
总结词
移动应用的后台架构采用多层框架结构,确保应用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详细描述
移动应用的后台架构通常包括应用层、服务层、数据访问层和数据库层。应用层 提供移动应用的功能和界面;服务层处理业务逻辑和与移动应用的数据交互;数 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交互;数据库层存储用户信息、应用数据等。
将PPT内容组织成一个连贯的故事, 引导观众逐步深入了解主题,提高观 众的兴趣和理解。
使用模板
利用现有的PPT模板,可以大大提高 设计效率,同时保证整体风格的一致 性。
数据可视化
对于包含大量数据的PPT,利用数据 可视化工具和技巧,将数据以直观、 易理解的方式呈现。
互动与参与
在讲演过程中,通过提问、分享案例 等方式与观众互动,提高观众的参与 度和记忆。
多层框架结构ppt课件

多层框架结构范文

多层框架结构范文

多层框架结构范文多层框架结构是一种软件开发架构模式,它将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为多个嵌套的层次结构,每个层次负责处理特定的功能和责任。

这种结构提供了对系统进行模块化和组件化的能力,使得系统易于维护、扩展和重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多层框架结构的概念、优势和使用。

1.概念-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负责处理用户界面和用户交互。

它包括用户界面组件和各种用户输入验证和处理逻辑。

- 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负责处理系统的业务逻辑和规则。

它包括业务逻辑组件和数据验证、计算和转换逻辑。

- 数据访问层(Data Access Layer):负责处理与数据相关的操作。

它包括数据库访问组件和数据操作逻辑。

- 数据库层(Database Layer):负责存储和管理系统的数据。

它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存储结构。

2.优势-模块化和组件化:每个层次都是独立的模块,可以独立开发、测试和维护。

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重用性,并且易于进行功能扩展和修改。

-分工合作:不同的开发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和职责负责不同层次的开发工作,从而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可测试性:每个层次都可以独立进行单元测试,从而方便进行测试和调试工作。

-可维护性:由于每个层次都是独立的,因此在修改一个层次的功能时,不会影响其他层次的功能。

这样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

-可扩展性:由于每个层次都是独立的,因此可以方便地添加新的层次或扩展现有的层次,以满足系统的需求变化。

3.使用在使用多层框架结构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划分功能模块:首先,需要根据系统的需求和功能划分,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和责任。

-定义层次接口:接下来,需要定义每个层次之间的接口和协议。

这样能够确保不同层次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递合理,并提供适当的抽象层次。

-开发各层次模块:然后,可以根据划分的层次,对每个层次进行独立的开发。

《多层框架结构》课件

《多层框架结构》课件
安全性
多层框架结构通过在各层之间实施安全措施,如数据加密 、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等,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有效防 止了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
模块化
多层框架结构将系统划分为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具有特 定的功能和职责,便于开发和维护,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 性和可重用性。
性能优化
多层框架结构可以对各层进行优化,针对不同的业务需求 进行性能调优,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响应速度。
02
多层框架结构的组 成
基础
基础是建筑物的地下部分,承受着建 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土壤 中。
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由专业人 员进行,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 性。
基础类型包括独立基础、条形基础、 筏板基础等,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对 于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 重要。
楼板
楼板是建筑物水平承重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预制楼板和现浇楼板两种类型。
03
多层框架结构的施 工方法
施工前的准备
01
02
03
04
施工计划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 工进度、人员组织、材料采购
等。
现场勘查
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查,了 解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 以便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计划,提前采购和准 备所需的各种材料和设备。
人员培训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 全教育,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
预制楼板是将楼板在工厂预制生产,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现浇楼板是在 施工现场进行浇筑。
楼板的承载能力必须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同时也要考虑施工安全和建筑物的耐 久性。

梁是建筑物中用于支撑楼板和 屋顶的重要承重结构,分为简 支梁、连续梁和悬臂梁等类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倒梁法
此法也是近似简化方法,假定地基反力呈线性分布, 见图14-31。此法是以柱子作为支座,地基反力作为荷 载,将基础梁视作倒置的多跨连续梁来计算各控制截面 的内力。 • 用倒梁法计算所得的支座反力与上部柱传来的竖向荷 载之间有较大的不平衡力,这个不平衡力主要是由于未 考虑到基础梁挠度与地基变形协调条件而造成的。为了 解决这个矛盾,实践中提出了反力的局部调整法,即将 支座反力与柱轴力间的差值(正或负的)均匀分布在相 应支座两侧各1/3跨度范围内,作为地基反力的调整值, 然后再进行一次连续梁分析。如果调整一次后的结果仍 不满意,还可再次调整,使支座反力和柱轴力基本吻合。 •
(3)地基系数法
地基系数(又称基床系数)法是捷克工程师文克勒(E.Winkler) 于 1867年提出的,因此又称文克勒理论。该法假定基础梁底面中 任意点的地基反力与该点的地基沉降(变形)成正比,见图 (14-32),即 : (14-19)
p = ks
式中p——基础底面某点的地基反力(N/mm2); k——地基系数(N/mm s); s—地基在该点的沉降量(mm)。
多层框架结构基础 1.基础的类型及其选择
多层框架结构的基础,一般有柱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 十字形基础、片桩基础,必要时也可采用箱形基础或桩 基等。 (1)条形基础呈条状布置,见图14-28(a),横截面一般呈 倒T形,其作用是把各柱传来的上部结构的荷载较为均 匀地传给地基,同时把上部各报框架结构连成整体,以 增加结构的整体性,减少不均匀沉降。条形基础可沿纵 向布置,亦可沿横向布置。 (2) 十字形基础布置成十字形,见图14-28(b),即沿柱 网纵横方向均布置条形基础,既扩大了基底受荷面积, 又可使上部结构在纵横两向都有联系,具有较强的空间 整体刚度。
• 无线荷载梁段
• 或
• 式中
kb λ= 4EI
• 式(14-21)或式(14-22)通常称为弹性地基 梁的挠曲微分方程。 则称为弹性地基梁的柔度 λ 特征值。 • 微分方程(14-22)的解为
• 式中C1、C2、C3、C4为积分常数,可根据不同的边界条件确定,
• c为特解,由荷载条件确定。 • 求得基础梁的挠度s,由微分关系即可求得梁截面 转角,θ、M和剪力V。具体求解可见地基及基础 教材,
采用静定分析法与倒梁法分别计算,其结果往往会有较大 差别, 只有当倒梁法计算出的支座反力未经调整即恰 好等于柱轴力时,两者的计算结果才会一致。在工程设 计中,必要时可参考上述两种简化计算结果图14-31倒 梁法计算简图的内力包络图来进行截面设计。 地基的反力分布图形对条形基础的内力影响很大。而地基 反力的分布规律,不仅与基础的尺寸、形状、刚度和理 置深度有关,而且还与荷载的作用情况、上部结构的刚 度及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在比较均匀的地基上,上部结构刚度较好,荷 载分布较均匀,基础梁的高度大于1/6柱距时,地基反 力可按直线分布。如果实际情况不符合上述条件,特别 是地基土的压缩性明显不均匀时,以反力分布直线假定 为前提的简化计算结果可能完全不反映实际情况。此时, 应按其它更为精确的方法进行分析。
2.条形基础的内力计算
条形基础一方面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另一方面又受地基反力的作用。两者的合力满 足静力平衡条件。如能确定地基反力的分布规律,则基础的内力计算就很容易了。但 地基反力的分布与上部结构刚度、基础本身的刚度、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许多因 素有关,问题比较复杂,目前尚无统一的精确计算方法,只能在某种假定的基础上进 行一些近似计算。
• 采用地基系数法计算,首先应确定地基系数取值。但 一般基础下各类土的地基系数值的变化幅度很大,其值 不但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关,还与基础和上部结 构的许多因素有关,因此确定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读者在查表或应用值计算公式时应有所注意。 • 地基系数法基于文克勒假定,地基土就像一系列独立的 弹簧,互不相关。实际上,地基上具有抗剪能力,荷载 会相互传递扩散,在基础范围以外一定距离的地基土也 会产生沉陷。因此,地基系数法较适用于受剪承载力低 的土层,或基础梁支承在不厚的软土层上,而下面为坚 硬的土层或岩层的情况,这时地基上较接近于弹簧支承 的条件。
• 应用材料力学中梁的弹性挠曲线微分方程式, 可得基础梁的微分方程如下: • 对于有线荷载的梁段截面弯曲刚度; • q——上部结构传给基础梁的线荷载; • B——基础梁底面宽度。
• 将式(14-19)代人式(14-20),可得 • 有线荷载梁段 :
目前在工程设计中常用的假定一般有成为线性分布、由静 力平衡条件来确定反力值的线性分布假定;第二种是认 为地基土每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与地基沉降成正比的 所谓文克勒(Winkler)假定;第三种是认为地基是半 无限的弹性连续体,并考虑基础与地基变形相协调的半 无限弹性体假定。上述三种假定,可用图14-29表示 根据以上三种地基反力的假定可导出条形基础内力计算 的各种方法,目前常用的有静定分析法、倒梁法、地基 系数法、链杆法、有限差分法等,本书仅对前三 种方 法作一简要介绍。
(1)静定分析法
此法为近似简化方法,假定地基反力呈线性分布,用偏心 受压公式便可确定地基反力值为 :
式中 N——各竖向荷载(不包括基础自重及覆土重)的总和(kN); M——各外荷载对基底形心的偏心力矩的总和(kN·m); B、L——分别为基础底面的宽度和长度(m)。
因为基础(包括覆土)的自重不引起内力,所以式(1418)所得结果即为基底净反力。求出净反力分布后,基 础上所有的作用力都已确定,便可按静力平衡条件计算 出任一截面i上的弯矩和剪力;,见图14-30,选取若干 截面进行计算,然后绘制弯矩图、剪力图。
(3) 若十字形基础的底面积不能满足地基的承载力与上部 结构容许变形的要求,则可扩大基础底面积直至使底板 连成一片,即成为片筏基础。片筏基础可做成平板式或 梁板式。平板式片筏基础实际上是一片等厚的平板,见 图14-28(C),施工简单方便,但混凝土用量大;梁板 式片筏基础一般沿柱网纵横方向布置肋梁,见(图1428d)因而可减小底板厚度,增强结构刚度,但施工较 为复杂。 基础类型的选择,取决于现场的工程地质条件、上部结 构荷载的大小、上部结构对地基土不均匀沉降及倾斜的 敏感程度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设计时应进行必要的技 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后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