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同盟会的建立

合集下载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第一篇: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3.2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式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要求: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其意义;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内容和作用;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2.能力要求:(1)通过对三民主义及其评价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内容评价,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与时俱进的历史观。

3.情感目标:(1)20世纪初是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期,孙中山站在时代前列,“集全国之英俊”,成立全国革命政党——同盟会,发布革命纲领——三民主义,连续对清政府发动武装起义,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2)通过对秋瑾、徐锡麟等献身革命事业英雄事迹的介绍,培养学生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和乐于为人类进步事业献身的价值观。

课时安排 1课时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是重点。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它在宣传、组织和具体筹划革命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它的成立使“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

中国的民主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

孙中山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2.难点分析:如何评价三民主义是难点。

教师应联系同盟会的十六字政纲讲清三民主义。

使学生明确三民主义的概念、内涵及其与同盟会政纲的关系。

认识到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课堂教学设计师: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

1905年,孙中山联合各革命团体的成员,组建了全国性革命政党——同盟会。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什么要创建同盟会?一、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 1.同盟会的建立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同桌讨论,找出同盟会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生:(阅读、讨论、回答问题)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简要说明)同盟会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建立,革命时机日益成熟的形势下建立的。

同盟会的创立名词解释

同盟会的创立名词解释

同盟会的创立名词解释同盟会,也称为天下同盟会,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支有重要影响力的组织。

它的成立和活动对于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变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组织结构和目标使命等方面对同盟会进行详细解释。

一、历史背景19世纪末,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深重危机之中。

以德国为代表的列强不断侵略中国,割地赔款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更是让中国境内的民族压迫和民众苦难达到了顶点。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同盟会应运而生。

二、组织结构同盟会的组织结构相当庞大,由总理事会、中央执行局、各省执行局以及基层组织等多个层级构成。

总理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由主要干部组成,负责制定大政方针。

中央执行局则负责具体落实政策,协调省级执行局的工作。

这种层级化的组织架构使得同盟会的行动更加灵活和高效。

三、目标使命同盟会的主要目标是推翻清朝政府,建立一个现代化的中国。

为此,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宪政,平均地权”的口号,这标志着同盟会的成立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

通过推广科学知识,倡导民主理念,同盟会希望能够引导中国人民走向独立、自由和民主。

四、活动方式同盟会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活动。

他们在海外设立了机关,以便获得对外援助的支持。

同时,同盟会也积极发展地方组织,以便与民众建立联系,争取更广泛的社会支持。

此外,同盟会还通过发起武装起义、暗杀清朝官员等方式,试图推翻清朝政权,实现政治目标。

五、成就和影响同盟会的成立和活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同盟会的存在使得中国的民族意识得到了进一步觉醒,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

其次,同盟会倡导的宪政思想和平均地权观念对中国社会的政治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同盟会的活动为后来的辛亥革命提供了宝贵经验,为中国革命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综上所述,同盟会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支重要组织,它的诞生可谓恰逢其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变革。

通过对其历史背景、组织结构和目标使命的解释,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同盟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高一历史第三章 第二节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课件 人教版

高一历史第三章 第二节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课件 人教版
派别 革命派 代表人物
孙中山
焦点
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 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
保皇派
康有为 梁启超
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萍浏醴起义----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浙皖起义 ----秋瑾、徐锡麟 镇南关起义----孙中山、黄兴 黄花岗起义----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
第二节 同盟会的建立和 革命形势的发展
一 .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
背景:可能性: 各地革命思想传播、革命团体出现 革命活动的蓬勃发展 必要性: 各地起义的失败教训 建立时间: 1905年 纲领: 十六字纲领,后阐述为三民主义。 机关刊物: 《民报》 性质: 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 意义: 标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三民主义 民族: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缺陷:没有明确提出反帝思想 民权: “创立民国”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 “平均地权” 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缺陷:不彻底,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族
创立民国
民权
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地权
民生
前提
核心
补充和 发展
二.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秋瑾,字璿卿,原名秋闺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 小字钰。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为革命而被砍头的第一个女烈士。” ——茅盾《可爱的故乡》
“秋瑾烈士是中华民族觉醒初期的
一位前驱人物,她是一位先觉者。” 1939年周恩来为其表妹题词“勿忘 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浙东儿女 争光”
影响最大的一次起义(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孙中山、黄兴领导 又称(广州黄花岗起义)(1911广州起义)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保皇派
革命派
推翻清政府 的统治,建 立民主政治
“民权”是不可 抗拒的历史潮流, 天下田应为天下 中国人不比欧美 人同耕,地主垄 人低劣,有能力 断土地,不利于 社会发展 实行民主政治
(三) 论战的实质和作用
实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资 产阶级不同派别在斗争方式、斗争手段和政权形 式之间的斗争。
3 (2010高考全国文综Ⅱ,17)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
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 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 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B )
A.天赋人权 C.君民共主
B.主权在民 D.民贵君轻
【点拨】 此题难度适中,关键是要了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观点。“百姓
作用:1. 革命派在理论上击败了保皇派,占领 了思想阵地,保皇派陷入孤立。 2.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推动了民主 革命高潮的到来,掀起了第二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从反封建主义的角度,比较维新派与革命的思想 主张有何异同?造成这种差异的阶级根源是什么?
相同点

(1)都用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用资产 阶级的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 (2)都侧重介绍、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封建思想没 有进行彻底批判。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6.1906年12月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会上,章太炎发 表演说:“以前的革命,俗称强盗结义;现在的革命, 俗称秀才造反。”章太炎所说的“秀才”指的是( D ) A.地主阶级的洋务派 B.地主阶级的顽固派 C.资产阶级的维新派 D.资产阶级的革命派 【解析】 本题材料中“现在的革命”指当时的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所以“秀才”指代资产阶级革命派 。

高二历史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高二历史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为什么说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 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全国性——它是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全 国主要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组成。 • 统一的——有统一的领导机构、统一的机关刊物、 统一的革命纲领 •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从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和手 段。
为什么说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 产阶级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08全国II)15.在清末,革命派与维 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 )
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 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 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 D.应否推选议会制度
C
(3)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1)目的 (2)概况 (3)结果
(2006年四川卷)“危局如斯敢惜身? 愿将生命作牺牲”是女革命家秋瑾的 豪迈诗篇。她在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 武装起义是(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
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
1、兴起:
(1)兴中会的成立(中国资产阶级第一 个革命团体)和广州起义(中国民主革 命的第一步) (2)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 (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派已经形成)
2、发展:
(1)同盟会的建立
①原因: ②概况:时间;地点;领导者;政治纲领;机关刊物 ③ 意义
(2)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
①原因 ②内容 ③结果
相同点: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与民主革命思想 在反封建方面的比较
①都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 用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②都侧重 介绍、宣传政治主张,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彻底 批判。
不同点:
①维新思想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 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 因循守旧思想;革命派直接采用西方资产阶级革 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 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3-2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3-2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1.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
革命政党是
A. 兴中会
C. 光复会
B. 华兴会
D
D. 中国同盟会
2.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是因为
①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形成了统一的革命领导力量
③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革命形势迅速发展
④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
A. ①②③ C. ②③④ B.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第三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 清朝的覆亡
第二节
同盟会的建立和 革命形势的发展
一、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⑴条件
阶级条件 思想条件 组织条件
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革命团体的纷纷建立
一、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⑴条件 ⑵情况
1905年8月 东京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
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蜇之人心 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 遏止,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 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 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
浙皖起义 萍浏醴起义
黄花岗起义
镇南关起义
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统一的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应运而生。同盟 会建立后,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在思想和实 践上更加深入发展,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 列武装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革命党人屡 败屡战,越挫越奋。一浪高过一浪的武装 起义沉重打击了腐朽的满清王朝的统治, 清王朝的末日为时不远了。
恢复中华 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
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 的国家。 民族主义的 内涵是什么?

同盟会的建立正式版

同盟会的建立正式版

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1、起义概况一览表
名 称 时间 领 导 人 特 点
萍浏醴起义 1906. 浙 皖 起 义 1907. 镇南关起义
刘道一
同盟会影响下爆发 的首次大规模起义
徐锡麟 秋瑾 浙皖两地合作 孙中山 黄兴 发生在中越边境 准备较充分
1907.
黄花岗起义 1911.
孙中山 黄兴 影 响 最 大
[试分析]
同盟会成立前,革命团体因分散起 义而失败,在成立了统一的政党同盟会 之后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为什么还是失 败?
•同盟会领导人的软弱,始终没有深入发 动群众,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各自为战,力量单薄,对各地分散的斗 争未加联系,缺乏配合 •清政府力量过于强大
课堂练习
1、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 革命政党是 ( C ) A、兴中会 B、光复会 C、中国同盟会 D、保国会 2、孙中山认为“政治革命的根本”即三民 主 C 义的核心是 ( ) A、民主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族主义
3、 同盟会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主要是指 ( C )
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 B、积极发动广大人民参加革命
C、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纲领 指导 D、与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
4、 三民主义的主要缺陷有( D )
①反帝目标不明确
②反封建目标不明确 ③不扫荡汉族封建地主势力
④土地革命纲领不彻底
A、①④ ①③④ B、①② C、③④ D、
5、革命派与保皇派间论战的焦点不包括( B

A、是否要暴力革命 B、是否提倡西学
C、是否要实行民主政治
D、是否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6、黄花岗起义的主要领导者是(D )

第二节___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第二节___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第二节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
的发展
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政治纲领
1. 中国同盟会建立的条件
(1)必要性: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
义先后失败。

革命
形势的发展需要建
立一个全国性的革
命政党。

(2)可能性:
①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历史舞台
②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③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和活动
④实践基础:革命团体武装起义的尝试
⑤孙中山个人的作用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东京、内容、意义
3.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三民主义
(1)内容
①民族主义——民族革命: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

②民权主义——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民生主义——社会革命:核定地价,原价归原主,涨价归国有。

(2)评价
二、革命形势的发展
1.思想宣传: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1905---1907年
(1)主要内容
(2)实质:资产阶级不同派别关
于斗争方式、手段和
政权形式之争。

(3)作用: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
传播,有力地推动了
民主革命高潮的到
来。

2.武装起义:扩大革命影响,加速革命进程。

(1)萍浏醴起义:1906年、刘道一、第一次大规模
(2)浙皖起义:秋瑾、徐锡麟(3)镇南关起义:孙中山、黄兴(4)黄花岗起义:1911年最有准备、影响最大。

3.2 同盟会的建立

3.2 同盟会的建立

思考与讨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思考与讨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民族资本主义 产生以后,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活动与 产生以后, 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 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些探索活动? 么?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些探索活动?
• 变化: 变化: 领导阶级:由地主阶级、 ①领导阶级:由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到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学习内容:由西方的技术到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 ②学习内容:由西方的技术到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 •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壮大 • 评价: 评价: 这些活动都是进步的。 ①这些活动都是进步的。 ②这些活动为后来的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这些活动为后来的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③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决定了这些活动最终会失败
• ②据材料分析孙中山要解决什么社会的土地问题?从根本上要解决什么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的土地问题。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 ③在解决土地问题上,孙中山反对什么? 夺取富人之田,即没收地主土地。 ④从材料所述的方法分析,民生主义能否满足农民基本要求?评价它 的具体方法 • 不能。孙中山提出的核定地价法具有空想性,不可能实现 • • • •
• ①含义:核定地价,实现“土地国有” 含义:核定地价,实现“土地国有”
• ②性质: 性质: • 其实质是通过“核定地价”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资产 其实质是通过“核定地价”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 阶级的“土地国有” 是一个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阶级的“土地国有”,是一个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 ③局限: 局限: • 不敢提出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不能从根本上触动封 不敢提出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 建土地所有制
为当时中国历史之主流。康有为、梁启超等, 为当时中国历史之主流。康有为、梁启超等,成 • 相同点: ,对革命派进行攻击,阻碍了革命的发 相同点: 为保皇派, 为保皇派 对革命派进行攻击, 目的: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 ①目的:必然引起革命派的反击 展, 实行民主政治, ②内容:都反对封建专制 主张走资义道路 都没有提出彻底的 • 内容:都反对封建专制,主张走资义道路 2、内容:①②③ 主张走资义道路,都没有提出彻底的 、内容: 反帝反封建纲领 • 方式:都是向西方学习。 3、实质: 、实质: ③方式:都是向西方学习。 都是属于民族资级(上层 中下层) ④阶级属性 都是属于民族资级 上层 中下层 • 阶级属性:都是属于民族资级 上层;中下层 是资产阶级不同政治派别就中国通过何种手段实 • 不同: 不同: 行何种政体的论战。 行何种政体的论战。 ①对待清王朝:维新派在维护清王朝统治;革命派主张推翻清 • 对待清王朝:维新派在维护清王朝统治; 4、作用: 、作用: 王朝。 王朝。 • 手段:维新派主张改良;革命派主张用暴力手段。 ①革命派在理论上击败了保皇派,保皇派陷于孤 革命派在理论上击败了保皇派, ②手段:维新派主张改良;革命派主张用暴力手段。 立。 政体不同: 主张的政体不同 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 ③主张的政体不同: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民主共 • 和。 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②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高一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节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

高一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节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

第三章第二节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同盟会的建立、性质和政纲;三民主义;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

[能力目标](1)归纳革命派和保皇派论战的内容,培养学生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2)评价三民主义,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点拨[知识引导]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1)建立的历史条件①资产阶级革命队伍的壮大(阶级基础)。

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思想基础)。

③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即革命派形成(组织基础)。

④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武装起义的尝试(实践基础)。

⑤孙中山个人的作用(2)组成:在兴中会、光复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的基础上组成。

(3)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规模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组织形式:统一的领导机构、领导核心、孙中山为总理。

组织范围:许多革命团体参加,具有全国规模。

政纲和章程:有同盟会章程和十六字政纲,有明确的斗争目标。

机关刊物:《民报》注意:联系政治学科有关“政党”的要义,理解同盟会的性质(4)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5)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2.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1)起因:20世纪初,民主革命运动兴起,已成为当时中国历史之主流。

康有为、梁启超等,成为保皇派,对革命派进行攻击,阻碍了革命的发展,必然引起革命派的反击。

(2)内容:①要不要用暴力推翻清朝政府。

②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

③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

(3)实质:是资产阶级不同政治派别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

(4)作用:①革命派在理论上击败了保皇派,保皇派陷于孤立。

②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重点、难点]1.同盟会政治纲领和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同盟会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没有本质的区别,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展开表述和完善,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的结果。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政治纲领 1、同盟会成立——(1)原因:革命思想传播,革命团体的建立和各地革命活动的发展,各革命团体分散起义失败的教训。

(2)时间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

(3)领导人:孙中山、黄兴、宋教仁。

(4)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5)性质: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6)意义: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政党的领导。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明确的纲领。

孙中山成为公认的革命领袖,民主革命就有了统一的领导人)。

2、三民主义——(1)概念: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

(2)内容:①、“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即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有两层意思,一是推翻清朝的统治,废除清朝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独立,即推翻作为帝国主义走狗的清朝,暗寓了反帝意愿。

“反满”是指反对清朝统治者及其特权,非所有满族人;“反帝”旗帜不鲜明,只把对帝国主义的仇视集于其代理人满族统治者身上,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②、“创立民国”即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有三层意思,一是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帝制;二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三是防止封建君主制复辟。

③、“平均地权”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孙中山想通过“核定地价”,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资产阶级的“土地国有”。

这种通过“核定地价”在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条件下,实现土地国有来解决土地问题,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但它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符合历史要求的。

(3)评价: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同盟会的成立

同盟会的成立
(2)必要性: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使革命认识到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革命组织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
2.成立: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
3.政治纲领
(1)内容
①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
②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又将其阐发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民权主义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它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民生主义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纲领。
同:两次论战都围绕着要不要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展开,都是思想解放的潮流,都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
【典例剖析】
[例题]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因为它
A.成立时间最早
B.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
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办法是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是民权主义的补充和发展。
3.同盟会成立以后,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最重要的是哪两次?为什么说它们最重要?
答案:最重要的是萍浏醴起义和广州黄花岗起义。
原因: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它扩大了同盟会的政治影响,使各地的反清起义迅速掀起高潮。
(3)影响: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2.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1)1906年12月,同盟会会员刘道一等联合会党发动了萍浏醴起义,这是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第二节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知识体系】一,同盟会的建立1,历史条件:思想基础——的传播可能性组织基础——的广泛建立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必要性:各革命团体分散进行的反清起义相继失败,建立统一的革命政党,走联合反清的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例题:1、同盟会被称为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因为①以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联合为基础②有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③建立从中央本部到各地支部的组织系统④推举公认的革命领袖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是因为①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②标志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③形成了统一的革命领导力量④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3,纲领: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指导思例题:3.三民主义要解决的主要社会矛盾是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C.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D.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的矛盾4.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含义是A.推翻腐败的清政府B.反对所有的满族人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明确地反对帝国主义的统治5.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照现在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这表明当时孙中山①正确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②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种族复仇思想③认为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具有双重意义④坚持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指导革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三民主义作为比较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其实质是A.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B.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要求C.适应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D.提出平均地权,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7.由于三民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对革命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A.致使革命缺乏坚强的领导B.致使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C.致使革命阵营成分复杂D.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让步8.下列能体现三民主义的局限性的有①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②没有反映中国广大人民的愿望③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纲领④没有明确反封建主义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二,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1、论战的内容:2、实质:资产阶级不同派别关于斗争方式、斗争手段和政权形式之争。

同盟会的建立和

同盟会的建立和

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条件:
①思想上: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②组织上: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③形势上:革命活动的蓬勃发展; ④必要性: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概况:
名 称
时 间
地 点
创 建 人
刊物
性质
纲领
意义
中 国 同 盟年 会
1905
日 本 东 京
第一个
全国规
孙 中
《民报》
2、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B)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3、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是指
(D)
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 B、资产阶级革命派队伍壮大起来 C、孙中山被拥戴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袖 D、革命有了统一的政党领导和政治纲领
4、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
本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节 提 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要 革命党的武装起义
二、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1、时间: 同盟会成立以后 ❖ 2、双方:革命派←→保皇派 ❖ 3、阵地:《民报》、《新民丛报》 ❖4、内容: 三个要不要 ❖ 5、意义: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三、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
同盟会的建立和 革命形势的发展
授课者:陈明珠
本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节 提 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要 革命党的武装起义
同盟会成立前后的主要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简表
成立时间 名称 1894年 兴中会 1904年 华兴会 1904年 光复会 1906年 日知会
地区 檀香山
长沙 上海 武昌
领导人 孙中山 黄兴、宋教仁 蔡元培 刘静庵

同盟会的成立(推荐五篇)

同盟会的成立(推荐五篇)

同盟会的成立(推荐五篇)第一篇:同盟会的成立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思考导学】1.简述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和特点。

答案:历史条件:①经济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但仍有比较迅速的发展。

②阶级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

③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④组织基础: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建立。

⑤时代要求: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革命组织。

特点: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简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并分析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案: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这是三民主义的前提。

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权主义思想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解决了当时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办法是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是民权主义的补充和发展。

3.同盟会成立以后,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最重要的是哪两次?为什么说它们最重要?答案:最重要的是萍浏醴起义和广州黄花岗起义。

原因: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它扩大了同盟会的政治影响,使各地的反清起义迅速掀起高潮。

广州黄花岗起义是这一时期革命党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武装起义。

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革命党人的勇敢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自学导引】一、同盟会的建立 1.条件(1)可能性①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为同盟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革命团体的不断出现为同盟会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2)必要性: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使革命认识到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革命组织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

《同盟会的建立》课件

《同盟会的建立》课件
策略得当
同盟会采取了合适的策略,如 联合其他革命团体、发动起义 等,有效地推动了革命进程。
同盟会的不足之处
思想观念的局限性
同盟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存在局限性, 过于强调民族主义和传统观念,忽视 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变革需求。
组织内部的分裂
同盟会内部存在分歧和矛盾,导致组 织力量的分散和削弱。
缺乏明确的纲领和目标
同盟会缺乏明确的纲领和目标,导致 行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
缺乏有效的领导核心
同盟会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导致决策效率和执行力不足。
同盟会的历史地位与意义
推动了中国革命进程
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同盟会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国革命注入了 新的活力,推动了革命进程。
同盟会的宣传工作,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 播,为后来的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思想基 础。
同盟会的建立
目录
• 同盟会背景 • 同盟会的创立 • 同盟会的影响 • 同盟会的评价
01
同盟会背景
清朝末年的政治状况
01
02
03
政治腐败
清朝末年,官僚腐败严重 ,民生凋敝,社会矛盾尖 锐。
西方列强侵略
中国面临西方列强的侵略 和瓜分,民族危机空前严 重。
民众反抗
民众对清朝统治的不满加 剧,各地起义和抗争不断 。
民族危机的加深
领土丧失
中国在对外战争中屡次战 败,领土和主权受到严重 损害。
经济掠夺
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 剥夺中国经济发展机会。
社会动荡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 ,社会动荡不安。
改革派与保守派的斗争
改革派主张
两派斗争激烈
改革派主张学习西方,推行现代化改 革,以振兴国家。
改革派与保守派在政治、思想、文化 等方面展开激烈斗争。

3.2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3.2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3)维新派主张用和平改良的方式,幻想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封建统治。
【解析难点】
1.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1)起因:20世纪初,民主革命运动兴起,已成为当时中国历史的主流,流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却站到维护清朝专制统治的立场上,成为保皇派,对革命进行攻击,阻碍了革命的发展,这必然引起革命派的反击。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个阶层,即以康、梁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展开了激烈争论。
2.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出现的两次论战的异同
第一次是指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第二次是指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异:论战围绕着要不要推翻清朝政府,革命派明确提出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②第一次论战还围绕着文教进行,维新派提出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的主张。第二次论战更广泛深刻,革命派不仅提出实行民主政治,还提出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主张。
例2 (2002年,北京)在20世纪初出现的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因为它( )
A.成立最早
B.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
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政党”概念的内涵。政党的基本特征是:政党的阶级属性;政党的政治目标即纲领章程;政党的组织和纪律;政党的党员、领袖及所联系的群众。
(3)对三民主义的评价。①进步性: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也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号召力,因而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②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因此也就不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这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相继建立; 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相继建立; 基础 必要性: 必要性: 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 (2)建立(1905.8 东京) 东京) )建立( •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规模统一的资产阶 性质: 级革命政党。 级革命政党。 • ①组织形式:统一的领导机构、领导核心、孙中 组织形式:统一的领导机构、领导核心、 山为总理。 山为总理。 • ②组织范围:许多革命团体参加,并在国内国外 组织范围:许多革命团体参加, 设有支部和分会,具有全国规模 设有支部和分会 具有全国规模 • ③章程和政纲:有同盟会章程和十六字政纲,有 章程和政纲:有同盟会章程和十六字政纲, 明确的斗争目标。 明确的斗争目标。 • ④机关刊物:《民报》 机关刊物: 民报》 • (3)性质、意义:①② )性质、意义:
第二节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式的发展
• 一、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 • 1.建立 .
• (1)建立的历史条件 )
可能性: •可能性: 资产阶级革命队伍的壮大(经济、阶级基础)。 ①资产阶级革命队伍的壮大(经济、阶级基础)。 经济基础 基础: 经济基础:民资的初步发展 (思想基础)。 • 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为什么没有在 世纪末而是在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为什么没有在19世纪末而是在 20世纪初成为中国革命的主流? 世纪初成为中国革命的主流? 世纪初成为中国革命的主流 • 19世纪末没有成为主流的原因: 世纪末没有成为主流的原因: 世纪末没有成为主流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危机,因 )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危机, 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成熟, 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成熟, 尚不能认清清政府的反动本质。 尚不能认清清政府的反动本质。 (2)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 )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级上层发展比较突出, 级上层发展比较突出,他们对封建势力有较多的 依赖性,故对清政府抱有幻想。 依赖性,故对清政府抱有幻想。 (3)资产阶级特别是中下层发展还不够充分,故 )资产阶级特别是中下层发展还不够充分, 不能形成强大的革命势力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即革命派形成(组织基础)。 ③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即革命派形成(组织基础)。 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基础: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 ④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武装起义的尝试(实践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武装起义的尝试(实践基础)。 • 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 ⑤孙中山个人的作用 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 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
• 内在联系 内在联系: • 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是核心,是民主革命的中 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是核心, 心任务。民族主义是前提, 心任务。民族主义是前提,民生主义是对民权 主义发展和发展。 主义发展和发展。 • (3)评价:进步性:a b c )评价:进步性: • 局限性: 局限性:a b c
• 二、 讨论: 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讨论: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有何异 起因: 世纪初, 同• 1、目的、内容世纪初、方式 阶级属性) ,已成 ? 、目的、内容、手段 ,民主革命运动兴起 阶级属性) (起因:20世纪初 民主革命运动兴起, 、手段、
• ①含义:核定地价,实现“土地国有” 含义:核定地价,实现“土地国有”
• ②性质: 性质: • 其实质是通过“核定地价”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资产 其实质是通过“核定地价”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 阶级的“土地国有” 是一个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阶级的“土地国有”,是一个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 ③局限: 局限: • 不敢提出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不能从根本上触动封 不敢提出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 建土地所有制
• 材料解析题 • 阅读下列材料 •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享乐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 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 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 知其中道理,随口说法,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 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 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己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 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 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 ──引自孙中山《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 • 回答: • ①据材料指出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 • 看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悬殊的社会矛盾
一、单项选择题 1.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它 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要求 B.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 C.适应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 D.提出了平均地权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2.三民主义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 D.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矛盾 3.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主张兴民权的不同之处是 A.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B.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C.主张给资产阶级以政治权利 D.主张给人民一些基本的民主权利 4.下列对同盟会革命纲领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B.表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C.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D.没有提出土地纲领
• • • • • • • • • • •
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1、萍浏醴起义 最早 最早) 、萍浏醴起义(最早 (1)时间、领导、地区 )时间、领导、 不同于旧式农民起义, (2)特点:a不同于旧式农民起义,提出了建立资产 )特点: 不同于旧式农民起义 阶级共和国。 阶级共和国。b 第一次 (3)作用:扩大了同盟会的政治影响、引发了各地反 )作用:扩大了同盟会的政治影响、 清起义的高潮 2、浙皖起义和镇南关起义 、 3、黄花岗起义(影响最大 3、黄花岗起义(影响最大) 影响最大) (1)准备充分:成立领导机关、组织敢死队、筹集经 )准备充分:成立领导机关、组织敢死队、 费 (2)概况:1911。4 黄兴、广州、失败 )概况: 。 黄兴、广州、 (3)失败原因:同盟会领导的软弱,没有深入发动群 )失败原因:同盟会领导的软弱, 众 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4)影响: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 )影响: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加速了革命 发展的进程。 发展的进程。
思考与讨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思考与讨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民族资本主义 产生以后,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活动与 产生以后, 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 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些探索活动? 么?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些探索活动?
• 变化: 变化: 领导阶级:由地主阶级、 ①领导阶级:由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到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学习内容:由西方的技术到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 ②学习内容:由西方的技术到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 •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壮大 • 评价: 评价: 这些活动都是进步的。 ①这些活动都是进步的。 ②这些活动为后来的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这些活动为后来的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③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决定了这些活动最终会失败
• 2、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 、 • (1)二者关系:没有本质的区别,三民主义是孙中山 )二者关系:没有本质的区别, 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展开表述和完善,并使之系统化、 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展开表述和完善,并使之系统化、 理论化的结果。 理论化的结果。 • (2)内容 内容: 内容 • ①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革命) 驱除鞑虏,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族革命) • 内涵:a推翻清朝的统治 推翻满洲贵族的民族压迫b独立 内涵 推翻清朝的统治,推翻满洲贵族的民族压迫 独立: 推翻清朝的统治 推翻满洲贵族的民族压迫 独立 推翻帝国主义走狗的清朝,暗含了反帝的愿望 推翻帝国主义走狗的清朝 暗含了反帝的愿望 • 局限 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局限:a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 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b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 ②民权主义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政治革命) 创立民国( 创立民国 政治革命) • 含义:①推翻封建帝制;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防 含义: 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止帝制复辟 • 局限 主张民权主义,但不敢依靠广大工农群众,找不 局限:主张民权主义 但不敢依靠广大工农群众, 主张民权主义, 到真正出路。 到真正出路。 平均地权(社会革命) •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社会革命)
5. 1905年-1907年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内容不包括 A.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 B.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 C.要不要废科举,兴办新式学堂 D.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6.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实质是反映了 A.民主政治与封建专制的矛盾 B.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的矛盾 C.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D.资本主义经济与封建经济的矛盾 7.被孙中山誉为“惊无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的是 A.萍浏醴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四川保路运动 D.护国运动 8.下列历史事件中,黄兴没有参与的是 A.任同盟会执行部庶务 B.任华兴会领导 C.领导黄花岗起义 D.组织萍浏醴起义 9.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是因为 ①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③提出了比较完整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④形成了统一的革命领导力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为当时中国历史之主流。康有为、梁启超等, 为当时中国历史之主流。康有为、梁启超等,成 • 相同点: ,对革命派进行攻击,阻碍了革命的发 相同点: 为保皇派, 为保皇派 对革命派进行攻击, 目的: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 ①目的:必然引起革命派的反击 展, 实行民主政治, ②内容:都反对封建专制 主张走资义道路 都没有提出彻底的 • 内容:都反对封建专制,主张走资义道路 2、内容:①②③ 主张走资义道路,都没有提出彻底的 、内容: 反帝反封建纲领 • 方式:都是向西方学习。 3、实质: 、实质: ③方式:都是向西方学习。 都是属于民族资级(上层 中下层) ④阶级属性 都是属于民族资级 上层 中下层 • 阶级属性:都是属于民族资级 上层;中下层 是资产阶级不同政治派别就中国通过何种手段实 • 不同: 不同: 行何种政体的论战。 行何种政体的论战。 ①对待清王朝:维新派在维护清王朝统治;革命派主张推翻清 • 对待清王朝:维新派在维护清王朝统治; 4、作用: 、作用: 王朝。 王朝。 • 手段:维新派主张改良;革命派主张用暴力手段。 ①革命派在理论上击败了保皇派,保皇派陷于孤 革命派在理论上击败了保皇派, ②手段:维新派主张改良;革命派主张用暴力手段。 立。 政体不同: 主张的政体不同 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 ③主张的政体不同: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民主共 • 和。 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②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