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等六科总结
教师资格证科目要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科目要点总结教师资格证是评价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准,而各科目的考试要点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对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各科目要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要点总结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核心科目之一,其要点总结如下:1. 教育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比较重视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教育实践能力: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教育实践经验和能力,包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3. 教育管理能力:主要考察考生对学校管理和教育行政管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重点考察考生对学校管理制度、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二、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测试要点总结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测试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另一核心科目,其要点总结如下:1. 学科基础知识:考察考生对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学科核心概念、学科发展历程等方面的内容。
2. 学科教学方法: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学科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实施等方面的能力。
3. 学科教材解读与教学评价:考察考生对学科教材的解读和教学评价的能力,包括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教材的有效利用等方面的能力。
三、综合素质面试要点总结综合素质面试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最后一关,其要点总结如下:1. 专业素养与教育实践:考察考生的专业素养和教育实践经验,包括教育研究能力、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2. 课题研究与教学设计: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课题研究和教学设计能力,包括教学案例的设计、课程思政的研究等方面的能力。
3. 综合分析与问题解决: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包括对教育政策、教育改革等方面问题的思考和回答能力。
总结:教师资格证科目要点涵盖了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测试以及综合素质面试三个方面。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对教育理论、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加强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管理的了解,同时提高综合素质面试的准备能力。
教师资格考试总结
第一章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 心理现象结构图:3. 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三者是互相依存的。
认识是基础,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可以深化认识,可以坚定意志,意志也可以强化认识,加深情绪情感体验。
4. 心理的实质: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1)心理是脑的机能;2)但人脑本身不能独立的心理,客观事物作用于脑,才实现反应机能产生心理;3)心理带有主观能动性。
5. 心理学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个实验室的建立,看成是心理学脱离哲学怀抱,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一)构造主义构造主义的奠基人是冯特,主要代表人物为铁钦纳。
观点:研究人的心理主要研究人的意识经验,人的经验可以分为三种元素即感觉、意象和激情,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二)机能主义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代表人物有杜威和安吉尔等。
观点:机能主义也主张研究意识,但是他们不把意识看成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看成川流不息的过程,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与构造主义强调意识的构造不同。
(三)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代表人物包括斯金纳、班杜拉等。
不再是意识,而是行为。
(四)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
观点:无意识论,本能论,人格论(五)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威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观点:提出心理学的整体性: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与意义。
(六)认知心理学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教师资格证的学科知识点总结与复习
教师资格证的学科知识点总结与复习教师资格证是衡量一名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的认可证书。
为了获得教师资格证,考生需要熟练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学科知识。
本文将对教师资格证的学科知识点进行总结与复习,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教育学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点科目之一,主要涉及教育学理论、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等内容。
在此我们将重点总结以下几个知识点:1. 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教育理论的特点和应用,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
2. 教育思想与教育家考生需熟悉各个时期的教育思想家及其代表作品,如孔子、孟子、康德、马克思等。
对于他们的教育观点和理论要有清晰的认识。
3. 教育改革与发展考生需了解我国各时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历程,如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等,还要了解国外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育发展的趋势。
二、心理学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另一个重要科目,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
以下是心理学方面的几个知识点:1. 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考生需要了解儿童和青少年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情感、社会发展特点,如婴儿期的感知能力、学龄儿童的思维方式等。
2. 学习与记忆考生需了解学习与记忆的理论和方法,如联结主义理论、刺激反应理论,以及记忆的分类和改善方法。
3. 个体差异与教育个体差异是指学生在能力、性格、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考生需要了解个体差异的原因和影响,同时掌握针对不同差异学生的教育方法。
三、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指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考生需要了解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和要求。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方面: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考生需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如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学校管理等。
2. 《中小学教师法》考生需了解《中小学教师法》对教师资格、教师职责和权益等方面的规定。
3. 其他教育法规考生还需了解学校管理、教育经费管理等方面的教育法规,如《学校安全条例》、《教育经费监管办法》等。
教师资格科目知识点梳理
教师资格科目知识点梳理教师资格考试是国内教育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考试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而想要成功通过考试,掌握相关科目的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教师资格考试常见科目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 教育学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和特点2. 教育学的学派与流派- 中国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国际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3. 教育思想与教育原理- 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近代西方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教育原理的基本分类与理论二. 心理学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 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2. 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知觉与注意- 学习与记忆- 思维与解决问题- 情感与情绪- 人格与发展3. 心理测量与评价- 心理测量的目的和方法- 常见的心理测量工具及其应用领域三. 教育法律法规1. 教育法律法规的概念和种类- 教育法律法规的定义和作用- 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2. 具体的教育法律法规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3. 教育管理与教育改革- 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四.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1.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2. 教育技术设备与媒体材料- 教育技术设备的种类和功能- 各类媒体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3.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计算机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网络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五. 教育评价与教育统计1. 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教育评价的定义和分类- 教育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2. 教育统计的基本方法和指标- 教育统计的定义和分类- 常用的教育统计指标及其解读3. 教育质量评价与教育监测- 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教育监测的内容和方法综上所述,教师资格考试的科目知识点梳理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以及教育评价与教育统计。
教师资格证科目要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科目要点总结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教师职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认证,对于想要成为合格教师的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科目的考试要点也有所不同,以下是对教师资格证科目要点的总结。
一、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教育基础知识)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核心科目之一,主要考察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和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要点总结如下:1. 教育心理学: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掌握学生发展的规律、个体差异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2. 教育学:熟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和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3. 教育法律法规:熟悉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包括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了解教育监督与评估的法律法规。
4. 教育评价与测量:掌握教育评价与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教育评价的功能和作用,熟悉各种评价方法和工具。
5. 教育研究方法: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熟悉文献检索、资料整理和论文写作等基本技能。
二、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的另一个重要科目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主要考察教师在所教授学科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要点总结如下:1. 学科知识: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熟悉学科的内在联系和学科知识的体系结构。
2. 教学设计与评价:熟悉教学设计和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根据学科特点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能够评价教学效果。
3. 教学方法与手段:了解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应用,能够根据学科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 学生学习特点和教育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育需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
5. 教学组织与管理:了解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组织和管理学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三、综合素质面试综合素质面试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环节,考察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点总结教师资格证考点总结教师资格证考试是对教师教育和教学能力的综合考核,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伦理等多个学科内容。
下面将对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主要考点进行总结。
一、教育学1. 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的定义、教育的特点、教育目标等。
2. 教育学理论:包括行为主义教育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教育学等。
3. 教育教学过程:包括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
4. 教育心理学:包括学习理论、个体差异、心理健康、人格发展等。
二、心理学1. 儿童心理发展:包括感觉、知觉、认知、情绪、动机等方面。
2. 青少年心理发展:包括身心发展、社会认知、自我认同等方面。
3.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疾病防治、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危机处理等。
4. 心理评价与测量:包括智力测量、人格特征评价、心理健康评估等。
三、教育法律法规1. 《中小学教师法》:包括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资格、教师在职培训等。
2. 《中小学教育法》:包括教育目标、学校管理、教育质量评估等。
3. 全民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包括义务教育政策、学生权益保障等。
四、教师职业道德伦理1. 教师职业操守:包括教师责任、教师形象、教师职业规范等。
2. 师德师风建设:包括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课堂教学方法、学校管理等。
五、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1. 学科知识: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等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2. 教学设计与组织: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课件等。
3. 教学评价与辅导:包括教学反思、学生评价、个别辅导等。
综上所述,教师资格证考点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伦理以及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等方面内容。
考生应对这些考点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并通过练习题、模拟考试等方式进行巩固和强化。
同时,需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问题、分析判断、教学设计等能力。
只有全面掌握考点知识,才能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汇总文库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书本资料总结《教育学》和《心理学》汇总文库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总结《教育学》和《心理学》1、定义: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3、中世纪大学主要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在四科中,文科是基础,学习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艺;法、神、医是高级学科。
4、英才教育毛入学率<15%大众化教育15%-50%普及化教育>50%5、在美国把中等后的所有教育都称为高等教育。
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的概念为: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等中级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7、从高等教育的性质上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
8、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作用。
9、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P5(1)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2)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0、20世纪80年代,哈佛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六大类,文学与艺术、科学、历史研究、社会分析、道德思考、外国文化,意在培养出有教养的美国人。
11、我国古代的“学而优则仕”传统与官学的设立便是把教育视为一种政治工具的具体表现。
12、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一是通过改善教育对象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结构,来提高其从事社会生产和管理活动的能力,二是通过知识与知识应用,推动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
(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高速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13、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P1014、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P12(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2)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15、人才培养职能肇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也是现代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
教师资格证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知识点总结教师资格证是很多人在教育事业中追求的一个目标。
通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人们可以获取相应的教师资格,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庞杂,包含了各个学科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
1. 教育学知识点总结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核心内容之一。
教育学知识点主要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研究方法等。
其中,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教育、教育任务、教育目标、教育方法等,考生应熟悉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的含义和内容。
教育学理论包括行为主义教育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学、构建主义教育学等多个理论体系,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的教育学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此外,教育学研究方法是考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包括问卷调查、访谈法、实验法等。
2. 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心理学知识点主要包括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的理论、心理学的应用等。
考生需要熟悉和掌握常见的心理学基本概念,如感知、认知、情绪等,并了解它们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心理学的理论方面,考生需要了解心理学的各个流派及其代表性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社会认知理论等。
此外,心理学的应用包括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等,考生需要了解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相关的实践技巧。
3.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总结教育法律法规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适用范围。
考生需要熟悉宪法、教育法、刑法、婚姻法等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了解这些法律法规对教师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此外,考生还需要了解学校管理、教育评价、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等与教育相关的具体规定,以便在教育实践中合法合规地行事。
4.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习和发展过程的学科,对于教师而言,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考生需要了解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等不同群体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学习困难等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心理问题,并掌握相应的调查研究方法和心理辅导技巧。
教师资格证的学科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的学科知识点总结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者的必备证书之一,它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备担任教师职责的重要标准。
想要获得教师资格证,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考试,其中包括学科知识考试。
学科知识考试是考察考生是否掌握了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下面将对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的重要内容进行总结。
一、教育学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考试中的重点内容。
它研究的是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教学理论、教育法律法规等。
在考试中,常见的考点有:教育目标、教育评价、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等。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内容,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二、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的科学。
它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广泛,包括儿童心理发展、学习与记忆、智力与行为等。
在考试中,经常考查的内容有: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学习策略与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等。
考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三、学科专业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是指教师需要掌握的与教学科目相关的专业知识。
不同学科的考试内容不同,考生需要了解自己所报考的学科的知识点,并进行深入学习。
例如,语文学科的考试内容包括语文教学理论、文学常识等;数学学科的考试内容包括数学知识和数学教学方法等。
考生需要对自己所报考的学科有深刻的理解,并能够运用到教学中。
四、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必考内容之一。
它涉及的内容包括教育法律、教育管理条例等。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生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需要了解相关的教育政策和法规,了解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
五、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包括使用教育技术设备进行教学、教育软件的运用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常见的考点有: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教育信息化等。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掌握使用相关教育技术设备的方法和技巧。
总结: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点的总结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法律法规以及教育技术等内容。
考教资必备的知识点总结
考教资必备的知识点总结考教资必备的知识点总结导读:教育类考试(简称教资考试)是教师招聘或教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必考的科目之一,也是评价一个教师基本素质和教育理论知识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从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政策等方面总结考教资必备的知识点,帮助考生全面准备教资考试。
第一部分:教育学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本质、目的、原则、方法和规律的学科,分为形式教育和非形式教育两大类。
形式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2. 学习理论与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学习理论等,教育者需要了解不同学习理论对于教育实践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研究人类学习和发展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发展、动机、情感等方面的内容。
3. 教育目标与教育价值观了解教育目标的概念、分类以及教育目标与教育价值观的关系,对于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4. 教学设计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等。
5. 教育评价与教学反思了解教育评价的目的、原则和方法,能够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实践。
第二部分:心理学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分为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多个分支。
2. 性格与智力了解不同性格类型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掌握智力发展的理论模型。
3. 学习与记忆了解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活动和信息加工过程,掌握记忆的分类和记忆过程的特点。
4. 动机与情绪掌握动机的种类、动机对行为的影响以及情绪的基本特征和调节方法。
5. 儿童心理与青少年心理了解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身体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部分:教育法律政策1.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了解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
2. 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了解中小学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中小学教师法》等。
3. 教育行政法律法规掌握教育行政的组织结构和职责,了解教育行政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总结教师资格考试是评价教师专业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标准,对于想要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在备考过程中,了解和掌握考试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教师资格考试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主要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如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
二、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考试的另一个重要科目,主要包括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如心理发展、学习理论、心理健康等。
三、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教师资格考试中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等内容。
考生需要熟悉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法律法规,如教育法、教师法、学校章程等,了解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和操作要点。
四、教育教学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是教师资格考试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步骤,熟悉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了解教学评价的方法和要求。
五、学科知识学科知识是教师资格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教学要点。
考生需要熟悉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学科的教学要点和难点,掌握学科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六、教育技术知识教育技术知识是教师资格考试中的新兴科目,主要包括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教育技术的应用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教育技术的应用技巧和操作要点,熟悉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
七、教育管理知识教育管理知识是教师资格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教育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等内容。
教师证笔试必备知识点总结
教师证笔试必备知识点总结教师资格证是国家对教师从业资格进行认证的证书,拥有教师资格证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备条件。
而教师资格证笔试则是获取教师资格证的一个重要步骤。
教师资格证笔试分为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两部分,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则根据不同教师类别的要求而定,比如小学教师需要学习小学教育学、小学教学法等。
本文将从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法律法规、小学教育学、小学教学法等方面总结教师资格证笔试的必备知识点,以帮助备考教师资格证的考生高效备考。
二、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实践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个性心理学等内容。
2. 主要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师生的心理活动和个体差异。
具体包括学习、记忆、思维、个性、情绪等心理活动。
3.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4.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认知发展理论等。
5.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对教学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有效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学生评价和教学方法选择。
6. 教育心理学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对学生管理也有重要作用,可以指导教师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的监测、心理辅导和情感管理。
三、教育学1. 教育学概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发展规律和教育实践的学科。
教育学包括教育哲学、教育管理学、教育政策等内容。
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组织与管理等。
3. 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教育目的是指教育的根本目标,而教育目标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具体要求。
4. 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的一种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而采取的一种教学方式或教学手段。
教资知识点总结资料
教资知识点总结资料一、教育学教育学是教资考试的一个重要考试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的掌握情况。
教资考试的教育学知识点主要包括教育学基本原理、教育学研究方法、教育学家及其主要著作、教育学发展历程等内容。
此外,还包括教育哲学、教育政治学、教育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相当熟悉这些内容,才能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二、心理学心理学是教资考试的另一个重要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掌握情况。
心理学知识点主要包括心理学基本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家及其主要著作、心理学发展历程等内容。
此外,还包括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深入了解这些内容,才能在考试中有所发挥。
三、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教资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法律法规的掌握情况。
教资考试的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主要包括教育法律、教育法规、教育政策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掌握相关政策条文,才能在考试中成功。
四、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是教资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考察考生对课程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掌握情况。
课程教学知识点主要包括课程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内容。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内容,了解相关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才能在考试中有所表现。
五、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是教资考试的一个重要考试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掌握情况。
教育管理知识点主要包括教育管理基本原理、教育管理研究方法、教育管理者及其主要著作、教育管理发展历程等内容。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内容,了解相关的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综上所述,教资考试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课程教学、教育管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考生需要系统学习,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获得教师资格认证。
希望考生能够认真复习,取得优异成绩,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重点归纳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重点归纳总结一、教育学1. 教育学基础知识了解教育学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意义、教育学的分类以及现代教育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等。
2.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掌握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教育思想、近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思想和当代教育思想等。
3. 教育学理论体系掌握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
4. 教学设计熟悉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基本流程,在实践中能够运用构思教学设计。
5. 教育法律法规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行政规章等,熟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尊重学生人格,保障教育教学的合法权益。
二、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内容、学科性质、关系及其特点。
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理论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研究理论、认知发展研究理论、社会研究理论、情感研究理论等内容。
3.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熟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包括儿童的生理发展、智力发展、性格发展和社会关系发展等内容。
4. 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应用了解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应用方法,包括因材施教、激励教育、群体教育、教育评价等。
5. 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心理学了解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例,包括儿童认知、德育和情感教育、教育行为问题等内容。
这些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科目的重点内容,在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需要重点掌握,提升自己的考试水平。
教师资格证考题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题知识点总结一、教育学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任务2. 教育规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3. 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和内在联系4. 现代教育科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5.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二、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个体差异理论及其教学应用3. 学习理论及其对教学的指导作用4. 记忆、思维、情感和性格的教学应用5.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教学效果的关系三、课程与教学论1. 课程的概念、特点和功能2. 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和原则3. 教学目标的分类、结构和特点4. 教学方法的基本分类和运用5. 教学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四、教育法学1. 教育法学的概念和任务2. 教育的法律地位和作用3.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4. 中国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和特点5. 教育管理的法律要求和实践五、教学设计与评价1.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 教学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和原则3. 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概念4. 教学评价的基本组成要素和方法5. 教学设计与评价的衔接和应用六、教育方法学1. 教育方法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和教学形式4. 教学中的学生角色和学习方法5. 教学实践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七、教育技术学1.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3.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4. 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 远程教育技术的原理和实践八、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伦理1.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和指导原则3. 教师的职业形象和社会评价4. 教育伦理的基本原则和内容5. 教育伦理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以上为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主要知识点总结,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注重掌握以上知识点,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多做练习题和模拟考试,熟悉考试形式和命题规律,从而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总结《教育学、心理学》
1、全面发展教育实施的途径?P35 (1)教育工作(2)科学研究(3)社会实践2、为什么当代教育强调通才和专才教育并重?(1)通才教育的内涵及特征①传授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②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③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2)专才教育的内涵和特征①专才教育主要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需要来进行的②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及生活需要之间有明显而直接的针对性,偏重于应用③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
(3)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必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4)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需要通才与专才教育相结合。
(5)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提出的要求。
3、在我国大众化教育阶段,如何处理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和统一的范畴,在特定的条件下,对效率的追求必然影响公平的实现,而追求理想化的平等如平均主义往往导致低效率的结果,但效率的实现必须有相对的公平来提供保障,同时,公平的逐步实现又取决于效率不断提高的社会环境。
(1)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的范畴。
①高等教育的资源要适当集中以保证这种高投入的活动能够顺利、高效进行②对谁受高等教育要有选择③高等教育应按社会需要分层培养人才,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
(2)平等与效率又是一对统一的范畴①人们追求效率以质量为核心,而质量又是平等的基本内涵之一②平等也是提高效率必不可少的条件。
(3)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取向概括为“效率优先,兼顾平等”。
4、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分析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往往是高等教育结构形成、发展以及调整过程中的决定性要素。
2 文化、传统要素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的总体水平,由历史传统形成的民族文化特点及观念。
3 科学、技术因素包括科学技术的总体发展水平与速度、科学技术系统的规模结构等。
4 教育因素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各级普通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和结构。
5、高等学校教师的劳动特点1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教育活动以及研究活动内容、技术和手段的专业化等;2 高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为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思想、观念、方法、技术和手段等的创新特征。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归纳总结(DOC)
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3、教育的起源理论: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法利托尔诺);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美,孟禄);教育的劳动起源说(马克思唯物主义)4、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墨翟以兼爱非攻为教,注重文史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实用技术。
对于知识的理解,墨翟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说知(依靠类推和明故的方法)三种途径。
6、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孔子的《论语》、《学记》、西方古代教育思想第一部教育著作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7、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选择、激励、评价(导向、调控、评价)8、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9、教育目的论:个体本位论(卢梭,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和社会本位论(赫尔巴特、涂尔干,)10、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11、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第一个学制,未实行12、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第一个实行的学制,以日本学制为蓝本,保留了封建科举制残余,其特点是学习年限长。
13、1922年,参照美国的“六三三学制”制定的“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
比癸卯学制缩短了5年,并在小学实行四二分段。
14、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15、1951年学制改革,标志着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业余教育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形成。
16、我国现行的教育系统: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17、西欧最早出现学制,实行双轨制,美国实行单轨制,苏联实行立体式的学制。
18、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个体差异性、互补性19、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的主要观点:内发论(孟子和弗洛伊德,认为人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万物皆备于我心)外铄论(荀子性恶论、洛克“白板说”、华生,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界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
教师资格证中的专业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中的专业知识点总结教师资格证考试是国家教育部门为了选拔和培养优秀的教师而设立的一项考试。
这项考试要求教师能够掌握和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运用。
本文将对教师资格证中的专业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涉及学习与记忆、人格与发展、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掌握不同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应用,以便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教育学原理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教育规律的内涵和作用,熟悉教育方法的分类和应用。
通过对教育学原理的学习,考生能够更好地组织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程与教学知识课程与教学知识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它包括课程设计、教学组织与管理、评价与反馈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的原则与方法,具备制定教学计划和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评价与反馈。
四、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也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了解教师的法定权益和义务,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只有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确保教学质量。
五、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是近年来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增加的一项内容,它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等。
考生需要了解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了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掌握教育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能力。
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评价与测量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主要涉及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资格证考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点总结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的一道门槛,通过考试获取教师资格证书才能够合法从事教育工作。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内容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教学能力等多个方面,考点众多,对考生的综合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下面将对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主要考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首先,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和教育原理的学科,它包括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等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教育学的基本原理,熟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这些都是教育学考点的重点内容。
其次,心理学也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熟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这些都是心理学考点的重点内容。
此外,教育教学能力也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
教育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需要具备的一系列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等。
考生需要掌握教育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熟悉教学实施的基本方法,这些都是教育教学能力考点的重点内容。
总的来说,教师资格证考试涉及的知识面广,考点众多,考生需要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对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学习,掌握考点的重点内容,做到知识面广,深度适中。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重对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解题技巧和应试策略的掌握,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对。
希望广大考生能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解题技巧和应试策略的掌握,取得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职业道德道德内涵:1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2以善恶为评价标准3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4调节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道德的功能:1认识功能2教育功能3调节功能职业道德是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法和习俗的总和,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自身岗位上所要执行的特定的行为规范。
职业道德的特征:1稳定性2具体性3适用性教师职道的内涵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道德的总和。
教师职道的特征:1鲜明的继承性2强烈的责任性3独特的示范性4严格的标准性教师职道基本原则的涵义: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需要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原则,是一定社会和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
如何理解把握教师职道基本原则?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区别于其他类型职业道德的标志2指明了教师道德行为的总方向3是教师道德的理论和实践的概括总结4是教师调整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
忠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育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2是教师在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3是衡量教育工作者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
教师职道基本原则的确立依据:1必须反映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2必须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3必须反映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
教师职道基本原则的作用:1指导2统帅3裁决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1确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3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4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师职道规范包括: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注重礼仪,遵守公德;尊重家长,团结协作;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依法执教就是要做到模范遵守宪法及其他各项法律、法规,包括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以此为基础展开教学活动。
依法执教是调整教师劳动与法律制度之间关系得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依法治教的必要性:1依法执教是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2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3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4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依法执教的基本要求(怎么做到依法执教?):(1)教师要模范地遵守宪法及其他各种法律法规(2)教师要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为什么要…)首先,教师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工作任务。
其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以及法制教育。
再次,教师要关心学生,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最后,教师要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廉洁从教的意义:廉洁从教是指导教师要坚持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绝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廉洁是教师的立身立教的根本。
廉洁从教的具体表现:安贫乐教、无私奉献;坚持操守、为师清廉.廉洁从教的道德要求:1公正执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2坚守大义,发扬奉献精神3廉洁自律,自觉抵制各种费正当的利益的诱惑。
教师礼仪的特点:率先性、示范性、整体性、影响的深远性。
教师注重礼仪的作用:1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示范、表率作用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3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注重礼仪的要求:1努力学习礼仪知识的理论2正确理解和坚持社会主义的礼仪原则3科学认识和掌握礼仪规律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处的公德。
教师应做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率:加强个人道的修养,增强主体自律意识;加强宣传舆论,深化社会公德教育;严格要求自己,立足从我做起尊重家长、团结协作对搞好教育工作的意义:有利于调动家长教育的潜能,形成教育共识;有利于促进家长素质的提高,形成教育的优势;有利于化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形成教育的合力尊重家长的道德要求:1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2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3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4教育学生尊重家长教师团队协作的重要意义:有利于保证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有利于增进学校整体的教育智慧;有利于营造优良的育人氛围;有利于增进教师职业人生的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
教师团队协作的基本要求:同行相尊,取长补短;主动交往,相互勉励;友好合作,公平竞争。
热爱学生,严谨治学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两项基本内容,是教师爱岗敬业的具体体现,也是评判教师行为价值和整个教育价值的基本标准。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也是教师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职责)。
热爱学生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一个教师永远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底线。
热爱学生的意义:1有利于促进学生奋发向上2为教师的施教提高了感情基础3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创造了契机4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5有利于激励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热爱学生的基本要求:1要深入了解学生2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3要始终信任学生4要严格要求学生(特征:严而有理、有度、有恒、有方、有情)5要平等对待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体现在:1教书育人是教师必须坚守的职责2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3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终体现。
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1明确教书的内容2把握育人的方向3教书育人要结合学科、融入感情。
教书育人的途径:1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2要有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3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4要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之中。
严谨治学是指教师要树立优良的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勇于探索教育科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严谨治学的意义:1是教师必备的素质2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3是教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1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2要有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3要有谦虚谨慎的态度4要有锐意创新的品质。
严谨治学的途径:1教师要夯实学科专业知识2丰富科学文化知识3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就是教师要思想进步、品行端正、秉公办事、言行一致,在思想上、品德上、工作上、为人上、学习和生活上都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榜样。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1对学生认知的启迪作用2对学生情感的向导作用3对学生意志的培育作用4对学生行为的示范作用。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要求(怎样做到?)1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2拥有健全的人格3要身体力行。
教师如何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1要有开朗的性格、平静的心境和健康的情绪2要有广泛的兴趣3要有高雅的生活品味。
教师的健全人格表现在:1要有健康的人格身体2要有良好的人格心理3要有对高层次人格的追求。
为什么说创新是时代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1创新是科学技术和经济持续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2创新是受教育者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3创新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
实践教育创新的师德规范:1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2教师要具备独立获取、处理新信息的能力3教师要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
教师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1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2教师要敢想敢做、不断探索3学校要为教师的教育创新提供条件。
网络社会的特点: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
其道德特点:真假难辨、善恶难辨、美丑难辨。
环境道德包括:与自然协调发展;合理利用物质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
教师如何加强对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1努力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2加强对学生的环保知识教育3扩大环保教育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并须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如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教师荣誉等。
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是范畴的基础;范畴高于其他职道原则和规范。
教师义务的内容有哪些?1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出发点和归宿。
3创设一个良好的内部教育环境。
教师良心的特点:公正性;综合性;稳定性;内隐性;广泛性。
教师良心的作用:指导作用(前);自我监督作用(中);评价作用(后)。
教师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公平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教师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标志。
教师公正的内容:坚持真理、秉公办事、奖罚分明。
教师荣誉的内容:光荣的角色称号;无私的职业特性;崇高的人格形象。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有利于做好教育工作,有利于教师道德品质的完善,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风尚。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任务:1提高教师道德认识2陶冶教师道德情感(包括正义感、自豪感、荣誉感、幸福感等)3磨练教师道德意志4培养教师道德行为习惯。
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对学生有满腔的爱,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内省和慎独;虚心向他人学习。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特征:影响的深刻性,空间的广泛性,时间的持久性。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价值:1有利于维护和实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有利于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3有利于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自我评价法,学生评价法,社会评价法。
教育法规教育法规的功能:指引、评价、教育、保障。
教育法规的形式渊源:宪法;教育法律(指人大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3.18通过);教育基本法以外的其他法律(教育单项法,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义务教育法》等);教育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的条例、规定、办法);教育行政规章(教育部,部门教育规章和地方政府教育规章);地方性教育法规(地方性人大及其常委会,如《河南省职业教育条例》)。
教育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是通过教育法律条文表现出来的。
结构:法定条件、行为准则(核心)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
教育法律关系三要素:主体、客体、内容。
教育立法的程序: 1、法律议案的提出 2、法律草案的审议 3、法律的表决和通过 4、法律的公布教育执法的原则:1、国家教育法规优先于地方教育法规的原则2、总的优先于单项3、后定优先于先定4、特别优先于一般教育执法的措施(过程条件):1、掌握教育法规的精神实质2、广泛宣传教育法规3、模范遵守教育法规4、检查指导教育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教育政策的特点:1目的性与可行性2稳定性与可变性3权威性与实用性4系统性与多功能性。
教育政策的功能:1导向2协调3控制。
教育政策制定的过程:认定政策问题(途径:社会调查、研究信息、预测分析)、确定政策目标、拟定政策方案、选择教育政策方案等几个基本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