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语文教学的四种创新教学方式
2014.04
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新,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也要随之而进行变革。同样,初中语文教学的方式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革。我认为当今的语文教学应着重使用以下四种创新教学方式:
一.生活化教学
语文的教学绝不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在生活中,处处可以见语文所在。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也应该适当地扩充语文教学的素材,用创新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语文视野,陶冶学生的语文情操。例如,在我国举办世博会期间,许多学生通过看新闻、听广播、读报纸了解了相关进展,由衷地感受到自豪和骄傲,因此,他们肯定会有许多感言。教师就可以利用这次世博会的话题,开展一个即兴演讲的活动,让学生针对世博会的开展提出自己的想法,抒发自己的情感,甚至还有些同学去参观过世博会,感受了世博会的精彩,可以让这些同学做个演讲,讲讲自己的观后感。最后还要进行评比,对于演讲精彩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和奖励,而那些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将语文课堂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会让学生感到一种亲近感,了解到语文的无所不在。这样一来,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语文视野,还打开了语文思路,培养了表达能力,提高了学习能力。
二.个性化教学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缺少解读文本的主动性。教师的教学往往以教材为主,而教师因为常年接触这些教材进行重复的教学工作,所以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教学理论。在这套固定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自身就已经缺乏了对教材的个性化解读,教师用传统的、老
旧的眼光去看待教材,去理解教材,
缺乏创新。我们的时代是进步的,
社会是向前的,教育也是不断发展
的,即使多年来我们采用的是同一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
在中学阶段进行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由于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传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也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任务。所以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进发出想象与创新的火花。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必须激发学生的学,要作为一条辅助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使学生感到安全、宽容和有利于自主发展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减少焦虑,不怕出现语言错误,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应着重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校、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在教学中提倡民主,对学生多鼓励,让学生在教师的导评、表扬等激励下,主动地、自由地获取新知,形成技能,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促使学生积极动脑、勇于探索,多动手、动口、动脑,敢于发表有新意的独立见解。教
师应该允许学生提出异议,并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在教学中,多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成功意识。
关于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_
关于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极为重要和相当紧迫的,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现结合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看法。
1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因势利导,是创新教育的良好策略
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究新奇事物的一种倾向。无论是科学创造还是艺术创造,都开始于浓厚的兴趣,而其先导和支柱是强烈的好奇心。没有好奇心,就没有探索和创造的契机、兴趣与动力。富有好奇心是创造型人才的一个显著特点。他们对什么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对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他们常会提出许多新奇的问题。中小学生的好奇心在学习中常表现为爱“刨根问底”,即使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太大意义或老师回答不了,我们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的钻研精神,而绝不能“泼冷水”,摧折创新的幼芽。
2变“教”为导,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对学生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造。创新教育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获得结果;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索的精神。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消极的听众,而是主动的求知者。学生的应变素质、创新能力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变“教”为“导”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创新性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者的历史使命。小学语文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
一、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树立学生创新意识
营造一个民主、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利条件。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能自由的发表意见,能按自己的方式学习和活动,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放下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的高架子,勇于蹲下身来和学生平等交流,真诚喜欢每一个学生,课堂重鼓励多表扬,对学生的创造性表现,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也要大加赞赏;即使他们有些失误,也要热情鼓励。为学生付出真挚的爱,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良好的课堂氛围能有效的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创新思维也就有了动力的支持。教师要对学生新奇的、富有创新的想象要给予支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中发现问题,提出见解,不轻易地否定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创新的环境,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创新,才会产生创新的见解,易于表现出学生的想象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能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思考,而且使知、情、意等整个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儿童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他们的创造力才能得以发挥。教师要想方设法点然儿童心中探求新知识的思想火花,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儿童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他们的创造力才能得以发挥。教师要想方设法点然儿童心中探求新知识的思想火花,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灵活运用,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在牢固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创新能力。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语文学科教学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如何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一、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的第一方面内容是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以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把“哥德巴赫猜想”——当时被喻为“数学桂冠上的明珠”这一课题作为自己的攻坚目标,正是强烈创新意识的鼓舞和推动下,他才投入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精力和热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如能灵活运用教学机制,敢于提出种种“假设”,敢于“冒险”,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就会自然而然地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在上《五人墓碑记》时,拿了一架托盘天平走进教室,学生大惑不解,语文老师又要搞什么新花样?上课一开始,我在天平两端各放上一张白纸,天平保持平衡。接着问学生,如果在左边纸条上写周顺昌等五人的名字,在右边纸条上写众多凡夫俗子或高官显位却贪生怕死者,天平仍能保持平衡吗?学生各抒己见,积极主动地探究课文,从这一富有创新意识的教法中领悟到许多有益的成分,萌发了创新的欲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究
摘要:时代教育创新发展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重新转变教学思路,及时调整引导方向,关注学生的创新教育,运用有效策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打造优质的发展平台,使学生更好的走上全面发展之路,真正体现出基础教育的核心价值。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也决定着学生未来的人才价值。笔者凭借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小学语文课堂的创新教育发表几点新的看法,希望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可行性参考,从而为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奠定下坚固基础。
中国论文网/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教育培养方法研究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具有极强的情感性、趣味性、综合性特征,学生通过语文文化知识的的深入探究,可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完成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计划。将小学语文中与创新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一方面能够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鼓励学生深入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在点滴进步中成为一名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教师提供充足时间实施个性化的活动方案,迎来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更加辉煌的明天,促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创新教育应该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依靠教材,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启发,创新精神
进行培养。小学生天性活泼,对于外界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但是实际的学习经验不足,阅历不甚丰富,难以凭借自身努力探索到未知的神奇世界。因此教师的正向引导就显得非常关键且必要。语文教材精心编制,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创新资源,适合用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师利用这些资源实施创新教育,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如《司马光砸缸》一课,教学时教师应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引导学生认识救人既要有勇,又要有谋,进而从这一故事引申到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按定势思维方式救人,得想办法让人离开水,而司马光运用逆向思维,把缸砸破,让水离开人。如果教师挖掘出了这一创新因素,通过训练,就能使学生既受到见义勇为的思想教育,又得到创新思维的锻炼。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学生一定会受益匪浅。因为教材伴随学生成长的每一天,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就会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创新教育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创新教育
因王嫚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为促进素质教育落实,
应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学生拥有学科核心素
养,教师应避免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
应让学生具有探究学习意识,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加深知识理解,
具有语言的运用能力,形成审美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继而使其了解民族传统文
化。这便需要教师具有创新教育理念,
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营造丰富而鲜活的课堂。为此,
笔者依据执教经验,浅议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实施创新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现;创新教育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基于新课标理念指引下,
为给予学生多元化感受,促进他们进行实践探索,
需要教师加强创新引导。只有革新教育理念、创新授课方式、
促进自主学习,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累语言与文字知识,
使其形成感知能力,助力他们快乐学习。进而,
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生成,使他们具有探究学习意识,彰显语言学科育人优势。从而,加强师生联系,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推进创新教育必要性
(一)有助于学生形成学科素养。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努力为
学生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为了使学生具有听说读写能力,使其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在课下能够展开广泛阅读与练笔,
需要在教师的创新教育引导下,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使他们进行快乐学习。从而,提升课堂施教效率,助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入学习。
小学语文有着基础性、综合性与人文性特点。以往教师习惯先让学生齐读,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
【摘要】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师肩负的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Abstract】Chinese teaching is one arduous job and the responsibility that Chinese teachers are taking is very big. At the same time,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is also one new subject and Chinese teaching needs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to pour the power for it and then it just can develop towards the more correct, healthy and civilized direction.
【Keywords】Innovation education Innovation thinking Innovation activity
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未有的新事物。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一些新的思想、新的技巧、新的方式。目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趋势,对老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
1.激发兴趣,树立创新观念。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语文教学中,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么他就成功了一半。让我们回头看看历史,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学习知识需要有兴趣,如果学生兴趣不高,兴味暗然,心不在焉,心理上毫无准备,还谈何创新?
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儿童活泼好动,创造力很丰富,学校教育就应因势利导,不可一味灌输与实际生活无关的死知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教育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广大教师已经能自觉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新的课程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但由于对理论的学习、理解不够到位,对教材把握处理不好、对学生的实际了解不够和盲目模仿等原因,我们部分语文教师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思潮、新方法缺乏冷静地审视、深刻地思考,致使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缺少新意。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主学习成为放任自流
上课伊始,就让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怎么学就怎么学,还有的课堂教学,学生想怎么读书就怎么读书。学生读书的次数多了,时间多了,似乎在体现“在读中领悟”,似乎在体现“学生的参与意识”,但是,为什么读,通过读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是盲目的,学生也就更盲目。读的层次、读的质量等等问题都没很好地解决。
2.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成为“时尚”
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就成了最时髦的学习方式。越是公开课、观摩课,这种形式出现得就越多。好像只有“讨论”一下才热闹,只有“合作交流”才叫转变观念。在这种表面的合作讨论中,常常是功课好的、爱表达的学生在发言,平时基础薄弱、不爱说话的学生只能静静地听。小组之间很少或根本没有交流,小组讨论的时间一般都不足,小组讨论这种方式不结合课文和学生的实际,把它视为教学的一个必有的步骤,这就成为一种新的形式。这样的学习并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学生难有实实在在的体验和感悟。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也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求知品质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法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他自传中传递了信息:他所取得的成就和他在学校时有强烈浓厚的兴趣是根本分不开的。这是因为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渴望主动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获取无穷科学文化知识,所以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动,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最终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大大激发了求知探索的兴趣,这种良好的循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呢?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千方百计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力争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教学目标。比如我在教学《美丽的武夷山》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挑选了我去武夷山旅游的许多照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些精美的真实照片,然后一张一张展示,让每一位学生近距离观看欣赏,学
34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求知学习之门。
二、激发学生兴趣,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而言,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因为兴趣是创造动机的表现形式之一,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思考,而且使知、情、意等整个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无数成功者的事例证明:兴趣是引发创新的先导,他们的成果、成就无不由兴趣而生。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导入新课,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无论是课堂上的
浅谈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浅谈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担负着这一历史任务的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中小学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伟大使奇。
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大力推进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教育发腱的显著标志。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担负着这一历史任务的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中小学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伟大使命。本人从教十几年,从中国推行创新教育开始探索,在此对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学习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主动参与便是学生创造性成长的开始。主动参与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认知、情感与行为各方面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部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要注意以下两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浓厚的创造兴趣和创造欲望,引导学生多思、多问,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首要工作。如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好导人新课的方式,课始就掉起胃口;根据课程内容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生活情境,把教学中“死”的知识用“活”的办法呈现出来;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导学生去探求新知,唤起他们创新的意识。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五壮士英勇献身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同学们的心,大家的心情都无比沉痛.有的同学还擦眼泪。此情此景,我把握时机,关切地问:“同学们,五位壮士宁死不屈的形象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试想,如果你是画家.是雕塑家,你要怎样去刻画,去雕塑他们的形象呢?”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我想塑他们的半身像.目光炯炯,注视着前方,盼望胜利到来。”有的说:“我要画他们跳崖的时刻,头高昂着,嘴大张着的像。”……为使学生对革命先烈的英雄品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醉翁之意是哄他们多想多说,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兴趣。
小学语文教案中的科技创新教育与实践
小学语文教案中的科技创新教育与实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科技创新教育
与实践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种教育模式的出现,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首先,科技创新教育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课本
为中心,注重对文本的理解和背诵。然而,现代科技的应用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课堂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空间。例如,通过播放动画片、视频和音频,教师可以生动地讲解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在线阅读和交流。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培养了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其次,科技创新教育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传统的语文教学
注重对文本的理解和背诵,缺乏实践性的活动。然而,科技创新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学生可以利用电子词典和语音识别软件,进行语音录制和朗读练习。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电子阅读器和互联网资源,进行课外阅读和写作实践。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科技创新教育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
依赖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背诵,资源有限。然而,科技创新教育通过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和学习平台,进行个性化学习和辅导。这些丰富的资源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和信息处理能力。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培养的关键阶段。随着
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迈入了现代化的轨道。本文从理念更新与教学方法创新、学习方式多样化、实践能力培养、
现代科技手段引入以及教师角色转变五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
中的创新教育。通过创新教育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在未来的发展中,应继续
加强教育技术的应用,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向更高水平迈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语
文实践能力、现代科技、教师角色、进步、发展方向。
1. 引言
1.1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阅读理解
能力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也
是构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可以提升
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文情怀,以及提高阅读
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奠定学生终身学习基础的
关键阶段,通过引导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可以为他们
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优质的教学和有效的方法,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
趣和潜能,帮助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
1.2 创新教育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不
足之处,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信息时代,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已经是信息化社会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优秀人才。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创新教育呢?为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寻有效的创新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营造宽松的氛围和创新的环境
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也有的学者说:“最宽松的时候是创造性思维最活跃、创造力最丰富的时候。”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把微笑常带入课堂,富有情感地教学,语言亲切自然,趣味盎然地启发、感染,积极捕捉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课堂重鼓励多表扬,放下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的高架子,勇于蹲下身来和学生平等交流,真诚喜欢每一个学生,为学生付出真挚的爱,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时刻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具有创造潜能的学生一般表现为淘气、顽皮和不受约束,所作所为不符合常规,常表现出玩世不恭的态度,教师就要善于正确引导,不要动辄指责,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不同表现,尊重学生的独特的学习感受,使学生不会因错误而尴尬,语文课堂真正做到师生平等、生生平等,在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树立学生创新意识。因此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我允许学生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允许学生对老师、课本质疑,也允许学生说出错误的答案。在我的课堂上,学生有完全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小学语文中教育创新论文(共2篇)
小学语文中教育创新论文(共2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1篇: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创新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单一的传授教育手段,从而导致小学生思维和想象力受到阻碍与束缚。单向的“要我学”从思想相就限制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没有了自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样的教育模式智慧导致教学任务与效果停滞不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实际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枯燥的课本知识在这时很难勾起学生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向往。从客观的角度来讲,传统的考试制度,扼制了学生对与语文创作的发挥力。能够激发学生内在最大的潜能才是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一味的模仿只会导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阻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之所以没有发挥出它真正的功能和意义,很多方面在于学校师资力量的不平衡,重视程度也不高等,教师专业技能的欠缺直接导致教学成果的低效率。
语文教育是一门特别能够培养学生文学造诣和艺术修养的学科,我国语文历史发展悠久,更是涌现出
一批至今仍对我国文学界有着重大影响的诗人学者,他们在文学界所取得的成就也同样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依然停留在应试教育体系的基础之上,这样的教育理念就导致了当今语文教育模式的约束性与滞后性,大部分院校的教育理念还是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差距。语文基础知识教育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应该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它是构建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力量,我国当代小学语文教育不但要注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培养更应当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融入对于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通过对于语文知识的积累进行对扩展其在其他领域的发展,语文作为我国的母语课程再经历了相当长时期的历练之后,已经有了属于自身的特有的模式与理念,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英语教育以及其他课外特长课程的培养已经开始威胁到我国语文教育的主导地位,然而我们应当清楚的是作为母语教育课程,语文教育对与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社会还是比较陌生的小学生,语文教育应当提到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议程。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篇一: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语文教学中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启迪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有兴趣,如果学生情绪不高,兴味索然,心理上无准备,感知生理器官呈闭滞状态,还谈何创新?相反,如果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达到了想求明白和想学习那种跃跃欲试的地步,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为了刺激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应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启迪学生的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二.改进方法把创新渗透其中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教师教一篇课文往往是五大快: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一点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创新教育了。这样的课堂往往是教师说的头头是道,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因此教法必须改进。
1.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 鼓励学生创新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与学生的学,作为一条辅助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之中。改变“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观念,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在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要教师的活动,学生必须参与。要有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使课堂气氛变的和谐、活跃,鼓励学生创新,从而使学生敢于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在教育上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此次课程改革的最大区别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巨大调整,而且反映出了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我们有幸参加了新一轮的课改实验,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起用新教材而已,而是要以新教材为载体,进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生动活泼地学习,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在好奇中激发创新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先要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人都有的共性,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有好奇心,就可能去探索,去追问到底是为什么,这样就可以明白事物的来龙去脉,不盲从,有自己的判断和标准。好奇心是“发现”的前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就等于是鼓励学生去“发现”,这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去思考,去获得认识。这种好奇心正是创新思维产生的内动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也是主动学习精神的最初源泉。事实上,浓厚的好奇心是开展创新思维的第一步。好奇心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特征:牛顿对苹果落地产生好奇,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对蒸汽顶起水壶盖十分好奇,于是改良了蒸汽机;伽利略看吊灯摇晃而好奇,于是发现了单摆。
二、改进方法,把创新渗透其中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教师教一篇课文往往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创新教育了。这样的课堂往往是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因此教法必须改进。
1.鼓励学生创新。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作为一条辅助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之中。改变“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观念,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在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要教师的活动,学生必须参与。要有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创造宽松的课堂,使课堂气氛变得和谐、活跃,鼓励学生创新,从而使学生敢于创新。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
问题是创新的关键,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所以,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提问题。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质疑的目的性要明确,不可随心所欲,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其次,质疑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疑难要设计得科学、严密但也要有趣,避免呆板枯燥。最后,还要有一定的难度。所谓难度,就是教师要设疑给学
生解,让学生逾越。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有疑难,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群情激昂地进行讨论,或者全神贯注地探索思考,从而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一定要营造提问的环境,使学生想问、敢问和善问,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三、主题“活”能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从哪里来?它来自学生的探索,来自学生的动口、动脑、动手的实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主动探索和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是学生“动”起来的表现。只有学生积极地多方面地探索,创新才能成为其品质的一部分。
1.积极鼓励主动探索。
学习是一项以学生个体参与为主要形式的认识活动,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教学工作就很难有所成就。因为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开放的、多元的,而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他们通过独立学习活动,面对同样的问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结果。我们要采用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讨论、交流的机会,在互动、互助、沟通的过程中,有效激起学生创新的火花。
2.自由表达。
每个学生在阅读某个作品之后,都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因此,教师要激励学生主动表达,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并让学生体
验到自由表达所带来的快感。自由表达,就要去除各种束缚,打破种种条条框框,让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只要“仁者”能够“见仁”,“智者”能够“见智”,就应该充分肯定和鼓励。在写作教学中,更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尤其要放飞学生以创造为主而以再造为辅的想象。
四、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精神
在写作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文是学生自己的产品,必须有独到的见解,写出新意。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才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老套的办法是规定题目,教师进行写作指导,学生动笔写作,教师批改和讲评。这些条条框框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只能被动地完成任务式的写作,针对这些弊端,写作教学的创新很有必要。
要指导学生培养观察力,炼就创新慧眼。每件事物都有其本身的特点,这就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时努力发现那与众不同的“一点”。初一、初二学生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初三学生每周利用双休日写篇观察日记,写什么、怎么写、用什么体裁,完全由学生决定。对人、对物的观察,自己的感受,均可写入观察日记。一个学期,一个学年坚持下来,学生的观察日记就是大量的写作素材,这些生活中的素材积累,为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材料,“厚积薄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写作教学,与其仅仅在“训练”学生如何写上下工夫,不如放开让学生在“写什么”上动脑筋。这就是
写作教学创新的精华所在。
总之,要引导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是关键。教师首先要敢于突破权威思想,建立民主的、平等的、互动的、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创新。其次,要热爱创新活动,重视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课内课外实践活动。最后,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温和及宽容的创新氛围,特别重视对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并且把各种创新思维训练的方法融汇到课堂教学中。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实践活动。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对知识、原理的讲授应当尽量少一些,引导学生发现、探索应当尽量多一些,让学生不断地自己讨论、推理、创造,学生所得才是真正的自己的所得。实践证明,让学生在好奇、动脑、动口、动手中实践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