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第四章复习01
物理高一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归纳
物理高一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归纳第四章:运动的描述在物理高一必修一的第四章中,我们学习了运动的描述。
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变化,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了解和掌握运动的描述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的规律以及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一、运动的描述方法在物理中,我们使用一些特定的量来描述运动,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这些量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1. 位移:位移是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改变量,通常用Δx表示。
位移是一个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当物体沿直线运动时,位移可以用初位置和末位置的差值表示。
2. 速度: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率,通常用v表示。
速度也是一个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当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路程相同,速度可以用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表示。
3. 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通常用a表示。
加速度也是一个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当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加速度可以用速度与时间的比值表示。
二、匀速直线运动在物理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运动,其中最简单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以相同的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都是恒定的。
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增长而线性变化,即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常量,不随时间变化。
三、非匀速直线运动非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速度或加速度发生变化的运动。
在这种运动中,位移的变化呈现出非线性关系。
1. 等速变速运动:等速变速运动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速度发生变化,但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
在这种运动中,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2. 加速运动:加速运动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速度和加速度均发生变化的运动。
在加速运动中,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均不是线性的。
四、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的自由运动。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不受其他外力的干扰。
关于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复习知识点
关于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复习知识点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理想实验的魅力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定律)定义: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变这种状态。
惯*定义:物体所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质。
惯*与质量描述物体惯*的物理量是它们的质量。
质量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质量单位:千克(kg)第二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基本思路:保持物体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的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基本思路:保持物体所受的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制定实验方案时的两个问题怎样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af,a1/m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f=kmak是比例系数,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力的单位牛顿年第二定律的物理表达式:f=ma力的单位:千克米每二次方秒。
第四节力学单位制基本量:被选定的、可以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物理量。
基本单位:基本量的单位。
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它物理量的单位。
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
*单位制(si):1960年第11届*计量大会制订的一种*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
第五节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义: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互相依存、同时存在的。
牛顿第三定律定义: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第六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第七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平衡状态: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所处的状态。
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0。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第四章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它在自然界和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简谐振动的基本概念、特征以及相关的物理量和公式。
一、简谐振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1. 简谐振动的定义简谐振动是指物体在一个平衡位置附近,以固定频率、固定振幅、固定方向做往复运动的现象。
2. 简谐振动的特征简谐振动具有以下特征:- 平衡位置:简谐振动的平衡位置是物体的稳定位置,物体在该位置处于静止状态。
- 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距离。
- 周期:简谐振动完成一个完整的往复运动所需的时间。
- 频率:简谐振动的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振动次数。
- 角频率:简谐振动的角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角度变化量。
二、简谐振动的重要物理量和相关公式1. 振动物体的位移和力学能量- 位移:振动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可表示为x。
- 位移函数:描述振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通常表示为x(t)。
- 势能:简谐振动物体的势能与其位移的平方成正比,可表示为U。
- 动能:简谐振动物体的动能与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可表示为K。
- 总机械能:简谐振动物体的总机械能为势能和动能之和,通常用E表示。
2. 简谐振动的周期和频率- 周期:简谐振动的周期表示一个完整往复运动所需的时间,可表示为T。
- 频率:简谐振动的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振动次数,可表示为f。
3. 简谐振动的角频率和角速度- 角频率:简谐振动的角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角度变化量,可表示为ω。
- 角速度:简谐振动的角速度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角度变化速率,可表示为ν。
4. 简谐振动的位移函数和运动方程- 位移函数:简谐振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由位移函数描述,一般为正弦或余弦函数。
- 运动方程:简谐振动的运动方程描述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通常使用x(t)表示。
5. 简谐振动的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定律- 弹簧振子:对于弹簧振子而言,受力分析可以应用胡克定律。
高一物理:第四章章末复习(1)
m2
课堂小结:
• 一.回顾牛顿
• 二.连接体问题 • 1、力的突变 • 2、临界问题
第四章章末复习
备课组长: 组员:
连接体专题
主备人:
学习目标:
1.回顾牛顿三定律,并加以理解; 2. 理解并掌握求解连接体问题的方法。
知识回顾:
牛顿第一定律:
力与运动的关系; 物体具有惯性;
运动情况
• 牛顿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F=ma
关键:a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受力情况
“四同”
“两异”
专题:连接体问题(整体法的应用)
F
A
B
fA
fB
2.单独研究某 一物体,用牛 顿第二定律:
FT-fA=mAa
总结:整体可以求解共同加速度a;隔离可以求解两
物体间的内力.
当堂训练1: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A,用 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与质量为M的B连接,它 们一起做匀加速运动。平面光滑,滑轮摩擦 不计,求绳上拉力大小。
BF
A
当堂训练2:如图所示,质量为2kg 的物体A和 质量为1kg的物体B靠在一起,放在水平面上, 现用水平力F=30N推A, AB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 数都是μ=0.4,求A对B作用力的大小
• A. Ff1= 0, Ff2= 2mg,F1 = 0,F2 = 2mg
• B.Ff1= mg, Ff2= mg,F1 = 0,F2 = 2mg
• C.Ff1= mg, Ff2 =2mg,F1 = mg,F2 = mg
• D.Ff1= mg, Ff2= mg,F1 = mg,F2 = mg
临界问题:如图所示,质量为2kg 的m1和质量为 1kg 的m2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面,m1 与m2的动摩擦因数是0.3,m2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 为0.1,现用水平拉力F拉m1,使m1 和m2一起沿水 平面运动,要使m1 和m2之间没有相对滑动,水平 拉力F最大为多大?
高一物理章节复习要点第四章力与运动
高一物理章节复习要点第四章力与运动高一物理章节复习要点——第四章力与运动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准备的是高一物理章节复习要点——第四章力与运动,希望可以帮助到你!第四章力与运动第一节伽利略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见P76、77,以及单摆实验)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2.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3.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受力、运动状态无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4.物体不受力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受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不同。
第二、三节影响加速度的因素/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设计见B书P93)第四节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1.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视重物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物重视重)。
2.只要竖直方向的a≠0,物体一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
3.视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仪器称值)。
4.实重:实际重力(来源于万有引力)。
5.N=G+ma(设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与v无关)6.完全失重: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达到失重现象的极限的现象,此时a=g=9.8m/s2。
7.自然界中落体加速度不大于g,人工加速使落体加速度大于g,则落体对上方物体(如果有)产生压力,或对下方牵绳产生拉力。
第七节力学单位单位制的意义1.单位制是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的一系列完整的单位体制。
2.基本单位可任意选定,导出单位则由定义方程式与比例系数确定的。
基本单位选取的不同,组成的单位制也不同。
物理高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高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一、力的概念和力的分类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
2. 力的分类根据力的性质和作用对象,力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接触力:是物体直接接触产生的力,如摩擦力、支持力等。
- 弹力:是弹性物体被拉伸或压缩产生的力。
-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 引力:是物体之间由于引力相互吸引产生的力。
- 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或准备运动时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力。
二、牛顿运动定律1.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如果处于静止状态,将保持静止;如果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外力作用改变其状态。
2. 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净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即 F = ma,其中 F 是净力,m 是物体的质量,a 是物体的加速度。
3.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作用在物体 A 上的力都必然伴随着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作用在物体 B 上。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如果有多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上,可以使用力的合成将多个力合并为一个力。
合力的大小等于所有力的矢量和,方向与合力相同。
2. 力的分解如果一个力的作用可以分解为两个分力,分力的合成等于原力的大小,方向与原力相同。
常见的力的分解有平行分解和垂直分解。
四、摩擦力1. 摩擦力的产生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或准备运动时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力。
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接触面微观凹凸不平,导致物体间存在粘连力而产生的。
2. 摩擦力的类型•静摩擦力:物体静止时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施加在物体上试图使其运动的力,最大值为静摩擦力的最大值。
•动摩擦力:物体运动时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施加在物体上试图维持其匀速运动的力,小于等于静摩擦力的最大值。
3. 摩擦力的应用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如刹车、走路、写字等。
同时,摩擦力也可以通过减小接触面的平滑度、涂抹润滑剂等方式来减小或增大。
高一必修物理第四章知识点
高一必修物理第四章知识点第四章知识点总结本章主要介绍了高一必修物理课程的第四章内容——力学基础知识。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应用力学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本章的知识点总结。
一、力的概念和分类1. 力的概念:力是指物体相互作用时改变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2. 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拉力、推力等。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当有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可以通过合力的概念将其合成为一个力。
2. 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的过程。
常见的分解方法有平行四边形法则和正交分解法。
三、牛顿运动定律1. 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若无合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第二定律:加速度等于物体所受合外力与物体质量的比值,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F = ma (F表示合外力,m表示物体质量,a表示加速度)3.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四、摩擦力与弹力1. 摩擦力:指物体表面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2. 静摩擦力:物体相对滑动前的摩擦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最大值。
3. 滑动摩擦力:物体相对滑动过程中的摩擦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合外力。
4. 弹力:当物体形变时恢复原状的力。
符号上一般用F表示。
五、重力和重力加速度1. 重力:也称为地球引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符号一般用Fg表示。
2. 重力加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近似为9.8m/s²。
六、牛顿第二定律在斜面上的应用1. 斜面上的力分解:将斜面上的力分解为垂直向下的分力和平行力。
2. 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在斜面上的应用公式为Fcosα - f = ma(F表示物体所受合外力,α表示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f表示滑动摩擦力,m表示物体质量,a表示加速度)七、弹簧的胡克定律1. 弹簧的伸长或缩短与作用力成正比,即伸长/缩短的长度与外力大小成正比。
高一物理第四章 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教育科学版知识精讲
高一物理第四章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教育科学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四章 单元复习 〔期末复习〕[学习过程] 一、知识结构网络⎪⎪⎪⎪⎪⎪⎪⎪⎪⎩⎪⎪⎪⎪⎪⎪⎪⎪⎪⎨⎧⎪⎪⎩⎪⎪⎨⎧⎩⎨⎧==⋅=⎩⎨⎧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分解法合成法本方法应用平衡条件解题的基般步骤应用平衡条件解题的一平衡条件动态平衡匀速直线运动静态平衡静止平衡状态共点力衡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合0F 0F 0F )()(y x【典型例题】题型1 共点力平衡问题的根本解法例1. 如图〔1〕所示,一个重力G 的物体在两条细绳的悬吊下处于静止状态,细绳A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601θ,细绳B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2θ,如此细绳AC 、BC 对重物的拉力1T F 、2T F 分别是多大?〔1〕 〔2〕解析:解法一:分解法:如图〔2〕所示,因为重力的作用效果是对两绳AC 、BC 产生了拉伸的力1T F 、2T F ,沿AC 、BC 两绳的方向将重力分解,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可得到:︒==30sin G sin G G 21θ2/G =,2/G 330cos G cos G G 22=︒==θ, 又因为1T F 与1G 是一对平衡力,故2/G G F 1T 1==,并且2T F 与2G 也是一对平衡力,故2/G 3G F 2T 2==。
解法二:合成法。
分析重物G 的受力情况,如图〔3〕所示,由三力平衡的条件可得知1T F 、2T F 的合力T F 必然是重力G 的平衡力,即T F 与G 必然是等值而反向,如此G F T =,又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可得:AC 绳对重物的拉力2/G 30sin G sin G F 2T 1=︒==θ,BC 绳对重物的拉力2/G 330sin G cos G F 2T 2=︒==θ。
〔3〕 〔4〕解法三:正交分解法。
如图〔4〕所示,选拉力1T F 和2T F 的方向分别为二个坐标轴的方向,由共点力的平衡可得:030sin G F 1T =︒-,如此得2/G 30sin G F 1T =︒=,030cos G F 2T =︒-,如此得2/G 330cos G F 2T =︒=。
物理必修一第四章复习
第四章 相关知识及习题作者 谭洋一、知识点总汇注:①牛顿第一第二定律都对应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同时也对应了物体的受力情况。
也就是说牛顿第一第二定律揭示了物体运动和受力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我们之后解题的理论依据。
②注意总结在利用我们现在已学的知识解答运动学和动力学结合的题目时,我们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否有一定的特点?如果有那是什么样的特点呢?(其实我们在利用牛顿运动学规律解题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都是受力物体)由此也确定了牛顿第三定律的一个用途,那就是转化研究对象。
③深刻理解物体运动与受力之间的关系,同时需要大量的练习和思考才能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方法。
二、运动学和动力学相关题目的分类和解题方法1.我们可以将遇到的有关于物体的运动的问题大致分为两类: A 、运动学的已知量多于动力学的已知量; B 、动力学的已知量多于运动学的。
对此我们可以对应地简单理解为: A 、已知运动学求解动力学问题 B 、已知动力学求解运动学问题2.此类型题目的解题步骤:I.首先将遇到的问题按照上面的类型分类,即分成求解运动学问题还是动力学问题。
注: ①在实际运用时,很难见到如上面类型的典型题目,一般情况都是这两种类型的问题交杂在一起的,所以分析的时候要仔细。
②要使自己能够熟练掌握这一章节的解题方法,必须要多做点练习,且注意做完习题后的反思。
三、牛顿运动定律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1.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在动力学角度下的分析:对于自由落体运动我们可以从理论上证明其确实作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对于竖直上抛运动,我们也可以得到其应该在整个过程中作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那么在此时解答竖直上抛运动就出现了新的解答方法——全过程法(整体法)。
(参见导与练书P56-58 知识点三) 复习这两种解法的优劣。
2.汽车刹车(各种交通工具的制动)问题。
在解答此类问题的时候注意判断汽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运动时间。
3.超重、失重、完全失重现象的理论分析及控制方法I.对于这个点的处理,首先要理解清楚超重、失重、完全失重现象是什么状态下出现的,出现时有哪些特点,也就是它们各自的概念如何。
高一物理第四章_力与运动复习_新课标_必修1
【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 (1)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 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 上。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 同物体上,它们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是同一 种性质的力。
2、性质: 等大、反向、一直线、两物体、同时间、 同性质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大小 方向 作用的物 产生的 性质 体 效果 二力 平衡 作用在同 能抵消 相反 相等 一物体上 不能 抵消 可以 不同 一定 相同 同时性 没有同 时性 同时产 生,同 时消失
1、一个人站在体重计的测盘上,在人 下蹲的过程中,指针示数变化应是 ( D ) A.先减小,后还原 B.先增加,后还原 C.始终不变 D.先减小,后增加,再还原
2、侧面有一个洞的水瓶里面装满水,让 水瓶做自由落体运动,水会不会从洞中 射出来?为什么?
不会,因为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水处完全失 重状态,水的内部没有压力,所以水不会从 洞中射出来。
超重与失重
• 超重即视重大于实重,F>mg,合力向上, 加速度向上,分为向上加速和向下减速两 种。 • 失重即视重小于实重,F<mg,合力向下, 加速度向下,分为向下加速和向上减速两 种。 • 完全失重即视重为零,F=0,合力为mg, 加速度为a=g。 (F一般为弹力,大小即为视重)
【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
××Biblioteka ×5、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是理想的,没有事实为基础的 B.没有事实为基础,只是理想推理 C.是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的,经科学抽象, √ 深刻反映自然规律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火车在长直轨道上匀速行驶, 坐在门窗密 闭的车厢内的一人将手中的钥匙相对车竖直 上抛,钥匙将落在 A.手的后方 B.手的前方 C.落在手中 D.无法确定 √
高一第四章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一第四章物理知识点归纳【高一第四章物理知识点归纳】第一节:力的基本概念和力的作用力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是描述物体相互作用的量。
力的作用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速度变化或方向变化。
1.1 力的定义力的定义是:将具有相互作用关系的物体分开时需要克服的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种推或拉的作用。
它的单位是牛顿(N)。
1.2 力的分类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是指物体间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摩擦力、弹力等;非接触力是指物体间不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第二节: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重要定律,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所提出。
2.1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任何物体都有惯性,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外力作用于它。
2.2 第二定律(动力学定律)物体的加速度直接与作用于它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可以用公式 F = ma 来表示其中 F 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m 为物体质量,a 为物体的加速度。
2.3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作用力都会有一个等大反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且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于不同的物体上。
第三节: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间由相对运动或趋向运动而产生的接触力。
3.1 摩擦力的分类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当物体相对静止时,作用在物体上的摩擦力称为静摩擦力;当物体相对运动时,作用在物体上的摩擦力称为动摩擦力。
3.2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相互作用面的粗糙程度、物体质量以及受力对象间的压力有关。
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4.1 合力的概念合力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多个力的矢量和,可以用几何方法或分解成平行和垂直于某一轴方向的力来计算。
4.2 分解力的概念分解力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平行或垂直于某一轴方向的力,可以应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进行计算。
第五节:质点系质点系是由若干个质点组成的系统,研究质点系的运动可以通过考虑合外力和内力等因素来分析。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四章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四章第四章:力的作用和性质引言: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基本概念,它贯穿了整个自然界。
我们周围的一切现象都可以用力来解释和描述。
在高一的物理课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力的作用和性质,它为我们进一步理解物理规律奠定了基础。
本章将系统地归纳力的相关知识点。
一、力的概念1.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因素,它能够改变物体的状态,使物体发生加速度。
1.2 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N),1牛顿定义为1千克质量的物体在1秒钟内所获得的加速度为1米/秒²。
1.3 力的表达式力的表达式为F=ma,其中F表示力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二、力的性质2.1 力的矢量性质力是一个矢量量,它有大小和方向。
力的方向决定了物体的运动方向。
2.2 力的合成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不平行,可以用力的合成将它们合并成一个合力。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力的矢量和法则确定。
2.3 力的分解如果一个力可以分解成两个力的合力,那么这两个力称为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可以使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计算。
三、常见的力及其作用3.1 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离地面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2 弹力弹力是当物体被弹性物体如弹簧或绳子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力。
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常数和变形量有关。
3.3 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力。
它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大于动摩擦力。
3.4 引力引力是物体之间的吸引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3.5 弹力弹力是当物体被弹性物体如弹簧或绳子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力。
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常数和变形量有关。
四、力和运动4.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状态不会改变。
4.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物理必修一第四章--总复习
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 [答案] BC 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同 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
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 当恒力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质 方向垂直 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与恒力方 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 向不相同,但速度方向不可能总与该恒力 相同 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
当M》m时,可近似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T等于mg.
本实验第一部分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 m的大小,测出相应的a,探究a与F的关系;第 二部分保持m不变,改变M的大小,测出小车 运动的加速度a,探究a与M的关系.
3.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及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 滑轮的长木板,小桶,细绳,砂,低压交流电 源,导线,天平,刻度尺,砝码。
[答案] B [解析] 惯性的大小只跟质量有关, 质
量越小,惯性越小,放空燃油除了防 止起火爆炸,同时也减小飞机的惯 性,故 A 错误,B 正确;泡沫带是给 飞机降温的,不是为了减小飞机的合 力或阻力,故 C、D 错误.
【典例】 关于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要物体在运动,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只要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运动状态就不变 D.只要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中有一个改变,其 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
[答案] D [解析]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需
要看速度是否变化,速度是矢量,其 大小和方向有一个改变,速度就改变, 运动状态也就改变,选项 C 错误,选 项 D 正确;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 速度不变,选项 A 错误;物体受到多 个力作用,当其合力为零时,物体应 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选项 B 错误.
高中物理第四章知识点素材必修1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1.牛顿第一定律(1)伽利略理想实验(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3)力与运动的关系:①历史上错误的认识是“运动必须有力来维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②正确的认识是“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对“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理解——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速度的改变,速度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的改变,速度改变就意味着存在加速度。
(5)维持自己的运动状态不变是一切物体的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就是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实验思路:本实验的基本思路是采用控制变量法。
(2)实验方案:本实验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质量、加速度和外力。
测量质量用天平,需要研究的是怎样测量加速度和外力。
①测量加速度的方案:采用较多的方案是使用打点计时器,根据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ΔS=aT2 求出加速度。
②测量物体所受的外力的方案:由于我们上述测量加速度的方案只能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我们必须给物体提供一个恒定的外力,并且要测量这个外力。
3.牛顿第二定律(1)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及其数学表达式: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内容是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F合=ma。
(2)力和运动的关系:①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产生物体的合加速度:当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合外力的方向和初速度方向沿同一直线且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合外力的方向和初速度方向沿同一直线且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在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物体的合加速度也随时间性变化。
②加速度的方向就是合外力的方向。
③加速度与合外力是瞬时对应的关系。
(有力就有加速度)④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物体的加速度等于各个力单独存在时所产生加速度的矢量和,即 a=a 1+a 2+a 3…… 4.牛顿第三定律(1)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高一物理 第4章《牛顿运动定律》单元复习 新人教版必修1
单元复习知识结构能力测试1、如图所示,a ,b ,C 三根绳子完全相同,其中b 绳水平,c 绳下挂一重物。
若使重物加重,则这三根绳子中最先断的是A .a 绳B .b 绳C .c 绳D .无法确定解析:选点O 为研究对象,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作平行四边形可以看出a 绳承受的力最大,即a 绳先断。
答案:A2、如图所示,物体A 、B 、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 作用于C 物体,使A 、B 、C 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且三者相对静止,那么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C 不受摩擦力作用B .B 不受摩擦力作用C .A 受摩擦力的合力为零D .以A 、B 、C 为整体,整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解析:单独分析C ,假设没有摩擦力,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物体不可能作匀速运动,所以C 和A 之间存在摩擦力,假设B 受摩擦力,也不可能作匀速运动,把ABC 看做整体,整体作匀速运动合力为零,说明地面给A 向左的摩擦力,同时A 受到C 给的向右的摩擦力,两力的合力为零。
答:BC3、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杆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运动员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 1 和f 2,那么: 各种作用力 力 牛顿运动定律 加速度 各种运动形式 力和惯性的定义 力的瞬时作用效果 力的相互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F=ma 牛顿第三定律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A .f 1向下,f 2向下,且f 1= f 2B .f 1向下,f 2向上,且 f 1= f 2C .f 1向上,f 2向上,且 f 1 =f 2D .f 1向上,f 2向下,且 f 1 =f 2解析:不管匀速攀上还是匀速下滑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不变,两者都是匀速运动,合力为零,即摩擦力的大小、方向也相同,和重力的方向相反。
答:C4、.举重运动员在抓举比赛时,为了减小杠铃上升的高度和便于发力,抓握杠铃的两手间要有较大距离,使两臂上举后两臂间成钝角,手臂伸直后所受作用力沿手臂方向,一质量为75 kg 的运动员,在举起125 kg 的杠铃时,两臂成120°角,如图,则此时运动员的每只手臂对杠铃的作用力F 及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T 的大小分别为(g =10m/2)A .F =1250 N ,T =2000 NB .F =1250 N ,T =3250 NC .F =625 N ,T =2000 ND .F =722 N ,T =2194 N5、如图所示,物体M 处于静止状态,三条细绳中的拉力之比为T 1:T 2:T 3为A .1∶2∶3B .1∶2∶C .5∶4∶3D .∶1∶1解析:由题意得T 3=Mg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T 1=T 3cot60°T 2=T 3/in60°。
高一物理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单元复 习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单元复习1.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变速直线运动时,A .当合外力增大时,加速度增大B .当合外力减小时,物体的速度也减小C .当合外力减小时,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外力方向相反D .当合外力不变时,物体的速度也一定不变2.从牛顿运动定律可知,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很小的力去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时,却推不动它,这是因为A .牛顿运动定律对静止的物体不适用B .桌子的加速度很小,速度变化太慢,眼睛不易觉察到C .桌子受到的合外力为零D .推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3.两个同材料做成的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实心球A 和空心球B ,从同一高度在空气中落下时受空气阻力相同,则A .A 球先落地B .B 球先落地C .两球同时落地D .不能确定4.如图所示,物体甲、乙质量均为m ,弹簧和悬线的质量可忽略。
当悬线被烧断的瞬间,甲、乙的加速度分别为A .a 甲=g,方向向上,a 乙=g,方向向下B .a 甲=g,方向向上,a 乙=g,方向向上C .a 甲=g,方向向上,a 乙=0D .a 甲=0,a 乙=g,方向向下5.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①米、②牛顿、③秒、④焦耳、⑤瓦特。
⑥千克⑦米/秒2A .只有①③是B .都是C .只有①③⑥是D .只有③不是6.下面关于物体惯性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难以停下来,所以运动速度大的物体具有较大的惯性B .物体受的力越大,要它停下来就越困难,所以物体受的力越大,则惯性越大C .行驶中的车辆突然刹车,乘客前倾,这是由于惯性所引起的D .材料不同的两个物体放在地面上,用一个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它们,则难以推动的物体的惯性较大7.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跳起,这是由于A 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重力B 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C 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D 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的重力8、如图,在一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 1,m 2的两个小球(m 1>m 2)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不考虑其它阻力,设车足够长,则两个小球A 一定相碰B 一定不相碰C 不一定相碰D 难以确定是否相碰,因为不知小车的运动方向9.在一种叫做“蹦极跳”的运动中,质量为m 的游戏者身系一根长为L、弹性优良的轻质柔软的甲乙橡皮绳,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1.5L 时达到最低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弹性绳从原长达最低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 .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 .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10.把重20N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物体右端与固定在斜面上的轻弹簧相连接,如图所示,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12 N ,则弹簧的弹力为A .可以是22N ,方向沿斜面向上B .可以是2N .方向沿斜面向上C .可以是2N ,方向沿斜面向下D .可能为零1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υ 与空气的密度ρ压强p 有关,下列关于空气中声速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A .υ=kp /ρB .υ=/kp ρC .υ=/k p ρD .υ=kp ρ12. 弹簧秤的秤钩上挂一个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为多大?(g=10m/s 2)(1)以0.2 m/s 2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上升,(2) 以0.1 m/s 2的加速度竖直减速上升,。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 相互作用 章节复习
牛刀小试
❖关于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C)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存在B.相对 运动的物体之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 C.只有相互挤压和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 粗糙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 D.只有相互挤压和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才有摩 擦力的作用
牛刀小试
牛刀小试
❖关于重力、重心、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D)
A.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就是几 何中心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自由下落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它受 到的重力越来越大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牛刀小试
❖小木块放在桌子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在接触处只有桌子有弹力产生 B.在接触处桌面和小木块都有弹力产生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桌子形变后要恢复原 状而对桌面施加的力 D.木块对桌子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相互作用章节复习
❖三种性质力的比较 1.重力 产生原因:地球的吸引 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
巩固旧知
巩固旧知
2.弹力 产生原因:物体之间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 大小:由弹性形变的大小决定,弹簧弹力F =kx 方向: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巩固旧知
3.摩擦力 产生原因:接触物体间互相挤压并发生相对 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 大小:静摩擦力与引起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 大小相等;滑动摩擦力f=μN,由μ和N共同 决定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 向相反
5N,10N,10N
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把物体受到的力全部画出来
❖方法: 整体法:把运动状态相同的几个物体当成一 个整体,不考虑内力 隔离法 :把某个物体单独拿出来进行受力分 析
❖ 重为500 N的人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牵引重200 N的 物体,当绳与水平面成60°角时,物体静止不动,不计滑 轮与绳的摩擦,画出物体和人受到的力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整理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整理第四章知识点整理第一节物理量及其测量1. 物理量的概念物理量是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能够描述物体的性质和变化的量。
2. 国际单位制(SI制)SI制是一种国际通用的物理量单位制度。
3. 基本物理量基本物理量是SI制中不可再分解的物理量,包括长度、质量、时间、电流强度、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
4. 密闭法建立单位制密闭法通过实验观测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之间的关系式,从而建立单位制。
5. 导出单位导出单位是由基本物理量经过计算、推导得到的单位。
6. 物理量的测量物理量的测量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是直接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而间接测量则根据已知量和测量量之间的关系计算所求物理量的测量值。
7. 误差及其处理误差是指实际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
误差有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类型。
处理误差的方法包括平均值法、最大误差法和有效数字法。
第二节运动1. 运动的概念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变换位置的过程。
2. 位移与路径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末位置的变化的位置矢量。
路径则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实际经过的轨迹。
3.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的位移与时间差的比值。
瞬时速度则是指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值。
4. 合成与分解合成与分解是指将多个矢量合成为一个矢量,或将一个矢量分解为多个矢量的过程。
5. 速度与加速度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倍数,而加速度则是指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倍数。
6. 直线运动的图像与公式给定速度与初位移的直线运动,可以通过速度-时间图像和位移-时间图像推导出对应的公式。
7. 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过程。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是加速度恒定,大小为重力加速度。
第三节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无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受到的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复习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理解:①它说明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运动状态无关).②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③它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它不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实验思路:本实验的基本思路是采用控制变量法。
(2)实验方案:本实验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质量、加速度和外力。
测量质量用天平,需要研究的是怎样测量加速度和外力。
①测量加速度的方案:采用较多的方案是使用打点计时器,根据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ΔX=aT2 求出加速度。
②测量物体所受的外力的方案:m重物远小于m小车,使得F近似于G重物注意:实验前要通过倾斜木板来平衡摩擦力.3、牛顿第二定律:(1)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2)公式:F合=ma(3)性质:①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a与F合同向。
②同一性:同一物体。
③同时性:a与F合同时发生。
④独立性:一个a对应F一个。
4、牛顿第三定律(1)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要能区分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对力项目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同点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可以求合力,且合力一定为零不可以求合力两个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两个力的性质一定相同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是使物体平衡两个力的效果分别表现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一个力的产生、变化、消失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两个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变化、 同时消失 共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一)关于力和运动有两类基本问题: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另一类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牛顿运动定律复习01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理解要点:
①该定律定性地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②该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即物体都有维持原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的本质属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物体的惯性也越大。
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维持原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③由于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来验证,它是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而发现的。
不是实验定律。
④第一定律是第二定律的基础,不是第二定律的特例,第一定律定性的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第二定律定量的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例1一个劈形物M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
上表面上放一光滑小球m,劈形物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
的运动轨迹是()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B.竖直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曲线D.抛物线
例2在地球赤道上的A处静止放置一个小物体,现在设想地球对小物
体的引力突然消失,则在数小时内,小物体相对于A点的地面来说,将()A.水平向东飞去
B.原地不动,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消失
C.向上并逐渐偏西方飞去D.向上并逐渐偏东方飞去
例3一水箱车内有A、B二球用线拴在车内,当车以速度V匀速向右
运动时,悬线均竖直,则在车突然停止的过程中两悬线的偏离情况是()A.A左偏B右偏B.A左偏B左偏
C.A右偏B右偏D.A右偏B左偏
二、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理解要点:
①定律的公式形式为F=ma,其中a是物体的加速度;m是物体的质量;F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这里:受是指研究对象的被动性,即只考虑周围物体对它的作用而不考虑它对周围物体的反作用,合是指研究对象所受各力的整体效果,外是指系统以外物体对研究对象的作用而不考虑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例4有一箱装得很满的土豆,以一定的初速度在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运动,不计其它外力及空气阻力,则中间一质量为m的土豆A受到其
它土豆对它的作用力大小应是()
A.mg B.μmg C.mg D.mg
②定律的“五性”
同体性、矢量性、瞬时性、相对性、独立性
同体性: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ma中,F必须对应的是m所受的力;反之m必须是受力F的物体的质量,运用定律时不可张冠李戴。
例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其左端滑上长木板,若设小物体与长木板
间的动摩擦系数为μ,试求小物体滑动过程中长木板的加速
度?
矢量性:公式F=ma是一个矢量方程,公式不仅表示了a与F的数量关系,也指明了a 与F的方向关系,加速度的方向总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在一维情况下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的力或加速度均取正值,反之取负值,一般常取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例6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悬挂着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7°角,球和车厢相对静止,球的质量为1kg.(g=10m/s2,sin37°=0.6,cos37°=0.8)(1)求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并说明车厢的运动情况;
(2)求球对悬线的拉力.
独立性: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将独立地产生各自的加速度,合外力产生的加速度即是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
例7若F1独立作用于物体产生加速度a1=2m/s2,若F2独立作用于物体产生加速度a2=4m/s2,则F1、F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产生的加速度可能是()
A.2m/s2B.4m/s2C.6m/s2D.8m/s2
学习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限时训练01
1.下列运动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B.匀加速直线运动
C.匀减速直线运动D.自由落体运动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在宇宙飞船内物体不存在惯性
C.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D.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有利于运动
状态的改变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惯性是只有物体在匀速运动或静止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
B.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仍保持原来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有惯性;受外力作用时,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因而就无惯性
D.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与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力无关
4.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沿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位移的讨论,正确的是()
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位移越长
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位移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5.如右图所示,甲运动员在球场上得到篮球之后,甲、乙以相同的速度并排向同
一方奔跑,甲运动员要将球传给乙运动员,不计空气阻力,问他应将球向什么方
向抛出()
A.抛出方向与奔跑方向相同,如图中箭头1所指的方向
B.抛出方向指向乙的前方,如图中箭头2所指的方向
C.抛出方向指向乙,如图中箭头3所指的方向
D.抛出方向指向乙的后方,如图中箭头4所指的方向
6.如右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M的两个球,
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其他阻力不计,设车无限长,则两
小球()
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
C.若m>M,则肯定相碰D.若m<M,则一定不相碰
7.如右图所示,正在行驶的火车车厢内,有一人相对车厢由静止释放一小球,
则小球()
A.可能落在A处B.可能落在B处
C.可能落在C处D.以上都不可能
8.关于速度、加速度和合外力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所受合外力是恒定不变的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三者总是在同一方向上
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增大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加快
D.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9.如图所示,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与此同时,物体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20 N,则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g=10 m/s2)()
A.0B.4 m/s2,水平向右
C.2m/s2,水平向左D.2 m/s2,水平向右
10.搬运工人沿粗糙斜面把一个物体拉上卡车,当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1;若保持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2,则()
A.a1=a2 B.a1<a2<2a1 C.a2=2a1 D.a2>2a1
11.如右图所示,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小木块,在大小为F,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做匀加速运动.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的加速度为()
A.F/M B.Fcos α/M C.(Fcos α-μmg)/M D.[ Fcos α-μ(mg-Fsin α)]/M 12.如右图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现让拉力F逐渐减小,则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情况应是()
A.加速度逐渐变小,速度逐渐变大B.加速度和速度都在逐渐变小
C.加速度和速度都在逐渐变大D.加速度逐渐变大,速度逐渐变小
13.在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现用沿斜面向上的推力,使物块以1.2a的加速度匀加速向上滑动,则推力的大小是(sin 37°=0.6,cos 37°=0.8)
A.1.2mg B.1.32mg C.1.96mg D.2.2mg
14.如右图所示,水平面上质量相等的两木板A、B用一轻质弹簧相连,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木块A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研究从力F 刚作用在木块A上的瞬间到木块B刚离开地面的瞬间这一过程,并且选定该过程中木块A 的起点位置为坐标原点,则下列图中可以表示力F和木块A的位移x之间的关系的是
15.如右图所示,电梯与水平面夹角为30°,当电梯加速向上运动时,梯面对人的支持力是其
重力的6/5,则人与梯面间的摩擦力是其重力的多少倍?
16.某一旅游景区,建有一山坡滑草运动项目.该山坡可看成倾角θ=30°的斜面,一名游客连同滑草装置总质量m=80 kg,他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时间t=5 s内沿斜面滑下的位移x=50 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问
(1)游客连同滑草装置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F为多大?
(2)滑草装置与草皮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