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冲突及管理对策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分析及对策
外活动、 家访和 进行科研活动。 特别是毕 业班的 班主任, 工 作更加辛苦。“ 两眼一睁, 忙到息灯” 是他们生活的 真实 写 照。 这些常规的 除了 教学活动, 师还 教 要应付上级管 理部门 和 学校内 部的 业务检查、 考试、 各项评比 等。 而这些甚至 与 教师的职业安稳联系在一起,在评 比中落后的就又可能下 岗, 工作。这都使得教师的生活节奏大大 丢掉 加快, 疲于奔 命的 准备, 弄得教师人困马 心力交瘁。 乏, 尤其现在进行的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拿着面 目 一新的教
成部分 , 是教师整 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的基础 与保 障 。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的实施者 , 只有心理健康 的 教师 , 能培养 出心理健康 的学生 ; 才 只有心理 积极 、 康 的教师 , 能创造出和谐 、 健 才 温馨 的学 习氛 围 , 学生 心情愉 使 快 , 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 从 教师 的职业特点决定 了教师必须具备 比常人更健康 的心理 和人格 。 而 , 然 当前农村教师 中 却存在种种心理问题 , 亟待我们加 以研究和探索 。
-
1 - 07
的 延长。 尤其是班主 任的 工作量很大。 个别学校把 对学生的 行为规范管 理的 责任压派、 推卸给班主任, “ 班额大、 学生难
管”使得班主任 , 工作压力 过大、 责任过重, 并伴随 有较强的 孤独感和无助感。工作强度过大的同时, 伴随有发牢骚、 不 满意、 低成 劳累、 就感、 职业倦怠等负向 情绪的出 教师心 现, 理的 健康指数明显处于警戒状态。 外农村教师的 “ 另 高投 入、 报” 低回 造成教师心理的不平 日 作的 衡。 常工 超负荷。 广 大教师不仅仅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学 业成绩, 还要把 大量精 力放在学生的日 常管理工作上。 2 业期望是教师行业特 . 职 有的 压力来源, 也是影响教师 心 理健康的 重要因 素。 教师这一职业被誉为“ 底下最 太阳 光 辉的职业”教师也历来被誉为“ , 蜡烛”春蚕”人梯” “ “ , 似 乎 他们是特殊材料制成的 是只 人, 讲奉献不讲回 报的 圣人, 是“ 我不下地狱 谁下地狱” 志士仁人。 好的 的 一个 教师 应该 病 倒在讲台上, 躺在医院里还 在给 批改 学生 作业。 性质 职业 和 社会舆论, 使教师人格异常。在 我国的 文化传统价值里, 这种“ 敬业”奉献” “ 等价值观念在长期的文化历史积淀中, 已成为 社会对教师的 职业期待。 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期待通 常是严肃认真、 刻苦耐劳、 克制私欲、 淡泊名利、 善尽职守, 使每个 学生都能 成才。 然而这些角色期待并不是每一 个正 常 人都能达到的。 社会对教师的 由于 期望过高, 使教师产生 种种 心理冲突, 感到无所适从而 造成很大心 理压力。 正如威 尔 逊所说: “ 所有对他人高 度负责的 角色, 都要经受相当多 的内在冲突和不安全感。” 这些过高的社会期望 , 往往使教 师压抑正常的需要 , 过分限制自己并关心种种细节, 就有可 能变 得拘谨保守、 缺乏自 信、内 心压抑, 身心健康大 受影
当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探因及对策
2010年第4期一、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有几多据《华商报》报道,2004年5月20日下午,因学前班孩子上课时吵闹,陕西大荔县韦林镇望仙村一名女教师竟拿起铅笔刀,将全班18个孩子中的17名的耳朵逐一划破。
又据《西部商报》载,2007年2月16日傍晚,兰州市永登县河桥镇小学教师毛淑英,将三名幼儿骗至自己家中先将他们用绳子勒至窒息,接着用利器割断颈动脉。
毛淑英杀害三个无辜小孩后割脉自杀。
这些事件都是近年来骇人听闻的教师犯罪行为。
层出不穷的教师体罚学生事件频频见诸媒体。
这不仅引起人们对教师的纷纷议论,也使人们在惊诧的同时要问:教育究竟怎么了?教师究竟怎么了?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总有一定的根源。
我们往往在抨击教师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受到冲击的同时,却忽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师心理健康出现了严重问题。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4个城市的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51.23%的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1]。
另据上海教科院研究员吴增强的调查数据表明,教师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高。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有:教师无法控制自己的意念乱发脾气,无由发怒,与人交往时不自在,不知如何与人相处,在与别人交谈时胡乱猜疑对方说话的目的等。
从而产生了压抑、自卑、自负、守旧等不良心理。
二、教师缘何“心病”不断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
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是比较重要的原因。
1.教师所承担的多重角色所带来的心理冲突。
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要扮演多重角色: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活动的管理者;学生的朋友和学生心理问题的治疗者;人际关系的交往家;需要与其他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等对象打交道;同时还为人父、为人母和为人子。
多方位的角色转换容易造成教师的心理矛盾和冲突,造成教师的心理疲惫和精神恍惚[2]。
小学课堂师生冲突与化解对策
小学课堂师生冲突与化解对策1. 引言1.1 课堂师生冲突的背景小学课堂师生冲突的背景可以追溯到教育历史的早期。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往往呈现为一种权威与从属的关系,师生之间的沟通很少,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师长的指导和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革。
现代教育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平等,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在小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冲突依然时有发生。
这些冲突可能源自于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学生的不满或叛逆,也可能是因为教学方式不当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
课堂师生冲突不仅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会影响到师生之间的关系和校园氛围。
了解课堂师生冲突的背景,认识到其存在的重要性,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化解和预防这种冲突,在提升师生关系和营造和谐校园氛围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字数:221】1.2 对师生冲突的重视师生冲突是小学课堂中常见的现象,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师生冲突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秩序,也会对师生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学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我们不能忽视师生冲突带来的种种问题,而是应该及时处理和化解,共同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只有重视师生之间的关系,加强沟通,建立互信互谅的氛围,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化解师生冲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师生之间的冲突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和化解冲突,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和谐。
2. 正文2.1 师生冲突的常见原因1. 沟通不畅:师生之间由于信息传递不畅导致误解和矛盾的产生。
师生之间的沟通方式和方式可能存在差异,造成沟通效果不佳。
2. 人格冲突:师生之间的性格、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冲突,导致相互之间产生矛盾和摩擦。
3. 情感冲突:师生之间存在情感纠结或不良情绪,导致情感冲突的产生,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
一
、
中 小 学教 师 心 理健 康 问题 的 表现 、 害 及 原 因 危
目前 , 中小学教 师队伍 中出现 了一些 很不和谐 的现 了 自信 , 至有 人开始厌 学。这种 现象决不 是个例 。据 甚 象: 讽刺 、 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 生关 系恶化 ; 师 指责 、 训 报道 , 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 ” “ 组委 会发 布的 “ 认 为 你 专项 调查结 果显 示 : 采用 斥和埋 怨家长 , 家校关 系紧 张 ; 斤斤 计较 , 行为偏 执 , 同 最急迫需要解决 的校 园伤害 ” 挖苦 、 孤立 、 落 、 冷 揭短 、 当众揭 丑等手段对 学生进 事关系僵化 , 自卑 、 抑郁等情绪滋生 ; 至有少数教 师走 讽刺 、 甚 上犯罪道路 , 对教 师队伍 形象造 成恶 劣影 响。因此 , 我 行“ 心理惩罚 ” 象呈 明显上 升趋 势 , 语 言伤 害” 为 现 “ 成 们不能不对此种种现 象背 后的深 层原 因即教 师的心 理 当前 中小学生认为亟待解决 的三大校 园伤害 问题 之首 。 健康 问题作必要 的探究 。
中小 学 教 师 产 生 心 理 健 康 问题 的 原 因 很 复 杂 , 要 需
矛盾 , 在待遇 、 职称等方面遇到挫折容易诱发 不 良情绪 , 我 们 深 刻 反 思 。
如嫉妒 、 自卑 、 愤懑 、 抑郁 等情 绪。
首先 , 教师 自身 因素是 导致教 师心理 问题 的基本原
人 际关系紧张 : 一些 教师 由于 自身行 为偏执 , 善 因。有 的教师性格 过敏 、 弱 , 困难 与挫折 面前 缺乏 不 脆 在
上不 愿 意主动 融入 社会 分教 师不 适应 现代 工作 方 的心理健康问题 已到 了必 须引起 全社 会高度 重视 的 时 部 式、 生活环境 , 从而产生压抑 、 偏激 或悲 观等不 良情绪 。
中小学教师情绪管理的价值、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教师情绪管理的价值、问题及对策摘要: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情绪管理具有维护身心健康、增进教学成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改善和提升师生关系等价值。
中小学教师存在情绪自我觉知能力、情绪表达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和他人情绪识别能力等能力较弱的问题;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等管理主体存在校内相关职能部门缺失、情绪管理能力不够专业、政策支持系统不健全等问题。
为此,中小学教师和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均需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情绪管理;价值;情绪管理能力;政策支持系统一、教师情绪管理的内涵教师情绪管理是指在学校场域中对教师的情绪进行管理的过程。
鉴于教师情绪管理的主体既包括教师自己,又包括教师所在学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行政部门等,我们可将根据主体的不同将教师情绪管理分为两类:一是教师情绪的自我管理,指的是教师运用发展心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监控与调节,从而消解不良情绪、维持积极情绪状态的过程;二是教师情绪的他人管理,指的是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等管理主体通过教师教育、教师考核、教师心理检测与辅导等多种途径和措施关爱教师,对教师的情绪进行必要的监控、干预和引导,从使教师的情绪处于积极良好的状态的过程。
二、中小学教师情绪管理的价值(一)维护教师的身心健康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是人与生具有的、用来适应生存环境的基本手段;这些基本情绪还可组合派生出紧张等复合情绪。
[1]如果教师能够良好地控制、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就会使其保持身心健康,轻松、愉快地享受教育教学过程。
这些情绪超过一定的限度,则会成为消极情绪,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疾病发生。
如果教师的情绪不好且难以自控,则既会影响教师的身体健康,使其出现失眠、血压升高、内分泌紊乱、抵抗力下降等问题,又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使其出现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二)增进教师的教学成效教学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其教学成效。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及对策研究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中流砥柱,承担着培养学生、塑造人格的重要责任。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工作的日益繁重,中小学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职业压力。
这种压力主要体现在教学任务重、师生关系复杂、工作环境恶劣等方面,给教师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源头包括教学、管理、师资待遇等多方面因素。
教师们需要面对来自家长、学生、学校等多方面的期望和压力,同时还需要完成大量繁重的教学任务,这使得他们时常感到筋疲力尽。
此外,教师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也会加剧他们的职业压力。
因此,深入研究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及影响,探讨应对策略和提高教师幸福感的途径,对于改善教师的工作状态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促进教师群体的健康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进步。
1.2 研究目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及对策研究正文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结论未来研究方向总结与展望引言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影响及应对策略,为提高中小学教师工作质量和幸福感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通过分析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和影响,以及研究有效的应对策略,旨在为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提供参考,有效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提升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通过调查与分析,探讨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特点和现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推动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的深入发展。
1.3 研究意义教师是社会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他们承担着培养学生成才的重任。
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中往往面临着巨大的职业压力,这种压力可能来自于学生的表现、家长的期望、学校的管理,甚至是社会的舆论。
研究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及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教师工作中的现状和困境。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揭示导致教师职业压力的根源,帮助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政策和制度,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教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幼儿园教师工作中的冲突解决与调和
幼儿园教师工作中的冲突解决与调和在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冲突和矛盾。
这些冲突可能来自于幼儿之间的争执,也可能来自于与家长之间的观念差异。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有效地解决和调和这些冲突,成为了我们日常工作中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首先,要解决和调和幼儿之间的冲突,我们需要教会他们有效的沟通和表达方式。
幼儿时期的孩子往往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他们会通过哭闹或者打架来解决问题。
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他们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同时也要教育他们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
通过模拟情景、角色扮演等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幼儿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培养他们解决冲突的能力。
其次,与家长之间的观念差异也是常见的冲突源。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和价值观,而幼儿园作为一个集体机构,必须尊重和适应不同的家庭文化。
在面对家长观念差异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并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
我们要站在家长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和要求,寻求双方的共同点,并通过双方的协商和妥协来解决冲突。
通过有效的沟通和理解,我们可以促进家校之间的和谐关系,为幼儿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此外,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还需注重团队合作,通过紧密的协作关系来解决冲突。
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团队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们需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
而冲突的存在往往会破坏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因此,教师们要保持积极的沟通和合作态度,及时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通过团队会议、学习交流等形式,我们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减少冲突的发生。
最后,解决和调和冲突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应对策略和处理技巧。
在解决冲突时,我们要客观、公正地分析问题的根源,找出各方的利益点和矛盾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在处理冲突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情绪控制,保持冷静理智,避免情绪激化。
同时,我们要多方面的考虑,综合利用教育教学资源,找到最适合幼儿发展的解决方案。
学校疏导与冲突管理方案
学校疏导与冲突管理方案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学校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孩子知识的地方,还承担了培养学生优秀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任务。
然而,学校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冲突。
为了保持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秩序,学校需要制定有效的疏导与冲突管理方案。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是保持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学校应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课程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常见心理问题的认知和处理方法。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求,减少冲突的发生。
二、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学校需要建立起一个畅通的沟通渠道,使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交流。
通过开展班级会议、家长会等形式,学校可以建立起一个共同参与的平台,及时了解学生和家庭的需求,协商解决问题,从而预防和处理潜在冲突。
三、制定明确的学校规章制度学校应当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确保所有学生和教职员工遵守。
通过制定行为准则和纪律处分制度等措施,学校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并严厉打击违规行为,有效预防和管理冲突。
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增强他们的情绪管理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开展情感教育课程、心理剧表演等形式,学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提高他们解决冲突的能力。
五、开展冲突解决技巧培训学校可以组织冲突解决技巧培训,帮助学生和教师学习和掌握冲突解决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让他们了解什么是冲突以及如何协商、妥协和寻求解决方案等知识,学校可以提高他们处理矛盾和冲突的能力。
六、设立专门的冲突处理团队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冲突处理团队,由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组成。
他们可以及时介入和处理学校内部的矛盾和冲突,起到疏导和化解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咨询和支持。
七、建立和谐班级氛围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元,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对于冲突的预防和解决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团队合作活动、班级文化建设等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助互信的品质,减少冲突的发生。
教师矛盾调解与处理
教师矛盾调解与处理教师是社会中极其重要的一份子,教育工作对于每个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就像其他行业一样,教师们在工作中也难免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矛盾。
如何调解和处理教师之间的矛盾,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了解矛盾根源教师矛盾的产生往往源于不同的观念和理念。
例如,教育理念的不同,工作分配不均等,权益保障不到位等等。
只有深入了解矛盾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解与处理。
二、主动沟通与交流沟通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教师之间要时刻保持沟通与交流的渠道畅通。
透过沟通,可以解决许多矛盾和误会,并增进互相的理解和信任。
三、尊重与爱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大多与尊重和爱护不够有关。
当教师之间出现矛盾时,双方都应该尊重对方的权益和感受,并以平和的心态来处理问题。
四、倾听与关心在教师之间的矛盾中,倾听和关心是非常关键的。
双方都要学会倾听对方的声音,关心对方的困难和问题,以此来促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五、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当教师之间的矛盾无法自行缓解时,需要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集体讨论、专业机构介入等方式,寻求到公正和合理的解决办法。
六、学会妥协与让步在处理教师矛盾时,双方都要学会妥协和让步。
只有在互相妥协的基础上,才能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达到双赢的局面。
七、建立健全的制度对于教师矛盾的调解和处理,建立健全的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完善的制度可以提供准确、公正、公平的调解机制,为教师矛盾的解决提供有力的支持。
八、提升专业素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是解决矛盾的重要途径。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教育工作中的矛盾和挑战。
九、加强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解决教师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减少矛盾的产生。
十、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作为教育行业的从业者,应该始终秉持良好的职业道德。
只有遵循职业道德的原则,才能有效提升教师群体的职业修养,减少矛盾和冲突的发生。
论教师心理健康及解决的对策
在 当今信息时代 ,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 日益增广 ,这
就 要求 教 师不 断地 提高 自己 、 更新 知识 , 与社 会 发展 密切接 轨 , 否则就将面临失去 “ 知识权威”的危险。而教师现有知识 、技 能 明 显呈 老化 趋势 ,因此 ,面对现 代社 会对 教 育 目标 、策 略 、 技术等提出的愈来愈高的要求 , 教师感到适应不 良,焦虑加重。 ( )压抑 过度 三 教师丁作的性质决定教师要扮演多重角色 ,他们是知识 的 传 授者 和学 生 活动 的管 理 者 ;他 们 是学 生 的朋友 、心灵 按摩 师 和心理治疗者; 他们又是人际关系的交往者 , 需要与其他教师、 学生家长、学校领导打交道 ;同时 ,他们还要在学校之外 ,在 家庭 和 社会 中充 当各种 角色 。这 种 多方 位 的角色 转换 容 易造 成 教师 的 心理 矛盾 和 冲突 ,而 现实 要求 教 师应 以饱 满 的热 情和 愉 快 的心 情走 进教 室 , 自己 的喜怒 哀 乐都 要压 抑起 来 ,这 样才 能 为人 师 表 。 当消 极 的情 绪一 再压 抑 , 日积月 累便 会形 成潜 在 的 能量即 “ 感情势能”,这种能量一旦超过了个体所能承受的限 度 ,就会 出现 “ 零存 整 取 ”的后 果 ,直 接影 响 到教 师 的身心 健 康, 使教师产生疲劳、烦躁、易怒 、 过敏 情绪 ,引发神经衰弱、 恐怖 症 、癔病 等 。 ( )渴望关 怀 四 社会 要求 教 师 是春 蚕 、是蜡 烛 ,强 调 的是奉 献 和责 任 ,可 是却忽视 了教师作为一个平凡人的需要与获得,对他们的关爱
一 、
( ) 理 失衡 一 心 效率 与公 平 的价 值理 念 和教 师 目前 的实 际付 出与 收入 形成 了强 烈 的碰 撞 ,超负 荷 的工 作加 重 了教 师 的身心 负担 ,同时 由 于教 师 的经 济收 入相 对偏 低 ,社会 地 位没 得 到实质 性 提高 ,与 其 他 高收入 行业 相 比仍 有很 大 的差距 , 多教 师 与 自己 的同学 、 很 朋 友 相 比 ,收入 、住 房都 自愧 不 如 ,私 家车拥 有 者少 得可 怜 。 这 样一 来 ,教 师 就很 容易 对原 有 的价 值观 产生 怀 疑而 导致 不公 平感 ,心态易失去平衡,诱发 自卑 、嫉妒 、愤懑 、责骂等不良 情绪。 ( ) 二 焦虑 加 重
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与对策
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与对策作者:邹雅琴来源:《甘肃教育》2014年第05期〔关键词〕心理健康;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 G6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5—0024—01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社会,改造人生,增进人生幸福,而人生的幸福是以保持身心健康为基本前提的。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出现行为偏差,对学生进行呵斥、侮辱、体罚等,这并不全是道德问题,更直接的原因在于教师心理健康方面出了问题。
因此,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就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1. 社会因素。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国家明文规定到2010年小学教师本科化,在初中、高中教师中要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又对教师提出新的考核要求,如,计算机考试、普通话测试。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教师就必须在繁重的工作下挤出时间学习,心理压力自然会增大。
而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也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心理冲突,造成教师心理极不平衡。
2. 个体因素。
因自身性格、身体素质、心理、工作能力诸方面的因素导致教师心理不健康。
如,有的教师过度敏感,性格内向,在有害的外界因素冲击下,易出现心理障碍;有的教师过度疲劳,体力衰竭,睡眠不足,极易诱发心理异常。
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高效课堂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教学理念尽快转变,教育教学能力尽快提高。
在新的要求、新的形势下,部分教师显得能力不足,因此出现烦躁、焦虑情绪,都是不可避免的。
3. 学校及体制的原因。
许多学校更多地重视教师的使用,而对教师的具体生活、困难重视不够,对教师的心理缺乏关注。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及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使得教师不能随意表达自己的消极思想和情感。
教师对工作有意见却不敢不能言语,只好以消极怠工来回应,以致校园气氛沉闷。
体制方面,目前,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忽视其在改变学生学习兴趣、行为及品德教育、心理疏导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将考试成绩直接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把结果与奖罚相结合,这无疑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担。
如何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的矛盾与冲突
如何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的矛盾与冲突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的矛盾与冲突?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第一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教育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育人工作,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在琐碎繁杂的班主任工作中,努力协调好各任课教师,是班主任不容忽视,而且是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协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班主任工作不能一个人唱独角戏,一个再有能力的班主任,如果忽略了各任课教师的重要性,工作开展就不会顺利。
鉴于班主任与各任课教师共同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荣辱与共、水乳交融。
由于教育对象上的同一性、教育目的上的统一性、教育方式方法上的互补性,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存在着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良好基础。
但由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工作角度、工作目标、任务、教育方法、个性特点以及对教育对象价值认识上的差异,又存在不协调的地方,其关系要经常加以调整。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应建立相互尊重、互相配合的工作关系,形成班级教育的合力。
二、有些班级班主任孤军奋战的原因造成班主任孤军奋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班主任忽略了学科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辅助作用班主任是在疲于奔命的班务中度过的,往往真正意义上的班级德育工作却很少,往往忽略了学科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辅助作用,没有能够及时把班级情况、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思想及时通报给各任课教师.从教学上和学生思想上与学科教师沟通,也未抽取时间了解和协调学科教师的工作,使他们成为了单纯的上课出现、下课“消失”的教书人,由此,班级管理成了班主任在唱独角戏,淡化了班集体是由学生、学科教师和班主任组成的特点。
2、班主任未实施好管理职能班主任工作是一个情感工程,这种情感不仅仅只是对学生,也包括任课教师。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负责人,必须要协调学科教师,吸引学科教师参与班级管理,为班级出谋划策。
从这一点来讲,班主任可以采取灵活的、和谐的管理模式,组织学科教师主动地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
教师心理障碍的成因及自我心理调适的对策
( )增 强 教 师 的 自我 心 理 调 节 个 人 受 到挫 折 后 ,用 意 志 力 强行 压 抑 二
2完 善评 价 制度 ,缓 解 教 师 的心 教育 工作 者 。 . 善 发 展性 教 师评 价 制 度 ,实 行 多 元评 能 力
理压 力 。学 校 要逐 步 探 索 、构 建 和 完
上 的 情 绪 和 心 态 ,妥 善 处 理 教 师 之 教 师进 行 心理 测 试 ,确 保 每 一 个 教 师 障碍 的直 接 诱 因 。我 们 每 天 都可 能 产
意志 品质 健全 、行 为表 现规 范 的合 格 及 时合 理地 把 它 宣 泄 出去 ,就会 迎 来
心理 健康状况不 容乐观 , 究教 师的心 学 生 思 想 工 作 、家访 、从 事 教 育 教 学 至产 生各种各 样 的心理障碍 。 研 理 健康 ,建立有效 的预警 机制 ,是 当前 研 究 等 。 教育 界面临并 亟待解决 的课 题 。
一
二 、维 护 和 促 进 教 师 心 理 健 康 的
不 仅要 教 会 学 生 知识 ,还 要 教 会 学 生 新 的挑 战 ,部 分 教 师 原 本 平 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安 贫 机 能 够 得 到 缓解 、消除 。学校 要 建 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3 1
● 教 师 成 长
心理 辅 导 机 制 ,通 过 心 理 辅 导 ,让每 题 ,及 时 疏 导 ;招 聘新 教师 时 ,要进
师有渊博 的学科知识 、精深的专业修
道 德情 操 ,有 足 以 作 为表 率 的 言行 举
( )理 想 角 色与 现 实 角 色之 间 康 。例 如 ,学校 定期 召 开 民主 生活 三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小学班主任是学校管理和教育的重要一环,负责管理班级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
以下是我对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分析。
问题一:缺乏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的支持小学班主任常常是教师中的一员,但他们的工作需要更多的管理技巧和教育理论支持。
一些班主任可能缺乏专业知识和培训,导致他们在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方面存在困难。
对策一:加强班主任培训与专业发展学校应该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和专业发展,包括管理知识、心理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
通过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帮助班主任提高管理能力和教育水平,更好地履行职责。
问题二:班级管理困难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学生之间的冲突、纪律问题和学习效果不佳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学生个体的发展,也会影响整个班级的教育效果。
对策二: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机制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机制,包括制定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建立班级评议制度等。
班主任应该根据学校的管理要求和教育目标,积极管理班级,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
问题三:家校沟通不畅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是保证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由于工作繁忙和沟通方式的不当,导致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畅,影响了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和教育的有效实施。
对策三: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渠道学校可以建立和完善家校沟通渠道,包括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微信群等方式,通过多种渠道与家长保持沟通。
班主任应该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做到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
问题四:对学生个体差异不够关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但班主任可能由于工作压力和教学任务的要求,无法充分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
这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的特殊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对策四: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班主任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师生矛盾化解应急预案
师生矛盾化解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师生矛盾是教育领域常见的问题,尤其在教育机构和学校中,师生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
这些矛盾可能源自于教学方法的不合适、教育理念的不一致、行为规范的冲突等多种因素。
为了维护教育机构的秩序和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有必要制定一份师生矛盾化解应急预案。
二、师生矛盾的类型和特点师生矛盾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比如学习矛盾、成绩矛盾、交往矛盾等。
这些矛盾的特点在于双方情绪激动、观念差异大、沟通不畅等。
如果不及时化解,这些矛盾可能导致教学环境的紊乱和师生关系的紧张。
三、师生矛盾化解的原则在制定应急预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些化解师生矛盾的原则,以确保教育机构能够妥善处理师生之间的冲突。
1. 公正、公平原则:处理师生矛盾时,应不偏袒任何一方,维护教育机构的公正和公平原则。
2. 尊重、理解原则:师生之间应相互尊重、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感受,同时倾听对方的意见和建议。
3. 协商、沟通原则:通过积极的协商和沟通,双方可以达成共识并解决问题。
4. 教育、引导原则:对于师生之间的矛盾,教育机构应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双方更好地解决问题。
四、师生矛盾化解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1. 建立师生矛盾化解机制:教育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师生矛盾化解机制,明确责任、权力和程序。
2. 设立专门机构:教育机构可以设立专门的师生矛盾化解机构或工作小组,负责处理和解决师生之间的矛盾。
3. 建立沟通渠道:师生之间应有畅通的沟通渠道,包括定期开展师生座谈会、班会等活动,为师生提供表达意见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4. 做好记录与调查:对于师生矛盾的处理过程,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和调查,以备日后参考和借鉴。
5. 提供师生心理辅导服务:教育机构应提供师生心理辅导服务,帮助双方缓解情绪、调整心态,并解决心理问题。
6. 推广师生关系培训:教育机构可以定期开展师生关系培训,提升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能力。
7. 加强内外部合作:教育机构应加强与家长、社会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解决师生矛盾。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一、导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一)工作压力的影响过长的工作时间,过大的工作量,过重的工作压力,导致教师心理空间被压重挤压扭曲,“当老师很好,很空闲,两节课上完就没事”面对社会人的众口一词,教师们千口难辩,从表面上看,初中教师课务量一般在12-16节之间,上课时间平均一天最多4小时,人家公务员每天上班八小时,一比确实轻松!然而,他们没有看到实际,教师的工作除了上课,还要备课,批改作业,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外,还要承担许多繁杂、边缘累赘的非教学任务,如维持纪律、管理学生值日、卫生、两操,还要再继续教育培训,一会儿师德培训,一会儿电脑网络培训,刚听完课,又要评课,又要准备自己上公开课,“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压得透不过气”,过长的工作时间,繁重的教学任务使老师很少有自己自由活动时间,家庭也照顾不上,这使老师心情郁闷,凡事感到力不从心,精疲力竭,学校对教师的要求本来已够高的,什么检查备课、作业,还让学生给任课教师教学情况打分,进行满意率测评,加上学生及家长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坏事传千里”教师教育情况传播很快,有的还“现开刷”写信打电话向学校、教委、教育局。
此外,升学率、学科统考成绩也给教师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教师们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苦干,希望能顺利评定职称,然而评定条件也朝令午改,不断地写论文,不断地培训,结果仍忧心忡忡,在近年中学一年级教师评审中,顺利通过仅占50%左右,且评级的“暗箱操作”让教师们寒心,这无疑给老师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是教师的心理疾病的一个长期的因素。
(二)教师事事追求传统完美的个性与现实矛盾冲突的影响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受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师道尊严”的养成“胜人一筹”的“清高”习惯,死爱“面子”自尊心极强,自我价值高,好为人师,对自我要求严格,在教学工具落后,不配套的情况下,在教学尽量用灵活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去教育学生,在教育中有耐心、爱心,然而“事倍功半”付出并未获得回报,只取得一般的效果,这让教师产生失落感。
小学教师的课堂情绪管理策略
小学教师的课堂情绪管理策略答案:小学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采取以下情绪管理策略: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注重情绪教育、设立明确的规则和奖惩机制、运用肯定性的言辞和行为、灵活运用情绪调节技巧。
进一步讨论:
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是小学教师有效管理课堂情绪的基础。
通过与学生建立亲和力、尊重和信任的关系,可以减少冲突和矛盾,培养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
注重情绪教育,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情绪知识、倾听学生情绪、指导学生正确表达情绪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积极表达自己的情绪,从而有效管理课堂情绪。
设立明确的规则和奖惩机制可以帮助教师维护课堂秩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清楚自己的行为标准,同时也知道违反规则会有相应的奖励或惩罚,从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现。
运用肯定性的言辞和行为,及时表扬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情绪态度,有效管理情绪。
灵活运用情绪调节技巧,教师可以尝试通过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想象等方法,帮助自己在面对课堂情绪激烈的情况下保持冷静和理性,以更好地引导学生。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在课堂情绪管理中应该全面考虑师生关系、情绪教育、规则奖惩、肯定奖励和情绪调节等因素,以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学业发展。
教师的挫折成因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教师的挫折成因及其解决对策分析1 心里挫折的概念特征心理挫折[2]是指人们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或干扰不能克服,致使动机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的行为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并指向一定的目标。
当通向目标的道路上碰到不能克服也不能超越的障碍时,个体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此即为挫折。
教师心理挫折是一种与实际行动大不相同的主观感受,有别于实际上的行动。
通常来说,每个人面对挫折产生的挫折感是不同的,有些人虽然他们遇有困难,但并不会都有挫折感。
面不同的阻碍,在不同的人的身上会产生不同的反映。
教师的心理挫折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目标挫折。
教师都有一个动机指向的目标,教学中教师总期望学生认真领会所讲功课,考试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但往往由于一小部分基础差的学生,考试成绩与教师期待的成绩有差距,使任课教师感到目标的无法达成,有时会产生一种沮丧、失意、焦虑、紧张或愤怒的心理状态,久而久之,在教师心理上产生挫折感,这就是目标挫折——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造成某种需要只能得到部分满足或全部不能满足,因而造成目标不能实现的心理挫折。
第二,自我挫折。
人们常常会过高或是过低的估计自己,教师也是这样,有的教师不能摆正自己在学校与社会群体中的位置,过高估计自己,自认为教学水平较高,应该教高质量的学生,对别人的成就易产生嫉妒;过低估计自己,则看到有的学生不太尊重自己的劳动,常感到自身智力水平一般缺少权威而产生自卑感,这就是自我挫折。
第三,学生管理挫折。
教师在对学生的管理中也常常会产生挫折感,学生的一个特点就是个体差异较大,一些学生心理的闭锁性增强,一些自由散漫,形成的逆反心理,大大增加教师管理工作的难度,出于较强的责任心是“欲管不能,欲教无招”。
在学生上,对基础差学生,教师花费很大气力,教育效果不显著,也常使教师感到失望,因而情绪激动,甚至在课堂上简单粗暴对待学生,或放弃教育学生的机会,这就是管理挫折的一些表现。
身心健康教育中的冲突解决与和谐相处
身心健康教育中的冲突解决与和谐相处身心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在身心健康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间难免会出现冲突,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冲突解决的方法,建立和谐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了解冲突的本质冲突是指在不同个体或不同群体之间,因为观念、利益、需求等方面的差异而引发的矛盾。
在身心健康教育中,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之间的冲突:学生之间可能因为意见不合、竞争等而产生冲突,例如争抢东西、争夺权力等。
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冲突:教师的教育方式、评价方法等可能与学生的需求产生冲突,例如过于强调竞争导致学生压力过大。
3.学生与自己之间的冲突: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自我认同的矛盾,例如自我期望与实际表现的不匹配。
二、有效的冲突解决方法1.尊重差异:身心健康教育中的冲突解决首先要尊重每个人的差异性,包括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差异。
要接纳不同的意见和观点,避免将个人意见强加于他人。
2.积极沟通:冲突的解决需要双方进行积极的沟通,倾听对方的意见和需求,寻找双方的共同点。
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减少误解和偏见,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3.培养共识:通过反思和讨论,促使双方达成共识。
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不同层面,鼓励他们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并尊重他们的意见。
4.培养合作能力:身心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关键。
合作能力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减少冲突的发生。
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活动、团队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
三、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在身心健康教育中,教师需要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安全、温暖的成长空间。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做法:1.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帮助。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自身的身心健康,以身作则。
2.建立互信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互信的关系,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需求。
中学师生冲突研究报告
中学师生冲突研究报告一、引言中学师生冲突是教育领域中一个常见而且严重的问题。
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冲突。
这些冲突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利益、价值观或者交流不畅所致。
中学师生冲突的存在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也会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深入探究中学师生冲突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解决方法,对于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改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研究,旨在为解决中学师生冲突提供合理有效的建议和参考。
二、中学师生冲突的原因1. 学业压力:学生在备考重要考试时承受巨大的学业压力,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也随之增加,容易引发冲突。
2. 情绪激动: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情绪波动较为剧烈,教师的行为可能引发学生情绪激动,导致冲突。
3. 交流不良:师生之间存在着信息传递和理解上的障碍,交流不畅常常是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4. 个性差异:不同个体之间的个性特点和观念差异有可能引发冲突。
5. 权力关系:教师作为权威的代表,与学生在权力关系上存在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有可能成为冲突的潜在因素。
三、中学师生冲突的表现形式1. 言语冲突:师生之间口头交锋,言语上的争吵和冲突。
2. 行为冲突: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肢体接触、打闹、冲突性行为等。
3. 意见分歧: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或学校管理方面产生分歧和冲突。
4. 情绪化反应:师生情绪失控,产生大声争吵、情绪爆发等现象。
四、中学师生冲突的解决方法1.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学校和教师应建立起顺畅畅通的沟通渠道,以便学生能够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困扰,教师也可以及时解决问题。
2. 增强互信和理解:教师需要积极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状况,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信关系。
同时,学生也需要尊重教师的工作和职责。
3. 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导和心理支持,为学生排忧解难,避免冲突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冲突及管理对策
作者:史春莲
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09期
一、中小学教师面临的心理冲突
1.主观上的高定位与客观上的低定位的冲突
提及教师,人们马上就会想到许多赞美之词,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
不管言者是出于景仰还是同情,教师均信以为然,但实际上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却并没有这么高。
2.强调自我价值、注重自我发展与外在功利的冲突
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在长期的脑力劳动中慢慢形成了一些共同的人格特点:比较强调自我价值,注重自我发展。
他们多少有一些理想主义和唯美主义倾向,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自己的一大乐事、幸事。
3.重感情、重友谊、渴望学校管理民主化与学校管理中人性缺失的冲突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那种“士为知己者死”“愿报知遇之恩”的思想,至今仍对教师有着影响。
教师愿意最大限度地把知识和才华发挥出来,希望得到肯定和赏识。
他们渴望民主,希望参与学校的管理,为学校的发展愿意出力流汗、建言献策,希望自己的意见得到尊重。
同时,他们渴望学术自由,希望在学术问题上,在教材、教法等教学改革问题上,能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空间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
4.劳动的创造性与常规性的冲突
教师的劳动是具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有人说,教师的工作只是传授人类现成的知识,是简单的重复性劳动,不能算是创造性劳动,这是对教师劳动的极大误解。
5.教育惩戒中过与不及的冲突
教育惩戒是指在教育中施罚使犯过者身心感觉痛苦,但以不损害受罚者身心健康为原则。
教育惩戒在目的、手段、方式和后果上都与体罚有本质的区别,其中最关键的区别在于,体罚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管理对策分析
要缓解中小学教师的各种心理冲突,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等应从教师管理理念与方式、教育立法与执法等方面多做工作。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首先就是要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要把教师的和谐发展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不是为了外在的目的(如遵守纪律等)而迫使教师个体就范。
其次,要把教师看作具体的、能动的人,尊重其人格和个性,以积极的眼光期待他们、赏识他们。
要知人之情、养人之长、念人之劳、量人之难、帮人之过;要多一分宽容,少一点苛刻;多一分赏识,少一点批评;多一分期待,少一点怀疑。
教师的心就像敏感的琴弦,只要倾注真情,便会得到期望的回响。
2.根据教师的职业和心理特点实施有效管理
教师的工作是艰苦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的青少年,不能要求工作效果“立竿见影”。
第一,过多的竞争会给教师造成巨大的压力,制造紧张。
应尽量减少在教师中开展类似于“劳动竞赛”的评比活动,因为精神生产不仅起点不同,而且很难做到精确的量化。
第二,教师的职业需要相对稳定。
对教师成长的研究显示,教师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成为合格或优秀的教师。
这就决定了教师不能随意“上岗”和“下岗”,“安定雇用”方式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
如果教师整天面临“下岗”的威胁,怎么可能有动力去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呢?当然,“安定雇用”不等于“铁饭碗”。
第三,不要给教师工作确定单一的硬性指标,或单纯按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师工作的优劣。
教育、教学上搞承包制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单纯按考试成绩或升学率来考核教师是极端功利化的短视行为,是不科学的。
第四,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要强行规定、推广某一种教学手段或方法,应允许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要对教师备课进行大力改革。
“八股文”式的教案不是为了运用,而是为了应付检查,不但劳民伤财,还助长了抄袭风和浮夸风。
教案或简或繁,应该由教师自己来决定。
学校要保证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备课和进行业务学习,使教师能最大限度地把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
第五,对教师的“坐班制”进行改革,机关人员那样的“坐班制”并不适合教师。
教学、教辅、后勤等工作的性质不同,工作范围不同,所以上下班的时间没有必要一刀切。
尤其是教师的劳动有很强的个体性特点,需要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许多老师聚在一起备课的效率并不一定高,效果未必就好。
3.制定、完善教育法规
谈到教育惩戒,学校和教师具有惩戒权是有法律依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8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对受教育者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利。
教师履行教育惩戒的权利有其合法性,但是相关规定的可操作性却不强,实践中常让教师感到无所适从。
所以,应加快制定学校惩戒制度方面的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教师的权利,细化惩戒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