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自我调节

合集下载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自我调节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自我调节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自我调节老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自我调整老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老师个人三者通力合作。

在社会体制上,需要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来提高老师的社会地位,加大教育投入,对老师的工作供应必要的支持与保障,形成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在学校层面上,学校应友好、合作地对待老师,了解老师各自的力量与工作状况,公正对待每一位老师;应准时、适当地给老师的工作以鼓舞的确定,不断提高老师的角色认知水平;应关怀和正确对待老师的心理冲突、心理冲突,关心分析冲突缘由,消退心理阴影;增加老师与同学的沟通机会,使老师得到更多直接来自教学过程的内在嘉奖;赐予老师更多的自主权,学校的组织管理要使老师有获得社会支持的心理感受。

然而,社会和学校仅仅是引发老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外部因素,而老师的个人因素则是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内部因素。

要维护老师的心理健康,还应从老师的个人因素入手,通过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来促进和维护心理健康水平。

所以,就心理问题而言,“除了你自己,没人能救你!”。

一、增添心理保健意识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保健学问的不断普及,老师要增添心理保健意识,随时关注自己的心理状况与心情改变,这是老师维护与调适自身心理健康的基础与前提。

二、职业看法的自我调整在老师常见的心理问题中,职业心理问题是最多、最严峻的。

而职业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其不良的职业心态。

2023年笔者在老师培训中对中学校老师的职业心态进行调查,结果说明:74%的老师不喜爱老师这一职业,多数是良心型、心情型、无奈型和动摇型的,只有少数老师是把老师这一职业作为事业来做的。

在这种心态之下,许多老师就会消失职业适应不良、职业行为问题,甚至会消失职业倦怠症。

作为老师,要预防或调适这一心理问题,就是要调整自己的职业看法。

首先,要增加职业骄傲感:常常用一些赞美老师的语言来进行自我示意,如“我们是站在人才的摇篮边。

教师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教师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教师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作为教师,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的工作压力大,面对的挑战也不少,因此必须学会关爱自己的内心,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健康。

教师应该学会自我调适。

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和困难,我们不能总是将自己置于消极的情绪中。

要学会正视问题,积极面对,寻找解决的办法。

尽管教育工作中有时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

教师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要学会放下过去的不愉快和遗憾,不要过多地纠结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要相信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价值,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要时刻提醒自己,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还需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量的运动。

要学会放松自己,寻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读书、听音乐、旅行等,来缓解压力和疲劳。

同时,要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们分享经验和心得。

要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

教师要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关心和照顾自己的内心世界。

只有保
持良好的心态和身心健康,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心理健康的教师,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自我心理调节

教师自我心理调节

教师自我心理调节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同学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教师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积极应对压力首先,教师要学会减压。

其次,采用积极的压力应对模式。

(二)善于调节情绪教师如何调节情绪,使自己达到最正确状态呢?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非常关键的。

首先,学会控制情境。

控制情境的首要一点就是要熟悉教育工作的特点,了解教育的基本过程,了解同学的心理特点,做到“心中有数〞。

控制情境也包括客观分析自己,正确定位,以适应情境。

其次,运用积极认知。

再次,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最后,注意行为调节。

(三)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寻求社会支持是我们应对压力和调节情绪的有效手段。

当个体受到压力威胁时,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可以使我们恢复信心。

研究说明,社会支持水平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心理症状越少。

因此,要重视家庭生活,重视和亲朋好友的交往,乐于合群。

(四)科学用脑教师的工作以脑力劳作为主,劳作的对象、内容和过程都是复杂的,如果不注意科学用脑,容易引起身体和心理的疲惫。

长期的身心疲惫,不仅会导致生理疾病,而且容易造成教师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思维迟钝、情绪不稳等,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如何科学用脑呢?教师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适时用脑每个人的生物节律是有差异的,教师要熟悉自己的节律,确定用脑的最正确时间,使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效益。

2.交替用脑(五)积极参加持续教育积极的参加持续教育也是教师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

2教师如何学会心理的自我调节教师这一职业是特别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同学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工作性质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倾注更多的情感,给予更多的心理关照。

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状态,无论是对教师个人,还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质量的提升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心理健康主要的维护途径表达在学校、社会、教师三个方面。

一、学校对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关心和激励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

1、学校要擅长理解并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

为教师营造一个优美、恬静、安全的生活环境2、学校要准确对待,做好教师心理健康工作,关心教师的生活。

时刻理解和关心教师所遇到的心理挫折。

二、增强教师自身的自我维护是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根本途径,也是重中之重。

1、自我积极暗示,尊重自己的职业选择,愉快接受自己的教师身份,敬业乐教。

2、乐于交往、擅长勾通,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3、学会自我调适,有效调节不良情绪。

4、拓展兴趣爱好,保持乐观心态。

三、从社会角度,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的水平。

1、营造“尊师重教”的气氛。

2、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为教师的迅速成长创设良好的工作平台。

3、要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上实行专业化的预防和矫治。

总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熟的教学技巧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名具有乐观积极的,自身心理健康的幼儿教师,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对教育幼儿有兴趣,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反之,当一名幼儿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不良,有教育偏见,厌烦学生,她的情绪、教育行为都会有异常表现,必然会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我们只有时刻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豁达的心境,才能协助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去收获童年的快乐。

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

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

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一、引言在幼儿园教师这个职业中,心理健康和自我调节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教师在工作中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成为了需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策略。

二、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1.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心理健康的教师更有活力和动力,能够积极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他们的工作效率高,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2.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向上地对待工作。

他们的乐观态度和积极向上的情绪能够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3.减少工作压力和情绪疲劳教师工作中常面临压力和情绪疲劳,特别是在处理幼儿行为问题和家长沟通时。

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减轻工作压力和情绪疲劳。

4.提升自身的职业发展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和挑战,更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和个人成长。

三、自我调节的重要性1.提高情绪管理能力自我调节是教师有效管理情绪的基础。

教师需要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并采取合适的方式和策略来管理情绪,以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2.增强压力应对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包括时间压力、人际冲突等。

通过自我调节,教师能够更好地平衡个人和工作的关系,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

3.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调节能力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教师需要保持头脑清醒和积极思考,通过自我调节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四、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的方法和策略1.培养积极心态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建设来培养积极心态,如参加心理健康培训、阅读相关书籍、与同事交流心得等。

2.学会放松和缓解压力教师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读书等方式来放松自己,缓解工作压力和情绪紧张。

3.寻求社会支持教师可以与同事、家人和朋友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分享心情和问题,并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

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

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
1.建立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教师的工作时间可能很长,经常需要加班或周末批改作业等。

然而,为了维护心理健康,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留出时间进行自我放松和休息。

同时,也要合理分配时间,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以增强社会支持。

2.寻找支持系统:建立一个稳固的支持系统,可以帮助教师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

教师可以与同事、家人或朋友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获得他们的支持和鼓励。

此外,教师还可以加入教师专业组织或参加教师培训课程,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获取专业支持。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需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体育锻炼等。

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增强身体的健康,并有助于调节情绪和减轻压力。

4.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教师可以学习一些应对压力的技能,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冥想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教师缓解焦虑和压力,并提高情绪稳定性。

同时,通过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制定合理的目标,可以减轻工作压力。

5.关注自我成长和发展:教师可以通过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这不仅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上拥有更多的技能和知识,也可以增加工作满意度和自信心。

同时,教师可以寻找乐趣和兴趣爱好,以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6.培养积极的态度:教师可以培养积极的心态,学会以积极的方式看待问题和挑战。

积极的态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压力和困难,提高情绪稳定性和心理弹性。

浅谈教师如何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

浅谈教师如何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

浅谈教师如何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一、正确认识和接纳自我教师心理问题的产生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自己全面正确的认识。

很多教师认为对自己是了解的,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很好地了解自己。

或是对自己估计过高,产生自负;或是对自己估计过低,产生自卑,这两方面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不少教师在工作中产生压力,是对自己缺乏了解所致。

他们在教学中不能从实际需要出发,目标定的太高或过于理想化,最终难以实现,导致付出与成就不相符,心理失去平衡。

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注意扬长避短,克服不足,而这一切的基础源于对自我的认识。

正确认识自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接纳自我。

既要承认自己的优点,又要接纳自己的缺点。

教师要保持健康的心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经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地克服与改正,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我,也就是努力做到:正确地认识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不断地完善自我、勇敢地超越自我。

二、树立教育事业的信念许多研究表明心理健康与人的理想、信念有很大关系。

一个教师在工作中有远大理想,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深信教育事业是有利于社会发展,教师工作是崇高、伟大的,就会增强其事业心和责任感,萌发出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即使在条件差、待遇低的情况下,仍然能兢兢业业地工作,甚至会一生乐此不疲、安贫乐道;反之,如果一个教师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就不会激发其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工作中患得患失,不良的情绪和心境就很容易产生。

为此,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确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以此激励自己,并要为实现目标作出不懈努力。

三、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的人际关系复杂,有教师与领导、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等,处理好这些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教书育人。

教师在处理与领导、同行的关系时,要以诚相待,凡事都要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正确对待别人的成绩,不嫉妒,不争功,遇事多思考、多交流、多沟通,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心得(5篇)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心得(5篇)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心得(5篇)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心得精选篇1区教师进修学校于暑假举办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本人有幸参加了三天的学习。

虽然时间不长,却从中收获了一些实用的知识。

对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颇有益处。

在此阐述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通过学习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专业常识。

作为一名班主任,经常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问题。

以前,我也知道学生的心理健康要及时关注,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但本人学的并不是心理健康专业,平时与学生接触时也只是以自己的大致理解去处理一些问题。

并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一个专业性的高度上。

而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要想真正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首先自己得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不能靠直觉,不能盲目摸象。

二、通过对儿童的性心理学习,我释然了平时的一些困惑。

我对儿童性心理这堂课受益匪浅。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学习,让我掌握了在生活中如何与自己的孩子谈论性知识。

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

二是,通过学习,我能够解释一些在平时的教学中碰到的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奇怪的性现象。

三、通过室外心理活动实践,我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的活动开展方式。

这次学习不仅有理论传授,还有心理活动实践。

通过一些具体的室外活动,让老师们放松心情,互相了解,增进友情。

在这次活动中,我认识了一些同行,也掌握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游戏,可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总之,非常感谢__区进修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样一次学习机会。

让我在担任班主任的道路上又成长了一次。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心得精选篇2我有幸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本次培训我很认真的听了李慧君专家的理论课,最让我受益的是这句话找回职业生活的勇气和幸福感,需要获得对工作的投入感和掌控感。

这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但自我的努力与调节更加重要。

以下就是我在这次培训活动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所想。

积极的自我认同寻找自我价值感,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用探究打败无聊,积极的自我调节。

教师应如何学会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谈谈当你面对与学生的冲突时,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调节自己,并合理的处理

教师应如何学会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谈谈当你面对与学生的冲突时,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调节自己,并合理的处理

教师应如何学会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谈谈当你面对与学生的冲突时,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调节自己,并合理的处理。

如今我们教师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觉得很是苦恼,如何又让自己教的快乐,学生学的快乐,进行正确的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一、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传统教育理念中的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是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上与下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方式是以控制为主,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教师,否则就是犯上或大逆不道。

现代社会的师生关系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重教师。

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要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要把学生当作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有自觉能动性的人,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

二、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在 1997 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0 年 8 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均指出教师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等。

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告诫教师“你的教鞭下又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应该大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

三、增强法制观念我们应该自觉地学习国家颁布的各种教育法规,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对于有关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条款,更应该认真学习,努力增强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并约束自己的行为。

当与学生出现冲突时:1、冷静对待,忌意气用事。

发生顶撞事件时,教师首先要镇定,冷静,对待学生要因人制宜,因环境制宜,让学生先冷静下来,课后在办公室或其他场合对学生进行劝告,效果可能会好些;2、找个借口,忌僵持不下。

当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顶撞教师,尴尬局面就要出现时,教师应迅速找个借口巧下台阶,不失为摆脱窘境的有效方法之一,不仅可以防止师生对峙局面的形成,而且也使学生对教师的豁达大度产生认同和感激,从而转化态度,认识自己的错误。

教师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教师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教师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道德修养密不可分。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教师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篇1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甘为贫穷,树立正确的人身目标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现象,如有偿家教,拜金主义盛行,在岗不敬业,不认真教书一门心思爬领导,认为老师工资低满腹牢骚等等。

关于教师这个职业,很早社会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选择教师这个行业就相当于选择了清贫。

正因为对教师这一行业有深刻的认识,我不为心动,抱着对党教育事业的忠诚,兢兢业业的工作。

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人身目标,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

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2.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些教师在工作中受到了委屈,在事业上受到挫折,很自然地把情绪带进课堂,容易把气发泄在座在自己教室里的学生身上,学生就成为了老师的出气筒。

一些学生不听话,老师恨铁不成钢,往往就出现了老师打骂学生,体罚学生的现象。

结果家长来学校找老师的麻烦,告老师。

本来,适当地刺激一下捣蛋学生的自尊对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是有效的,然而教师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很难把握好这一尺度,常常就可能伤害学生,也破坏了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

自己处于消极情绪中时,要提醒自己不要批评学生,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

等待自己能心平气和地冷静处理问题时再批评学生,防止过激言行。

3.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

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调适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调适 教师心理健康论文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调适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调适 教师心理健康论文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调适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调适教师心理健康论文精品文档,仅供参考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调适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调适教师心理健康论文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

以下是本站分享的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调适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调适,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调适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调适一、认识教师的心理问题在我国目前中小学就学人数进入高峰期、升学教育压力大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负担已十分繁重,职业压力在不断增大,心理疾患已远远高出社会一般人群。

教师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职业,其心理健康状况实在令人担忧,它实际上已经成为污染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源头。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教师是教育影响的主导者、支配者。

教师的心理健康更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

因此,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对于培养合格人才促进教育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营造高品位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潜能的最大发挥,已成为家长和社会的强烈需求,那么,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教师心理问题的表现根据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定义,按照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教师心理问题的类型划分为三类:发展性心理问题、适应性心理问题与障碍性心理问题。

1. 发展性心理问题。

主要是指教师自身不能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特别是对自我能力,自我素质方面的认知,其心理素质及心理潜能没有得到有效、全面的发展。

发展性心理问题的解决重在帮助教师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塑造健康,完整的人格,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合格教师。

2、适应性心理健康问题。

适应是个体通过不断做出身心调整,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有效地生存状态的过程。

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如何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一)端正认知1.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教师这一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

所有的这些人和社会团体都认为自己对教师的工作有评价的权利。

对于教师应该怎么做,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观念和想法。

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

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

2.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正因为教师是心理上“开放”的职业,失败和过错发生的机率就特别大。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会有错,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关键是看怎么去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失败。

如果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失败就是成功之母。

而且能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更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

我们之所以烦恼是因为————有一种错误叫放大痛苦(二)调适情感1.情绪控制情绪控制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状态的主动影响。

这里主要讲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

教师觉得在工作中受到了委屈,很自然地容易把气发泄在座在自己教室里的学生身上,因为学生常常就是让他们受委屈的“罪魁祸首”之一。

本来,适当地刺激一下捣蛋学生的自尊对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是有效的,然而教师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很难把握好这一尺度,常常就可能伤害学生,也破坏了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

如果教师是因为自己遇到了挫折而烦躁,并且因此而斥责学生,学生们是能够意识到的。

他们不仅不愿再尊重教师,听教师的话,还可能会报复教师。

2.合理宣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如果自己的情绪长期得不到合理宣泄的话,日积月累形成了潜在的能量即“情感势能”,这种能量一但超越个体所能承受的限度,就会出现‘零存整取”的后果。

而教师面对繁重的工作、复杂多变的教育对象、迅速变化的世界,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如不及时疏导,不仅影响自身,而且还会投射到学生身上。

但教师角色要求我们不能将烦躁、冲动的情绪带人课堂,以免传递给学生,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往。

幼儿园教师的自我调节与心理健康

幼儿园教师的自我调节与心理健康

幼儿园教师的自我调节与心理健康作为幼儿园教师,自我调节和心理健康是我们工作中至关重要的方面。

只有我们自己心态良好、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教师的自我调节与心理健康问题,并分享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1. 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首先,幼儿园教师需要对自己进行深入的自我认知。

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及情绪的表达方式和管理能力。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情绪,如压力、疲劳、挫折感等。

因此,学会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是必不可少的。

情绪管理的关键在于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并学会通过积极的方式来应对。

例如,当我们感到压力时,可以采取深呼吸、放松休息或寻求他人的帮助。

此外,培养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也是情绪管理的重要方面。

要学会从困难和挫折中寻找积极的一面,提高自身的情绪稳定性和应对能力。

2. 建立支持系统在幼儿园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感到孤独和无助。

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支持系统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可以与同事进行交流,分享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互相支持和鼓励。

此外,参加专业培训和教师交流活动也可以扩大我们的交际圈子,并获得他人的建议和帮助。

在工作之余,也要保持社交活动和与家人朋友的联系。

放松身心,释放紧张情绪。

无论是与家人共进晚餐,还是与朋友一起运动、看电影,都能有效地缓解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 培养兴趣爱好除了工作压力外,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是提高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追求自己喜爱的活动,如阅读、旅行、绘画等,可以帮助我们打破单调的工作生活,放松身心。

通过这些爱好,我们可以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强生活的乐趣,提高工作的满意度。

4.定期放松身心在工作繁忙的幼儿园教师生活中,为自己安排一些放松身心的时间非常重要。

可以利用周末或假期进行长途旅行,远离繁忙的工作环境,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也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如按摩、泡澡、听音乐等。

这些活动能够帮助我们缓解压力,恢复精力,提高工作效率。

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心得体会(30篇)

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心得体会(30篇)

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心得体会(30篇)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心得体会(精选30篇)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心得体会篇1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人生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

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要能管理自己的情绪,在教学中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这就需要教师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会调整情绪。

第一,教师应学习适当的调整情绪的方法。

运用适当途径宣泄消极情绪。

心理学对一般人的调查发现,女人在面对消级情绪时往往采用“疯狂购物”的方法排解不快;男人则往往用抽烟、酗酒来排解忧愁。

事实上,我们要主动选择一些无害甚至有益的宣泄方式来改善情绪。

第二,学习微笑。

发自内心的微笑不但可以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而且可以鼓励、赞许、支持、安慰学生,甚至微笑也可以改善同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两个嘴角向上一翘,你就笑了。

每天出门前对着镜子笑一笑,晚。

L回家再对着镜子笑一笑。

你会发现,微笑可以带动你的心理呈现的积极的状态。

笑过之后,心理压力会大大改善。

第三,学会放松。

紧张和放松在生理上是两个相反的过程。

也就是说,身体是放松的,人就不可能紧张;反之。

身体紧张,人就不可能放松。

可以说,放松是缓解紧张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以下几种放松的方法对缓解紧张情绪大有益处:每天都坚持做一项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梳发健脑法;用呼吸法放松;形象松弛法等。

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减轻职业心理压力不仅需要教师的自身调整,还需从学校政策上进行调整与改善。

学校管理就是要为教师心理动力层次的提升创造一种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氛围。

首先,学校应为教师的发展创设一种良好的人际环境,人际环境的准则就是公平。

其次,就是知人善任、扬长避短、用人所长人尽其才,使教师在更有利于其发展的位置上充分发展。

第三,是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调控竞争的度,既鼓励教师个人成名成家,又强调互相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第四,为教师的成长、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鼓励、支持、帮助教师进修,提高教师群体心理动力的需求档次。

第五,学校应重视教师的精神维护。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浅谈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工作性质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倾注更多的情感,给予更多的心理关照。

可是,多少年来,这些‘灵魂工程师’的心灵,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安顿和滋养。

”老师们普遍反映心理压力大,人际沟通不畅,职业枯竭感偏高,许多人受到慢性疲劳和慢性病的困扰,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教师心理不健康状态不仅对教师自身的心理和生理上产生不良影响,引发焦虑、易怒、行为冲动、情感失控、不顾后果等众多负性心理反应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失眠、神经性头痛等不良生理反应,更重要的是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不健康心理状态,易造成教师对教学工作和学校怀有不满情绪,在教学中表现出:情绪低落、丧失幽默感、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易产生发怒、处罚学生等行为,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并直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致使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状态,无论是对教师个人,还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质量的提高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心理健康主要的维护途径体现在学校、社会、教师三个方面。

一、学校对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关心和激励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

1、学校要善于了解并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

为教师营造一个优美、恬静、安全的生活环境;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政治氛围。

关心教师的发展前途,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性,为所有的教师提供进修深造、自我提高和实践的机会等。

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有助于教师心情舒畅、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避免因不满而产生的烦躁、沮丧、自卑、空虚等负性情绪对教学和自身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

2、学校要正确对待,做好教师心理健康工作,关心教师的生活。

学校要时刻了解和关心教师所遇到的心理挫折,并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教师这一职业承载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幸福,更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质量。

因此,探讨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状态,包括情绪稳定、意志坚强、人际关系和谐等方面。

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然而,现实中许多教师面临着工作压力大、职业倦怠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也制约了教育教学的效果。

那么,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并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呢?一、建立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是心理健康的基石。

教师应该学会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乐观和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同时,要学会正确看待工作中的得失,不因一时的挫折而气馁,也不因短暂的成功而骄傲。

二、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该学会合理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将负面情绪带入课堂,影响学生的学习氛围。

当遇到令自己不快的事情时,可以尝试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松训练,以平复情绪。

三、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教师应该积极与同事、学生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在遇到矛盾和冲突时,要主动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回避或激化矛盾。

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教师应该注重饮食均衡、适量运动、充足休息,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同时,要学会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

五、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当教师感到自己无法有效应对心理问题时,应该积极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

可以向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也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健康讲座、阅读心理学书籍等方式获取更多心理健康知识。

综上所述,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只有当教师自身具备了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有效的自我调节能力,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职责,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教师身心健康与自我调适

教师身心健康与自我调适

教师身心健康与自我调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教师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

然而同时也有一个问题备受关注: 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

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力量,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教学压力和管理压力等等。

这些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教育工作的质量。

因此,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探讨教师身心健康与自我调适。

一、教师的身体健康教师的身体健康是教育教学的基础。

一个身体健康的教师可以更好地承担教学任务,为学生们塑造一个健康、积极的形象。

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合理的饮食和休息。

同时,还需要规律的锻炼身体。

长时间的教学和坐着备课都会对教师的身体造成不小的伤害。

因此,每天要坚持锻炼,可以选择跑步、健身等方式来保持身体健康。

二、教师的心理健康除身体健康外,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要。

教学期间,教师会面临各种压力,如时间紧迫、学习任务逼迫、教学质量和效果等问题。

这些压力会极大地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

为应对这些压力,教师需要建立健康的心理调适方法,如寻求心理咨询、自我实现等。

三、教师的社交能力教学需要和学生、家长、同事等各种人群进行交流和互动。

因此,教师的社交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需在各种情况下保持冷静和灵活,与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健康的社交能力有助于调节情绪、增强自信并提高工作效率。

四、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对于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影响很大。

因此,教师应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增强教学能力。

一方面,要不断学习前沿教育理论和技术,了解教育教学法,研究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工作质量;另一方面,要根据自身教学特点,通过反思思考等方式来发掘自身的优势和缺陷,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师的情感表达和情商教师要有足够的情感表达和情商。

情感表达是一种情感传递的方式,教师要通过有效的表达传递正确的情感和信息。

情商则是指管理情感的能力,包括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感、理解和调适他人情感的能力。

论述如何维护和提升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论述如何维护和提升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论述如何维护和提升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说到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哎呀,这个话题可真得好好聊聊。

大家都知道,教师这个职业,看似风光,其实背后压力山大。

每天站在讲台上,面对一大群学生,嘴巴得说得出,脑袋得想得快,心情得稳得住。

可很多时候,教师也是人啊!谁也不能一直撑着笑脸,装作一切都好。

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内卷”严重的社会,很多高校教师身心疲惫,压力山大,甚至迷失了自己。

要说,如何维护和提升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咱得从几个方面来着手。

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多关心、多理解。

毕竟,心理健康这个事儿,得从关怀做起。

大学生都知道,教授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备课、讲课,还有各种琐碎的事情,像科研项目、评职称、批改作业……这些事儿你说轻松不轻松?说重不重。

很多时候,大家看到的只是教授们的“高大上”,却不知道他们也是为生活奔波,甚至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是“躲不掉的工作机器”。

老师们的压力,需要从旁人关心中得到缓解。

学校的领导应该不只是开开会、发发文,更得实际行动起来。

给教师们提供更多的休息时间,组织些集体活动,或者就算是简单的一句“辛苦了”,也能让老师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怀。

然后,说到心理健康,咱不得不提到“心理疏导”这事儿。

教师们的心理压力有时候就是悄悄积累的,没人能察觉。

长期这样,可能一不小心就会爆发,像锅里的水沸腾一样。

学校应该要设置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给教师们提供心理支持,帮他们及时排解压力。

你想啊,做教师的又不是超人,难免会有焦虑、迷茫的时候,或者对教学方法、学生的表现不满意,甚至在做科研的时候,也会因为难题、资金、评价这些事儿焦头烂额。

如果学校能定期组织一些心理辅导讲座或者一对一的心理咨询,那肯定能帮助教师们缓解很多内心的负担。

毕竟,心理疏导就像是心理按摩,能把那些隐形的压力一层一层地拿掉。

再有一点,大家也别忘了“社交支持”。

许多教师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可能不太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觉得工作就是那么简单,唉,真是活在象牙塔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自我调节[ 2006-11-17 10:29:00 | By: 刘翠平 ]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自我调节济源市教师进修学校刘翠萍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三者通力合作。

在社会体制上,需要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大教育投入,对教师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与保障,形成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在学校层面上,学校应友好、合作地对待教师,了解教师各自的能力与工作情况,公平对待每一位教师;应及时、适当地给教师的工作以鼓励的肯定,不断提高教师的角色认知水平;应关心和正确对待教师的心理冲突、心理矛盾,帮助分析冲突原因,消除心理阴影;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使教师得到更多直接来自教学过程的内在奖励;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学校的组织管理要使教师有获得社会支持的心理感受。

然而,社会和学校仅仅是引发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外部因素,而教师的个人因素则是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内部因素。

要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还应从教师的个人因素入手,通过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来促进和维护心理健康水平。

所以,就心理问题而言,“除了你自己,没人能救你!”。

一、增强心理保健意识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保健知识的不断普及,教师要增强心理保健意识,随时关注自己的心理状况与情绪变化,这是教师维护与调适自身心理健康的基础与前提。

二、职业态度的自我调节在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中,职业心理问题是最多、最严重的。

而职业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其不良的职业心态。

2004年笔者在教师培训中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心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74%的教师不喜欢教师这一职业,多数是良心型、情绪型、无奈型和动摇型的,只有少数教师是把教师这一职业作为事业来做的。

在这种心态之下,很多教师就会出现职业适应不良、职业行为问题,甚至会出现职业倦怠症。

作为教师,要预防或调适这一心理问题,就是要调整自己的职业态度。

首先,要增加职业自豪感:经常用一些赞美教师的语言来进行自我暗示,如“我们是站在人才的摇篮边。

”、“打击学生就是打击未来,打击我们的民族!”、“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来增加自己的职业自豪感。

其次,要培养、改善自己对职业的态度:经常用的方法有(1)回顾与反思教育教学中的闪光点,体验教学中、与学生相处中、工作中的成功与快乐,让自己逐渐地喜欢教师这一职业。

(2)找一个你最羡慕的职业,具体写出教师与这个职业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在对比中使自己更加热爱这一职业;(3)改变想法:既来之,则安之,能力体现在工作中,如果连教师都做不好,其它的事也不一定能做好,应先做好教师职业:三、不合理信念的自我修正人们苦恼的根源来源于三种不合理的思维观念。

心理学实验表明:决定人的情绪和行为的,不是诱发事件或外部刺激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评价、态度和信念。

不合理的态度和信念就会使人有不健康的情绪和行为。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了解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掌握修正自身不合理信念的基本方法:1、绝对化要求:从主观意愿出发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进行推理和判断,思考问题常同时与“必须、应该、一定”等之类的词语联系在一起。

这种思考方式不合理,在于它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客观事物发展的自身条件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不能把“希望”变成“要求”和“命令”。

合理的思维是“宽容”的,即虽然我希望“这样”,但允许有各种“那样”的可能出现:“我希望成功”,但也接受可能有的失败;“我希望他这样做”,也尊重他按自己的方式行事。

2、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当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如一次不成功就丧失信心,觉得自己没能力。

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断一本书的好坏一样,过分概括化是不合逻辑的。

以一件事的成败、某个行为的好坏来评价整个人,是一种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

合理的思维方式是评价某件事或某个行为,而不是轻率地对整个人、人的价值做结论。

如“他上次打架的行为是很愚蠢的”、“我这次考试失败了”,这样的思考方式才是理性的。

3、糟糕至极:要么全对,要么全错;要么全盘否定,要么全盘肯定;把生活看成非白即黑,非此即彼的两个极端,把某件事情看得糟糕至极,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结果:一件事情不好,就觉得全完了,感到耻辱、悲观、无能,“我是最痛苦的,没有人能理解我!”而事实上,世界上并不存在糟糕至极的事,我们应该学会“软性”思考,即看到白和黑中间有许许多多的中间色,事物可能是较好的或较坏的,但绝不是最好的或最坏的,用辩证的观点去认识和把握事物,既看到有利的一面,也看到不利的一面,认识到事物是发展的,这种思维方式才是科学、合理的。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影响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学生的行为。

修正不合理信念,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荣辱观和生活观。

教师的高尚在于宽容学生的错误!四、正确认识自己,建立合理的期待正视自己,接受自己:对自己的期待不能太高,这样容易受挫折;也不能太低,这样不能完全发挥自己的能力;不要追求完美,不完美也是一种能力。

避免冲突,减轻压力:教师要正确定位,不与学生对立,要加强角色意识,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需要具有正确的认知方式,正常的情绪反应,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守信、宽容、尊重、热情等交往原则,还要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与策略。

1、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的策略:以主动去激发和开启人际交往的互动链。

(1)增加交往的频率(参加集体活动);(2)学会聆听的技巧:耐心聆听;虚心聆听:交谈不是演讲比赛,学会做一个很好的观众;会心聆听,作出适时、适当的反应;(3)学会宽容。

2、掌握人际吸引的技巧与策略人际吸引是人和人之间在情感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仪表的吸引:仪表要整洁、端庄、美观、典雅、大方、得体、洒脱,与个人的年龄、性别、个性相适应,与环境相适应;(2)人格吸引:要诚恳而坦率、敬人而不自卑、不俯仰讨好尊者,也不藐视落伍卑者。

行为上,活而不轻佻,轻松而不懒散,谦虚而不遇腐,有礼而不怯懦;(3)学识的吸引。

人际吸引的定律:(1)对等律,即人际交往的相互性;(2)接近律,即交往越多人际关系就越好;(3)黄金律:你想别人怎样,你先怎样;(4)铂金律:别人想你怎样,你就怎样;(5)钻石律:真心称赞、激励别人。

3 、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和策略语言沟通技巧:逢人减岁,逢衣加价,让人自信!非语言沟通技巧:通过眼神、姿态、表情、动作、声调等,反映人的认知状态和内心体验的一种沟通方式。

美心理学家梅拉比安曾提出一个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式=7%语调+38%声音+55%表情(上网聊天)六、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合理作息,科学用脑:用脑适度,避免过度疲劳;合理用脑,避免过分单调;选择最佳时间,提高大脑功效。

加强锻炼,劳逸结合: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加强营养,保证供需;丰富活动,改善心境。

控制焦虑程度:合理期待,努力去做。

七、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挫折是人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遇到自感不能克服的障碍时,所产生的沮丧、失意、焦虑、紧张、、愤懑的心理状态,是一种主观感受。

挫折忍受力是免于行为失常的适应能力,行为不失常、保持常态、忍受力强,较冷静。

影响因素:身体条件;过去的经验(自卑,过分保护等);对挫折的知觉判断(认为很严重)。

挫折后的反应有两种表现:直接反应表现为负面情绪如痛苦、失望、焦虑、紧张、内疚、羞耻、不安、自卑等和生理反应如面色苍白、心跳加快、出冷汗甚至休克等。

间接反应主要表现是防御机制,即转移挫折如否定失败,退化如大哭大闹、扔东西等,幻想如做白日梦等,合理化即找一个合理的理由。

人在遇到挫折后,要发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去调节。

主要方法有:(1)以积极的态度来消除、笑迎挫折:用理智或意志控制挫折后的消极情绪。

一个成功的人不是不失败,是失败不失志!(2)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接受教训,提高自我,学会分析困难:是目标不对?方法不对?(3)自我调节的方法:渲泄情绪,以恢复理智(找朋友或心理咨询师倾诉、交谈);精神转移(做运动、唱歌、逛街、做家务等);原谅自己,恢复自尊,走出阴影;把挫折变成成功的动力;学会幽默与自我解嘲。

总之,我们要正确看待挫折,因为挫折带给人知识经验,挫折让人更有才干,挫折带给人风度与气魄;挫折使人聪明,挫折使人成熟;遇到挫折不要逃避,怨天尤人,勇敢面对挫折吧!八、增强自信心:人格的核心是自信,一个人有了自信,就有了人格的魅力,有了自信,就成功了一半;自信的人常常是值得信赖并能给人以希望的。

生活中增强自信的方法主要有:多想你会成功,不要想你会失败;想成功了会怎样,怎样成功;集会、上大课时坐前排;练习正眼看人;加快走路速度;养成主动与人说话的习惯;穿着得体;多看歇后语、幽默、笑话等,笑口常开;自我精神训话:深呼吸——对镜子做鬼脸——大笑——朗诵自己的优点5条以上,并自我鼓励——朗诵自我训话词;坚持心理训练。

对学生能否成功来说,教师的态度是最伟大的预言者。

虽然课程、教法和教师的才干也很重要,但教师的心理状态起着关键作用。

“自胜者强”,这是老子的一句名言,它告诉我们心理成长的钥匙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我们要学会心理完善,在现代文明中去拯救和抚慰受伤的心灵;学会善待生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而快乐!参考文献:1、刘晓明、王丽荣《新课程与教师心理素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高亚兵《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手册》浙江教育出版社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