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自我调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自我调节

[ 2006-11-17 10:29:00 | By: 刘翠平 ]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自我调节

济源市教师进修学校刘翠萍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三者通力合作。在社会体制上,需要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大教育投入,对教师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与保障,形成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在学校层面上,学校应友好、合作地对待教师,了解教师各自的能力与工作情况,公平对待每一位教师;应及时、适当地给教师的工作以鼓励的肯定,不断提高教师的角色认知水平;应关心和正确对待教师的心理冲突、心理矛盾,帮助分析冲突原因,消除心理阴影;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使教师得到更多直接来自教学过程的内在奖励;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学校的组织管理要使教师有获得社会支持的心理感受。

然而,社会和学校仅仅是引发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外部因素,而教师的个人因素则是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内部因素。要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还应从教师的个人因素入手,通过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来促进和维护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就心理问题而言,“除了你自己,没人能救你!”。

一、增强心理保健意识

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保健知识的不断普及,教师要增强心理保健意识,随时关注自己

的心理状况与情绪变化,这是教师维护与调适自身心理健康的基础与前提。

二、职业态度的自我调节

在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中,职业心理问题是最多、最严重的。而职业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其不良的职业心态。2004年笔者在教师培训中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心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74%的教师不喜欢教师这一职业,多数是良心型、情绪型、无奈型和动摇型的,只有少数教师是把教师这一职业作为事业来做的。在这种心态之下,很多教师就会出现职业适应不良、职业行为问题,甚至会出现职业倦怠症。作为教师,要预防或调适这一心理问题,就是要调整自己的职业态度。

首先,要增加职业自豪感:经常用一些赞美教师的语言来进行自我暗示,如“我们是站在人才的摇篮边。”、“打击学生就是打击未来,打击我们的民族!”、“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来增加自己的职业自豪感。

其次,要培养、改善自己对职业的态度:经常用的方法有(1)回顾与反思教育教学中的闪光点,体验教学中、与学生相处中、工作中的成功与快乐,让自己逐渐地喜欢教师这一职业。(2)找一个你最羡慕的职业,具体写出教师与这个职业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在对比中使自己更加热爱这一职业;(3)改变想法:既来之,则安之,能力体现在工作中,如果连教师都做不好,其它的事也不一定能做好,应先做好教师职业:

三、不合理信念的自我修正

人们苦恼的根源来源于三种不合理的思维观念。心理学实验表明:决定人的情绪和行为的,不是诱发事件或外部刺激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评价、态度和信念。不合理的态度和信念就会使人有不健康的情绪和行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了解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掌握修正自身不合理信念的基本方法:

1、绝对化要求:从主观意愿出发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进行推理和判断,思考问题常同时与“必须、应该、一定”等之类的词语联系在一起。这种思考方式不合理,在于它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客观事物发展的自身条件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不能把“希望”变成“要求”和“命令”。合理的思维是“宽容”的,即虽然我希望“这样”,但允许有各种“那样”的可能出现:“我希望成功”,但也接受可能有的失败;“我希望他这样做”,也尊重他按自己的方式行事。

2、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当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如一次不成功就丧失信心,觉得自己没能力。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断一本书的好坏一样,过分概括化是不合逻辑的。以一件事的成败、某个行为的好坏来评价整个人,是一种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合理的思维方式是评价某件事或某个行为,而不是轻率地对整个人、人的价值做结论。如“他上次打架的行为是很愚蠢的”、“我这次考试失败了”,这样的思考方式才是理性的。

3、糟糕至极:要么全对,要么全错;要么全盘否定,要么全盘肯定;把生活看成非白即黑,非此即彼的两个极端,把某件事情看得糟糕至

极,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结果:一件事情不好,就觉得全完了,感到耻辱、悲观、无能,“我是最痛苦的,没有人能理解我!”而事实上,世界上并不存在糟糕至极的事,我们应该学会“软性”思考,即看到白和黑中间有许许多多的中间色,事物可能是较好的或较坏的,但绝不是最好的或最坏的,用辩证的观点去认识和把握事物,既看到有利的一面,也看到不利的一面,认识到事物是发展的,这种思维方式才是科学、合理的。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影响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学生的行为。修正不合理信念,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荣辱观和生活观。教师的高尚在于宽容学生的错误!

四、正确认识自己,建立合理的期待

正视自己,接受自己:对自己的期待不能太高,这样容易受挫折;也不能太低,这样不能完全发挥自己的能力;不要追求完美,不完美也是一种能力。

避免冲突,减轻压力:教师要正确定位,不与学生对立,要加强角色意识,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需要具有正确的认知方式,正常的情绪反应,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守信、宽容、尊重、热情等交往原则,还要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与策略。

1、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的策略:以主动去激发和开启人际交往的互

动链。(1)增加交往的频率(参加集体活动);(2)学会聆听的技巧:耐心聆听;虚心聆听:交谈不是演讲比赛,学会做一个很好的观众;会心聆听,作出适时、适当的反应;(3)学会宽容。

2、掌握人际吸引的技巧与策略

人际吸引是人和人之间在情感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仪表的吸引:仪表要整洁、端庄、美观、典雅、大方、得体、洒脱,与个人的年龄、性别、个性相适应,与环境相适应;(2)人格吸引:要诚恳而坦率、敬人而不自卑、不俯仰讨好尊者,也不藐视落伍卑者。行为上,活而不轻佻,轻松而不懒散,谦虚而不遇腐,有礼而不怯懦;(3)学识的吸引。

人际吸引的定律:(1)对等律,即人际交往的相互性;(2)接近律,即交往越多人际关系就越好;(3)黄金律:你想别人怎样,你先怎样;(4)铂金律:别人想你怎样,你就怎样;(5)钻石律:真心称赞、激励别人。

3 、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和策略

语言沟通技巧:逢人减岁,逢衣加价,让人自信!

非语言沟通技巧:通过眼神、姿态、表情、动作、声调等,反映人的认知状态和内心体验的一种沟通方式。美心理学家梅拉比安曾提出一个公式:

信息的全部表达式=7%语调+38%声音+55%表情(上网聊天)六、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

合理作息,科学用脑:用脑适度,避免过度疲劳;合理用脑,避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