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原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材料
题型
简答-2题;论述2题;材料分析(表现重要史学思想、A-1题B-2题C-1题)重点
(导论、十五讲不考;ppt有课本没有的内容不考)
一、连线题(史学家及其著作)
二、各个时期史学的基本特征
战国以前:史学的萌芽及形成
战国秦汉时期:经学附庸与正史确立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独立与多途发展
隋唐时期:转折与创新
宋辽金元时期的史学:史学繁荣与新儒学运动影响
明清时期:经世与考据
近代史学:史学近代化
三、史学的独立与多途发展(魏晋、史官制度)
史学取得独立地位
1、史书数量与种类的增加
(1)数量
《汉书·艺文志》将史书类附着于《春秋家》,凡12部,552篇。

《隋书·经籍志》中史部单独排列,达到13种,817部,13264卷。

其中除了少数是东汉、隋朝的作品外,绝大部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成就。

史学取得独立的地位就在这个时期。

(2)种类
除了记载一朝历史的皇朝史外,还出现了民族史、地方史、家族史、人物传、域外传、史论、史注等,如:王粲《英雄记》、法显《佛国记》
2、史部独立
三国、西晋时期“史部“独立:
晋初将图书分为四部:甲部为经书;乙部为诸子;丙部为史书;丁部为诗赋之书。

史学的多途发展
1、撰述皇朝史的高潮
一类是撰述前朝历史以总结经验教训;
一类是撰述本朝历史以宣扬开国创业的功业。

2、其他史著的发展
除了记载一朝历史的皇朝史外,还出现了民族史、地方史、家族史、人物传、域外传、史论、史注等,如:王粲《英雄记》、法显《佛国记》
史官制度的新发展
1、专职史官的出现
曹魏首设专官著史
西晋著作郎改隶秘书省,号大著作郎,增至八人
北魏再专设记君主日常言行、处理政事的起居令史
汉时,起居令史之职由御史所掌
魏晋之后,则由著作佐郎兼领起居注事
2、国家对史书编纂干预的增多
诏撰已不属个别,人撰史请求皇帝诏许,北齐出现“大臣统领”制,隋禁私撰史著。

虽然国家干预增多,但编纂中的私修特征依然突出,此时质量较高的史著仍为私撰,如:陈寿的《三国志》、范晔的《后汉书》、习凿齿的《汉晋春秋》、袁宏的《后汉纪》等。

3、刘知几(唐)总结史官制度的发展:
(1)史官制度的发展:
在《史官建置》篇,刘知几对唐初以前的史官发展脉络加以条梳。

关于史官:“史之建官,其来尚矣”,从先秦时期的诸史之官,最后发展到北朝以大臣监修;
关于起居注:溯自晋初著作郎掌集注起居,北魏置起居舍人,唐初加置起居郎;内朝还有女史;
(2)唐代设馆修史的五大弊病:人浮于事,各不相下;史料保存制度不健全;难以直书;监修者众,史官无所适从;监修不当,铨配无法
四、《史记》
成就——编纂学
1、创立纪传体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它开创了史家编写纪传体史书的先河。

全书以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体例组织起来。

尽管五种史体各有渊源,但司马迁却把这五种体裁有机地结合在一部书中,使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形成一种完备而严密的史体——纪传体编年史。

2、树立史料收集、取舍的典范
(1)多方搜集史料
司马迁见古书102种,通过书籍史传、文物建筑、石刻画作、游历访问、实地调查、接触当事人或搜集他人口述材料等多种方式搜集史料;
(2)谨慎考辩史料
对奇异不雅的传说,他一般摒弃不用;
(3)两存之例
“信以传信,疑以传疑”;
(4)秉笔直书
所谓秉笔直书,就是史学家必须忠于史实,既不溢美,也不苛求,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撰写历史,是我国宝贵的史学传统。

《史记》明确表示反对那种“誉者或过其失,毁者或损其真”的作法。

特征——
第一、强调人的作用
1、为各种人立传;通过为诸子百家立传体现思想的变迁,通过为游侠佞幸列传来反映社会的各个方面;
2、认为人是历史的中心;强调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例如将刘邦的成就归功于三杰;
3、关心民心向背与历史发展;司马迁认为人心向背直接关系历史发展,并将其作为楚汉成败等历史问题的关键点来看;
第二、历史的变化发展
司马迁根据历史变化提出了阶段性看法,对于时代越近、变化越大的史事,记载越详细。

他认为历史是始终变化发展的,并提出“见盛观衰”。

物盛则衰,时极而转,历史变化有迹可循;
第三、重视物质生产活动的历史作用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等篇目中肯定社会经济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且经济发展规律不因人的意志转移。

他重视人类生产经济活动,指出占有的财富决定了人们的社会地位。

贡献——
通观司马迁《史记》一书在中国史学上的贡献,是巨大的。

他提出的“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不只是对自己的工作要求,而且是提出了历史工作上的中心问题。

并且他做出了空前的成就,为此后的历史学者指出了途径、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此后的历史学者究竟做出了什么成绩,司马迁提出来的几个问题和他已达到的成绩就好像是测量器一样可用以测量吃它们的高低来。

司马迁之所以成为笼罩整个中国封建时代的史学大师,其秘密正在于此。

与汉书的异同——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少数民族和外国历史等丰富的内容,是百科全书式的通史。

《汉书》专叙西汉一代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2、共同点
《史记》与《汉书》都是成书于汉朝的纪传体史著,都对后世史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不同点
(1)体例:《史记》为通史,《汉书》为断代史;但《汉书》进一步规范了纪传体的体例。

它确立了本纪“系日月以成岁时,书君上以显国统”的性质,改“书”为“志”,“世家”并入列传,进一步整齐了纪传体的体裁。

这样的写作方法,使各朝代的历史内容保存更为完整。

(2)丰富了典章制度:《汉书》改“书”为“志”。

六志承《史记》且内容有所扩大。

《汉书》新增四志,即《刑法志》、《地理志》、《艺文志》和《五行志》,并改《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为《汉书•百官公卿表》简要介绍了西汉(其间亦追溯至秦)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

后世对此评价极高,也对后代影响很大此后所出各正史均承而袭之;且书志的发展还最终导致了“典制体”于唐时的出现和其后的繁荣。

五、《史通》
简介
作者:刘知几
第一部系统性的史论专著
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

史学理论指有关史学体例、编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论述;史学批评则包括评论史事、研讨史籍得失、考订史事正误异同等。

《史通》的史学批评理论
1、关于史书内容
批评并要求避免先代史学的“四烦”:谬录祥瑞、朝会必书、命官备书、冗同家牒。

提出“记事之体,欲简而且详,疏而不漏”的写作原则。

2、关于撰述方法
以往史学采撰失误,应采取辩证的采撰观
3、关于体裁、体例
体例不只是形式问题,对于史书体例、结构的选择和处置,也跟史家对撰述内容的取舍和思想见解有关,故体例跟“是非”是有关系的。

4、关于史学功用
“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以名为教”“劝善惩恶”。

5、关于撰述原则
刘知几重直笔,《史通》一书在“求实”意义上使用“实录”一词不下30处,总计出现“实”字170多次
6、总结史官制度的发展
史才三长——才、学、识
所谓史才,是指对史料的搜集、鉴别和组织能力,叙事载言和撰写文章的能力以及运用体例编次内容的能力。

所谓史学,是指对史料、对历史知识及其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所谓史识,是指有自己对历史和史书编撰的独立的见解和观点,以及秉笔直书,忠于史实的品质和献身精神。

这三点确实把史学研究工作提到了理论的高度。

六、《资治通鉴》的影响
1、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
和他的助手们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

2、《通鉴》出现后,有注释、有续撰、改编、评论等,成为内容丰富的
学问--“通鉴学”。

例如:
注释: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明末严衍《资治通鉴补》;
续撰:包括补前和续后两类。

补前如刘恕《通鉴外纪》;
改编:袁枢《通鉴纪事本末》、朱熹《通鉴纲目》;
评论:李焘《三国六朝通鉴博议》、王夫之《读通鉴论》;
校勘:近人章钰《胡刻通鉴正文校宋记》。

3、高度的历史文学成就
《资治通鉴》的高度历史文学成就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写战争、写人物、写场面,《通鉴》都相当成功;二是评论历史,折中相当,思绪明晰;
三是史材剪接浑然一体。

七、经世史学代表人物
1、黄宗羲
黄宗羲为代表的明清思想家提倡的经世致用思想,简单地说就是要学习对现实社会有用的东西,研究学问要和社会实际相结合,不要空谈,要活学活用。

经世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此书集中反映了黄宗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思想其中具有一些批判封建制度的内容,其中包括: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平均土地思想、反对八股制艺、主张强化宰相权力、扩大学校作用。

详细版——
1、此书突出地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2、宗羲在此书中表达了一定经济精神,主张“工商皆本”同时主张金银
及改进钱钞法;
3、在土地制度问题上,他有平均土地思想,又有减轻田赋和征收实物
的主张;
4、在文化教育问题上突出的表现是反对八股制艺;
5、在批判封建制度时他提出了加强宰相权利,提出扩大学校作用。


有民主思想倾向;
6、在批判封建制度时,他继续和发扬了孟子“民贵君轻”思想,抨击封建君主以天下为私产,主张强化宰相权力;
此书是中国封建经济衰老时期的“人权宣言书”,它对近世民主运动还有一定的思想影响
2、王夫之
其史学思想包括:第一,经世致用的史学追求;第二,反对传统的“正统论”“复古论”;第三,提出历史进化观;第四,提出“理势合一”的历史理论,以其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考察社会历史。

3、顾炎武
代表作:《天下郡国利弊书》《肇域志》《日知录》
史学思想:顾炎武治学,志在治国平天下,故其史学思想突出表现在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其中包括:1、承认君权,但要分散其权利,削弱君权;2、“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原则上就是天下人都有一定的权利;
3、分君权者,主要是朝廷公卿和地方长官,提倡地方自治;
4、在经济思想上,以为调动人认为私的积极性才能利国利民
4、龚自珍、魏源
龚自珍
龚自珍认为“出乎史,入乎道”,即尊史也议政。

其尊史与议政密不可分。

从学术思潮渊源来看,他的尊史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明清之际的经世之举。

他的主要思想包括:变革思想、“尊史”思想和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

魏源
提倡经世学风,注目于了解外国,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超越了传统学术的范围。

其后中国学术史进入倡导变革、倡导救亡图强的新阶段。

八、新史学、旧史学
批判旧史学的四弊二病
“四弊”:“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
“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二病”:“其一能铺叙而不能别裁”“其二能因袭而不能创作”。

“新史学”特点
1、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也;认为历史是进化的而非循环的;
2、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也;认为国民(群体)的而非个人的,
改变旧史学把史书孤立为个人传记的做法;
3、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公理公例者也;总结历史变
化的“公理”(趋势),重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九、李延寿《南史》《北史》
简介
《南史》本纪10卷,列传70卷,共80卷;
起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迄南朝陈后主祯明三年(589),述南朝宋、齐、梁、陈四个封建政权的兴亡,共170年的历史。

《北史》本纪12卷,列传88卷,共100卷;
起北朝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尽隋恭帝义宁二年(618),述北朝魏(包括西魏、东魏)、北齐、北周和隋4个政权的兴亡,共233年的历史。

南北朝“八书”
南北朝时期:3部,沈约《宋书》、萧子显《南齐书》、魏收撰《魏书》
唐初官修诸书(《五代史纪传》):5部,《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
修注二书背景
南北朝时期,政权并立,分裂混战,朝代更换频繁;
历史情况错综复杂,妢然淆乱,远非统一全国的王朝来得头绪简单。

南北朝“八书”的不足
第一,美己恶人:事涉本朝,则隐恶虚美;事关对立政权,则诬蔑攻击编者眼光局限于某一个王朝,不能反映整个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情况;
第二,重复互见:以国别史体栽来分别记述南北朝先后并存的各个政权
若一人一事,涉及数朝,则数书皆记,重复交叉;
第三,烦沓冗长:当时受政局影响,虚伪的诏诰章表,陈之相同,形成固定格式,内容空洞,无关实证,“八书”往往全文悉载,一字不遗,遂使其内容繁复,篇幅冗长;
第四,牴牾互异:史牒不少,互陈闻见,同异甚多;
《南·北史》的编撰方法
总八书为二体
第一,“编次别代,共为部秩”
打破八书各记一朝、各自为书界限;贯通南北各朝,总为二史;改变八书各有帝纪和后妃传的作法;改变八书各自罗列宗室、人臣传和类传的做法;
第二,“除其冗长,捃其菁华”
删本纪中的诏令、策文;删列传中的奏议、文章;使卷帙不繁,头绪简明,叙事突出;
第三,“鸠聚遗逸,以广异闻”
补充八书所无的纪传;补充八书原有的某些纪传;纠正八书一些错误。

十、《三国志》怎样写三分天下,尊魏是什么?
编撰体例上既体现了尊魏,又显示了三分天下的事。

作者以三国之史并列,分署《魏书》、《蜀书》、《吴书》,体现了三国鼎立的事实。

《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
《魏书》有本纪、有列传,吴、蜀只有列传(实际吴、蜀诸王仍按编年记述,只名义上未称本纪);
对三国创立者的称谓上:对曹操,《魏书》称太祖(迎献帝至许昌后,称公、魏公、魏王),《蜀书》、《吴书》则称曹公;对刘备,《蜀书》称先主,《魏书》、《吴书》则以名相称;对孙权,全书一概称名。

在纪年上:魏、蜀、吴三书各以本国年号纪年,并以魏国纪年贯串。

十一、黄宗羲《明儒学案》《宋元学案》
渊源
朱熹《伊洛渊源录》。

但《伊洛渊源录》体例并不完整,有“记注”,无“撰述”。

《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正式奠定了学案体史书体制。

《明儒学案》
记载有明一代学术思想发展概况,是最早、最完备的一部学术思想史著作。

按学术传授系统,将200余名学者分成不同学派,立19个学案,大致分三时期:
初期叙程朱之学和陆学;中期重点叙王学;末期立“东林”、“蕺(ji)山”(刘宗周)两学案。

另有“诸儒学案”,叙不属任何学派的方孝孺等43人。

每个学案的写法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先作小序,再为有关学人撰一小传,后摘录其见解及相关评论
《宋元学案》
体例仿《明儒学案》,100卷,分宋、元为86学案,记宋元400余年、2000余名学者的学术宗旨和学术活动。

黄宗羲晚年成书17卷,后由其子黄百家、全祖望等人续成,进一步完备学案体例。

第一:《宋元学案》有全祖望的《序录》一篇,明确了全书的百卷规模,指出每卷的内容和主旨,具有发凡起例的总纲性质。

第二:由于宋代学派林立,师承学统头绪纷繁,《宋元学案》于每一学案增设一表,使该案卷的师承学统关系一目了然。

第三:《宋元学案》在每一学案之后,多载时人或后人评论,议论持平,使观者明其主旨得失。

十二、梁启超:学术思潮、总结清代学术史
批判旧史学,鼓吹新史学。

从三个层次对“新史学”进行了阐述: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也;认为历史是进化的而非循环的;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也;认为国民(群体)的而非个人的,改变旧史学把史书孤立为个人传记的做法;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公理公例者也;总结历史变化的“公理”(趋势),重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运用历史进化论分析中国历史和学术思想。

将中国历史分为上世、中世、近世三个时期:
上世史:自黄帝至秦朝统一,“是为中国之中国,即中国民族自发达自争竞自团结之时代也”;
中世史:自秦统一至清乾隆末年,“是为亚洲之中国,即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繁赜竞争最烈之时代也”;
近世史:自乾隆末年至其所处时代,“是为世界之中国,即中国民族合同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

第一次把中国学术作为发展进化的、前后有因果联系的对象来叙述,揭示其演进的脉络,并中肯地总结出各个阶段的特点
十三、王国维、顾颉刚古史辨
顾颉刚的史学观点
1、古史辨
顾颉刚的辨古史活动受到了胡适“历史演进法”的影响。

是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经学研究方法
2、“古史层累地造成的”观点:
在古史记载中,“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
3、推翻非信史的四条标准:
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打破古史人化的观念;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

王国维的古史新证(“二重证据法”)
1、地上文献与地下文献(文物)互相参证,如:《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
王考》中利用史籍和甲骨卜辞排出殷商世系,并证《史记》、《世本》对殷商
的记载基本可靠;
2、中外史籍互相补证,如:《萌古考》中广泛征引中外文献,研究成吉
思汗1206年建国前的蒙古诸部历史,考证蒙古诸部的发源地在今额尔古纳河下游一带;
3、运用西方理论研究中国典籍,如:《〈红楼梦〉评论》中运用叔本华
和尼采哲学思想分析《红楼梦》
十四、《七略》
《七略》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系统反映国家藏书的分类目录,又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图书分类法,成书于公元前6年,根据当时的国家藏书编制而成。

此书虽然早已亡佚,但其基本内容却在《汉书·艺文志》中被保存下来。

它以学术性质作为分类标准。

在著录上确立了较为完全的著录方法,除编有内容提要外,还利用了“互见法”和“分析法”。

《七略》创立出的分类法和著录法对我国图书馆目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十五、唐修五史
《梁史》《陈史》《齐史》《周史》《隋史》
成就:《五代史志》宗叙梁、陈、齐、周、隋五朝典章制度。

是自《史记》、“八书”、《汉书》、十志以来最重要的史志著作。

首先,它综合并囊括了除前史符瑞志以外的全部内容,是“正史”书志撰述以来的一次总结形成果;其次,它反映出撰述者对于天道、认识在认识上的逻辑发展;第三,《五代史志》中的《经籍志》,是以目录出现的学术是专篇,它精炼地概括了唐初以前的文化典籍和学术流变,是继刘向、刘歆之后更大规模的历史文献整理之总结性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