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级经济师基础第45讲

合集下载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宏观经济均衡的模型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宏观经济均衡的模型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宏观经济均衡的模型(一)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1、含义:在两部门经济中,假设一个社会只有消费者(居民)和企业两个部门,没有政府部门和进出口部门,所以就没有企业间接税等税收项目,也没有政府购买和进出口贸易。

为了分析简便起见,不考虑折旧。

这样,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资本设备折旧-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当不考虑资本设备折旧,没有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和政府补助金时,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2、投资储蓄恒等式I=S,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S)和总需求(C+I)的恒等关系。

其中,I——投资S——储蓄3、推导过程①从支出的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总支出,即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总和。

GDP=Y=C+I②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总收入,总收入的一部分用来消费,剩余的一部分用来进行储蓄(用字母S表示)GDP=Y=C+S.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出来的GDP在理论上是完全一致的,所以GDP=C+I=Y=C+S,即C+I=C+S两边同时消去C,就得到I=S,即得到储蓄—投资恒等式(二)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1、含义:在两部门经济的基础上加上政府部门的活动,就构成了三部门(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经济。

政府支出主要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用G表示政府购买,用T表示政府税收。

2、投资储蓄恒等式I=S+(T-G)其中,I——投资S——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之和,可以通称为私人储蓄。

T——政府净收入G——政府购买T-G——政府部门的储蓄S+(T-G)——整个社会的储蓄即:投资=私人储蓄+政府部门的储蓄,也就表示了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和整个社会的投资的恒等关系。

3、推导过程①从支出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的总和GDP=Y=C+I+G②从收入角度看,国民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和储蓄,还要有一部分用来交纳税金。

2011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一题均有4 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在构成商品需求的基本要素中,除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外,还应包括(B)。

A .消费者的潜在收入B .消费者的支付能力C .产品的市场价格D .产品的生产成本2 .市场供给力量与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称为(D)。

A .平均价格B .理论价格C .平准价格D .均衡价格3 .某商品的价格为2 元/件时,销售量为300 件;当价格提高到4元/件时,销售量为100 件。

按照弧弹性公式计算,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C)。

A . 0.4OB . 0.67C . 1.50D . 2.004.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在于(B)。

A .企业是否可以取得最大利润B .产品是否具有差别性C .是否存在政府管制D .消费者的价格弹性大小5 .以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作为前提假设之一的消费理论是(B)。

A .生产周期理论B .凯恩斯消费理论C .持久收入理论D .超前消费理论6 .如果以兀代表价格总水平的变动率,m 代表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率,u 代表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率,y 代表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率,那么价格总水平的决定方程是(A)。

A .π=m 十u-yB .π=m 十UC .π=m-yD .π=u-y7 .作为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率与(B)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A .价格上涨率B .失业率C .人口增长率D .税收负担水平8 .关于价格歧视基本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D)。

A .同一产品可以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B .消费者必须具有相同的需求价格弹性C .垄断者生产的产品必须是耐用品D .不同市场必须有效地隔离开9 .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项目的排序规则是(A)。

A .按照资产的变现能力顺序由快到慢排列B .按照资产的变现能力顺序由慢到快排列C .按照资产的金额大小顺序由大到小排列D .按照各项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由大到小排列10 .现代会计按照对外提供还是对内提供决策所需信息,分为(B)两大分支。

《中级经济师》重点知识总结

《中级经济师》重点知识总结

《中级经济师》重点知识总结背记要点一专利权的保护对象是专利权的客体。

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专利法规定,对于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入。

强制注册的商品包括:人用药品和烟草制品。

商标权内容:专用权、续展权、转让权、使用许可权、标示权。

不正当竞争行为直接侵害的是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工业产权(知识产权)的特征是: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之日起计算。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授予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外观设计专利授予条件:新颖性、实用性、富有美感、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劳动合同订立的选择性条款:包括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法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情形包括: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背记要点二公司以章程为存在和活动的根据。

在我国,由国务院确定的生产特殊产品的公司或者属于特定行业的公司,应当采取国有独资公司的形式。

预先核准的公司名称保留期为6个月。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

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有限责任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3人至13人。

股份有限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5人至19人。

董事会成员可以有公司职工代表。

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o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公司可以收购本公司股份的情形包括:减少公司注册资本;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股东因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的。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串讲5-课件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串讲5-课件
会计法规
会计要素
会计基本概念
会计目标
会计概论
本章教材结构
6
一、会计的基本概念
7
一、会计的基本概念(一)会计的概念 ★ ★1.定义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单位的全部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通过系统、 客观、及时地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2.会计的两大分支现代会计以企业会计为核心,按照对外提供还是对内提供决策所需信息,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29
三、会计要素(三)会计等式 ★ ★ ★2.反映收入、费用、利润关系的恒等式利润 =收入-费用【注意】这一平衡公式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它是设置会计科 目、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30
四、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
31
四、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一)权责发生制原则 ★ ★ ★企业用来确认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 从而确定损益的标准有两种: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1.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 企业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而不是按是否在本期实际收到款项来确认收入、费用 的入账时间。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 入、费用, 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了,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 费用。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
1
目录 CONTENT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二部分:财政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
第四部分:统计第五部分:会计第六部分:法律
2
第五部分 会计
3
28.会计概论29.会计循环 30.会计报表
31.财务报表分析32.政府会计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整理)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整理)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29分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均衡价格一、需求:购买欲望、支付能力供给:愿意、可能二、影响需求因素:消费者的偏好、个人收入、产品价格、替代品价格、互补品价格、预期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生产技术、产品价格、相关产品的价格、预期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曲线上点的移动)需求变动: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供给数量变动: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点动最高限价——保护买方利益-市场短缺、黑市高价、生产者变相涨价、配给制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点弹性适用变动较小的场合;弧弹性适用变动较大的场合。

点弹性:分母是原需求量和原价格弧弹性:分母是平均需求量和平均价格影响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E d>1高弹性、E d〈1低弹性、E d=1单一弹性富有弹性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需求交叉弹性系数:〉0替代品;〈0互补品;=0无关商品需求收入弹性:>1高档品;〈1必需品;<0低档品供给价格弹性:时间(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替代品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一、经济人假设: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效用可加减—-边际效用分析序数效用论——偏好次序效用不可加减-—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二、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完备性、可传递性、偏好于多而不是少三、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和特征:越远偏好程度越高、不能相交、凸向原点,斜率为负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偏好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四、预算约束线:预算线的斜率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五、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均衡的前提条件:偏好不变;收入不变;价格不变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

消费者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六、商品价格变化的两种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低收入同方向第三章生产与成本理论一、生产者组织形式及企业形成理论组织形式: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1、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2、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交易成本的节约.3、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二、生产函数及其曲线:技术不变,生产要素的数量与能生产的最大产量间的函数关系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的变化. 规模报酬递增、递减、不变三、成本及利润的正常利润:企业对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正常利润是生产成本一部分,作为隐成本。

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预习讲义-第4部分(打印版)

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预习讲义-第4部分(打印版)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预习讲义第四部分劳动与社会保险政策第十三章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第一节劳动法律关系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枇念―、劳动法肆关磊的主悴利客休*三、劳曲法律关系时基本內審大★、四、劳动法稈夭系的产生、变更和柳、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考点:劳动法律关系概念;劳动法律关系的形成;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与联系;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属性。

(一) 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劳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二) 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1)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属于经济基础范畴;劳动法律关系则是思想意识关系的组成部分,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2) 劳动关系的形成以劳动为前提,发生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法律关系则是以劳动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发生在劳动法律规范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之内。

(3) 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则是法定的权利和义务。

2. 联系:(1) 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2) 劳动法律关系不仅反映劳动关系,而且当其形成后,便给劳动关系以积极的影响。

即现实的劳动关系惟有取得劳动法律关系的形式,其运行过程才有法律保障。

(三) 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属性事实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法》规定,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只是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不属于违法行为;超过一个月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即属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 不仅应承担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还应承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属性表现在:1. 事实劳动关系完全或部分不符合法定模式,缺乏劳动法律关系赖以确立的法律事实的有效要件,如未签订劳动合同等。

武小唐中级经济基础课程

武小唐中级经济基础课程

武小唐中级经济基础课程本课程涉及经济的基础知识,包括生产力、经济形态、市场、国民经济核算、货币等方面的内容。

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探讨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首先,我们来了解生产力的概念。

生产力是指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它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生产力水平是指社会生产资料的发展水平,而劳动生产率则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一个劳动者所创造的产品价值。

在经济发展中,提高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例如,科技进步的发展能够改善生产力水平,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经济形态。

经济形态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

每个经济形态都由其特有的生产方式、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构成。

在不同的经济形态中,财富的分配方式和生产力水平也不同。

例如,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财富是按照人民的劳动付出和生活需要进行分配的。

第三,市场经济是当今社会经济的主体。

市场是一个交易货物和服务的地方,由买方和卖方自愿参与,以价格作为交换的手段。

市场经济将资源的分配交给市场的力量,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价格和数量来决定产品的需求和供给。

市场经济的优点在于可以高效地配置资源和促进技术创新,但也可能导致贫富差距加剧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第四,国民经济核算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贡献的指标。

国民经济核算包含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国家财政等指标。

其中,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生产总要素价值的指标,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标准。

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国民从各种来源所得到的产值之和,包括劳动者工资、企业利润和资本家利息等。

最后,货币是现代经济的血液。

货币是一个国家内外贸易的交换媒介,是经济活动交换中的主要手段,是进行货币投资的依据。

在市场经济中,货币的供求关系决定了货币的价值。

国家通过货币政策来管理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调节货币市场和稳定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本课程介绍了经济的基础知识,包括生产力、经济形态、市场、国民经济核算和货币等方面的内容。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讲义:第31章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讲义:第31章

第三十一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本章考情分析】本章为2011年教材的新增内容。

年份单选题多选题合计2011年1题1分1分【本章教材结构】第三十一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第一节、调整经济的法律本节考点:(1)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阶段(2)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本节内容:一、“调整经济的法律”和“经济法”的概念1、法学视角的“经济”含义从法学视角来界定经济,“经济”就是指人们围绕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2、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是诸法合一,刑法、民法不分。

第二个阶段始自封建社会末期和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从最初诸法合一发展为刑法、民法分离;以后又分为民法、刑法、行政法,以致发展到十几个法律部门。

这个时期对经济关系调整起主导作用的是民商法。

第三个阶段是进入当代社会,法律体系重新整合,民法、商法和经济法共同对经济关系进行调整,同时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新兴法律部门也成为调整经济关系的辅助性法律部门。

3、“经济法”和“调整经济的法”的关系。

(1)“经济法”是与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等部门法并列的一个法律部门,是现代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所谓“调整经济的法”,是调整围绕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它既包括传统法律体系中的民法、商法,也包括近代产生的经济法,它既包括调整国内经济关系的法,也包括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它是一国所有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例题1:单选】当代社会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模式是()。

A诸法不分,刑、民合一B民商法主导模式C行政法主导模型D民商法、经济法主导,环境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辅助模式【答案】D二、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包括三个层次:.1.民商法在对市场经济进行规制的法律体系中,民商法处于基本法的地位。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精讲班讲义(全1-74讲)【刘艳霞】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精讲班讲义(全1-74讲)【刘艳霞】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精讲班讲义(1-74讲)(刘艳霞)教材变化情况(2010年讲义与2009年一致)一、2009年版教材变化情况2009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依然分为六大部分,但在“经济学”部分比 2008年教材多出一章,总计32章。

从总体来看,内容变化较大,大体变化如下表所示:中级经济基础考试特点二、中级经济基础考试特点(一)考试题型、题量以及答题时应对策略考试的时间是 150分钟,要合理分配。

单选题控制在 60分钟内;多选题控制在70分钟内;最后 20分钟检查和填涂答题卡答题时要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依次答题。

千万不要为一道难题钻牛角尖,浪费过多的时间。

另外要注意一些答题技巧:1、单选题通常单选题的难度不是很大,一个题目有四个备选项,挑出一个正确答案。

如果有把握确定正确答案,可以直接挑选,如果无法确定正确答案,可以用排除法(将没有见过的选项以及不合常理的选项排除)。

如果遇到确实不会的题目,要合理的猜测,可以联系相关知识猜测。

即使一无所知,单选题也不能空着,可以猜测一个选项。

2、多选题多选题难度较大,涉及知识点较全面,多选题每一个题目有五个备选项,每个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的,至少有 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每个选项得 0.5分,根据上述判分标准,可以遵循谨慎性原则,将选项中有把握的选出来。

这种题目考核的面较广。

可以采用排除法、比较法或推理法对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分析、判断。

通常,如果选项中有两个相反的说法,可能其中会有一个不是答案。

考试内容特点及应对策略(二)考试内容特点及应对策略1、紧扣大纲、全面考核2009年《经济基础知识》大纲相比往年形式有所变化,即增加了“考试目的”,而在“考试内容”中不再细分“掌握”、“熟悉”和“了解”。

由于要求的层次不是很分明,所以更应全面的来进行复习。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教材包括六大部分,这六部分分值比例相差不大,试题分布较平均。

2008年这六部分分值分布如下:各章分值也较为平均。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真题讲解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真题讲解
33
小试一下 【单选题】下列关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购买性支出比重过高 B.转移性支出比重过高 C.对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本投资重视不够 D.投资性支出比重过高
34
小试一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问题 包括:(1)购买性支 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偏大,转移性支 出的比重处于较低的水平;(2)近年来,相对于 消费性支出而 言,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虽然略有下降,但仍徘徊在较 高的水平上; 2020 年经济师考试辅导 第 7页 (3)社会性支出 的比重逐步上升,但仍有待进一步增加数量和改善质量。所以, 选项 B 说法错误。
43
小试一下 【单选题】通过垂直的即上一级财政流向下一级财政的资金流动, 来实现上级政府对政府的补助, 这种协调上下级财政之间关系的 重要制度是()。 A.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B.预算执行制度 C.部门预算制度 D.政府采购制度
44
小试一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概念。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通过垂直的即上一级 财政流向下一级财政的资金流动,来实现上 级政府对政府的补助,或从同级的富裕地区向贫 困地区的资金流 动,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提供能力的均等化。
28
小试一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职能旨在实现 公平收入分配的目标。
29
小试一下 【单选题】根据尼斯坎南的官僚理论,官僚在给定需求约束和成 本约束条件下,会()本部门的总预算。 A.最大化 B.平均 C.最小化 D.平滑
30
小试一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失灵及其表现形式。官僚在给定需求约束 和成本约束条件下, 会最大化本部门的总预算。
45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内部资料)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内部资料)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笔记目录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3)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3)二、消费者行为分析 (7)三、生产和成本理论 (10)四、市场结构理论 (14)五、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18)六、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19)七、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21)八、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26)九、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28)十、国际贸易理论 (31)第二部分财政 (34)十一、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34)十二、财政支出 (38)十三、财政收入 (41)十四、政府预算 (47)十五、财政管理体制 (51)十六、财政政策 (54)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 (57)十七、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57)十八、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60)十九、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63)二十、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66)二十一、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69)第四部分统计 (73)二十二、统计与统计数据 (73)二十三、描述统计 (75)二十四、抽样调查 (77)二十五、回归分析 (79)二十六、时间序列分析 (80)第五部分会计 (84)二十七、会计概论 (84)二十八、会计循环 (89)二十九、会计报表 (92)三十、财务报表分析 (96)三十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99)第六部分法律 (104)三十二、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104)三十三、物权法律制度 (105)3三十四、合同法律制度 (110)三十五、公司法律制度 (115)三十六、其他法律制度 (119)经济基础知识笔记(重点标识版)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需求的含义: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

2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3、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和影响①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中级经济基础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本部分近年考情:本部分教材结构:第十六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第十七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第十八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第十九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第二十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本部分内容:第十六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本章考情分析】【本章教材结构】【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货币需求【本节考点】1、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量的概念2、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3、影响流动性偏好的三种动机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4、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掌握其关于影响货币需求因素的观点【本节内容】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1、货币需求含义: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

【注1】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

【注2】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

2、货币需求量: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中各个部门需要持有的货币数量。

一定时期内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例题1--2005年多选题】下列关于货币需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货币需求是一种主观需求B.货币需求是一种客观需求C.货币需求是一种有效需求D.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E.货币需求是一种经济需求【答案】BCDE经济师最全历年真题、精准押题:模考吧/jingjishi/ 二、货币需求理论【例题 2 :单选】以费雪和庇古为代表的传统货币数量说认为货币对实物经济不起作用,他们的基本观点是()A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正比B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C货币数量说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D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取决于他们的流动性偏好【答案】B【例题3:09年单选题】在流动性偏好理论对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中,将由于收入和支出时间的不一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称为()。

A.预防动机B.投机动机C.交易动机D.平衡动机【答案】C【例题4:2011年单选题】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由利率决定并与利率为减函数关系的货币需求动机是(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精讲讲义-完整版(可编辑).doc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精讲讲义-完整版(可编辑).doc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精讲讲义-完整版(可编辑) 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精讲讲义前言一、精讲班内容简介精讲班是最基础的一个班次其内容包括:、教材各章的详细讲解重要考点辅之以典型的例题分析使学员对教材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把握。

、每章均配有课堂练习帮助学员强化各章所学知识。

、套模拟试题帮助学员检测精讲班的学习效果。

二、年教材的变化情况、删掉《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删掉《经济基础知识》(中级)各章课后练习题、新增一套《经济基础知识》(中级)模拟试卷、结构和内容进行了调整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教材依然分为六大部分即: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及法律但无论从内容还是从结构上均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从内容上看变化很大的是:ldquo财政rdquo和ldquo法律rdquo变化较大的是:ldquo经济学rdquo和ldquo会计rdquo变化较小的是:ldquo货币与金融rdquoldquo统计rdquo从结构上看:新教材共三十五章经济学基础章、财政章、货币与金融章、统计章、会计章、法律章。

年教材与年教材的具体结构对照如下:年教材年教材经济学基础第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变化较小)第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第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无变化)第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章生产和成本理论(变化较小)第章生产和成本理论第章市场结构理论(变化较大新增ldquo完全垄断企业定价的一个简单法则以及第四节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rdquo)第章市场结构理论第章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变化较小)第章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第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变化较大)第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第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发展为新增内容)第章宏观经济运行分析第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原教材第章第二、三节)第章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第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变化较小)第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财政第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变化很大)第章公共财政职能第章财政支出(变化很大)第章财政支出概述第章财政收入(变化很大)第章财政收入概述第章政府预算(变化很大)第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第章财政管理体制(变化较大)第章财政政策第章财政政策(变化较大)货币与金融第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无变化)第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第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变化较小新增ldquo今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第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第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无变化)第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第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变化较小新增ldquo年巴塞尔协议Ⅲ)第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第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变化较小)第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统计第章统计与统计数据(内容变化较小只是结构进行了调整将原教材的部分内容放入第章)第章统计与统计数据第章统计调查(原教材第章的内容新增一些内容)第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变化较小)第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第章数据特征的测度(无变化)第章数据特征的测度第章时间序列(无变化)第章时间序列第章统计指数(无变化)第章统计指数第章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数会计第章会计概论(原教材章的部分内容删掉ldquo财会及管会的差别rdquo新增ldquo会计核算具体内容rdquo部分内容进行了拓展。

经济师讲义-中级经济基础精讲1-4-2011

经济师讲义-中级经济基础精讲1-4-2011

【例题5--07年、08年单选】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

A.平衡措施B.引导措施C.紧急措施D.干预措施【答案】D【例题6--09年多选】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实施最高限价可能产生的结果或问题有()。

A.供给短缺B.生产者变相涨价C.黑市交易D.生产者变相降价E.过度生产【答案】ABC【解析】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当实施最高限价,出现短缺现象时,就会出现严重的排队现象。

当政府监管不力时,就会出现黑市交易和黑市高价,还会导致变相涨价等现象。

【例题7--2010年多选】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对农产品实施保护价格可能产生的结果有()。

A.供给短缺B.生产者变相涨价C.市场过剩D.生产增长E.生产者收入下降答案:CD解析: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

第四节弹性考核内容:各种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需求价格弹性在企业价格决策中的应用。

(一)、需求价格弹性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价格的相对变化需求量的相对变化需求的变动与价格的变动符号相反,因此E d为负数,为简便起见,我们通常把负号略去,取其绝对值。

【例题8】某国为了鼓励本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于1973年采取措施限制石油进口,估计这些措施将使可得到的石油数量减少20%,如果石油的需求价格弹性在0.8—1.4之间,则从1973年起该国石油价格预期会上涨()。

解:∵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率/价格变动百分率∴价格变动%=需求量变动%/需求的价格弹性当价格弹性为0.8时,价格变动%=20%/0.8=25%当价格弹性为1.4时,价格变动%=20%/1.4=14.3%所以,预其1973年该国石油价格上涨幅度在14.3—25%之间。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点弹性和弧弹性类型含义适用点弹性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弹性,等于需求量的无穷小的相对变化对价格的一个无穷小的相对变化的比。

中级经济法-第一章经济法总论第45节-2022年版

中级经济法-第一章经济法总论第45节-2022年版

中级经济法-第一章经济法总论第45节-2022年版解析:宏观调控法包括三个部门法,即财税调控法、金融调控法和计划调控法,分别简称财税法、金融法和计划法。

市场规制也包括三个部门法,即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保护法。

2、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答案:B解析: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本题中,选项A属于法律;选项C属于地方性法规;选项D属于部门规章。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经济法的体系中属于()。

A:宏观调控法B:市场规制法C:反不正当竞争法解析:本题考核经济法的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属于经济法的体系中的市场规制法。

4、对于经济法主体的行为,从行为对象角度作出分类的是()。

A:单方行为和非单方行为B:自为行为和代理行为C: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D:抽象行为和具体行为答案:D解析:AB是从主体的角度作出的分类;C是从行为效果角度作出的分类;D是从行为对象角度作出的分类,依据行为对象,可以把法律行为分为抽象行为和具体行为。

5、经济法主体中,受控主体和受制主体资格的取得,主要是依据()。

A:宪法B:立法法C:民商法D:组织法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经济法主体资格的取得。

受控主体和受制主体资格的取得,主要是依据传统民商法。

A:预算调控行为B:国债调控行为C:价格调控行为D:税收调控行为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调制行为的分类。

价格调控行为属于宏观调控行为中的计划调控行为。

7、从行为对象角度出发,国家调整税收优惠措施的立法行为,属于()。

A:非单方行为B:对策行为C:具体行为D:抽象行为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经济法主体行为的分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学习讲义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学习讲义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学习讲义XXX 2021中级经济师_经济基础知识_研究讲义精品汇编资料内部真题资料,考试必过,答案附后前言一、经济师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1.考试科目初级和中级均2个科目,具体是:《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注:初、中级《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均分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水路、公路、铁路、民航)、人力资源、邮电经济、房地产经济、旅游经济、建筑经济等15个专业。

2.考试时间:2011年经济师考试时间为11月5日。

考试分上下午两个半天进行,各个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2个半小时(150分钟)。

二、2011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教材的变化2011年教材变化比较大,具体变化如下:章节变化内容常识点“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和“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第一章线”变化常识点“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删除“资本有机构成”这一条第二章基本未变第三章删除知识点“企业的组织形式”第四章新增一节“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第五章知识点“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内容完全变化知识点“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内容发生较大变化。

新增知识第六章点“简单的百姓收入决定”。

新增末节“总需求与总供给”章节名称变更新增一节“经济发展”“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单独第七章作为一节,并进行变更和补充“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调整到第八章删除原第八章内容,从原第七章分离出来“价格总水平”和“就第八章业、赋闲”作为一章删除常识点“赋闲的经济影响”第九章删除知识点“国际贸易的含义和分类”新增知识点“倾销与反倾销”一、增加知识点:1.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

2.公共选择第十章与政府失灵。

二、删除知识点:公共财政的含义及其特征。

1、增加常识点:1.如何理解财政付出数据。

2.中国的当局付出分第十一章类改革。

3.公共挑选学派的解释。

二、删除常识点:财政付出的原则。

三、变化知识点:1.财政支出分类方法。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及母题:第四部分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及母题:第四部分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及母题:第一部分(36-55)36、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知识点】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收益类别如下:1.总收益R:企业出售一定数量的产品获得的全部收入。

2.平均收益AR:总收益除以销售量的商。

3.边际收益MR: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销售时总收益的增加量。

【单选题】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关于整个行业和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和横轴相平行的B.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C.整个行业和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具有同样的形D.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答案】D【解析】完全竞争市场中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37、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供给曲线【知识点】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供给曲线结论如下:1.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总是按照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的原则来选择最优生产规模。

2.当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时,企业扩大产量,供给增加。

3.当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时,企业缩小产量,供给减少。

当市场价格小于平均可变成本时,企业应停止生产。

【多选题】关于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个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B.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和某个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不同的C.某个企业的需求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重合D.某个企业的需求曲线与平均收益曲线重合E.某个企业的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F.某个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是同一条曲线G.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决策原则是边际收益产品=边际成本【答案】BCDF【解析】完全竞争市场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而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平均收益=边际收益=价格,所以平均收益线、边际收益线和需求曲线三线重合。

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决策原则是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单选题多选题合计2007年2题2分1题2分4分2008年2题2分2分2009年1题1分1分2010年3题3分3分本章教材结构:
2011年教材本章变化情况:变化很小
第一节分类数据整理与显示的例题有所变化
本章具体内容:
第一节、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本节考核内容:
本节具体内容:
一、分类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一)频数与频数分布
2、频数分布(次数分布):各个类别及其相应的频数全部列出来就是频数分布或称次数分布。

3、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用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频数分布表。

4、分类数据进行整理时常用的指标如下:
(1)比例:是指在一个总体当中,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重,通常反映整体的构成或者整体结构。

各部分比例之和等于1。

(2)百分比:将比例乘以100就是百分比或百分数。

用%表示,它表示100个分母中拥有多少个分子。

当分子的数值很小而分母的数值很大时,也可以用千分数来表示比例。

如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
(3)比率:各不同类别的数量的比值,可以是一个总体中各不同部分的数量对比。

由于比率不是总体中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对比关系,因而比值可能大于1。

为方便起见,比率可以不用1作为基数,而用100或其他便于理解的数作为基数。

比如:人口的性别比就用每100名女性人口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来表示。

在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研究中,经常使用比率。

比如经济学中的积累和消费之比;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之比等。

比率也可以是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或空间上的数量之比。

如:某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与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对比,得出经济增长率;一个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同另一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对比,反映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例题1:2010年单选】关于比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一个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重
B.它的比值可能大于1
C.它是一个总体中各个不同部分的数量对比
D.它是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或空间上的数量对比
答案:A
【例题2:2004年单选题】根据第5次人口全国普查的结果,我国男性占总人口的51.63%,女性占总人口的48.37%,那么人口的性别比例应该为()。

A.100:106.74
B.93.67:100
C.106.74:100
D.100:93.67
解析:如果用1作为基数表示性别比例:51.63:48.37=1.0674:1
如果用100作为基数表示性别比例:106.74:100
【例题3:2007年单选题】计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之比,是采用了计算()的数据整理方法。

A.比例
B.均值
C.比率
D.百分比
答案:C
(二)分类数据的图示
分类数据的图示方法,包括条形图和圆形图。

(1)条形图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短来表示数据变动的图形。

绘制时,各类别可以放在纵轴,称为条形图。

各类别放在横轴,称为柱形图。

(2)圆形图也称饼图,是用圆形及圆内扇形的面积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图形。

圆形图主要用于表示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对于研究结构性问题十分有用。

【例题4:2005、2007年多选】下列各项中,适用于分类数据的整理和显示的方法有()
A.累积频数
B.比例
C.百分比
D.比率
E.累积频率
答案:BCD
【例题5:2004年多选题】2001年底,我国共有博物馆1458个,其中综合性博物馆769个,历史类博物馆521个,艺术类博物馆57个,自然科技类博物馆19个,其他类型博物馆92个。

这一构成应通过绘制()来显示。

A.条形图
B.累积频数分布图
C.圆形图
E.折线图
答案:AC
解析:上述资料给出的是分类数据,应使用条形图或圆形图来表示。

【例题6:09年单选题】分类数据的图示方法主要有圆形图和()。

A.条形图
B.直方图
C.累积分布图
D.茎叶图
答案:A
(二)顺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分类数据的整理和显示方法也适用于顺序数据,但适用于顺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的某些方法如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不适用于分类数据。

1.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
(1)累积频数:指各类别的频数逐级累加起来。

其方法有两种:
①向上累积:从类别顺序的开始一方向类别的最后一方累加频数(数值型数据则是从变量值小的一方向变量值大的一方累加频数)。

②向下累积:从类别的最后一方向开始一方累加频数(数值型数据则是从变量值大的一方向变量值小的一方累加频数)
(2)累积频率或百分比。

将各类别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也有向上累积和向下累积两种方法。

2.顺序数据的图示
顺序数据与分类数据的图示方法基本相同。

另外包括累积频数分布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