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2020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归纳汇总附解题策略例题解析针对练

合集下载

预测2020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归纳

预测2020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归纳

实验题提分练11.(2018·陕西西安铁一中模拟)某同学利用透明直尺和光电计时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简易示意图如下,当有不透光的物体从光电门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所用的光电门传感器可测得最短时间为0.01 ms.将挡光效果好、宽度为d =3.8×10-3m 的黑色磁带贴在透明直尺上,从一定高度由静止释放,并使其竖直通过光电门.某同学测得各段黑色磁带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 i ,与图中所示的高度差Δh i ,并将部分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如下表所示.(取g =9.8 m/s 2,注:表格中M 为直尺质量)(1)从表格中数据可知,直尺上磁带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是利用v i =dΔt i求出的,请你简要分析该同学这样做的理由是:极短时间内平均速度近似等于瞬时速度.(2)请将表格中数据填写完整:(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误差范围内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4)根据该实验请你判断下列ΔE k -Δh 图象中正确的是C.解析:(2)v =d t =3.8×10-30.9×10-3m/s =4.22 m/s ,Mg Δh =9.8×0.41M =4.02M .(3)从表中数据可知,在误差范围内,动能的增加量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相等. (4)由ΔE k =Mg Δh ,则动能的变化与高度成正比,C 正确.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在小车A 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 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 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小车A 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乙,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点O 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AB 段来计算小车A 的碰前速度.应选CD 段来计算小车A 和B 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选填“OA ”“AB ”“BC ”或“CD ”)(2)已测量出小车A 的质量m 1=0.40 kg ,小车B 的质量m 2=0.20 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总动量=0.420 kg·m/s;碰后总动量=0.417 kg·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1)A 与B 碰后粘在一起,速度减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间隔减小,可知通过AB 段来计算A 的碰前速度,通过CD 段计算A 和B 碰后的共同速度.(2)A 碰前的速度:v 1=ABt =1.05 m/s ,碰后共同速度:v 2=CDt=0.695 m/s.碰前总动量:p 1=m 1v 1=0.420 kg·m/s,碰后的总动量:p 2=(m 1+m 2)v 2=0.417 kg·m/s.3.(2018·贵州凯里市模拟)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个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蓄电池的电动势约为2 V ,内电阻很小.除蓄电池、开关、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A .电压表(量程3 V)B .电流表(量程0.6 A)C .电流表(量程3 A)D .定值电阻R 0(阻值4 Ω,额定功率4 W)E .滑动变阻器R (阻值范围0~20 Ω,额定电流1 A) (1)电流表应选B ;(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 ­I 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蓄电池的电动势E =2.10 V, 内阻r =0.2 Ω;(3)本实验的系统误差原因是( A ) A .电压表分流 B .电流表的分压 C .电阻R 0的分压解析:(1)由题意可知,电源的电动势约为2 V ,保护电阻为4 Ω,故电路中最大电流约为0.5 A ,故电流表只能选B.(2)由电路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 =E -I (R 0+r ),则由数学知识可得,图象与纵坐标的交点为电源电动势,故E =2.10 V ,而图象的斜率表示保护电阻与内电阻之和,故r +R 0=2.10-0.420.40Ω=4.2 Ω,解得:r =0.2 Ω.(3)电流表测量的不是干路电流,电压表具有分流作用.实验题提分练21.现要测量一个未知电阻R x 的阻值,除R x 外可用的器材有: 多用电表(仅可使用欧姆挡); 一个电池组E (电动势6 V);一个滑动变阻器R (0~20 Ω,额定电流1 A);两个相同的电流表G(内阻R g =1 000 Ω,满偏电流I g =100 μA); 两个标准电阻(R 1=29 000 Ω,R 2=0.1 Ω); 一个开关S 、导线若干.(1)为了设计电路,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粗测未知电阻,采用“×10”挡,调零后测量该电阻,发现指针偏转非常大,最后几乎紧挨满偏刻度停下来,下列判断和做法正确的是AC(填字母代号).A .这个电阻阻值很小,估计只有几欧姆B .这个电阻阻值很大,估计有几千欧姆C .如需进一步测量可换“×1”挡,调零后测量D .如需进一步测量可换“×1 K”挡,调零后测量(2)根据粗测的判断,设计一个测量电路,要求测量尽量准确并使电路能耗较小,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将各元件字母代码标在该元件的符号旁.解析:(1)用欧姆表“×10”挡测电阻时,指针几乎满偏,说明被测电阻很小,估计只有几欧姆,A 项正确,B 项错误;要进一步测量应换用“×1”挡,欧姆调零后再进行测量.(2)实验中要使电路能耗较小,滑动变阻器应采用限流接法,用两个电流计和两个定值电阻改装成一个量程U =I g (R g +R 1)=3 V 的电压表,一个量程为I =I g +I g R gR 2=1 A 的电流表.由于改装后的电压表的分流可以直接测出,因此电流表采用外接法.2.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某同学先按图1对弹簧甲进行探究,然后把弹簧甲和弹簧乙并联起来按图2进行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将质量为m =50 g 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分别测得图1、图2中弹簧的长度L 1、L 2如下表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g =9.8 m/s 2,要求尽可能多地利用测量数据,计算弹簧甲的劲度系数k =49 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由表中数据能(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乙的劲度系数.解析:由题中实验数据可知,每增加1个钩码,弹簧甲的平均伸长量约为1.00 cm ,则弹簧甲的劲度系数k =FΔx =mg Δx =50×10-3×9.8 N1.00×10-2m=49 N/m. 把弹簧甲和弹簧乙并联起来按题图2进行探究.由表中数据可知,每增加1个钩码,弹簧的平均伸长量约为0.32 cm ,由mg =F 甲+F 乙=k 甲Δx 甲+k 乙Δx 乙,可知弹簧乙的劲度系数能够计算.3.(2018·山东淄博市模拟)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既可以测电阻又可以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实验器材:电源E (电动势为6 V ,内阻约为1 Ω) 定值电阻R 0(阻值约为5 Ω)电流表A(量程30 mA ,内阻约为5 Ω) 电流表B(量程1 A ,内阻约为1 Ω) 电压表C(量程6 V ,内阻约为5 kΩ) 电压表D(量程3 V ,内阻约为3 kΩ) 滑动变阻器F (阻值0~20 Ω) 滑动变阻器G (阻值0~500 Ω) 根据题中所给信息,请回答以下问题(1)电流表应选B ,滑动变阻器应选F .(选填器材代号)(2)该同学操作正确无误,用U 1、U 2、I 分别表示电表、、的读数,其数据如下表所示:0 4.8 ,其测量值<真实值(选填“>”“<”或“=”);该同学同时利用上表测得的数据求得电动势和内阻,由误差分析可知,电动势的测量值<电动势的真实值(选填“>”“<”或“=”).(3)该同学进一步利用了一个辅助电源E ′,采用如图乙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测量过程中,调节R 后再调节R 1,使电流表A 1的示数为0,测得多组数据.这样,电源的电动势的测量值=电源电动势的真实值(选填“>”“<”或“=”).解析:(1)电源电动势为6 V ,保护电阻约为5 Ω,则电流约为:I =ER 0+r =61+5A =1 A ,故为了能准确测量,电流表应选择B ;因电源内电阻较小,故滑动变阻器应选择阻值较小的F ;(2)由电路图可知,U 2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示数为R 0中的电流,由图可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成正比,则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 0=U 2I≈4.8 Ω;由于采用了电流表外接法,故测量出的电流偏大,则由欧姆定律可知,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如果用来测量电动势和内阻,由于采用相对电源的电流表外接法,由于电压表分流作用而使电流表示数偏小,则测出的电动势偏小;(3)由于电压表支路中电流为零,故电压表不再分流,则此时电流表测出的电流为干路电流,电压表示数为路端电压,因此测量结果是准确的.实验题提分练31.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图中A 为小车,质量为m 1,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电火花打点计时器B ,它们均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P 的质量为m 2,C 为弹簧测力计,实验时改变P 的质量,读出测力计不同读数F ,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必须保持水平B .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C .实验中m 2应远小于m 1D .测力计的读数始终为m 2g2(2)如图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上标出了所选的四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0.50 m/s 2(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 ­F 图象可能是图中的图线( C )解析:(1)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必须稍微倾斜,以平衡摩擦力,选项A 错误;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选项B 正确;实验中m 2不必远小于m 1,选项C 错误;由于P 向下加速运动,测力计的读数始终小于m 2g2,选项D 错误.(2)由Δx =aT 2解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0.50 m/s 2.(3)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 ­F 图象,应该是当F 从某一值开始增大,加速度a 才开始增大,所以可能是图线C.2.(2018·东北三省四市二模)某研究小组要测量电压表V 1的内阻r 1,要求方法简洁,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现提供如下器材:A .电压表(V 1):量程3 V ,内阻r 1待测(约2 000 Ω)B .电压表(V 2):量程6 V ,内阻r 2=4 000 ΩC .电压表(V 3):量程4 V ,内阻r 3=10 000 ΩD .电流表(A 1):量程0.6 A ,内阻r 4=0.05 ΩE .滑动变阻器(R 0):总电阻约50 ΩF .电源(E ):电动势15 V ,内阻很小G .电键(S)、导线若干(1)请从所给器材中选出适当的器材,设计电路,在方框中画出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的符号;(2)根据所设计的电路图,写出待测电压表V 1的内阻r 1的表达式,即:r 1=U 1U 2r 2,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U 1表示电压表V 1的示数,U 2表示电压表V 2的示数,r 2表示电压表V 2的内阻.解析:(1)由已知可得通过V 1最大电流约为 3 V2 000 Ω=0.001 5 A ,电流表的量程太大了,故选择已知电阻的电压与表V 1串联,根据流过两电压表的电流相等,得出结果.而可通过V 2的最大电流为 6 V 4 000 Ω=0.001 5 A ,可通过V 3的最大电流为 4 V10 000 Ω=0.000 4 A ,故选择V 2与V 1串联,电路图如答案所示.(2)流过两电压表的电流相等,根据I =U 1r 1=U 2r 2即可得出答案.U 1、U 2分别表示两电压表示数,r 1、r 2分别表示两电压表内阻.3.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A 为装有挡光片的钩码,总质量为M ,挡光片的挡光宽度为b ,轻绳一端与A 相连,另一端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与质量为m (m <M )的重物B 相连.他的做法是:先用力拉住B ,保持A 、B 静止,测出A 的挡光片上端到光电门的距离h ;然后由静止释放B ,A 下落过程中经过光电门,光电门可测出挡光片的挡光时间t ,算出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将其视为A 下落h (h ≫b )时的速度,重力加速度为g .(1)在A 从静止开始下落h 的过程中,验证以A 、B 、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M -m )gh =12(M +m )(b t)2(用题目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2)由于光电门所测的平均速度与物体A 下落h 时的瞬时速度间存在一个差值Δv ,因而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系统增加的动能(选填“大于”或“小于”).(3)为减小上述Δv 对结果的影响,小明同学想到了以下一些做法,其中可行的是D. A .保持A 下落的初始位置不变,测出多组t ,算出多个平均速度然后取平均值 B .减小挡光片上端到光电门的距离h C .增大挡光片的挡光宽度b D .适当减小挡光片的挡光宽度b(4)若采用本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则测量值小于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解析:(1)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为b t,视为下落h 时的瞬时速度;在A 从静止开始下落h 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ΔE p =(M -m )gh ,增大的动能为ΔE k =12(M +m )(bt )2,所以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M -m )gh =12(M +m )(b t)2;(2)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由于平均速度等于通过挡光片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知测量速度小于下降h 高度时的实际瞬时速度,即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系统增加的动能;(3)下落h 时的瞬时速度v =2hg,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v ′=2hg+2h -b g2,所以Δ=v -v ′=12(2h g-2h -bg). 测多组时间并不能消除升者减少Δv ,A 错误;减小h ,根据数学知识,Δv 增大,B 错误;增大b ,根据数学知识,Δv 增大;减小b ,Δv 减小,故C 错误,D 正确,故本题选D.(4)因为(M -m )gh =12(M +m )(b t )2,所以g =M +m 2M -m h (b t )2,因为实际瞬时速度v >bt ,所以所测值小于真实值.实验题提分练41.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让a 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10次;然后再把b 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的最右端附近静止,让a 球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 球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10次,回答下列问题:(1)在本实验中结合图甲,验证动量守恒的验证式是下列选项中的B.A .m a OC =m a OA +m b OB B .m a OB =m a OA +m b OC C .m a OA =m a OB +m b OC(2)经测定,m a =45.0 g ,m b =7.5 g ,请结合图乙分析:碰撞前、后m a 的动量分别为p 1与p 1′,则p 1p 1′=1411(保留分式).有同学认为,在该实验中仅更换两个小球的材质,其他条件不变,可以使被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增大.请你用已知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出被碰小球m b 平抛运动水平距离的最大值为76.8 cm.解析:(1)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 相等,如果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有:m a v B =m a v A +m b v C ,两边同时乘以时间t 得:m a v B t =m a v A t +m b v C t , 得:m a OB =m a OA +m b OC ,故选B. (2)p 1p ′1=m a v a m a v ′a =OB OA =44.8035.20=1411; 发生弹性碰撞时,被碰小球获得速度最大,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 a v a =m a v ′a +m b v ′b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12m a v 2a =12m a v ′2a +12m b v ′2b由以上两式解得:v ′b =2m am a +m bv a , 因此最大射程为:s m =2m a m a +m b ·OB =2×4545+7.5×44.8 cm≈76.8 cm.2.(2018·四川资阳模拟)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可用于探究恒力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水平轨道上安装两个光电门,小车上固定有力传感器和挡光板,细线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上砝码盘.实验时首先保持轨道水平,通过调整砝码盘里的质量让小车做匀速运动以实现平衡摩擦力,再进行后面的操作,并在实验中获得以下测量数据:小车、力传感器和挡光板的总质量M ,平衡摩擦力时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m 0,挡光板的宽度d ,光电门1和2的中心距离s .(1)实验需要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板的宽度d ,如图乙所示,d =5.50 mm. (2)某次实验过程,力传感器的读数为F ,小车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 1、t 2(小车通过光电门2后,砝码盘才落地),砝码盘和砝码的质量为m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对该小车,实验要验证的表达式是C.A .mgs =12M (d t 2)2-12M (d t 1)2B .(m -m 0)gs =12M (d t 2)2-12M (d t 1)2C .(F -m 0g )s =12M (d t 2)2-12M (d t 1)2D .Fs =12M (d t 2)2-12M (d t 1)2解析:(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5 mm ,游标读数为0.05×10 mm=0.50 mm ,则d =5.50 mm.(2)根据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知,小车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 1=d t 1,v 2=d t 2,则小车动能的增加量为12Mv 22-12Mv 21=12M (d t 2)2-12M (d t 1)2.外力对小车做的功W =(F -m 0g )s ,则需要验证的表达式为:(F -m 0g )s =12M (d t 2)2-12M (d t 1)2.故选C.3.某物理小组欲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同时测量一只有30格刻度的毫安表的量程、内阻且得到光敏电阻的阻值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实验室能提供的实验器材有: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U =18.0 V ,内阻不计)、电阻箱R (最大阻值9 999.9 Ω)、单刀双掷开关一只、导线若干.(1)该小组实验时先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然后将单刀双掷开关接至a 端,开始调节电阻箱,发现将电阻箱的阻值调为1 700 Ω时,毫安表恰好能够偏转一个格的刻度,将电阻箱的阻值调为500 Ω时,毫安表刚好能偏转三个格的刻度,实验小组据此得到了该毫安表的量程为300 mA ,内阻R g =100 Ω.(2)该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很大,为了安全,该小组需将毫安表改装成量程为3 A 的电流表,则需在毫安表两端并联(选填“串联”或“并联”)一个阻值为11.1 Ω的电阻.(3)该小组将单刀双掷开关接至b 端,通过实验发现,流过毫安表的电流I (单位:mA)与光照强度E (单位:cd)之间的关系满足I =13E ,由此可得到光敏电阻的阻值R (单位:Ω)与光照强度E 之间的关系为R =5 400E-10(Ω).解析:(1)设毫安表每格表示的电流大小为I 0,则当电阻箱的阻值为R 1=1 700 Ω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R 1+R g )I 0=U ;当电阻箱的阻值为R 2=500 Ω时,则有3(R 2+R g )I 0=U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R g =100 Ω,I 0=10 mA ,故该毫安表的量程为300 mA.(2)要将量程为300 mA 的毫安表改装成量程为I A =3 A 的电流表,则需在毫安表两端并联一个电阻,设其阻值为R ′,则有I g R g =(I A -I g )R ′,代入数据解得R ′=1009Ω≈11.1 Ω.(3)由题意可知,改装后电流表的总电阻R G =10 Ω,设流过光敏电阻的电流大小为I ′(单位:A),则有(R +R G )I ′=U 成立,且I ′=R g +R ′R ′I ×10-3,即(R +10)×103E ×10-3(V)=18.0(V),整理可得R =5 400E-10(Ω).实验题提分练51.(2018·银川九中模拟)(1)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10.90 mm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2.970 mm.(2)探究“合外力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①W ∝v ,②W ∝v ,③W ∝v 2.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PQ 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Q 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Q 点时的速度),每次实验,物体从不同初始位置处由静止释放.同学们设计了以下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其中L 1、L 2、L 3、L 4、……代表物体分别从不同的位置处无初速度释放时的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v 1、v 2、v 3、v 4、……表示物体每次通过Q 点的速度.他们的做法是否合适,不合适(选填“合适”或者“不合适”),应绘制L ­v 2图象.解析:(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0 cm ,游标尺读数为18×0.05 mm=0.90 mm ,所以最终读数为:10.0 mm +0.90 mm =10.90 mm.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2.5 mm ,可动刻度读数为47.0×0.01 mm=0.470 mm ,所以最终读数为2.5 mm +0.470 mm =2.970 mm.(2)采用表格方法记录数据,绘制的L ­v 图象是曲线,不能直接得出结论W ∝v 2,做法不合适,为了更直观地看出L 和v 的变化关系,应该绘制L ­v 2图象.2.(2018·哈尔滨第六中学检测)如图所示为弹簧弹射装置,在内壁光滑、水平固定的金属管中放有轻弹簧,在其两端各放置一个金属小球1和2(两球直径略小于管径且与弹簧不固连),压缩弹簧并锁定.现解除锁定,则两个小球同时沿同一直线向相反方向弹射.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①用天平测出两球质量分别为m 1、m 2; ②用刻度尺测出两管口离地面的高度均为h ;③解除弹簧锁定弹出两球,记录两球在水平地面上的落点P 、Q . 回答下列问题:(1)要测定弹射装置在弹射时所具有的弹性势能,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B.(已知重力加速度g )A .弹簧的压缩量ΔxB .两球落点P 、Q 到对应管口M 、N 的水平距离x 1、x 2C .小球直径D .两球从管口弹出到落地的时间t 1、t 2(2)根据测量结果,可得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E p =m 1gx 214h +m 2gx 224h.(3)由上述所测得的物理量来表示,如果满足关系式m 1x 1=m 2x 2,那么说明弹射过程中两小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解析:(1)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两球得到的动能之和,要求解动能必须还要知道两球弹射的初速度v 0,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v 0=x2hg,故还需要测出两球落点P 、Q 到对应管口M 、N 的水平距离x 1、x 2,B 正确.(2)小球的动能E k =12mv 20=12m (x2h g)2=mgx 24h ;故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E p =12m 1v 21+12m 2v 22=m 1gx 214h +m 2gx 224h. (3)由测得的物理量来表示,如果满足关系式m 1v 1=m 2v 2,即m 1x 1=m 2x 2,那么说明弹射过程中两小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3.现有一量程为3 V 的电压表,内阻约为5~6 kΩ.为了较准确地测量其内阻,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按此电路可以测出电压表的内阻.(1)试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完成如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的连线. 答案:如图所示(2)若电源E 、滑动变阻器R 2、电阻箱R 1各有两组可供选择: 电源E :a .电动势2.0 V ,有内阻b .电动势5.0 V ,有内阻滑动变阻器R 2: a .最大阻值20 Ω b .最大阻值1 700 Ω 电阻箱R 1: a .0~999.9 Ω b .0~9 999.9 Ω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电源E 应选b(填序号“a”或“b”,下同),滑动变阻器R 2应选a ,电阻箱R 1应选b.(3)该同学在开关都断开的情况下,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接通电路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 置于A 端.后续必要的实验操作步骤依次是:A 、B 、E 、D 、G 或B 、A 、E 、D 、G.最后记录R 1的阻值并整理好器材.(请按合理的实验顺序,选填..下列步骤前的字母) A .闭合开关S 1 B .闭合开关S 2 C .断开开关S 1D .断开开关S 2E .调节R 2的阻值,使电压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F .调节R 2的阻值,使电压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G .调节R 1的阻值,使电压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H .调节R 1的阻值,使电压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4)按正确的实验步骤操作完成后,如果所得的R 1的阻值为5 400.0 Ω,则图甲中被测电压表V 的内阻R V 的测量值为5_400.0 Ω,该测量值略大于实际值(选填“略大于”“略小于”或“等于”).解析:(2)电压表的量程为3 V ,电源E 应选b ,滑动变阻器R 2采用分压式接入,选最大阻值较小的a ,当电压表半偏时,电阻箱R 1与电压表内阻近似相等,则应选b ;(3)接通电路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 置于A 端,确保开始实验输出电压最小;实验过程中电压表先满偏,后半偏,其步骤可以为ABEDG 或BAEDG ;(4)闭合S 2后,R 1和电压表各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量程的一半,则电压表内阻等于 5 400.0 Ω;实际上断开S 2后,滑动变阻器的输出电压略有增大,则R 两端的电压大于U g2,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实验题提分练61—5为单选,6—8为多选1.(2017·全国卷Ⅰ)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甲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乙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 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1)由图乙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从右向左(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乙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乙中A 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0.19 m/s ,加速度大小为0.037 m/s 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由于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必然受到阻力作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相邻水滴(时间间隔相同)的位置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以由题图乙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从右向左运动的.(2)滴水计时器每30 s 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其滴水的时间间隔为T =3046-1 s =23 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小车运动到题图乙中A 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v A =0.117+0.1332T m/s≈0.19 m/s.根据逐差法,共有5组数据,舍去中间的一组数据,则加速度a =x 3+x 4-x 1-x 24T 2=117+100-150-133×0.0014×232m/s 2≈-0.037 m/s 2,因此加速度的大小为0.037 m/s 2.2.有一个额定电压为2.8 V ,额定功率约为0.8 W 的小灯泡,现要用伏安法描绘这个灯泡的I ­U 图线,有下列器材供选用:A .电压表(0~3 V ,内阻6 kΩ);B .电压表(0~15 V ,内阻30 kΩ);C .电流表(0~3 A ,内阻0.1 Ω);D .电流表(0~0.6 A ,内阻0.5 Ω);E .滑动变阻器(10 Ω,2 A);F .滑动变阻器(200 Ω,0.5 A);G .蓄电池(电动势6 V ,内阻不计).(1)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电压表应选用A ,电流表应选用D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E.(用字母序号表示)(2)通过实验测得此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由图线可求得此灯泡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10 Ω,此时灯泡的功率为0.784 W.(3)若将此灯泡与电动势为 6 V 、内阻不计的电源连接,要使灯泡正常发光,需串联一个阻值为11.4 Ω的电阻.解析:(1)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8 V ,故电压表应选用0~3 V 量程的A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8 W ,故小灯泡的额定电流约为0.3 A ,电流表应选取0~0.6 A 量程的D ;滑动变阻器应选择阻值较小的E ,便于调节.(2)根据题图乙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8 V 时,对应的电流为0.28 A ,根据欧姆定律得电阻为R =U I =2.80.28Ω=10 Ω,此时灯泡的功率为P =UI =2.8×0.28 W=0.784 W.(3)当灯泡正常发光时回路中的电流为I =0.28 A ,则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R =6 V -2.8 V =3.2 V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应串联电阻的阻值为R =U R I =3.20.28Ω=11.4 Ω.3.(2018·唐山三模)研究小组利用下表中的实验器材,测量电流表A 1的内阻r .请指出两电路存在的问题:甲图电压表量程过大,测量中示数太小,测量精度较低;乙图两电流表量程均较小,调节过程中滑动变阻器调节范围过小,不易操作.(2)另一位同学对电路乙进行优化后进行实验,得到若干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中画出I 1­I 2的关系图线.答案:图略(3)根据所描图线可知待测电流表的内阻为40(38到42之间均可) Ω. (4)请你在虚线框中画出优化后的电路图.解析:(1)甲电路中,当电流表示数接近满偏时,电压表两端电压约为U V =I g1r 1=0.4 V ,该电压远小于电压表量程,测量示数太小,测量精度较低;乙电路中,两电流表分别满偏时,其两端电压分别为U A1=I g1r 1=0.4 V 、U A2=I g2r 2=0.375 V ,测量过程中滑动变阻器调节范围过小,不易操作.(3)由I 1r 1=I 2r 2得r 1=I 2I 1·r 2,由作出的I 1­I 2图线得斜率k =18.75,所以r 1=40 Ω.。

2020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归纳与实验题预测训练(含答案)

2020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归纳与实验题预测训练(含答案)

UR
L
I
S
L (D )2
2
U D2 4I L
[实验器材 ]:被测金属导线,直流电源( 4V ),电流表 (0-0.6A) ,电压表( 0-3V ),滑动变阻器
(50Ω),电键,导线若干,螺旋测微器,米尺等。
实验步骤: 1、用刻度尺测出金属丝长度
2、螺旋测微器测出直径,如果是空心还需游标卡尺,算出横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事项 ] 1.用弹簧秤测拉力时,应使拉力沿弹簧秤的轴线方向,橡皮条、弹簧秤和细绳套应位于
与纸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使用的弹簧秤是否良好(是否在零刻度),拉动时尽可能不与其它
部分接触产生摩擦,拉力方向应与轴线方向相同。
2.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后的结点位置 O 必须保持不变。 3.结点的位置和线方向要准确 ;
3.实验连线时,应先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将电源、电键、电流表、待测金属导线、滑动变
阻器连成主干线
4.闭合电键 S 之前,一定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处在有效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4. 角度合适: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其夹角
60°~ 100°为宜.
5.合力不超出量程及在橡皮条弹性限度内形变尽量大 ,细绳套适当长一些 , 便于确定力的方向.
6. 统一标度: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标度要相同,要恰当选定标度,使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原理 ] 1.如图所示装置,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小桶内砂的质量,从而改变细线对小车的牵
平和砝码;刻度尺,游标卡尺(选用),圆规等。
[注意事项 ]
1.应使入射小球的质量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
2.要调节好实验装置,使固定在桌边的斜槽末端点的切线水平,小支柱与槽口间距离使其等于

2020高考物理专题11物理实验热点分析与预测精品

2020高考物理专题11物理实验热点分析与预测精品

2020 高考物理热点分析与预测专题 11·物理实验一、2020 大纲解读实验的总体提要求(1)深刻理解实验的设计思想,熟练掌握实验的原理,理解每一个实验在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等方面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2)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根据实验的目的要求正确选择器材。

(3)必须真正动手做实验,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的全过程。

(4)掌握对实验数据的处理与误差分析的方法,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

(5)在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和探究性研究。

(6)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测量数据。

(7)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运用有效数字表达测量数据。

2020 年考试大纲对“实验” 部分的要求与2020 年相比变化不大,要求对中学设计的十几个学生实验,能够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够控制实验条件,会运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够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型实验。

设计型实验已成为高考物理实验的新热点,它要求我们能将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创造性地应用到新的实验情景中,能够根据题目所给条件自行选定实验原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去研究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或测定物理量的值.从而考查我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重点剖析纵观近几年高考中的设计型实验题,一般是要求考生根据题目提出的目的要求和给出的器材,设计出实验方案。

这类题对考生的要求较高,要求考生能将课本中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迁移到新的背景中,要求考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2020年高考物理真题考点逐个击破-专题8.3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2020年高考物理真题考点逐个击破-专题8.3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2020年高考物理真题考点逐个击破-专题8.3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专题诠释】一实验原理与操作1.等效法: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F1、F2的作用效果都是让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同一点,所以力F′就是这两个力F1和F2的合力,作出力F′的图示,如图所示.2.平行四边形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F1和F2的合力F的图示.3.验证: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同,则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本实验的依据是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性,在操作时要记住“三注意”和“七记录”1.注意两次结点O的位置必须相同.2.实验中的两个细绳套不要太短.3.用两只弹簧测力计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夹角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在60°~100°之间为宜.4.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示数、两绳方向和结点O的位置(五记录)5.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和细绳方向(二记录)二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1.本实验用作图法处理数据,要注意三个力的图示必须用同一标度,要选取合适的标度,使力的图示在坐标纸中的比例尽量大些.2.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实验得到的合力F′一定与橡皮筋在一条线上,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F由于实验误差偏离此直线,可应用平行四边形图示法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三实验拓展与创新【高考领航】【2018·高考天津卷】某研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所用器材有:方木板一块,白纸,量程为5 N的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带两个较长的细绳套),刻度尺,图钉(若干个).(1)具体操作前,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关于实验操作的建议,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A.橡皮条应和两绳套夹角的角平分线在一条直线上B.重复实验再次进行验证时,结点O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不同C.使用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D.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时的拉力必须都小于只用一个测力计时的拉力(2)该小组的同学用同一套器材做了四次实验,白纸上留下的标注信息有结点位置O、力的标度、分力和合力的大小及表示力的作用线的点,如下图所示.其中对于提高实验精度最有利的是________.【答案】:(1)BC(2)B【解析】:(1)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橡皮条和两绳套夹角的角平分线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两分力的大小也不一定小于合力,A、D项错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每次实验需保证合力与分力作用效果相同,结点O必须在同一位置.但重复实验时,可以改变合力的大小,故结点O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不同,B项正确;使用测力计测力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方向,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C项正确.(2)为了减小画图时表示力的方向的误差,记录各个力的方向时,需要确定相对较远的两个点,然后连线确定力的方向,A项错误;根据纸张大小,选择合适的标度,使图尽量大,所以B项正确,C、D项错误.【2017·高考全国卷Ⅲ】某探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将画有坐标轴(横轴为x轴,纵轴为y轴,最小刻度表示1 mm)的纸贴在水平桌面上,如图(a)所示.将橡皮筋的一端Q固定在y轴上的B点(位于图示部分之外),另一端P位于y轴上的A点时,橡皮筋处于原长.(1)用一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P端沿y轴从A点拉至坐标原点O,此时拉力F的大小可由测力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所示,F的大小为________N.(2)撤去(1)中的拉力,橡皮筋P端回到A点;现使用两个测力计同时拉橡皮筋,再次将P端拉至O点,此时观察到两个拉力分别沿图(a)中两条虚线所示的方向,由测力计的示数读出两个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4.2 N 和F2=5.6 N.①用5 mm长度的线段表示1 N的力,以O为作用点,在图(a)中画出力F1、F2的图示,然后按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它们的合力F合;②F合的大小为________N,F合与拉力F的夹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_.若F合与拉力F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实验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则该实验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答案】(1)4.0(2)①F1、F2和F合如图所示②4.00.05【解析】(1)由测力计的读数规则可知,读数为4.0 N.(2)①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②由图可知F合=4.0 N,从F合的顶点向x轴和y轴分别作垂线,顶点的横坐标对应长度为1 mm,顶点的纵坐标长度为20 mm,则可得出F合与拉力F的夹角的正切值为0.05.【最新考向解码】例1.(2019·昆明市教学质量检测)某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部附近两侧,固定两个力传感器,同一高度放置两个可以移动的定滑轮,两根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与两力传感器连接,在两细绳连接的结点O下方悬挂钩码,力传感器1、2的示数分别为F1、F2,调节两个定滑轮的位置可以改变两细绳间的夹角.实验中使用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质量均为100 g,取g=9.8 m/s2.(1)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实验开始前,需要调节木板使其位于竖直平面内B.每次实验都必须保证结点位于O点C.实验时需要记录钩码数量、两力传感器的示数和三细绳的方向D.实验时还需要用一个力传感器单独测量悬挂于O点钩码的总重力(2)根据某次实验得到的数据,该同学已经按照力的图示的要求画出了F1、F2,请你作图得到F1、F2的合力F(只作图,不求大小),并写出该合力不完全竖直的一种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C(2)如解析图所示定滑轮有摩擦、木板未竖直放置等(回答出一项合理答案即可)【解析】:(1)实验开始前,需要调节木板使其位于竖直平面内,以保证钩码重力等于细线中的拉力,选项A 正确;该装置每次实验不需要保证结点位于O点,选项B错误;实验时需要记录钩码数量、两力传感器的示数和三细绳的方向,选项C正确;悬挂于O点钩码的总重力可以根据钩码的质量得出,不需要力传感器测量,选项D错误.(2)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该合力方向不完全在竖直方向的可能原因是定滑轮有摩擦、木板未竖直放置等.例2.(2019·宁夏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某同学在做“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遇到了以下问题,请帮助该同学解答。

预测2020年高考理综选择题知识点汇总(物理篇)

预测2020年高考理综选择题知识点汇总(物理篇)

预测2020年高考理综选择题知识点汇总(物理篇)预测2020年高考理综选择题知识点汇总(物理篇)(高中阶段物理最需要注重的便是套路,最需要培养的就是计算能力)一、静力学:1.几个力平衡,则-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平衡的力。

2.两个力的合力: F 大+F小≥F合力≥F 大-F小。

三个大小相等的共面共点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

3.力的合成和分解是一种等效代换,分力与合力都不是真实的力,求合力和分力是处理力学问题时的一种方法、手段。

4.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μ=tana。

5.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弹力为零。

此时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

6.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

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7.轻弹簧两端弹力大小相等,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8.轻杆能承受纵向拉力、压力,还能承受横向力。

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9、轻杆一端连绞链,另-端受合力方向:沿杆方向。

二、运动学:1.在描述运动时,在纯运动学问题中,可以任意选取参照物;在处理动力学问题时,只能以地为参照物。

2.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总是带来方便3..上抛运动:对称性: t上=t下, V 上=V下4.相对运动:共同的分运动不产生相对位移。

5.刹车陷阱:给出的时间大于滑行时间,则不能用公式算。

先求滑行时间,确定了滑行时间小于给出的时间时,用v2=2as求滑行距离。

6.绳端物体速度分解:对地速度是合速度,分解为沿绳的分速度和垂直绳的分速度。

7.两个物体刚好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接触时速度相等或者匀速运动的速度相等。

8.物体滑到小车(木板)一端的临界条件是:物体滑到小车(木板)-端时与小车速度相等。

五、机械能:1,求机械功的途径:(1)用定义求恒力功。

(2)用做功和效果(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求功。

(3)由图象求功。

(4)用平均力求功(力与位移成线性关系时)(5)由功率求功。

预测2020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归纳

预测2020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归纳

预测2020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归纳一常用测量仪器1.游标卡尺【仪器构造】如图所示,由主尺、游标尺、内测量爪、外测量爪、深度尺、紧固螺丝等组成。

(顺序可窜)【设计原理】在主尺和游标尺上分成不同的等份,利用它们每一等份长度的差异,来读出较精确的测量数据。

如将主尺上9 mm 分成10等份作为游标尺的刻度,则游标尺刻度的每一等份是0.9 mm ,与主尺的每一等份相差0.1 mm 。

在实验室中还有20或50分度的游标尺,游标尺的长度分别为19 mm 和49 mm ,游标尺上每格的长度分别是0.95 mm 和0.98 mm ,与主尺上每毫米格分别相差0.05 mm 和0.02mm 。

游标卡尺的准确度可用下列方法计算:准确度=主尺分度值游标尺格数。

如游标尺为10分度的准确度为1 mm 0.1 mm 10=,游标尺为20分度的准确度为0.05 mm ,游标尺为50分度的准确度为0.02 mm 。

用途:用来较精确地测量长度。

【注意事项】1.测量前要先看清游标卡尺的准确度,通常有0.1 mm 、0.05 mm 、0.02 mm 三种。

2.确定零误差及其正、负,以便测量后修正测量值。

3.测量时应使测量爪轻轻卡住被测物体,不要卡得太紧。

4.测长度时,应使管(假如被测物体是长管)的轴线与主尺平行。

测外径时,应使管的轴线与主尺垂直。

测内径时,应使内测量爪刀口所在平面与管的直径重合。

5.若以mm 为单位,10分度的游标卡尺读数,小数点后是一位数字;20分度的游标卡尺读数,小数点后是两位数字,末位是O 或5,且末位的O 不能省略;50分度的游标卡尺读数,小数点后是两位数字,且末位是偶数。

6.读取主尺上数据时,是看游标尺上的零刻线的位置,而不是看游标尺端线的位置。

【使用方法】1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让左右两测量爪并拢,选用游标尺的零刻线跟主尺的零刻线重合的游标卡尺。

(2)将待测物体放在两测量爪之间(注:测一般物体长用外测量爪;测孔径等物体内部长度时,用内测量爪;测槽深或筒深时,用深度尺),移动游标尺,使测量爪刚好与物体接触即可读数。

【高考复习】2020版高考物理 知识点汇总+答题技巧43页

【高考复习】2020版高考物理 知识点汇总+答题技巧43页

2020版高考物理 知识点汇总+答题技巧1.质点的直线运动知识背一背一、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1)质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切记能否看做质点与研究物体的体积大小,质量多少无关。

(2)位移和路程一般情况下,位移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物体作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在题目中找一个物体的位移时,需要首先确定物体的始末位置,然后用带箭头的直线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3)参考系参考系具有:假定不动性,任意性,差异性。

需要注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二、平均速度、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位移)里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而公式02t v v v +=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值得注意的是,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叫平均速率。

平均速度是位移和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2)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精确地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即时速度的大小叫即时速率,简称速率。

三、加速度:应用中要注意它与速度的关系,加速度与速度的大小、方向,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没有任何关系,加速度的方向跟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致。

四、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实际上是物理学中的理想化运动,只有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把实际的落体运动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第一、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如果还受空气阻力作用,那么空气阻力与重力比可以忽略不计,第二、物体必须从静止开始下落,即初速度为零。

重力加速度g 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在同一地区的同一高度,任何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是相同的。

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随海拔高度增大而减小,随着维度的增大而增大竖直上抛运动还可以根据运动方向的不同,分为上升阶段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和下降阶段的自由落体运动。

其实竖直上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互为逆运动,具有对称性,这一规律可以方便我们解题五、运动图象①位移图象:纵轴表示位移x ,横轴表示时间t ;图线的斜率表示运动质点的速度。

浅谈高考物理实验题复习策略

浅谈高考物理实验题复习策略

浅谈高考物理实验题复习策略【摘要】高考物理实验题在考试中占据重要位置,复习实验题对于提高成绩至关重要。

在复习实验题时,首先要了解实验题考点,掌握常见实验步骤,并掌握实验题的解题技巧和答题技巧。

通过学习实验题的典型例题可以更好地理解题目要求。

考生需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多做练习题,并进行实践操作以提高实验能力。

这些方法将有助于考生在高考物理实验题中取得好成绩。

【关键词】高考物理、实验题、复习策略、重要性、必要性、考点、步骤、解题技巧、例题、答题技巧、复习时间、练习题、实践操作、实验能力1. 引言1.1 高考物理实验题的重要性高考物理实验题在高考物理考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考查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实验题,考生可以深入理解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题也往往能够考察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是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一个有效手段。

对于高考物理考生来说,重视实验题的复习与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在实验题上下功夫,才能更好地应对高考物理考试的挑战。

1.2 复习实验题的必要性在高考物理考试中,实验题是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考察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复习实验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必要性。

通过复习实验题,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实验是物理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物理定律和原理。

复习实验题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和巩固实验中学到的知识,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复习实验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题往往涉及到复杂的实验过程和数据分析,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通过复习实验题,可以训练我们的解题技巧,提高我们对实验问题的解决能力。

复习实验题还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考试形式,并更好地应对考试挑战。

实验题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熟悉实验题的出题方式和解题技巧对于高考备考至关重要。

复习实验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备考高考物理考试。

2020年高考物理真题考点逐个击破-专题8.7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020年高考物理真题考点逐个击破-专题8.7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020年高考物理真题考点逐个击破-专题8.7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专题诠释】一、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前提条件: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水平”和“正碰”。

2.方案提醒(1)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验证,调整气垫导轨时,应注意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

(2)若利用摆球进行验证,两摆球静止时球心应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刚好接触,摆线竖直,将摆球拉起后,两摆线应在同一竖直面内。

(3)若利用两小车相碰进行验证,要注意平衡摩擦力。

(4)若利用平抛运动规律进行验证,安装实验装置时,应注意调整斜槽,使斜槽末端水平,且选质量较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

3.探究结论:寻找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撞情况下都不变。

二、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数据处理】由实验测得数据,m1碰撞前后光电计时器测得时间为t1、t′1,m2碰撞前后光电计时器测得时间为t2、t′2,验证表达式m1lt1-m2lt2=m1lt′1-m2lt′2(l为滑块的长度)是否成立。

误差分析1.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装置本身是否符合要求。

(1)碰撞是否为一维。

(2)实验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如气垫导轨是否水平,两球是否等大,用长木板实验时是否平衡掉摩擦力。

2.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质量m和速度v的测量。

自作主张自作主张三、实验创新设计将上面四种基本方法进行组合、迁移、可以延伸出多种验证动量守恒的方法.创新角度实验装置图创新解读【高考领航】【2019·浙江选考】小明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的装置如图1所示,悬挂在O点的单摆由长为l的细线和直径为d的小球A组成,小球A与放置在光滑支撑杆上的直径相同的小球B发生对心碰撞,碰后小球A继续摆动,小球B做平抛运动。

图1 图2(1)小明用游标卡尺测小球A 直径如图2所示,则d =_______mm 。

又测得了小球A 质量m 1,细线长度l ,碰撞前小球A 拉起的角度α和碰撞后小球B 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x 、竖直下落高度h 。

2020年高考物理题型预测

2020年高考物理题型预测

2020年高考预测试题预测一:抗击疫情相关仪器(一)红外测温仪考点: 氢原子能级跃迁1.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小区物业利用红外测温仪对出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红外测温仪的原理是:被测物体辐射的光线只有红外线可被捕捉,并转变成电信号。

图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已知红外线单个光子能量的最大值为1.62eV ,要使氢原子辐射出的光子可被红外测温仪捕捉,最少应给处于n =2激发态的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10.20eVB.2.89eVC.2.55eVD.1.89eV(二)运送物资的传送带2、在大型物流货场,广泛应用着传送带搬运货物。

如图甲所示,与水平面成θ角倾斜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运动,皮带始终是绷紧的,将m =1 kg 的货物放在传送带上的A 处,经过1.2 s 到达传送带的B 端。

用速度传感器测得货物与传送带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210/g m s =,由v -t 图可知( )A .A 、B 两点的距离为2.4 mB .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C .货物从A 运动到B 过程中,传送带对货物做功大小为12.8 JD .货物从A 运动到B 过程中,货物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1.2 J(三)抗疫消毒仪器——喷水壶 考点:热学大题(变质量气体类型)3.如图所示是农业上常用的农药喷雾器,贮液筒与打气筒用细连接管相连,已知贮液筒容积为8 L(不计贮液筒两端连接管体积),打气筒活塞每循环工作一次,能向贮液筒内压入1 atm 的空气200 mL ,现打开喷雾头开关K ,装入6 L 的药液后再关闭,设周围大气压恒为1 atm ,打气过程中贮液筒内气体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同且保持不变。

求:(1)要使贮液筒内药液上方的气体压强达到3 atm ,打气筒活塞需要循环工作的次数; (2)打开喷雾头开关K 直至贮液筒内、外气压相同时,贮液筒向外喷出药液的体积。

4. 型号是LWH159-10.0-15的医用氧气瓶,容积是10 L ,内装有1.80 kg 的氧气。

2020高考物理实验知识点梳理全总结

2020高考物理实验知识点梳理全总结

高考物理实验全复习针对每一个实验,注意做到“三个掌握、五个会”,即掌握实验目的、步骤、原理;会控制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处理数据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这句是听别的老师说的,觉得挺对的)第一部分考查的内容及要点一、基本仪器的使用: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二、基本实验操作:实物连线、实验步骤、纠错、补漏、排序等。

三、基本实验原理:详见“第二部分:实验专题总结”四、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图像法(剔除错误数据,找规律),列表法(多个量之间的关系,正反比关系);减小误差(换仪器、换方法、多次测量、作图等)五、开放性实验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实验变式(这部分的关键是回归已知的实验,用脑海里已有的实验原理和实验仪器去解决新问题是这类题的关键)第二部分实验专题总结一、实验部分考题分析:力学实验的主线是打点计时器(光电门);电学实验的主线是各种方法测各种电阻;电磁学内容实验题略有涉猎,但很少;考题基本为课本实验的变式、组合或重新设计。

二、考纲实验: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九: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十一: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实验十三: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3-3)实验十四: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3-4)实验十五: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十六: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三、专题突破: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本题做的比较多了,要点基本上都掌握了,这里只强调两点:1.不要上来就用公式,要先验证一下是不是匀变速,即△s 是否都相等;2.本题可能涉及到牛顿力学,不要漏知识点。

预测2020高考理综选择题知识点归纳

预测2020高考理综选择题知识点归纳

预测2020高考理综选择题知识点归纳物理篇1、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

2、参考系不一定是不动的,只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3、在时间轴上n秒时指的是n秒末。

第n秒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个1秒。

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是同一时刻。

4、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

5、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6、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7、物体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8、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减小。

9、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10、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11、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12、图上两图线相交的点,不是相遇点,只是在这一时刻相等。

13、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解题前先搞清两坐标轴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图象与速度图象混淆。

14、找准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如位移关系、速度相等等。

15、用速度图象解题时要注意图线相交的点是速度相等的点而不是相遇处。

16、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17、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既可充当阻力,也可充当动力。

18、滑动摩擦力只以μ和N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19、静摩擦力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可变性,在分析有关静摩擦力的问题时容易出错。

20、使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与细绳套在同一直线上,弹簧与木板面平行,避免弹簧与弹簧测力计外壳、弹簧测力计限位卡之间有摩擦。

21、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分力不一定小于合力。

22、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值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和,最小值不一定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差,要先判断能否为零。

23、两个力合成一个力的结果是惟一的,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的情况不惟一,可以有多种分解方式。

2020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归纳与实验题预测训练(含答案)

2020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归纳与实验题预测训练(含答案)

2020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归纳与实验题预测训练(含答案) 力学实验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含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4-6v 交流电,电火花220v 交流电,它每隔0.02s 打一次点(电源频率是50Hz )。

2.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

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 :2T s s 1)(n n ++==v v n ;如Ts s v 2322+=(其中T =5×0.02s=0.1s ) 3.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1)利用上图中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a :如223T s s a -= (2)用“逐差法”求加速度:(T 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3a a a a 3T s -s a ;3T s -s a ;3T s -s a 321236322522141()()23216549T s s s s s s a ++-++= (3)用v-t 图法:即先根据2T s s 1)(n n ++=n v ;求出打第n 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再求出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如图的v-t 图线,图线的斜率即加速度。

[实验步骤][注意事项]1.纸带打完后及时断开电源。

2.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一些,以能在纸带上长约50cm 的范围内清楚地取7~8个计数点为宜。

3.应区别计时器打出的轨迹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通常每隔4个轨迹点选1个计数点,选取的记数点不少于6个(即每隔5个时间间隔取一个计数点),是为求加速度时便于计算。

4.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可统一量出各计数点到计数起点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所取的计数点要能保证至少有两位有效数字5.平行:纸带和细绳要和木板平行.6.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7.电压若增大,打点更清晰;频率若增加,打点周期更短;8.若打出短线,增加振针与复写纸的距离; 9.若初速度为0,则选1,2点距离为2mm 为宜;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注意事项]1.不要超过弹性限度: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以免超过弹簧弹性限度.2.尽量多测几组: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3.使用数据时应采用0L L X 即弹簧长度变化量.4.统一单位: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注意事项]1.用弹簧秤测拉力时,应使拉力沿弹簧秤的轴线方向,橡皮条、弹簧秤和细绳套应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

预测2020高考物理力学题知识点归纳汇总附解题指导例题解析针对练习

预测2020高考物理力学题知识点归纳汇总附解题指导例题解析针对练习

力学专题一、解题策略压轴题通常是高考物理命题的风向标,是整张卷子中最有分量、最能反映试卷风格、最具甄别和选拔功能的题型,对高中物理教学有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

该类题往往知识综合性强,对考生能力要求高,过程复杂,素材情景新颖。

对高考物理压轴题的研究对于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势以及教学策略的制定意义重大。

2019年课标全国卷Ⅰ、Ⅱ、Ⅲ的25题全部考查力学知识,2017年课标全国卷Ⅰ的25题以电场为背景考查力学与运动学知识,因此研究力学的压轴题非常有必要。

纵观近几年物理力学压轴题,力学综合题的解法常用的有三个,一个是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另一个是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解,第三个是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解,由于新高考再次把动量的内容作为必考内容,所以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解的题目会大量在压轴大题中,并且一道题往往综合运用三种解法。

下面结合实例具体分析力学综合题的解题策略。

例1:如图1所示,装置的左边是高度为3 m的弧形轨道,轨道末端水平,右边接有逆时针转动速度大小为3m/s且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二者等高并能平滑对接。

质量m=1kg的小物块A(可看作质点),置于弧形轨道右端水平处,质量M=2kg的小物块B(可看作质点),从轨道h=2 m高处由静止滑下,A、B发生对心碰撞,已知碰撞后瞬间物块B的速度3m/s,碰后1 s时间内物块A的v t 图线如图2所示,并且在碰后2 s二者再次相碰。

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

求:(1)第一次碰撞前物块B的速度,物块B从开始下滑到第一次碰撞结束后系统损失了多少机械能?(2)第二次碰撞位置与第一次位置间的距离及第二次碰撞前物块A、B的速度;(3)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物块与传送带间产生的热量。

图1 图2一、认真读题,挖掘题意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拿到一道题,第一件事一定要认真审题。

读懂题目的字面意思,找出题目没有直接给出的隐含意义。

力学综合题亦是如此,审视题目、挖掘题意是解题的第一步骤。

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一、验证性实验⑴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3.主要测量:a.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

结点O的位置。

记录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刻度尺、三角板5.减小误差的方法: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0---1200为宜(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原理: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生正碰,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

m1v1=m1v1/+m2v2/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

两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抛运动,用水平射程间接表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OP-----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OM----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O'N-----m2以V2'平抛时的水平射程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2.实验仪器:斜槽、重锤、白纸、复写纸、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标卡尺、刻度尺、圆规、天平。

3.实验条件:a.入射小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m1>m2)b.入射球半径等于被碰球半径c.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d.斜槽未端的切线方向水平e.两球碰撞时,球心等高或在同一水平线上4.主要测量量:a.用天平测两球质量m1、m2b.用游标卡尺测两球的直径,并计算半径。

C.确定小球的落点位置时,应以每次实验的落点为参考,作一尽可能小的圆,将各次落点位置圈在里面,就把此圆的圆心定为实验测量数据时所对应的小球落点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学实验命题热点一:基本仪器、原型实验的考察问题归纳:(1)基本仪器的使用:包括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弹簧秤等仪器的使用和读数,以及频闪照相、光电门、气垫导轨等课本出现仪器的正确使用。

(2)原型实验的原理及技巧:包含原型实验的原理及变形、实验技巧、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等。

(3)力学实验的物理思想方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法、描迹法等。

1.在一次物理实验探究课上,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采用如图甲、图乙、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做实验。

甲小组测小车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乙小组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丙小组探究小车的速度和合外力做的功的关系,小车总质量用M表示(图乙中M为小车与力传感器的总质量,图丙中M为小车和与小车固连的小滑轮的总质量),钩码总质量用m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试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三组实验不需要平衡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的是(填“甲”“乙”“丙”或“都不需要”)。

(2)甲、乙、丙三组实验需要满足M≫m的是(填“甲”“乙”“丙”或“都不需要”)。

(3)若三组同学分别用各自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小车的加速度和合外力的关系实验,各组同学的操作均完全正确,甲、乙、丙三组同学作出的a﹣F图线如图丁所示(乙组同学所用F为力传感器示数,丙组同学所用F为弹簧测力计示数),则乙组实验对应的图线是(填“A”“B”或“C”。

)2.某中学一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实验器材有:底座带有标尺的竖直杆、光电门1和2组成的光电计时器,其中光电门1在光电门2的上方,小球释放器(可使小球无初速释放)、网兜。

实验时可用两光电门测量小球从光电门1运动至光电门2的时间t,并从竖直杆上读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h。

(1)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下图乙所示,则小球直径为cm。

(2)改变光电门1的位置,保持光电门2的位置不变,小球经过光电门2的速度为v,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则h、t、g、v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h=。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象如上图丙所示,若图中直线斜率的绝对值为k,根据图象得出重力加速度g大小为。

(4)如果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本小组同学测得的重力加速度与实际重力加速相比(填“偏大”“偏小”“不变”)。

命题热点二:纸带类实验问题归纳:广义的纸带类实验除打点计时器纸带外,还包括频闪照相、滴水法等。

高考中涉及“纸带”的实验包括: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探究动能定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以及测量重力加速度、测量动摩擦因数等创新实验。

这类实验的关键是要掌握纸带的分析处理方法,对于纸带常有以下三大应用:(1)由纸带确定时间要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便于测量和计算.(2)求解瞬时速度利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打n点时的瞬时速度v n=xn+x n+12T.(3)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如图所示,a=x4+x5+x6-x1+x2+x33T2.有些实验用光电门代替打点计时器来完成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具体做法如下:(1)求瞬时速度:把遮光条(宽度为d)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内的平均速度看做物体经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即v=dΔt.(2)求加速度:若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L,则利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可求加速度,即a=v22-v212L.典例训练: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看见一本物理书上说“在弹性限度内,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形变量为x时弹性势能为E p=12kx2。

为了验证这个结论,该小组就尝试用“研究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A.将长木板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将其右端适当垫高,在它的左端固定一轻质弹簧,通过细绳与小车左端相连,小车的右端连接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B.将弹簧拉伸x后用插销锁定,测出其伸长量x;C.合上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开关后,拔掉插销解除锁定,小车在弹簧作用下运动到左端;D.在纸带上某处选取合适的A点,测出小车获得的速度v;E.取不同的x重复以上步骤多次,记录数据并利用功能关系分析结论。

实验中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则:(1)将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步骤D中,所选取的A点位置应在图乙中的________段(选填“s1”“s2”或“s3”)。

(3)若E p=12kx2成立,则实验中测量出物理量x与m、k、v关系式是x=_________。

4.为了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甲、乙两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其中M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为砂和砂桶的质量,m0为固定在小车上的滑轮的质量,力传感器可测出轻绳中拉力的大小。

(1) 实验时,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D.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2)甲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纸带截取的一部分,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f,图中两段距离分别为x 1、x2,则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 m/s 2。

(用题中字母表示)(3) 甲同学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a-图象是一条直线,图线与横坐标纵坐标,画出的F的夹角为θ,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_。

a-图(4) 乙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如下图所示的F线,该同学做实验时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会导致测量滑块的质量_____。

(请填写“偏大”、“偏小”或“相同”)5.如图所示为“探究物体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关系”的实验装置。

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量并记录物块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②调整长木板和滑轮,使长木板水平且细线平行于长木板;③在托盘中放入适当的砝码,接通电源,释放物块,记录拉力传感器的读数F1,根据相对应的纸带,求出加速度a1;④多次改变托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记录传感器的读数F n,求出加速度a n。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是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测出连续相邻计时点O、A、B、C、D之间的间距为x1、x2、x3、x4,若打点周期为T,则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__________(用x1、x2、x3、x4、T表示)。

(2)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以拉力传感器的读数F为横坐标、物块的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a-F图线如图丙所示,图线不通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图线斜率的倒数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

(3)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还可得到物块与长木板之间动摩擦因数μ,其值可用M、a-F图线的横截距F0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为μ=____________,与真实值相比,测得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6.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图中,置于实验台上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其左端固定一轻滑轮,轻绳跨过滑轮,一端与放在木板上的小木块相连,另一端可悬挂钩码。

实验中可用的钩码共有N个,将(依次取=1,2,3,4,5)个钩码挂在轻绳左端,其余个钩码放在木块的凹槽中,释放小木块,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量木块的加速度。

(1)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得到一条纸带,从某个清晰的打点开始,依次标注0、1、2、3、4、5、6,分别测出位置0到位置3、位置6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

已知打点周期T=0.02s,则木块的加速度=____m/s2。

(2)改变悬挂钩码的个数n,测得相应的加速度a,将获得数据在坐标纸中描出(仅给出了其中一部分)如图丙所示。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3)实验中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悬挂钩码总质量远小于木块和槽中钩码总质量。

命题热点三:力学创新拓展实验问题归纳:探究型实验通常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通过实验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物理规律;第二类为给出实验规律,让你选择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数据处理.第一类必须在实验数据上下工夫,根据数据特点,掌握物理量间的关系,得出实验规律;第二类必须从已知规律入手,正确选择测量的物理量,根据问题联想相关的实验模型,确定实验原理,选择仪器设计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典例训练:7.将一长为L 、质量为m 的均匀杆绕一端无摩擦地转动,当转动角速度为ω时,杆具有一定的动能k E ,关于动能k E 的大小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甲同学:把杆当成在重心处的质量为m 的质点,可能是22281)2(21L m L m E kωω=⋅= 乙同学:根据动能的平均值计算,可能是2222412021L m L m E k ωω=+⋅=丙同学:可能是2261L m E k ω= 为了验证猜想,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质量为m 的均匀长直杆一端固定在光滑转轴O 处,杆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用光电门测出另一端A 经过某位置时的瞬时速度A v ,并记下该位置与转轴O 的高度h 。

(1)用游标卡尺测得杆的直径d 如图乙所示,则d= cm,A 端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 ,则A 端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A v 的字母表达式为 。

(2)调节h 的大小并记录对应的速度A v ,建立h v A-2坐标系,并将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如图丙所示,试在图丙中绘出2A v 和h 的关系曲线,可得2A v 和h 的关系式为 。

(3)当地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结合图象分析,可得 (选填“甲”“乙”或“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8.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秤和刻度尺,测量滑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最大速度。

实验步骤:①用弹簧秤测量滑块和橡皮泥的总重力,记作G.②将装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到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绳和弹簧秤相连,如图甲所示。

在A 端向右拉动木板,待弹簧秤示数稳定后,将读数记作F.③改变滑块上橡皮泥的质量,重复步骤①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④如图乙所示,将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滑块置于木板上左端C 处,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与滑块和重物P 连接,保持滑块静止,测量重物P 离地面的高度h 。

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开始运动并最终停在木板上的D 点(未与滑轮相碰),测量C 、D 间的距离s 。

(1)根据表中数据在给定坐标纸(见答题卡)上做出F-G 图像。

(2)由图线求得滑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滑块最大速度的大小v=_______.(用h,s,μ和重力加速度g 表示)9.图甲所示为某实验小组测量A 、B 两个箱子质量的装置图,其中D 为铁架台,E 为固定在铁架台上的轻质定滑轮(质量和摩擦可忽略),F 为光电门,C 为固定在A 上、宽度为d 的细遮光条(质量不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