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_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课程中的历史文化认同教育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文化自觉培育论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文化自觉培育论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文化自觉培育论析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发展史上一个极为关键的时期,这段历史不仅塑造了当代中国的面貌,也对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个时期,中国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需要中国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来解决问题。

然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文化自觉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文化自觉意味着中国人民能够以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为指导,坚定自己的文化认同,建构自己的文化自信。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培育和加强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在教学中应当强调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使命。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这是中国人民的根基和精神支柱,也是中国人民战胜种种困难的精神力量。

通过教学,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中国的文化传统是如此宝贵和丰富,我们应当以之为荣,发扬光大。

同时,我们也应当告诉学生,中国人民有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要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必须依靠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理念。

只有坚定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才能达成这一伟大目标。

其次,在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和自信心。

在中国近现代史这段时期,中国人民遭受了许多外部的侵略和内部的动乱,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也受到了种种冲击和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需要坚定自己的文化认同和自信心,相信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是具有真理和力量的。

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和自信心,可以让他们清醒认识到中国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理念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侵蚀,保护和传承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最后,在教学中应当强调文化对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在中国近现代史这段时期,文化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要指导,也是中国社会制度和政治体制的重要基础。

通过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文化不仅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道德水准,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

只有坚持文化自觉,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文化认同与历史教育的结合探讨

文化认同与历史教育的结合探讨

文化认同与历史教育的结合探讨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认同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而历史教育,作为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重要途径,与文化认同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探讨如何将文化认同与历史教育相结合,对于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新一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认同,简单来说,是个体对于所属文化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它涵盖了对语言、价值观、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等多个方面的认同。

一个拥有强烈文化认同的人,能够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中坚守自己的文化根基,同时也能够以开放的心态欣赏和接纳其他文化。

历史教育,则是通过对过去事件、人物和社会发展的学习,让人们了解人类社会的演进历程,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

历史教育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过去,还能够为我们理解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重要的参考。

那么,文化认同与历史教育究竟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呢?首先,历史教育是培养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能够了解到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脉络,知晓先辈们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

比如,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古老的四大发明到如今的科技创新,从抵御外敌入侵的英勇抗争到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这些历史的篇章无不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当我们深入了解这些历史时,自然而然会产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其次,文化认同能够为历史教育注入活力和情感。

如果仅仅将历史教育看作是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时间线的梳理,那么它很容易变得枯燥乏味。

然而,当我们带着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去学习历史时,那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就不再是遥远而陌生的,而是与我们的文化血脉紧密相连。

我们会更加关注历史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更能够感同身受地理解历史人物的选择和决策,从而使历史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然而,在现实中,文化认同与历史教育的结合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历史教育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情感的培养。

学生们可能能够熟练地背诵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和经过,但对于这些事件所反映的文化特质和价值观念却缺乏深入的理解。

论_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课程中的历史文化认同教育_蒙爱群

论_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课程中的历史文化认同教育_蒙爱群

2011·11(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是全国大学本科生从2006年秋季新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规定,本课程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以下简称“三个选择”)[1]。

也就是说,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使学生在“两个了解”的基础上,懂得“三个选择”的必然性和正确性,从而确立科学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

“纲要”课自开设以来,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民族历史文化被弱化的挑战。

民族历史文化认同是社会认同的基础,民族历史文化认同关系到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凝聚力、关系到一个民族或国家精神的传承。

有了历史文化认同的共鸣性,才能增强课程的感染力,使学生在了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真正深刻领会“三个选择”,从而主动接受和认可民族历史文化,进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民族历史文化认同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师生互动去实现,需要教师用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通过思辨、探究达到认知、认同,这样才能将“纲要”课打造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一党的政治理论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即引导和帮助学生从历史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寻求合法性,用历史事实来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然而在高校德育环境变迁的背景下,“纲要”课教学要做到讲清道理、培育思想、坚定信念,仅靠单纯的政治理论的单向灌输已难以取得效果,因此教育者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党的政治理论教育,还要促进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纲要”课的理论阐述是建立在叙述史实的基础上,按照历史学的逻辑和方法通过历史教育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发展脉络,掌握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开始教学要点: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2. 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要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影响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3. 第三章: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教学要点: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4. 第四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学要点: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政治制度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5. 第五章: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教学要点:北洋政府的成立及其政治制度北洋政府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北洋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阐述其背景、过程和影响。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历史问题,培养分析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历史现象。

4. 观看历史纪录片:辅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考试成绩: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参考书籍:相关历史著作和学术论文3. 历史纪录片:反映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纪录片4. 网络资源:历史网站、学术论文库等六、第六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国民革命教学要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和过程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和影响国共合作与冲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七、第七章: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教学要点: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八、第八章:解放战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学要点:解放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意义解放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九、第九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改革开放教学要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和内容改革开放的背景、过程和成果改革开放对中国历史的意义和影响十、第十章:当代中国的发展与挑战教学要点: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当代中国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和展望十一、教学方法(续)4.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历史课题研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大学生历史认同建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大学生历史认同建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大学生历史认同建构作者:刘白杨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7期刘白杨(江西警察学院,江西南昌 330102)摘要:大学生历史认同建构非常重要,因为历史认同是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建构历史认同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对建构大学生历史认同这个课题具有独特而非凡的意义。

大学生历史认同的建构可以借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保存集体记忆、培养历史意识等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集体记忆;历史认同;国家认同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7-0261-03收稿日期:2016-04-10基金项目:2014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江西乡土历史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XJG-14-19-9)一、大学生历史认同建构的重要性“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术语,认同的逻辑起点源于人的自我认知,它萌发自人的内心深处,是汇聚了情感、观念、信仰与理想等因素的一个复合体。

而且,“认同”是动态的、鲜活的,是主体和客体必然要发生作用和互动的一个过程。

历史认同是人们对整个民族共同体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历史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历史的客观发展规律的认同。

历史认同是对“我们从哪里来”的解释,是群体对过往的集体记忆,是自我认同向过去的延伸。

大学阶段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建构大学生的历史认同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目标。

(一)历史认同是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就是在有他国存在的情况下,国民对自己国家独特性的想象、认识和期待。

国家认同不仅表现为对国家的归属感,还表现为对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热爱,对国家制度、法律、政策的支持和服从,以及愿意为了国家利益而奉献的爱国热忱[1]。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第 32 卷 第 9 期2019 年 9 月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Vol.32 No.9Sep.2019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郅永果(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运城 044000)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历代先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质和风貌,是中国特有的思想文化,其历史悠久而世代相传。

在漫漫文化道路上,截取从鸦片战争爆发到共和国成立的思想文化发展历程,从中提取爱国主义精神,追溯更久远的传统文化,分析儒家文化、民俗文化及后来的改革精神等,在此基础上,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向和教育价值的思考,体现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在大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

以期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并成为传承者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传统文化;教育思考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097(2019)09-0139-020 引言近年来,中央多次强调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并为此出台了大量政策。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文化,是中华民族意识的表达、精神世界的体现,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至今的养料,也是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所在。

随着中国大国地位的日益稳固,中国的影响力日益扩大,汉语也为更多人所接受,并全球范围掀起了一股汉语热。

在为国家文化远播异域而高兴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在传统文化传承上,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否对祖先文化的流传作出了贡献。

于是,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为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贡献自身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 中国近代传统文化之变革中国近代史,是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49年国民党政权迁至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也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科学历史观教育

也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科学历史观教育

也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科学历史观教育引言近现代史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演变,深入理解现代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中国高中社会科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在于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

在这一门课程中,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含义和作用日益凸显。

什么是科学历史观教育?科学历史观教育是指在历史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历史观和历史思维方式。

科学的历史观是基于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面向未来的价值导向,对历史现实感知和历史问题分析能力的一种客观反映。

科学历史观教育要求学生在历史学科中,具备客观、理性地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能够根据历史规律去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事实的发生和演变。

同时,科学历史观教育也要求学生能够发扬自主、创新的历史思维能力,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去探究历史问题,提高其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从而逐渐形成一个具有科学历史观的个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科学历史观教育近年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注重在历史教学中融入科学元素,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为目标,具有以下特点:1.强调客观性历史教育应该以客观、合理的方式解释历史事件,学生也应该学会用正确的态度看待历史。

这方面,课程中通过事实陈述、时间轴和事件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客观的历史事实,包括特定事件的起因和发展过程,以及不同个体在历史中的行为、态度和影响等。

在学习和讨论历史事件时,学生需要客观、理性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和意义,以便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2.重视历史规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强调历史的规律性和趋势性。

历史事件往往有一定的规律性,它们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影响都有其客观性和通用性。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去探究历史事件的规律,如经济发展中人口、技术和社会组织的变化等。

这样的历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透过重构历史事件了解历史演变,并通过发现历史规律,提高判断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

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认知及其教学启示

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认知及其教学启示

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认知及其教学启示摘要:本研究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了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认知特点。

结果发现,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认知状况总体较好,但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认同程度总体不高,并且存在着年级差异和专业差异。

因此,教师应根据以上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讲授质量,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对课程目标的认同程度。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认知特点;教学启示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1)06-0050-03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中,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新课程之一,于 2007 年春季在 2006 级本科学生中普遍开设。

[1] (P56-6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注重以“史”为基础、以“史”为借鉴,但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重思想政治教育、重内在规律探索、重问题事件的归纳,是其显著特征。

该课程的宗旨在于通过史实的讲解,帮助大学生学习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更好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服务。

[2] (P8-10) 通过中宣部、教育部举办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培训班的学习活动以及三年的教学实践与学术研讨活动,我们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重难点都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和把握。

然而,对于怎样提高教学水平和讲授质量,使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和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认真研究和探讨。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问题,研究者们主要关注的是教师如何“教”的问题,而常常忽略了学生如何“学”的问题[3] (P12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综合历史素养和国家认同感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育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近现代史是一个复杂的时期,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变革。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和连续性,同时也可以通过历史事件的对比和类比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其次,应该加强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和运用。

近现代史的研究需要依靠大量的历史文献,这些文献包括了官方档案、个人日记、报刊杂志等。

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阅读和分析历史文献,了解文献的价值和局限性,并且通过运用历史文献来解释历史事件和人物。

第三,应该增加对多元视角的讲解。

近现代史是一个多元文化和多元利益的时期,不同群体和地区有不同的历史经历和认知。

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的历史视角,帮助他们理解历史事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不同历史视角的对比和辩证分析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思辨能力。

最后,应该加强对历史现实的关联和讨论。

近现代史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历史,更重要的是对历史经验的应用和借鉴。

在教学中,应该与当前社会和政治现实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并讨论历史经验对于解决当前问题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建设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加强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和运用,增加对多元视角的讲解,以及加强对历史现实的关联和讨论。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提高学生对近现代史的理解和认知水平,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和国家认同感。

也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科学历史观教育

也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科学历史观教育
历 史 观和 方 法论 , 终使 高 校 学 生 能够 学 会 从 实 际 出 发 , 用科 学 的 最 运
总之, 当前 “ 纲要 ” 课程 开展 唯物 史观 教育 的现 实 必要
性 主 要体 现在 以下 三个 方面 : 一 , “ 要 ” 程 的性 质 第 是 纲 课 和 定位 所 必需 的 ,应 当 以唯物 史观作 为其根 本教 学任 务 ;
中 国共产 党 , 怎样 选择 了社会 主义道 路 ” 。为 了强化 “ 纲要 ” 觅 出 明确 的科 学 历史 观 的叙 事 分析 思 路 。 因此 , 当前 “ 纲 课程 功能 和教 9 币队伍建 设 , 0 8年 , 20 国务 院学 位 委员 会和 要 ” 教材 的编 写在 一定 程度 上 难 以适应 高校 学生科 学 历 课 教育部 决定 在 马克 思主 义理 论一 级学科 中新增 设“ 中国近 史 观 的培养 方面 的需 要。
的 意见》 有 关文件 开 设的一 门高校 马克 思主 义思 想政治 经学 过 的知 识 , 等 现在 没 必要 再 学一 次 , 思 想 意识 上 不 经 在 理 论 课 , 主 要教 学 目的就 是 “ 助学 生 了解 国史 、 其 帮 国情 , 意间 筑起 了唯 物史 观培 养 的无形 路 障 : “ 从 纲要 ” 本 内容 课 深刻领 会 历史和 人 民 怎样 选 择 了马克 思主 义 , 怎样选 择 了 剪辑 和 编排 上 , 本 线 索高 度 中 心化 或单 一 化 , 很 难 寻 基 也
也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中的科学历史观教育
陈耀鲁 何 景春 ( 汉 程大 马 思 义 院 武 工 学 克 主 学
摘 要 : 中国 近 现代 史 纲 要 ” 课作 为 高校 思 想 政治 理 论 课 的重 要 研 究 的青 年初 步 奠 定 以唯 物史 观 为核 心 的史 学理 论 研 究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中国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键时期。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宝贵财富,具有丰富的思想、道德、文化内涵。

有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加深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以及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下面将具体探讨如何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可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教学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伟大的人物,如孙中山、鲁迅、毛泽东等。

这些人物不仅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同时也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孙中山提倡三民主义,其中就融合了儒家思想、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具有强烈的中华传统文化气息。

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他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渊源,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可以通过历史事件的研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现代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

这些历史事件背后有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影响。

以辛亥革命为例,这次革命既带有传统的反清复明的色彩,也受到西方民主、科学的影响。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这些历史事件背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如尊孔思想、仁义道德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

可以通过文化符号和文物介绍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符号和文物,如京剧、书法、中国画等。

这些文化符号和文物既反映了典型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也融汇了外来文化的元素。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这些文化符号和文物,通过具体实物的感知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而在学习近现代史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解读这些文化符号和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深层含义。

可以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人名言和格言来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经典的名人名言和格言,如“仁者爱人,智者爱理”、“知足常乐”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理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理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理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理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历史观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社会的变迁、国家的崛起以及历史对现实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国家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

首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为核心。

学生应当学会通过历史的视角去观察当代社会问题,了解当代问题的历史渊源和背景。

通过学习近现代史,学生可以锻炼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多元文化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其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应以塑造学生爱国情感为目标。

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中最为动荡和痛苦的时期,也是中国逐渐崛起的时期。

学生应当通过学习近现代史,了解中国所经历的屈辱和挣扎,认识到国家的独立和繁荣是历史的结果,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通过了解英雄人物和爱国故事,学生可以增强自己的爱国情感,培养对祖国的深厚的感情,并将之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和奉献。

另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和文化认同。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

学生应当通过学习近现代史,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学生还应该认识到中国文化的活力和创新力,以及中国文化在当代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学习近现代史,学生可以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培养自己的文化自信心,并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发展。

最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还应注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近现代史是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学习社会、政治等方面知识的基础。

学生应当从近现代史中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作用和权力,学会参与社会事务,关注社会公益问题,并为公共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学习近现代史,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社会意识和公民素养。

综上所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爱国情感、历史观和文化认同以及社会责任感为目标。

也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科学历史观教育

也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科学历史观教育

也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科学历史观教育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中国近代160多年的历史回顾,更是当代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性质要求课程教学必须突出其对高校学生的科学历史观的培养功能;任课教师也应当以唯物史观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最终使高校学生能够学会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的历史观来观察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真正深刻地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和人民作出“三个选择”历史必然性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历史观1 “纲要”课程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必要性尽管课程开设已有几年时间,但当前高校许多学生仍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一门历史课程,即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从鸦片战争以来至今这160多年的时间里的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问题的课程。

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不正确的。

我们判断一门课程的性质并不是单纯的以它所讲述的内容或者这门课程的名称为依据,而是要看开设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中国近代史纲要”是根据中央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有关文件开设的一门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为了强化“纲要”课程功能和教师队伍建设,200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决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新增设“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明确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基本任务,并将“纲要”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热点理论问题和教学实践研究,科学的历史观教育研究等列为该学科的的研究范围。

从这门学科的增设及其研究范围以及“纲要”课程教学目的来看,“纲要”课是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思政课。

_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历史文化意识的几点思考

_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历史文化意识的几点思考

2011年第11期(总第226期)世纪桥Shi Ji Qiao No.11,2011(General No.226)“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历史文化意识的几点思考陈少武(辽宁中医药大学社会科学部,辽宁沈阳110847)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当代大学生一门必修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旨在提高大学生对近现代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和明确自身的历史方位与历史使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大学生历史文化意识的培养:一是在讲解历史事件过程中,渗透历史思维,让大学生明了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培养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二是在评价历史人物过程中,分析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思想的生成和行为的抉择,做到知人论世、论世知人,培养大学生科学判断历史文化发展潮流的意识;三是通过对近现代中国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总体上的理解和阐释,培养大学生正确把握人类文明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教学;大学生;历史文化意识收稿日期:2011-04-11作者简介:陈少武(1983-),男,福建漳州人,辽宁中医药大学社会科学部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国家为当代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旨在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懂得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与此同时,也在于提高大学生对近现代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和明确自身的历史方位与历史使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大学生历史文化意识的培养:一是在讲解历史事件过程中,渗透历史思维,让大学生明了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培养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二是在评价历史人物过程中,分析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思想的生成和行为的抉择,做到知人论世、论世知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大学生科学判断历史文化发展潮流的意识;三是通过对近现代中国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总体上的理解和阐释,提高大学生对历史文化发展的整体认知能力,培养大学生正确把握人类文明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和素质。

也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科学历史观教育

也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科学历史观教育

也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科学历史观教育【摘要】本文探讨了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重要性和应用。

首先介绍了科学历史观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历史观,并探讨了科学历史观对学生的影响和在教育中的作用。

结合课程内容,总结了科学历史观教育的意义和未来发展,并强调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科学历史观来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和思考能力。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科学历史观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科学历史观、教育、基本概念、应用、培养方法、影响、作用、意义、未来发展、总结。

1. 引言1.1 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中国大学历史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系统、全面地介绍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事件、重大变革以及历史人物等内容。

这门课程涵盖了从鸦片战争开始一直到现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当代历史的内容,是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基础性课程之一。

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生可以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脉络有所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和现状。

1.2 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重要性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中备受重视。

通过学习科学历史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和方法论。

科学历史观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辨析历史事件中的因果关系,推演历史发展的规律,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结构。

科学历史观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

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科学历史观教育更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通过科学历史观教育的深入开展,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推动我国历史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作为中学历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述。

在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特点,增强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下面我们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进行探讨。

1. 价值观念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仁爱”、“忠诚”、“孝道”、“礼仪”等传统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贯穿于中国历史的始终,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这些传统价值观念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加深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

2. 文化传统的承接: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注重家国情怀和文化传承,强调历史的传统和文化的根基。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历史材料和文献资料的分析,向学生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丰厚,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延续和影响。

3. 思想观念的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其中既有儒家的仁义道德,也有道家的自然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这些思想观念对中国历史的演进和人们的精神追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倾向和人们的思想变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策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科学合理的策略和方法,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融入案例教学: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能够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案例和事件,以此为材料进行教学。

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历史的影响。

2. 融入名人故事: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讲解他们的成长经历、思想观念和为国家民族做出的贡献,通过名人故事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对历史人物的影响,同时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感悟。

近代史纲要实践课五个认同

近代史纲要实践课五个认同

近代史纲要实践课五个认同
从近年来高校近代史理论关于“五个认同”教育教学工作的问题和具体实践出发,结合高校近代史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职业院校近代史理论课加强“五个认同”教育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可视化可操作性的实证研究。

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有着深刻而牢固的历史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基于“五个共同”的存在,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各民族在共同缔造多民族国家中国并彻底摆脱被殖民的命运过程中得以形成的,存在一个“自在”到“自觉”的过程。

要想实现“五个认同”理论思想在院校近代史理论课程的融入,还必须要营造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深厚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

“五个认同”教育可以视为一种理论,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

所以,高职院校要以校园政治文化建设为手段和途径,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文化氛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现代史纲要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以下是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有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一些建议。

可以在课程中加入相关的传统文化元素。

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的可以穿插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特点,比如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等。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与中国近现代史进行对比研究。

可以选取一些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作为案例,通过分析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揭示传统文化与中国近现代史的关系和互动。

通过案例研究,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与塑造,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认同。

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

可以推荐一些与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的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给学生阅读,或者组织学生参观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展览或文化活动。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对话与思考。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实践意识和应用能力。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案例分析、课外阅读和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的组合运用,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提升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文化自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11(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是全国大学本科生从2006年秋季新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规定,本课程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社会主义
道路(以下简称“三个选择”)[1]。

也就是说,通过对中国近
现代史基本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使学生在“两个了解”的基础上,懂得“三个选择”的必然性和正确性,从而确立科学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

“纲要”课自开设以来,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民族历史文化被弱化的挑战。

民族历史文化认同是社会认同的基础,民族历史文化认同关系到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凝聚力、关系到一个民族或国家精神的传承。

有了历史文化认同的共鸣性,才能增强课程的感染力,使学生在了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真正深刻领会“三个选择”,从而主动接受和认可民族历史文化,进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民族历史文化认同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师生互动去实现,需要教师用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通过思辨、探究达到认知、认同,这样才能将“纲要”课打造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党的政治理论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即引导和帮助学生从历史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寻求合法性,用历史事实来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然而在高校德育环境变迁的背景下,“纲要”课教学要做到讲清道理、培育思想、坚定信念,仅靠单纯的政治理论的单向灌输已难以取得效果,因此教育者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党的政治理论教育,还要促进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纲要”课的理论阐述是建立在叙述史实的基础上,
按照历史学的逻辑和方法通过历史教育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纲要”课要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给学生讲授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

应根据
其历史学属性的特点,从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出发,利用丰富的历史素材,依托于历史知识的积累和历史经验的总结,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理论概念和带有普遍性的结论。

2.“纲要”课要提高教学的张力,不仅在于其结论性,
而且在于其思想性,使学生在历史思辨中加深理论认识。

思辨可教会学生透过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思辨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之自觉地解读理论、解读社会。

“纲要”课要让学生明白“三个选择”不仅是一个理论论
断,而且是一个历史事实,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纲要”课不仅要围绕“三个选择”讲授主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线索等,而且要向大学生传递一种洞穿社会现实本质的思想力量。

教师要从历史中有所总结、提炼和提升,包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
历史文化认同教育
□蒙爱群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一,要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根据“纲要”课程的特点,从更新教育理念、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贯穿和渗透民族历史文化认同教育。

有了历史文化认同的共鸣性,才能增强课程的感染力,使学生在了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真正深刻领会“三个选择”,从而主动接受和认可民族历史文化,进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在通过师生互动完成的对民族历史文化认知、认同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也得到发展,这样“纲要”课才能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文化认同
作者简介:蒙爱群,广西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讲师,历史学学硕士。

(广西南宁530001)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1)11-0051-02
51
括敢于正视错误和问题,深刻总结经验教训,讲授历史观念、历史规律,具有鲜明的历史总结意识和反思意识,将“纲要”课教学的积极性质和作用凸现出来。

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的思辨,把对历史过往的人与事的兴趣和理性的思考相结合,从而对理论的认识得以在思辨的过程中升华。

3.讲述“三个选择”时既要注意逻辑严密,又要注意关注历史细节,充实教学内容,体现历史的复杂性。

教师可从让学生亲近历史人物,理解历史人物,从近现代历史上选出系列关键的人物,他们中既要有阶级阶层的代表性,又要有时代的代表性;既要有正面人物的代表,又要有反面人物的代表。

生动鲜活的历史人物和细节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增加其对历史规律的认知程度。

讲述历史人物还有着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引领教育学生以人为鉴、以史为鉴、追求真理、严谨治学,进而让学生从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中获得启迪和借鉴。


教学中要对历史进程与逻辑关系进行必要的整体梳理,重视从整体上理解中国近现代史,避免教学的随意性、碎片化与单纯知识化。

教学内容上要向“博”、“深”方向提高和发展。

“博”就是拓展知识面,建立一个宏大的观察视野;“深”就是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深入解析。

使学生从对基本历史知识点的识记上升到对历史理论和历史规律的把握。

“只有现在生活中的兴趣方能使人去研究过去的事实”,因此,教学内容还要注意结合当代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历史中寻找经验教训和智慧。

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视角来总结经验教训,理解今天的社会,使学生能够真正受益,并且切实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1.注重从历史演进的逻辑阐明“三个选择”的历史合理性。

讲授历史要采取谨慎的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必须遵循史学的原则,用历史的逻辑使学生接受教育,用史实得出结论。

缺少历史自身发展的逻辑演进过程的表述,就会使生动的历史僵化,难以形成课堂的共鸣。

因此,“纲要”课不能只灌输理论,而是要通过史实讲述,体现历史演进中蕴含的历史逻辑,从而实现传递历史理论的目标任务。

在历史逻辑发展的脉络中,实现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认同,最终体会“三个选择”的历史合理性。

2.通过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同。

“纲要”课要充分发掘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长征、抗日战争、改革开放时期等重大事件在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的作用,强化民族精神的教育。

史实中蕴含的不怕牺牲的精神,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精神,不懈努力、勇于实践创新,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团结奋斗、依靠人民的精神等是民族精神的延续,是讲述近现代史的基本和重要的素材内容。

同时,需
要发掘不同阶段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发掘历史各阶段值得总结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和精神内容,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产生历史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的关键。


根据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善于接受新事物、理解能力较强等特点,教师应采取各种教学措施,把学生表面的参与转变成为实质性的参与,而重视实践性教学和研究性教学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积极有效的方式。

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新颖独特的思路,哪怕不成熟和不全面,教师都应充分肯定,鼓励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同时,对于学生的错误和缺点,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训导和说教,而是要通过疏导,才能解惑释疑、疏通阻塞,扫清大学生思想和心理上的障碍,避免他们产生偏激情绪。

1.开展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认识历史和了解社会。

教师应充分发掘和利用本地区有关近现代史的教育资源,组织学生集体或自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迹、走访革命老区等,之后撰写实践考察报告并在课堂上汇报交流,使全班学生都受到教育。

2.开展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增强对历史文化的自我认同感。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共同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主体地位,成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正和平等的参与者,进行自我教育[2]。

总之,只有将历史文化认同教育很好地贯穿和渗透到“纲要”课教学的各个环节,才有可能解决当前大学生对民族历史文化认同的摇摆和疑惑之难题,使“纲要”课做到讲清道理、培育思想、坚定信念,并将之打造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意见[R].中发[2004]16号文件.
[2][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M].吴
福生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实习编辑陈诚
52
2011·11(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