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难中合作行为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高校校企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综述
高校校企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综述【摘要】高校校企合作在当前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从高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
同时还探讨了不同的合作模式,并对合作成果进行评价。
在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回顾,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本文还提出了一些研究启示,以期对高校校企合作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高校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为高校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校企合作、现状、问题、对策、合作模式、合作成果、评价、总结、展望、研究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教育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高校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促进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产学研结合,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高校校企合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合作模式不够多样化、合作成果评价不够客观、合作项目管理不够规范等。
有必要对高校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深入研究,以促进高校校企合作的更好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为高校校企合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高校校企合作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案,推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和有效。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探讨合作模式的创新和改进,促进双方资源的充分整合和共享,提高合作成果的质量和效益。
研究还可以为未来高校校企合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为促进创新创业,培养人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高校校企合作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为构建高效而稳固的合作关系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高校校企合作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道德“两难选择”案例的解析与重构
道德“两难选择”案例的解析与重构-政治论文道德“两难选择”案例的解析与重构王延东摘要:苏教版初-《思想品德》“行为与后果的关系”一框,引入了一则柯尔伯格关于海因茨偷药的“两难选择”案例。
但教材的过多阐述压缩了学生的探究空间,而相关设问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道德两难的冲突。
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借助经典影视情节重构新的“两难选择”来进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
关键词:两难选择教学案例解析重构王延东,男,江苏省常熟市教研室,中学高级教师。
2014年11月,苏州市教科院组织了一次“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有效课堂的建构”研讨活动,本人进行了初二第七课第一框“行为与后果的关系”的公开课展示。
在备课过程中,笔者发现教材所提供的经典案例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对“海因茨偷药”案例的解析首先,教材的过多阐述无形中压缩了学生的探究空间。
教材对“海因茨偷药”在“偷”与“不偷”的理由分别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每一点都有其合理性。
例如以教材所列有关“偷”的理由:(1)你已经走投无路,既然借不到钱救妻子,你就不用保自己的清白;(2)药剂师乘人之危,敲诈勒索,天理难容,偷他的药,是对他的警告;(3)你的妻子需要你的帮助,如果你不去偷,别人会取笑你无能;(4)偷药是为了病人,自己做出牺牲,你的行为是高尚的。
更充分的理由是:按照柯尔柏格本人关于儿童道德的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的划分标准,其中第4点理由,已接近柯尔柏格提出的后习俗水平中的“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第六个阶段),即“个体判断是非不受外界的法律和规则的限制,而是以不成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如正义、公平、平等、个人的尊严、良心、良知、生命的价值、自由等为依据”。
就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而言,很难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更为完整的补充。
在平时的听课中,许多学生的回答不外乎“人的生命是至高无尚的,为了挽救生命,即使触犯法律去偷盗也是可以的”。
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合作学习的国际研究现状及问题分 析
在西方,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都有相当久
“建立促进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的研究 ” 项目成果之一。 $ 本文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 曾琦 ! "#$% & ’ , 女, 重庆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参与式教师培训与合作学习 研究。
〔% 〕
体化、 过程性特点, 实现有意义的而非形式化的合作 学习, 西方的研究者与教师进行了长期的探索, 开发 了小组成绩分享法、 小组—游戏—竞赛法、 切块拼接 法、 共学式、 小组调查法、 合作辩论等多样化的实施 策略, 以及对于学术表现的双重评价、 学习与合作技 巧合计评分等评价方法。这些实施策略与评价方法 随着合作学习在美国、 英国、 以色列等国的广泛开展 而不断丰富、 完善。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国情与文化的差 异, 我们在引进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时, 必须对其进 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中国的教育现状, 同时, 我们更 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 并结合中国的实情, 积极开创 我们自己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与评价方法。尤其是 要考虑到我们的班级规模普遍大于国外,我们的学 生从家里到学校都比较缺乏合作的机会,从家长到 教师都比较忽视对学生合作技巧的培养,针对这些 不利于开展合作学习的现实状况,我们要有清楚的
教 育 理 论 与 实 践 DE>B;@ :FG 9;:HIJH> BK 4GLH:IJBF
ABC( %% ! %,,% ’ 2B( . 9*0 & 9*$
#曾
摘
琦
合作学习研究 的 反思与展望$
要: 目前, 国内外合作学习的研究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但也有不足之处。 因此, 合作学习研究应在以下 “ 两方面有所突破: 范式来设计研 "( 应提倡多元研究主体通过合作研究合作的研究思路; %( 要运用 行动研究” 究内容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合作; 合作学习; 研究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 ,. & ,,*0 & ,. 远的历史渊源。 早在公元 " 世纪, 古罗马昆体良学派 就指出,学生们可以从互教中受益。"8,- 年合作学 习小组的观念从英国传入美国,受到美国教育家帕 杜威 ! =>?>@ ’ 等人的推崇并被广为应用, 克 ! 9:;< ’ 、 最终于 %, 世纪 $, 年代初在美国兴起了现代的合作
公共物品博弈参与者的行为策略研究
丝路视野公共物品博弈参与者的行为策略研究何 璇 龙稚佳 李 楠 沈晓丽(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工商管理系,浙江 杭州 310015)【摘要】本文研究的是公共物品博弈参与者的行为策略。
本文主要从参与者是否愿意合作,惩罚对于参与者贡献值的影响两个方面来展开探究。
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参与者都是理性自利人;惩罚会增加参与者之间的合作。
【关键词】公共物品博弈;行为策略;惩罚;贡献值根据博弈论的假设,理性自利人,只关注自身的利益,而全然不顾集体的利益,所以为了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公共物品博弈中会选择贡献为0的策略。
同时惩罚他人自身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所以也会采取惩罚为0的策略。
而在实际实验中,实验的结果并不是如博弈论中预测的,有的参与者作为理性人,只会在乎自身的利益,以至于每一轮实验局中都会选择不贡献,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有些参与者作为条件合作者,会根据别的参与者的贡献来调整自己的贡献。
本文主要从合作的动机与惩罚两个方面来研究公共物品博弈参与者的行为策略。
一、贡献动机分析根据博弈论中的“理性自利人”理论,所以在本实验中,若被试都是“理性自利人”,那大家都会选择贡献0,并且在之后有惩罚机制的实验局中,在对他人的扣分环节中,也会选择不进行扣分,因为扣分损害的不仅仅是他人的利益,自己本身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但是,在贡献表的填写中,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理性自利人”,只有少数人选择全部都投0。
选择将20个代币投入公共账户中,其人数比“理性自利人”的人数还高。
这个结果可能也与本次实验的被试全是大学生群体有关,相比较而言,被试的素质、道德感较高。
除了选择全部投入,为了群体利益的被试和选择不投入,仅为自身利益的“理性自利人”,还有一部分的被试是条件合作者,即会受其他被试贡献的影响,自己投入的贡献值会随着其他被试的贡献值变化而变化。
这就是人们的从众心理,即使一开始自己的想法与大众的想法并不一样,但是在观察四周后,发现自己的选择非常突兀就会慢慢趋向大众。
两难中合作行为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utilitytheory)是一个标准化的决策模型,即在满足
性的定义;(4)博弈实验包含了社会经济问题与人 一
定假设的条件下,理性人如何做出行为1【。它认
收稿日期:2007—0113 有两个目标:第一,通过描述和发展博弈实验,从
通讯作者:叶浩生,E—mail:hsye@public1.puds.cn
743
----------------------- Page 2-----------------------
----------------------- Page 1-----------------------
维普资讯
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5):743-748
理性人假设上的期望效用理论,JohnVonNeumarm
的变量,如其他博弈者的特征;(3)为类似于 “合
和OskarMorgenstern提出的期望效用理论 (expected
什么选择,决策者采取不合作 (noncooperative)的 引发,其部分原因是来自群体中个人的利己行为{。
选择总是比合作 (cooperative)的选择有更多的得 因此,两难研究中,如何鼓励人们做出合作行为,
益;(2)与合作的选择相比,不合作的选择对他人 无疑是研究的重点。研究者们试图揭示利己、利他
社会两难 (socialdilemmas)研究关注的是面对 决策 【。
风险和不确定性时,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和判断。它 社会两难引起研究者的兴趣主要基于以下两个
描述的是一种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存在冲突的情 原因:第一,在两难情景下做决策选择时,为什么
相矛盾之处;对合作行为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未来的研究将更侧重于合作决策的理论建构、文
价值共创研究综述与展望
价值共创研究综述与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价值共创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逐渐受到企业和学者的广泛关注。
价值共创强调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与合作,通过共同创造和分享价值,实现双赢的目标。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价值共创的研究现状,深入探讨其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我们将回顾价值共创的起源与发展,明确其核心概念和研究范围。
接着,我们将分析价值共创的理论基础,包括消费者参与、互动营销、服务主导逻辑等,以及这些理论在价值共创中的应用。
随后,我们将重点综述价值共创的影响因素、过程和结果的研究,探讨消费者、企业、技术等因素如何影响价值共创的实现和效果。
我们还将关注价值共创在不同行业、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
我们将对未来价值共创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提出可能的研究问题和挑战,以期为未来价值共创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价值共创的理论基础价值共创理论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崛起,消费者与企业的互动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价值共创的概念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价值共创强调的是消费者参与产品或服务创造的过程,与企业共同创造价值。
这种理念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由企业单方面创造价值的模式,认为消费者不仅是产品或服务的接受者,更是价值的共同创造者。
价值共创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服务主导逻辑、互动理论、消费者参与理论和体验经济理论等。
服务主导逻辑认为,服务是价值共创的核心,企业和消费者在服务过程中形成合作关系,共同创造价值。
互动理论认为,消费者与企业的互动是价值共创的关键,这种互动包括信息交换、情感交流和合作行为等。
消费者参与理论强调,消费者的参与对价值共创具有重要影响,消费者的参与程度、参与方式和参与效果直接影响到共创价值的实现。
体验经济理论则认为,价值共创的过程是消费者体验的过程,企业应通过提供独特的体验来吸引消费者参与价值共创。
在价值共创的理论框架中,企业和消费者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变化。
两难问题法名词解释
两难问题法名词解释一、定义与描述两难问题法(Dilemma Resolution Method,简称DRM)是一种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的方法。
它通过构造一种两难情境,让决策者在这个情境中权衡各种因素,从而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商业、政治、医疗、社会学等领域。
二、历史背景两难问题法最初由美国学者弗兰克·奈尔(Frank Knight)在20世纪中叶提出。
他当时主要目的是帮助人们在商业决策中权衡风险和收益。
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该方法逐渐发展为一种更为全面的决策制定工具。
三、应用领域两难问题法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商业决策:在投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帮助企业制定战略计划;2、政治决策:在政策制定、外交斡旋等方面,帮助政府解决复杂的政治问题;3、医疗决策:在诊断、治疗方案选择等方面,帮助医生权衡风险与效果;4、社会学研究:在社会问题的研究中,帮助学者们理解并解决复杂的两难问题。
四、解决策略在使用两难问题法时,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识别问题:明确问题的性质和范围;2、分析情境: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及其潜在影响;3、构建模型:用数学模型或模拟来预测不同解决方案的结果;4、评估风险与收益:对每个解决方案进行风险和收益评估;5、制定决策:根据评估结果,选择最佳解决方案。
五、实验研究许多实验研究已经证明了两难问题法的有效性。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使用两难问题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并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另一项研究表明,在商业决策中,使用两难问题法可以帮助企业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六、理论模型两难问题法的理论模型通常基于博弈论和决策理论。
博弈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决策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决策理论则提供了评估风险和收益的工具。
这些理论模型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七、现实生活案例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案例都体现了两难问题法的应用。
例如,在环保政策制定中,政府需要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个目标。
浅析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两难
浅析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两难摘要:社会工作者常常置身于各种矛盾关系之中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人们在生活方式、权利观念、文化、宗教观念等方面存在价值冲突,他们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伦理两难。
如何面对以及解决这样的两难困境,已经成为摆在当今社会工作者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
伦理两难的内涵和产生原因均与价值观的冲突和社会工作本身的道德特质有关,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涉入了直接实务的伦理两难和间接实务的伦理两难两个层次的伦理困境,社会工作者在面对这些两难局面时应依据伦理抉择的原则做出适当选择。
关键词:社会工作伦理两难伦理抉择社会工作是一项以利他主义为核心理念,以实现社会正义为己任的助人专业,因此社会工作建立在强烈的专业价值观之上,其本身亦是一个伦理实践的过程。
社会工作在中国尚处在一个初步发展的时期,对社会工作伦理问题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但随着其不断向前发展,尤其是社会工作实践的迅速发展,对社会工作伦理问题的探讨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一、社会工作伦理两难的涵义伦理两难即伦理困境,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遇到的一种程道德上难以取舍的模糊和难以找到满意方案的境地[1]。
现行美国社会工作协会(NASW)伦理守则(1996)修订委员会主席Frederic G. Reamer (1999)曾给伦理两难(伦理困境)下过一个定义:“所谓伦理的两难(困境)是当专业核心价值中对专业人员要求的责任与义务发生相互冲突的情形;而社会工作者必须决定何种价值要优先考量[2]”。
在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发展过程中对“伦理两难(困境)”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Frank Loewenberg和Ralph Dolgoff (1988)在《Ethical Decisions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一书中多处强调:我们通常使用的“伦理两难(困境)”这个术语是不确切的,应当说是社会工作实践问题中的“ethical dimension (伦理特性) ”或“ethical aspects (伦理因素) ”[3]。
多人重复公共物品困境中合作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多人重复公共物品困境中合作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需要多人共同使用的公共物品,比如健身器材、厨房用具等等。
然而,在使用这些公共物品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境,比如公共物品被占用,使用时间过长等等。
这些问题常常会涉及到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博弈,在这个过程中,合作行为的出现会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研究问题与目的在多人共享公共物品的过程中,如何促进合作行为的出现以维护公共利益,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以下问题:1. 合作契约是否能够促进多人间的合作行为出现?2. 公共信息干预是否会影响多人间的合作行为?3. 个人经济利益是否是多人间合作行为的主要驱动力?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 实验设计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多人重复公共物品困境中合作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来探究其促进多人间合作行为出现的情况。
实验对象为大学生或社会人群中的一部分,实验设置在实验室或者课堂等封闭的环境中,通过给参与实验的人发放一定数量的虚拟资源来模拟现实中的多人共享公共物品的情形,从而引导参与者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博弈。
2. 实验流程在实验开始前,研究者会向参与实验的人员介绍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同时要求参与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实验分为多个轮次,每个轮次持续一定的时间,参与者需要在虚拟环境中分配自己所拥有的虚拟资源,来博弈关于公共资源的问题。
在不同的轮次中,研究者会设定不同的合作契约和公共信息干预条件,并记录下参与者的博弈行为和结果。
3. 实验分析通过对参与者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博弈行为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探究以下问题:1. 合作契约是否能够促进多人间的合作行为出现?2. 公共信息干预是否会影响多人间的合作行为?3. 个人经济利益是否是多人间合作行为的主要驱动力?四、预期结果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期望得到以下结果:1. 合作契约能够促进多人间的合作并维护公共利益;2. 公共信息干预对多人间合作行为的产生有积极的影响;3. 个人经济利益不是多人间合作行为的主要驱动力。
让团体更和谐——谢里夫的组间合作与竞争实验
让团体更和谐——谢里夫的组间合作与竞争实验边玉芳等一、引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性地把自己归类,诸如你是南方人,我是北方人,你是中文系的,我是化学系的,你是一班的,我是二班的。
这些归类使人们有意无意间把自己归属于某些团体。
每当自己的团体与其他团体发生冲突或竞争时,便会尽力维护自己所在团体的利益和名誉,而对竞争团体产生敌意和偏见。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心理学家谢里夫等人曾就此做过实验研究,探讨其形成及缓解机制。
这就是著名的“强盗洞”实验,也称“响尾蛇与鹰”实验。
二、实验介绍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来探讨造成团体内合作及团体间竞争的原因及缓解机制。
2. 实验过程实验前的准备:研究者们在实验开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实验过程设计、主试和助手的培训、被试的挑选以及实验地点的选择等,以保证实验顺利、客观地进行。
在实验地点的选择上必须满足以下条件:首先,要保持相对独立,无外界干扰,以保证实验结果完全由实验所造成;其次,为保证在实验初期小组的形成,防止组间交流,必须有两套独立的设施以供实验使用;再次,实验场地还应能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经过反复挑选,研究者最终选择了位于俄克拉荷马州“强盗洞”州立公园内的美国童子军营地。
这里森林茂密,距离最近的镇有40公里,能够很好地满足实验所需的各项要求。
在被试的选择上,研究者也作了严格的要求,尽可能使所有被试在年龄、背景、智力、身体素质等方面完全相同或相似。
经过几重筛选,研究者共挑选了22名男童。
这些孩子平均年龄11岁,在俄克拉荷马城念小学五年级,身体健康,成绩中等左右。
他们的家庭背景相似,都是中产阶级家庭,父母感情和睦。
实验之前被试之间完全不认识。
在实验过程中,主试必须完全遵守实验要求,确保被试的安全、健康,了解他们的行踪。
但不参与任何一组的活动,也不发表个人意见,确保对两组被试的态度是一样的。
1954年暑期实验正式开始,为期三周。
整个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群体的建立和形成。
工作中的主动性行为的回顾与展望
工作中的主动性行为的回顾与展望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工作中的主动性行为进行深入的回顾与展望。
主动性行为,作为员工在工作中展现的一种积极态度和行为模式,对于组织的发展和个人的职业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首先将对主动性行为的定义和内涵进行阐述,明确其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随后,通过回顾过去的研究成果和案例分析,总结主动性行为对工作绩效、团队协作以及组织创新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当前工作环境中主动性行为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展望未来,提出激发和培养员工主动性行为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组织和个人在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中取得更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主动性行为的回顾随着组织环境和管理理念的不断变化,员工在工作中的主动性行为逐渐受到重视。
回顾过去,我们可以发现主动性行为在职场中的发展脉络和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在早期的工作环境中,员工往往被期望遵循严格的规则和程序,他们的角色被定义为执行者,即按照上级的指示和要求完成任务。
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竞争的加剧,这种被动的工作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组织的需求。
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企业家开始关注员工的主动性行为。
主动性行为被定义为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超出角色要求的、自我驱动的、创新和改进的行为。
这些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主动寻求反馈和学习机会、主动承担额外的工作任务等。
研究表明,员工的主动性行为对组织绩效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
主动性行为有助于组织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当员工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时,组织能够更快地应对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
主动性行为能够促进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员工通过提出新的想法和方法,为组织带来新的竞争优势。
主动性行为还能够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员工的满意度。
当员工感到自己的工作被认可和重视时,他们更有可能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到工作中。
然而,员工的主动性行为并非自然而然就能产生。
它需要组织提供一个支持性的工作环境和激励机制。
两难故事法名词解释
两难故事法名词解释【实用版】目录1.两难故事法的定义与特点2.两难故事法的应用场景3.两难故事法的实施步骤4.两难故事法的优势与局限5.两难故事法在实际案例中的运用正文两难故事法是一种通过讲述具有两难抉择的情景故事,引导被试者思考并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两难故事法,可以有效地激发被试者的思考能力,了解其价值观、态度和行为选择。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两难故事法的各个方面。
两难故事法的定义与特点两难故事法是一种情境判断测验,其特点是在一个具有两难抉择的情境中,让被试者在两个互有利弊的选项中进行选择。
这种方法旨在通过探讨被试者在面临道德困境时的选择与思考过程,了解其内在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两难故事法的应用场景两难故事法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领域。
在心理学研究中,通过两难故事法可以了解被试者在道德抉择方面的心理机制;在教育学领域,两难故事法可用于探讨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及价值观培养;在企业管理中,两难故事法可应用于员工道德培训,以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
两难故事法的实施步骤实施两难故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设计具有两难抉择的情境故事;2.向被试者呈现故事,让其了解情境;3.让被试者在两个互有利弊的选项中进行选择;4.询问被试者选择背后的理由和思考过程;5.分析被试者的选择与思考过程,了解其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两难故事法的优势与局限两难故事法的优势在于能有效激发被试者的思考能力,了解其真实的价值观和态度。
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故事的设计可能会影响被试者的选择,导致结果的偏差;此外,被试者可能会受到社会期望的影响,做出并非真实的选择。
两难故事法在实际案例中的运用在实际案例中,两难故事法可以帮助企业、学校等机构了解个体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从而更好地进行管理和教育。
例如,某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可以通过两难故事法测试应聘者的诚信程度;某学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可以通过两难故事法了解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并据此调整教育策略。
二人有限对策浅析
二人有限对策浅析摘要:对策论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正确的解决方法对对策论的应用有着决定性意义。
文章从一些最基本的对策论知识着手,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应用最广泛的——二人有限对策模型及其解法,尤其是对二人有限零和对策及其解法的介绍从而使人们对于对策论的应用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对策论;最优策略;最优解现代对策理论是由匈牙利大数学家冯·诺伊曼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创立,1944年他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作出版的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
而其得到发展则是在50年代以后。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设立的若贝尔经济学奖,至今已有4次将该奖项颁给对策论研究者。
先后得奖的有10人。
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对策论的价值之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问题的解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对策论的出现从理论上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平台。
目前对策论已在军事部署、自动控制、基本建设、地质勘探、海洋捕捞、农业抗灾、贸易斗争、税收激励、医治疾病、体育竞赛中广泛运用。
在未来战争中,对策论也将扮演及其重要的角色。
1. 对策论及其基本概念我们将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的现象称作对策现象。
对策论(Game Theory)又称为博弈论,是研究对策现象的数学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学科。
属于运筹学(OR)的一个分支。
它主要研究竞争的各方是否存在着最合理的行动方案和如何找到这个合理方案。
也可以说对策论是关于利益冲突的一类数学模型。
在讨论开始时,我们先来熟悉对策模型的一些基本概念。
局中人(Player) 是指在一场竞争中有权决定自己行动方案的对策参与者。
需要注意的是,局中人一定有决策权;局中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甚至可以是物;当大自然充当局中人时,认为它是按自然规律变化的。
策略(Strategy) 是指局中人在一场竞争或冲突中,一个可行的、自始自终通盘筹划的行动方案。
一个局中人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总体称为该局中人的策略集合。
《教师:两难问题》
主要概念
“教师文化”
“反思性实践” “3C” “范式性认识” “陈述性认识”
主要概念
1.教师文化 (P211)
是指在学校教师群体内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的思想、 作风和行为准则、规范等。
补充:教师文化是指教师的职业意识与自我意识,专业知识 与技能,感受“教师味”的规范意识与价值观、思考、感悟 和行动的方式等,即教师们所特有的范式性的职业文化。 (17章 P253)
知识链接
4、情感主义
20世纪30年代,英美等国最流行的一种元伦理学,代表人物维 特根斯坦、史蒂文森,情感主义否认伦理学的科学地位,主张道 德是个人情感的表达,否认道德的客观性,认为道德判断没有合 理的或有效的根据,没有真假之别,不过是表示某种情感、某 种愿望。伦理学不能成为知识,不是科学,只是情感的表达方 式,如同宗教和艺术。伦理学中的情感主义带来了道德权威危 机,使伦理学陷入了相对主义。
※“教师”的问题领域处于外部的评头品足与 内部沉默的夹缝之间,构成了两难问题。
本节话语
2.“存在论逼近”(P206)
起源:卢梭的浪漫主义的传统 设问:“教师是怎样一种角色?”、“教师意味着
什么?”、“为什么我 (您)是教师?”, 设问“教师角色” 功能:把“存在论逼近”置于以教师的职业生活为 对象的研究的核心。对于教师的存在论逼 近,为教师以个人身份砸碎制度中的身份化 体制与身份化计划的实践(主体的斗争), 作出了准备 使命:以启蒙与科学理性为基础而形成的近代的 “宏大叙事”的解体
② 存在论危机的特征:回归性、不确定性、无边界性
③ 存在论危机的根源:教育意识中“私事化”的渗透,导 致教职的“公共使命”的丧失。
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
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以人为本,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的生态规划设计成为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而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又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有人说:“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共处。
”久居高楼如林、车声嘈杂、空气污染的城市之后,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又企盼着亲近自然和返回自然,于是返朴归真成为时尚。
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随着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不得不站在科学的视角上重新审视园林景观行业,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也开始将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
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已不再停留在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的狭小天地或是图纸上的空谈,而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设计领域。
对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生态发展过程的尊重、对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的循环利用、对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倡导,具体到每个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都体现了浓厚的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
在设计中对生态的追求已经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越后两者,占据首要位置。
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已成为景观设计师内在和本质的考虑,其创造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景观。
一、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设计理念1、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以人为本。
在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设计时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设计中充分考虑人们的多维感觉。
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内的休憩、娱乐设施,诸如亭、沙发、亲水平台以及花架等均以人性化设计为本,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兼顾功能与美观,体现出科尔伯格两难问题的提问和追问策略的现代化要求。
两难问题的典型例子及逻辑破解方法
两难问题的典型例子及逻辑破解方法两难问题是一种常见的困扰人们的抉择问题,它通常出现在我们需要在两个相互冲突或互斥的选择中作出决策的情况下。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我们审慎思考和运用逻辑破解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两难问题例子,并探讨其中的逻辑破解方法。
例如,假设你是一名医生,你的病人需要一种紧急手术。
手术非常复杂且风险较高,但不手术将导致病人的生命危险。
此时,你发现病人对手术的了解不充分,并对手术存在疑虑和担忧。
你面临的两大选择是:一方面,你可以向病人提供详细的手术细节,让他能够做出知情决策;另一方面,你可以隐瞒手术的风险,以避免增加病人的恐惧情绪。
针对这个两难问题,我们可以采用逻辑破解方法来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应当明确我们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即医生的首要任务是保护病人的生命与健康。
基于这一价值观,我们可以推导出应该将病人的知情权放在首位。
因此,我们排除了隐瞒手术风险的选项。
其次,我们需要在两个选择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既然我们要保护病人的知情权,我们可以选择以更易理解和简化的方式向病人解释手术风险。
通过使用平实的语言和有关的示例,我们可以给病人提供足够的信息,使他们能够理解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
我们可以结合一些易于理解的数据和统计信息,以增强病人对手术的认知。
此外,我们还可以与病人建立信任和沟通的桥梁。
通过耐心倾听病人的疑虑和担忧,我们可以积极回应他们的问题,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和焦虑。
我们可以鼓励他们与多位专业人士(如其他医生或患者)交流,获得更多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我们与病人一同制定决策,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和参与其中。
最后,我们还可以提供其他可行性方案供病人选择。
虽然手术是至关重要的,但我们可以向病人介绍一些替代疗法或其他医疗选项,以供其选择。
这样,病人可以在了解所有可能的选择后,做出更有根据的决策。
总之,当面临两难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明确我们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寻找平衡点,建立信任和沟通,以及提供其他可行性方案,来解决这类问题。
两难推理的逻辑形式
两难推理的逻辑形式引言:两难推理是一种在面临两个或多个不可取舍的选择时的推理模式。
在这种逻辑形式中,无论选择哪个选项,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后果。
本文将探讨两难推理的基本结构和实际应用,并通过具体例子来说明。
一、两难推理的基本结构两难推理的基本结构包括三个要素:选择、后果和困境。
1. 选择:在两难推理中,个体或机构需要面临两个或多个选择。
这些选择往往是互斥的,即不能同时选择两者。
2. 后果:每个选择都会带来一定的后果,这些后果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3. 困境:两难推理的困境在于,无论选择哪个选项,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后果。
这使得做出决策变得困难,因为无论选择哪个选项,都会损失某些利益。
二、两难推理的实际应用两难推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例子:1.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问题。
经济发展往往需要大量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而环境保护则要求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是优先发展经济还是优先保护环境。
2. 治安与人权:在维护社会治安的过程中,政府可能会采取一些限制人权的措施,例如加强监控、限制言论自由等。
这样的做法可以提高社会治安,但也会损害人民的权利。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需要权衡治安和人权之间的利益,做出一个平衡的决策。
3. 道德与利益:在商业和职业道德中,人们常常面临道德与利益之间的冲突。
例如,一个公司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可能会采取一些不道德的手段,如欺诈、偷税漏税等。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需要权衡道德和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
三、两难推理的解决方法面对两难推理的困境,人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解决方法:1. 寻求妥协: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通过妥协来解决两难推理的困境。
这意味着在两个选项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最小化负面后果。
2. 寻求第三种选择:有时候,虽然一开始只有两个选项,但通过创造新的选择,可以避免两难推理的困境。
儿童合作行为综述儿童合作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儿童合作行为综述儿童合作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摘要:合作行为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合作行为的发展,对儿童未来社会适应有重要的作用。
文章阐释了儿童合作行为的内涵及国内外发展心理学家对儿童合作行为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所取得的成果,全面分析了影响儿童合作行为发展的因素。
关键词:儿童;合作行为;影响因素:G610 :A :1671-0568(xx)22-0187-03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不仅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儿童未来社会适应有重要的作用。
早期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都集中在发展趋势上,现在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亲社会行为就是指一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其中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的合作常作为典型的亲社会行为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本文将主要探讨儿童亲社会行为范畴内合作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一、关于儿童合作的概念对于什么是合作,国内外的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了阐述。
国外的心理学家,如多伊奇认为,“合作是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表现出来的协同行为”,贝和彼特森则认为,“当相互交往的个体共享一个共同的目标,并且取得了一个共同的达到目标的途径时,合作行为才会出现。
”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合作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或获得共同的奖赏而共同工作,以最小的付出来获得最大限度的共同利益。
”国内的心理学家,如《心理学大辞典》中指出,“合作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由两个以上的个体共同完成某一行为,是个体间协调作用的最高水平的行为。
”方晓义和周宗奎等人认为,“合作是为了共同利益而愿意和别人结合在一起,以共同达到目标的行为或态度、情感。
”李幼穗认为,“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以促进一种既有利于自己又利于他人的结果出现的行为。
”庞丽娟和陈琴的观点,认为:“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使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两难故事法名词解释
两难故事法名词解释
摘要:
1.介绍两难故事法
2.两难故事法的作用和应用
3.两难故事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正文:
两难故事法是一种道德两难问题的研究方法,主要用于考察个体在道德冲突情境下的判断与选择。
这种方法通过给被试讲述一系列道德两难故事,来引发其内心的冲突和挣扎,并要求被试对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评价和判断,从而了解被试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发展水平。
两难故事法在道德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研究者可以通过两难故事法来探讨个体的道德决策过程、道德行为动机、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之间的关系等。
此外,两难故事法还可以用于道德教育和道德培训,帮助个体在不同道德冲突情境下作出恰当的选择。
两难故事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有效地引发被试的内心冲突,使得研究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被试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
同时,两难故事法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普适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研究场合。
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由于道德两难故事的设置较为主观,可能会导致被试的评价和判断受到研究者的影响。
其次,两难故事法主要关注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对于道德行为的考察相对较少,因此可能无法全面了解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
总之,两难故事法是一种有效的道德心理学研究方法,既有助于深入探讨
个体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也有助于道德教育和道德培训的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5):743~748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743两难中合作行为研究的回顾和展望陈 欣 叶浩生(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南京 210097)摘 要 如何预测人们将做出合作行为,是社会两难决策研究中重要的问题。
该文回顾了社会两难研究的进展情况,包括社会两难的特征、来源、类型、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综述了两难中影响合作行为的个人因素和情景因素,重点介绍了目前存在争议的制裁系统和合作的关系研究,以及为什么它们之间会表现出一些自相矛盾之处;对合作行为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未来的研究将更侧重于合作决策的理论建构、文化内涵和认知过程的揭示。
关键词 社会两难,博弈,决策,合作,制裁系统。
分类号 B849:C911 引言社会两难(social dilemmas )研究关注的是面对风险和不确定性时,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和判断。
它描述的是一种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存在冲突的情景。
当群体中所有成员按照自己的利益行动,忽略群体的利益,最终会导致更多的损失[1]。
Dawes 认为社会两难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不论其他人做出什么选择,决策者采取不合作(noncooperative )的选择总是比合作(cooperative )的选择有更多的得益;(2)与合作的选择相比,不合作的选择对他人总是有损失的;(3)不合作的选择对他人造成的损失总计大于决策者个人的得益[2]。
社会两难中,人们并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策略,开始时他们谨慎的选择是否表现出合作行为,或者在怀疑中选择合作以让他人得益。
研究表明,在多次两难选择的第一次实验时,50%的人选择相互合作,在接下来的20到30次的实验时,选择合作的人下降到30%左右。
其后,有一个修复的过程,到达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60%的人选择合作。
这是一个U 型的曲线,它反映了人们在决策时的“学习”的过程。
也就是说,社会两难是这样一种情景,不管其他人怎么做,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但是,每个利己的决策,对涉及的其他人产生一个消极的结果。
当大多数人采取利己的决策时,消极的结果不停的累加,大家都遭受更大的损失。
最后,收稿日期:2007-01-13通讯作者:叶浩生,E-mail :hsye@人们意识到在两难中不能只是按照自己的利益做出决策[3]。
社会两难引起研究者的兴趣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在两难情景下做决策选择时,为什么有些人更多地考虑群体利益,而较少地考虑个人利益,表现出不同于理性人假设的非理性决策。
第二,社会学者和行为学者越来越多的认识到社会问题的引发,其部分原因是来自群体中个人的利己行为[4]。
因此,两难研究中,如何鼓励人们做出合作行为,无疑是研究的重点。
研究者们试图揭示利己、利他与合作之间的关系,以及合作如何受到情景因素、个人因素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并且探讨如何提供或保持一个鼓励合作的生存环境,使得人们愿意放弃短期的个人利益,以追求群体和个人的长期利益。
2 社会两难的来源、研究方法、类型和影响因素自20世纪60年代起,社会两难问题就引起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重视,相关的研究最早来自博弈理论(game theory )。
作为利益冲突条件下最优策略问题的理论,博弈理论被介绍到社会和行为科学中来,它认为人是理性的和利己的,在决策时每个人都会追求约束条件下得益的最大化;同时,人的行为又是互相影响的,每个人的得益不仅取决于自己的策略选择,还取决于博弈中其他的参与人,即“知己”与“知彼”是策略选取的起点。
博弈理论有两个目标:第一,通过描述和发展博弈实验,从-744- 心理科学进展 2007年理论上寻找利益的分配方式;第二,通过博弈分析,发现解决利益合理分配的方法。
其中,早期的“纳什均衡”理论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之间的内在关系,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基石,后来的博弈研究基本上是沿着这条主线展开的。
研究者们在价值观和效能感假设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和分析来推断人们是怎样做出决策的[5]。
社会两难研究常用的实验方法是博弈实验(experimental game),它具有以下4个优点:(1)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就可以操作自变量,如操作盈利矩阵;(2)允许同时操作其他一些可能影响决策的变量,如其他博弈者的特征;(3)为类似于“合作”、“背信”和“竞争”这样的概念下了一个操作性的定义;(4)博弈实验包含了社会经济问题与人际活动的基本要素[6]。
其中,最有名的博弈实验是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game),另外,具有代表性的博弈实验还有:资源两难博弈、公共物品博弈、最后通牒博弈、独裁者博弈、信任博弈、礼品交换博弈、第三者制裁博弈等[7]。
通过博弈实验,发现社会两难研究包括以下一些类型:(1)两难假设中包含人数的不同,即2人两难和n人两难;(2)被试类型不同的两难,即个人两难和群体两难;(3)被试做选择的次数不同的两难,即一次选择的两难和多次选择的两难;(4)对称性的两难和非对称性的两难;(5)两个选择的两难和N个选择的两难;(6)博弈理论不同的两难[8]。
目前,国内外研究比较多得是资源两难(resource dilemma)和公共物品两难(public goods dilemma)两大类。
前者是关于博弈的各方如何配置或获取公共资源,以保证个人和群体的利益;后者是关于博弈的各方如何将个人资源分配到个人和群体事业中去,以保证个人和群体的收益。
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人们会依据两难的具体情景来做出决策。
国外的研究结果表明,以下一些因素可以增加不同类型社会两难中的合作行为:(1)增进合作的一般因素有:利益的结构、个体的价值取向(合作型、自我型、竞争型、利他型)、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他人合作的期望、合作信息的反馈方式、榜样示范作用。
(2)n人社会两难中增加合作的因素有:个人感知到的效能感、身份认同、对责任的感知、对群体的认同、个人的伦理道德准则、归属感、群体的规模、性别、情绪。
(3)2人社会两难中增加合作的因素有:合作者的策略效应、对他人特点的感知、以个人还是以群体为博弈的单位[9~11]。
同时,国内的研究者也做了一些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以下这些因素,如群体成员的价值取向、合作者的对策策略、任务结构、高奖惩条件、年龄、信息反馈方式(群体反馈、个人反馈)和榜样示范作用等等,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合作行为[12~18]。
3 社会两难中关于合作的理论观点3.1 期望效用理论对合作决策进行解释时,经典的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人假设上的期望效用理论,John V on Neumann 和Oskar Morgenstern提出的期望效用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是一个标准化的决策模型,即在满足一定假设的条件下,理性人如何做出行为[19]。
它认为人们对物品的满足存在边际递减规律,边际递减规律为期望效用理论奠定了基础。
效用(utility)是指决策所获得结果给决策者带来的主观满意程度。
所谓期望效用就是:收益与实现收益的可能性(概率)的乘积。
期望效用最大化,是指人们在结果的实现不确定的情况下,应当选择给他带来“期望效用”最大的策略。
在囚徒两难中,假如合作,那么双方的收益最大,但是理性利己的博弈者最终还是会做出背信(defection)的行为,就是基于双方分析对方采取合作和背信策略的可能性,计算自己在合作和背信策略下的期望收益,进行比较,最后采取使自己的期望收益最大的,即背信策略。
在期望效用思想的指导下,也有研究者认为在一次性选择的两难中,参与的双方都不太可能考虑“合作”,而是尽最大可能获取自身的利益,因为任何一方在未来和对方都可能没有利益联系,也就是说,只有决策的双方有足够的机会再次形成利益关系时,合作才有可能产生和维持。
3.2 前景理论在期望效用理论之后,其他研究者对该理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多个变式。
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就是一个更加准确地描述人们实际决策的模型,Daniel Kahneman和Amos Tversky的前景理论用“价值”代替了“效用”。
效用是从净财富的角度去定义的,而价值则是从收益和损失方面去定义的[19]。
而且,损失的价值函数和收益的价值函数不同。
行为经济学家提出一个普遍的原理,指出人们厌恶任何形式的损失,并尽量使这种损失不再发生。
在第15卷第5期 两难中合作行为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745-745决策时,人们赋予损失的权重要明显大于获得的权重。
损失的感觉比获得的感觉更加强烈一些,这种不对称性使得人们有“规避损失”的倾向[20]。
前景理论对不确定情景下的合作产生较大影响,面对不确定性,人们在决策时会显得相对保守,人们会夸大自己做出的合作决策,忽略自己的背信决策,一般情况下,人们都倾向于认同自己是一个合作者,而不是背信者。
3.3 偏好理论关于合作决策的理论解释,也有从人们偏好的角度提出了社会偏好模型[21]。
选择偏好(preference )是指决策者在面对几个事件或结果时,选择其中某一个事件或结果的倾向性。
经典的偏好理论认为对一件事物的偏好不以其他事物的存在而改变,偏好是确定的、不变的,即“无关替代品独立性(independence of irrelevant )”,说明决策者对所有的选择有着完全的、有序的偏好,认为人们的偏好是稳定的,它不会随着诱导方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
现在的偏好理论认为偏好存在关联效应(context effect ),一个人在做决策时,往往会受到这个决策之前某个决策的“关联”影响,从而使最终的偏好选择产生偏差,甚至出现选择反转。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真实情景中决策者的偏好往往是可变的,认为决策过程中人们在不断的加工信息,因此偏好是建构的。
两难中,两难的类型、人们对他人的合作期望、性别、情绪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合作行为,这表明合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具体的情景中,人们会做出相应的反应,有时候这种反应看起来是缺乏理性的,但是在一个长期的过程来看,这种“非理性”的偏好恰恰反应了人类理性的选择。
3.4 互惠理论关于两难中合作决策的理论解释,也有研究者从人们互惠性的角度提出了合作的理论基础[20]。
研究者认为互惠性是人类的行为动机之一,社会中真正存在着一些“公平人”,他们不同于上述理论中的理性和利己,而是常常表现出互惠、利他、无私和合作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厌恶差异,一般来说,厌恶落后的不平等甚于领先的不平等,假如两难博弈中,决策者相信其他人会合作,他也最终选择合作,所以,在两难中,假如考虑到其他人的行为对结果的影响,两难就会变成互惠性质。
这种心理在两难的对策策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研究证实最有效的合作策略是“一报还一报”,即第一步合作,然后就模仿对方上一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