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复合材料飞机上静电放电的研究
复合材料制绝缘配件在飞机电气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复合材料制绝缘配件在飞机电气系统中的应用研究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飞机的电气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
为了保证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绝缘配件在飞机电气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绝缘配件多采用金属材料制造,然而,近年来,复合材料制绝缘配件逐渐受到重视,并在飞机电气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围绕复合材料制绝缘配件在飞机电气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复合材料的基本特性及其在飞机工业中的优势。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合而成,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低热传导等优点。
这些特性使得复合材料在飞机电气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对于传统的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制绝缘配件具有更好的绝缘性能和耐久性,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气系统出现短路或其他故障。
其次,我们将具体研究复合材料制绝缘配件在飞机电气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例如,在电线电缆保护方面,复合材料的低热传导性能可以有效减少因电气系统短路引起的火灾风险,保证飞机的安全运行。
此外,复合绝缘材料的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使得绝缘配件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时间稳定运行,解决了传统金属绝缘配件易受热和湿气腐蚀的问题。
此外,复合材料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和制造,以适应不同电气系统的要求,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除了电线电缆保护外,复合材料制绝缘配件还可以在飞机电气系统中发挥其他重要作用。
例如,在电气设备固定方面,复合材料可以提供更好的抗震性能,有效减少电气设备在飞机起飞、降落或遭遇剧烈颠簸时受到的冲击和振动。
此外,复合材料的轻量化特性可以减轻飞机的整体重量,并提高燃油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然而,复合材料制绝缘配件在飞机电气系统中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复合材料的制造成本较高,需要更加复杂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其次,复合材料的可维修性和可替换性相对较弱,一旦出现故障或损坏,修复或替换的成本较高。
此外,复合材料的耐高温性能相对较差,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针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改进工艺来减少成本、提高可维修性,并通过研发新型复合材料来增强其耐高温性能。
浅谈民机复材机身的闪电防护设计
浅谈民机复材机身的闪电防护设计1. 引言1.1 民机与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民用航空飞机是航空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而复合材料在民机制造中的应用已经变得日益广泛。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因此在民机机身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比于传统的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可以更好地满足飞机轻量化、节能化、绿色化的要求,因此被广泛用于飞机的机身、翼面等结构部件中。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合材料在民用航空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成为飞机结构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机与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为飞机的轻量化、安全性、节能性等方面带来了显著的改进,为航空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2 闪电对飞机安全的重要性闪电对飞机的影响是飞行安全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可能会遭遇闪电击中,这会对飞机的结构和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坏,甚至可能导致飞机失事。
闪电击中飞机会产生高温、高压和强烈电磁场,对飞机的外壳、油箱、电子设备等造成破坏,可能引发火灾、系统故障或失控等严重后果。
有效的闪电防护设计对于保障飞机和乘客的安全至关重要。
目前,随着民机复合材料机身的广泛应用,尤其是碳纤维等复合材料的使用,飞机的防雷能力面临新的挑战。
传统的金属材料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闪电防护,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较差,因此更容易受到闪电的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不断开发和完善闪电防护技术,确保飞机在雷电天气中的飞行安全,成为民机复材机身设计中的重要问题。
2. 正文2.1 复合材料机身的特点及优势复合材料是由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具有轻量化、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
在民机设计中,复合材料机身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比于传统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机身不仅重量更轻,还具有更好的疲劳强度和抗腐蚀性能,延长了飞机的使用寿命。
复合材料还可以更灵活地设计飞机的外形,提高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降低飞机的燃油消耗。
复合材料机身在民机制造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航空静电论文:航空静电的产生与保护
航空静电论文:航空静电的产生与保护本文静电放电对航空器的危害静电放电对航空器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机载电子设备、燃油、火工品、特种气体等方面。
静电放电易引起燃油和特种气体起火,以及导致火工品爆炸,这种危害容易被理解并接受。
静电对电子设备的危害,主要是针对其中的静电放电敏感元器件。
由于不断追求航空电子产品体积小型化和运算高速化,各种航空电子设备和测试设备中,都大量采用了集成电路和集成芯片。
这些集成器件具有点间距小、传输导线细、运算速度快、工作电压低等优点,但对静电放电电压的限制也越来越强,损坏某些元器件的静电电压仅需100伏,有的甚至更低。
静电放电对静电放电敏感元器件的影响,主要是引起元器件局部结构破损和性能降低,缩短其使用寿命;引起电子装置的误动作、误触发,引发意外事故;对元器件“硬击穿”,使元器件中的介质被击穿或烧毁,造成永久失效;对元器件“软击穿”,使性能劣化或指标下降,留下故障隐患。
航空维护中的静电来源在航空维护工作中,引起静电的主体主要是机载电子设备、测试仪器、维修工具和维护人员;受静电放电事件危害的客体主要也是这些方面。
静电来源主要有以下途径:1机载设备产生静电。
一是机载电子设备的开关电源、雷达发射机、数字处理机、无线电通信及导航设备等,工作时辐射的电磁波被金属吸收后,有一部分会转化为静电荷积累。
二是各种带高电压工作的设备,如CRT显示器的内部有近3万伏的高压,会因法拉利电容器原理的作用,在显示屏表面引起并积累大量静电电荷。
三是航空器上各种散热风扇工作时,高速流动的空气与机件以及元器件之间的空气流动摩擦,也会引起静电。
2检测仪器、设备和工具引起静电。
一是维护工作中常用的频谱分析仪、微波功率计、无线电综合测试仪等,产生并辐射的高频电磁波会在自身和其他设备的金属部件表面引起静电。
二是部分常用维修工具会引起静电。
如电烙铁加热后,内部的电阻丝绝缘层在高温下呈现高阻状态,使部分电荷游离至烙铁表面形成静电。
航空静电的防与放
航空静电的防与放航空领域中最典型的两种静电形成的原理: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
通过了解静电形成的原理和静电在航空器不同部件中存在的不同负作用,学习如何预防静电荷的聚集以及释放掉聚集的静电荷,让我们在飞机维护和修理中更好地预防静电和放掉静电,从而确保航空安全和人员安全。
摘要:本文对静电的形成原因进行简单讲述,并列举在民航客机中某些部位容易形成静电和该部位中静电的负作用,我们在工作中应如何预防静电的聚集和释放静电。
关键词:静电,导电,搭接线,接地线,放电刷Key words:static electricity;electric conduction;bonding jumper;grounding line;static discharge wick1 静电形成原理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
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
我们都知道摩擦起电而很少听说接触起电,实质上摩擦起电是一种接触又分离而造成正负电荷不平衡的过程。
在航空当中最常见的静电产生原因是飞机在飞行中受空气的摩擦而产生静电。
另一种常见的静电是感应起电,当带电物体接近不带电物体时会在不带电的导体的两端分别感应出负电和正电。
2 静电在客机中的负作用简单列举以下几种静电在民航客机上的负作用:客机上的静电会对通讯导航系统产生干扰,静电电压过高会击穿空气放电干扰机组正常驾驶,静电会击穿损坏电路,静电会吸附细小尘埃,静电会引起火灾。
2.1 静电对通讯和导航的干扰早在二战时期,就有人发现飞机飞行时,静电起电和放电过程对飞机上的无线电设备产生严重的射频干扰,特别是对中、长波通讯和导航系统的干扰尤为严重。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静电不断产生、积累,使飞机电压上升。
当电压达到足够高时,在机体突出部位的周围空间形成的电场强度超过了空气的击穿场强,便会发生电晕放电。
这种电晕放电,犹如一台无线电发射机,不断向空间发射频带宽度达10-20兆赫的无线电波。
浅谈飞机装配过程中防静电技术应用
浅谈飞机装配过程中防静电技术应用摘要:在飞机装配过程中,防止静电放电的工序与除出多余物(FOE)一样重要。
一个物体在装配中被忘掉和一个静电放电会造成同样的损坏,它们影响安全或产品的性能特性。
结合本人在飞机制造业的工作经验,本文着重浅析飞机装配过程中防静电技术应用。
关键词:静电控制静电损害飞机装配1 静电产生基本原理静电是正电荷和负电荷失衡,电子由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转移引起的。
电荷守恒定律:没有电荷产生,但有电子从一个物体向另一物体转移。
静电放电是指点在两个不同电势(位)物体之间静电荷的转移,它的产生是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场感应。
产生静电的途径很多:通过接触和分离(摩擦电),感应(电场)。
产生静电的数量取决于材料,摩擦数量和周围的相对湿度;一般的塑料通常创造大数量的静电电荷,低湿度的条件协助产生高值静电负荷,当把一充了电的导体放在另一个与它不同电位的导体附近会放电很快(电流发生)。
飞机和地面试验仪器的电子设备和部件,是静电放电的敏感部品。
许多在工作中的常规操作,可能产生对电子部件致命打击的充放电。
人类能感觉到的电压值高于 2.000V,但电子零件的损坏电压可以从15V开始。
不幸的是放电的影响是非常有害的,而且几乎是从来不被人立即注意到。
2 静电放电在航空工业中的危害现代飞机越来越依赖先进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对静电放电特别敏感。
然而,这些先进设备增加了静电放电发生率;并且,航空事故可能牺牲人的生命。
飞机装配过程中接触的电子设备和仪器通常对静电放电损坏是敏感的,部件中静电放电造成的损坏可以比作人的身体被病毒和细菌感染。
它们是不可见的,它们在被我们发现前,可能造成严重损害。
静电放电除了能造成事故和损害人的生命及部门的信誉,还会造成严重的损坏。
没有足够的静电放电控制,所有我们为生产飞机做的努力和贡献都可能被我们感觉或看不到的静电所毁坏。
它们与“多余物”(FO)不同。
3 飞机装配过程中的防静电技术飞机装配的过程,面对静电如同面对污染物,预防这种不可见的攻击是“消毒”。
飞机复合材料结构闪电防护技术研究
。
各 国适航 当局无不对 于飞机 的 闪电防护 l 生能提
出 了明确 而严格 的要求 。
维复合材料结构 ,其复合材料用量已经超过了机体 结构质量的5 0 %。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的优势在于 其 比强度 、比刚度高于金属材料,但劣势在于其导 电率仅相当于传统航空铝合金的1 / 1 0 0 0 左右,这就 给飞机的闪电防护设计带来了严重问题。随着复合 材料用量在各型飞机上的节节攀升 ( 历年来各型飞
Ke y wo r ds :a i r c r a f t ; c o mp os i t e s ; l i g h t n i n g p r o t e c t i o n
闪 电是 飞机 飞 行 安 全 的一 个 严 重威 胁 ,飞机
机复合材料用量详见 图1 ) ,飞机的闪电防护设计 正 日益成为世界航空领域普遍关注的焦点 问题之
第3 4 卷
2 0 1 4 年
第5 期
1 0 月
飞 柳
发
汗
Vo 1 . 3 4NO . 5
0c t 201 4
AI RCR AF T DE S I GN
文 章编 号 :1 6 7 3 — 4 5 9 9 1 2 0 1 4 ) 0 5 — 0 0 1 1 - 0 4
飞 机 复 合 材 料 结 构 闪 电防 护技 术研 究
常海洋 ,刘利 阳,王 进 ,杨 旭
1 1 0 0 3 5)
( 沈 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辽 宁 沈阳
摘 要 :闪电是 飞机飞行安全 的重大威 胁。随着导 电性能极低 的复合材 料结 构在飞机上用量 的 日益提高 ,为保
证飞机 飞行 安全 ,必须有针对性地 研究 复合材料机体结构 的闪 电防护措施 。本文 对复合材料机体结构 的闪电防
放电加工在飞机零部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放电加工在飞机零部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随着航空产业的不断发展,对飞机零部件的精度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作为一种高精度加工技术,放电加工在航空零部件加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放电加工在飞机零部件加工中的应用,并对其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放电加工。
放电加工是利用电火花在金属工件表面进行非接触式精密加工的一种加工方法。
通过高频电压的作用下,在工件表面产生电子放电,从而将金属材料逐渐腐蚀并去除。
由于放电加工不直接接触工件,因此可以实现更高精度和更小尺寸的加工。
放电加工在飞机零部件加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复杂表面加工:飞机零部件往往具有复杂的形状和曲面,例如涡轮叶片和燃烧室零部件等。
传统的机械加工难以满足这些复杂曲面的加工要求,而放电加工可以通过调整电火花的位置和强度,实现对复杂曲面的高精度加工。
2. 硬质材料加工:飞机零部件中常用的材料如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等具有很高的硬度和抗磨损性,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难以处理这些材料。
而放电加工可以通过对电压、电流和放电时间等参数的精确控制,实现对硬质材料的高精度加工,提高零部件的耐磨性和寿命。
3. 内孔加工:飞机零部件中常有复杂的内孔结构,例如涡轮叶片的内部冷却通道等。
传统的机械加工无法直接进入这些小尺寸的内孔进行加工,而放电加工可以通过电火花的作用进入内孔进行精密加工,实现内部通道的高精度加工。
4. 曲线精度加工:飞机零部件中一些关键部位需要满足非常高的精度要求,例如引擎的进气口和喷气口等。
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难以满足这些曲线精度要求,而放电加工可以通过控制电火花的轨迹和速度,实现对曲线的高精度加工。
虽然放电加工在飞机零部件加工中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克服。
首先,放电加工的速度较慢,加工效率较低。
其次,放电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热效应,可能导致零件变形和表面质量问题。
此外,放电电极的磨损问题也需要解决。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研究人员正在不断改进放电加工技术。
复合材料飞机沉积静电防护研究
摘 要:早期的飞机主要由金属材料构成,因为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效果,可以将在空中产生的沉积静电快速的传到位于
机翼和安定面后缘等位置的静电放电器上释放到机外,不至于造成灾难性的损伤。但是现代飞机采用复合材料的比重越
来越高,复合材料虽然具有优异的性能但是更容易产生静电放电,但是对飞机静电防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短。具有放电周期短,频次高、峰值电流更大的特点。这
对飞行安全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需要把积累的静电荷
转移到放静电放电器放置的位置,以电晕放电的形式释放
出去,保证飞行安全。飞机在空中所产生的静电荷在飞机
表面的累积可视为沉 积 静电充电,充电电流I p 与气 象 条 件
密切相关,工程上通常用如下方法计算:
碳纤维复合材料电阻系数比一般金属大的多,相同条
件下 转 移 电 荷 的 能 力比 金 属弱,所以 积 累电 荷 的 速 度 更
快。根据高斯定律,静电荷越多该区域相应的电场强度就
越大,当达到可以击穿空气的场强阈值E c时就会形成静电
放电[3]。静电放电的场强阈值E c可表示为[4]
EC
=
KME0 1+
0.337 σr
(2)
式中:E 0为常数,可以去29KV/CM29;M 为与放电尖端 表面粗糙 度有关的常数,放电尖端 表面越粗糙,M 值 越 小,K 为与空气湿 度 有关的常 数;(r- cm)为放电尖端的半 径;σ为相对空气密度,标准大气条件下σ=1。
2 复合材料沉积静电放电的特点
沉 积 静 电的累 积与飞 机 所处 的 环 境 和飞 机 材 料 的电 阻率 有关。复合材料电阻率比一 般 金 属大 的多,导电能 力 较弱,玻璃纤维甚至不具备导电性能。所以和金属材料相 比,复合材料在同等条件下积累的电量比金属材料要大的 多,所积累的电荷达到静放电所需阈值电压所需的的时间
飞机复合材料结构机体雷电屏蔽设计
飞机复合材料结构机体雷电屏蔽设计作者:张曾霞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4期摘要:复合材料结构性能是各向异性的,相较金属材料,其有效电导率要小得多,且电磁性能和对电磁危害的敏感度方面差异也很大。
复合材料封闭体的屏蔽效能通常与封闭体形状和内部复杂程度等相关。
因此,对金属结构的飞机雷电防护设计原则重新进行考核,以建立复合材料结构飞机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雷电防护;电磁防护;模拟试验引言现代飞机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制造飞机蒙皮类机体结构。
复合材料相较金属材料导电性能差且各向异性,其制成大型飞机蒙皮后,将大大降低蒙皮隔离外部电磁场的电磁屏蔽效能和传导电荷的能力。
雷电是飞机所遭遇的最严重的电磁危害。
雷电不仅会干扰飞机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还会击伤复合材料零件,引发严重的灾难事故。
复合材料机翼整体油箱的雷电放电防护设计是飞机机体结构电磁屏蔽防护设计的重要部分。
1结构雷电防护设计1.1 雷电防护设计要求雷电损伤危及飞机安全,非金属结构件的设计应使雷击后果减至最小,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把复合材料与雷电电流隔离开,既防止雷电电流附着在复合材料构件上,又要阻止雷电电流在复合材料内传输,同时使复合材料结构件有低阻抗传导雷电电流的通路。
1.2 雷电防护措施1.2.1 防雷击设计分析机翼整体油箱位于中机身下部,受机腹整流罩和机身的保护其处于非直接雷击区。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弱的导电性,因此复合材料整体油箱具有相对较大的电阻值,但又具有一定的电连续性,当外翼的闪电电流传至中央翼盒与外翼的接合处时,仅有弱小的电流流经中央翼盒整体油箱,绝大部分电流直接传导至机身金属结构。
为确保整体油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采取电流传导设计和隔离设计相结合的方式。
1.2.2 雷击防护方案(一)考虑整体油箱处于扫掠雷击2A区,相关结构雷击防护的主要措施:1)外翼必须与机身直接进行电搭接(通过金属零部件相连接);2)在复合材料件表面铺敷金属材料形成良好的电通路来传导雷击电流,并对特殊区域采取隔离。
飞机维修中电子设备静电防护分析
• 196•ELECTRONICS WORLD ・技术交流飞机上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与复合材料的使用,一方面提高了飞机设备的科技水平,另一方面也给飞机设备带来了更多静电干扰。
在航空电子设备的维修过程中,如果未做好静电防护准备,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本文阐述了航空电子设备维修时静电的产生来源、静电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在维修过程中做好静电防护。
1 静电产生条件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或者撞击能够产生静电,这是最常见的静电产生条件。
摩擦引起的静电可能发生在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非金属、非金属与非金属之间。
产生静电的方式除了摩擦产生静电外,还有感应起电、热电与压电起电等。
静电具有高电压、小电流以及作用时间非常短等特点。
2 飞机维修中静电的来源飞机设备很多都是用金属或者复合材料,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摩擦、流动等,这就给静电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静电都可能对机载静电敏感设备造成损坏。
飞机电子设备维修过程中静电的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维修过程中相互摩擦产生的静电。
维修人员衣物的摩擦,与维修工具或者电子设备之间的摩擦等都可能有静电产生。
(2)所使用的的工具和检测仪器之间产生的静电。
检测仪器自身可能产生静电,也可能与其他使用设备之间产生静电。
(3)航空电子设备本身积聚的静电。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会与空气摩擦,降落过程会与地面产生摩擦。
这些摩擦的过程都会产生静电,如果所产生的静电不能被充分释放,则会在机身积聚,把静电传递给其他部件。
3 飞机维修中静电的危害静电本身没有太大危害,但是当静电源所产生的电能或者电荷接近或者作用在静电敏感元件(ESDS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 )时,静电释放就会通过人体皮肤等邻近导体释放到静电敏感元器件上,破坏电子组件。
静电的危害具有隐蔽性、随机性和潜在性等特性。
静电发生过程要经历静电起电和静电放电两个阶段。
其中,静电起电阶段危害比较小,主要是静电的积聚。
航空复合材料结构件的电性能探讨
航空复合材料结构件的电性能探讨李健【摘要】本文以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波音和空客系列飞机为例,探讨了飞机对复合材料结构件电性能的要求,并从电磁屏蔽与抗电磁干扰设计、电搭接、防雷击和抗静电等方面介绍了解决方案.【期刊名称】《纤维复合材料》【年(卷),期】2010(027)001【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复合材料结构件;飞机;电磁屏蔽;电搭接;防雷击;抗静电【作者】李健【作者单位】中国东方航空江苏有限公司,南京,211113【正文语种】中文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
近年来在飞机上的应用量不断增加。
在波音最新式的B787“梦幻”飞机上,复合材料的用量已经超过机体重量的 50%。
而我国目前的航空制造业,复合材料的应用还是非常有限的。
预计在2016年投入使用的 C919飞机上,复合材料的比重会达到 20%。
应该说我们和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是比较大的。
航空复合材料的研制不能只停留在提高其力学性能上,而要与产品特殊的使用环境结合起来。
通过提高其综合性能,最终扩展应用范围。
复合材料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在电性能方面存在很大区别。
例如,复合材料的导电率范围广泛:芳纶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导电率几乎为零,而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导电率接近金属材料。
所以在航空制造业上需要结合飞机的使用特点,在提高复合材料结构件的电性能方面建立合适的设计方案。
因为导电率比金属材料的小很多,当飞机外表面的结构件采用复合材料制造以后,将大大降低结构件隔离外部电磁场的电磁屏蔽效能。
必须通过采用必要的技术措施来提高复合材料结构件的电磁屏蔽效能,从而满足整架飞机的电磁屏蔽效能。
否则局部使用复合材料的结构件将使整架飞机不能成为封闭的电磁屏蔽体,机载设备也就无法在可允许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
电磁屏蔽效能的定义为:在特定的频率下,某点上安装屏蔽体前后的电磁场强度之比。
一般用分贝dB表示。
飞机对电磁屏蔽的要求是:在一定的频率范围以内,整架飞机形成封闭的电磁屏蔽体。
飞机维修过程中的静电防护分析
飞机维修过程中的静电防护分析摘要:飞机维修是飞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维修必须保证彻底排除故障,才可能保证飞机飞行的100%安全。
在具体的维修中,要避免静电的影响,减少静电的危害,以保证维修效率,降低飞行中的故障率。
目前,在飞机发动机的维护中,静电防护措施不足,严重影响了飞机的安全运行效率。
必须做好技术改进和管理优化,确保有效的静电防护。
关键词:飞机;维修;电子设备;静电;防护;;随着我国电子科技和航空工业的迅猛发展,高分子复合材料与大规模集成电路在飞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飞机上的电子设备更容易受到静电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因此在飞机维修过程中电子设备的静电防护得到了维修人员的高度重视。
一、飞机维修过程中的静电危害1.影响飞机导航系统。
导航系统主要为飞机安全航行提供必要的航姿航向信息,当静电放电形成高电压的电磁场靠近高灵敏的导航设备时,导航设备内部半导体器件就会因为极化而形成电流,不但会对导航设备形成干扰,甚至击穿导航设备内部的电子芯片,导致飞机在飞行时瞬时位置出现偏差,飞行员不能准确判断航向。
2.影响飞机雷达系统。
雷达系统是飞机上关键的探测设备,相当于飞机的眼睛,能够实时、主动的获取目标信息,机载雷达是集强电和弱电、直流和微波、模拟和数字电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复杂集成设备,如果多次接触静电必然造成损伤,这种损伤极不容易被发现,而且随积累程度增加会愈演愈烈,最终导致雷达系统全面失效。
3.影响飞机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是飞机上重要的联络设备,飞机无论在空中还是在起飞与着陆时,都要时刻与地面保持通讯,静电放电瞬间产生的大电流不但会对通信系统集成电路造成危害,还会导致电磁场的形成,这些磁场对电子通信设备的内部磁场会产生干扰,引起通信设备漏失信号、中断信号、误串信号、劣化音质音量等故障。
4.影响军用飞机武器系统。
维修环境在相对温度较高、湿度较低的情况下,人体所带静电电压可高达25kV,当维修人员带有较高的静电电压触摸机载武器壳体时,一方面容易引起武器系统电起爆装置点火,造成武器意外发射,另一方面,如果武器壳体没有很好的静电电荷泄放通路,就可能危及武器的内部电路,造成武器部分功能丧失,导致武器发射失败或打击目标偏离等严重后果。
浅谈民机复材机身的闪电防护设计
浅谈民机复材机身的闪电防护设计民机(民用飞机)的机身对于机组人员和旅客的安全非常重要。
复合材料成为了现代民机的主要材料之一,因为它们比传统的金属材料更轻、强度更高、耐腐蚀、耐疲劳等特点。
然而,复合材料也有一些缺点,其中之一就是易于导电和导热,这使得复合材料的机身需要更加关注防雷和静电。
因此,在设计复合材料机身时,必须考虑闪电防护,防止闪电引起机身的损坏和危险。
首先,一个好的设计是重要的。
飞机的机身应该设计得足够强壮,以能够承受闪电打击。
飞机的结构应该使用一些硬质金属和复合材料,以增强结构,并在必要的地方安装增强件。
此外,应该将电气系统和飞机中的其他系统绝缘和隔离在地面上,以防止闪电引起的电流进入这些系统并引起短路或电击等问题。
另外,飞机的表面应该涂上具有导电性能的材料,以分散来自雷击的电荷。
这些涂料可以包括铜、银、金、尼龙和碳纤维等物质。
这些导电性涂料可以迅速释放电荷,以保护机身不受到损害,并使其更容易地分散电流。
在设计公平头时,应确保其具有与机身相同的导电性质。
此外,机舱和舱内的金属部分也应该涂上导电涂料,以确保电流可以传递到地面。
另外,飞机的闪电防护系统应该尽可能简单,以减少失效的可能性。
闪电防护系统应该由多个独立的保护层组成,以确保如果系统的任何一层失效,其他层也可以继续为机身提供保护。
飞行中的飞机应该能够检测到雷击和防护系统的状态,并在必要时向机组人员发出警告。
此外,飞机应该安装保险丝和断路器等安全装置,以防止闪电引起的电流过度流入飞机的电气系统。
如果一个电子系统已经受到闪电冲击或受到其他损坏,那么它应该被隔离和修理,以防止将问题传递给其他系统。
总之,闪电防护是民机复合材料机身设计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设计和制造复合材料机身时,必须考虑到防止闪电引起机身损坏和危险的措施。
设计人员和制造商必须采取多项措施,以确保积极的保护系统能够为机身提供长期、可靠的保护,使机组人员和乘客的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浅谈民机复材机身的闪电防护设计
浅谈民机复材机身的闪电防护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民用航空领域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在飞机设计和制造方面,复合材料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受欢迎的选择。
复合材料拥有良好的强度和轻量化特性,能够减少飞机的重量并提高飞行效率。
与此民用飞机的闪电防护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重点讨论民机复合材料机身的闪电防护设计。
1. 复合材料机身的闪电防护需求在机身设计中,闪电防护是一个关键的安全问题。
当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遭遇雷暴或静电放电时,如果机身没有合适的闪电防护设计,就会造成机身表面放电,导致机身结构受损、电子设备故障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会对飞行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
复合材料机身的闪电防护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金属机身通过金属外壳可以有效防护机身内部免受闪电的影响,但是对于复合材料机身来说,由于其绝缘性能和导电性能较差,传统的闪电防护方案并不适用。
我们需要寻找新的解决方案来确保复合材料机身的闪电防护安全。
在复合材料机身的闪电防护设计中,我们可以采用几种常见的方案:(1) 防护涂层设计:为了提高复合材料机身的导电性能,并增加机身表面对闪电的耐受能力,可以在机身表面涂覆一层导电涂层。
这种导电涂层通常是由碳纤维或金属片组成的,能够有效地将闪电能量分散并排放到周围环境中,从而减小机身受损的可能性。
(2) 金属网格设计:另一种常见的闪电防护设计方案是在复合材料机身表面嵌入金属网格。
这种金属网格可以有效地将闪电能量分散,并将其导向机身外部,使得机身内部免受损害。
(1) 材料选择:在设计复合材料机身的闪电防护方案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导电材料和绝缘材料。
导电材料要确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并且能够有效地将闪电能量导向机身外部;绝缘材料要确保能够保护导电材料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冲击和耐磨性能。
(2) 结构设计:在设计机身结构时,需要合理地布局导电涂层、金属网格或者闪电防护覆盖层,并确保能够有效地覆盖整个机身表面。
还需要考虑如何将这些闪电防护部件与其他结构件进行有效连接,确保整体的导电性能。
浅谈民机复材机身的闪电防护设计
浅谈民机复材机身的闪电防护设计
民机复合材料机身在现代航空工业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其优点包括重量轻、耐久性高、抗腐蚀性强等。
然而,在遇到闪电等外部电磁干扰时,复合材料机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挑战,需要进行有效的闪电防护设计。
在民机复合材料机身的设计中,闪电防护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尽量减小闪电击中机身的可能性;二是在可能被击中时,尽量减小损伤程度和维护机身的完整性。
为了尽量减小闪电击中机身的可能性,设计师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采用金属导电网格。
在复合材料机身外表面覆盖一层金属导电网格,可以将机身外表面埋入到地面的等电位,使得机身处于同一电势,减小了被闪电击中的可能性。
2. 在各种进气口和缝隙处设置金属导流板。
进气口和缝隙通常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收集电荷的主要位置,因此在这些位置设置金属导流板,可以将电荷引向机身外表,进而减小了机身被闪电击中的可能性。
1. 引入避雷设计。
在复合材料机身大量使用的部位,如机翼、尾翼、发动机罩等,在外表面涂上导电性涂层或者灌注导电性泡沫,形成一种“避雷带”,可以将闪电电流排出机身外表面,保护机身内部部件免受损伤。
2. 增加机身内部支持框架。
在复合材料机身内部设置金属支持框架,能够将闪电电流更好地分散和吸收,减小机身被击中后的损伤程度。
综合而言,设计师需要考虑并参考多种方案,才能最大程度保护民机复合材料机身免受闪电伤害。
闪电防护设计不仅仅影响机身安全可靠性,同时也需要满足工艺性、经济性等要求,为了实现良好的设计效果,需要结合多种技术手段,不断进行实验验证和优化设计,不断提高防护性能,保障民机的安全运行。
飞机静电起电放电机理及带电极性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 :静 电起 电 ;飞机放 电;发动机尾气 ;电晕放 电
中图分类 号 :O 4 41 文献标识码 :A
Re e r h o t tc Elc rf a in a d Dic a gn f s a c n S a i e t i c to n s h r i g o i
s l s i g a a n tt e d n d e . e p t n ilo n a rr f i c e s s u tla t r s od i e c e t p a h n g i s he la i g e g s Th oe ta fa ic a t n r a e n i h e h l s r a h d a wh c l crc ld s h r e c u , e e a i g ee to g e i ie t a n e e e t oh n v g to n ih ee t a ic a g sO c r g n r tn l cr ma n t nos h tit r r swi b t a ia in a d i c f h c mmun c t n . e d s ha g c n s n l d o o a d s ha g r a d wn o h i , te me i- o ia i s Th ic r e me ha imsi c u e c r n ic r e b e k o ft e ar sr a rd s o c a g c o s i s a i g d e e t c s ra e o t e h r e a r s n ultn i lc r u c s t h mea arr me, n s a k b t e n dv re t u - i f tl i a f a d p r s ewe n i a e nl n t y
飞机维修过程中的静电防护分析
飞机维修过程中的静电防护分析摘要:现如今,人们的出行因为飞机的普及变的更加便捷、快速,飞机故障问题是民航飞机日常工作过程中很常见的,这就离不开飞机的维修。
飞机上的电子设备在维修过程中会因为摩擦和外力等因素而生成静电,当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后必然要选择释放,这个过程我们称为静电放电(英文:ElectrostaticDischarge,简称ESD)。
瞬时放电会对各类机载电子设备造成损伤,不仅会降低电子元件的可靠性,甚至直接导致电子元件的损坏,进而形成安全隐患,静电的作用虽然时间短,但是具有高电压、强电场和瞬时大电流等显著特点,如若静电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不但影响飞机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还会严重威胁飞行安全和地面安全,酿成责任事故。
关键词:飞机;维修;电子设备;静电;防护引言飞机上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与复合材料的使用,一方面提高了飞机设备的科技水平,另一方面也给飞机设备带来了更多静电干扰。
在航空电子设备的维修过程中,如果未做好静电防护准备,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本文阐述了航空电子设备维修时静电的产生来源、静电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在维修过程中做好静电防护。
1飞机维修过程中的静电来源静电的形成有多种来源,包括接触起电、摩擦起电、热电和喷射起电等等,正常情况下物体电荷处于平衡的中性状态,当两个不同物体之间进行互相摩擦或碰撞的时候,电荷会发生转移,平衡的中性状态被打破,就产生了静电。
通过飞机电子设备的维修实践可以发现,飞机上静电来源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维修操作频繁摩擦产生静电。
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衣物和肢体的摩擦、工具和肢体的摩擦、工具和工具的摩擦碰撞以及维修过程中拆卸电子设备形成的摩擦,都有发生静电的可能。
(2)检测设备交叉接触传导静电。
维修人员在飞机维修过程中必然会用到检测设备,这些检测设备不仅自身能够形成静电,而且与其他带电设备的接触也有可能造成静电传导,最终将静电传导给机载设备。
(3)飞机自身电子设备积聚静电。
飞机复合材料结构机体沉积静电防护
飞机复合材料结构机体沉积静电防护作者:李林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5期摘要:复合材料导电性较低,对静电沉积敏感。
飞机复合材料结构机体静电防护就是要使其表面与金属材料表面保持大致相同的电位,为静电泄放提供通路。
同时,复合材料结构机体内的部件及系统管路符合电气间距和搭接要求。
关键词:静电防护;电磁防护;泄放试验引言静电放电是两个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场感应引起的两物体间静电电荷的转移。
静电对飞机造成的电气干扰即沉积静电。
复合材料隔离外部电磁场的屏蔽效能和传导电荷的能力低,静电对复合材料结构的威胁是电晕或火花放电期间的电磁场,磁场穿过复合材料表面和开口便会发生与电子设备的耦合,使某些元器件损坏,对飞机效能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要对复合材料结构及内部设备作静电防护设计并试验验证。
1 机体静电防护设计1.1 静电产生的原因飞机在大气中飞行,机体与空气等介质发生碰撞或摩擦及受空中电场感应产生静电;燃油系统内燃油流动或晃动也会产生静电。
当电荷沉积在低电导率结构上时,由于这些表面全无或部分导电特性,使电荷运动受到限制。
如果电位足够高,在这样的表面上就会发生流光放电。
1.2 静电防护设计要求根据静电规律,静电防护设计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如何减少静电的产生;二是如何加快静电的消散及中和。
1.3 静电防护措施1.3.1 防静电设计方案(一)根据静电产生原因分析,兼顾可靠性和工艺可行性,采用由外及内的立体防护措施。
其设计方案为:1)碳纤维材料部件外部铺放铜网,既传导雷击扫掠电荷也可扩散机身金属结构传来的电荷,避免电流击穿复合材料件进入机体内部;2)碳纤维材料与金属材料接合面处铺设玻璃纤维以切断可能的电流传导路径;紧固件间隙配合并湿安装,密封钉头及螺母以防电流由外向内传导并防止电荷尖端聚集打火花,如图1;3)整体油箱内壁等特殊部位涂抗静电涂层,配置静电放电器并与金属结构电搭接;4)机体内零部件尖端之间控制结构空隙,避免沉积电荷火花放电,如图2;a)金属零件不相连b)金属零件相连5)复合材料壁板长桁与金属肋腹板间等拱桥式结构,这种结构型式最易形成电荷积聚出现放电火花产生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复合材料飞机上静电放电的研究张珺,谢拥军,傅焕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天线与微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1)摘要:本文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介质)飞机上的静电放电(ESD)展开研究,首先给出了复合材料飞机上静电放电的产生原理,并根据飞机上放电电流脉冲波形,建立数值模型,模拟静电荷在复合材料飞机上的积累,以及静电荷在飞机上静电放电产生的辐射电场,最后结合有限元方法,计算出复合材料飞机的电容,估算静电放电的能量。
关键词:复合材料飞机;静电放电;辐射电场;放电能量1. 引言为保证飞机飞行安全,在上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对飞机静电放电的研究。
飞机在飞过云层的过程中,飞机表面和空间粒子摩擦而在飞机表面积累一定量的电荷。
随着电荷在飞机表面的积累,机上表面电压将持续升高,当达到机上静电放电起始电压值时便产生静电放电。
飞机上主要以电晕放电的形式将机上电荷释放出去。
随着这一课题的深入,人们发现电晕放电产生在飞机表面电场强度大的结构尖端,如机翼末端,尾翼尖端等。
飞机在飞行中产生静电放电,会对航空航天飞行器及其飞行系统的效能会产生直接影响。
关于飞机上的静电放电的产生,ESD感应场及其相关问题,国内外学者已经有了一些研究。
国外的研究[1~5]主要探讨了飞机表面静电干扰产生的原因以及怎样消除。
有些学者研究了电晕放电的特性,并设计出不同类型放电刷以减少机上电晕放电产生的干扰[7]。
关于电晕放电产生的噪音[6]以及它对机载天线的干扰[8]也有一些具体的研究。
另一方面,有些学者利用几何绕射理论(GTD)分析了机身上感应出的表面电流和电荷密度[9],研究了放电电流的脉冲形式,数值模型以及静电放电电流产生的辐射场[10~12]。
Yee最早在1966年提出等效电偶极子模型[11],Wilson 在1991年首先利用解析方法对ESD产生的辐射电磁场进行了理论推导[12]。
国内的文献[13]阐述了飞机静电场的产生原理,从静电引信目标识别和抗干扰的角度分析了飞机静电场的特性。
相关文献[14]对沉积静电的形成和沉积静电放电形式做出介绍,研究了沉积静电放电电磁脉冲效应,具体讨论了沉积静电放电电流效应。
早期的这些研究主要针对的是金属飞机上的静电放电。
本文主要研究了碳纤维复合材料飞机上静电放电产生的原理,对建立好的复合材料飞机数值模型,运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计算,得出静电放电在飞机表面感应的辐射场。
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复合材料飞机的电容,估算静电放电的能量,给出机上静电放电能量分布图。
这对复合材料飞机的外形设计以及减少静电放电带来的危害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 复合材料飞机上ESD的产生摩擦起电是飞机上最主要的静电积累方式。
摩擦静电的积累,与飞机所处的静电摩擦环境和飞机材料的电阻系数有关。
当飞机处在飞行时的摩擦环境中,电荷积累到材料的击穿强度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对于高电阻系数的材料可以积累相当大的电荷。
电阻系数越大,电荷积累到一定量值所需的时间就越短。
碳纤维复合材料飞机上的静电积累比一般金属飞机上的静电积累要快的多,并且碳纤维复合材料也可以像金属一样保证积累电荷的移动,因此,静电累积在飞机的什么部位与材料无关,静电的积累主要决定于尖端原理。
静电在复合材料飞机表面的积累呈现不均匀分布,主要集中在飞机表面曲率大的部位,如机头位置、机翼尖端和后缘、尾翼尖端部位后缘等结构尖端,这一特性与金属材料类似。
与金属材料相比,碳纤维复合材料更容易积累电荷,在指定时间内积累的电量比金属材料要大的多,复合材料飞机上电荷积累到静电放电的时间就越短。
所以当飞机结构尖端发生电晕放电时,放电之间的周期要短,各放电电流脉冲之间的时间比金属小。
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飞机上,积累的静电荷也可以转移到放电刷放置的位置,以电晕放电的形式释放出去。
复合材料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与周围空间环境的粒子摩擦,飞机表面带上大量的负电荷。
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带负电的介质飞机上将发生电晕放电。
放电时,在电晕针附近的空气中将产生电子和离子电流,促进空气的电离,产生电晕放电电流脉冲。
电晕放电期间产生的时变电晕电流脉冲具有双指数形式[10],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0,0≥−=−−t e e KI t I t t p ,βα (1)其中K 、α和β为常数I 为电晕电流,p I 为峰值电流值。
与金属相比,复合材料上电晕放电脉冲的上升时间要短,一个放电周期内的脉冲电流上升沿约只有15个纳秒, 脉冲宽度约为180个纳秒,峰值电流值p I 比金属介质时的p I 要大。
频谱范围小于30MHz,主要集中在10MHz 以内, 属宽带干扰,不同极性的电晕脉冲具有相同的频域范围。
复合材料飞机电晕放电时的放电电流时域脉冲波形和频域波形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电晕放电电流时域脉冲波形 图2 电晕放电电流频域波形3 复合材料飞机上ESD 数值模型的建立及计算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某型无人驾驶战斗机,该介质飞机是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其相对介电常数为19.22781.439j r −=ε,相对磁导率:0.1=r µ。
由于研究对象的尺寸为机上电晕放电辐射波长的10倍以上, 属于电大尺寸问题, 因此本文利用矩量法对飞机的电晕辐射电磁场进行仿真计算。
复合材料飞机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复合材料飞机模型依照飞机电晕放电的辐射特性,将复合材料飞机上的电晕放电等效为电偶极子模型[11],模拟电晕放电电流。
依据尖端放电原理,在复合材料飞机上放电刷的安装部位,即复合材料飞机左右机翼尖端处,分别设置两个电偶极子模型以模拟电晕放电电流激励。
经过对机上电晕放电产生辐射电场的仿真,复合材料飞机上感应出的电流密度分布如图4所示。
(a) (b)图4 感应电流密度分布(a)、(b)图4中,图a 是飞机上表面的感应电流密度,图b 是飞机下表面即机腹处的感应电流密度。
颜色越鲜艳,说明感应出的电流密度越大。
由上图可知,机体表面感应电流密度主要集中在机头、机翼后缘、机身末端和尾翼上。
飞机下表面的感应电流比飞机上表面的感应电流要大。
在飞机上安装设备时,应避免敏感设备安装在这些部位。
在不同的放电频率下,如30MHz 、60MHz 、100MHz ,复合材料飞机上电晕放电的远场辐射方向图也有所不同。
图5为不同放电频率下,电晕放电远场辐射方向图。
(a ) (b ) (c )图5电晕放电远场辐射方向图 (a )30MHz 、(b )60MHz 、(c )100MHz从飞机电晕放电远场辐射方向图的三维仿真结果看出: 电晕辐射场主要集中在飞机机头位置,随着放电频率升高,机头电晕强辐射源增多,强辐射源间作用对整体方向图的影响增强,但电晕放电辐射方向图始终保持良好的对称特性。
电晕放电频率越大,电晕放电远场辐射方向图变得越为复杂。
可以分别计算复合材料飞机电晕放电频谱中各频段的能量比例,绘制图表1如下。
由图6可知,电晕放电时能量主要集中在751010−Hz 之间,在其他频段,能量的分布相对较小。
表1 电晕放电频谱中各频段能量比例频率段(Hz )归一化能量 所占比例 431010− 10.98% 541010− 9.89.63% 651010− 55.354.32% 761010− 32.431.8% 871010−3.23.1%图6 电晕放电频谱中各频段能量比例图根据软件建立的模型,应用Trefftz 方法可以精确的求解复合材料飞机的电容值。
Trefftz 方法包括建立一个Trefftz 网格划分区域,通过建立一个Trefftz 区域包围住复合材料飞机总体,我们可以解决复合材料飞机的静电场问题,包括计算复合材料飞机的电容。
飞机的电容是一个基本不变的参数,相关文献指出通过对各种型号飞机的测量,测得飞机的电容在0. 002F µ~0. 005F µ之间。
利用Trefftz 仿真得到复合材料飞机的电容值为0.26488E-02F µ。
复合材料飞机上电晕放电电压为V=14kv 。
将C=0.26488E-02F µ,V=14kv 代入公式:UC Q = (2)22V C W ×= (3)我们可以计算飞机上的静电积累电荷Q 和放电能量W 。
静电积累电荷Q 是指在静电放电发生前飞机因为静电积累产生的最大静电积累电荷值。
放电能量W 是指在复合材料飞机上安装放电刷后放电刷放电所释放的能量值。
将C=0.26488E-02F µ,V=14kv 代入(2)(3)得:391014106488.2×××=×=−U C QC 5107083.3−×=(4) J W 169105958.2210196106488.2−−×=×××=(5) 由(4)式得出的Q 值为静电放电发生前,飞机静电积累产生的最大静电积累电荷Q 。
(5)式计算出的W 值,即在复合材料飞机上安装放电刷后放电刷放电所释放的能量值。
喷气飞机的静电带电量可达310−C,直升机的静电带电量可达461010−−−C ,且其电位一般为几万伏,最大可达500 kV 。
以大型客机为例,其累积的电压可达60KV,电容计为0.005µF,代入22V C W ×=能量得: J W 92103610589=×××=− (6)人体能够承受直流1.35J ,交流600mJ 的能量。
一个接近电位60kV 的飞机,可对人放9J 的电能,该能量远远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值。
由式(5)可知,复合材料飞机上放电刷放电之前飞机积累的静电积累电荷Q 的量值接近直升机的量值,达到510−C 量级,比一般喷气式飞机带电量要小。
但因为放电刷的设计,使得复合材料飞机上电晕起始电压在较小的值V=14kv,从而使复合材料飞机电晕放电产生的放电能量W 相对较小,在J 110−数量级,遏制了机上电压的增加,降低了因放电能量过大对机上设备产生的干扰。
4. 结论从以上的研究可以发现,碳纤维复合材料飞机的电晕放电特性, 与以往的金属飞机有所不同。
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在复合材料飞机环境下,利用电偶极子模型设置激励,模拟复合材料飞机电晕放电过程,运用矩量法仿真分析电晕放电在机上感应出的电流密度分布,并对复合材料飞机上静电放电产生的辐射场做出相应的研究,数值计算复合材料飞机上积累的静电电荷值Q和放电能量W。
利用电晕放电理论模拟飞机电晕激励,对飞机电晕辐射电磁场进行仿真研究,有助于飞机外形优化设计,能够很好地预测静电放电带来的危害,尽量减小电晕辐射的危害。
参考文献[1] A. Curtis. Discussion on ‘Radio range variations’ by R. H. Marriot. Proc.Jre,vol. 2 March,1914.[2] H. W. Morean. Hail static. Proc. Ire, vol. 24, pp. 959-963, July, 1936.[3] R. Gunni et al. Army navy precipitation static project. Proc. Ire, vol. 34, pp. 156177, 234-235, April-May, 1946.[4] H. J. Dana. Block and squirter for reduction of precipitation static. Rept. No. 15, Washington State C,lkge, Pullman, Wash, February, 1945.[5] T. L. Harlor, et al. Final engineering Rept. on precipitation static reduction. Philco Corp,Res. Div., Phila.,Penna., USAF Contract W-:3-038 AC 20763,February, .1950.[6] R. L. Tanner and J. E. Nanevicz. An analysis of corona-generated interference in aircraft. Proc. IEEE, vol. 52, Jan. 1964.[7] R. L. Tanner and J. E. Nanevlcz. some techniques for the elimination of corona discharge noise in aircraft antennas. Proc IEEE, January, 1964.[8]J. E. NANEVICZ. Static charging and its effects on avionic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ability, VOL. EMC-24, NO. 2, may 1982.[9] Yeong Ming Hwang, Leon Peters.JR, And Walter D. Burnside. Surface current and charge density induced on aircraft.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AP-26, NO.1, January 1978.[10] Nayak S K, Thomas M Joy. A novel technique for computation of radiated EMI due to corona on HV transmission lines [A]. In: Records of IEEE EM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C].Canada, 2003. 738 - 742.[11] Yee K. S. Numerical solution of initial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involving Maxwell’s in isotropic media. IEEE Trans A. P, 1966, 14(4):302~307.[12] Wilson P F, MaM T. Fields radiated by electrostatic discharges. IEEE Trans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1991, 33(1):10~18.[13] 李银林,施聚生。